柳大爺寥寥幾句,便將前次雅集的禍事,全怪罪在韶聲身上。
柳氏詩書傳家,清名容不得一絲瑕疵。
他的話落在顧氏耳中,卻像是責怪她教女無方。她想不出什麽反駁的話,隻能勉強維持著麵上的神色,有些難堪地順著說:“……是。”
“我為她選的夫婿,乃是吏部文選司郎中周靜。你也認識的,是與我同科的進士,曾經做過鄰居。他如今是梅次輔的門生,供職吏部,也算是受二弟管轄。與他結親,日後能有個照應。”
柳大爺的意思是,借著韶聲與周靜的婚事,與聖寵日盛的梅次輔,真正攀上關係。此乃一箭雙雕之計。
顧氏雖十分認同丈夫的主意,但心中還是有些微的擔心:“周大人年紀稍長,不知韶聲合不合適?”
“他今年新鰥不久,前頭夫人去時,還是你去吊唁的。你去時也見了,他比我小一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且他為人寬厚圓融,有何不配?”柳大爺答。
“雖是去做繼室,但周郎中官居要職,年輕有為,別人想求都求不來。”他又補充。
顧氏被他說動,卻產生了新的擔心,遲疑地開口:“既然如此,那不知周大人會不會嫌棄韶聲……”
“他既將此事托付與我,便是信我,無需你操心。”柳大爺被她問得不耐,語氣裏帶上些煩躁,“隻是你一定要對你的好女兒上上心!我們算是高攀了周家,讓她嫁過去的後長長眼睛,伺候的時候緊著皮!”
“大爺說的是。”
顧氏的心安定了下來。
聽丈夫一番話,韶聲雖沒有侄女韶言的資質,能與京中顯貴定親,但結親之後,也能為家中增添助力。
且她不覺得自己親生女兒有本事嫁給什麽顯赫的人家,一貫是希望她能有個安穩的歸宿。
嫁給周大人,隻要用心侍奉夫君,也能做個衣食無憂的官夫人。
至於嫁去之後,如何處理周家先頭那位的事情,並不在她的考慮之中,嫁去了便會了。
她當然也不會考慮,周大人的家中,已有個十一二歲的女兒,三個兒子,長子比已及弱冠。
哪家婦人都是這般過來的。
“之後,這樁婚事便由你去操持。我明日上值後,會再與周大人詳說。”
柳大爺並不在乎韶聲的想法,甚至記不起要知會她一聲。
還是大夫人顧氏提醒:“老爺,既然婚事緊急,可是要韶聲現在便準備起來?”
“此等細處,夫人自行定奪便可,無需事事與我商量。”柳大爺這才補道,“夫人也別忘了,叫她去向梅小姐賠罪,不得再如這次一般,讓梅小姐負氣出走,壞了柳府與梅府的這條關係。”
這樁婚事本就是為了搭上梅次輔,萬萬不能因為這個不成器的女兒,還沒做成親家,便結了仇。
這是定要點透她的。若夫人做得不夠,他便親自處理。柳大爺想。
“妾身記住了。”大夫人顧氏與柳大爺合計好了,便不再耽擱,起身去了韶聲的院子。
父母的商議,韶聲一無所知。
當聽見下人通傳,說大夫人來了,她的擔心也隻不過是要受罰。
母親帶來的消息,讓韶聲不自覺地垂下了頭。
她的心裏掀起了驚濤駭浪。
藏在袖子裏的手背,被她染了蔻丹的指甲,劃出了血痕。
憑什麽!憑什麽!
前幾日她還幻想著,能與換過姓名的何澤生定親。他是讀書人,又有功名,與母親冊子裏的年輕郎君條件相似。她若嫁給他,並未違逆父母的期待。她知道他會對她好,就像她前不久看過的話本中寫的一樣,窮書生與富小姐最終得到了家人的祝福。
事情怎麽就變成了這樣?
韶聲在心中大喊。
連她都知道,周大人有個比自己還大的兒子!
但她終究不敢說出來。
在母親顧氏麵前,甚至隻是肩膀微微帶上顫抖,很快便接受了命運:“……好,一切憑父母大人安排。”
她一貫是不敢表現出反抗的意思。或換句話說,因為她從不反抗,所以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反抗。
她在心裏安慰自己:父母之命,反抗了有什麽用呢?他們就是不喜她,不顧她的感受,讓她這個正經的嫡小姐去做人續弦!
顧氏見女兒柔順,將丈夫最後的話複述了一遍:”日後需得下力氣修複與梅三小姐的關係,不得再如這次一般,讓貴客負氣出走。“
說完便起身離去了。
第10章
送母親走後,韶聲終於忍不住,伏在迎枕上,哭出了聲音。
她不敢放聲哭,隻能發出一串串微弱的嗚咽。
淚水將枕頭濕透了。
韶聲發狠地抓起枕麵上繡著的團花,想將這礙事的東西扔出去。
還想把屋裏的擺設全部砸爛。
但她更不敢。
隻敢背著人,揪著錦緞的褥子撒氣。
至於威脅家裏,絕食或是絞了頭發做尼姑,那更是做不出來。
家裏長輩的手段,對付她一個閨閣小姐綽綽有餘。
若是真鬧到不堪的地步,她不僅白遭一趟罪,還要受另外的懲戒。
或許是顧氏憐惜女兒。
第二日,她遣人給韶聲送了一匣子金銀,並捎話:“叫小姐拿著,上街走走,可以買些玩意。”
“替我謝謝母親。”韶聲接過,隨手將匣子放在桌上。
她懨懨地翻著早就看過許多遍的話本,眼睛仍然是紅腫著的。
紫瑛勸:“小姐,還是聽夫人的,上街走走吧。既然老爺已經定下了親事,不日就要交換庚帖,定下日子,等提親的人上門,小姐就該準備嫁妝了,到那時忙起來,小姐能出去的機會便少了。”
韶聲不應。
紫瑛換了些開心事講:“上街散散心也好啊。小姐可以看看有沒有什麽時興的料子,再做幾身衣服,或是買些時興的首飾搭配。”
這些都是韶聲平日裏最愛做的事情。
可她做的這些好看衣裳,一次都沒穿出去過。她不敢。
她隻敢偶爾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帶些首飾,自己給自己欣賞。
衣裳好看,她知道自己不配,穿了徒惹人笑話。
她不要再喜歡好看衣裳了。
韶聲閉上眼:“好,去城南。”
城南有人比她更倒黴,更慘!
說到城南的院子裏。
齊朔有了小廝元寶照顧起居,生活好了許多。
他將畫紙鋪在院中樹下,閑適地作畫。
身上仍穿著上次見韶聲的那件青衫。
韶聲剛下馬車,進了門,便看見這一幕。
她卻又紅了眼眶。
韶聲記起上回,齊朔也是穿著這件青衫,倚靠在窗前。在她看來,他強撐著挺直了脊背,落魄卻是怎麽都掩不住。
他怎麽敢!他不是罪臣之後,死裏逃生嗎?他怎麽敢過得這麽好!
憤怒使她口不擇言:“還有心思在這裏作畫?你自詡聰明,就沒想過,我養不了你幾天了?你這樣一個已死之人,不自尋後路,還在這裏作畫?”
韶聲將齊朔的畫作,連同石桌上的筆墨,一把統統推到了地上。
硯台上殘留著不少未幹的青墨,摔到地上,濺出來,灑得二人衣擺上,到處是墨漬。
齊朔的臉上,也沾上了幾顆細小的墨點。
他用帕子細細地擦過,這才起身,微微蹙起眉頭:“小姐這是何意?”
韶聲突然的發作,令他不悅。但他除了皺眉,美貌的臉上隻是一副疏離有禮的樣子,沒有什麽別的表示,稱得上十分克製。
“你不是聰明嗎?不是什麽都知道嗎?你怎麽不知道我要出閣了,嫁給我父親的同窗,吏部的要員?等我出嫁了,你早晚被朝廷發現!”韶聲大吼。聲音裏,已經帶上了沙啞的哭腔。
齊朔撿起地上的紙筆:“是令尊為你許的人家?年長些的男子大多穩重,確實更合適你。”
麵容露出幾分認真,顯出一種冰冷鋒利的美麗來。
什麽年長的人更適合?他分明是說,她隻配嫁給老頭子!
話語如同尖刀一般,深深戳在韶聲原先的傷口上,將裏麵尚未愈合的血肉,全都翻攪起來。
韶聲已經無力反駁他了。
他瞧不上自己,甚至不覺得有別的年輕郎君瞧得上自己。
遇見何澤生的情形,雖當時二人並未如何深入交談,但仍像走馬燈一樣不斷閃回在她的腦海中。
不過區區幾句寒暄,她就知道了何公子對她好!
她卻沒機會嫁給何公子了!世道怎麽這樣不公!
韶聲心中又浮現梅允慈激她說的話,說她還未識男女歡情,便給要老頭子守著了,又說像她這樣的蠢人,不管嫁給誰,都不討喜,在此事上都會敷衍她。沒人會對她好,沒人愛她,沒人親近她,自然沒人能予她魚水之樂。
如何不能?
她看過紫瑛從書局買錯的春宮圖冊,已經知道了什麽是男女歡情。
她不能嫁給對她好的何公子。
但一定能有人親近。
強迫人親近。
韶聲從未有過今天這樣的衝動。
柳氏詩書傳家,清名容不得一絲瑕疵。
他的話落在顧氏耳中,卻像是責怪她教女無方。她想不出什麽反駁的話,隻能勉強維持著麵上的神色,有些難堪地順著說:“……是。”
“我為她選的夫婿,乃是吏部文選司郎中周靜。你也認識的,是與我同科的進士,曾經做過鄰居。他如今是梅次輔的門生,供職吏部,也算是受二弟管轄。與他結親,日後能有個照應。”
柳大爺的意思是,借著韶聲與周靜的婚事,與聖寵日盛的梅次輔,真正攀上關係。此乃一箭雙雕之計。
顧氏雖十分認同丈夫的主意,但心中還是有些微的擔心:“周大人年紀稍長,不知韶聲合不合適?”
“他今年新鰥不久,前頭夫人去時,還是你去吊唁的。你去時也見了,他比我小一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且他為人寬厚圓融,有何不配?”柳大爺答。
“雖是去做繼室,但周郎中官居要職,年輕有為,別人想求都求不來。”他又補充。
顧氏被他說動,卻產生了新的擔心,遲疑地開口:“既然如此,那不知周大人會不會嫌棄韶聲……”
“他既將此事托付與我,便是信我,無需你操心。”柳大爺被她問得不耐,語氣裏帶上些煩躁,“隻是你一定要對你的好女兒上上心!我們算是高攀了周家,讓她嫁過去的後長長眼睛,伺候的時候緊著皮!”
“大爺說的是。”
顧氏的心安定了下來。
聽丈夫一番話,韶聲雖沒有侄女韶言的資質,能與京中顯貴定親,但結親之後,也能為家中增添助力。
且她不覺得自己親生女兒有本事嫁給什麽顯赫的人家,一貫是希望她能有個安穩的歸宿。
嫁給周大人,隻要用心侍奉夫君,也能做個衣食無憂的官夫人。
至於嫁去之後,如何處理周家先頭那位的事情,並不在她的考慮之中,嫁去了便會了。
她當然也不會考慮,周大人的家中,已有個十一二歲的女兒,三個兒子,長子比已及弱冠。
哪家婦人都是這般過來的。
“之後,這樁婚事便由你去操持。我明日上值後,會再與周大人詳說。”
柳大爺並不在乎韶聲的想法,甚至記不起要知會她一聲。
還是大夫人顧氏提醒:“老爺,既然婚事緊急,可是要韶聲現在便準備起來?”
“此等細處,夫人自行定奪便可,無需事事與我商量。”柳大爺這才補道,“夫人也別忘了,叫她去向梅小姐賠罪,不得再如這次一般,讓梅小姐負氣出走,壞了柳府與梅府的這條關係。”
這樁婚事本就是為了搭上梅次輔,萬萬不能因為這個不成器的女兒,還沒做成親家,便結了仇。
這是定要點透她的。若夫人做得不夠,他便親自處理。柳大爺想。
“妾身記住了。”大夫人顧氏與柳大爺合計好了,便不再耽擱,起身去了韶聲的院子。
父母的商議,韶聲一無所知。
當聽見下人通傳,說大夫人來了,她的擔心也隻不過是要受罰。
母親帶來的消息,讓韶聲不自覺地垂下了頭。
她的心裏掀起了驚濤駭浪。
藏在袖子裏的手背,被她染了蔻丹的指甲,劃出了血痕。
憑什麽!憑什麽!
前幾日她還幻想著,能與換過姓名的何澤生定親。他是讀書人,又有功名,與母親冊子裏的年輕郎君條件相似。她若嫁給他,並未違逆父母的期待。她知道他會對她好,就像她前不久看過的話本中寫的一樣,窮書生與富小姐最終得到了家人的祝福。
事情怎麽就變成了這樣?
韶聲在心中大喊。
連她都知道,周大人有個比自己還大的兒子!
但她終究不敢說出來。
在母親顧氏麵前,甚至隻是肩膀微微帶上顫抖,很快便接受了命運:“……好,一切憑父母大人安排。”
她一貫是不敢表現出反抗的意思。或換句話說,因為她從不反抗,所以她根本不知道如何反抗。
她在心裏安慰自己:父母之命,反抗了有什麽用呢?他們就是不喜她,不顧她的感受,讓她這個正經的嫡小姐去做人續弦!
顧氏見女兒柔順,將丈夫最後的話複述了一遍:”日後需得下力氣修複與梅三小姐的關係,不得再如這次一般,讓貴客負氣出走。“
說完便起身離去了。
第10章
送母親走後,韶聲終於忍不住,伏在迎枕上,哭出了聲音。
她不敢放聲哭,隻能發出一串串微弱的嗚咽。
淚水將枕頭濕透了。
韶聲發狠地抓起枕麵上繡著的團花,想將這礙事的東西扔出去。
還想把屋裏的擺設全部砸爛。
但她更不敢。
隻敢背著人,揪著錦緞的褥子撒氣。
至於威脅家裏,絕食或是絞了頭發做尼姑,那更是做不出來。
家裏長輩的手段,對付她一個閨閣小姐綽綽有餘。
若是真鬧到不堪的地步,她不僅白遭一趟罪,還要受另外的懲戒。
或許是顧氏憐惜女兒。
第二日,她遣人給韶聲送了一匣子金銀,並捎話:“叫小姐拿著,上街走走,可以買些玩意。”
“替我謝謝母親。”韶聲接過,隨手將匣子放在桌上。
她懨懨地翻著早就看過許多遍的話本,眼睛仍然是紅腫著的。
紫瑛勸:“小姐,還是聽夫人的,上街走走吧。既然老爺已經定下了親事,不日就要交換庚帖,定下日子,等提親的人上門,小姐就該準備嫁妝了,到那時忙起來,小姐能出去的機會便少了。”
韶聲不應。
紫瑛換了些開心事講:“上街散散心也好啊。小姐可以看看有沒有什麽時興的料子,再做幾身衣服,或是買些時興的首飾搭配。”
這些都是韶聲平日裏最愛做的事情。
可她做的這些好看衣裳,一次都沒穿出去過。她不敢。
她隻敢偶爾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帶些首飾,自己給自己欣賞。
衣裳好看,她知道自己不配,穿了徒惹人笑話。
她不要再喜歡好看衣裳了。
韶聲閉上眼:“好,去城南。”
城南有人比她更倒黴,更慘!
說到城南的院子裏。
齊朔有了小廝元寶照顧起居,生活好了許多。
他將畫紙鋪在院中樹下,閑適地作畫。
身上仍穿著上次見韶聲的那件青衫。
韶聲剛下馬車,進了門,便看見這一幕。
她卻又紅了眼眶。
韶聲記起上回,齊朔也是穿著這件青衫,倚靠在窗前。在她看來,他強撐著挺直了脊背,落魄卻是怎麽都掩不住。
他怎麽敢!他不是罪臣之後,死裏逃生嗎?他怎麽敢過得這麽好!
憤怒使她口不擇言:“還有心思在這裏作畫?你自詡聰明,就沒想過,我養不了你幾天了?你這樣一個已死之人,不自尋後路,還在這裏作畫?”
韶聲將齊朔的畫作,連同石桌上的筆墨,一把統統推到了地上。
硯台上殘留著不少未幹的青墨,摔到地上,濺出來,灑得二人衣擺上,到處是墨漬。
齊朔的臉上,也沾上了幾顆細小的墨點。
他用帕子細細地擦過,這才起身,微微蹙起眉頭:“小姐這是何意?”
韶聲突然的發作,令他不悅。但他除了皺眉,美貌的臉上隻是一副疏離有禮的樣子,沒有什麽別的表示,稱得上十分克製。
“你不是聰明嗎?不是什麽都知道嗎?你怎麽不知道我要出閣了,嫁給我父親的同窗,吏部的要員?等我出嫁了,你早晚被朝廷發現!”韶聲大吼。聲音裏,已經帶上了沙啞的哭腔。
齊朔撿起地上的紙筆:“是令尊為你許的人家?年長些的男子大多穩重,確實更合適你。”
麵容露出幾分認真,顯出一種冰冷鋒利的美麗來。
什麽年長的人更適合?他分明是說,她隻配嫁給老頭子!
話語如同尖刀一般,深深戳在韶聲原先的傷口上,將裏麵尚未愈合的血肉,全都翻攪起來。
韶聲已經無力反駁他了。
他瞧不上自己,甚至不覺得有別的年輕郎君瞧得上自己。
遇見何澤生的情形,雖當時二人並未如何深入交談,但仍像走馬燈一樣不斷閃回在她的腦海中。
不過區區幾句寒暄,她就知道了何公子對她好!
她卻沒機會嫁給何公子了!世道怎麽這樣不公!
韶聲心中又浮現梅允慈激她說的話,說她還未識男女歡情,便給要老頭子守著了,又說像她這樣的蠢人,不管嫁給誰,都不討喜,在此事上都會敷衍她。沒人會對她好,沒人愛她,沒人親近她,自然沒人能予她魚水之樂。
如何不能?
她看過紫瑛從書局買錯的春宮圖冊,已經知道了什麽是男女歡情。
她不能嫁給對她好的何公子。
但一定能有人親近。
強迫人親近。
韶聲從未有過今天這樣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