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節
穿成魔教妖女後我擺爛了 作者:就你沒奇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先回陽沁宮,時辰不早該出宮了。”
幾人方才走到陽沁宮門口,不知等候了多久的太監幾步衝上來,如瞧見了再生父母:“哎喲喂,主子們可算是回來了。”
“若再晚一炷香奴才就要被剝皮抽筋了。”
桑枝皮笑肉不笑道:“去的時辰久了些,讓公公憂心了。”
太監彎著脊背迎兩人入門,邊用尖銳的嗓音高喊。
瑞王妃提著裙子跑出來,上上下下的環視著公治念,沒瞧見傷口,鬆下一口氣道:“我聽聞太子妃半路帶走你,還以為回不來了。”
屋內的人此時也相繼出來。
薑時鏡走到桑枝身邊:“可有受傷?”
桑枝搖了搖頭,目光停留在慢慢悠悠晃出來的狸花貓上,它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毛發,輕巧地躍上側邊的庭燈。
尾巴高高豎起,尾尖的毛發有些許彎曲焦黑,像是被火熏烤過。
“火是你們放的?”她看向身側的少年。
薑時鏡桃花眼微彎,故作認真道:“貓打翻的火燭可與我們無關。”
桑枝:“小貓咪可做不到在主殿四周灑滿油。”
林長霄雙手環胸道:“你要相信貓咪無所不能,區區一場火罷了,怎麽可能難得到我們家貓主子。”
他朝著狸花貓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是吧,福福。”
喚作福福的貓咪停下舔尾巴的動作,叫了一聲算作回應,然後繼續舔舐尾巴上燒焦的毛。
桑枝又多看了兩眼才發現福福額頭的毛都被燙卷了,如冬天從灶膛裏鑽出來般。
“你們就不怕它被困在火裏跑不掉?”
“福福自小受訓練,從未失手過,天底下沒有比它更聰明的貓。”一道略顯稚嫩的聲音響起。
十五皇子從夜色中現身,約十四五歲,眉眼與林長霄有五六分相似,懷中抱著一隻幼小的橘貓,睜著大眼睛毫不避諱地掃視在場的人。
福福叫了一聲,跳到地上蹭了蹭他的褲腿,身體一歪躺倒在地。
瑞王與王妃確定公治念沒事後,先一步告辭,離開前看向薑時鏡頷首道:“今日所提之事勞煩公子了。”
“王爺不必客氣。”
公治念朝著幾人行禮而後跟隨一道離開。
桑枝疑惑道:“什麽事。”
“晚些同你說。”薑時鏡伸手整理了一下她淩亂飛揚的發絲,“時辰不早,我們也該走了。”
林長霄彎腰抱起福福,順著它頭頂的毛。
“那麽……四日後見。”
薑時鏡點了下頭,握住桑枝的手,牽著她一道跨出陽沁宮。
離開的轎攆已等候多時,太監恭敬地扶著桑枝上轎:“夫人慢些。”
這段時間城內宵禁,階梯上坐著的難民全部被趕走,清冷的月光照在層層石階上,亦如無法橫跨的階級鴻溝,壓在所有人身上。
堅硬的骨頭被壓得彎曲,脖頸被壓得再抬不起來,就連膝蓋也好似重的頃刻間就要墜地。
回家的馬車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飛馳,車輪碾過不平的青石路,卻又平坦地毫無顛簸。
桑枝掀開車簾,掠過無人問津的小巷子,裏麵橫七豎八地擠滿了白日枯坐的難民,卷著一張草席,像提前預訂的裹屍席,潦草得令人心驚。
“四日後,登基大典的前一天會發生什麽?”
薑時鏡半垂著腦袋,神色稍顯疲憊:“劫法場,攻城。”
空氣安靜了一會兒,桑枝將車簾放下,車廂內的光線很暗,暗得她看不清少年的神情,隻能隱隱感覺到壓抑的戾氣四散。
“不再等一天嗎。”
“嗯。”他緩慢道,“屆時談棄會操控皇城內的所有蛇類,太子與康王必起疑心,隻需要一縷風,這場戰就能燒起來。”
桑枝摸著小臂再不可能抹掉的刀疤,眼裏是方才蜷縮在一起的難民,無力感蔓延至全身:“百姓呢,百姓該如何。”
回答她的是久久沉默。
薑時鏡換了個位置,坐到她身邊:“戰爭最先傷及的便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前來的弟子全部加起來堪堪不到兩百,想要護佑所有的百姓平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桑枝:“讓他們暫時離開京州,等事情結束後再回來,很難嗎?”
薑時鏡握住她按壓傷口的手,一根根地分開,十指相扣:“城門早在登基告示出的那一日就封鎖了,隻能進,不能出。”
“太子不會讓京州變成一座空城。”
桑枝抿著唇,失了言語,對於太子而言,皇位就像已經煮熟的鴨子,隻差最後一步就能擁有,他不允許任何風險存在。
瘋魔到企圖踏著血肉登上念想的皇位。
東宮的大火燒了一整夜,灰燼順著風飄落到皇城外,如同一場盛大的落幕,在黎明到來前,畫下句號。
太子強搶大臣之女的風聲再度掀起熱潮,肆無忌憚的謠言似密不透風的大網籠罩著京州城,丞相不堪重負,予辰時末在家中懸梁自盡,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喪幡掛上了大門。
緊接著老太傅領著大量的文官脫下官服齊齊跪在宮門口,一下下地擊鼓鳴冤。
為還困在皇城內的女眷和牢裏臨近死亡的官員謀不平,試圖用最直接的方式喚醒太子癲狂的理智。
僅短短一天京州的局勢天翻地覆。
三日後,七八輛囚車駛過狹窄的街道,原本應該擺放攤位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神情嚴肅的百姓。
沉默地注視著一輛輛的囚車往午門行刑台而去,空氣安靜到詭異,隻有鎖鏈在木籠搖晃時發出輕細的聲響。
桑枝蹲在屋簷上,看著底下的馬車和人群:“人太多了,一會兒打起來會傷及無辜。”
薑時鏡站在她身側,馬尾糾纏著紅色的發繩在風中飛揚,他單手提著一把長柄大刀:“太子為防止□□,提前在午門派了重兵把守,百姓進不去,不會被傷到。”
第179章 晉江
◎京州事變25◎
桑枝轉著指縫間的小刀:“看來他知道今日這場午門斬首, 不被百姓接受。”
“囚車裏的大臣先前或多或少都與太子發生過爭吵,卻又真心實意地為百姓謀過生,爭過利。”薑時鏡緩慢道, “太子這種做法雖能鏟除對他而言的異己, 但引起的是整個京州的民憤。”
桑枝抬頭望向他, 陽光從東邊籠罩,勾勒出模糊的金色輪廓。
初見時張揚肆意的少年隨著時間的沉澱, 多了一抹不可觸及的肅穆。
“有個問題很久前我便想問。”桑枝道, “白家的案子還要翻案嗎?”
薑時鏡沉默地看著街道上人潮湧動,百姓跟著囚車移動, 往午門而去, 其中不乏有什麽都不懂的孩童被父親抱在懷裏, 睜著黝黑的眼瞳,迷茫又懵懂。
如一場盛大的歡送儀式, 走過必經地。
“遇到你的兩個月前,我收到了一封血書以及一塊破碎的玉佩,信上的內容很簡單, 大致意思為白家慘案是故意誣陷, 真正要謀反的另有其人,望我能看在幼時情誼上找到謀反證據。”
“我從未同你提起過白撫是個怎樣的人。”他握著長柄大刀的手漸漸收緊, 語氣仍舊平淡,“我第一次見他是安平十九年, 彼時大約七歲。”
白撫早產出生,自幼體弱,時常會被送到神農穀調養身體, 他再一次隨著母親回到神農穀才發現穀內多了一位與他年齡相仿的小少年, 正被弟子們追著跑。
興許是同齡的緣故, 他們很快結識成了要好的玩伴,白撫性子溫和,相貌也更偏柔美,神農穀的弟子總會拿著女孩的衣裙哄騙他,將他打扮成娃娃的模樣,然後畫下來。
白撫安安靜靜地當瓷娃娃時,他便在不遠處爬樹翻牆。
斷斷續續相處了兩年,白撫病好,被家裏接回京州,離開前,他們交換了彼此的信物,約定長大後再見。
他沒想到分開不過五年,白家滿門抄斬。
薑時鏡取出存放在荷包裏的玉佩,摩挲著裂開的紋路道:“最開始我隻是想證實他是否還活著,可後來這件事的性質變了味。”
“背後牽扯的利益大過了案子。”話語間染上了一絲茫然,“越靠近真相,我便越懷疑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
“如果我沒有調查白家案,康王或許不會得到那批禁藥,不會用極端的方式奪取皇位,京州百姓也不會陷入水深火熱的危險中。”
“白撫想要的根本就不是翻案,一開始他就要整個京州包括皇室給白家滿門陪葬,織下棋盤,篤定我會調查案子,走向必然的結局。”
桑枝靜靜地看了他一會兒,撐著膝蓋站起身,腰間垂掛的銀鈴作響,她站到少年身邊:“已發生的無法成為未知的預測理由,康王八年前就養私兵為奪皇位做準備。”
“你沒有參與研製禁藥,更沒有將禁藥拿給康王,為何要平攤他們犯下的罪。”
她視線轉向少年手裏的玉佩:“他利用那段幼時的情誼,為他的棋盤增添棋子,就得知道棋盤終究會有翻的一天。”
薑時鏡指尖驀然用力,本就破碎的玉佩一分為二,細小的碎玉落下,與屋簷上的石粒融為一體。
桑枝握住他的手,溫熱的手心貼著他的手背,認真道:“即使沒有你,這一切依舊會發生。”
“他的仇恨會促使他不惜一切代價完成複仇。”
空氣安靜了很久,薑時鏡鬆開手,任由幼時贈出的信物摔落在地,四分五裂,再無法複原:“該去午門了。”
囚車進入刑場後,跟隨的百姓被拒馬全部攔在午門入口,禁衛軍像銅牆鐵壁駐守在行刑台四周,警惕著附近的風吹草動。
車還未停穩,就有人先一步打開籠子,粗暴地將衣衫襤褸雙手雙腳皆被鎖著的大臣拽下來,拖了三個人壓到刑台上。
三個斬首的劊子手舉著粗長的大刀站在凹陷的人頭樁邊上,手裏提著一壺高濃度酒。
人頭樁前麵擺放著一個籃子,用來裝掉落的頭顱,編織的木籃子被發暗的血浸染得看不出原本的顏色。
桑枝輕功落在側邊的屋簷頂上,午門附近暗處藏滿了前來劫法場的刀宗弟子。
她抬起手遮住刺眼的陽光,看向城牆上架著弓和弩的禁衛軍,他們的位置很顯眼,禁衛軍很快就注意到了他們,手中的弩掉轉了方向。
刑台上坐著的是太子黨羽下的光祿大夫,手裏握著的令牌掌管十幾位大臣的生殺予奪。
桑枝看向被迫跪在人頭樁前的三位大臣,劊子手揭開酒壺含了一口烈酒,等待光祿大夫的斬首令。
空氣凝滯得厲害,沒有一絲風。
“什麽時候動手?”
薑時鏡往皇城的方向看了一眼:“再等等。”
話落,光祿大夫將名單上即將斬首的三個名字劃掉,然後丟出手裏的斬首令。
劊子手點了下頭,拔掉背後的木板,將酒噴在刀麵上,隨後高高舉起。
下一瞬,一縷亮眼的火光竄上天際,在湛藍的天空中綻開,眾人被突如其來的煙火吸引了目光,皆朝著皇城的方向望去。
幾人方才走到陽沁宮門口,不知等候了多久的太監幾步衝上來,如瞧見了再生父母:“哎喲喂,主子們可算是回來了。”
“若再晚一炷香奴才就要被剝皮抽筋了。”
桑枝皮笑肉不笑道:“去的時辰久了些,讓公公憂心了。”
太監彎著脊背迎兩人入門,邊用尖銳的嗓音高喊。
瑞王妃提著裙子跑出來,上上下下的環視著公治念,沒瞧見傷口,鬆下一口氣道:“我聽聞太子妃半路帶走你,還以為回不來了。”
屋內的人此時也相繼出來。
薑時鏡走到桑枝身邊:“可有受傷?”
桑枝搖了搖頭,目光停留在慢慢悠悠晃出來的狸花貓上,它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毛發,輕巧地躍上側邊的庭燈。
尾巴高高豎起,尾尖的毛發有些許彎曲焦黑,像是被火熏烤過。
“火是你們放的?”她看向身側的少年。
薑時鏡桃花眼微彎,故作認真道:“貓打翻的火燭可與我們無關。”
桑枝:“小貓咪可做不到在主殿四周灑滿油。”
林長霄雙手環胸道:“你要相信貓咪無所不能,區區一場火罷了,怎麽可能難得到我們家貓主子。”
他朝著狸花貓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是吧,福福。”
喚作福福的貓咪停下舔尾巴的動作,叫了一聲算作回應,然後繼續舔舐尾巴上燒焦的毛。
桑枝又多看了兩眼才發現福福額頭的毛都被燙卷了,如冬天從灶膛裏鑽出來般。
“你們就不怕它被困在火裏跑不掉?”
“福福自小受訓練,從未失手過,天底下沒有比它更聰明的貓。”一道略顯稚嫩的聲音響起。
十五皇子從夜色中現身,約十四五歲,眉眼與林長霄有五六分相似,懷中抱著一隻幼小的橘貓,睜著大眼睛毫不避諱地掃視在場的人。
福福叫了一聲,跳到地上蹭了蹭他的褲腿,身體一歪躺倒在地。
瑞王與王妃確定公治念沒事後,先一步告辭,離開前看向薑時鏡頷首道:“今日所提之事勞煩公子了。”
“王爺不必客氣。”
公治念朝著幾人行禮而後跟隨一道離開。
桑枝疑惑道:“什麽事。”
“晚些同你說。”薑時鏡伸手整理了一下她淩亂飛揚的發絲,“時辰不早,我們也該走了。”
林長霄彎腰抱起福福,順著它頭頂的毛。
“那麽……四日後見。”
薑時鏡點了下頭,握住桑枝的手,牽著她一道跨出陽沁宮。
離開的轎攆已等候多時,太監恭敬地扶著桑枝上轎:“夫人慢些。”
這段時間城內宵禁,階梯上坐著的難民全部被趕走,清冷的月光照在層層石階上,亦如無法橫跨的階級鴻溝,壓在所有人身上。
堅硬的骨頭被壓得彎曲,脖頸被壓得再抬不起來,就連膝蓋也好似重的頃刻間就要墜地。
回家的馬車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飛馳,車輪碾過不平的青石路,卻又平坦地毫無顛簸。
桑枝掀開車簾,掠過無人問津的小巷子,裏麵橫七豎八地擠滿了白日枯坐的難民,卷著一張草席,像提前預訂的裹屍席,潦草得令人心驚。
“四日後,登基大典的前一天會發生什麽?”
薑時鏡半垂著腦袋,神色稍顯疲憊:“劫法場,攻城。”
空氣安靜了一會兒,桑枝將車簾放下,車廂內的光線很暗,暗得她看不清少年的神情,隻能隱隱感覺到壓抑的戾氣四散。
“不再等一天嗎。”
“嗯。”他緩慢道,“屆時談棄會操控皇城內的所有蛇類,太子與康王必起疑心,隻需要一縷風,這場戰就能燒起來。”
桑枝摸著小臂再不可能抹掉的刀疤,眼裏是方才蜷縮在一起的難民,無力感蔓延至全身:“百姓呢,百姓該如何。”
回答她的是久久沉默。
薑時鏡換了個位置,坐到她身邊:“戰爭最先傷及的便是手無寸鐵的百姓,前來的弟子全部加起來堪堪不到兩百,想要護佑所有的百姓平安,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桑枝:“讓他們暫時離開京州,等事情結束後再回來,很難嗎?”
薑時鏡握住她按壓傷口的手,一根根地分開,十指相扣:“城門早在登基告示出的那一日就封鎖了,隻能進,不能出。”
“太子不會讓京州變成一座空城。”
桑枝抿著唇,失了言語,對於太子而言,皇位就像已經煮熟的鴨子,隻差最後一步就能擁有,他不允許任何風險存在。
瘋魔到企圖踏著血肉登上念想的皇位。
東宮的大火燒了一整夜,灰燼順著風飄落到皇城外,如同一場盛大的落幕,在黎明到來前,畫下句號。
太子強搶大臣之女的風聲再度掀起熱潮,肆無忌憚的謠言似密不透風的大網籠罩著京州城,丞相不堪重負,予辰時末在家中懸梁自盡,不到一盞茶的工夫喪幡掛上了大門。
緊接著老太傅領著大量的文官脫下官服齊齊跪在宮門口,一下下地擊鼓鳴冤。
為還困在皇城內的女眷和牢裏臨近死亡的官員謀不平,試圖用最直接的方式喚醒太子癲狂的理智。
僅短短一天京州的局勢天翻地覆。
三日後,七八輛囚車駛過狹窄的街道,原本應該擺放攤位的地方取而代之的是神情嚴肅的百姓。
沉默地注視著一輛輛的囚車往午門行刑台而去,空氣安靜到詭異,隻有鎖鏈在木籠搖晃時發出輕細的聲響。
桑枝蹲在屋簷上,看著底下的馬車和人群:“人太多了,一會兒打起來會傷及無辜。”
薑時鏡站在她身側,馬尾糾纏著紅色的發繩在風中飛揚,他單手提著一把長柄大刀:“太子為防止□□,提前在午門派了重兵把守,百姓進不去,不會被傷到。”
第179章 晉江
◎京州事變25◎
桑枝轉著指縫間的小刀:“看來他知道今日這場午門斬首, 不被百姓接受。”
“囚車裏的大臣先前或多或少都與太子發生過爭吵,卻又真心實意地為百姓謀過生,爭過利。”薑時鏡緩慢道, “太子這種做法雖能鏟除對他而言的異己, 但引起的是整個京州的民憤。”
桑枝抬頭望向他, 陽光從東邊籠罩,勾勒出模糊的金色輪廓。
初見時張揚肆意的少年隨著時間的沉澱, 多了一抹不可觸及的肅穆。
“有個問題很久前我便想問。”桑枝道, “白家的案子還要翻案嗎?”
薑時鏡沉默地看著街道上人潮湧動,百姓跟著囚車移動, 往午門而去, 其中不乏有什麽都不懂的孩童被父親抱在懷裏, 睜著黝黑的眼瞳,迷茫又懵懂。
如一場盛大的歡送儀式, 走過必經地。
“遇到你的兩個月前,我收到了一封血書以及一塊破碎的玉佩,信上的內容很簡單, 大致意思為白家慘案是故意誣陷, 真正要謀反的另有其人,望我能看在幼時情誼上找到謀反證據。”
“我從未同你提起過白撫是個怎樣的人。”他握著長柄大刀的手漸漸收緊, 語氣仍舊平淡,“我第一次見他是安平十九年, 彼時大約七歲。”
白撫早產出生,自幼體弱,時常會被送到神農穀調養身體, 他再一次隨著母親回到神農穀才發現穀內多了一位與他年齡相仿的小少年, 正被弟子們追著跑。
興許是同齡的緣故, 他們很快結識成了要好的玩伴,白撫性子溫和,相貌也更偏柔美,神農穀的弟子總會拿著女孩的衣裙哄騙他,將他打扮成娃娃的模樣,然後畫下來。
白撫安安靜靜地當瓷娃娃時,他便在不遠處爬樹翻牆。
斷斷續續相處了兩年,白撫病好,被家裏接回京州,離開前,他們交換了彼此的信物,約定長大後再見。
他沒想到分開不過五年,白家滿門抄斬。
薑時鏡取出存放在荷包裏的玉佩,摩挲著裂開的紋路道:“最開始我隻是想證實他是否還活著,可後來這件事的性質變了味。”
“背後牽扯的利益大過了案子。”話語間染上了一絲茫然,“越靠近真相,我便越懷疑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
“如果我沒有調查白家案,康王或許不會得到那批禁藥,不會用極端的方式奪取皇位,京州百姓也不會陷入水深火熱的危險中。”
“白撫想要的根本就不是翻案,一開始他就要整個京州包括皇室給白家滿門陪葬,織下棋盤,篤定我會調查案子,走向必然的結局。”
桑枝靜靜地看了他一會兒,撐著膝蓋站起身,腰間垂掛的銀鈴作響,她站到少年身邊:“已發生的無法成為未知的預測理由,康王八年前就養私兵為奪皇位做準備。”
“你沒有參與研製禁藥,更沒有將禁藥拿給康王,為何要平攤他們犯下的罪。”
她視線轉向少年手裏的玉佩:“他利用那段幼時的情誼,為他的棋盤增添棋子,就得知道棋盤終究會有翻的一天。”
薑時鏡指尖驀然用力,本就破碎的玉佩一分為二,細小的碎玉落下,與屋簷上的石粒融為一體。
桑枝握住他的手,溫熱的手心貼著他的手背,認真道:“即使沒有你,這一切依舊會發生。”
“他的仇恨會促使他不惜一切代價完成複仇。”
空氣安靜了很久,薑時鏡鬆開手,任由幼時贈出的信物摔落在地,四分五裂,再無法複原:“該去午門了。”
囚車進入刑場後,跟隨的百姓被拒馬全部攔在午門入口,禁衛軍像銅牆鐵壁駐守在行刑台四周,警惕著附近的風吹草動。
車還未停穩,就有人先一步打開籠子,粗暴地將衣衫襤褸雙手雙腳皆被鎖著的大臣拽下來,拖了三個人壓到刑台上。
三個斬首的劊子手舉著粗長的大刀站在凹陷的人頭樁邊上,手裏提著一壺高濃度酒。
人頭樁前麵擺放著一個籃子,用來裝掉落的頭顱,編織的木籃子被發暗的血浸染得看不出原本的顏色。
桑枝輕功落在側邊的屋簷頂上,午門附近暗處藏滿了前來劫法場的刀宗弟子。
她抬起手遮住刺眼的陽光,看向城牆上架著弓和弩的禁衛軍,他們的位置很顯眼,禁衛軍很快就注意到了他們,手中的弩掉轉了方向。
刑台上坐著的是太子黨羽下的光祿大夫,手裏握著的令牌掌管十幾位大臣的生殺予奪。
桑枝看向被迫跪在人頭樁前的三位大臣,劊子手揭開酒壺含了一口烈酒,等待光祿大夫的斬首令。
空氣凝滯得厲害,沒有一絲風。
“什麽時候動手?”
薑時鏡往皇城的方向看了一眼:“再等等。”
話落,光祿大夫將名單上即將斬首的三個名字劃掉,然後丟出手裏的斬首令。
劊子手點了下頭,拔掉背後的木板,將酒噴在刀麵上,隨後高高舉起。
下一瞬,一縷亮眼的火光竄上天際,在湛藍的天空中綻開,眾人被突如其來的煙火吸引了目光,皆朝著皇城的方向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