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菀用還算幹淨的袖口替他擦幹了眼淚,哄了他幾句,勉強把他的情緒安撫住。
“毓兒,姐姐有些餓了,你去把桌上的粥端過來好嗎?”
“嗯。”
林毓轉身端起桌上尚有餘溫的清粥,慢慢地走到床邊。
“阿姐,給”說完將粥遞到了林菀的麵前。
“你吃了麽?”
“阿姐放心,毓兒已經吃過了。”
林菀這才放心接過眼前的土瓷碗,看了眼碗裏的粥,算不得濃稠,米粒沉在碗底,約莫有小半碗的量,但米湯雪白。
她昏迷了三天,眼下正是餓得頭昏眼花的時候,也顧不得其他快速地把碗裏的粥都喝掉了。
餓了幾天的胃得到了食物的慰藉,整個暖和了起來,連帶著身體都恢複了一些力氣。
林菀活動四肢,感覺好多了,撩起被褥打算下床,卻被一旁的林毓出聲阻止道:“阿姐,不要著急,再休息段時間。”
“無礙,我躺了幾天骨頭都要軟了。我不走遠,就在院子裏轉轉。”
“可是,大夫說你撞到頭了,要多躺著。”
“嗯,姐姐明白,隻是房裏悶得慌,我想在院裏透透氣。”
“那好吧!”林毓無奈妥協。仍覺得不放心,於是強調:“就呆一會,外邊兒冷。”
“好!”
他過來攙扶林菀站起來,林菀這才注意到自己身上的穿著,褲腳已經遮不住腳踝了。
十六七歲的少女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對比林毓的高度,原身身高應該在一六五左右。
家裏的光景也許不大好,之前沒注意,等出了門,在亮堂的地方才發現自己和林毓都穿的很單薄,兩人的衣服上也有一些陳舊的補丁,看得出來縫補的人手藝生疏,補丁邊的針腳收得不算平整。
忽而,一陣寒風襲麵而來,單薄的衣裳也被風吹得鼓起來,寒氣從袖口、領口、褲腳裏灌進來,林菀明顯感覺到林毓攙扶自己的雙手更用力的抱著自己了。
林菀怕林毓攙扶自己太累,叫他拿了一張凳子來,她就坐在房門前,仔細地打量起自己目前所居住的這個院子。
小院兒不大,布局有點像簡易的四合院,但又不全然相同。這個院子布局更簡單,一眼就能看全。
林菀坐的地方後麵是堂屋,她剛才躺的房間是堂屋旁邊的耳房,堂屋旁還有兩間正房,東西方向分布在堂屋的兩側。
另外在院門口離得不遠的地方用簡易的竹子、泥土搭了一間廚房,而柴房、茅房都在後麵的院子裏。
前院的門前用竹子簡單的紮了一圈籬笆,人是防不住的,最多是雞鴨進不到前麵的院子來。
院門邊被開墾出了幾片菜地。在這初冬的時節地裏也沒啥蔬菜,隻有角落裏的一小片蘿卜,不過看樣子似乎也長得不怎麽好,蘿卜從泥土裏鑽出來的部分也小的可憐。
今年第一場雪剛過,地麵上的雪已經融化,隻能從院壩裏鋪設的不規則的石板上看到一些水漬。
冬天已經來了,後麵的風雪隻會更多。
趁著現在雪停了,林菀想這個冬天應該早做些準備才好,自己和林毓兩人這幾天要把家裏的餘糧再清點一下,不夠的也要快些去鎮上添置齊全,否則大雪封路無法外出家裏就該斷糧了。
林菀脫離林毓的助力慢慢走到院子中間,視線不由得向外望去。
房屋的正前方有一片山,不算高,山腳下有一條流動的小溪,從這裏看過去約莫三四米寬。
此時,溪邊還有幾個嬸子在浣洗衣裳,也許是談到什麽有趣的事情,笑聲隔得遠竟也能聽到些。
林家的房子坐落在一片高地,一眼望出去能看好遠,越過前方的山,竟能隱約看到遠方集市上竄動的人群。
林家村有兩百多戶人家,大部分都是聚集而居,房屋挨著房屋,一片片頗具規模。
看著這些樸素而簡單的建築,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慢節奏,林菀覺得自己穿越而來,在這一無所知的朝代,也許不是件壞事。
既來之則安之。
林菀的心莫名安定下來,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這裏生存下去。
她現在對時間沒有概念,看到人家屋頂的炊煙才想起似乎到晌午了,忙叫林毓一起去廚房準備午飯。
林毓還有些不放心她,忙勸道:“阿姐,歇著吧,午飯毓兒去做。”
“沒事的,我在院子裏站站已經不暈了。午飯我同你一起做吧。”
林毓拗不過她,隻能同意。但強調:
“你答應我要是哪裏不舒服就回房歇著。”
林菀沒同他爭,點點頭,跟著他進到了廚房裏。
*
第2章 02
在穿越之前,林菀是會做飯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離異,她從小跟著外婆在鄉下長大,做飯燒火什麽都幹過。
她指揮林毓把火點燃,自己將鍋裏清洗幹淨,再添上些水先燒著。
問了林毓糧食存放的地方,林菀打開櫃子,看了看裏麵存放的糧食,白麵還有小半碗,玉米麵還有不少,大米雖不多但兩個人省著些吃,應該是夠半月的。
另外就還有些黃豆、綠豆,數量也不多,就一小布袋。
這些糧食要過冬是肯定不夠的,還得去鎮上采買些才行。不知道家裏還有多少餘錢,等會吃完飯回去找找看。
林菀舀了小半碗大米,清洗過後倒進鍋裏慢慢熬煮,她注意到,懸在灶台上方有一塊小小的臘肉,於是把它取了下來。
林毓看到林菀的動作眼睛都亮了起來,不自然的發出吞咽的聲音。
“很久沒有吃肉了?”
“嗯,姐姐你之前說這肉要留著過年吃的。”
“沒關係,今天咱們也可以吃一點。毓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該吃些好的。”
林菀手上的動作沒停,切下一小塊臘肉,將剩下的部分繼續掛回去了。
林毓沒再說話,但是燒火的架勢更足了,不一會兒鍋裏就飄出來一陣陣香味,他的肚子也跟著“咕咕”叫了起來。
林菀將臘肉洗淨切成小小的肉丁,混合著大米熬成粥,再將簍子裏有些蔫兒的包菜切碎,準備一會兒放進粥裏。
林毓說這些菜是二叔家送的,這幾天她受傷林毓也不會煮飯,大部分時間都是去二叔家吃的。
二叔是父親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祖父去世後這幾年也多虧二叔一家時不時的救濟,兩人才能挺過來,二嬸甚至一天過來看她好幾次。
二嬸今日有事去鎮上了,所以還不知道林菀醒了。
林菀打算一會吃完飯讓林毓去給二叔家送個信,讓他們放心。
大米混合著臘肉的香味從鍋裏飄出來,林毓都站起來看了好幾回。
“阿姐,今天的粥好香啊,毓兒從來沒有聞過這麽香的味道。”說完忍不住又狠狠嗅了幾口。
“你啊,是餓了吧?再等會就可以吃了。”林菀笑著說道,同時將切碎的包菜倒進鍋中,又用勺子稍稍攪拌幾下。
林毓適時將灶膛裏的柴火退出來,林菀則用兩個粗陶碗盛了些粥,並讓林毓把粥端到窗邊的飯桌上先涼著。
在林毓的指引下,林菀找到了放醬菜的壇子,許是原身做飯的手藝一般,連這些日常佐飯的小菜也做得不多。
林菀隨手撚起一小塊嚐了嚐,味道並不出彩。也許這個冬日自己可以做些泡菜、酸菜之類的下飯小菜。
在原來的世界自己可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平時工作之餘,最愛的就是看各種的美食紀錄片,動手做的美食也曾獲得朋友們的一致好評。
溫度一天比一天冷,連桌上的粥都涼的很快,林菀跟林毓兩人相對而坐,各自吃著碗裏的粥。
林菀剛蘇醒不久再加上之前已經喝了一碗粥,所以吃得並不多。
林毓則像是許久沒有吃飯似的,一大碗粥很快就見了底,他用眼神示意林菀,明顯還沒吃飽。
林菀看了他一眼,溫柔地說道:“去盛吧!”
於是林毓高興地跑到灶台上給自己又盛了滿滿的一碗粥,又快步的走回桌邊吃起來。
吃完飯,林毓打發林菀回去休息,自己則留在廚房洗碗,林菀也不推辭,施施然地出去了。
雖說林毓年紀少,但是在這男/尊女/卑的朝代,作為家裏唯一的男孩子,勢必也要承擔部分的家務,這是一種責任。
林菀希望他能夠有擔當,等家裏稍稍寬裕些,自己肯定要把林毓送去書院上學。
即使不為做官,識字明理也是有必要的,哪怕他不是科舉的料,但是能夠識字終歸是好的。
林菀沒有回房歇著而是走到院子一側,仔細地看了看菜園裏的蔬菜。
之前沒注意,在蘿卜後麵還有一小片小白菜,東倒西歪的橫躺在地裏,數量雖然少但總比沒有的好,自己再給它施施肥,應該能長得更好。
蘿卜雖然長得小,但是量不少,林菀想起前世吃過的朝鮮族泡菜,那滋味配上烤肉真是一絕。
雖說要複刻朝鮮族泡菜有難度,材料不足,但是做個簡易版的應該問題不大。
光是想想泡菜的味道林菀就忍不住吞了好幾口口水,但要做成泡菜還得去買材料才行。
林毓洗好碗之後也來到院中,他跟林菀招呼道自己一會兒要去二叔家送信,讓林菀回屋去歇會兒。
林菀回他道:“我等下就進去,你路上注意安全,小心路滑。”
“知道了,阿姐,我快去快回,你進屋去吧。”
“好。”林菀也不逗留,轉身進屋。
林毓快速跑到二叔家,將姐姐醒來的事情告訴二叔和堂哥。
二嬸去鎮上了,等她回來也會知道消息的。
二叔本來是要跟過來,但林毓叫他們不著急,吃完飯再過去。
林毓帶到信兒,轉身就往家趕,他始終不放心姐姐一個人在家。
在家的林菀也並未躺下休息,她側身依在靠窗的躺椅上,思考著接下來的打算。
她剛才在房間裏翻箱倒櫃好一陣終於找出來家裏的存銀,零零散散加起來不足十二兩;另外還有兩份家裏的地契、一張房契。
那兩塊地已經佃給別人,租金佃戶每年按照收成折算成糧食給他們。
租林家田地種的人是先前為躲避戰事從北邊來的災民,他們流落至此,官府雖然劃地安置可並未分配土地,他們沒有別的謀生手段,隻得佃些田地養家糊口。
這些流民都是官府備案過的人員,林菀到也不擔心對方給自己糧食時缺斤少兩。
田地是莊戶人家的根本,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能變賣的。
“毓兒,姐姐有些餓了,你去把桌上的粥端過來好嗎?”
“嗯。”
林毓轉身端起桌上尚有餘溫的清粥,慢慢地走到床邊。
“阿姐,給”說完將粥遞到了林菀的麵前。
“你吃了麽?”
“阿姐放心,毓兒已經吃過了。”
林菀這才放心接過眼前的土瓷碗,看了眼碗裏的粥,算不得濃稠,米粒沉在碗底,約莫有小半碗的量,但米湯雪白。
她昏迷了三天,眼下正是餓得頭昏眼花的時候,也顧不得其他快速地把碗裏的粥都喝掉了。
餓了幾天的胃得到了食物的慰藉,整個暖和了起來,連帶著身體都恢複了一些力氣。
林菀活動四肢,感覺好多了,撩起被褥打算下床,卻被一旁的林毓出聲阻止道:“阿姐,不要著急,再休息段時間。”
“無礙,我躺了幾天骨頭都要軟了。我不走遠,就在院子裏轉轉。”
“可是,大夫說你撞到頭了,要多躺著。”
“嗯,姐姐明白,隻是房裏悶得慌,我想在院裏透透氣。”
“那好吧!”林毓無奈妥協。仍覺得不放心,於是強調:“就呆一會,外邊兒冷。”
“好!”
他過來攙扶林菀站起來,林菀這才注意到自己身上的穿著,褲腳已經遮不住腳踝了。
十六七歲的少女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對比林毓的高度,原身身高應該在一六五左右。
家裏的光景也許不大好,之前沒注意,等出了門,在亮堂的地方才發現自己和林毓都穿的很單薄,兩人的衣服上也有一些陳舊的補丁,看得出來縫補的人手藝生疏,補丁邊的針腳收得不算平整。
忽而,一陣寒風襲麵而來,單薄的衣裳也被風吹得鼓起來,寒氣從袖口、領口、褲腳裏灌進來,林菀明顯感覺到林毓攙扶自己的雙手更用力的抱著自己了。
林菀怕林毓攙扶自己太累,叫他拿了一張凳子來,她就坐在房門前,仔細地打量起自己目前所居住的這個院子。
小院兒不大,布局有點像簡易的四合院,但又不全然相同。這個院子布局更簡單,一眼就能看全。
林菀坐的地方後麵是堂屋,她剛才躺的房間是堂屋旁邊的耳房,堂屋旁還有兩間正房,東西方向分布在堂屋的兩側。
另外在院門口離得不遠的地方用簡易的竹子、泥土搭了一間廚房,而柴房、茅房都在後麵的院子裏。
前院的門前用竹子簡單的紮了一圈籬笆,人是防不住的,最多是雞鴨進不到前麵的院子來。
院門邊被開墾出了幾片菜地。在這初冬的時節地裏也沒啥蔬菜,隻有角落裏的一小片蘿卜,不過看樣子似乎也長得不怎麽好,蘿卜從泥土裏鑽出來的部分也小的可憐。
今年第一場雪剛過,地麵上的雪已經融化,隻能從院壩裏鋪設的不規則的石板上看到一些水漬。
冬天已經來了,後麵的風雪隻會更多。
趁著現在雪停了,林菀想這個冬天應該早做些準備才好,自己和林毓兩人這幾天要把家裏的餘糧再清點一下,不夠的也要快些去鎮上添置齊全,否則大雪封路無法外出家裏就該斷糧了。
林菀脫離林毓的助力慢慢走到院子中間,視線不由得向外望去。
房屋的正前方有一片山,不算高,山腳下有一條流動的小溪,從這裏看過去約莫三四米寬。
此時,溪邊還有幾個嬸子在浣洗衣裳,也許是談到什麽有趣的事情,笑聲隔得遠竟也能聽到些。
林家的房子坐落在一片高地,一眼望出去能看好遠,越過前方的山,竟能隱約看到遠方集市上竄動的人群。
林家村有兩百多戶人家,大部分都是聚集而居,房屋挨著房屋,一片片頗具規模。
看著這些樸素而簡單的建築,感受到這個世界的慢節奏,林菀覺得自己穿越而來,在這一無所知的朝代,也許不是件壞事。
既來之則安之。
林菀的心莫名安定下來,她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這裏生存下去。
她現在對時間沒有概念,看到人家屋頂的炊煙才想起似乎到晌午了,忙叫林毓一起去廚房準備午飯。
林毓還有些不放心她,忙勸道:“阿姐,歇著吧,午飯毓兒去做。”
“沒事的,我在院子裏站站已經不暈了。午飯我同你一起做吧。”
林毓拗不過她,隻能同意。但強調:
“你答應我要是哪裏不舒服就回房歇著。”
林菀沒同他爭,點點頭,跟著他進到了廚房裏。
*
第2章 02
在穿越之前,林菀是會做飯的,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離異,她從小跟著外婆在鄉下長大,做飯燒火什麽都幹過。
她指揮林毓把火點燃,自己將鍋裏清洗幹淨,再添上些水先燒著。
問了林毓糧食存放的地方,林菀打開櫃子,看了看裏麵存放的糧食,白麵還有小半碗,玉米麵還有不少,大米雖不多但兩個人省著些吃,應該是夠半月的。
另外就還有些黃豆、綠豆,數量也不多,就一小布袋。
這些糧食要過冬是肯定不夠的,還得去鎮上采買些才行。不知道家裏還有多少餘錢,等會吃完飯回去找找看。
林菀舀了小半碗大米,清洗過後倒進鍋裏慢慢熬煮,她注意到,懸在灶台上方有一塊小小的臘肉,於是把它取了下來。
林毓看到林菀的動作眼睛都亮了起來,不自然的發出吞咽的聲音。
“很久沒有吃肉了?”
“嗯,姐姐你之前說這肉要留著過年吃的。”
“沒關係,今天咱們也可以吃一點。毓兒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該吃些好的。”
林菀手上的動作沒停,切下一小塊臘肉,將剩下的部分繼續掛回去了。
林毓沒再說話,但是燒火的架勢更足了,不一會兒鍋裏就飄出來一陣陣香味,他的肚子也跟著“咕咕”叫了起來。
林菀將臘肉洗淨切成小小的肉丁,混合著大米熬成粥,再將簍子裏有些蔫兒的包菜切碎,準備一會兒放進粥裏。
林毓說這些菜是二叔家送的,這幾天她受傷林毓也不會煮飯,大部分時間都是去二叔家吃的。
二叔是父親一母同胞的親弟弟,祖父去世後這幾年也多虧二叔一家時不時的救濟,兩人才能挺過來,二嬸甚至一天過來看她好幾次。
二嬸今日有事去鎮上了,所以還不知道林菀醒了。
林菀打算一會吃完飯讓林毓去給二叔家送個信,讓他們放心。
大米混合著臘肉的香味從鍋裏飄出來,林毓都站起來看了好幾回。
“阿姐,今天的粥好香啊,毓兒從來沒有聞過這麽香的味道。”說完忍不住又狠狠嗅了幾口。
“你啊,是餓了吧?再等會就可以吃了。”林菀笑著說道,同時將切碎的包菜倒進鍋中,又用勺子稍稍攪拌幾下。
林毓適時將灶膛裏的柴火退出來,林菀則用兩個粗陶碗盛了些粥,並讓林毓把粥端到窗邊的飯桌上先涼著。
在林毓的指引下,林菀找到了放醬菜的壇子,許是原身做飯的手藝一般,連這些日常佐飯的小菜也做得不多。
林菀隨手撚起一小塊嚐了嚐,味道並不出彩。也許這個冬日自己可以做些泡菜、酸菜之類的下飯小菜。
在原來的世界自己可是個不折不扣的吃貨,平時工作之餘,最愛的就是看各種的美食紀錄片,動手做的美食也曾獲得朋友們的一致好評。
溫度一天比一天冷,連桌上的粥都涼的很快,林菀跟林毓兩人相對而坐,各自吃著碗裏的粥。
林菀剛蘇醒不久再加上之前已經喝了一碗粥,所以吃得並不多。
林毓則像是許久沒有吃飯似的,一大碗粥很快就見了底,他用眼神示意林菀,明顯還沒吃飽。
林菀看了他一眼,溫柔地說道:“去盛吧!”
於是林毓高興地跑到灶台上給自己又盛了滿滿的一碗粥,又快步的走回桌邊吃起來。
吃完飯,林毓打發林菀回去休息,自己則留在廚房洗碗,林菀也不推辭,施施然地出去了。
雖說林毓年紀少,但是在這男/尊女/卑的朝代,作為家裏唯一的男孩子,勢必也要承擔部分的家務,這是一種責任。
林菀希望他能夠有擔當,等家裏稍稍寬裕些,自己肯定要把林毓送去書院上學。
即使不為做官,識字明理也是有必要的,哪怕他不是科舉的料,但是能夠識字終歸是好的。
林菀沒有回房歇著而是走到院子一側,仔細地看了看菜園裏的蔬菜。
之前沒注意,在蘿卜後麵還有一小片小白菜,東倒西歪的橫躺在地裏,數量雖然少但總比沒有的好,自己再給它施施肥,應該能長得更好。
蘿卜雖然長得小,但是量不少,林菀想起前世吃過的朝鮮族泡菜,那滋味配上烤肉真是一絕。
雖說要複刻朝鮮族泡菜有難度,材料不足,但是做個簡易版的應該問題不大。
光是想想泡菜的味道林菀就忍不住吞了好幾口口水,但要做成泡菜還得去買材料才行。
林毓洗好碗之後也來到院中,他跟林菀招呼道自己一會兒要去二叔家送信,讓林菀回屋去歇會兒。
林菀回他道:“我等下就進去,你路上注意安全,小心路滑。”
“知道了,阿姐,我快去快回,你進屋去吧。”
“好。”林菀也不逗留,轉身進屋。
林毓快速跑到二叔家,將姐姐醒來的事情告訴二叔和堂哥。
二嬸去鎮上了,等她回來也會知道消息的。
二叔本來是要跟過來,但林毓叫他們不著急,吃完飯再過去。
林毓帶到信兒,轉身就往家趕,他始終不放心姐姐一個人在家。
在家的林菀也並未躺下休息,她側身依在靠窗的躺椅上,思考著接下來的打算。
她剛才在房間裏翻箱倒櫃好一陣終於找出來家裏的存銀,零零散散加起來不足十二兩;另外還有兩份家裏的地契、一張房契。
那兩塊地已經佃給別人,租金佃戶每年按照收成折算成糧食給他們。
租林家田地種的人是先前為躲避戰事從北邊來的災民,他們流落至此,官府雖然劃地安置可並未分配土地,他們沒有別的謀生手段,隻得佃些田地養家糊口。
這些流民都是官府備案過的人員,林菀到也不擔心對方給自己糧食時缺斤少兩。
田地是莊戶人家的根本,不到萬不得已是絕不能變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