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菀這兩日都在家養傷並未出門,也沒接觸到外人,遂搖搖頭,“沒有啊,這幾日我跟毓兒都在家。”
陳桂花見侄女並未聽到什麽閑言碎語,暫時放下心來,可一想到外麵現在傳的那些話又忍不住擔憂起來。
“二丫頭,前些日是阿硯那後生將你救上來的,這事兒你可知?”
“昨日毓兒已經告訴我,可有不妥之處?”
“你失足落水,被他所救這事理當感激他,阿硯心善,見你快要沉下去,並未多想,趕緊下河救人,事後不僅將你送回,還差人去鎮上找大夫替你診治,連這藥錢都是他出的。”
林菀更加不解了,救人於水火不是好事嗎?難道還見死不救?
見林菀沒有會意,陳桂花繼續說道:
“欸,壞就壞在這事兒被村裏一些長舌婦編排,你倆男未婚女未嫁,阿硯救你上岸後,你已經沒有意識了,為了救你他也顧不上男女大防,你頭上有傷,天氣又冷,他礙於你的傷情,隻得抱著你回來,這一路不少人都瞧見了。”
林菀頓時明白了。
雖然陳桂花說的隱晦,但溺水失去意識的人,被救治時肯定免不了一些身體接觸。
這要在現代,人工呼吸、心肺複蘇也隻是最正常不過的急救措施,可在這男女七歲不同席的古代社會,可就是於女子名節有損的大事。
她昏迷過程中對方為了救她肯定做了一些搶救的舉措,這些舉動被有心人士一傳播,指不定就演變成各種樣子了。
陳桂花這是擔憂她以後的婚事怕是更難了,好人家找兒媳是不會要名聲不好的女子的。就算她和對方並未有什麽實質性的接觸,甚至都不熟,那也不行。
“二嬸,沒事兒的,人家救了我,本來就是善意之舉,怎可因為顧及名聲要求人家對我負責呢?”
“若真那樣做了,試問以後又有誰敢在危機關頭伸手施救呢?”
“再說,侄女未來的夫君若是此等是非不分之人,我又怎敢將餘生托付於他。況且,如今毓兒年幼,我要是嫁人他將如何生存?”
“你若嫁人自有我和你二叔照應他,此事你無需憂心,毓兒自小同我們也親厚,我自是把他當做幺子看待。”
對於陳桂花的話,林菀相信他們絕對能做到,但是林毓對她的感情不一般,她就算嫁人也不是現在,以後成親,最好也是同一個村子裏的,這樣彼此間有個照應,否則她如何能放心?
“嫁人之事還為時尚早,二嬸無需憂心。侄女的姻緣或許難了些,但眼前的日子即充實又無人約束,比之嫁人可不快活許多。”
“你啊,就會寬我的心,不過這女子嫁人之後可不得事事以夫家為重,像咱們家婆媳和睦、妯娌間親厚的不多,哎!你阿姐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些年可苦了她。她那個婆婆可真不是個省心的,你祖父當年真是看走眼了。”
陳桂花想起大侄女的處境來便忍不住歎息,但她已為程家婦,娘家人也做不得什麽。
林菀對大姐的印象也隻停留在林毓的隻言片語中,但見陳桂花的反應,大姐的處境定是不好的,自己得空再去探她吧。
陳桂花意識到自己好像不該說這些,忙擺擺手道:
“欸,跟你說這些幹啥呢,你別多想,好好養傷才是正事,若是聽到啥話也別太往心裏去,凡是有二叔二嬸給你做主呢,要是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賤蹄子敢在背後亂嚼舌根,看我陳桂花不撕爛她的嘴。”
林菀看陳桂花擺出一副手撕賤人的架勢,不由得暗暗發笑,卻又不得不生生憋住,心想,這林家村怕是沒有第二個如她這般潑辣的女人了吧,當然這話肯定不敢當著陳桂花麵說的。
林毓喂好後院的雞鴨,就到前院來尋林菀,見著幾日不見的陳桂花,也忙上前問好。
陳桂花掏出準備好的零嘴給林毓,同林菀又聊了幾句,囑咐她按時喝藥,想著家裏還有活兒就先回家去了。
林毓在家呆不住,要去找栓子他們玩,林菀見著天色尚可,就放他出門了,末了,叮囑他早些回家。
在家無事,林毓出門不久,林菀索性也關上院門,準備去附近轉轉。
第4章 04
沿著門前的大路一直往前走,時不時能見到出門幹活的人。
冬日裏雖無繁重的農事,但勤勞慣了的村裏人也都早早出門,女人家多是做些浣洗衣物和找豬草的輕巧活計,男人則多半上山砍些柴火預備寒冬臘月燒炕時用。
一路上林菀遇上不少人,大家見到她都主動關切她的傷勢,雖不認識,但林菀也都一一回答,完了繼續往前走去。
行至一房屋前,林菀見院壩裏聚集了許多人,離得遠,也不瞧不見他們在做些什麽,隻當是有什麽稀奇的事情。
她不是愛湊熱鬧的性子,這裏人多她全不認識,便想著快點路過。
驀然,一陣撕心裂肺的聲音傳來,女子哭聲裏滿含絕望。
“柱子,我的兒啊,你醒醒看看娘,看看娘啊......”
抽泣聲混合著人群裏的議論聲,在這方寸之間流轉,讓人無法忽視。
這時有人高聲叫道:“怎麽大夫還沒到?不是在裏長家,大家夥兒快些到路上瞧瞧......”
一個滿臉淚痕,瘦弱的女孩兒疾速地衝出了院門,跟打算離開的林菀撞個正著,女孩因為慣性被絆倒在地。
林菀趕忙扶起女孩,簡單的詢問了兩句,明白裏麵發生什麽之後,轉身趕緊進到院子。
扒開周圍的人群,見到了躺在婦人懷裏的孩子,瞥了一眼失魂落魄的女人,忙去檢查孩子的情況。
女人猶如受驚的刺蝟,瞬間滿身防備,待看清來人之後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直直跪下。
她哀求道:“菀丫頭,嬸子求求你,救救柱子,救救他。”
說完似乎覺得不夠,竟又朝她磕頭。
林菀來不及安慰對方,叫周圍的人將她扶到一旁,去檢查孩子的情況,大致判斷出原因,男孩有微弱的意識,還有救。
她毫不遲疑,動作麻利的將他抱起,讓他的臀部坐在自己前弓的左腿上,雙臂分別從他的兩側腋下呈環抱的姿勢,然後用力收緊雙臂,迅速地朝他上腹部內上方猛烈施壓。
周圍的人見到她的動作,頓時一機靈,連孩子的母親都嚇得忘了哭泣。
人群裏開始議論紛紛,“菀丫頭這是在做啥,卡在柱子嗓子眼兒裏的東西不是更出不來了。”
“不知道呢,別著急,先看看。”
“是是是,別說話,沒準有奇跡。”
人群裏議論不絕,大家都好奇的往裏伸望。
林菀對於周圍的一切全然不顧,隻顧著手裏的力道,幾十次之後,忽然一粒紅色的豆子從柱子嘴裏飛出。
“咳、咳、咳...”
細弱的聲音從而耳邊略過,接著是更為劇烈的咳嗽聲,林菀忙將孩子放下,見到他已無大礙,呼吸順暢頓時放下心來,小心地將他交給一旁焦急不安的女人。
沒想到抱住孩子的瞬間,女人竟又直直地跪下,嘴裏不停念道:“菀丫頭,謝謝、謝謝,要不是你我兒今天怕是凶多吉少,要是柱子有個三長兩短,我也活不下去了。”
林菀如何受得她如此大禮,趕緊將她從地上扶起來。並安慰她道:“嬸子言重了,我不過舉手之勞,孩子沒事便好。”
人群裏也不知是誰帶頭,紛紛讚揚起林菀的救人手法新奇,林菀隻好笑笑應付過去,總不能告訴他們這是後世對於異物堵塞氣管常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她不過是借鑒著罷了。
還好匆匆趕來的大夫化解了林菀的窘境。
老大夫背著藥箱,上前檢查了一番柱子的傷勢,確定身體已無大礙,隻是受了驚嚇,忙給開了兩幅安神的藥,囑咐孩子母親睡前給孩子服下即可。
林菀注意到跟著大夫身後進來的男子,一襲月牙白的長衫,身形清瘦、挺拔,墨發半束綰成髻至於頭頂,用水藍色的發帶係著。
整個人氣質清潤、柔和,眉目俊朗,端的是一副溫柔書生的模樣。
不時有人同他打招呼,他也不厭其煩地一一拱手回禮,林菀從他們的對話中知道了,這人就是之前救她的李硯。
她不知以往他們二人是否相熟,也不敢貿然同其他人一般喚他,阿硯或是阿硯哥,但恩人在前,不招呼一聲就離開顯然不合禮數,就在她苦思如何招呼時,對方先開口了。
李硯行至她身前,語氣平常地問道:“身子可好些了?”
林菀一愣,待確認他確實是在問自己時,忙回道:“好多了,多謝李大哥的救命之恩,否則我怕是已經遭遇不測了。”
李硯觀林菀麵色雖顯蒼白但精神尚佳,於是微微頷首,“嗯,舉手之勞罷了,你無事便好。”
說完,越過林菀,上前替柱子付了藥錢。
柱子娘推托說李硯如今也困難,不要讓他破費,李硯則言平日頗受柱子家照拂,叫她無需介懷。
出來已經好一會兒,怕林毓回家找不到人著急,林菀決定回去了,還未走幾步,突然一陣眩暈,腳步虛浮,在倒下前她隻看到一道白光掠過。
*
林菀是被痛醒的,她伸手摸了摸後腦勺,之前的紗布已經被換過了,重新包紮過的地方沒有再滲血,估摸著是之前救人太過用力,傷口崩開了。
她口渴得緊,巡視一圈,見桌上的水壺不在,也沒有看到林毓的身影,隻好起身找水。
堂屋內的人沒有覺察到耳房裏的人已經醒了,仍舊斷斷續續地交談著。
“阿硯,剛才嬸子的提議你覺得如何?你倆都無父母操持婚事,索性由我來做這個牽線人。”
“你有秀才功名在身,婚事定然不愁,可我們二丫頭,本來婚事就不如意,如今隻怕更難了。”
陳桂花雖然沒有明說,但李硯心知他抱了林菀兩次,雖是無奈之舉但委實不妥。
“是晚輩唐突了,害林姑娘聲譽受損,但晚輩不敢貿然答應,事關林姑娘一生幸福,實在不敢輕率。”
陳桂花不死心,接著又問:“若是菀丫頭同意,你當如何?”
李硯表情一愣,他從沒設想過會跟林菀有任何牽扯,救她純粹是因為當時自己正好經過,左右無人,林菀眼看著就要沉下去,他來不及細想事後會發生什麽,隻想著救人要緊。
河水冰冷刺骨,林菀傷勢不明,未免染上風寒,他隻得趕緊把人抱回來,卻沒想到被有心人看到,越傳越離譜。
大家都明白兩人並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卻不能否認自己確實抱了林菀,在這男女授受不親的當下可是犯了大忌。
對於男子而言無非就是些豔談,可對女兒家而言,可就是名節有汙的大事了。
更有甚者,娶不上媳婦的男子還會纏上女方家,以此要挾要對方嫁予自己。
但李硯絕不是那無恥之徒。
顧及陳桂花也是為侄女打算,李硯沉吟片刻之後說道:“承蒙嬸子厚愛,晚輩家貧,家中無主事的長輩,年近弱冠婚姻大事卻無人操持,若是林姑娘同意,晚輩願意同林家結兩姓之好。”
李硯這般說辭有顧慮林菀的想法,他想林菀應當不是這般會因為他人誤解而答應隨意婚配之人,可是拒絕的話若由自己說出口,顯然欠妥。
與其自己當麵拂了林家嬸子的好意,顯得林姑娘無人問津,還不如到時候同林菀商議之後找個合適的理由讓對方提出拒絕,這樣對林姑娘的名聲更好。
陳桂花聽李硯話裏並無排斥意味,心裏愈發覺得這事能成,臉上也多了幾分笑意。
她擔憂林菀的傷勢,又同李硯講了幾句,之後拿了藥去廚房煎煮。
待陳桂花離開,林菀急忙撩開門簾,一眼便瞧見垂首坐在椅子上的李硯。
李硯見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便知剛才兩人的談話,她應當是聽見了,眼下正好無其他人在場,不妨直接將此事說開。
“頭還暈嗎?”李硯悠悠開口道。
聽見他詢問自己的傷勢,林菀乖巧地回答:“已經不暈了。”,她心裏想著事兒,便不自覺地脫口道:“剛才......”
“你聽到了?”
林菀輕輕地點了點頭。
陳桂花見侄女並未聽到什麽閑言碎語,暫時放下心來,可一想到外麵現在傳的那些話又忍不住擔憂起來。
“二丫頭,前些日是阿硯那後生將你救上來的,這事兒你可知?”
“昨日毓兒已經告訴我,可有不妥之處?”
“你失足落水,被他所救這事理當感激他,阿硯心善,見你快要沉下去,並未多想,趕緊下河救人,事後不僅將你送回,還差人去鎮上找大夫替你診治,連這藥錢都是他出的。”
林菀更加不解了,救人於水火不是好事嗎?難道還見死不救?
見林菀沒有會意,陳桂花繼續說道:
“欸,壞就壞在這事兒被村裏一些長舌婦編排,你倆男未婚女未嫁,阿硯救你上岸後,你已經沒有意識了,為了救你他也顧不上男女大防,你頭上有傷,天氣又冷,他礙於你的傷情,隻得抱著你回來,這一路不少人都瞧見了。”
林菀頓時明白了。
雖然陳桂花說的隱晦,但溺水失去意識的人,被救治時肯定免不了一些身體接觸。
這要在現代,人工呼吸、心肺複蘇也隻是最正常不過的急救措施,可在這男女七歲不同席的古代社會,可就是於女子名節有損的大事。
她昏迷過程中對方為了救她肯定做了一些搶救的舉措,這些舉動被有心人士一傳播,指不定就演變成各種樣子了。
陳桂花這是擔憂她以後的婚事怕是更難了,好人家找兒媳是不會要名聲不好的女子的。就算她和對方並未有什麽實質性的接觸,甚至都不熟,那也不行。
“二嬸,沒事兒的,人家救了我,本來就是善意之舉,怎可因為顧及名聲要求人家對我負責呢?”
“若真那樣做了,試問以後又有誰敢在危機關頭伸手施救呢?”
“再說,侄女未來的夫君若是此等是非不分之人,我又怎敢將餘生托付於他。況且,如今毓兒年幼,我要是嫁人他將如何生存?”
“你若嫁人自有我和你二叔照應他,此事你無需憂心,毓兒自小同我們也親厚,我自是把他當做幺子看待。”
對於陳桂花的話,林菀相信他們絕對能做到,但是林毓對她的感情不一般,她就算嫁人也不是現在,以後成親,最好也是同一個村子裏的,這樣彼此間有個照應,否則她如何能放心?
“嫁人之事還為時尚早,二嬸無需憂心。侄女的姻緣或許難了些,但眼前的日子即充實又無人約束,比之嫁人可不快活許多。”
“你啊,就會寬我的心,不過這女子嫁人之後可不得事事以夫家為重,像咱們家婆媳和睦、妯娌間親厚的不多,哎!你阿姐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些年可苦了她。她那個婆婆可真不是個省心的,你祖父當年真是看走眼了。”
陳桂花想起大侄女的處境來便忍不住歎息,但她已為程家婦,娘家人也做不得什麽。
林菀對大姐的印象也隻停留在林毓的隻言片語中,但見陳桂花的反應,大姐的處境定是不好的,自己得空再去探她吧。
陳桂花意識到自己好像不該說這些,忙擺擺手道:
“欸,跟你說這些幹啥呢,你別多想,好好養傷才是正事,若是聽到啥話也別太往心裏去,凡是有二叔二嬸給你做主呢,要是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賤蹄子敢在背後亂嚼舌根,看我陳桂花不撕爛她的嘴。”
林菀看陳桂花擺出一副手撕賤人的架勢,不由得暗暗發笑,卻又不得不生生憋住,心想,這林家村怕是沒有第二個如她這般潑辣的女人了吧,當然這話肯定不敢當著陳桂花麵說的。
林毓喂好後院的雞鴨,就到前院來尋林菀,見著幾日不見的陳桂花,也忙上前問好。
陳桂花掏出準備好的零嘴給林毓,同林菀又聊了幾句,囑咐她按時喝藥,想著家裏還有活兒就先回家去了。
林毓在家呆不住,要去找栓子他們玩,林菀見著天色尚可,就放他出門了,末了,叮囑他早些回家。
在家無事,林毓出門不久,林菀索性也關上院門,準備去附近轉轉。
第4章 04
沿著門前的大路一直往前走,時不時能見到出門幹活的人。
冬日裏雖無繁重的農事,但勤勞慣了的村裏人也都早早出門,女人家多是做些浣洗衣物和找豬草的輕巧活計,男人則多半上山砍些柴火預備寒冬臘月燒炕時用。
一路上林菀遇上不少人,大家見到她都主動關切她的傷勢,雖不認識,但林菀也都一一回答,完了繼續往前走去。
行至一房屋前,林菀見院壩裏聚集了許多人,離得遠,也不瞧不見他們在做些什麽,隻當是有什麽稀奇的事情。
她不是愛湊熱鬧的性子,這裏人多她全不認識,便想著快點路過。
驀然,一陣撕心裂肺的聲音傳來,女子哭聲裏滿含絕望。
“柱子,我的兒啊,你醒醒看看娘,看看娘啊......”
抽泣聲混合著人群裏的議論聲,在這方寸之間流轉,讓人無法忽視。
這時有人高聲叫道:“怎麽大夫還沒到?不是在裏長家,大家夥兒快些到路上瞧瞧......”
一個滿臉淚痕,瘦弱的女孩兒疾速地衝出了院門,跟打算離開的林菀撞個正著,女孩因為慣性被絆倒在地。
林菀趕忙扶起女孩,簡單的詢問了兩句,明白裏麵發生什麽之後,轉身趕緊進到院子。
扒開周圍的人群,見到了躺在婦人懷裏的孩子,瞥了一眼失魂落魄的女人,忙去檢查孩子的情況。
女人猶如受驚的刺蝟,瞬間滿身防備,待看清來人之後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直直跪下。
她哀求道:“菀丫頭,嬸子求求你,救救柱子,救救他。”
說完似乎覺得不夠,竟又朝她磕頭。
林菀來不及安慰對方,叫周圍的人將她扶到一旁,去檢查孩子的情況,大致判斷出原因,男孩有微弱的意識,還有救。
她毫不遲疑,動作麻利的將他抱起,讓他的臀部坐在自己前弓的左腿上,雙臂分別從他的兩側腋下呈環抱的姿勢,然後用力收緊雙臂,迅速地朝他上腹部內上方猛烈施壓。
周圍的人見到她的動作,頓時一機靈,連孩子的母親都嚇得忘了哭泣。
人群裏開始議論紛紛,“菀丫頭這是在做啥,卡在柱子嗓子眼兒裏的東西不是更出不來了。”
“不知道呢,別著急,先看看。”
“是是是,別說話,沒準有奇跡。”
人群裏議論不絕,大家都好奇的往裏伸望。
林菀對於周圍的一切全然不顧,隻顧著手裏的力道,幾十次之後,忽然一粒紅色的豆子從柱子嘴裏飛出。
“咳、咳、咳...”
細弱的聲音從而耳邊略過,接著是更為劇烈的咳嗽聲,林菀忙將孩子放下,見到他已無大礙,呼吸順暢頓時放下心來,小心地將他交給一旁焦急不安的女人。
沒想到抱住孩子的瞬間,女人竟又直直地跪下,嘴裏不停念道:“菀丫頭,謝謝、謝謝,要不是你我兒今天怕是凶多吉少,要是柱子有個三長兩短,我也活不下去了。”
林菀如何受得她如此大禮,趕緊將她從地上扶起來。並安慰她道:“嬸子言重了,我不過舉手之勞,孩子沒事便好。”
人群裏也不知是誰帶頭,紛紛讚揚起林菀的救人手法新奇,林菀隻好笑笑應付過去,總不能告訴他們這是後世對於異物堵塞氣管常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她不過是借鑒著罷了。
還好匆匆趕來的大夫化解了林菀的窘境。
老大夫背著藥箱,上前檢查了一番柱子的傷勢,確定身體已無大礙,隻是受了驚嚇,忙給開了兩幅安神的藥,囑咐孩子母親睡前給孩子服下即可。
林菀注意到跟著大夫身後進來的男子,一襲月牙白的長衫,身形清瘦、挺拔,墨發半束綰成髻至於頭頂,用水藍色的發帶係著。
整個人氣質清潤、柔和,眉目俊朗,端的是一副溫柔書生的模樣。
不時有人同他打招呼,他也不厭其煩地一一拱手回禮,林菀從他們的對話中知道了,這人就是之前救她的李硯。
她不知以往他們二人是否相熟,也不敢貿然同其他人一般喚他,阿硯或是阿硯哥,但恩人在前,不招呼一聲就離開顯然不合禮數,就在她苦思如何招呼時,對方先開口了。
李硯行至她身前,語氣平常地問道:“身子可好些了?”
林菀一愣,待確認他確實是在問自己時,忙回道:“好多了,多謝李大哥的救命之恩,否則我怕是已經遭遇不測了。”
李硯觀林菀麵色雖顯蒼白但精神尚佳,於是微微頷首,“嗯,舉手之勞罷了,你無事便好。”
說完,越過林菀,上前替柱子付了藥錢。
柱子娘推托說李硯如今也困難,不要讓他破費,李硯則言平日頗受柱子家照拂,叫她無需介懷。
出來已經好一會兒,怕林毓回家找不到人著急,林菀決定回去了,還未走幾步,突然一陣眩暈,腳步虛浮,在倒下前她隻看到一道白光掠過。
*
林菀是被痛醒的,她伸手摸了摸後腦勺,之前的紗布已經被換過了,重新包紮過的地方沒有再滲血,估摸著是之前救人太過用力,傷口崩開了。
她口渴得緊,巡視一圈,見桌上的水壺不在,也沒有看到林毓的身影,隻好起身找水。
堂屋內的人沒有覺察到耳房裏的人已經醒了,仍舊斷斷續續地交談著。
“阿硯,剛才嬸子的提議你覺得如何?你倆都無父母操持婚事,索性由我來做這個牽線人。”
“你有秀才功名在身,婚事定然不愁,可我們二丫頭,本來婚事就不如意,如今隻怕更難了。”
陳桂花雖然沒有明說,但李硯心知他抱了林菀兩次,雖是無奈之舉但委實不妥。
“是晚輩唐突了,害林姑娘聲譽受損,但晚輩不敢貿然答應,事關林姑娘一生幸福,實在不敢輕率。”
陳桂花不死心,接著又問:“若是菀丫頭同意,你當如何?”
李硯表情一愣,他從沒設想過會跟林菀有任何牽扯,救她純粹是因為當時自己正好經過,左右無人,林菀眼看著就要沉下去,他來不及細想事後會發生什麽,隻想著救人要緊。
河水冰冷刺骨,林菀傷勢不明,未免染上風寒,他隻得趕緊把人抱回來,卻沒想到被有心人看到,越傳越離譜。
大家都明白兩人並沒有做什麽出格的事,卻不能否認自己確實抱了林菀,在這男女授受不親的當下可是犯了大忌。
對於男子而言無非就是些豔談,可對女兒家而言,可就是名節有汙的大事了。
更有甚者,娶不上媳婦的男子還會纏上女方家,以此要挾要對方嫁予自己。
但李硯絕不是那無恥之徒。
顧及陳桂花也是為侄女打算,李硯沉吟片刻之後說道:“承蒙嬸子厚愛,晚輩家貧,家中無主事的長輩,年近弱冠婚姻大事卻無人操持,若是林姑娘同意,晚輩願意同林家結兩姓之好。”
李硯這般說辭有顧慮林菀的想法,他想林菀應當不是這般會因為他人誤解而答應隨意婚配之人,可是拒絕的話若由自己說出口,顯然欠妥。
與其自己當麵拂了林家嬸子的好意,顯得林姑娘無人問津,還不如到時候同林菀商議之後找個合適的理由讓對方提出拒絕,這樣對林姑娘的名聲更好。
陳桂花聽李硯話裏並無排斥意味,心裏愈發覺得這事能成,臉上也多了幾分笑意。
她擔憂林菀的傷勢,又同李硯講了幾句,之後拿了藥去廚房煎煮。
待陳桂花離開,林菀急忙撩開門簾,一眼便瞧見垂首坐在椅子上的李硯。
李硯見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便知剛才兩人的談話,她應當是聽見了,眼下正好無其他人在場,不妨直接將此事說開。
“頭還暈嗎?”李硯悠悠開口道。
聽見他詢問自己的傷勢,林菀乖巧地回答:“已經不暈了。”,她心裏想著事兒,便不自覺地脫口道:“剛才......”
“你聽到了?”
林菀輕輕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