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千歲隻要一想到國子監現在這烏煙瘴氣的樣子,立刻就杜絕了,他不能讓兒子進入國子監。
國子監由曆朝太學,之後所改變而成,目的就是為國家教導人才,成為皇帝的人才儲備。
而現在的國子監純粹就成了權貴子弟鍍金的地方,烏煙瘴氣,啥好人都沒有了。
就連各省的舉人都知道國子監的狀況,畢竟是一個用銀子就可以買名額的地方了。
而天啟朝民間也有不少知名的書院,其中以白馬書院,孔孟書院等四個知名的書院。
白馬書院隻招收舉人,而且有要求,年齡過了二十五歲的舉人一概不收。
要求十分嚴格,學生也非常的出成績。每年考上進士的學生也非常的多。
魏千歲想想自己兒子,現在才十歲,應該有機會吧?
愁啊,好憂愁啊。
這甜蜜的煩惱,真的是讓魏千歲又上頭又煩躁。
魏千歲壓抑了多年的情感,似乎一股腦的全部釋放在魏辰的身上。
重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將所有的情感都投放在了兒子魏辰。
魏千歲也就是沒有知心朋友,要不然他真的是想跟很多人去炫耀‘看看這是我兒子!’
雖然已經衝昏了理智,但是魏千歲還是有腦子,沒有做錯事情招惹是非。
………………………………………
而早朝過後,文官們可不知道魏千歲甜蜜的煩惱。
他們就覺得魏千歲肯定像是想搞事情。
魏千歲出手狠辣,不留任何活路,是一個算無缺漏的狠人。
他所出手的幾次案子,皆以抄家滅門,才能結案。
就是千萬不能讓魏千歲往細處扒,越深扒罪名越重。
但是又不能說魏千歲是錯的,人家拿出了證據,辦的事情也有理有據。
懿光帝都不能夠胡亂開恩,更別說剩下的官員,哪個官員沒有點小辮子?
放衙的時刻一到,幾個相熟的官員們就聚集到了一起。
“今晚薈萃樓聚一聚?”
“可以,咱們小酌幾杯。”
“不見不散……”
放衙回家換衣服,然後換上便服之後,幾個官員又聚集到一起,開始小心翼翼的議論。
“我認真觀察了魏千歲,他沒有看武將,就是盯著文官看,一邊看還一邊皺眉……”
四品官員放出京城,都是邊疆大臣,但是在早朝上也僅僅是屬於剛剛踏入門檻的小小官員。
誰讓這是京城呢,比四品官位高的官員可多去了。
“肯定是大事,你們想想魏千歲哪次出手是小事?雖然我看不慣宦官,但是不得不說,人家是有事真敢管事。”
“誰說不是呢,還記得魏千歲剛剛成立東廠,成為總督,在朝堂上舌戰群儒,一個人說的滿朝文武不敢說話!
這就是個牛人,也是個狠人,他沒有任何把柄可以抓。”
說到這話時,幾位官員忍不住歎了口氣,人人都有弱點呀,貪財好色乃是人之常情。
但是魏千歲是個大宦官,他好像就沒有什麽‘弱點’。
“你們知道嗎,我可能知道這是犯了啥事兒?”
說話的官員出自工部,屬於裏麵的小小侍郎,雖然不管軍械,但是留心總能察覺到不對。
“是關於軍械……”這個來自工部的官員,僅僅說了兩個字。就夠喝酒的官員們心驚膽戰了。
“不說了,咱們喝酒吧,和咱們也牽扯不上呀。”
“對,喝酒喝酒。”
幾個官員喝著酒聽著曲兒,釋放著壓力完全不知道在他們隔壁。
~~~~~~~~
太子軒轅昭就在隔壁包間,正在和他的親舅舅劉華商討對策。
“孤都說了不要動軍械和軍餉,一動就動了國本。現在你們就要大禍臨頭,魏大宦官知道了,就代表父皇已經知道了……父皇是不允許有人動兵權!你們都得死……”
太子軒轅昭也是教導長大的人,多多少少是懂得兵權的重要性。
想要國家安然,並且軍餉萬萬不允許動。
劉華也很無辜,他當時想的搜刮個一兩成軍餉,也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沒想到他這一動手,頂頭收刮個一兩層,下麵有樣學樣開始收刮一兩層。
最後送到邊境的軍餉,直接就被打回來了,嶽家軍不收了。
嶽家軍不吃啞巴虧,人家寧願不要軍餉,也不簽收,一旦簽收這個罪責就歸了嶽家軍了。
軍餉再返回來又搜刮了一遍,就徹底的消失不見了。
劉華痛苦的說道:“臣也不知道,這底下的人是如此的貪婪。”
太子軒轅昭怒哼一聲,什麽不知道,槍打出頭鳥,下麵的那些官員肯定是隻知道有頂頭的人頂罪,他們也有恃無恐。
“找好替罪羊,這件事一定不要讓魏千歲出手,否則誰都不能好過。”
“這件事兒為什麽沒有隱瞞下來?”
太子軒轅昭也挺納悶,怎麽就突然間出事了。
“魏千歲的幹兒子王康不知怎麽的突然間去了玉門關,當做了邊境監軍,事情就這麽敗露了。”
劉華確實是這樣想,而且經過查詢之後,也知道了嶽大將軍的推波助瀾。
“哼!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事情,不僅不能給孤增加助力,還會扯後腿。”
太子軒轅昭拂袖而去,滿臉的生氣,本來老二就經常找茬,父皇也經常的誇讚老二。
這個太子之位如履薄冰,還竟有拉後腿的蠢貨,他真是太難了!
…………………………………
魏千歲不知道自己搞出來的烏龍事件,他還挺好奇,朝廷怎麽就亂了起來了。
重要的是王康回來了,但他的眼神充滿了同情,到底是怎麽回事?
第16章
在魏家莊子時,王康為了扭轉魏辰的想法,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機。
他覺得跟朝廷上的官員們勾心鬥角,都沒有和魏辰談話傷身體。
王康認真的跟魏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你爹不可能一輩子陪著你,你要自己上進……為了下一代著想。”
“我希望我爹長命百歲,可得好好保養身體,至於我的下一代,我相信他可以自力更生。”
魏辰很認真的回答,就差說上句,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了。
“為什麽非要讀書?讀書有什麽用,我又不想科舉呀!”
“我自覺沒有和別人勾心鬥角的腦子,到時候在連累了家人那可怎麽辦?”
“我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什麽大的想法,就想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
魏辰非常認真地說道,沒有任何的心懷大誌,什麽改變世界的想法。
躺平,才是人生的真諦。
有時候人就要在舒適區裏待著,輕易的不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區。
因為舒適區可能就是自己擅長的方麵,離開自己擅長的方麵,去挑戰自己的短處。
用自己短處去挑戰別人的舒適區,對消耗多大的力量。
魏辰沒有想法,隻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缺什麽就自己動手做,或者是找工匠做。
小日子過得安穩又舒適,反正魏辰沒有太大的需求。
“……”張了幾次嘴,愣是無法反駁,人家自己就徹底的認輸擺爛了,這讓別人勸說的還怎麽勸?
王康就覺得自己內卷的想法,怎麽魏辰就說不通呢。
王康鬱悶起來了,生氣了。
魏辰心想:自己哥哥的大餅畫的不熟練呀,可比不上以前壓榨自己的‘老板’。
“哥,要不你就打我一頓吧,你看看我到底挨幾頓打,你才能徹底的放下讓我上進的心。”
魏辰熊噠噠的說道,離得遠遠的,都不敢靠近王康。
王康看著魏辰是又慫又熊,他都要被氣笑了,是打也不是,是不打也不是。
“你過來我不打你,你小子怎麽就這麽不上進呢!”
王康狠狠的揉搓魏辰的臉,真是內心中都哭笑不得了。
“哥哥,難道我做的不好嗎,我獨自一人操持一個魏莊子,管理的井井有條,還開了店鋪賺銀子。
我已經很好了,我自己都很知足了。我簡直是太了不起了~”
魏辰說到這裏都忍不住挺起胸膛,他可真厲害呀!
“你怎麽那麽喜歡工匠的活,那可不是什麽……”
“因為有用啊。”
“讀書才能成為人上人……”
“我並不是想壓迫別人……”
魏辰和王康大眼瞪小眼,他們知道對方都是好心,但是就是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
國子監由曆朝太學,之後所改變而成,目的就是為國家教導人才,成為皇帝的人才儲備。
而現在的國子監純粹就成了權貴子弟鍍金的地方,烏煙瘴氣,啥好人都沒有了。
就連各省的舉人都知道國子監的狀況,畢竟是一個用銀子就可以買名額的地方了。
而天啟朝民間也有不少知名的書院,其中以白馬書院,孔孟書院等四個知名的書院。
白馬書院隻招收舉人,而且有要求,年齡過了二十五歲的舉人一概不收。
要求十分嚴格,學生也非常的出成績。每年考上進士的學生也非常的多。
魏千歲想想自己兒子,現在才十歲,應該有機會吧?
愁啊,好憂愁啊。
這甜蜜的煩惱,真的是讓魏千歲又上頭又煩躁。
魏千歲壓抑了多年的情感,似乎一股腦的全部釋放在魏辰的身上。
重新找到了生活的重心,將所有的情感都投放在了兒子魏辰。
魏千歲也就是沒有知心朋友,要不然他真的是想跟很多人去炫耀‘看看這是我兒子!’
雖然已經衝昏了理智,但是魏千歲還是有腦子,沒有做錯事情招惹是非。
………………………………………
而早朝過後,文官們可不知道魏千歲甜蜜的煩惱。
他們就覺得魏千歲肯定像是想搞事情。
魏千歲出手狠辣,不留任何活路,是一個算無缺漏的狠人。
他所出手的幾次案子,皆以抄家滅門,才能結案。
就是千萬不能讓魏千歲往細處扒,越深扒罪名越重。
但是又不能說魏千歲是錯的,人家拿出了證據,辦的事情也有理有據。
懿光帝都不能夠胡亂開恩,更別說剩下的官員,哪個官員沒有點小辮子?
放衙的時刻一到,幾個相熟的官員們就聚集到了一起。
“今晚薈萃樓聚一聚?”
“可以,咱們小酌幾杯。”
“不見不散……”
放衙回家換衣服,然後換上便服之後,幾個官員又聚集到一起,開始小心翼翼的議論。
“我認真觀察了魏千歲,他沒有看武將,就是盯著文官看,一邊看還一邊皺眉……”
四品官員放出京城,都是邊疆大臣,但是在早朝上也僅僅是屬於剛剛踏入門檻的小小官員。
誰讓這是京城呢,比四品官位高的官員可多去了。
“肯定是大事,你們想想魏千歲哪次出手是小事?雖然我看不慣宦官,但是不得不說,人家是有事真敢管事。”
“誰說不是呢,還記得魏千歲剛剛成立東廠,成為總督,在朝堂上舌戰群儒,一個人說的滿朝文武不敢說話!
這就是個牛人,也是個狠人,他沒有任何把柄可以抓。”
說到這話時,幾位官員忍不住歎了口氣,人人都有弱點呀,貪財好色乃是人之常情。
但是魏千歲是個大宦官,他好像就沒有什麽‘弱點’。
“你們知道嗎,我可能知道這是犯了啥事兒?”
說話的官員出自工部,屬於裏麵的小小侍郎,雖然不管軍械,但是留心總能察覺到不對。
“是關於軍械……”這個來自工部的官員,僅僅說了兩個字。就夠喝酒的官員們心驚膽戰了。
“不說了,咱們喝酒吧,和咱們也牽扯不上呀。”
“對,喝酒喝酒。”
幾個官員喝著酒聽著曲兒,釋放著壓力完全不知道在他們隔壁。
~~~~~~~~
太子軒轅昭就在隔壁包間,正在和他的親舅舅劉華商討對策。
“孤都說了不要動軍械和軍餉,一動就動了國本。現在你們就要大禍臨頭,魏大宦官知道了,就代表父皇已經知道了……父皇是不允許有人動兵權!你們都得死……”
太子軒轅昭也是教導長大的人,多多少少是懂得兵權的重要性。
想要國家安然,並且軍餉萬萬不允許動。
劉華也很無辜,他當時想的搜刮個一兩成軍餉,也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沒想到他這一動手,頂頭收刮個一兩層,下麵有樣學樣開始收刮一兩層。
最後送到邊境的軍餉,直接就被打回來了,嶽家軍不收了。
嶽家軍不吃啞巴虧,人家寧願不要軍餉,也不簽收,一旦簽收這個罪責就歸了嶽家軍了。
軍餉再返回來又搜刮了一遍,就徹底的消失不見了。
劉華痛苦的說道:“臣也不知道,這底下的人是如此的貪婪。”
太子軒轅昭怒哼一聲,什麽不知道,槍打出頭鳥,下麵的那些官員肯定是隻知道有頂頭的人頂罪,他們也有恃無恐。
“找好替罪羊,這件事一定不要讓魏千歲出手,否則誰都不能好過。”
“這件事兒為什麽沒有隱瞞下來?”
太子軒轅昭也挺納悶,怎麽就突然間出事了。
“魏千歲的幹兒子王康不知怎麽的突然間去了玉門關,當做了邊境監軍,事情就這麽敗露了。”
劉華確實是這樣想,而且經過查詢之後,也知道了嶽大將軍的推波助瀾。
“哼!以後不要再做這種事情,不僅不能給孤增加助力,還會扯後腿。”
太子軒轅昭拂袖而去,滿臉的生氣,本來老二就經常找茬,父皇也經常的誇讚老二。
這個太子之位如履薄冰,還竟有拉後腿的蠢貨,他真是太難了!
…………………………………
魏千歲不知道自己搞出來的烏龍事件,他還挺好奇,朝廷怎麽就亂了起來了。
重要的是王康回來了,但他的眼神充滿了同情,到底是怎麽回事?
第16章
在魏家莊子時,王康為了扭轉魏辰的想法,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機。
他覺得跟朝廷上的官員們勾心鬥角,都沒有和魏辰談話傷身體。
王康認真的跟魏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你爹不可能一輩子陪著你,你要自己上進……為了下一代著想。”
“我希望我爹長命百歲,可得好好保養身體,至於我的下一代,我相信他可以自力更生。”
魏辰很認真的回答,就差說上句,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了。
“為什麽非要讀書?讀書有什麽用,我又不想科舉呀!”
“我自覺沒有和別人勾心鬥角的腦子,到時候在連累了家人那可怎麽辦?”
“我有自知之明,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什麽大的想法,就想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
魏辰非常認真地說道,沒有任何的心懷大誌,什麽改變世界的想法。
躺平,才是人生的真諦。
有時候人就要在舒適區裏待著,輕易的不要離開自己的舒適區。
因為舒適區可能就是自己擅長的方麵,離開自己擅長的方麵,去挑戰自己的短處。
用自己短處去挑戰別人的舒適區,對消耗多大的力量。
魏辰沒有想法,隻想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缺什麽就自己動手做,或者是找工匠做。
小日子過得安穩又舒適,反正魏辰沒有太大的需求。
“……”張了幾次嘴,愣是無法反駁,人家自己就徹底的認輸擺爛了,這讓別人勸說的還怎麽勸?
王康就覺得自己內卷的想法,怎麽魏辰就說不通呢。
王康鬱悶起來了,生氣了。
魏辰心想:自己哥哥的大餅畫的不熟練呀,可比不上以前壓榨自己的‘老板’。
“哥,要不你就打我一頓吧,你看看我到底挨幾頓打,你才能徹底的放下讓我上進的心。”
魏辰熊噠噠的說道,離得遠遠的,都不敢靠近王康。
王康看著魏辰是又慫又熊,他都要被氣笑了,是打也不是,是不打也不是。
“你過來我不打你,你小子怎麽就這麽不上進呢!”
王康狠狠的揉搓魏辰的臉,真是內心中都哭笑不得了。
“哥哥,難道我做的不好嗎,我獨自一人操持一個魏莊子,管理的井井有條,還開了店鋪賺銀子。
我已經很好了,我自己都很知足了。我簡直是太了不起了~”
魏辰說到這裏都忍不住挺起胸膛,他可真厲害呀!
“你怎麽那麽喜歡工匠的活,那可不是什麽……”
“因為有用啊。”
“讀書才能成為人上人……”
“我並不是想壓迫別人……”
魏辰和王康大眼瞪小眼,他們知道對方都是好心,但是就是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