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徐甜提醒她:“還要看賀歲檔怎麽表現呢,賀歲檔不出,也說不準年度第一是哪一部電影。”
“賀歲檔都是春節前後上映的,按照公曆算就是2017年了。”程程搖了搖頭。電影票房的年度統計可是按公曆來的,她剛剛說的三十幾億票房的那個,嚴格意義上也是去年的賀歲檔呢,最多就是賀歲賀的有點晚罷了。
“這樣說也沒錯...”徐甜煞有介事地點了點頭,然後就圖窮見匕,笑著問:“程程你說,你說《周虹》的票房大概能落腳到哪裏?你以前不是估過李導的《牡丹亭·緣》的票房,估的賊準嗎?”
“你很在意這個嗎?”程程有點兒奇怪地看了徐甜一眼,徐甜關心這個確實挺奇怪的呢——徐甜又不是《周虹》的投資人,在《周虹》口碑大好,票房也不會差,形勢對程程極好的當下,特別關心這個圖什麽呢?
不過程程也沒有追究這個問題,說不定就是好奇而已。
她想了想說:“統計票房多少了來著?”
“三億了!”徐甜記得牢牢的。
“嗯,按照這個走勢,票房下跌還是比較健康的...我覺得一個月內七億到九億是比較正常的數據。”其實票房預計這種事,在電影已經上映幾天的情況下還是比較好做的,基本上就是一個數學題了。
“一個月嗎?如果能延遲下映...”徐甜忍不住說道。
程程打斷她:“能延遲下映當然很好,但票房上也不會有多少餘量了。”
國內是不習慣走細水長流、慢慢播放的路線的,電影的成績都是一個月見分曉,一個月之後就下映——事實上,能上映滿一個月的已經是少數大作了,多數電影就是院線一日遊、三日遊這樣的。而那些能上映滿一個月的電影,其票房基本也是前一兩周奠定的。
所以,有些幸運的電影即使能夠拿到延遲下映的機會,也要麵對電影院那邊的排片量不高,上座率就那樣的問題,實際是增加不了多少票房的。
“好吧,七億到九億,嗯,這也很不錯了...年度票房top10好像有點兒懸啊,但是......”徐甜自言自語起來:“但是這是一部成本四五千萬的片子,算是大賺了吧?”
“單純說拍攝成本是這個數,算其他就遠不止了,而且院線什麽的也要分錢...不過沒錯,即使是這樣,這部電影也大賺了。”說到這裏,程程像是想起什麽了一樣,‘啊’了一聲:“當初我是一半片酬折算成投資了是吧?”
“收益裏麵有我的一份來著。”
第208章 霓虹光影(28)
程程險些忘記自己的一半片酬折算成了投資, 這主要是因為她不太在意,之後就忘記了。
不過這個時候說起這個也不是急著要去分錢,這才什麽時候啊, 離分錢且遠著呢——一部電影如果賺錢了,大家要分錢,怎麽都得是下映之後,而且是下映之後好久的事,短則三個月到半年, 長則一兩年後,才會開啟分錢流程。
再者, 就算分錢,首先也不是出品方這些, 而是院線爸爸。一方麵是票房在院線賬戶上趴著呢, 錢在人家手上, 人家就是大爺, 你能說什麽?另一方麵,院線強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大家早就習慣了,不然‘院線爸爸’這個說法是怎麽來的?
院線分錢之後,還有出品、宣發、製作來分錢。程程的投資微妙地處在‘製作’和個人投資者的邊界上,既可以蹭‘製作’的光一起分錢,也可能被劃分到個人投資者那一塊,最後分到錢, 雖然她是以工作室的名義注資的。
當然, 個人投資者也有很牛的,人家有背景的,參與到這種投資中, 各方都要高看一眼,提前拿到收益也不奇怪。但還是那句話,那是極少數情況,沒有集中討論的意義。
“如果真能有七億到九億的票房,至少也能分個幾千萬了吧?”相比起程程一開始並沒有設想過《周虹》掙錢,早就做好投資打水漂的心理預期,到現在也沒太在意這次的投資收益,徐甜倒是想的多些。
程程之所以沒想過掙錢的事,主要還是國內的電影行業總體是在虧錢的,而且虧的很離譜!每年能掙到錢的項目非常少。之所以這個行業還能存活,而且看起來還挺光鮮,在這幾年的票房大盤高歌猛進的情況下,甚至讓外人覺得一片大好,那是因為電影本身不賺錢,但可以通過電影聯動別的,打通上下產業鏈之後,在別的地方賺錢。
再者,影視產業屬於是文化產業,而且在文化產業裏地位還很高、很特別,大麵上也不允許太過擺爛麽......
程程因為一開始就擺正了心態,所以這個時候真的要賺錢了,也很平穩。
“幾千萬的話,應該沒問題...隻要大佬們不在賬目上亂搞。”程程搖了搖頭,不欲多說。
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但大體可以說一部電影票房達到製作費三倍以上就回本了。既然回本了,賺回來的當然就是利潤,從這個角度來說,《周虹》肯定是大賺了。
具體來說程程預計的《周虹》票房可以達到七億到九億,取個中間數,就算他八億——電影票房分賬的算法說起來也不是很複雜,首先要做的就是從票房中分出淨票房,就是去掉要上交的錢,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3.3%的特別營業稅。
所以淨票房=總票房*(1-5%-3.3%)=總票房*91.7%
按照八億票房算,淨票房就是7.336億。
得到淨票房之後,‘大片’還要向中影(國資)的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發展有限公司繳納發行代理費,即‘中數代理費’,這其實沒什麽,這筆費用的由來有曆史和現實兩個因素,曆史因素可能更多。現在的話,就當它是一個‘稅’也可以,大概是淨票房的1%到3%。
在中數代理費的計算中,‘大片’就是淨票房過六億的,其餘的就算是‘小片’。
大片具體交多少中數代理費也很靈活,要看具體票房的,不過大致符合票房越高,代理費越少的原則——說起來很奇怪,這是單獨針對大片的一筆錢,但在大片內部,卻是票房相對低的,需要繳納更多比例,就和這筆錢一樣,都是奇奇怪怪,屬於曆史遺留問題了。
這裏就算《周虹》要繳納3%的中數代理費,那就還剩下7.12億左右可以分賬的錢,可以將這個稱之為最終分賬款。
這筆錢接下來是電影院分走一半,院線分享7%,製片方和發行方共享43%。
《周虹》的製片方與發行方簽過合同,發行方會拿走最終分賬款的10%——一般約定的發行代理費,都是最終分賬款的5%-15%,不過說實在的,低於10%很少見的,當初能簽下10%的合同,已經是製作方夠給力,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了。
恐怕當初發行方也沒有預料掉這部中小成本文藝片能這麽賺,所以並沒有抓的很緊呢。
所以,《周虹》的製片方能分到的錢就是7.12*33%=2.3496億。
《周虹》並沒有讓發行方預付宣傳費(如果有預付宣傳費,發行方要分走的就不是5%-15%了,往往會在此基礎上增加5個點到10個點),所以分割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之所以沒有讓發行方預付宣傳費,還是因為《周虹》的製片方實力雄厚,且很快看出了《周虹》這個項目沒什麽風險。
當時製作完畢之後,這就是有程程這個當紅炸子雞主演,入圍了威尼斯的電影呢!
沒有讓發行方預付宣傳費,不代表沒有宣傳費。事實上,製片方想要分錢,依舊要除掉宣傳費,以及一些財務、行政等方麵的成本,不過主要還是宣傳費,其他的可能零頭都不到。
在如今這年月,一部電影的宣傳費可是很高的,頂級的商業片,上億的宣傳費灑出去根本不在乎。《周虹》並不是商業片,又因為借著威尼斯電影節和程程這個紅人的熱度,算是以比較小的宣傳費撬動了比較大的宣傳規模,所以宣傳費用不算特別高。
就程程所知,實際就是兩千多萬的樣子...至於做賬會做到什麽樣子,那就不知道了。
就按照真實的來,製片方能分到的錢就是兩億出頭,程程的投資是11.11%的樣子,兩千萬左右吧——百分之四百的收益率看起來很驚人,但考慮到烏龜一樣的回款速度,以及這算是年度有數的爆款項目,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而實際兩千萬左右的收益,徐甜和她會說有幾千萬的收入,其實是因為除了直接的票房收入,還有一些別的收入。
電視版權、網絡版權、海外銷售等等等等,有的多,有的少,林林總總加起來就多了。最重要的是,這些就沒有那麽多‘爸爸’一起來分了,大部分都可以收入製片方的口袋。
隻不過,這些收入回款更慢,好幾年以後才拿到錢一點也不奇怪。
聽到程程和徐甜的話,溫佩佩端著咖啡也走了過來,表情相當微妙:“大佬們做賬啊...真的很容易不當人呢,不過我覺得問題不大,這次的製片方就兩家,相對還是比較單純的。”
其實製片方內部也很少隻有一家,比較大的項目有個好幾家投資方擠在裏麵這太正常了,也算是分散風險吧。
《周虹》的製片方隻有兩個投資方,結構相對簡單。更重要的是,借助‘極光’的關係,其中的主投方是很容易攀上關係的——電影圈子有一個很大的特征,那就是欺生!不隻是欺負外行,外行進來投資,很容易就被連皮帶骨地吞下去。還在於,非自己這個小圈子裏的人,也很容易被欺負。
程程當然不算外行,誰能說如今國內的一線女星、威尼斯新科影後是外行?
但她資曆有些不足,而且不在《周虹》製片方這個小圈子裏...好在有‘極光’這棵大樹,不說因此得到什麽優待,至少該她的東西不會太弄鬼。
明星藝人的工作室往往要掛靠,任由人家占自己的股份,借著自己拉股價,還減少了自己的自由...這其中肯定是有好處拿的啊。
“這方麵我會好好監督的...”溫佩佩笑了笑,已經做好要和投資方扯皮的準備了——雖然有‘極光’的虎皮可以扯,但還得自己這邊小心盯著,不然被人家當成是棒槌,這在圈內也是挺常見的。
“所以大家才說拍電影就不是指著賺錢去的,要賺錢肯定還是電視劇啊。”徐甜大概意識到了其中的麻煩,感歎著搖頭。
《周虹》已經算是年度爆款了,或許有比它更爆款的存在,但屈指可數。而就是這樣的項目,程程一半片酬折算成了投資,結果收益也就是幾千萬——這個數字是很大,可要是對比電視劇項目,就心如止水了。
程程現在拍電視劇的話,三個月左右就能掙到這個數字的片酬。
而如果沒有投資,單純的片酬,電影根本沒法和電視劇比較。
“難怪現在電影咖也下凡來拍電視劇了...”徐甜還在說這個事兒呢,轉頭看了看時間:“要出發了吧?”
程程‘嗯’了一聲,站起身來,準備離開了。
徐甜見狀,又搖頭:“所以說,還是電視劇簡單舒服啊......”
程程這是要坐飛機和《周虹》劇組匯合,去到金陵參加電影路演...電影上映和電視劇開播前後都會有宣傳指標給到演員,但相比起電視劇的宣傳,電影的宣傳有一項是非常累人,又無法避免的,就是路演。
在各地線下接觸觀眾,宣傳電影。
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到處飛、到處做活動...《周虹》規劃的路演線路相對寬鬆,程程還有功夫在工作室和經紀人串閑話呢!但即使是如此,對於常年少參加活動的程程,也是超強度工作了。
最近她的日常練習和睡眠都有些打折扣了。
——行程緊湊,準時趕到機場之後,數個小時的飛行,程程和徐甜、富英傑抵達了金陵。到金陵這邊,有先一步過來的團隊接住了程程,直接就去了活動現場。這個時候路演還沒有開始,程程還有時間化妝換衣服。
其實《周虹》的路演相對較少,這是因為這不是一部粉絲導向型電影,相反,它是比較嚴肅的。這種電影,密集的路演當然有推高票房的作用,但作用肯定不如粉絲電影、商業大片來的大。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初簽合同的時候,對路演就定的比較寬鬆。現在製片方、發行方看著情況好,想讓程程多跑幾場路演,能多掙一些就多掙一些,誰會和錢過不去呢...程程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隻不過有的時候會衡量值不值而已。她答應了增加路演場次,但拒絕了宣發方那個強度拉滿的計劃。
溜了溜了。
因為《周虹》的焦點都在女主角周虹身上,其他演員的宣傳效果很少(南芝倒是憑借自身的國民度、吸引力有強大的宣傳效果,然而他對路演毫無興趣,直接拒絕了。到了他這個份上,也確實能夠這樣灑脫做自己),所以《周虹》劇組不能兵分幾路跑路演,提高效率,基本上就是一支隊伍,在幾個重要城市跑一到兩場也就是了。
跑路演的隊伍中,程程延續了在電影裏的‘中心地位’,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她這一來到現場,立刻就是眾星捧月一樣,有不少工作人員圍了上來。
她需要做的一切準備,優先級和配合度都是最高的。
在電影中飾演周虹母親的女演員葉夢來的比較早,看著程程換好了衣服,正被化妝師請到化妝台前化妝,就過去閑聊:“《周虹》算是紅了,我最近都多了不少討論度呢...對了,有人托我跟你說一個項目的事兒......”
葉夢是很有實力的女演員,屬於商業價值不高,沒有多少討論度,但業內地位不低的那種演員。這種演員看著就很有藝術家的感覺,特別不在乎名利的樣子——實際上,絲毫不在乎名利,那又怎麽可能呢?
即使是南芝,也是承認最初進入演藝圈,是為了錢,為了出名。隻不過後來會當淩絕頂,什麽風景都見識過了,也感受到了為盛名所累的感覺,這才現在這樣一副不把名利放在眼裏的樣子。
葉夢真不是清心寡欲的人,隻不過是年輕的時候沒有衝到最前頭,如今到了演媽媽的年紀,基本也隻能做個純粹的‘藝術家’了。所以,當下增加了很多討論度,她是真的挺開心的。
一方麵是片酬報價可以漲一漲了,另一方麵最近多了不少商業活動和廣告,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可以呀,葉夢姐回頭讓那邊把劇本,還有一些資料發到我工作室就好了,我會仔細看的。”程程答應的很爽快。一個是給葉夢麵子,另一個,如果能借著這樣的機會找到好得機會,那也挺好的。
葉夢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才和程程串起了別的閑話。
之後的路演倒也沒什麽好說的,這種活動做了好多次了,能有什麽問題?隻不過當時做完了活動,又得馬不停蹄地趕往滬市,參加滬市的兩場路演,實在是很辛苦,體力上的辛苦。
特別辛苦的時候,程程都在車上睡著了,直到李海倫上車,坐到了她身旁,她才清醒過來——不管怎麽說都是在車上,是不可能睡的很死的。
有的藝人會非常挑剔,參加活動的時候車要頂級豪車,還不接受和別人合乘...程程在這些方麵算是有口皆碑的,從來不折騰人,除非是對方真心怠慢,故意找事,欺負老實人來著,不然她都是很能體諒工作人員的辛苦。所以,這個時候李海倫被安排和她合乘一輛車去酒店休息,倒也不奇怪。
程程清醒過來之後就往裏麵挪了挪,給李海倫多騰點兒空間:“...師兄過來拚車昂?”
李海倫低聲答應了一下,不過聽不太清楚。
這會兒,車內又恢複了寧靜,車子開了出去。再過一會兒,程程才轉過頭看車裏也坐的很挺直的李海倫——其實她也差不多,這都是形體、儀態練習久了,很自然的反應。她一直猜測,李海倫從小家教就很嚴格來著。
程程拍了一下李海倫的肩膀:“師兄...”
“什麽?”李海倫轉頭看她。
“師兄最近有很多人找吧?”程程笑著說。《牡丹亭·緣》成功,還可以說是運氣好,一次成功說明不了什麽。但在此時,《周虹》也獲得了成功,票房口碑都是上上,一些人就坐不住了。
電影市場裏,能掙錢的導演實在是太少了!出來一個,大家都是要爭著搞好關係的。
李海倫‘嗯’了一聲,看了前麵坐著的司機和徐甜一眼,最後倒也沒忌諱,和她說了現在的情況:“很多投資人...已經定下了接下來的的項目,一個《聊齋》題材的片子。”
“《聊齋》啊...”程程想了想《聊齋》這個大ip,猜測說:“是《畫皮》、《畫壁》、《嬰寧》、《辛十四娘》、《聶小倩》...哪一個?”
程程說一個,李海倫就輕輕搖一下頭,最後程程實在想不出是哪一個了,忍不住拍了一下李海倫的手臂。
李海倫笑了笑,告訴程程:“是《梅女》。”
“《梅女》?”程程回憶了一下,‘啊’了一聲,顯然是想起這是哪一篇了。
“《梅女》這一篇確實很適合拍成一部電影,故事內容夠多的了...”程程這輩子花了大功夫充實自己,讀書很多、很認真,所以一說《梅女》就知道了。
《梅女》這個故事在《聊齋》諸多短篇裏算是比較長的,故事的起承轉合完整,一幕接一幕,就很適合拍電影,不用像某些篇目,單獨成一部電影的話,是需要花大力氣‘改頭換麵’,填充內容的。
“而且這也是師兄你擅長的題材吧?女性為主,又很古典...相比之下,《周虹》反而都沒有那麽適合師兄了。”
“賀歲檔都是春節前後上映的,按照公曆算就是2017年了。”程程搖了搖頭。電影票房的年度統計可是按公曆來的,她剛剛說的三十幾億票房的那個,嚴格意義上也是去年的賀歲檔呢,最多就是賀歲賀的有點晚罷了。
“這樣說也沒錯...”徐甜煞有介事地點了點頭,然後就圖窮見匕,笑著問:“程程你說,你說《周虹》的票房大概能落腳到哪裏?你以前不是估過李導的《牡丹亭·緣》的票房,估的賊準嗎?”
“你很在意這個嗎?”程程有點兒奇怪地看了徐甜一眼,徐甜關心這個確實挺奇怪的呢——徐甜又不是《周虹》的投資人,在《周虹》口碑大好,票房也不會差,形勢對程程極好的當下,特別關心這個圖什麽呢?
不過程程也沒有追究這個問題,說不定就是好奇而已。
她想了想說:“統計票房多少了來著?”
“三億了!”徐甜記得牢牢的。
“嗯,按照這個走勢,票房下跌還是比較健康的...我覺得一個月內七億到九億是比較正常的數據。”其實票房預計這種事,在電影已經上映幾天的情況下還是比較好做的,基本上就是一個數學題了。
“一個月嗎?如果能延遲下映...”徐甜忍不住說道。
程程打斷她:“能延遲下映當然很好,但票房上也不會有多少餘量了。”
國內是不習慣走細水長流、慢慢播放的路線的,電影的成績都是一個月見分曉,一個月之後就下映——事實上,能上映滿一個月的已經是少數大作了,多數電影就是院線一日遊、三日遊這樣的。而那些能上映滿一個月的電影,其票房基本也是前一兩周奠定的。
所以,有些幸運的電影即使能夠拿到延遲下映的機會,也要麵對電影院那邊的排片量不高,上座率就那樣的問題,實際是增加不了多少票房的。
“好吧,七億到九億,嗯,這也很不錯了...年度票房top10好像有點兒懸啊,但是......”徐甜自言自語起來:“但是這是一部成本四五千萬的片子,算是大賺了吧?”
“單純說拍攝成本是這個數,算其他就遠不止了,而且院線什麽的也要分錢...不過沒錯,即使是這樣,這部電影也大賺了。”說到這裏,程程像是想起什麽了一樣,‘啊’了一聲:“當初我是一半片酬折算成投資了是吧?”
“收益裏麵有我的一份來著。”
第208章 霓虹光影(28)
程程險些忘記自己的一半片酬折算成了投資, 這主要是因為她不太在意,之後就忘記了。
不過這個時候說起這個也不是急著要去分錢,這才什麽時候啊, 離分錢且遠著呢——一部電影如果賺錢了,大家要分錢,怎麽都得是下映之後,而且是下映之後好久的事,短則三個月到半年, 長則一兩年後,才會開啟分錢流程。
再者, 就算分錢,首先也不是出品方這些, 而是院線爸爸。一方麵是票房在院線賬戶上趴著呢, 錢在人家手上, 人家就是大爺, 你能說什麽?另一方麵,院線強勢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大家早就習慣了,不然‘院線爸爸’這個說法是怎麽來的?
院線分錢之後,還有出品、宣發、製作來分錢。程程的投資微妙地處在‘製作’和個人投資者的邊界上,既可以蹭‘製作’的光一起分錢,也可能被劃分到個人投資者那一塊,最後分到錢, 雖然她是以工作室的名義注資的。
當然, 個人投資者也有很牛的,人家有背景的,參與到這種投資中, 各方都要高看一眼,提前拿到收益也不奇怪。但還是那句話,那是極少數情況,沒有集中討論的意義。
“如果真能有七億到九億的票房,至少也能分個幾千萬了吧?”相比起程程一開始並沒有設想過《周虹》掙錢,早就做好投資打水漂的心理預期,到現在也沒太在意這次的投資收益,徐甜倒是想的多些。
程程之所以沒想過掙錢的事,主要還是國內的電影行業總體是在虧錢的,而且虧的很離譜!每年能掙到錢的項目非常少。之所以這個行業還能存活,而且看起來還挺光鮮,在這幾年的票房大盤高歌猛進的情況下,甚至讓外人覺得一片大好,那是因為電影本身不賺錢,但可以通過電影聯動別的,打通上下產業鏈之後,在別的地方賺錢。
再者,影視產業屬於是文化產業,而且在文化產業裏地位還很高、很特別,大麵上也不允許太過擺爛麽......
程程因為一開始就擺正了心態,所以這個時候真的要賺錢了,也很平穩。
“幾千萬的話,應該沒問題...隻要大佬們不在賬目上亂搞。”程程搖了搖頭,不欲多說。
每部電影都有自己的具體情況,但大體可以說一部電影票房達到製作費三倍以上就回本了。既然回本了,賺回來的當然就是利潤,從這個角度來說,《周虹》肯定是大賺了。
具體來說程程預計的《周虹》票房可以達到七億到九億,取個中間數,就算他八億——電影票房分賬的算法說起來也不是很複雜,首先要做的就是從票房中分出淨票房,就是去掉要上交的錢,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3.3%的特別營業稅。
所以淨票房=總票房*(1-5%-3.3%)=總票房*91.7%
按照八億票房算,淨票房就是7.336億。
得到淨票房之後,‘大片’還要向中影(國資)的全資子公司中影數字發展有限公司繳納發行代理費,即‘中數代理費’,這其實沒什麽,這筆費用的由來有曆史和現實兩個因素,曆史因素可能更多。現在的話,就當它是一個‘稅’也可以,大概是淨票房的1%到3%。
在中數代理費的計算中,‘大片’就是淨票房過六億的,其餘的就算是‘小片’。
大片具體交多少中數代理費也很靈活,要看具體票房的,不過大致符合票房越高,代理費越少的原則——說起來很奇怪,這是單獨針對大片的一筆錢,但在大片內部,卻是票房相對低的,需要繳納更多比例,就和這筆錢一樣,都是奇奇怪怪,屬於曆史遺留問題了。
這裏就算《周虹》要繳納3%的中數代理費,那就還剩下7.12億左右可以分賬的錢,可以將這個稱之為最終分賬款。
這筆錢接下來是電影院分走一半,院線分享7%,製片方和發行方共享43%。
《周虹》的製片方與發行方簽過合同,發行方會拿走最終分賬款的10%——一般約定的發行代理費,都是最終分賬款的5%-15%,不過說實在的,低於10%很少見的,當初能簽下10%的合同,已經是製作方夠給力,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了。
恐怕當初發行方也沒有預料掉這部中小成本文藝片能這麽賺,所以並沒有抓的很緊呢。
所以,《周虹》的製片方能分到的錢就是7.12*33%=2.3496億。
《周虹》並沒有讓發行方預付宣傳費(如果有預付宣傳費,發行方要分走的就不是5%-15%了,往往會在此基礎上增加5個點到10個點),所以分割還是比較簡單的。而之所以沒有讓發行方預付宣傳費,還是因為《周虹》的製片方實力雄厚,且很快看出了《周虹》這個項目沒什麽風險。
當時製作完畢之後,這就是有程程這個當紅炸子雞主演,入圍了威尼斯的電影呢!
沒有讓發行方預付宣傳費,不代表沒有宣傳費。事實上,製片方想要分錢,依舊要除掉宣傳費,以及一些財務、行政等方麵的成本,不過主要還是宣傳費,其他的可能零頭都不到。
在如今這年月,一部電影的宣傳費可是很高的,頂級的商業片,上億的宣傳費灑出去根本不在乎。《周虹》並不是商業片,又因為借著威尼斯電影節和程程這個紅人的熱度,算是以比較小的宣傳費撬動了比較大的宣傳規模,所以宣傳費用不算特別高。
就程程所知,實際就是兩千多萬的樣子...至於做賬會做到什麽樣子,那就不知道了。
就按照真實的來,製片方能分到的錢就是兩億出頭,程程的投資是11.11%的樣子,兩千萬左右吧——百分之四百的收益率看起來很驚人,但考慮到烏龜一樣的回款速度,以及這算是年度有數的爆款項目,就沒什麽可說的了。
而實際兩千萬左右的收益,徐甜和她會說有幾千萬的收入,其實是因為除了直接的票房收入,還有一些別的收入。
電視版權、網絡版權、海外銷售等等等等,有的多,有的少,林林總總加起來就多了。最重要的是,這些就沒有那麽多‘爸爸’一起來分了,大部分都可以收入製片方的口袋。
隻不過,這些收入回款更慢,好幾年以後才拿到錢一點也不奇怪。
聽到程程和徐甜的話,溫佩佩端著咖啡也走了過來,表情相當微妙:“大佬們做賬啊...真的很容易不當人呢,不過我覺得問題不大,這次的製片方就兩家,相對還是比較單純的。”
其實製片方內部也很少隻有一家,比較大的項目有個好幾家投資方擠在裏麵這太正常了,也算是分散風險吧。
《周虹》的製片方隻有兩個投資方,結構相對簡單。更重要的是,借助‘極光’的關係,其中的主投方是很容易攀上關係的——電影圈子有一個很大的特征,那就是欺生!不隻是欺負外行,外行進來投資,很容易就被連皮帶骨地吞下去。還在於,非自己這個小圈子裏的人,也很容易被欺負。
程程當然不算外行,誰能說如今國內的一線女星、威尼斯新科影後是外行?
但她資曆有些不足,而且不在《周虹》製片方這個小圈子裏...好在有‘極光’這棵大樹,不說因此得到什麽優待,至少該她的東西不會太弄鬼。
明星藝人的工作室往往要掛靠,任由人家占自己的股份,借著自己拉股價,還減少了自己的自由...這其中肯定是有好處拿的啊。
“這方麵我會好好監督的...”溫佩佩笑了笑,已經做好要和投資方扯皮的準備了——雖然有‘極光’的虎皮可以扯,但還得自己這邊小心盯著,不然被人家當成是棒槌,這在圈內也是挺常見的。
“所以大家才說拍電影就不是指著賺錢去的,要賺錢肯定還是電視劇啊。”徐甜大概意識到了其中的麻煩,感歎著搖頭。
《周虹》已經算是年度爆款了,或許有比它更爆款的存在,但屈指可數。而就是這樣的項目,程程一半片酬折算成了投資,結果收益也就是幾千萬——這個數字是很大,可要是對比電視劇項目,就心如止水了。
程程現在拍電視劇的話,三個月左右就能掙到這個數字的片酬。
而如果沒有投資,單純的片酬,電影根本沒法和電視劇比較。
“難怪現在電影咖也下凡來拍電視劇了...”徐甜還在說這個事兒呢,轉頭看了看時間:“要出發了吧?”
程程‘嗯’了一聲,站起身來,準備離開了。
徐甜見狀,又搖頭:“所以說,還是電視劇簡單舒服啊......”
程程這是要坐飛機和《周虹》劇組匯合,去到金陵參加電影路演...電影上映和電視劇開播前後都會有宣傳指標給到演員,但相比起電視劇的宣傳,電影的宣傳有一項是非常累人,又無法避免的,就是路演。
在各地線下接觸觀眾,宣傳電影。
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到處飛、到處做活動...《周虹》規劃的路演線路相對寬鬆,程程還有功夫在工作室和經紀人串閑話呢!但即使是如此,對於常年少參加活動的程程,也是超強度工作了。
最近她的日常練習和睡眠都有些打折扣了。
——行程緊湊,準時趕到機場之後,數個小時的飛行,程程和徐甜、富英傑抵達了金陵。到金陵這邊,有先一步過來的團隊接住了程程,直接就去了活動現場。這個時候路演還沒有開始,程程還有時間化妝換衣服。
其實《周虹》的路演相對較少,這是因為這不是一部粉絲導向型電影,相反,它是比較嚴肅的。這種電影,密集的路演當然有推高票房的作用,但作用肯定不如粉絲電影、商業大片來的大。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當初簽合同的時候,對路演就定的比較寬鬆。現在製片方、發行方看著情況好,想讓程程多跑幾場路演,能多掙一些就多掙一些,誰會和錢過不去呢...程程也不是不懂人情世故,隻不過有的時候會衡量值不值而已。她答應了增加路演場次,但拒絕了宣發方那個強度拉滿的計劃。
溜了溜了。
因為《周虹》的焦點都在女主角周虹身上,其他演員的宣傳效果很少(南芝倒是憑借自身的國民度、吸引力有強大的宣傳效果,然而他對路演毫無興趣,直接拒絕了。到了他這個份上,也確實能夠這樣灑脫做自己),所以《周虹》劇組不能兵分幾路跑路演,提高效率,基本上就是一支隊伍,在幾個重要城市跑一到兩場也就是了。
跑路演的隊伍中,程程延續了在電影裏的‘中心地位’,是當之無愧的主角。她這一來到現場,立刻就是眾星捧月一樣,有不少工作人員圍了上來。
她需要做的一切準備,優先級和配合度都是最高的。
在電影中飾演周虹母親的女演員葉夢來的比較早,看著程程換好了衣服,正被化妝師請到化妝台前化妝,就過去閑聊:“《周虹》算是紅了,我最近都多了不少討論度呢...對了,有人托我跟你說一個項目的事兒......”
葉夢是很有實力的女演員,屬於商業價值不高,沒有多少討論度,但業內地位不低的那種演員。這種演員看著就很有藝術家的感覺,特別不在乎名利的樣子——實際上,絲毫不在乎名利,那又怎麽可能呢?
即使是南芝,也是承認最初進入演藝圈,是為了錢,為了出名。隻不過後來會當淩絕頂,什麽風景都見識過了,也感受到了為盛名所累的感覺,這才現在這樣一副不把名利放在眼裏的樣子。
葉夢真不是清心寡欲的人,隻不過是年輕的時候沒有衝到最前頭,如今到了演媽媽的年紀,基本也隻能做個純粹的‘藝術家’了。所以,當下增加了很多討論度,她是真的挺開心的。
一方麵是片酬報價可以漲一漲了,另一方麵最近多了不少商業活動和廣告,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利益。
“可以呀,葉夢姐回頭讓那邊把劇本,還有一些資料發到我工作室就好了,我會仔細看的。”程程答應的很爽快。一個是給葉夢麵子,另一個,如果能借著這樣的機會找到好得機會,那也挺好的。
葉夢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才和程程串起了別的閑話。
之後的路演倒也沒什麽好說的,這種活動做了好多次了,能有什麽問題?隻不過當時做完了活動,又得馬不停蹄地趕往滬市,參加滬市的兩場路演,實在是很辛苦,體力上的辛苦。
特別辛苦的時候,程程都在車上睡著了,直到李海倫上車,坐到了她身旁,她才清醒過來——不管怎麽說都是在車上,是不可能睡的很死的。
有的藝人會非常挑剔,參加活動的時候車要頂級豪車,還不接受和別人合乘...程程在這些方麵算是有口皆碑的,從來不折騰人,除非是對方真心怠慢,故意找事,欺負老實人來著,不然她都是很能體諒工作人員的辛苦。所以,這個時候李海倫被安排和她合乘一輛車去酒店休息,倒也不奇怪。
程程清醒過來之後就往裏麵挪了挪,給李海倫多騰點兒空間:“...師兄過來拚車昂?”
李海倫低聲答應了一下,不過聽不太清楚。
這會兒,車內又恢複了寧靜,車子開了出去。再過一會兒,程程才轉過頭看車裏也坐的很挺直的李海倫——其實她也差不多,這都是形體、儀態練習久了,很自然的反應。她一直猜測,李海倫從小家教就很嚴格來著。
程程拍了一下李海倫的肩膀:“師兄...”
“什麽?”李海倫轉頭看她。
“師兄最近有很多人找吧?”程程笑著說。《牡丹亭·緣》成功,還可以說是運氣好,一次成功說明不了什麽。但在此時,《周虹》也獲得了成功,票房口碑都是上上,一些人就坐不住了。
電影市場裏,能掙錢的導演實在是太少了!出來一個,大家都是要爭著搞好關係的。
李海倫‘嗯’了一聲,看了前麵坐著的司機和徐甜一眼,最後倒也沒忌諱,和她說了現在的情況:“很多投資人...已經定下了接下來的的項目,一個《聊齋》題材的片子。”
“《聊齋》啊...”程程想了想《聊齋》這個大ip,猜測說:“是《畫皮》、《畫壁》、《嬰寧》、《辛十四娘》、《聶小倩》...哪一個?”
程程說一個,李海倫就輕輕搖一下頭,最後程程實在想不出是哪一個了,忍不住拍了一下李海倫的手臂。
李海倫笑了笑,告訴程程:“是《梅女》。”
“《梅女》?”程程回憶了一下,‘啊’了一聲,顯然是想起這是哪一篇了。
“《梅女》這一篇確實很適合拍成一部電影,故事內容夠多的了...”程程這輩子花了大功夫充實自己,讀書很多、很認真,所以一說《梅女》就知道了。
《梅女》這個故事在《聊齋》諸多短篇裏算是比較長的,故事的起承轉合完整,一幕接一幕,就很適合拍電影,不用像某些篇目,單獨成一部電影的話,是需要花大力氣‘改頭換麵’,填充內容的。
“而且這也是師兄你擅長的題材吧?女性為主,又很古典...相比之下,《周虹》反而都沒有那麽適合師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