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穿成反派他長兄(穿書) 作者:孤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章
溫廷安剛一落話音,溫廷舜身子驀然僵直了片刻,深不見底的邃眸猝然凝向了她,草廬裏人籟俱寂,夜雪簌簌砸窗,少年的視線冷黯沉鷙,儼似削鐵如泥的劍刃,自下往上,在她身上掃蕩而去,她執著布條的手腕,她的下頷,再至她的雙眸,那一刻,溫廷安如若遭罹了一陣切骨銘心的淩遲,這個少年極為恨她,這種恨,是鑽骨透,侵入了骨髓裏,簡直是萬劫不複。
愛欲其生,恨欲其死,溫廷舜是一個愛憎濃烈的人物,但善於掩藏,是以,他的視線在她身上,僅是駐留了一瞬,便不著痕跡地收斂回去,仿佛適才那一冷得徹骨的眼神,僅是溫廷安的幻象罷了。
可她心神到底繃緊成了一根線,心神忡忡,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廷安這位當長兄的,平素便是惡貫滿盈之徒,對幼弟壞事做盡,哪怕她意欲痛改前非,他大抵是認為她在黃鼠狼給雞拜年,打得絕非好算盤。
溫廷舜左拇指淡淡摩挲了一下右食指的腹側,蹙緊的眉心捋平了,那一對如曠野般的寂眸朝上挑了挑,冷硬的輪廓倏然柔和了些許,薄唇噙著深冷的笑,鬆口道:“長兄回頭是岸,那我該多謝長兄才是,我欠了長兄一條命。”
他的話像是蛇,沿著熱燥濕膩的空氣蔓延而來,迫得溫廷安忐忑不已,一句再是尋常不過的言謝,聽著卻是綿裏藏針,溫廷安還注意到他的撫指之舉,她太熟悉了,原書之中,每逢溫廷舜行將害人,著書人定會蓄意費些筆墨,撰述他左手輕輕摩挲右手,作為要死人的預兆。
一陣鋪天蓋地的翳影籠罩住溫廷安周身,明明少年笑意變得緩和,卻教她心髒如擂鼓轟鳴,溫廷舜是察覺她扯了謊?縱使她主動贖罪,主動將功補過,他還是不肯放過她,是以,她開局就是個死,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了嗎?
刹那間,溫廷安心急如焚。
她掩唇咳嗽了數聲,心下訕訕,明麵上維持坦蕩,關切道:“你我之間何必見外,別談什麽欠不欠的,太生分了,目下二弟將身子養好才是要事,祖父盼著你今歲春考能考取進士呢。”
這一番話可不假,溫家乃詩書傳世之家,祖上三代名留青史,風光無量,但到父輩這一代,國公府的勢頭卻是在走下坡路,放眼朝野之中,不再以溫氏一家獨大。先是,右黨推崇重文治,輕武治,常年止戈息兵,形勢趨於保守,去歲暮春時節,蠻夷犯禁,右黨造下的禍端出來了,大量冗兵冗將,外無禦敵之力,內無安民之策,民心惶惶哀鴻遍野。
大鄴內憂外患之際,是太保出身的龐氏大族主動請纓禦敵,聯動樞密院、監察院與北鎮軍衙戮力同心,漠河以北首戰大捷,經此往後,龐氏一族可謂是位極人臣,成了官家製衡右黨的□□,朝中百官宰執的站位,亦是明顯發生了變化。
溫老太爺被龐氏這等赳赳武門壓了一頭,全然受不住這一口氣,望子成龍之心日切,今歲要參加春考的,國公府攏共有四位少爺,溫廷舜是最被看好的少爺之一。
“說起來,我對害我的人些印象了,”溫廷舜抬眼看她,輕描淡寫道,“我在被綁之時,看到了打手腰部所係的令牌,正是龐家。”
繼而他話鋒一轉,眼神極具張力,“長兄與太保府的龐四少爺很有交情,不知能否幫我問問這位爺,我是得罪了龐家哪位大人?”
太保府的龐四少爺?
溫廷安想起來了,這位四少爺名曰龐禮臣,剛過弱冠之年,樞密院指揮使龐瓏之子,被鎮遠大將軍蘇清秋收為武院關門大子弟,原主認識龐四,還是在抱春樓相識的,龐禮臣相貌周正俊朗,但卻是萬花叢中過的人了,原主就是給龐禮臣獻花的人才,兩人臭味相投,自詡春宮之交,原主要收拾庶弟,就是找龐禮臣幫的忙。
哪想到龐禮臣這個呆子,行事這般不審慎,偷腥還忘了擦嘴。
溫廷安急中生智,佯作痛恨道:“二弟你有所不知,這個龐禮臣,生得儀表堂堂,但我跟他處過後,發現這人哪,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他祖父是太保,他爹隸屬樞密院,龐禮臣是要繼承□□衣缽的,私底下常向我打聽你,他氣性高,嫉妒你的才學經綸,怕你高中後對他造成威脅……但我沒想到,龐禮臣居然真的幹出這等喪盡天良之事,我是知人知麵不知心。”
溫廷安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雖然是她授意,但傷人之事確乎是龐四手上的人幹的,這沒毛病。
溫廷舜對她這一席話不置可否,淡淡地挑挑眉心,不知是信了,還是沒信。
溫廷安故作老成,拍拍他的肩膊,情真意切地安撫:“二弟別多想,龐四那端的事,為兄會替你尋回公道,明早回府,為兄請洛陽城內最好的大夫給你治腿疾,你且安心,為兄不會教惡人得逞的。”
“替我正骨的人是誰?”溫廷舜忽然問。
“姓沈,沈大哥的父親是慶州地縣的行腳醫,沈大哥亦是頗有造詣,你的雙腿便是他為你正的。”
少年一副若有所思之色,並未言語。
草廬浸漫在皚皚白雪裏,雪光熹微,映照著他蒼白如紙的臉,身量瘦削修長,但不算清臒,他停住了撫掌的動作,猝然間,抿唇勾弧:“長兄所識得的能人誌士,倒是不少。”
溫廷安覺得他是誤解了,但這番話也沒錯,原主是個不折不扣的混不吝,不學無術,三教九流裏結識的人是不少,一堆烏七八糟的狐朋狗友,什麽官銜,什麽道行的,無所不包。
溫廷舜有傷在身,露出了顯著的乏意,溫廷安借著歇養的托詞,讓這位祖宗歇下,她亦是疲乏極了,但思緒卻清醒著,坐在稻草堆上,諦聽著雪聲,不知不覺睡去了,待到晨光熹微之時,落了一整夜的大雪終於消停,她的身子原本是僵冷的,但不知何時,近處捎著一盆油火,烘烤得她感到暖和。
她和王冕攙著溫廷舜上馬車,原想去尋沈雲升打個招呼,但王冕卻道:“那個姓沈的,起得比雞還早,提早一個時辰就負著書篋走掉了,說是要趕路。”語罷,給了自家主子一張手寫的藥方子。
溫廷安接過一看,竟是滿篇細致入微的複建事宜,沈雲升這人,就是麵冷心善。
溫廷舜留了心,看過了那篇藥方子,眸露深意。
進城歸途上,王冕道:“我說那姓沈的可真神,昨夜我睡在屋外,夜半解手時,看到他居然在挑燈念書,明明倆眼皮快闔上了,他就用木釘戳自己大腿,戳出了血,逼迫自己醒來,繼續背,對自己可真夠狠,簡直不要命。”
溫廷安合攏折扇,道:“這大概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是沈大哥的唯一出路,沈家就指望他一個人撐持了,春考是他的命,他必須對自己狠。”
馬車內兩道各懷心思的視線,齊齊落在她身上,似乎都詫訝於像她這等玩世不恭之輩,還能說出這種金語良言。
溫廷安額庭滲出冷汗,找補道:“這番話我是聽二叔說的,他不是時常拿竹棍鞭笞三弟麽?說是修理得越狠,三弟越能成才,我想,這與沈大哥錐刺股,應是同一個道理罷。”
敘話間,一路行了十多裏路,到了洛陽城外郭城門口,今日城門竟是設了禁障,皇城司和巡檢司正在查人,一位伍長眼尖,隔著一段距離便看到了崇國公府的馬車,迅疾去通稟給司門郎中,司門郎中大懾,忙喚了巡檢司來,到了馬車前,請示了下,一見車廂內的人,正是崇國公府失蹤了一整夜的大少爺二少爺,巡檢司忙對伍長吩咐道:“快去給國公府去信,說是找著人了!”
大房夫人呂氏和貼身嬤嬤在半裏開外的茶蔭棚候著,呂氏一直在手撚紫漆佛珠,祈禱兩子平安無事,陳嬤嬤看到了押隊護送了國公府馬車前來,幸喜地喚呂氏,找人找回來了,呂氏待看到了溫廷安憊倦憔悴,又看著溫廷舜腿腳滿是幹血,差點沒暈過去,率先盯向溫廷安:“你們哥兒倆弄成這樣,這算是什麽事啊!”
呂氏身子嬌弱,根本是受不得打擊,府內都知曉她教子無方,所有人都曉得大少爺是扶不上牆的爛泥,而庶子溫廷舜課業極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而是頗受器重,就在昨日晌午,這塊寶玉沒去族學,老先生納悶了,親自到國公府問候,溫老太爺發了很大的一通脾氣,抓她是問。
偏巧大房的三姨娘劉氏嘴碎,唯恐天下不亂,借助了大小姐溫畫眉的嘴,把溫廷安欺侮庶弟的惡狀,含蓄地告到了老太爺麵前,老太爺勃然大怒,數頓數落,斥曰朽木不可雕,溫家出了阿鬥,真是奇恥大辱,他不僅罰了呂氏的跪,更是放令,說是今次待溫廷安回來,直接上家法伺候。
這令二房三房四房的夫人小姐們,均是看笑話看熱鬧,讓大房顏麵盡失。
呂氏五內摧傷,本來想替這孽子求情,但見著了二兒子溫廷舜畸形的雙腿,登時紅了眸眶,心中滿是淒然,知道溫廷安必是免不了一頓好打,但那溫老太爺雖是文官,但在早年也是征戰過沙場的將臣,那一竹棍落下去,豈不將她兒打死了?
溫廷安再是多無可救藥都好,再是作惡多端也好,也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啊。
呂氏心事重重,甫一回到了國公府,山雨欲來風滿樓,各房無數雙眼眸都在暗中盯著這一房的人看,戍守在老太爺身邊的長工長貴,垂眸袖手,以諄諄之態,恭候在屏門一側,敢情是盯著人回來的。
三姨娘劉氏攬著眉姐兒,立在照壁內側,一看溫廷舜那腿傷,有意地掐著嗓子佯哭:“老天爺啊,二少爺怎的受了這般重的傷,誰家的心眼兒如此黑,把您的腿弄折了,咱大房本就身單力薄,指望著二少爺高中,把脊梁骨撐起來呢,讓眉姐兒將來許個好人家,現在可該如何是好……”
那根吊著呂氏氣力的弦,便是斷了,她做了決定,先命陳嬤嬤和文景院的丫鬟們護送二少爺入屋,吩咐管事的請宮內太醫速來照看,接著,她沒有照常帶著大少爺去正院花廳請安,而是直接對溫廷安冷聲命令——
“去祠堂跪下!”
溫廷安看了母親一眼,她從這位不惑之年的婦人眼底,看出了一種黯淡的決絕,她的眼神是一種淒惻的考驗,溫廷安抿了抿唇,一言不發地行至祠堂,推開屋門,麵對著滿堂列祖列宗的碑位,公然撩袍跪下,地麵冷硬如鐵,硌得膝骨隱隱作疼。
呂氏正在氣頭上,沒有思量到這孽子不同尋常的靜默,也沒有像以往那般逞口舌之伶俐躲罰,她吩咐巡堂的小廝來,遞來了一枝臂彎粗的硬質藤條,臂肘高高揚起,胸線起伏,呂氏寒聲道:
“你這孽子!平素荒疏學業也便罷,我一日不管束你,你就弄出喪盡天良的惡事兒來!你是大房的嫡長子,是溫家的嫡長孫,你責任如此重大,卻妄自墮落,與瓦礫為伍,禍及整個大房,且還將溫家的門楣都敗光了!你犯下這些錯,我免不了當個罪婦,免得上辱溫家先祖下生孽子之罪!”
話至此處,呂氏麵上蒼白,滿是濡濕淚漬,外院的各房女眷仆役,聽得可謂是心驚膽顫,眼睜睜地看著溫廷安跪在地麵,麵向列祖列宗,呂氏親自掌板,咬著唇,那藤條照準少年清瘦的背部,結結實實鞭打了三十四十下。
眾人又驚又愕,大少爺身子金貴著呢,何時真正挨過打,縱使平時再頑劣也好,大夫人也根本舍不得打人,今番老太爺拿家法伺候,大家原以為大夫人會覥顏求情,但此番,大夫人竟是打下去了!
那位混不吝的溫廷安,居然也安安分分地受著?
眼見金貴的大少爺快被打得不成人樣兒,興風作浪的劉氏,有些傻了眼,忙上前勸解,呂氏並不停手,冷聲道:“不必再慣著這孽子,平素是我將他寵壞了,才導致他幹出如此無法無天的事,今日不狠訓,還不知道今後會墮落到什麽田地!”
眉姐兒捏緊了衣角,嚇得嗚嗚哭了起來。
呂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手中動作未有停歇,藤條將溫廷安身上的紫衫鞭得線碎袂裂,露出了底下削薄的一席緋色直裰裘衣,衣物之下的肌膚,經受了連環抽打,已是皮開肉綻,溫廷安的額庭滲出了一層濃密細汗,軀體如若被拋擲於熔爐之中,身子骨被拆卸成四分五裂,後背處,是一片熱辣的生疼。
她哽住一口氣,硬生生地忍受著:“母親訓得是,孩兒確乎是做了諸多蠅營狗苟之事,活該受此訓誡。”
眾人見呂氏氣急了,雖說是大房裏的家務事,但又怕出了條人命,欲要去求溫老太爺送個免死人情,但溫老太爺性子執拗鐵直,不是那麽好告饒的,冷眼看著這一切,倒想看看這呂氏有何能耐,真能打死溫廷安這個不孝孽障麽?
府內一眾女眷圍在祠堂外邊,看著溫廷安麵白氣弱,那一襲緋紫裘衣盡是血漬,那挺得筆直的脊梁骨上,淤青紫痕,淩亂交錯,悉身上下,竟是沒一處好的地方。
劉氏勸解無效,其他房的夫人姨娘也輪番前勸,依舊苦說無果。
氣氛正僵滯之間,眾人倏然看到了一道修長冷峻的白衣身影,一瘸一拐,顫巍巍地步入祠堂,他氣質偏冷,尤其是額庭處的一截淤疤,教人斂聲屏氣,不敢妄自直視,雖是庶子出身,但那一瞬間,所有人覺知到了一份撼金振玉般的威嚴,陳嬤嬤和文景院的丫鬟們緊追而來,卻不敢攔截來人。
溫廷舜在溫廷安近側跪下,應聲:“孩兒的腿傷,是自己出城貪玩跌傷所致,與長兄毫無相涉。母親若是責罰長兄,也請一並責罰孩兒。”
溫廷舜話語平寂,卻異常堅決,大有一種長跪不起的勢頭。
第4章
溫廷舜這一出跪下,教外院一幹人震愕得不知所言,呂氏怔愣,歇了動作,那蘸了血的藤棍僵舉於虛空之中,走了一個起勢,卻再狠不下心落下。
溫廷安按捺住滔天疼痛,不動聲色審視近旁陪跪的庶弟,心下有些納罕,他端的是眉清目華,生著一張冷峻清寒的麵孔,氣剛軒正,話辭天然教人信服,但她一時想不通,溫廷舜不是恨透她,意欲弑了她麽,怎的今次卻瞞報實情?
呂氏抽了一口氣,淚珠如滾瓜似的砸下來,道:“舜哥兒不必替這孽兄說話,你腿疾未愈,經不起這般折騰,陳嬤嬤,快扶二少爺回去。”
陳嬤嬤等仆役正待去攙,卻聽溫廷舜道:“孩兒承儒學,從不打誑語,腿傷確乎是孩兒於雪野貪玩不慎所致,還是長兄救下孩兒,徹夜照拂,孩兒才從陰司揀回一命。茲事有傔從王冕為證,母親可召其對峙。”
他一席話滴水不漏,呂氏聽罷,心中鬱氣慢慢消了不少,又是傷感又是寬慰,少時王冕便被推了上來,他愧怍地凝著大少爺,複又忐忑地看著二少爺,把溫廷安唆使龐禮臣尋打手的事抹去,隻說了離開抱春樓後的來龍去脈,其他房的女眷一聽,王冕所述與溫廷舜所講的相一致,雖不明真假,但二少爺說是誤會,那眾人便隻能就坡下驢,視作鬧了一場烏龍,都有些尷尬,紛紛勸解呂氏。
劉氏和溫畫眉抱作一團擠眉弄眼地哭著,場麵功夫當然是要撐持一下,但聽到大少爺救下了二少爺時,劉氏暗暗吃驚,枕邊風是她吹給溫廷安的——為何她製造了開頭、醞釀了過程,卻未料中結尾!
大房城門失火,隻消溫廷舜將禍根引向溫廷安,在國公府鬧出聲勢來,就能讓呂氏一輩子塌著骨頭做人,她劉氏登堂入室,當家做主,指日而待也。屆時二少爺為官做宰,平步青雲,必會念著這份交情,她們母女倆自是不愁吃喝的,隨著二少爺品級擢升,眉姐兒能攀上金玉良緣,諸如郡爺侯爺相爺之流,並非全無可能。這般挑撥離間的連環計,動動嘴皮子的功夫,劉氏還是半點都不吃虧。
結果眼下,她釀好的一盤棋,全然走岔了!
少頃,溫老太爺的管事長貴掖著手,立在祠堂外邊,扯著細嗓子淡聲道:“各房都散了罷,家醜有什麽可窺的。”
長貴是溫青鬆的心腹,白麵灰袍,前身是先帝寢殿裏的退休掌印,服侍帝王三十多年,後遭坤寧宮算計,差點殞命於皇陵,還是溫老太爺救下他,此後,為一心效忠於恩人,長貴成了崇國公府家中管事,這一待又是三十年,在各房眼中,長貴是個從不顯山露水的角兒,大家都挺怵他的。
長貴發話,各房果真規規矩矩地四散下去,劉氏抱著眉姐兒原想待著,但長貴眼神是很毒的,似乎將一切的局,都洞悉得一清二楚,劉氏害怕他看出端倪,爾後反咬她一口,她不敢多留,抱著眉姐兒先悻悻回自己的院去了。
“呂夫人,您訓歸訓,但大少爺好歹也是溫家的匾額招牌,他負傷事小,殘了也無妨,但溫家地位眼看不保。大少爺這般模樣給外人見去,叫人說溫家與龐氏的粗野作風是同一路數,萬一落下了話柄,傳到了朝中,豈不是讓府內諸房老爺們難堪,您說是也不是?”
呂氏將藤棍扔給廝役,以袖揩淚,恭聲稱是,她曉得溫老太爺終於鬆口,看在溫廷舜的份兒上,找了個台階給大房下,同時給溫廷安麵子,讓兄弟倆化幹戈為玉帛。
待長貴帶著侍役離去後,溫廷舜平視著前方,鴉黑的睫羽斂落一片翳影,用隻有兩個人才能聽見的嗓音,對溫廷安居高臨下道:“這條命我還給你,眼下兩清了。”
溫廷安頗覺費解,捉摸不透少年的心緒,陳嬤嬤和丫鬟們心急火燎扶二人起身時,她往他方向看去,卻不想,溫廷舜亦在審視著她。
在溫廷舜的眼中,他覺得這個長兄,從小時起,便生得過分斯文俊秀了,容色芙蓉勝雪,眉如娥黛,膚如蜜脂,甚至,五官比尋常閨閣人家護養得還要精致,經了一頓打,那一對眸,就像是浸了新雨的空山秋池,添了三兩分陰柔嬌憐的意蘊,毫無男兒該有的陽剛與氣魄,溫廷舜心生一種微妙的懨嫌,懶得再看。
陳嬤嬤請了宮中嚴太醫,先替二少爺診治腿疾,診治完這頭,再去濯繡院給大少爺看看。
嚴太醫對溫廷舜印象是極好的,想著他未來可能成大內宰執,遂提前拉攏好關係,千叮嚀萬囑咐,盡心盡力。但到了溫廷安這裏,他態度冷了下來,明顯是對臭名昭著的紈絝子弟並不待見,話裏話外透著一股子蔑冷,開了方子,公事公辦,沒多照看便離去。
稍息,丫鬟檀紅與瓷青攙溫廷安回內院療傷,陳嬤嬤趁著晌午,打了盆煮好的熱水,遣散了倆丫鬟,為她濯洗身體,卻教溫廷安峻拒了,陳嬤嬤苦笑,輕聲道:“大小姐,您是我從幼時服侍到大的,您若是自尊恥於見人,那我也無立足之地了。”
溫廷安沒想這麽多,她適應了紈絝子弟的身份,但尚未適應方方麵麵被人伺候的日子,總覺別扭極了,但陳嬤嬤格外固執,溫廷安不同意的話,她便固守在屏風跟前,久不離去,萬般無奈之下,溫廷安隻好任她去了。
熱水淋漓在了背溝處的傷口上時,儼似漫天鹽霜撒落,疼得溫廷安痛嘶一聲,待洗濯畢,外頭響起一串細碎步聲,呂氏挽簾而來,她顯然是哭過了一陣子,眼窩腫脹如靡桃,甚至鬢角生了微白,蒼老了很多:“安兒,你可要緊,是娘下手重了,把你打成這樣……”
“是孩兒不孝在先,害娘丟了臉麵,讓娘給祖父訓跪,孩兒受罰是應得的。”溫廷安道,唇角扯出安撫的溫笑。
她還得感謝這一頓杖罰,能為溫廷安浪子回頭,尋了個順水推舟的好由頭,倘若沒這頓打,她不知要裝到何時。
陳嬤嬤訝異於大少爺會這般說,寬慰地對呂氏道:“經此一難,大少爺比以往更加識大體明事理,大夫人,這是好兆頭啊……”
呂氏心中仍舊有極深的愧怍,梳洗罷,喚嬤嬤端了提早煲好的參湯來,掂匙吹了吹,一口一口喂她喝下,一片嫋嫋湯香裏,溫廷安用氣聲道:“我本是女兒身,又不是男兒郎,倘若我恢複女兒身,是不是便能活得自在些?”
一室死水般的俱寂,呂氏眸露懼怖之色,唯恐隔牆有耳,怕旁人聽到,當下給陳嬤嬤使了個眼色,陳嬤嬤急急挽簾出去,屏退四下丫鬟婆子,陳嬤嬤守在了琢繡院外邊,以少爺稱疾之由,謝絕了前來探望的各房夫人小姐。
呂氏以絲帕拭淚,戚聲道:“安兒,你忘了娘疇昔給你的教誨了麽,這番話切不可胡亂說,你是女兒身這件事,除了我,你爹還有陳嬤嬤,其他人是不能知的,更不能讓溫老太爺知曉,這與牽係到大房的命脈與榮辱,你可明白?”
溫廷安眸露一絲鈍鈍的迷惘,道:“可是,現在不是有二弟給咱們撐門楣?今歲春闈開考,三姨娘和眉姐兒都盼著他進入前三甲,他一人高中,咱們大房跟著沾光。”
呂氏苦笑地搖了搖頭:“舜哥兒雖說是課業好,但到底是庶出出身。你可知道,當今朝堂中從一品之上的文臣,從資政殿大學士到太子太師,從大理寺再至國子監祭酒,哪位掌司重權的大人不是嫡出,嫡出與庶出隔著幾重山,庶出要熬資曆,品級拔擢也不高……”
呂氏抓緊了溫廷安的手:“安兒啊,你是你爹的第一個孩子,你出世的那年,恰好是龐家最得勢的時刻,龐太保府的大夫人也有生產,官家下朝後,還特地去關照了龐殿前司禁軍教頭,溫家明顯遭了冷遇,朝中少不得有明嘲暗諷的聲音,那一陣子,老太爺還有你爹,臉色一直不大好看。為了光複溫家門楣,老太爺殷切指望你是個男兒,不光是為了光複宗族榮耀,還因為龐氏的大夫人生了個少爺出來,咱們不能被那龐大夫人比下去……”
話至此處,呂氏哽咽了一下,靜默了晌久,才無比艱澀地道:“可是,娘的肚子到底不爭氣,生下來後,偏偏你是個女兒。”
十六年前,聽到產婆說『有了弄瓦之喜』,呂氏惶恐極了,為了大房顏麵,為了溫家榮辱,她咬咬牙,選擇鋌而走險,重金收買了那個產婆,對外稱是『有了弄璋之喜』,她把溫廷安扮作男兒,好在溫廷安長相也清雋英氣,穿上男兒衣袍,高束士族玉冠,爹娘與陳嬤嬤,死守嚴守,這十六年以來,無人能覺察她身上的秘密。
雖能瞞天過海,隻遺憾,原主確乎不是讀書這塊料子,性子越寵越嬌縱。
在族學裏,三天打魚四日曬網,書未讀上幾頁,禍事惹了不少,要麽仗著身份,去欺侮課業比自己優異的庶弟,搞團體孤立,要麽開考時,讓王冕和檀紅、瓷青他們拿著寫好答案的紙團,從窗扃外扔進去,助自己舞弊,全然沒個正形兒,把老先生氣得不輕。
把家仆從族學遣退後,原以為這紈絝會有所收斂,詎料,溫廷安居然玩起了樗蒲與打馬,這些物什藏於監舍的胡床底下,逢老先生不在,便號召諸少爺們一起,張燈達晝以□□頭,博得還是五花馬千金裘,一眾朱門學子豪擲百萬終不惜。
溫廷安剛一落話音,溫廷舜身子驀然僵直了片刻,深不見底的邃眸猝然凝向了她,草廬裏人籟俱寂,夜雪簌簌砸窗,少年的視線冷黯沉鷙,儼似削鐵如泥的劍刃,自下往上,在她身上掃蕩而去,她執著布條的手腕,她的下頷,再至她的雙眸,那一刻,溫廷安如若遭罹了一陣切骨銘心的淩遲,這個少年極為恨她,這種恨,是鑽骨透,侵入了骨髓裏,簡直是萬劫不複。
愛欲其生,恨欲其死,溫廷舜是一個愛憎濃烈的人物,但善於掩藏,是以,他的視線在她身上,僅是駐留了一瞬,便不著痕跡地收斂回去,仿佛適才那一冷得徹骨的眼神,僅是溫廷安的幻象罷了。
可她心神到底繃緊成了一根線,心神忡忡,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廷安這位當長兄的,平素便是惡貫滿盈之徒,對幼弟壞事做盡,哪怕她意欲痛改前非,他大抵是認為她在黃鼠狼給雞拜年,打得絕非好算盤。
溫廷舜左拇指淡淡摩挲了一下右食指的腹側,蹙緊的眉心捋平了,那一對如曠野般的寂眸朝上挑了挑,冷硬的輪廓倏然柔和了些許,薄唇噙著深冷的笑,鬆口道:“長兄回頭是岸,那我該多謝長兄才是,我欠了長兄一條命。”
他的話像是蛇,沿著熱燥濕膩的空氣蔓延而來,迫得溫廷安忐忑不已,一句再是尋常不過的言謝,聽著卻是綿裏藏針,溫廷安還注意到他的撫指之舉,她太熟悉了,原書之中,每逢溫廷舜行將害人,著書人定會蓄意費些筆墨,撰述他左手輕輕摩挲右手,作為要死人的預兆。
一陣鋪天蓋地的翳影籠罩住溫廷安周身,明明少年笑意變得緩和,卻教她心髒如擂鼓轟鳴,溫廷舜是察覺她扯了謊?縱使她主動贖罪,主動將功補過,他還是不肯放過她,是以,她開局就是個死,無論如何都無法改變了嗎?
刹那間,溫廷安心急如焚。
她掩唇咳嗽了數聲,心下訕訕,明麵上維持坦蕩,關切道:“你我之間何必見外,別談什麽欠不欠的,太生分了,目下二弟將身子養好才是要事,祖父盼著你今歲春考能考取進士呢。”
這一番話可不假,溫家乃詩書傳世之家,祖上三代名留青史,風光無量,但到父輩這一代,國公府的勢頭卻是在走下坡路,放眼朝野之中,不再以溫氏一家獨大。先是,右黨推崇重文治,輕武治,常年止戈息兵,形勢趨於保守,去歲暮春時節,蠻夷犯禁,右黨造下的禍端出來了,大量冗兵冗將,外無禦敵之力,內無安民之策,民心惶惶哀鴻遍野。
大鄴內憂外患之際,是太保出身的龐氏大族主動請纓禦敵,聯動樞密院、監察院與北鎮軍衙戮力同心,漠河以北首戰大捷,經此往後,龐氏一族可謂是位極人臣,成了官家製衡右黨的□□,朝中百官宰執的站位,亦是明顯發生了變化。
溫老太爺被龐氏這等赳赳武門壓了一頭,全然受不住這一口氣,望子成龍之心日切,今歲要參加春考的,國公府攏共有四位少爺,溫廷舜是最被看好的少爺之一。
“說起來,我對害我的人些印象了,”溫廷舜抬眼看她,輕描淡寫道,“我在被綁之時,看到了打手腰部所係的令牌,正是龐家。”
繼而他話鋒一轉,眼神極具張力,“長兄與太保府的龐四少爺很有交情,不知能否幫我問問這位爺,我是得罪了龐家哪位大人?”
太保府的龐四少爺?
溫廷安想起來了,這位四少爺名曰龐禮臣,剛過弱冠之年,樞密院指揮使龐瓏之子,被鎮遠大將軍蘇清秋收為武院關門大子弟,原主認識龐四,還是在抱春樓相識的,龐禮臣相貌周正俊朗,但卻是萬花叢中過的人了,原主就是給龐禮臣獻花的人才,兩人臭味相投,自詡春宮之交,原主要收拾庶弟,就是找龐禮臣幫的忙。
哪想到龐禮臣這個呆子,行事這般不審慎,偷腥還忘了擦嘴。
溫廷安急中生智,佯作痛恨道:“二弟你有所不知,這個龐禮臣,生得儀表堂堂,但我跟他處過後,發現這人哪,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君子,他祖父是太保,他爹隸屬樞密院,龐禮臣是要繼承□□衣缽的,私底下常向我打聽你,他氣性高,嫉妒你的才學經綸,怕你高中後對他造成威脅……但我沒想到,龐禮臣居然真的幹出這等喪盡天良之事,我是知人知麵不知心。”
溫廷安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雖然是她授意,但傷人之事確乎是龐四手上的人幹的,這沒毛病。
溫廷舜對她這一席話不置可否,淡淡地挑挑眉心,不知是信了,還是沒信。
溫廷安故作老成,拍拍他的肩膊,情真意切地安撫:“二弟別多想,龐四那端的事,為兄會替你尋回公道,明早回府,為兄請洛陽城內最好的大夫給你治腿疾,你且安心,為兄不會教惡人得逞的。”
“替我正骨的人是誰?”溫廷舜忽然問。
“姓沈,沈大哥的父親是慶州地縣的行腳醫,沈大哥亦是頗有造詣,你的雙腿便是他為你正的。”
少年一副若有所思之色,並未言語。
草廬浸漫在皚皚白雪裏,雪光熹微,映照著他蒼白如紙的臉,身量瘦削修長,但不算清臒,他停住了撫掌的動作,猝然間,抿唇勾弧:“長兄所識得的能人誌士,倒是不少。”
溫廷安覺得他是誤解了,但這番話也沒錯,原主是個不折不扣的混不吝,不學無術,三教九流裏結識的人是不少,一堆烏七八糟的狐朋狗友,什麽官銜,什麽道行的,無所不包。
溫廷舜有傷在身,露出了顯著的乏意,溫廷安借著歇養的托詞,讓這位祖宗歇下,她亦是疲乏極了,但思緒卻清醒著,坐在稻草堆上,諦聽著雪聲,不知不覺睡去了,待到晨光熹微之時,落了一整夜的大雪終於消停,她的身子原本是僵冷的,但不知何時,近處捎著一盆油火,烘烤得她感到暖和。
她和王冕攙著溫廷舜上馬車,原想去尋沈雲升打個招呼,但王冕卻道:“那個姓沈的,起得比雞還早,提早一個時辰就負著書篋走掉了,說是要趕路。”語罷,給了自家主子一張手寫的藥方子。
溫廷安接過一看,竟是滿篇細致入微的複建事宜,沈雲升這人,就是麵冷心善。
溫廷舜留了心,看過了那篇藥方子,眸露深意。
進城歸途上,王冕道:“我說那姓沈的可真神,昨夜我睡在屋外,夜半解手時,看到他居然在挑燈念書,明明倆眼皮快闔上了,他就用木釘戳自己大腿,戳出了血,逼迫自己醒來,繼續背,對自己可真夠狠,簡直不要命。”
溫廷安合攏折扇,道:“這大概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讀書是沈大哥的唯一出路,沈家就指望他一個人撐持了,春考是他的命,他必須對自己狠。”
馬車內兩道各懷心思的視線,齊齊落在她身上,似乎都詫訝於像她這等玩世不恭之輩,還能說出這種金語良言。
溫廷安額庭滲出冷汗,找補道:“這番話我是聽二叔說的,他不是時常拿竹棍鞭笞三弟麽?說是修理得越狠,三弟越能成才,我想,這與沈大哥錐刺股,應是同一個道理罷。”
敘話間,一路行了十多裏路,到了洛陽城外郭城門口,今日城門竟是設了禁障,皇城司和巡檢司正在查人,一位伍長眼尖,隔著一段距離便看到了崇國公府的馬車,迅疾去通稟給司門郎中,司門郎中大懾,忙喚了巡檢司來,到了馬車前,請示了下,一見車廂內的人,正是崇國公府失蹤了一整夜的大少爺二少爺,巡檢司忙對伍長吩咐道:“快去給國公府去信,說是找著人了!”
大房夫人呂氏和貼身嬤嬤在半裏開外的茶蔭棚候著,呂氏一直在手撚紫漆佛珠,祈禱兩子平安無事,陳嬤嬤看到了押隊護送了國公府馬車前來,幸喜地喚呂氏,找人找回來了,呂氏待看到了溫廷安憊倦憔悴,又看著溫廷舜腿腳滿是幹血,差點沒暈過去,率先盯向溫廷安:“你們哥兒倆弄成這樣,這算是什麽事啊!”
呂氏身子嬌弱,根本是受不得打擊,府內都知曉她教子無方,所有人都曉得大少爺是扶不上牆的爛泥,而庶子溫廷舜課業極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反而是頗受器重,就在昨日晌午,這塊寶玉沒去族學,老先生納悶了,親自到國公府問候,溫老太爺發了很大的一通脾氣,抓她是問。
偏巧大房的三姨娘劉氏嘴碎,唯恐天下不亂,借助了大小姐溫畫眉的嘴,把溫廷安欺侮庶弟的惡狀,含蓄地告到了老太爺麵前,老太爺勃然大怒,數頓數落,斥曰朽木不可雕,溫家出了阿鬥,真是奇恥大辱,他不僅罰了呂氏的跪,更是放令,說是今次待溫廷安回來,直接上家法伺候。
這令二房三房四房的夫人小姐們,均是看笑話看熱鬧,讓大房顏麵盡失。
呂氏五內摧傷,本來想替這孽子求情,但見著了二兒子溫廷舜畸形的雙腿,登時紅了眸眶,心中滿是淒然,知道溫廷安必是免不了一頓好打,但那溫老太爺雖是文官,但在早年也是征戰過沙場的將臣,那一竹棍落下去,豈不將她兒打死了?
溫廷安再是多無可救藥都好,再是作惡多端也好,也是從她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啊。
呂氏心事重重,甫一回到了國公府,山雨欲來風滿樓,各房無數雙眼眸都在暗中盯著這一房的人看,戍守在老太爺身邊的長工長貴,垂眸袖手,以諄諄之態,恭候在屏門一側,敢情是盯著人回來的。
三姨娘劉氏攬著眉姐兒,立在照壁內側,一看溫廷舜那腿傷,有意地掐著嗓子佯哭:“老天爺啊,二少爺怎的受了這般重的傷,誰家的心眼兒如此黑,把您的腿弄折了,咱大房本就身單力薄,指望著二少爺高中,把脊梁骨撐起來呢,讓眉姐兒將來許個好人家,現在可該如何是好……”
那根吊著呂氏氣力的弦,便是斷了,她做了決定,先命陳嬤嬤和文景院的丫鬟們護送二少爺入屋,吩咐管事的請宮內太醫速來照看,接著,她沒有照常帶著大少爺去正院花廳請安,而是直接對溫廷安冷聲命令——
“去祠堂跪下!”
溫廷安看了母親一眼,她從這位不惑之年的婦人眼底,看出了一種黯淡的決絕,她的眼神是一種淒惻的考驗,溫廷安抿了抿唇,一言不發地行至祠堂,推開屋門,麵對著滿堂列祖列宗的碑位,公然撩袍跪下,地麵冷硬如鐵,硌得膝骨隱隱作疼。
呂氏正在氣頭上,沒有思量到這孽子不同尋常的靜默,也沒有像以往那般逞口舌之伶俐躲罰,她吩咐巡堂的小廝來,遞來了一枝臂彎粗的硬質藤條,臂肘高高揚起,胸線起伏,呂氏寒聲道:
“你這孽子!平素荒疏學業也便罷,我一日不管束你,你就弄出喪盡天良的惡事兒來!你是大房的嫡長子,是溫家的嫡長孫,你責任如此重大,卻妄自墮落,與瓦礫為伍,禍及整個大房,且還將溫家的門楣都敗光了!你犯下這些錯,我免不了當個罪婦,免得上辱溫家先祖下生孽子之罪!”
話至此處,呂氏麵上蒼白,滿是濡濕淚漬,外院的各房女眷仆役,聽得可謂是心驚膽顫,眼睜睜地看著溫廷安跪在地麵,麵向列祖列宗,呂氏親自掌板,咬著唇,那藤條照準少年清瘦的背部,結結實實鞭打了三十四十下。
眾人又驚又愕,大少爺身子金貴著呢,何時真正挨過打,縱使平時再頑劣也好,大夫人也根本舍不得打人,今番老太爺拿家法伺候,大家原以為大夫人會覥顏求情,但此番,大夫人竟是打下去了!
那位混不吝的溫廷安,居然也安安分分地受著?
眼見金貴的大少爺快被打得不成人樣兒,興風作浪的劉氏,有些傻了眼,忙上前勸解,呂氏並不停手,冷聲道:“不必再慣著這孽子,平素是我將他寵壞了,才導致他幹出如此無法無天的事,今日不狠訓,還不知道今後會墮落到什麽田地!”
眉姐兒捏緊了衣角,嚇得嗚嗚哭了起來。
呂氏是吃了秤砣鐵了心,手中動作未有停歇,藤條將溫廷安身上的紫衫鞭得線碎袂裂,露出了底下削薄的一席緋色直裰裘衣,衣物之下的肌膚,經受了連環抽打,已是皮開肉綻,溫廷安的額庭滲出了一層濃密細汗,軀體如若被拋擲於熔爐之中,身子骨被拆卸成四分五裂,後背處,是一片熱辣的生疼。
她哽住一口氣,硬生生地忍受著:“母親訓得是,孩兒確乎是做了諸多蠅營狗苟之事,活該受此訓誡。”
眾人見呂氏氣急了,雖說是大房裏的家務事,但又怕出了條人命,欲要去求溫老太爺送個免死人情,但溫老太爺性子執拗鐵直,不是那麽好告饒的,冷眼看著這一切,倒想看看這呂氏有何能耐,真能打死溫廷安這個不孝孽障麽?
府內一眾女眷圍在祠堂外邊,看著溫廷安麵白氣弱,那一襲緋紫裘衣盡是血漬,那挺得筆直的脊梁骨上,淤青紫痕,淩亂交錯,悉身上下,竟是沒一處好的地方。
劉氏勸解無效,其他房的夫人姨娘也輪番前勸,依舊苦說無果。
氣氛正僵滯之間,眾人倏然看到了一道修長冷峻的白衣身影,一瘸一拐,顫巍巍地步入祠堂,他氣質偏冷,尤其是額庭處的一截淤疤,教人斂聲屏氣,不敢妄自直視,雖是庶子出身,但那一瞬間,所有人覺知到了一份撼金振玉般的威嚴,陳嬤嬤和文景院的丫鬟們緊追而來,卻不敢攔截來人。
溫廷舜在溫廷安近側跪下,應聲:“孩兒的腿傷,是自己出城貪玩跌傷所致,與長兄毫無相涉。母親若是責罰長兄,也請一並責罰孩兒。”
溫廷舜話語平寂,卻異常堅決,大有一種長跪不起的勢頭。
第4章
溫廷舜這一出跪下,教外院一幹人震愕得不知所言,呂氏怔愣,歇了動作,那蘸了血的藤棍僵舉於虛空之中,走了一個起勢,卻再狠不下心落下。
溫廷安按捺住滔天疼痛,不動聲色審視近旁陪跪的庶弟,心下有些納罕,他端的是眉清目華,生著一張冷峻清寒的麵孔,氣剛軒正,話辭天然教人信服,但她一時想不通,溫廷舜不是恨透她,意欲弑了她麽,怎的今次卻瞞報實情?
呂氏抽了一口氣,淚珠如滾瓜似的砸下來,道:“舜哥兒不必替這孽兄說話,你腿疾未愈,經不起這般折騰,陳嬤嬤,快扶二少爺回去。”
陳嬤嬤等仆役正待去攙,卻聽溫廷舜道:“孩兒承儒學,從不打誑語,腿傷確乎是孩兒於雪野貪玩不慎所致,還是長兄救下孩兒,徹夜照拂,孩兒才從陰司揀回一命。茲事有傔從王冕為證,母親可召其對峙。”
他一席話滴水不漏,呂氏聽罷,心中鬱氣慢慢消了不少,又是傷感又是寬慰,少時王冕便被推了上來,他愧怍地凝著大少爺,複又忐忑地看著二少爺,把溫廷安唆使龐禮臣尋打手的事抹去,隻說了離開抱春樓後的來龍去脈,其他房的女眷一聽,王冕所述與溫廷舜所講的相一致,雖不明真假,但二少爺說是誤會,那眾人便隻能就坡下驢,視作鬧了一場烏龍,都有些尷尬,紛紛勸解呂氏。
劉氏和溫畫眉抱作一團擠眉弄眼地哭著,場麵功夫當然是要撐持一下,但聽到大少爺救下了二少爺時,劉氏暗暗吃驚,枕邊風是她吹給溫廷安的——為何她製造了開頭、醞釀了過程,卻未料中結尾!
大房城門失火,隻消溫廷舜將禍根引向溫廷安,在國公府鬧出聲勢來,就能讓呂氏一輩子塌著骨頭做人,她劉氏登堂入室,當家做主,指日而待也。屆時二少爺為官做宰,平步青雲,必會念著這份交情,她們母女倆自是不愁吃喝的,隨著二少爺品級擢升,眉姐兒能攀上金玉良緣,諸如郡爺侯爺相爺之流,並非全無可能。這般挑撥離間的連環計,動動嘴皮子的功夫,劉氏還是半點都不吃虧。
結果眼下,她釀好的一盤棋,全然走岔了!
少頃,溫老太爺的管事長貴掖著手,立在祠堂外邊,扯著細嗓子淡聲道:“各房都散了罷,家醜有什麽可窺的。”
長貴是溫青鬆的心腹,白麵灰袍,前身是先帝寢殿裏的退休掌印,服侍帝王三十多年,後遭坤寧宮算計,差點殞命於皇陵,還是溫老太爺救下他,此後,為一心效忠於恩人,長貴成了崇國公府家中管事,這一待又是三十年,在各房眼中,長貴是個從不顯山露水的角兒,大家都挺怵他的。
長貴發話,各房果真規規矩矩地四散下去,劉氏抱著眉姐兒原想待著,但長貴眼神是很毒的,似乎將一切的局,都洞悉得一清二楚,劉氏害怕他看出端倪,爾後反咬她一口,她不敢多留,抱著眉姐兒先悻悻回自己的院去了。
“呂夫人,您訓歸訓,但大少爺好歹也是溫家的匾額招牌,他負傷事小,殘了也無妨,但溫家地位眼看不保。大少爺這般模樣給外人見去,叫人說溫家與龐氏的粗野作風是同一路數,萬一落下了話柄,傳到了朝中,豈不是讓府內諸房老爺們難堪,您說是也不是?”
呂氏將藤棍扔給廝役,以袖揩淚,恭聲稱是,她曉得溫老太爺終於鬆口,看在溫廷舜的份兒上,找了個台階給大房下,同時給溫廷安麵子,讓兄弟倆化幹戈為玉帛。
待長貴帶著侍役離去後,溫廷舜平視著前方,鴉黑的睫羽斂落一片翳影,用隻有兩個人才能聽見的嗓音,對溫廷安居高臨下道:“這條命我還給你,眼下兩清了。”
溫廷安頗覺費解,捉摸不透少年的心緒,陳嬤嬤和丫鬟們心急火燎扶二人起身時,她往他方向看去,卻不想,溫廷舜亦在審視著她。
在溫廷舜的眼中,他覺得這個長兄,從小時起,便生得過分斯文俊秀了,容色芙蓉勝雪,眉如娥黛,膚如蜜脂,甚至,五官比尋常閨閣人家護養得還要精致,經了一頓打,那一對眸,就像是浸了新雨的空山秋池,添了三兩分陰柔嬌憐的意蘊,毫無男兒該有的陽剛與氣魄,溫廷舜心生一種微妙的懨嫌,懶得再看。
陳嬤嬤請了宮中嚴太醫,先替二少爺診治腿疾,診治完這頭,再去濯繡院給大少爺看看。
嚴太醫對溫廷舜印象是極好的,想著他未來可能成大內宰執,遂提前拉攏好關係,千叮嚀萬囑咐,盡心盡力。但到了溫廷安這裏,他態度冷了下來,明顯是對臭名昭著的紈絝子弟並不待見,話裏話外透著一股子蔑冷,開了方子,公事公辦,沒多照看便離去。
稍息,丫鬟檀紅與瓷青攙溫廷安回內院療傷,陳嬤嬤趁著晌午,打了盆煮好的熱水,遣散了倆丫鬟,為她濯洗身體,卻教溫廷安峻拒了,陳嬤嬤苦笑,輕聲道:“大小姐,您是我從幼時服侍到大的,您若是自尊恥於見人,那我也無立足之地了。”
溫廷安沒想這麽多,她適應了紈絝子弟的身份,但尚未適應方方麵麵被人伺候的日子,總覺別扭極了,但陳嬤嬤格外固執,溫廷安不同意的話,她便固守在屏風跟前,久不離去,萬般無奈之下,溫廷安隻好任她去了。
熱水淋漓在了背溝處的傷口上時,儼似漫天鹽霜撒落,疼得溫廷安痛嘶一聲,待洗濯畢,外頭響起一串細碎步聲,呂氏挽簾而來,她顯然是哭過了一陣子,眼窩腫脹如靡桃,甚至鬢角生了微白,蒼老了很多:“安兒,你可要緊,是娘下手重了,把你打成這樣……”
“是孩兒不孝在先,害娘丟了臉麵,讓娘給祖父訓跪,孩兒受罰是應得的。”溫廷安道,唇角扯出安撫的溫笑。
她還得感謝這一頓杖罰,能為溫廷安浪子回頭,尋了個順水推舟的好由頭,倘若沒這頓打,她不知要裝到何時。
陳嬤嬤訝異於大少爺會這般說,寬慰地對呂氏道:“經此一難,大少爺比以往更加識大體明事理,大夫人,這是好兆頭啊……”
呂氏心中仍舊有極深的愧怍,梳洗罷,喚嬤嬤端了提早煲好的參湯來,掂匙吹了吹,一口一口喂她喝下,一片嫋嫋湯香裏,溫廷安用氣聲道:“我本是女兒身,又不是男兒郎,倘若我恢複女兒身,是不是便能活得自在些?”
一室死水般的俱寂,呂氏眸露懼怖之色,唯恐隔牆有耳,怕旁人聽到,當下給陳嬤嬤使了個眼色,陳嬤嬤急急挽簾出去,屏退四下丫鬟婆子,陳嬤嬤守在了琢繡院外邊,以少爺稱疾之由,謝絕了前來探望的各房夫人小姐。
呂氏以絲帕拭淚,戚聲道:“安兒,你忘了娘疇昔給你的教誨了麽,這番話切不可胡亂說,你是女兒身這件事,除了我,你爹還有陳嬤嬤,其他人是不能知的,更不能讓溫老太爺知曉,這與牽係到大房的命脈與榮辱,你可明白?”
溫廷安眸露一絲鈍鈍的迷惘,道:“可是,現在不是有二弟給咱們撐門楣?今歲春闈開考,三姨娘和眉姐兒都盼著他進入前三甲,他一人高中,咱們大房跟著沾光。”
呂氏苦笑地搖了搖頭:“舜哥兒雖說是課業好,但到底是庶出出身。你可知道,當今朝堂中從一品之上的文臣,從資政殿大學士到太子太師,從大理寺再至國子監祭酒,哪位掌司重權的大人不是嫡出,嫡出與庶出隔著幾重山,庶出要熬資曆,品級拔擢也不高……”
呂氏抓緊了溫廷安的手:“安兒啊,你是你爹的第一個孩子,你出世的那年,恰好是龐家最得勢的時刻,龐太保府的大夫人也有生產,官家下朝後,還特地去關照了龐殿前司禁軍教頭,溫家明顯遭了冷遇,朝中少不得有明嘲暗諷的聲音,那一陣子,老太爺還有你爹,臉色一直不大好看。為了光複溫家門楣,老太爺殷切指望你是個男兒,不光是為了光複宗族榮耀,還因為龐氏的大夫人生了個少爺出來,咱們不能被那龐大夫人比下去……”
話至此處,呂氏哽咽了一下,靜默了晌久,才無比艱澀地道:“可是,娘的肚子到底不爭氣,生下來後,偏偏你是個女兒。”
十六年前,聽到產婆說『有了弄瓦之喜』,呂氏惶恐極了,為了大房顏麵,為了溫家榮辱,她咬咬牙,選擇鋌而走險,重金收買了那個產婆,對外稱是『有了弄璋之喜』,她把溫廷安扮作男兒,好在溫廷安長相也清雋英氣,穿上男兒衣袍,高束士族玉冠,爹娘與陳嬤嬤,死守嚴守,這十六年以來,無人能覺察她身上的秘密。
雖能瞞天過海,隻遺憾,原主確乎不是讀書這塊料子,性子越寵越嬌縱。
在族學裏,三天打魚四日曬網,書未讀上幾頁,禍事惹了不少,要麽仗著身份,去欺侮課業比自己優異的庶弟,搞團體孤立,要麽開考時,讓王冕和檀紅、瓷青他們拿著寫好答案的紙團,從窗扃外扔進去,助自己舞弊,全然沒個正形兒,把老先生氣得不輕。
把家仆從族學遣退後,原以為這紈絝會有所收斂,詎料,溫廷安居然玩起了樗蒲與打馬,這些物什藏於監舍的胡床底下,逢老先生不在,便號召諸少爺們一起,張燈達晝以□□頭,博得還是五花馬千金裘,一眾朱門學子豪擲百萬終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