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節
穿成反派他長兄(穿書) 作者:孤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冕隻好誠惶誠恐地離去,溫廷安待取到墨帖與紙張時,倏然間,前頭一陣此起彼伏的嘩聲,動靜很是不小,不由循聲看去,卻是看到了一道熟稔的人影。
少年峨冠博帶,身量軒挺又曠朗,那一襲白襟滾銀,在瀟瀟的雪光晌晴裏格外醒目,來人竟是數個時辰前見過的沈雲升。
外舍生平時很少與上舍生接觸,不少人用仰慕崇敬的眼神看著他,就連呂祖遷都不自覺挺直身板,連眼神都變了。
溫廷安看著了沈雲升,沈雲升也看著了她,那一雙眸襯出不落庸常的氣度,視線很淡,落在她身上,停駐了片刻,微微頷首,複又斂了回去。
他還記得她,沒裝作不認識,五官和行止一如初見的雪夜裏,氣質疏淡且麵冷。
溫廷安見著他臂肘間執著一卷線裝的印曆,回溯起原書,沈雲升曆經困苦才終於進入族學,成為太常寺的上舍生。而身為上舍生,有一門名曰『醫治比校』的實操課,每人會發一本印曆,每日抽一個時辰派往五大學目的學齋裏,醫治患病的生員,診治之時,會在印曆上書寫所診疾狀,並交予醫學博士戳蓋朱章,春闈開考時,會有官人針對上舍生的實操課績比校,陟罰臧否,分出優劣。
隻不過,眼下不是要私試嗎,沈雲升若是要上實操課的話,為何來此處做呂黿的學官?
溫廷安沒有餘裕的時間思量這一樁事,她磨好了墨,凝眸審題,呂黿攏共出了三道大題,先是律義,律策次之,律論末之,僅有一炷香的時間答題。每道大題囊括諸多小題,文字閱讀量和思考密度頗大,時間又短促,尚未開考,氣氛便已是沉重又壓抑,幾近於哀鴻遍野。
溫廷安將三道大題過了一回。
律義,顧名思義,考得就是死記硬背的書中內容,考注疏、頒布某例律法的宰執、案例,一如填空、默寫,全憑記憶力。
律策,針對某一治道議題,從律學的立場,作出夾敘夾議的千字策論。
律論,三題之中難度最大,地位相當於前世理科最後一道大題,講述了豐城曲江一帶,有一樁牽涉了世家大族的離奇盜葬案。
『一位世子爺和他的姨父,為讓子孫享萬代福祿,聽信神婆讒言,派人將老祖宗的祖墳挖撅而出,將母親棺木疊葬於老祖宗舊棺之上。後遭族人告發,負責該案的縣令同世子爺是一夥,尋一莫須有的罪名,將族人法辦。
族人潛逃,逃至布政司找到參議控告,參議將該案轉予知府,知府將世子爺等人及案卷參詳問審,世子爺與姨父為逃牢獄之災,趁仵作勘驗墓地後,連夜將母親棺木移至他處另葬,爾後,反訴族人誣告良民,又告縣令受賄與世家勾結。後,三院獲悉此情,決意掛牌督辦,將盜葬案移送至州府重審。
案情如述,請以大鄴刑律謹對。』
盜葬案於十日前剛發生過,雖說這道題也牽涉到了墓林,但案情原況、量刑標準、律法定奪,卻與第一堂課講得內容幾乎不相涉,若是毫無儲備,便覺該題艱深難解。
案情之中的世子爺與姨父,原本隻有盜葬罪,但財迷心竅,不僅掘了祖墳,還辱沒祖屍,數罪並罰,按律當斬。
溫廷安圈出了案情的數個詞眼,觀覽了一回,便續用原主的語境來寫題,左鄰右舍早已響起了奮筆疾書的挲挲之音,聲如蠶食桑葉,石擊深潭,煞是悅耳。
溫廷安有個怪癖,喜歡從後往前寫題,由難入簡,她先將最後一道律論謄寫完,再逐次去寫律策與律義。
約莫半刻鍾過去後,坐在她前排的一位生員,猝然捂緊了肚子,踉踉蹌蹌地起身,步至呂黿近前,麵色煞白道:“先生,我應是早膳吃錯了東西,鬧了肚子,胃脹得厲害,不知能去茅屋否……”
呂黿對沈雲升道:“伯晗,你給他看看。”
伯晗是沈雲升的表字,他謹應了聲,為那位生員切脈,再看了舌苔與腹部,詳盡問了其近七日的如廁情狀,那生員額冒冷汗,期期艾艾地答了,沈雲升道:“胃氣暢順,腹息畢至,囊部無結阻,脈象亦屬平通,你雖腹鼓,但胃並無脹氣之狀,你應是了無大礙的。”
呂黿捋了捋須,話辭冷峻:“伯晗說無礙,你便是無礙,既然無礙,那佯病去茅廁作甚?”
生員一霎地寒汗潸潸,他總不能承認自己打算去茅廁與家仆晤麵,竊拿紙團吧?
他原本想死皮賴臉稱自己就是有病,但不知為何,看到沈雲升那一雙清寂如水的眸子,仿佛是洞悉了他心中的把戲,他脊椎都拔涼了,當下挺直了腰板,尷尬地打了個哈哈,說沈雲升診治出神入化,一為他診脈,他便不腹脹了,語罷,訕訕地返了回去。
堂中原是還有數位意欲稱疾的生員,見了這個場麵,皆是悻悻,誰也不敢去鋌而走險,隻能硬著頭皮,絞盡腦汁地將律題寫完。
這一下子,溫廷安終於曉得,呂黿請沈雲升暫代學官的目的何在了。
每逢私試、公試、舍試,總有那麽一夥生員假稱疾,實則去茅房造弊,他們演得栩栩如生,教人辨不清他們病況真假,耳根子軟的學官,便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他們去了,但這亦助長了假稱疾的惡風,對認真學試的生員並不公平。
律學醫學兩大學齋的博士,遂是聯袂想了一出法子,那便是每逢大考,必遣太常寺裏的一位上舍生或內舍生,以學官之名,跟隨律學博士左右,以司監堂之職。
溫廷安寫完了三道大題,撚起了墨紙,輕輕吹一口氣,待墨字幹了之後,款款起身,行將交卷,行至第一排時,呂祖遷突然起身,不輕不重地撞了她一下,把她撞到了身後,他一馬當先趨步至呂黿近前,將答紙放置在台麵。
他算是第一位交卷的了。
呂祖遷驕傲地挺了挺胸膛,睥睨了溫廷安一眼,溫廷安隻是搖搖頭,跟上去,將卷子交了上去,她看了沈雲升一眼,念著現在還未下學,她想等下學後再去尋他說話。
兩人一前一後步至廊廡外,呂祖遷陰陽怪氣地道:“看你抄得挺滿當的啊。”
溫廷安莞爾,寥寥地牽起唇角:“若我不是抄的,你當如何?”
呂祖遷挑了挑眉,道:“你哪次課考不是抄來的?抄得雞零狗碎,還裝得這般無辜,我爹要不是看在你爹你祖父的麵子上,早把你趕出去了!”
溫廷安負手在背:“那你要打賭麽?”
“大鄴禁賭,族學更甚,你還知律犯法?”
“所以說,你不敢?”
呂祖遷額庭青筋猙突,被激起來了:“你要賭什麽?怎麽賭?”
溫廷安徐緩地道:“此番私試,若我考得甚於你,你便應承我一件事。”
第9章
溫廷安看著呂祖遷,晌晴的雪光偏略斜照,幽謐入廡,將她的容色描金,襯得眸色,儼似金爐內明明滅滅的一縷煙靄,幽幻莫測。
呂祖遷心頭一震,目露戒意,趾高氣昂道:“答應你什麽事,莫非你是想當齋長?”
並非沒有這般可能,未被遣退前,溫廷安在學齋裏玩世不恭,屢犯族規,處處與呂祖遷抵牾,且頻生齟齬,呂祖遷被他磨得夠嗆,甚至有一回,溫廷安叉著腰,倨傲地挑釁他道:“再敢管爺的閑事,信不信爺褫奪了你的齋長之位?”
這一席話,呂祖遷記恨了許久,生成了心底的一根棘刺,怕是溫廷安覬覦齋長之位很久了,但齋長由律學博士遴選而出,課業拔尖者方才能勝任,溫廷安是個比茅坑石頭還潰臭的墊腳石,一無所長,就憑他,還想當齋長?做什麽青天白日大夢!
“祖謙兄,有道是君子不奪人所愛,你是齋長,我定是不會與你相爭。”溫廷安言笑晏晏。
呂祖遷納悶,揩了揩鼻梁,抱臂道:“那……你不想齋長,那是所為何事?”
“待翌日私試課績一出,你便曉得了。若我勝於你,你答應我一樁事,若我遜色於你,我亦應承你一件事。”
呂祖遷自然不信溫廷安會勝過他,他深信自己贏定了,盯著溫廷安秀氣清雋的臉,詭笑道:“好,倘若我贏了你,你便穿上襦裙羅衣,點絳唇敷鵝粉,戴珠簪披繡帛,繞三舍苑走一遭,令所有人都看到你!”
溫廷安微怔,起初以為呂祖遷發覺了她真實身份,但轉念一想,實則是這人要羞辱她,一個男兒郎,被迫換上女兒衣,大庭廣眾之下受矚目禮,無異於是尊嚴上的酷刑,呂祖遷想出這一記陰招,可真夠損的。
這個賭就這般定下來了,待下學,她在學齋門前等候沈雲升,少時,他人出來了,協同呂黿一起,兩人正交談著什麽政事,麵色沉肅,見著溫廷安,呂黿適時止話,庬眉略凝:“溫生員有何要事?若是來問私試結果,得等明日。”
溫廷安作了深揖,捏腔拿調道:“學生是來尋沈兄。”
呂黿微訝,看了溫廷安一眼,複又看沈雲升,好奇道:“你們認識?”
沈雲升頷首,淺聲道:“有過兩麵的交情。”隻不過,這番話似乎比往日添了幾分溫潤和煦,少年看著溫廷安,抿唇拱了拱手。
呂黿還要去一趟校舍,得趕路,遂沒深問下去,僅道:“伯晗,那一樁事談到這裏,你得多多留心。”
言訖,複又對溫廷安沉聲道:“老夫告誡你,伯晗是上舍生,你可別將你那些旁門左道帶過來,切忌把他帶到什麽三教九流之地,若是帶壞了他,老夫唯你是問!”
“是是是,”溫廷安無奈耷眉,“學生又不是什麽妖魔鬼怪凶神惡煞。”
呂黿不放心地離卻後,兩人俱是送了一禮,溫廷安道:“那夜過後,沈兄離開得太突然了,我都沒來得及好好言謝。”
沈雲升神色淡淡,泰然如初,沒提舊事,問道:“不知令兄腿疾如何?”
溫廷安便將太醫近日的診斷之況講了,低低喟一口氣,道:“也不知幼弟能否在上舍裏行動自如,沈兄是上舍生,書學所在的魁院與太常寺距離極近,不知沈兄得暇時,能否去看看幼弟的腿疾?”
語罷,她從袖囊裏之中摸出一袋鼓囊囊的錦袋,溫聲道:“滴水之恩,理當湧泉相報,承蒙沈兄救了幼弟的命,這是我小小心意,萬請沈兄收下。”
沈雲升沒接,看著她問:“若是憂慮他,為何你不親自去?”
沈雲升性子耿率修直,說話反而沒有尋常生員的含蓄迂腐,其氣度和胸襟趨於曠朗,語氣溫和,卻有堅執的力量。
“幼弟並不待見我,”溫廷安佯作自嘲一笑,口吻黯然銷魂,“我曾經善妒,做過很多傷害過他的事,他不可能會寬宥於我。”
旁人的家務事,沈雲升不好臧否,他與溫廷舜未正麵打過交道,不過,常在三舍苑的戟門前,看到此人所撰的策論文章,尤其是針對新政課稅所作的千字論,字字千鈞,勢若瓦釜雷鳴,末尾一句『歲無恙無耶?民亦無恙耶?』,可窺其文氣之卓絕,教人力所難逮。
沈雲升深覺溫廷舜,是骨子頗傲的一個人。
他將錦袋推回溫廷安的掌心裏:“能有禦醫醫治,想必你幼弟的腿疾亦能痊愈,不若這樣,接下來一個月,我去書學看看他,替你關照一些,不過,我會說是以你的名義。”
沈雲升說話時,雖是麵冷,但話辭溫煦,如晴午薰風,在聽者心頭處草長鶯飛,“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是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隻消改正就好,若是你將自責背負終生,那當是很累的。”
溫廷安心中驀然一暖,掖著手略行前一步,待他走上前來,她剴切地道:“沈兄不受我的心意,那我能為沈兄做什麽,總不能白白受了你的照拂,那我心裏會更過意不去。”
沈雲升看了她一眼,倏然淺笑,“還真有一些事忙不過來,隨我來罷。”溫廷安眉眸彎成了上弦月,連聲應是,快步跟了上去。
沈雲升出身農門,家境貧寒,雖是以養士之名義成為了上舍生,但在勤學之餘,須為族學分擔諸多差事,諸如晨間擊木鐸,整理學齋蒲團,替博士研墨謄義,在膳堂裏當夥夫等等,髒活累活他都要幹。
一般的上舍生看不起內舍生和外舍生,這就凸顯出沈雲升的品質了,謙遜克己,縱使從窮舉人飛升了,也不因身份而覺高人一籌。
他帶著溫廷安去至一座典雅樸拙的漆灰樓台前,簷牙嶙峋,廊腰縵回,一道長橋臥伏於淅川之上,穿過了石橋,折過遊廊,進入了內樓之處。
隻聽他道:“此處是三舍苑的文庫,有曆代新科狀元郎的策論文章,也有諸多孤本刻本,藏書深廣,幾近於汗牛充棟。白晝供博士、學官、學諭與上舍生在此抄書摘書,生員可在齋內勘讀,禁止帶書離庫。宵禁是在酉時二刻,值酉時,我需去膳堂搭把手,恐難分出心神在文庫守著,看看你能否撥出兩刻鍾,暫代我守著文庫,解了燃眉之急?”
這契合了溫廷安的意,文庫是瑰寶之地,與律學相關的典籍浩如煙海,更有去歲登狀元郎的律策文章,此些是她盡快摸清公試、舍試與春闈進士考的捷徑,但文庫僅對指定的生員與夫子開放,憑她的身份,還不一定能進去。
眼下,她是沈雲升在做學裏唯一有交情的同窗,彼此雖然還不算熟稔,還起碼也有幾分信任。沈雲升身邊的人,俱是出身顯赫,理所當然看不起他,是以,沈雲升在上舍裏並無交心之友,便給了溫廷安乘隙而入的機會。
溫廷安沒有馬上應承,忖了忖,再是道:“請沈兄方心,這兩刻鍾我一定是有的,橫豎家中不急催我回去,加之文庫環境清幽闃寂,是個適合修身養性的好地方,我能得一時清淨呢。”
沈雲升挑了挑眉心,抿了抿唇,一麵將一柄鐵匙遞與她,一麵道:“此則文庫一樓二樓的鑰匙,三樓是禁地,呂博士交代過,任何生員都不能上去,你要切記,絕不能上去,也什麽都不要問。”
溫廷安心中起了困惑,但明麵上乖馴地接過了鑰匙,道:“好,我隻守著一樓二樓,沈兄去膳堂之時,我便在此處替沈兄看著文庫,權當是給你分憂了。”
“好,那便從明日開始。”沈雲升沒別旁的是要跟她交代了,略略敘話幾句,天時不早,已是晌午的光景,木鐸聲響起來,該是上射騎課了,他讓她去上課。
大鄴在開始重視武治後,便將騎馬和射箭納入了科考,生員可以自選一門課,溫廷安斟酌了一番,決計去上射箭課。
眾人換上清一色的深色縛帶勁裝,穿過青石板鋪就的闊道,便到了草場上,溫廷安赫然發現溫廷舜就在裏頭。
少年姿容高華,靜坐於輪椅之上,端的一張冰清玉潔的臉,額角瘡疤仍在,襯得他冷漠且疏離,毓秀且清逸,無人敢近。
眼下隻見他張弓挽箭,箭無虛發,皆是穩穩射中靶心,生員們眸露欽仰之色,一片叫好。
溫廷舜不僅書念得極好,做得一手雲錦天章,就連射騎武學,都是上佳,可謂是文武兼備,溫廷安豔羨這種奇才,但她也不甘於步人後塵。
循照師囑,她控製挽著彎弓的力度,和箭枝的方位,磨練約莫半個時辰,竟也能一箭射中靶心,周遭漸漸聚了一批生員,又驚又愣地看著她。
所有人都知曉,溫廷安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嬌貴瓷器,今兒她居然也能挽大弓,一箭擊中靶心,真教人匪夷所思。
一些上舍生看她好幾眼,走至溫廷舜近前,震愕一聲:“這真的是你那位長兄麽?以前不就是個草包紈絝,這變化也太大了罷。”
又有人道:“以前沒正眼看過,現在細看,發現她生得真是秀氣,跟個少奶奶似的。”
溫廷舜放下冷弓長箭,冷黯的眸子裏,視線稍稍聚焦,帶著一絲審視意味看著溫廷安,少年的雪白膚色上,泅出一層薄汗,腮部滲出淺淺的暈色,那一身玄色披紅的勁裝,穿在她纖細俊俏的身上,襯出腰細修長的輪廓。她的虎口和掌腹,被箭枝和劍弦磨蹭得腫疼,但她卻是噙著溫和笑色,遠觀上去,儼似一株漠野上的白楊。
偏巧,盛著碎屑笑意的眉眸,正好與他的視線撞上了。
一霎地,溫廷舜心底懨嫌之色益濃,視線撇開,不再看她。但第二次射箭之時,箭頭險些偏靶,所有人仍在說射得好,但隻有他知曉,自己方才心神不專。周遭仍有人在傳達溫廷安的事,教他那淩冽如霜的眼神一凝,悉身寒顫,當下不敢說話。
約莫掌燈時分,下學了,夕色熔金,日暮西沉,東教坊禦街夾側,陸陸續續張羅起了夜間生意,通紅熾亮的燈籠懸墜於諸巷諸戶,禦街道上車馬駢闐,複又塞住了,溫廷安遂是吩咐王冕去榆林南巷的林家餅鋪,買了五隻湯餅,給數位幼弟分發下去,權當墊墊肚子。
這時,她聽著外頭傳了一陣疾呼,勢若厲鬼哭嚎:
“崔校尉打人了!崔校尉打人了!要打死人了!了不得,要鬧出人命咯!”
溫廷舜挽起了車簾,隔著雪霧,抬起眸梢,看了個究竟。
不遠處,停擺著一輛尋常的閨家馬車,馬車前杵著三個人,有個身量孔武的九尺男兒,著一身馬麵褶的曳撒勁袍,首束短弁烏帽,掌纏玄帶,腰懸金錯刀,韌臂一甩,正提溜起一個牙倌打扮的青年,怒喝道:“你他娘的王八奸人,敢誆藏我妹妹的金銀鋪契,老子弄死你!”
少年峨冠博帶,身量軒挺又曠朗,那一襲白襟滾銀,在瀟瀟的雪光晌晴裏格外醒目,來人竟是數個時辰前見過的沈雲升。
外舍生平時很少與上舍生接觸,不少人用仰慕崇敬的眼神看著他,就連呂祖遷都不自覺挺直身板,連眼神都變了。
溫廷安看著了沈雲升,沈雲升也看著了她,那一雙眸襯出不落庸常的氣度,視線很淡,落在她身上,停駐了片刻,微微頷首,複又斂了回去。
他還記得她,沒裝作不認識,五官和行止一如初見的雪夜裏,氣質疏淡且麵冷。
溫廷安見著他臂肘間執著一卷線裝的印曆,回溯起原書,沈雲升曆經困苦才終於進入族學,成為太常寺的上舍生。而身為上舍生,有一門名曰『醫治比校』的實操課,每人會發一本印曆,每日抽一個時辰派往五大學目的學齋裏,醫治患病的生員,診治之時,會在印曆上書寫所診疾狀,並交予醫學博士戳蓋朱章,春闈開考時,會有官人針對上舍生的實操課績比校,陟罰臧否,分出優劣。
隻不過,眼下不是要私試嗎,沈雲升若是要上實操課的話,為何來此處做呂黿的學官?
溫廷安沒有餘裕的時間思量這一樁事,她磨好了墨,凝眸審題,呂黿攏共出了三道大題,先是律義,律策次之,律論末之,僅有一炷香的時間答題。每道大題囊括諸多小題,文字閱讀量和思考密度頗大,時間又短促,尚未開考,氣氛便已是沉重又壓抑,幾近於哀鴻遍野。
溫廷安將三道大題過了一回。
律義,顧名思義,考得就是死記硬背的書中內容,考注疏、頒布某例律法的宰執、案例,一如填空、默寫,全憑記憶力。
律策,針對某一治道議題,從律學的立場,作出夾敘夾議的千字策論。
律論,三題之中難度最大,地位相當於前世理科最後一道大題,講述了豐城曲江一帶,有一樁牽涉了世家大族的離奇盜葬案。
『一位世子爺和他的姨父,為讓子孫享萬代福祿,聽信神婆讒言,派人將老祖宗的祖墳挖撅而出,將母親棺木疊葬於老祖宗舊棺之上。後遭族人告發,負責該案的縣令同世子爺是一夥,尋一莫須有的罪名,將族人法辦。
族人潛逃,逃至布政司找到參議控告,參議將該案轉予知府,知府將世子爺等人及案卷參詳問審,世子爺與姨父為逃牢獄之災,趁仵作勘驗墓地後,連夜將母親棺木移至他處另葬,爾後,反訴族人誣告良民,又告縣令受賄與世家勾結。後,三院獲悉此情,決意掛牌督辦,將盜葬案移送至州府重審。
案情如述,請以大鄴刑律謹對。』
盜葬案於十日前剛發生過,雖說這道題也牽涉到了墓林,但案情原況、量刑標準、律法定奪,卻與第一堂課講得內容幾乎不相涉,若是毫無儲備,便覺該題艱深難解。
案情之中的世子爺與姨父,原本隻有盜葬罪,但財迷心竅,不僅掘了祖墳,還辱沒祖屍,數罪並罰,按律當斬。
溫廷安圈出了案情的數個詞眼,觀覽了一回,便續用原主的語境來寫題,左鄰右舍早已響起了奮筆疾書的挲挲之音,聲如蠶食桑葉,石擊深潭,煞是悅耳。
溫廷安有個怪癖,喜歡從後往前寫題,由難入簡,她先將最後一道律論謄寫完,再逐次去寫律策與律義。
約莫半刻鍾過去後,坐在她前排的一位生員,猝然捂緊了肚子,踉踉蹌蹌地起身,步至呂黿近前,麵色煞白道:“先生,我應是早膳吃錯了東西,鬧了肚子,胃脹得厲害,不知能去茅屋否……”
呂黿對沈雲升道:“伯晗,你給他看看。”
伯晗是沈雲升的表字,他謹應了聲,為那位生員切脈,再看了舌苔與腹部,詳盡問了其近七日的如廁情狀,那生員額冒冷汗,期期艾艾地答了,沈雲升道:“胃氣暢順,腹息畢至,囊部無結阻,脈象亦屬平通,你雖腹鼓,但胃並無脹氣之狀,你應是了無大礙的。”
呂黿捋了捋須,話辭冷峻:“伯晗說無礙,你便是無礙,既然無礙,那佯病去茅廁作甚?”
生員一霎地寒汗潸潸,他總不能承認自己打算去茅廁與家仆晤麵,竊拿紙團吧?
他原本想死皮賴臉稱自己就是有病,但不知為何,看到沈雲升那一雙清寂如水的眸子,仿佛是洞悉了他心中的把戲,他脊椎都拔涼了,當下挺直了腰板,尷尬地打了個哈哈,說沈雲升診治出神入化,一為他診脈,他便不腹脹了,語罷,訕訕地返了回去。
堂中原是還有數位意欲稱疾的生員,見了這個場麵,皆是悻悻,誰也不敢去鋌而走險,隻能硬著頭皮,絞盡腦汁地將律題寫完。
這一下子,溫廷安終於曉得,呂黿請沈雲升暫代學官的目的何在了。
每逢私試、公試、舍試,總有那麽一夥生員假稱疾,實則去茅房造弊,他們演得栩栩如生,教人辨不清他們病況真假,耳根子軟的學官,便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他們去了,但這亦助長了假稱疾的惡風,對認真學試的生員並不公平。
律學醫學兩大學齋的博士,遂是聯袂想了一出法子,那便是每逢大考,必遣太常寺裏的一位上舍生或內舍生,以學官之名,跟隨律學博士左右,以司監堂之職。
溫廷安寫完了三道大題,撚起了墨紙,輕輕吹一口氣,待墨字幹了之後,款款起身,行將交卷,行至第一排時,呂祖遷突然起身,不輕不重地撞了她一下,把她撞到了身後,他一馬當先趨步至呂黿近前,將答紙放置在台麵。
他算是第一位交卷的了。
呂祖遷驕傲地挺了挺胸膛,睥睨了溫廷安一眼,溫廷安隻是搖搖頭,跟上去,將卷子交了上去,她看了沈雲升一眼,念著現在還未下學,她想等下學後再去尋他說話。
兩人一前一後步至廊廡外,呂祖遷陰陽怪氣地道:“看你抄得挺滿當的啊。”
溫廷安莞爾,寥寥地牽起唇角:“若我不是抄的,你當如何?”
呂祖遷挑了挑眉,道:“你哪次課考不是抄來的?抄得雞零狗碎,還裝得這般無辜,我爹要不是看在你爹你祖父的麵子上,早把你趕出去了!”
溫廷安負手在背:“那你要打賭麽?”
“大鄴禁賭,族學更甚,你還知律犯法?”
“所以說,你不敢?”
呂祖遷額庭青筋猙突,被激起來了:“你要賭什麽?怎麽賭?”
溫廷安徐緩地道:“此番私試,若我考得甚於你,你便應承我一件事。”
第9章
溫廷安看著呂祖遷,晌晴的雪光偏略斜照,幽謐入廡,將她的容色描金,襯得眸色,儼似金爐內明明滅滅的一縷煙靄,幽幻莫測。
呂祖遷心頭一震,目露戒意,趾高氣昂道:“答應你什麽事,莫非你是想當齋長?”
並非沒有這般可能,未被遣退前,溫廷安在學齋裏玩世不恭,屢犯族規,處處與呂祖遷抵牾,且頻生齟齬,呂祖遷被他磨得夠嗆,甚至有一回,溫廷安叉著腰,倨傲地挑釁他道:“再敢管爺的閑事,信不信爺褫奪了你的齋長之位?”
這一席話,呂祖遷記恨了許久,生成了心底的一根棘刺,怕是溫廷安覬覦齋長之位很久了,但齋長由律學博士遴選而出,課業拔尖者方才能勝任,溫廷安是個比茅坑石頭還潰臭的墊腳石,一無所長,就憑他,還想當齋長?做什麽青天白日大夢!
“祖謙兄,有道是君子不奪人所愛,你是齋長,我定是不會與你相爭。”溫廷安言笑晏晏。
呂祖遷納悶,揩了揩鼻梁,抱臂道:“那……你不想齋長,那是所為何事?”
“待翌日私試課績一出,你便曉得了。若我勝於你,你答應我一樁事,若我遜色於你,我亦應承你一件事。”
呂祖遷自然不信溫廷安會勝過他,他深信自己贏定了,盯著溫廷安秀氣清雋的臉,詭笑道:“好,倘若我贏了你,你便穿上襦裙羅衣,點絳唇敷鵝粉,戴珠簪披繡帛,繞三舍苑走一遭,令所有人都看到你!”
溫廷安微怔,起初以為呂祖遷發覺了她真實身份,但轉念一想,實則是這人要羞辱她,一個男兒郎,被迫換上女兒衣,大庭廣眾之下受矚目禮,無異於是尊嚴上的酷刑,呂祖遷想出這一記陰招,可真夠損的。
這個賭就這般定下來了,待下學,她在學齋門前等候沈雲升,少時,他人出來了,協同呂黿一起,兩人正交談著什麽政事,麵色沉肅,見著溫廷安,呂黿適時止話,庬眉略凝:“溫生員有何要事?若是來問私試結果,得等明日。”
溫廷安作了深揖,捏腔拿調道:“學生是來尋沈兄。”
呂黿微訝,看了溫廷安一眼,複又看沈雲升,好奇道:“你們認識?”
沈雲升頷首,淺聲道:“有過兩麵的交情。”隻不過,這番話似乎比往日添了幾分溫潤和煦,少年看著溫廷安,抿唇拱了拱手。
呂黿還要去一趟校舍,得趕路,遂沒深問下去,僅道:“伯晗,那一樁事談到這裏,你得多多留心。”
言訖,複又對溫廷安沉聲道:“老夫告誡你,伯晗是上舍生,你可別將你那些旁門左道帶過來,切忌把他帶到什麽三教九流之地,若是帶壞了他,老夫唯你是問!”
“是是是,”溫廷安無奈耷眉,“學生又不是什麽妖魔鬼怪凶神惡煞。”
呂黿不放心地離卻後,兩人俱是送了一禮,溫廷安道:“那夜過後,沈兄離開得太突然了,我都沒來得及好好言謝。”
沈雲升神色淡淡,泰然如初,沒提舊事,問道:“不知令兄腿疾如何?”
溫廷安便將太醫近日的診斷之況講了,低低喟一口氣,道:“也不知幼弟能否在上舍裏行動自如,沈兄是上舍生,書學所在的魁院與太常寺距離極近,不知沈兄得暇時,能否去看看幼弟的腿疾?”
語罷,她從袖囊裏之中摸出一袋鼓囊囊的錦袋,溫聲道:“滴水之恩,理當湧泉相報,承蒙沈兄救了幼弟的命,這是我小小心意,萬請沈兄收下。”
沈雲升沒接,看著她問:“若是憂慮他,為何你不親自去?”
沈雲升性子耿率修直,說話反而沒有尋常生員的含蓄迂腐,其氣度和胸襟趨於曠朗,語氣溫和,卻有堅執的力量。
“幼弟並不待見我,”溫廷安佯作自嘲一笑,口吻黯然銷魂,“我曾經善妒,做過很多傷害過他的事,他不可能會寬宥於我。”
旁人的家務事,沈雲升不好臧否,他與溫廷舜未正麵打過交道,不過,常在三舍苑的戟門前,看到此人所撰的策論文章,尤其是針對新政課稅所作的千字論,字字千鈞,勢若瓦釜雷鳴,末尾一句『歲無恙無耶?民亦無恙耶?』,可窺其文氣之卓絕,教人力所難逮。
沈雲升深覺溫廷舜,是骨子頗傲的一個人。
他將錦袋推回溫廷安的掌心裏:“能有禦醫醫治,想必你幼弟的腿疾亦能痊愈,不若這樣,接下來一個月,我去書學看看他,替你關照一些,不過,我會說是以你的名義。”
沈雲升說話時,雖是麵冷,但話辭溫煦,如晴午薰風,在聽者心頭處草長鶯飛,“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是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隻消改正就好,若是你將自責背負終生,那當是很累的。”
溫廷安心中驀然一暖,掖著手略行前一步,待他走上前來,她剴切地道:“沈兄不受我的心意,那我能為沈兄做什麽,總不能白白受了你的照拂,那我心裏會更過意不去。”
沈雲升看了她一眼,倏然淺笑,“還真有一些事忙不過來,隨我來罷。”溫廷安眉眸彎成了上弦月,連聲應是,快步跟了上去。
沈雲升出身農門,家境貧寒,雖是以養士之名義成為了上舍生,但在勤學之餘,須為族學分擔諸多差事,諸如晨間擊木鐸,整理學齋蒲團,替博士研墨謄義,在膳堂裏當夥夫等等,髒活累活他都要幹。
一般的上舍生看不起內舍生和外舍生,這就凸顯出沈雲升的品質了,謙遜克己,縱使從窮舉人飛升了,也不因身份而覺高人一籌。
他帶著溫廷安去至一座典雅樸拙的漆灰樓台前,簷牙嶙峋,廊腰縵回,一道長橋臥伏於淅川之上,穿過了石橋,折過遊廊,進入了內樓之處。
隻聽他道:“此處是三舍苑的文庫,有曆代新科狀元郎的策論文章,也有諸多孤本刻本,藏書深廣,幾近於汗牛充棟。白晝供博士、學官、學諭與上舍生在此抄書摘書,生員可在齋內勘讀,禁止帶書離庫。宵禁是在酉時二刻,值酉時,我需去膳堂搭把手,恐難分出心神在文庫守著,看看你能否撥出兩刻鍾,暫代我守著文庫,解了燃眉之急?”
這契合了溫廷安的意,文庫是瑰寶之地,與律學相關的典籍浩如煙海,更有去歲登狀元郎的律策文章,此些是她盡快摸清公試、舍試與春闈進士考的捷徑,但文庫僅對指定的生員與夫子開放,憑她的身份,還不一定能進去。
眼下,她是沈雲升在做學裏唯一有交情的同窗,彼此雖然還不算熟稔,還起碼也有幾分信任。沈雲升身邊的人,俱是出身顯赫,理所當然看不起他,是以,沈雲升在上舍裏並無交心之友,便給了溫廷安乘隙而入的機會。
溫廷安沒有馬上應承,忖了忖,再是道:“請沈兄方心,這兩刻鍾我一定是有的,橫豎家中不急催我回去,加之文庫環境清幽闃寂,是個適合修身養性的好地方,我能得一時清淨呢。”
沈雲升挑了挑眉心,抿了抿唇,一麵將一柄鐵匙遞與她,一麵道:“此則文庫一樓二樓的鑰匙,三樓是禁地,呂博士交代過,任何生員都不能上去,你要切記,絕不能上去,也什麽都不要問。”
溫廷安心中起了困惑,但明麵上乖馴地接過了鑰匙,道:“好,我隻守著一樓二樓,沈兄去膳堂之時,我便在此處替沈兄看著文庫,權當是給你分憂了。”
“好,那便從明日開始。”沈雲升沒別旁的是要跟她交代了,略略敘話幾句,天時不早,已是晌午的光景,木鐸聲響起來,該是上射騎課了,他讓她去上課。
大鄴在開始重視武治後,便將騎馬和射箭納入了科考,生員可以自選一門課,溫廷安斟酌了一番,決計去上射箭課。
眾人換上清一色的深色縛帶勁裝,穿過青石板鋪就的闊道,便到了草場上,溫廷安赫然發現溫廷舜就在裏頭。
少年姿容高華,靜坐於輪椅之上,端的一張冰清玉潔的臉,額角瘡疤仍在,襯得他冷漠且疏離,毓秀且清逸,無人敢近。
眼下隻見他張弓挽箭,箭無虛發,皆是穩穩射中靶心,生員們眸露欽仰之色,一片叫好。
溫廷舜不僅書念得極好,做得一手雲錦天章,就連射騎武學,都是上佳,可謂是文武兼備,溫廷安豔羨這種奇才,但她也不甘於步人後塵。
循照師囑,她控製挽著彎弓的力度,和箭枝的方位,磨練約莫半個時辰,竟也能一箭射中靶心,周遭漸漸聚了一批生員,又驚又愣地看著她。
所有人都知曉,溫廷安是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嬌貴瓷器,今兒她居然也能挽大弓,一箭擊中靶心,真教人匪夷所思。
一些上舍生看她好幾眼,走至溫廷舜近前,震愕一聲:“這真的是你那位長兄麽?以前不就是個草包紈絝,這變化也太大了罷。”
又有人道:“以前沒正眼看過,現在細看,發現她生得真是秀氣,跟個少奶奶似的。”
溫廷舜放下冷弓長箭,冷黯的眸子裏,視線稍稍聚焦,帶著一絲審視意味看著溫廷安,少年的雪白膚色上,泅出一層薄汗,腮部滲出淺淺的暈色,那一身玄色披紅的勁裝,穿在她纖細俊俏的身上,襯出腰細修長的輪廓。她的虎口和掌腹,被箭枝和劍弦磨蹭得腫疼,但她卻是噙著溫和笑色,遠觀上去,儼似一株漠野上的白楊。
偏巧,盛著碎屑笑意的眉眸,正好與他的視線撞上了。
一霎地,溫廷舜心底懨嫌之色益濃,視線撇開,不再看她。但第二次射箭之時,箭頭險些偏靶,所有人仍在說射得好,但隻有他知曉,自己方才心神不專。周遭仍有人在傳達溫廷安的事,教他那淩冽如霜的眼神一凝,悉身寒顫,當下不敢說話。
約莫掌燈時分,下學了,夕色熔金,日暮西沉,東教坊禦街夾側,陸陸續續張羅起了夜間生意,通紅熾亮的燈籠懸墜於諸巷諸戶,禦街道上車馬駢闐,複又塞住了,溫廷安遂是吩咐王冕去榆林南巷的林家餅鋪,買了五隻湯餅,給數位幼弟分發下去,權當墊墊肚子。
這時,她聽著外頭傳了一陣疾呼,勢若厲鬼哭嚎:
“崔校尉打人了!崔校尉打人了!要打死人了!了不得,要鬧出人命咯!”
溫廷舜挽起了車簾,隔著雪霧,抬起眸梢,看了個究竟。
不遠處,停擺著一輛尋常的閨家馬車,馬車前杵著三個人,有個身量孔武的九尺男兒,著一身馬麵褶的曳撒勁袍,首束短弁烏帽,掌纏玄帶,腰懸金錯刀,韌臂一甩,正提溜起一個牙倌打扮的青年,怒喝道:“你他娘的王八奸人,敢誆藏我妹妹的金銀鋪契,老子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