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穿成反派他長兄(穿書) 作者:孤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孰料,溫廷舜並不退避,阮淵陵眸色暗斂,那?一道劍尖最終懸停於少年?的喉間要害處,寺卿的漆眸凝在他?的臉上,帶了些愈發肅穆的審視,溫廷舜並不懼死?,他?的試探對他?全無作用,套話也套不出分毫,去查其身?份與底細,但帳籍上一片空白,他?的過往儼似一團揉不清的霾,無法教旁人洞悉。
溫廷舜隨性掃視著四遭之地,左手?徐緩摩挲著右手?指腹,“大人在大理寺官拜卿位,日理萬機,想來是手?頭?案樁眾多,但今次差人將晚輩尋來,可是因一樁案子與溫家相牽涉,大人便懷疑晚輩身?上存了些疑點,特?此來錄問?”
阮淵陵挑了挑眉心,看著溫廷舜嗅著了麻骨散後仍舊行動自如,眸底掠過一絲異色,莫非,那?一夜洗劫馬車的玄衣客,將將與溫廷舜毫無牽涉?
雖是如此,但他?並未打消懷疑溫廷舜的疑緒。
阮淵陵淺淺笑了一下,搗劍歸鞘,眉眼一挑,凝聲道:“既是如此,那?本?官疑錯了人,也不打緊,今次將你尋來,是欲與你做一場買賣。”
“我隻是一介尋常儒生,淺涉刑統律法,但不精問鞫推讞之理,何德何能幫大人做事?大人不若另請高明為好。”
阮淵陵並不心惱,一麵回至八仙椅處,一麵饒有興味地打量著他?:“別急著拒絕。溫廷舜,三月便是會試,舉朝即將下場的生員約有萬千之位,本?官知曉你入圍二甲絕無問題,但你一旦入朝為官,勢必會選兩條路,一條是純臣之路,另一條路是參與黨爭,憑你是溫家長房之子,你覺得?縱然有一腔浩然正氣,就能避免黨爭的宿命麽??”
“媵王數日後回朝述職,太後勢必與東宮太子一起聽政,你可知曉,兩日後的升舍試,媵王回京述職之時,預備帶來一群什麽?樣的人麽??他?們是元祐城落難失所的百姓,人數達到一千多位,他?們一旦出現在洛陽,勢必是要造反巡街的,甚至要尋釁崇國公府。前有金諜竊走防輿圖,此圖抵今為止尚未尋回,眼下又有一撥流民突入京畿,元祐議和舊案再生異數,茲事非同小可,你身?為溫府中人,能坐以待斃麽??”
溫廷舜看著阮淵陵:“大人是覺得?金人潛入三舍苑,竊走畫學院張待詔的防輿圖,此事與媵王脫不了幹係?”
阮淵陵凝聲道:“薑太後打算扶植媵王做儲君,但帝心偏向東宮,太後知曉元祐議和舊案,一直是恩祐帝心中的一塊逆鱗,一旦觸及逆鱗,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若無太後在暗中點撥,媵王殿下又怎敢去觸帝王的逆鱗?縱使是煊赫的琅琊氏,也勢必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
說起來,先帝熙寧帝是一個極有作為的好帝君,開張聖聽,廣開言路,恢弘誌士之氣,晉主流徙南蠻,大鄴開朝不久,便深得?天下民心之擁戴,他?那?時並未有偃文興武的觀念,大理寺、監察院、刑部、蘭台、樞密院分庭抗禮,不論文臣或是武將,一律一視同仁,但他?是大鄴第一位開國君主,生逢於外敵環伺的飄零時代,到底是少年?帝王,鋒芒畢露,為了戰事,為了拓寬疆域版圖,一直在透支國庫卯銀,以致於罔視了民生大計與水田工程,最終造成大量冗兵與債款。
麵對如此大的大國赤字,各路府州的通判與刺史急得?如亂鍋上的浮蟻,不得?不抬高賦稅以充軍餉,此舉一出,民怨大為載道,甚至發生了民告官,民傷官的諸多亂象與要案。
翰林院裏?的一位太子老?師,是呂家老?太爺呂昌齡,亦謂之呂黿的父親,當時正是熙寧帝的經筵官,雖效忠帝心,但在一個雷雨夜跪於聽政殿的玉階之下,遞上了一折萬字諫言,萬請求帝王停止征戰。
熙寧帝看著一封又一封充溢著民憤的折子遞了上來,殊覺自己老?了,翌日下了一封罪己詔,懸在城門,他?不再興兵操戈,罪己詔傳遍天下,此後在位十?年?,他?一直勵精圖治,同時也在尋找繼承帝位的皇子,他?問當初冒死?直諫的呂昌齡,“朕攏共育有七子,若不分嫡庶長幼,老?師以為誰坐得?起這把龍椅?”
呂昌齡乃是純臣,並不參與溫龐之爭,帝王信任他?必定?無所倚重。不過,假令尋常的宰執聽到熙寧帝這般問,怕是要嚇破了膽子,帝王心素來難以揣測與琢磨,天底下的帝王,掌了權後,哪有嫌自己龍椅坐得?久的呢?尋常的宰執必定?會說:“聖上龍體貴安,千歲千千歲,皇子們尚還缺些磨礪,理當再好生習學您的英明神武才是。”
但呂昌齡並不是這般認為,若是一個朝代,久無儲君,必將會動搖民心,他?當時拱手?道:“臣以為三皇子可也,三皇子有聖上之風,豐神俊朗,性子沉穩大氣,雖身?虛體弱,但一心為民,過去七年?一直在慶州、滁州、揚州、兗州等州做過知縣知府,對民生大計頗為精諳,也變法治疫,救了不少百姓,深受百姓擁戴。”
三皇子便是當今的恩祐帝,當時,百官站位普遍傾向東宮的太子,這太子是薑太後所生的嫡長子,且與龐家、鍾家交好,龐太保府的嫡長女入宮,嫁予太子為太子妃。如此一來,太子的嶽丈龐漢卿是當朝太保,是掌管兵權的第一重臣,為武將之首,其母薑太後手?腕絕狠,當時熙寧帝病入膏肓,眾人認為皇後扶植太子登基,是既定?之事,但未料到會殺出一個程咬金。
呂昌齡是熙寧帝的老?師,雖無實權,但頗得?聖眷,帝王一向信服於他?,隻聽他?道:“太子課業雖佳,但性直戾,好大喜功,不宜握一朝之柄權。”
大意是說,太子功課做得?很到位,但性子恣睢暴戾,專營兵事,若是登了基,怕是這大鄴的民生淪為他?的□□之下,重蹈熙寧帝早年?之覆轍。”
熙寧帝默允了呂昌齡的意見?,將三皇子立為儲君,半年?後,熙寧帝薨逝,聖旨頒下,薑太後與太子妃俱是震愕,帝王原來一直在暗中扶植三皇子。那?一年?,恩祐帝順利繼位,邊陲戰事吃緊,這位少帝極為年?輕,剛及弱冠之年?,帝位還坐不穩,領兵打仗之事,不得?不需要依靠薑家龐家,於是他?興武匽文,有意拉攏曾是東宮太子的皇兄,禦封其為邊鎮藩王,藩王要兵權,那?恩祐帝便將這兵權賜給他?,讓其統領八十?萬禁軍。
而媵王,恰是前太子殿下妾室所出的庶子,因太子妃龐氏無所出,本?要將媵王過繼在膝下,但恩祐帝為掣肘藩王,以撫恤之名,命媵王深養於宮闈之中,同當今的太子皇子一起承學。
現任太子與媵王隔著一重父輩奪嫡之仇,勢同水火,早生隙故,背後站位是溫家與龐家,薑太後若想扳倒溫家,那?麽?,重啟元祐議和舊案,讓溫家淪為千夫所指的遭際,借民憤之刀,重斫溫家的根基,無疑是最好的計策,還能兵不血刃。
再者,民眾不僅能淪為黨爭的棋子,金人亦複如是,薑太後與媵王借金人之手?挑起洛陽城的動亂,事後將髒水潑至右黨身?上,未嚐不是沒有可能。
因著朝堂之上波詭雲譎的局勢,又因著兩日後媵王即將帶著流民入城造反,此事還與族學的升舍試迎麵撞上,大理寺收到了風聲,不得?不提早做出籌謀。
凡此種種,阮淵陵相信,憑溫廷舜的慧根,他?不可能看不明白。
溫廷舜眉心一側微凝:“費時費力說這些,阮大人可是枉費了心思,您當同長兄說。”
阮淵陵卻?是鎖眉道:“本?官不能同他?說這些。”
“為何?”
溫廷舜深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阮淵陵雖器重溫廷安,卻?並未如他?所料的那?般,信任他?。
阮淵陵深深打量了他?一眼:“這幾日你同這溫大郎一同承學,可發現有異況?”
果不其然,大理寺卿也暗中懷疑過溫廷安,四處遣人徹查他?的底細。
溫廷舜垂眸深忖片刻,故作用審慎的口吻道:“長兄的事,我身?為幼弟,不好妄作評判,免得?落人話柄,大人不若明說為好。”
阮淵陵看著他?,道:“本?官懷疑溫廷安是太後一派派遣在溫府的細作。但溫府人多眼雜,掣肘過多,本?官不便大開大闔徹查,隻得?借助他?人之手?。”
溫廷舜是溫廷安日常接觸最為頻繁的人,無疑,他?是最好是一枚棋子。
但這般說,怕是會令溫廷舜認為他?是在挑撥離間。
阮淵陵本?欲再細致解釋,卻?聽溫廷舜倏地出聲:“替大人做事,我能撈著什麽?好處?”
少年?逆光而立,清雋峻挺的麵容,眸色沉篤如水,儼似畫紙之上的一勻綢墨,眉骨嶙峋陡峭,比血刃冷鋒還要銳拔,仿佛輕輕一挑動,便能在空氣之中戳裂出一道悚人的裂口。
能從?溫廷舜這般清貴矜冷之人,聞見?這般勢利熏心的話,近乎罕見?。
阮淵陵先是一怔,繼而淡笑道:“你是很有主見?的少年?,本?官打算賜給你的,你未必會心悅。不若這般,本?官先賒下,待你完成任務,回此銷差後,自可來尋本?官,討回你所欲的東西,隻消此事在本?官能力範疇內,本?官沒有不允的。”
溫廷舜薄唇抿成了一條線,算作應下了,此一則任務是三日為限,剛巧升舍試結束後,便是他?回稟交差之日。
自禁地出來後,沈雲升便沒再跟著他?。暫且取得?阮淵陵信任,意味著從?那?一刻起,便不會有暗樁再盯梢。
溫廷舜負手?立於齋院高處,俯瞰著戟門外燈火通明的馬車,幨簾拂卻?,露出了一張柔若白玉的麵龐,溫廷安以手?支頤,恰在閑倚車壁小憩。
前一夜,阮淵陵派溫廷安護送梁庚堯去崔府,這一夜,這位寺卿大人卻?遣他?去查溫廷安的身?份。
溫廷安身?上確乎存在諸多可疑的地方?。
薑太後身?邊豢養了一出精銳,名曰血衛營,這些人散布在樞密院、刑部,替龐瓏、鍾瑾做事。同時又喬裝易容成仆婦小廝模樣,潛入敵黨的宅邸棲處,暗中窺察。
若溫廷安是那?邊的人,那?麽?,她一定?是有身?手?的。
但兩個時辰後,他?故意循序漸進,手?把手?授她習字,卻?發覺,溫廷安對他?並無警戒,毫不設防。
去探她的腕脈,內功孱弱得?可憐,她是一點身?手?都沒有的。
若是血衛營的人,斷不可能這樣。
“噗通——噗通——噗通——”岑寂的書院之中,除了湖筆的毫毛磨蹭字帖紙頁的聲響,溫廷舜也聽到了自己心律不同尋常的悸動。
綠燭的火光在溫廷安的細眉之間流轉,眉眸儼如浮碎的雪片,待溫廷舜手?把手?教寫過一遍,她自己重新摹寫了一回,照著他?的力度和筆法,寫畢,撚起墨紙吹了一口暖氣,側眸看著他?,把最新一稿推至他?近前,正色問他?:“這一副字現在如何?”
溫廷安大抵不知自己緊張時有個習慣,習慣食指捏緊拇指,也習慣抿唇鼓腮,溫廷舜看著她微粉的腮部,又看著那?一副瘦金體,呼吸稍稍一緊。
他?將將望定?她的眸子,本?欲說好看,但轉眼便抑製住,變了個用詞,疏淡地道:“尚可。”
第36章
這兩日, 溫廷安下學後皆在學齋裏待上兩個時辰,教輔楊淳等生?員承學新律,齋長?呂祖遷也?一直未閑著, 三不五時給她傳送幾些助考書牘。
諸如江南衡陽石鼓書院山長?袁寬道編纂的《策林》, 應天書院大賢士前吏部侍郎元世淳的《百道判》, 嵩陽精舍大儒衛晚藻的《京華日抄》《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雲雲。
石鼓書院、應天書院、嵩陽精舍與白鹿洞書院,是在大鄴聞名遐邇的四大書院,勢頭直逼天潢貴胄雲集的族學, 四大書院之中,教輔名儒頗多,其所出?的科舉教輔, 被江南生員一統奉為圭臬。
就拿《策林》來說, 相當?於?前世高考作文集錦,山長袁寬道而立之年中了?進士, 端的是意氣風發,為造福廣大生?員, 他就為君為聖之道、治軍禦兵之要、省刑慎罰之術、選賢任能之方等八方麵,撰寫了?七十五篇時文策論?,附上名儒塾師的百字精評,用意在於輔佐天下巷閭士子, 策論如何起承轉合, 方得判官青眼。
《百道判》相當?於?《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新律版,適用?於?推鞫勘案科與吏部考科,編纂之人便是前吏部侍郎, 數日前官家下詔考新律,元世淳連夜通讀了?數遍新律, 耗了?一日的光景編寫此牘,與判案相涉的題量極為凝煉,由簡至難,循序漸進,隻有百道。
《策林》與《百道判》在書肆裏用?黃帛包裹,因此堪稱黃冊子,於?生?員之間盛傳,印了?不到一千本,洛陽紙貴,呂祖遷能為溫廷安搶到,可真?是造化了?。
不過,溫廷安並未接受呂祖遷的襄助,呂祖遷頗感詫訝,凝眉道:“家父給你的教輔,你怎敢不收?”
“通誦策林,雖能於?短瞬牟取佳績,但其勢無異於?揠苗助長?。倘若初學之人沒有打好『本手』之根柢,一昧貪尋捷徑,誦讀所謂妙章,難免今後因基礎不實,文論?不通,而寫出?看似縝密、實則疏散空洞無一物的『俗手』。”
在前世,受塾師嚴厲敦促,溫廷安沒少背過高考作文,也?寫過不少高分之作,範文受同窗瞻仰膜拜,待到二十五六的年紀,回望高考作文,她隻覺羞恥異常,妄用?詩詞句賦,辭藻泛濫成災,用?華麗文辭掩蓋內核的匱乏,她膈應這般華而不實的浮躁文章。
眼下,溫廷安不欲重?蹈疇昔應試之覆轍,但呂祖遷並不能理解她本意,隻當?她在裝執正清高,哂然笑了?一下:“不論?是去歲登科一甲的狀元郎,亦或是今歲入門的垂髫童生?,天下之門閭士子,不論?富貧貴賤,無不是這般過來的,唯有讀掐尖之章,才能脫穎而出?,縱然是官府,也?爭先入股書院,仰拜名仕學儒,鼓動生?員廣誦教輔,至於?生?員究竟有無本手,所寫策論?是否有名無實,倒在末次,隻消能過五關斬六將,進殿直臨聖聽便可。”
溫廷安眉心微鎖,搖了?搖首:“隻為殿試所作之文章,才是真?正的舍本逐末,齋長?,你莫忘了?官家考察策論?的意義,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若是投機取巧贏得殿試,屆時官家麵你,問治世之道,你卻因未誦妙章,而答不出?個所以然,又當?如何是好?俗手終究隻是俗手,唯有本手夯實,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才能長?久立足於?世。”
這一席話從?這一玩世紈絝的口中道出?,倒是罕見極了?。
呂祖遷沒料到溫廷安竟會為此事較真?,有一些?不可置信,假令擱在平時,溫廷安斷不會拒絕得如此果?斷。
他有些?訕訕,又無厘憤懣,懷有一腔好意,竟被說為投機取巧,他就怕溫廷安升舍試通不過,這才送了?書牘來,但轉念一想,溫廷安能不能通過升舍試,未來能不能與自己同榻學習,又有何幹係?他為何要在意一個紈絝子弟的遭際?
呂祖遷將書放回黃帛之中,直截了?當?地往溫廷安懷中一推:“反正是家父吩咐我帶給你的,你縱然不欲收,也?要收,你收了?後可隨意處置,橫豎你升舍試能否通過,本齋長?是一點都不在乎的。”
語罷,抬著下頷倨傲地離去了?。
溫廷安自然不會隨意棄置,說到底是呂黿呂老博士的一番心意,她耗了?一個時辰,將這數本書牘翻一回,《策林》內,與省刑慎罰之術相關的數篇文章,倒是真?真?言之有物,可以拿來學習、模仿、參考。再說《百道判》,題型精煉廣博,與新律相涉的案子繁多,很適合楊淳他們這些?判案苦手。
剩下數本書牘,倒不必再去細閱了?,僅有兩天的光景,能將《策林》的幾篇文章通讀、《百道判》內的案子吃透,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兩日抵夜時分,她在書苑裏跟隨溫廷舜習學瘦金體,打從?得了?那一句『尚可』,溫廷舜隻命她每日照著法子摹寫字帖三張便可,不宜摹寫太多,免得升舍試傷了?腕脈。
不知是不是出?乎溫廷安的錯覺,感覺自那夜以後,溫廷舜待她更為寡淡疏離,甚至於?翌晨請示溫老太爺,稱腿疾已愈,可獨乘馬車赴學。溫廷安隻當?他是懨嫌自己,不欲再居於?同一屋簷之下,是以,茲事儼似煦風拂過耳畔,無關痛癢,更未往心裏去了?。
試前一日,溫青鬆將各房應考的孫輩喚了?過來,借訓導之機,講些?家訓教化,借著便語重?心長?地道:“正所謂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也?,教化既行,在家則光前裕後,在國則端本澄源,你們皆為儒生?,當?知曉名儒巨公皆由科舉所出?,今之為仕者,固不能免於?此,若欲世世共襄太平,必當?人才日盛……”
溫老太爺的大意是指,三個月後的會試是讀書人唯一的出?路,他們要好好考。
這一番話尤其是對溫廷安說的,她是所有應考的孫輩之中,資質最淺、排位墊底的,溫老爺子雖然給她摸過了?底,但仍舊掛礙她。今日原是升舍試前最後一日,依照舊俗,老太爺要帶著孫輩們去東廊坊湧金門的狀元宮與魁首廟走?上一遭,焚香祈福參拜,蘸一蘸文曲星的喜氣——但不知怎的,媵王即將歸城的消息,如一道泄了?火的手諭,一個晌午的光景,傳遍了?整個洛陽,二叔三叔散值時,便被叫去崇文院問話,茲事非同小可,甚至溫善晉也?被喚了?去,出?府焚香一事便隻好擱置。
“大少爺,這是州橋前賈家的魚羹,那個呢,則是雜賣場樊家的蜜棗兒,均是在京屈指第一,聲稱於?時,都很甜,但甜而不膩牙,吃著也?對身體好,多養些?神,您嚐嚐?”
濯繡院的書房裏,陳嬤嬤屏退左右,從?一籠朱漆戧金提盒裏,悉心端出?幾隻黑窯兔毫盤盞,溫廷安置下了?書卷,看了?一眼,淡淡地會心一笑,稱了?聲謝。在大鄴,家家戶戶似乎都有在大考前,給生?員吃魚羹與蜜棗的習俗,其實是取這兩物的好意頭。
溫廷安用?午膳畢,呂氏這才推門而入,呂氏就怕她在場,會給溫廷安施加壓力,免得她食不下咽。陳嬤嬤慈靄地笑著道,“今兒這蜜棗與魚羹,還是大夫人親自出?府,去東市躬自遴選的,奴婢從?未見過大夫人精神頭還可以這般好,到底還是托了?大少爺的福音。”
呂氏打娘胎起,身子骨便一直羸弱,日夜膏藥為伴,氣色不太好,不知是心病還是頑疾所牽累,平素買辦一事都交給仆婦婆子來掌手,升舍試將近,呂氏倒有了?些?精神氣。
溫廷安心中快慰,亦有憂思,忙給呂氏行了?一禮,呂氏摁握住了?她的手,撫著溫廷安的腦袋,搖搖頭道:“不打緊,娘是開懷了?,一想著安兒你要考試了?,覺得通身皆有了?氣力。”
想著數日前,她還在為溫廷安夜不歸宿之事擔憂,想著三姨娘劉氏說安兒差人打折了?二少爺的腿,想著在祠堂裏執著藤鞭將溫廷安打得滿背是血,想起過往種種,皆如不真?切的過往雲煙,明明是數日前生?發過的事兒,今次回溯,卻教她恍若隔世。
她覺得溫廷安真?的長?大了?,越來越有長?房嫡長?子的儀姿了?。
但呂氏也?暗露隱憂,撫住了?溫廷安的手:“娘許是太久沒出?過門了?,今番出?府,竟是看到東廊坊瓦肆那頭有些?士子聚在一起鬧事,有些?在說要焚毀教輔捍衛科舉公平,有的則說吏部姍題,有些?又說旁的,娘也?記不清了?,後來巡檢司來了?,那一夥人便散去了?,娘的心一直都忐忑不安,明日恰好是媵王回京之日,也?不知士子鬧事,與明日那位人物有無幹係。”
士子鬧事?
溫廷安回溯了?一回原書,原劇情裏,確乎存在士子於?禦街處鬧事這一事,趕巧就生?發在升舍試前後幾日。
據她所知,士子鬧事的根由,根本不在乎科舉是否公平,吏部是否姍題,而在於?那一折造謠溫家的偽詔,從?宮闈朝堂流傳到了?市井閭巷,大金諜者潛入洛陽之事,經由有心人之手傳開了?去,元祐議和舊案重?新浮出?了?所有百姓的記憶,這其中,當?屬赴考的士子最為激慨,而明日媵王回京,他職守的州府便是去元祐城不遠,這無疑是在人心惶惶之際,雪上添了?又一重?霜。
見溫廷安眉心聚攏了?一層翳色,呂氏早知道便不提茲事了?,忙作安撫狀:“這一樁事體由衙門與巡檢司管著,這一群士子骨頭也?軟,掀不起什麽風浪,茲事也?礙不著咱們,你也?別?往心裏去。”
說著,呂氏想起了?什麽,又道:“說起來,你三姨娘和眉姐兒也?在院子裏拘了?好一陣子,她們本想來見見你,賠個不是,但一想著明兒便是你考試的日子,她們不便叨擾你,遂命那院的丫鬟轉交給檀紅,說你帶來了?幾樣?物什,權當?討個好意頭。”
一抹黯色掠過溫廷安的眉眸,劉氏上上一回在她為溫廷舜準備的紅參湯裏投瀉藥,上一回貓藏在竹苑竊聽她與溫廷舜的對話,這婦人心裏藏著是什麽心眼,她還能不知?能安好心麽?
隻見陳嬤嬤吩咐檀紅入內,檀紅“噯”了?一聲,提了?個藤黃鑲蘭竹籃入內,揭開了?覆在上邊的胭嵐色罩布,裏頭是一對臂腕護套,設色是天青色,與她身上的儒生?服十分相稱,圖紋是馬踏飛燕,取平步青雲之意,還有一隻遮雪禦寒的圍脖,呂氏見著,笑著說:“差點都忘了?,劉氏的針線是精湛的,什麽東西都能繡出?名堂來,這一對護套倒是實用?,安哥兒戴上,也?不怕墨漬髒了?袖袂。”
說著,吩咐檀紅將其取來。
溫廷安戴上了?這一對護套,布料裏縫紉的棉花,撣得很厚實,質感輕若無物,十分輕盈,既是能暖掌耐髒,亦能不妨礙書寫搦墨。
這一對護套沒什麽個中關竅,裏頭也?沒藏可疑的藥草,看著大抵尋常,看來這一回劉姨娘倒是收起了?一份壞心,做起了?敦實好人來。等閑是聽著了?她受溫老太爺器重?的風聲,便權當?以往何事都未生?發過,拉攏起人心來了?。
溫廷安眉色柔和了?些?許,取了?些?賞銀,一麵交付予檀紅,命她去打點劉氏身邊的傳話丫鬟,一麵溫沉地道:“劉姨娘真?當?是有心了?,吩咐她和眉姐兒今夜來濯繡院用?膳罷。”
嫡長?子的威勢見好就收,也?順帶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對方肯屈身,那她溫廷安也?不是不通人情的,畢竟都是一房之中的女眷,都是簷對著簷,鄰挨著鄰,扉連著扉,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日子多著呢,總不好撕破了?臉。
溫廷舜隨性掃視著四遭之地,左手?徐緩摩挲著右手?指腹,“大人在大理寺官拜卿位,日理萬機,想來是手?頭?案樁眾多,但今次差人將晚輩尋來,可是因一樁案子與溫家相牽涉,大人便懷疑晚輩身?上存了些疑點,特?此來錄問?”
阮淵陵挑了挑眉心,看著溫廷舜嗅著了麻骨散後仍舊行動自如,眸底掠過一絲異色,莫非,那?一夜洗劫馬車的玄衣客,將將與溫廷舜毫無牽涉?
雖是如此,但他?並未打消懷疑溫廷舜的疑緒。
阮淵陵淺淺笑了一下,搗劍歸鞘,眉眼一挑,凝聲道:“既是如此,那?本?官疑錯了人,也不打緊,今次將你尋來,是欲與你做一場買賣。”
“我隻是一介尋常儒生,淺涉刑統律法,但不精問鞫推讞之理,何德何能幫大人做事?大人不若另請高明為好。”
阮淵陵並不心惱,一麵回至八仙椅處,一麵饒有興味地打量著他?:“別急著拒絕。溫廷舜,三月便是會試,舉朝即將下場的生員約有萬千之位,本?官知曉你入圍二甲絕無問題,但你一旦入朝為官,勢必會選兩條路,一條是純臣之路,另一條路是參與黨爭,憑你是溫家長房之子,你覺得?縱然有一腔浩然正氣,就能避免黨爭的宿命麽??”
“媵王數日後回朝述職,太後勢必與東宮太子一起聽政,你可知曉,兩日後的升舍試,媵王回京述職之時,預備帶來一群什麽?樣的人麽??他?們是元祐城落難失所的百姓,人數達到一千多位,他?們一旦出現在洛陽,勢必是要造反巡街的,甚至要尋釁崇國公府。前有金諜竊走防輿圖,此圖抵今為止尚未尋回,眼下又有一撥流民突入京畿,元祐議和舊案再生異數,茲事非同小可,你身?為溫府中人,能坐以待斃麽??”
溫廷舜看著阮淵陵:“大人是覺得?金人潛入三舍苑,竊走畫學院張待詔的防輿圖,此事與媵王脫不了幹係?”
阮淵陵凝聲道:“薑太後打算扶植媵王做儲君,但帝心偏向東宮,太後知曉元祐議和舊案,一直是恩祐帝心中的一塊逆鱗,一旦觸及逆鱗,便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若無太後在暗中點撥,媵王殿下又怎敢去觸帝王的逆鱗?縱使是煊赫的琅琊氏,也勢必懂得?唇亡齒寒的道理。”
說起來,先帝熙寧帝是一個極有作為的好帝君,開張聖聽,廣開言路,恢弘誌士之氣,晉主流徙南蠻,大鄴開朝不久,便深得?天下民心之擁戴,他?那?時並未有偃文興武的觀念,大理寺、監察院、刑部、蘭台、樞密院分庭抗禮,不論文臣或是武將,一律一視同仁,但他?是大鄴第一位開國君主,生逢於外敵環伺的飄零時代,到底是少年?帝王,鋒芒畢露,為了戰事,為了拓寬疆域版圖,一直在透支國庫卯銀,以致於罔視了民生大計與水田工程,最終造成大量冗兵與債款。
麵對如此大的大國赤字,各路府州的通判與刺史急得?如亂鍋上的浮蟻,不得?不抬高賦稅以充軍餉,此舉一出,民怨大為載道,甚至發生了民告官,民傷官的諸多亂象與要案。
翰林院裏?的一位太子老?師,是呂家老?太爺呂昌齡,亦謂之呂黿的父親,當時正是熙寧帝的經筵官,雖效忠帝心,但在一個雷雨夜跪於聽政殿的玉階之下,遞上了一折萬字諫言,萬請求帝王停止征戰。
熙寧帝看著一封又一封充溢著民憤的折子遞了上來,殊覺自己老?了,翌日下了一封罪己詔,懸在城門,他?不再興兵操戈,罪己詔傳遍天下,此後在位十?年?,他?一直勵精圖治,同時也在尋找繼承帝位的皇子,他?問當初冒死?直諫的呂昌齡,“朕攏共育有七子,若不分嫡庶長幼,老?師以為誰坐得?起這把龍椅?”
呂昌齡乃是純臣,並不參與溫龐之爭,帝王信任他?必定?無所倚重。不過,假令尋常的宰執聽到熙寧帝這般問,怕是要嚇破了膽子,帝王心素來難以揣測與琢磨,天底下的帝王,掌了權後,哪有嫌自己龍椅坐得?久的呢?尋常的宰執必定?會說:“聖上龍體貴安,千歲千千歲,皇子們尚還缺些磨礪,理當再好生習學您的英明神武才是。”
但呂昌齡並不是這般認為,若是一個朝代,久無儲君,必將會動搖民心,他?當時拱手?道:“臣以為三皇子可也,三皇子有聖上之風,豐神俊朗,性子沉穩大氣,雖身?虛體弱,但一心為民,過去七年?一直在慶州、滁州、揚州、兗州等州做過知縣知府,對民生大計頗為精諳,也變法治疫,救了不少百姓,深受百姓擁戴。”
三皇子便是當今的恩祐帝,當時,百官站位普遍傾向東宮的太子,這太子是薑太後所生的嫡長子,且與龐家、鍾家交好,龐太保府的嫡長女入宮,嫁予太子為太子妃。如此一來,太子的嶽丈龐漢卿是當朝太保,是掌管兵權的第一重臣,為武將之首,其母薑太後手?腕絕狠,當時熙寧帝病入膏肓,眾人認為皇後扶植太子登基,是既定?之事,但未料到會殺出一個程咬金。
呂昌齡是熙寧帝的老?師,雖無實權,但頗得?聖眷,帝王一向信服於他?,隻聽他?道:“太子課業雖佳,但性直戾,好大喜功,不宜握一朝之柄權。”
大意是說,太子功課做得?很到位,但性子恣睢暴戾,專營兵事,若是登了基,怕是這大鄴的民生淪為他?的□□之下,重蹈熙寧帝早年?之覆轍。”
熙寧帝默允了呂昌齡的意見?,將三皇子立為儲君,半年?後,熙寧帝薨逝,聖旨頒下,薑太後與太子妃俱是震愕,帝王原來一直在暗中扶植三皇子。那?一年?,恩祐帝順利繼位,邊陲戰事吃緊,這位少帝極為年?輕,剛及弱冠之年?,帝位還坐不穩,領兵打仗之事,不得?不需要依靠薑家龐家,於是他?興武匽文,有意拉攏曾是東宮太子的皇兄,禦封其為邊鎮藩王,藩王要兵權,那?恩祐帝便將這兵權賜給他?,讓其統領八十?萬禁軍。
而媵王,恰是前太子殿下妾室所出的庶子,因太子妃龐氏無所出,本?要將媵王過繼在膝下,但恩祐帝為掣肘藩王,以撫恤之名,命媵王深養於宮闈之中,同當今的太子皇子一起承學。
現任太子與媵王隔著一重父輩奪嫡之仇,勢同水火,早生隙故,背後站位是溫家與龐家,薑太後若想扳倒溫家,那?麽?,重啟元祐議和舊案,讓溫家淪為千夫所指的遭際,借民憤之刀,重斫溫家的根基,無疑是最好的計策,還能兵不血刃。
再者,民眾不僅能淪為黨爭的棋子,金人亦複如是,薑太後與媵王借金人之手?挑起洛陽城的動亂,事後將髒水潑至右黨身?上,未嚐不是沒有可能。
因著朝堂之上波詭雲譎的局勢,又因著兩日後媵王即將帶著流民入城造反,此事還與族學的升舍試迎麵撞上,大理寺收到了風聲,不得?不提早做出籌謀。
凡此種種,阮淵陵相信,憑溫廷舜的慧根,他?不可能看不明白。
溫廷舜眉心一側微凝:“費時費力說這些,阮大人可是枉費了心思,您當同長兄說。”
阮淵陵卻?是鎖眉道:“本?官不能同他?說這些。”
“為何?”
溫廷舜深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阮淵陵雖器重溫廷安,卻?並未如他?所料的那?般,信任他?。
阮淵陵深深打量了他?一眼:“這幾日你同這溫大郎一同承學,可發現有異況?”
果不其然,大理寺卿也暗中懷疑過溫廷安,四處遣人徹查他?的底細。
溫廷舜垂眸深忖片刻,故作用審慎的口吻道:“長兄的事,我身?為幼弟,不好妄作評判,免得?落人話柄,大人不若明說為好。”
阮淵陵看著他?,道:“本?官懷疑溫廷安是太後一派派遣在溫府的細作。但溫府人多眼雜,掣肘過多,本?官不便大開大闔徹查,隻得?借助他?人之手?。”
溫廷舜是溫廷安日常接觸最為頻繁的人,無疑,他?是最好是一枚棋子。
但這般說,怕是會令溫廷舜認為他?是在挑撥離間。
阮淵陵本?欲再細致解釋,卻?聽溫廷舜倏地出聲:“替大人做事,我能撈著什麽?好處?”
少年?逆光而立,清雋峻挺的麵容,眸色沉篤如水,儼似畫紙之上的一勻綢墨,眉骨嶙峋陡峭,比血刃冷鋒還要銳拔,仿佛輕輕一挑動,便能在空氣之中戳裂出一道悚人的裂口。
能從?溫廷舜這般清貴矜冷之人,聞見?這般勢利熏心的話,近乎罕見?。
阮淵陵先是一怔,繼而淡笑道:“你是很有主見?的少年?,本?官打算賜給你的,你未必會心悅。不若這般,本?官先賒下,待你完成任務,回此銷差後,自可來尋本?官,討回你所欲的東西,隻消此事在本?官能力範疇內,本?官沒有不允的。”
溫廷舜薄唇抿成了一條線,算作應下了,此一則任務是三日為限,剛巧升舍試結束後,便是他?回稟交差之日。
自禁地出來後,沈雲升便沒再跟著他?。暫且取得?阮淵陵信任,意味著從?那?一刻起,便不會有暗樁再盯梢。
溫廷舜負手?立於齋院高處,俯瞰著戟門外燈火通明的馬車,幨簾拂卻?,露出了一張柔若白玉的麵龐,溫廷安以手?支頤,恰在閑倚車壁小憩。
前一夜,阮淵陵派溫廷安護送梁庚堯去崔府,這一夜,這位寺卿大人卻?遣他?去查溫廷安的身?份。
溫廷安身?上確乎存在諸多可疑的地方?。
薑太後身?邊豢養了一出精銳,名曰血衛營,這些人散布在樞密院、刑部,替龐瓏、鍾瑾做事。同時又喬裝易容成仆婦小廝模樣,潛入敵黨的宅邸棲處,暗中窺察。
若溫廷安是那?邊的人,那?麽?,她一定?是有身?手?的。
但兩個時辰後,他?故意循序漸進,手?把手?授她習字,卻?發覺,溫廷安對他?並無警戒,毫不設防。
去探她的腕脈,內功孱弱得?可憐,她是一點身?手?都沒有的。
若是血衛營的人,斷不可能這樣。
“噗通——噗通——噗通——”岑寂的書院之中,除了湖筆的毫毛磨蹭字帖紙頁的聲響,溫廷舜也聽到了自己心律不同尋常的悸動。
綠燭的火光在溫廷安的細眉之間流轉,眉眸儼如浮碎的雪片,待溫廷舜手?把手?教寫過一遍,她自己重新摹寫了一回,照著他?的力度和筆法,寫畢,撚起墨紙吹了一口暖氣,側眸看著他?,把最新一稿推至他?近前,正色問他?:“這一副字現在如何?”
溫廷安大抵不知自己緊張時有個習慣,習慣食指捏緊拇指,也習慣抿唇鼓腮,溫廷舜看著她微粉的腮部,又看著那?一副瘦金體,呼吸稍稍一緊。
他?將將望定?她的眸子,本?欲說好看,但轉眼便抑製住,變了個用詞,疏淡地道:“尚可。”
第36章
這兩日, 溫廷安下學後皆在學齋裏待上兩個時辰,教輔楊淳等生?員承學新律,齋長?呂祖遷也?一直未閑著, 三不五時給她傳送幾些助考書牘。
諸如江南衡陽石鼓書院山長?袁寬道編纂的《策林》, 應天書院大賢士前吏部侍郎元世淳的《百道判》, 嵩陽精舍大儒衛晚藻的《京華日抄》《新箋決科古今源流至論?》,雲雲。
石鼓書院、應天書院、嵩陽精舍與白鹿洞書院,是在大鄴聞名遐邇的四大書院,勢頭直逼天潢貴胄雲集的族學, 四大書院之中,教輔名儒頗多,其所出?的科舉教輔, 被江南生員一統奉為圭臬。
就拿《策林》來說, 相當?於?前世高考作文集錦,山長袁寬道而立之年中了?進士, 端的是意氣風發,為造福廣大生?員, 他就為君為聖之道、治軍禦兵之要、省刑慎罰之術、選賢任能之方等八方麵,撰寫了?七十五篇時文策論?,附上名儒塾師的百字精評,用意在於輔佐天下巷閭士子, 策論如何起承轉合, 方得判官青眼。
《百道判》相當?於?《五年高考三年模擬》新律版,適用?於?推鞫勘案科與吏部考科,編纂之人便是前吏部侍郎, 數日前官家下詔考新律,元世淳連夜通讀了?數遍新律, 耗了?一日的光景編寫此牘,與判案相涉的題量極為凝煉,由簡至難,循序漸進,隻有百道。
《策林》與《百道判》在書肆裏用?黃帛包裹,因此堪稱黃冊子,於?生?員之間盛傳,印了?不到一千本,洛陽紙貴,呂祖遷能為溫廷安搶到,可真?是造化了?。
不過,溫廷安並未接受呂祖遷的襄助,呂祖遷頗感詫訝,凝眉道:“家父給你的教輔,你怎敢不收?”
“通誦策林,雖能於?短瞬牟取佳績,但其勢無異於?揠苗助長?。倘若初學之人沒有打好『本手』之根柢,一昧貪尋捷徑,誦讀所謂妙章,難免今後因基礎不實,文論?不通,而寫出?看似縝密、實則疏散空洞無一物的『俗手』。”
在前世,受塾師嚴厲敦促,溫廷安沒少背過高考作文,也?寫過不少高分之作,範文受同窗瞻仰膜拜,待到二十五六的年紀,回望高考作文,她隻覺羞恥異常,妄用?詩詞句賦,辭藻泛濫成災,用?華麗文辭掩蓋內核的匱乏,她膈應這般華而不實的浮躁文章。
眼下,溫廷安不欲重?蹈疇昔應試之覆轍,但呂祖遷並不能理解她本意,隻當?她在裝執正清高,哂然笑了?一下:“不論?是去歲登科一甲的狀元郎,亦或是今歲入門的垂髫童生?,天下之門閭士子,不論?富貧貴賤,無不是這般過來的,唯有讀掐尖之章,才能脫穎而出?,縱然是官府,也?爭先入股書院,仰拜名仕學儒,鼓動生?員廣誦教輔,至於?生?員究竟有無本手,所寫策論?是否有名無實,倒在末次,隻消能過五關斬六將,進殿直臨聖聽便可。”
溫廷安眉心微鎖,搖了?搖首:“隻為殿試所作之文章,才是真?正的舍本逐末,齋長?,你莫忘了?官家考察策論?的意義,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若是投機取巧贏得殿試,屆時官家麵你,問治世之道,你卻因未誦妙章,而答不出?個所以然,又當?如何是好?俗手終究隻是俗手,唯有本手夯實,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才能長?久立足於?世。”
這一席話從?這一玩世紈絝的口中道出?,倒是罕見極了?。
呂祖遷沒料到溫廷安竟會為此事較真?,有一些?不可置信,假令擱在平時,溫廷安斷不會拒絕得如此果?斷。
他有些?訕訕,又無厘憤懣,懷有一腔好意,竟被說為投機取巧,他就怕溫廷安升舍試通不過,這才送了?書牘來,但轉念一想,溫廷安能不能通過升舍試,未來能不能與自己同榻學習,又有何幹係?他為何要在意一個紈絝子弟的遭際?
呂祖遷將書放回黃帛之中,直截了?當?地往溫廷安懷中一推:“反正是家父吩咐我帶給你的,你縱然不欲收,也?要收,你收了?後可隨意處置,橫豎你升舍試能否通過,本齋長?是一點都不在乎的。”
語罷,抬著下頷倨傲地離去了?。
溫廷安自然不會隨意棄置,說到底是呂黿呂老博士的一番心意,她耗了?一個時辰,將這數本書牘翻一回,《策林》內,與省刑慎罰之術相關的數篇文章,倒是真?真?言之有物,可以拿來學習、模仿、參考。再說《百道判》,題型精煉廣博,與新律相涉的案子繁多,很適合楊淳他們這些?判案苦手。
剩下數本書牘,倒不必再去細閱了?,僅有兩天的光景,能將《策林》的幾篇文章通讀、《百道判》內的案子吃透,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這兩日抵夜時分,她在書苑裏跟隨溫廷舜習學瘦金體,打從?得了?那一句『尚可』,溫廷舜隻命她每日照著法子摹寫字帖三張便可,不宜摹寫太多,免得升舍試傷了?腕脈。
不知是不是出?乎溫廷安的錯覺,感覺自那夜以後,溫廷舜待她更為寡淡疏離,甚至於?翌晨請示溫老太爺,稱腿疾已愈,可獨乘馬車赴學。溫廷安隻當?他是懨嫌自己,不欲再居於?同一屋簷之下,是以,茲事儼似煦風拂過耳畔,無關痛癢,更未往心裏去了?。
試前一日,溫青鬆將各房應考的孫輩喚了?過來,借訓導之機,講些?家訓教化,借著便語重?心長?地道:“正所謂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也?,教化既行,在家則光前裕後,在國則端本澄源,你們皆為儒生?,當?知曉名儒巨公皆由科舉所出?,今之為仕者,固不能免於?此,若欲世世共襄太平,必當?人才日盛……”
溫老太爺的大意是指,三個月後的會試是讀書人唯一的出?路,他們要好好考。
這一番話尤其是對溫廷安說的,她是所有應考的孫輩之中,資質最淺、排位墊底的,溫老爺子雖然給她摸過了?底,但仍舊掛礙她。今日原是升舍試前最後一日,依照舊俗,老太爺要帶著孫輩們去東廊坊湧金門的狀元宮與魁首廟走?上一遭,焚香祈福參拜,蘸一蘸文曲星的喜氣——但不知怎的,媵王即將歸城的消息,如一道泄了?火的手諭,一個晌午的光景,傳遍了?整個洛陽,二叔三叔散值時,便被叫去崇文院問話,茲事非同小可,甚至溫善晉也?被喚了?去,出?府焚香一事便隻好擱置。
“大少爺,這是州橋前賈家的魚羹,那個呢,則是雜賣場樊家的蜜棗兒,均是在京屈指第一,聲稱於?時,都很甜,但甜而不膩牙,吃著也?對身體好,多養些?神,您嚐嚐?”
濯繡院的書房裏,陳嬤嬤屏退左右,從?一籠朱漆戧金提盒裏,悉心端出?幾隻黑窯兔毫盤盞,溫廷安置下了?書卷,看了?一眼,淡淡地會心一笑,稱了?聲謝。在大鄴,家家戶戶似乎都有在大考前,給生?員吃魚羹與蜜棗的習俗,其實是取這兩物的好意頭。
溫廷安用?午膳畢,呂氏這才推門而入,呂氏就怕她在場,會給溫廷安施加壓力,免得她食不下咽。陳嬤嬤慈靄地笑著道,“今兒這蜜棗與魚羹,還是大夫人親自出?府,去東市躬自遴選的,奴婢從?未見過大夫人精神頭還可以這般好,到底還是托了?大少爺的福音。”
呂氏打娘胎起,身子骨便一直羸弱,日夜膏藥為伴,氣色不太好,不知是心病還是頑疾所牽累,平素買辦一事都交給仆婦婆子來掌手,升舍試將近,呂氏倒有了?些?精神氣。
溫廷安心中快慰,亦有憂思,忙給呂氏行了?一禮,呂氏摁握住了?她的手,撫著溫廷安的腦袋,搖搖頭道:“不打緊,娘是開懷了?,一想著安兒你要考試了?,覺得通身皆有了?氣力。”
想著數日前,她還在為溫廷安夜不歸宿之事擔憂,想著三姨娘劉氏說安兒差人打折了?二少爺的腿,想著在祠堂裏執著藤鞭將溫廷安打得滿背是血,想起過往種種,皆如不真?切的過往雲煙,明明是數日前生?發過的事兒,今次回溯,卻教她恍若隔世。
她覺得溫廷安真?的長?大了?,越來越有長?房嫡長?子的儀姿了?。
但呂氏也?暗露隱憂,撫住了?溫廷安的手:“娘許是太久沒出?過門了?,今番出?府,竟是看到東廊坊瓦肆那頭有些?士子聚在一起鬧事,有些?在說要焚毀教輔捍衛科舉公平,有的則說吏部姍題,有些?又說旁的,娘也?記不清了?,後來巡檢司來了?,那一夥人便散去了?,娘的心一直都忐忑不安,明日恰好是媵王回京之日,也?不知士子鬧事,與明日那位人物有無幹係。”
士子鬧事?
溫廷安回溯了?一回原書,原劇情裏,確乎存在士子於?禦街處鬧事這一事,趕巧就生?發在升舍試前後幾日。
據她所知,士子鬧事的根由,根本不在乎科舉是否公平,吏部是否姍題,而在於?那一折造謠溫家的偽詔,從?宮闈朝堂流傳到了?市井閭巷,大金諜者潛入洛陽之事,經由有心人之手傳開了?去,元祐議和舊案重?新浮出?了?所有百姓的記憶,這其中,當?屬赴考的士子最為激慨,而明日媵王回京,他職守的州府便是去元祐城不遠,這無疑是在人心惶惶之際,雪上添了?又一重?霜。
見溫廷安眉心聚攏了?一層翳色,呂氏早知道便不提茲事了?,忙作安撫狀:“這一樁事體由衙門與巡檢司管著,這一群士子骨頭也?軟,掀不起什麽風浪,茲事也?礙不著咱們,你也?別?往心裏去。”
說著,呂氏想起了?什麽,又道:“說起來,你三姨娘和眉姐兒也?在院子裏拘了?好一陣子,她們本想來見見你,賠個不是,但一想著明兒便是你考試的日子,她們不便叨擾你,遂命那院的丫鬟轉交給檀紅,說你帶來了?幾樣?物什,權當?討個好意頭。”
一抹黯色掠過溫廷安的眉眸,劉氏上上一回在她為溫廷舜準備的紅參湯裏投瀉藥,上一回貓藏在竹苑竊聽她與溫廷舜的對話,這婦人心裏藏著是什麽心眼,她還能不知?能安好心麽?
隻見陳嬤嬤吩咐檀紅入內,檀紅“噯”了?一聲,提了?個藤黃鑲蘭竹籃入內,揭開了?覆在上邊的胭嵐色罩布,裏頭是一對臂腕護套,設色是天青色,與她身上的儒生?服十分相稱,圖紋是馬踏飛燕,取平步青雲之意,還有一隻遮雪禦寒的圍脖,呂氏見著,笑著說:“差點都忘了?,劉氏的針線是精湛的,什麽東西都能繡出?名堂來,這一對護套倒是實用?,安哥兒戴上,也?不怕墨漬髒了?袖袂。”
說著,吩咐檀紅將其取來。
溫廷安戴上了?這一對護套,布料裏縫紉的棉花,撣得很厚實,質感輕若無物,十分輕盈,既是能暖掌耐髒,亦能不妨礙書寫搦墨。
這一對護套沒什麽個中關竅,裏頭也?沒藏可疑的藥草,看著大抵尋常,看來這一回劉姨娘倒是收起了?一份壞心,做起了?敦實好人來。等閑是聽著了?她受溫老太爺器重?的風聲,便權當?以往何事都未生?發過,拉攏起人心來了?。
溫廷安眉色柔和了?些?許,取了?些?賞銀,一麵交付予檀紅,命她去打點劉氏身邊的傳話丫鬟,一麵溫沉地道:“劉姨娘真?當?是有心了?,吩咐她和眉姐兒今夜來濯繡院用?膳罷。”
嫡長?子的威勢見好就收,也?順帶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對方肯屈身,那她溫廷安也?不是不通人情的,畢竟都是一房之中的女眷,都是簷對著簷,鄰挨著鄰,扉連著扉,日後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日子多著呢,總不好撕破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