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節
穿成反派他長兄(穿書) 作者:孤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廷安將這幅畫攤展給他們看,忽然問:“你們去菩提庵的時候,庵主?說?,郝容那?夜是不是拿著酒瓢來打酒?”
三人皆是去菩提庵調查過,對庵主?的供詞還有印象,俱是點了點首。
“那?我們目下去菩提庵一趟。”
三人怔愣,頓住了拒絕的動作?:“啊,現在?嗎?”
溫廷安點了點首:“對,立刻!”
第152章
疇昔, 溫廷安問過阿繭,問他?是否打撈過郝容的隨身物品,阿繭矢口否認, 說郝容隨身之物, 要麽?被卷上了岸, 教拾荒匠揀走,要麽便是沉江而去。
假令阿繭所?言為真,那?麽?,溫廷猷說他給小狸貓贈與了一隻酒瓢, 又是何意?剛巧不巧,居然還是在郝容墜橋溺斃的第二日。
此前,溫廷安一直僅將阿繭與三人沉珠江一案聯係起?來, 不曾將他?與?郝容之死想到一起?。
畢竟, 郝容的死,委實是太懸乎了。假令賀先的供詞乃屬真實, 郝容的死就分有意外和他?殺,郝容到底是墜橋而亡, 還是說,他?攀上了水磨青泥板橋以後,又因為某種原因,再度墜橋而去?
生發在暴雨之夜的案子, 一切物證都被雨水濯洗而去, 案發現場也難以尋覓有效的人?證,物證、人?證雙重缺失,導致第一樁案子格外棘手, 難以教人?從有效的線索落手。並且,打從抓著賀先以後, 知府與?楊書記覺得?是破案了,郝容顯然就是被賀先所?殺,毋需再繼續追查下去了。
因為大理寺目下一直忙著縷清賀先、郝家母子沉珠江案子的疑緒,倒是先擱淺了郝容的案子,目下的光景之中,溫廷安在腦海之中複盤,這兩樁案子之間,會不會有緊密的關聯?
第二樁案子的真凶,會不會與?第一樁案子有千絲萬縷的糾葛?郝容之死,與?第二樁案子的真凶有關聯嗎?
還有,阿繭到底隱瞞了大理寺多少事?
在第一樁案子當中,他?在口頭上,聲稱什麽?都沒撈到,但為何要私自揀走郝容的這隻?酒瓢?
有什麽?深刻的用意麽??
還是說,這一隻?酒瓢意味著物證,所?以他?必須私自藏起?來?
阿繭與?真凶之間,又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
聽企堂尼和溫廷猷說,這個少年,常去夕食庵喝早茶,是夕食庵的常客,貌似與?望鶴師傅交情不淺。
提及夕食庵,不知為何,溫廷安竟是想起?了它所?出品的黃埔米。
豐忠全提過周家磅,在府衙銅匭前投遞過一份千字愆書,說黃埔米有問題,據說是被下過蠱毒,能惑人?心?神。
說來也巧,在唐氏與?郝崢的複驗驗狀之中,仵作便?是勘驗出,二人?的腹腸內,存在黃埔米的米糜。
母子遇到偽裝成賀先的凶犯,毫不掙紮,縱然是沉珠江而去,身上也沒有搏鬥的痕跡,這等異樣,會不會與?他?們所?食過的黃埔米有所?關聯嗎?
以及,夕食庵真的給黃埔米投下了蠱毒麽??
大量的疑緒,儼若纏絲一般,在溫廷安的腦海之中細細翻攪於一處,她先率著周廉他?們趕去菩提庵,勢必弄清楚,這畫中的酒瓢,到底是不是郝容本人?的。
若是能取證,案情很可能會迎來一絲轉機。
臨走前,溫廷安捧著這一幅《狸貓戲酒瓢圖》,對溫廷猷道:“四弟,這幅畫先借我一用,長兄要跟大理寺辦一趟外差,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了,多謝你提供線索,也代?我們感謝望鶴師傅。”
聽到能提供線索,溫廷猷雖然還弄不清楚自己具體幫上了什麽?忙,但聽聞這幅畫對破案有所?裨益,他?委實替為溫廷安感到高興:“長兄盡管拿去用好了!”
夜色無瑕,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四人?離開廣州府衙,徑直趕往菩提庵,府外人?籟無聲,穹頂之上一掬晦暝而幽黯的光,穿過銅匭的罅隙處,影影綽綽地罩覆於一道修長的人?影上。
溫廷安行路之時,驀覺被一道陰鬱而詭譎的視線,在背後無聲地注視,不知為何,她竟是感受到一陣戰栗,這道視線的主人?,儼似一頭蟄伏於暗處的鷹隼,這眼神裏有沉鷙的內容,似乎是一種凜惕,不,更精確而言,更像是錨定獵物一般的殺意,正在盯緊她,隨時準備撲前吞噬。
溫廷安眉心?微鎖,下意識撫緊藏於袖內的軟劍,頓步,旋身望去。
寂夜之中,蒔植於街衢夾側的木棉,樹影婆娑,身後隻?有吆喝喊賣的販夫走卒,皎月湛亮,在一片清輝之中,她什麽?都沒看到,那?一道古怪的視線,隨著結在空氣之中的嫋嫋水汽,而兀自蒸騰了去。
其?餘三人?發現溫廷安驟然歇步,以為是發現了什麽?,陸續回首矚望,倒是沒見什麽?,楊淳問:“少卿怎的停下了?”
溫廷安在想,這會不會是自己的錯覺,可是方才那?一道視線,予以她的感受,委實是太過鮮明徹骨,她絕對不可能會感受錯。
『確乎有人?在跟蹤他?們。』
但她不欲讓周廉、呂祖遷和周廉引起?恐慌的思緒,這並不利於勘案。
於是乎,溫廷安徐緩撫平心?緒,對他?們搖了搖首,莞爾道:“沒事,繼續走。”
溫廷猷拾掇好漆木食盒,甫一行出廣州府衙,迎著浩渺如罄的月色,便?是見著了銅匭之下靜立的人?影,他?很驚訝,似乎全然沒料到這般場麵?:“您怎麽?來了?”
這廂,溫廷安一行四人?趕至菩提庵。
這是溫廷安頭一回去菩提庵,比起?夕食庵的古雅肅謹,妙尼的美、素筵的雅,諸般都是含蓄的,菩提庵就像生野了許多,胭脂氣與?酒氣俱是很濃。尋覓到庵主的時候,問她是否識得?畫中酒瓢,溫廷安的視線不知該往何處放,因為庵主的衣裝過於坦露,她有些無法裝作若無其?事。
“檀越是在說這隻?酒瓢嗎,”庵主眉眼俱是風情韻致,仔細掃視一眼,話鋒一轉,“隻?消檀越陪貧尼喝下一尊果?脯酒,貧尼便?將實話細細言說,如何?”
說著,庵主且拂袖伸出一截白皙皓腕,以輕攏慢撚之勢,徐緩地勾勒上溫廷安的胳膊。
但被溫廷安不動聲色捏住骨腕。
擱放於前世,這分明就是變相騙酒的意思了,是一種宰客的推銷手段,溫廷安又怎會不知內情?
她唇角寥然地牽起?一絲淡笑?,說:“庵主既是不欲在庵內敘話,那?恕我們隻?能延請你去廣州府衙走一趟了。”
言訖,吩咐呂祖遷與?楊淳上前押人?。
庵主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見著此狀,難掩惶色,忙不迭告饒,顫聲稱道:“貧尼方才所?言,隻?是玩笑?孟浪之詞,當下官爺但凡所?問,貧尼必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周廉對呂祖遷和楊淳使了一個眼色,二人?適才停頓住押人?的動作。
溫廷安指著畫幅之中的酒瓢,凝聲問道:“可認得?這個酒瓢?”
庵主道:“舉庵上下,唯有郝檀越才用得?,他?的酒瓢,貧尼又怎麽?會不認得?,這畫幅之上的酒瓢,紋理、形態、陳舊程度、磨損痕跡,皆是同貧尼記憶之中的,可謂是一模一樣,這酒瓢,定是郝檀越無疑的了。”
溫廷安心?中一直懸著的石頭,此刻此際,悄然落了地。
這一個酒瓢,果?真是郝容的。
溫廷猷所?言,果?真不虛,這顯然就證明了一樁事體,阿繭此前確乎是在扯謊,他?分明撈到了郝容的酒瓢,但故意掩藏了起?來,瞞著大理寺,將酒瓢竊送至夕食庵。
這下子,疑點出來了,他?為何要將酒瓢送至夕食庵呢?
這就得?問一問他?本人?了。
不過,光憑一幅素絹畫,物證還是很單薄的,顯然還不能說明些什麽?,他?們有必要去夕食庵一趟,將那?枚酒瓢尋覓回來。有了強而有力的物證,才好利於抓捕,否則,楊書記獲悉此情,很可能又為擔保阿繭,開始陰陽怪氣他?們了。
“但是的話,我們這般直接去夕食找酒瓢,很明顯會打草驚蛇。”周廉道。
楊淳道:“更何況,望鶴師傅待我們特別友善,今夜還特地讓少卿的三弟呈送晚茶來公廨,假令我們冒然去夕食庵,就說明懷疑夕食庵與?這兩樁命案存在關聯,這會不會有些背信棄義??”
呂祖遷搖了搖首:“但是夕食庵居然藏有郝容生前遺失的酒瓢,嫌犯阿繭還是那?裏的常客,我們就不能懷疑夕食庵本身也有問題麽??”
周廉凝眉:“我的意思是,我們需要有正當的理由,否則,直接搜查夕食庵,太不禮貌了。”
“是啊,廣府與?望鶴師傅情誼深惇,要是讓豐忠全曉得?我們去夕食庵找證據,他?可能今後都不會再配合大理寺查案。”
溫廷安深忖了一番,凝聲道:“你們說的都在理,說到底,此處是豐忠全的地盤,我們雖然是大理寺的官員,但南下來廣州府,到底還是會處處受到掣肘,當地官府勢力盤根錯節,我們不論做什麽?,都要有很多顧慮。”
她頓了一頓,說:“不過,在白晝的時候,豐忠全給過我們一折千字愆書,此書乃是周家磅差人?投遞,說夕食庵出品的黃埔米,能惑人?心?神,蠱人?神智,要讓官府徹查。”
三人?俱是震訝,楊淳納罕地道:“可是這份愆書,很可能是周家磅為了打壓夕食庵,所?作出的謗議,少卿真的相信,望鶴師傅會在黃埔米之中下蠱蟲麽??”
溫廷安凝聲道:“莫要忘了,郝容生前寄送過了一份折子,說我們不能向嶺南借米,郝容為了此事好與?豐忠全起?過不小的爭執,為此不惜擲下烏紗帽。如果?說周家磅寫愆書的目的,是為了打壓同行,那?麽?,郝容的反應如此劇烈,又是因為什麽?呢?”
周廉道:“按少卿的意思,郝容是去夕食庵密查過,這黃埔米真的有問題?”
“假令郝容還活著,我們自然能問他?了,但阮寺卿派去暗樁抵達以前,他?便?是沉了珠江,我們尋到嫌犯賀先,結果?,賀先也沉了珠江,”溫廷安黯沉著眸心?,看向三人?,“冥冥之中,好像一直有股難能言喻的阻力,在阻止我們查到不能在嶺南借米的真實緣由,我們此前要去密查阿繭,但被官府截了和。如此一來,夕食庵,很可能會成為案情新的突破口。”
第153章
確認好接下來要追查的線索, 溫廷安便開始分配任務:“我們兵分兩?路,一路去查黃埔米,一路去查酒瓢的下落, 我和?楊淳去查黃埔米, 周廉和呂祖遷去查酒瓢, 我們在明麵,同望鶴師傅打交道,你們在暗麵,切忌打草驚蛇。”
三人謹慎應是, 當即兵分兩?路,各自直取夕食庵。
目下的光景,時?交戍時?正刻, 天色透徹地黯淡了下去, 廣府的夜色濃鬱得發稠,珠江以北的東隅之?處, 那雲靄之?中,依稀透出三兩點光亮, 木棉樹無聲地綻出清鬱的木棉香氣,各大庵廳進入了經營晚市的階段。
在習慣於早寢的市井人家裏,遵稟的是「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性,大多數的店鋪, 不到戍時?, 趁著暮色濃重,便潦草地打了烊,店鋪陸陸續續地昏晦了下去, 而這些師姑庵廳,成為了浩瀚黑暗之?中, 唯一的光亮,這些黑暗儼似波光粼粼的深海,托住了這些燃燈的庵廳,行在此中的人,就像是蜉蝣,在黑暗織成的海麵上,一徐一緩地浮之?遊之?。
溫廷安與?楊淳抵至夕食庵之?時?,在第一進前的佛堂之?中,望見?青煙嫋嫋,供案之?上的三隻香壇,堆積滿了彼此錯落的煙灰,企堂尼正好恭送最新一批食客離去,這些人的麵容上,眼神醉迷,笑色饜足,仿佛飽嚐了風月,儼然是一副樂不思蜀的模樣。
溫廷安望了這些食客一眼,似乎覺察到她的審視,他們也緩慢地回?望了過來,視線的落點定格在她身上,但那凝滯的眼神,又不像是在端詳她,好像穿過了她的人,聚焦在了遙遠的虛無之?中。
不知為何?,溫廷安覺得這些人的麵目,與?白晝時?分,用過薑絲筍片米飯的周廉、呂祖遷和?楊淳他們,格外肖似。
置身仿佛處於一種幻境之?中,一時?半會兒掙脫不來。
溫廷安心想,喝廣府早茶的時?候,比及食下那一海碗米飯之?時?,她眼前亦是源源不斷出現了一些幻象,看到了崇國公府,看到了呂氏與?溫善晉,更看到竊自暌違久矣的溫廷舜。隻通過一碗米飯,她就能望見?世間的至親與?摯愛。
當她陷入這種幻象之?時?,自己?在現實?之?中的神態,是否也同這些食客一樣?
陷入一種迷醉、迷離、癡想的狀態之?中?
白晝用食的時?候,她本來還是無意識的,但今刻回?溯起來,愈發覺得詭譎。
豐忠全?給她食過兩?種大米,一種是夕食庵出品的黃埔米,一種是鵝塘洲新收的貢米,二者俱是嶺南米,但此中滋味,卻是擁有雲泥之?別?。
兩?種米,烹煮過後的滋味,真的會有這般懸殊嗎?
周家磅在愆書之?中提過,米商收購了一些黃埔米,用自家的廚師來烹煮,米飯的滋味,與?鵝塘洲的貢米不分伯仲,但經過了望鶴師傅之?手的黃埔米,便能變作食案之?上的珍饈奇物,引無數食客競折腰。
到底是望鶴師傅的廚藝,勝過天地鬼神。
還是說,她在自家出品的黃埔米之?中,確乎下了所謂的蠱蟲?
郝容查黃埔米這條線索之?時?,究竟是查到了什麽?
這廂,見?到了溫、楊二人,負責迎客的企堂尼,顯然是記得他們的身份,端穆靜謹地迎上前來:“檀越兩?位,請來第十八進。”
這就是要重新給他們搭台啟宴的意思了。
溫廷安闡清了自己?的來意:“我們不飲晚茶,我們特地來尋望鶴師傅。”
企堂尼頗覺納罕,繼而想通了什麽,用一種暗昧淋漓的目光,仔細打量著他們,臉上掛著一絲笑:“假令隻是純粹尋望鶴師傅的話,很遺憾了,她目下在養胎,身骨矜重,怕是無法?親自招待二位。”
企堂尼“這是主持的原話,不論是官,還是士農工商,俱是一樣的待遇。”
溫廷安:“……”
楊淳:“……”
二人皆為童子,不過,雖未經人事,但到底能聽得明白,企堂尼話裏話外的揶揄。
溫廷安到底也漸生出了一絲無措,身為少卿的矜嚴氣質,開始鬆動了些許,她說:“您誤會了,我們此番前來,不為旁事,是特地尋望鶴師傅——”
三人皆是去菩提庵調查過,對庵主?的供詞還有印象,俱是點了點首。
“那?我們目下去菩提庵一趟。”
三人怔愣,頓住了拒絕的動作?:“啊,現在?嗎?”
溫廷安點了點首:“對,立刻!”
第152章
疇昔, 溫廷安問過阿繭,問他?是否打撈過郝容的隨身物品,阿繭矢口否認, 說郝容隨身之物, 要麽?被卷上了岸, 教拾荒匠揀走,要麽便是沉江而去。
假令阿繭所?言為真,那?麽?,溫廷猷說他給小狸貓贈與了一隻酒瓢, 又是何意?剛巧不巧,居然還是在郝容墜橋溺斃的第二日。
此前,溫廷安一直僅將阿繭與三人沉珠江一案聯係起?來, 不曾將他?與?郝容之死想到一起?。
畢竟, 郝容的死,委實是太懸乎了。假令賀先的供詞乃屬真實, 郝容的死就分有意外和他?殺,郝容到底是墜橋而亡, 還是說,他?攀上了水磨青泥板橋以後,又因為某種原因,再度墜橋而去?
生發在暴雨之夜的案子, 一切物證都被雨水濯洗而去, 案發現場也難以尋覓有效的人?證,物證、人?證雙重缺失,導致第一樁案子格外棘手, 難以教人?從有效的線索落手。並且,打從抓著賀先以後, 知府與?楊書記覺得?是破案了,郝容顯然就是被賀先所?殺,毋需再繼續追查下去了。
因為大理寺目下一直忙著縷清賀先、郝家母子沉珠江案子的疑緒,倒是先擱淺了郝容的案子,目下的光景之中,溫廷安在腦海之中複盤,這兩樁案子之間,會不會有緊密的關聯?
第二樁案子的真凶,會不會與?第一樁案子有千絲萬縷的糾葛?郝容之死,與?第二樁案子的真凶有關聯嗎?
還有,阿繭到底隱瞞了大理寺多少事?
在第一樁案子當中,他?在口頭上,聲稱什麽?都沒撈到,但為何要私自揀走郝容的這隻?酒瓢?
有什麽?深刻的用意麽??
還是說,這一隻?酒瓢意味著物證,所?以他?必須私自藏起?來?
阿繭與?真凶之間,又是一種什麽?樣的關係?
聽企堂尼和溫廷猷說,這個少年,常去夕食庵喝早茶,是夕食庵的常客,貌似與?望鶴師傅交情不淺。
提及夕食庵,不知為何,溫廷安竟是想起?了它所?出品的黃埔米。
豐忠全提過周家磅,在府衙銅匭前投遞過一份千字愆書,說黃埔米有問題,據說是被下過蠱毒,能惑人?心?神。
說來也巧,在唐氏與?郝崢的複驗驗狀之中,仵作便?是勘驗出,二人?的腹腸內,存在黃埔米的米糜。
母子遇到偽裝成賀先的凶犯,毫不掙紮,縱然是沉珠江而去,身上也沒有搏鬥的痕跡,這等異樣,會不會與?他?們所?食過的黃埔米有所?關聯嗎?
以及,夕食庵真的給黃埔米投下了蠱毒麽??
大量的疑緒,儼若纏絲一般,在溫廷安的腦海之中細細翻攪於一處,她先率著周廉他?們趕去菩提庵,勢必弄清楚,這畫中的酒瓢,到底是不是郝容本人?的。
若是能取證,案情很可能會迎來一絲轉機。
臨走前,溫廷安捧著這一幅《狸貓戲酒瓢圖》,對溫廷猷道:“四弟,這幅畫先借我一用,長兄要跟大理寺辦一趟外差,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了,多謝你提供線索,也代?我們感謝望鶴師傅。”
聽到能提供線索,溫廷猷雖然還弄不清楚自己具體幫上了什麽?忙,但聽聞這幅畫對破案有所?裨益,他?委實替為溫廷安感到高興:“長兄盡管拿去用好了!”
夜色無瑕,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四人?離開廣州府衙,徑直趕往菩提庵,府外人?籟無聲,穹頂之上一掬晦暝而幽黯的光,穿過銅匭的罅隙處,影影綽綽地罩覆於一道修長的人?影上。
溫廷安行路之時,驀覺被一道陰鬱而詭譎的視線,在背後無聲地注視,不知為何,她竟是感受到一陣戰栗,這道視線的主人?,儼似一頭蟄伏於暗處的鷹隼,這眼神裏有沉鷙的內容,似乎是一種凜惕,不,更精確而言,更像是錨定獵物一般的殺意,正在盯緊她,隨時準備撲前吞噬。
溫廷安眉心?微鎖,下意識撫緊藏於袖內的軟劍,頓步,旋身望去。
寂夜之中,蒔植於街衢夾側的木棉,樹影婆娑,身後隻?有吆喝喊賣的販夫走卒,皎月湛亮,在一片清輝之中,她什麽?都沒看到,那?一道古怪的視線,隨著結在空氣之中的嫋嫋水汽,而兀自蒸騰了去。
其?餘三人?發現溫廷安驟然歇步,以為是發現了什麽?,陸續回首矚望,倒是沒見什麽?,楊淳問:“少卿怎的停下了?”
溫廷安在想,這會不會是自己的錯覺,可是方才那?一道視線,予以她的感受,委實是太過鮮明徹骨,她絕對不可能會感受錯。
『確乎有人?在跟蹤他?們。』
但她不欲讓周廉、呂祖遷和周廉引起?恐慌的思緒,這並不利於勘案。
於是乎,溫廷安徐緩撫平心?緒,對他?們搖了搖首,莞爾道:“沒事,繼續走。”
溫廷猷拾掇好漆木食盒,甫一行出廣州府衙,迎著浩渺如罄的月色,便?是見著了銅匭之下靜立的人?影,他?很驚訝,似乎全然沒料到這般場麵?:“您怎麽?來了?”
這廂,溫廷安一行四人?趕至菩提庵。
這是溫廷安頭一回去菩提庵,比起?夕食庵的古雅肅謹,妙尼的美、素筵的雅,諸般都是含蓄的,菩提庵就像生野了許多,胭脂氣與?酒氣俱是很濃。尋覓到庵主的時候,問她是否識得?畫中酒瓢,溫廷安的視線不知該往何處放,因為庵主的衣裝過於坦露,她有些無法裝作若無其?事。
“檀越是在說這隻?酒瓢嗎,”庵主眉眼俱是風情韻致,仔細掃視一眼,話鋒一轉,“隻?消檀越陪貧尼喝下一尊果?脯酒,貧尼便?將實話細細言說,如何?”
說著,庵主且拂袖伸出一截白皙皓腕,以輕攏慢撚之勢,徐緩地勾勒上溫廷安的胳膊。
但被溫廷安不動聲色捏住骨腕。
擱放於前世,這分明就是變相騙酒的意思了,是一種宰客的推銷手段,溫廷安又怎會不知內情?
她唇角寥然地牽起?一絲淡笑?,說:“庵主既是不欲在庵內敘話,那?恕我們隻?能延請你去廣州府衙走一趟了。”
言訖,吩咐呂祖遷與?楊淳上前押人?。
庵主是個吃軟不吃硬的,見著此狀,難掩惶色,忙不迭告饒,顫聲稱道:“貧尼方才所?言,隻?是玩笑?孟浪之詞,當下官爺但凡所?問,貧尼必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周廉對呂祖遷和楊淳使了一個眼色,二人?適才停頓住押人?的動作。
溫廷安指著畫幅之中的酒瓢,凝聲問道:“可認得?這個酒瓢?”
庵主道:“舉庵上下,唯有郝檀越才用得?,他?的酒瓢,貧尼又怎麽?會不認得?,這畫幅之上的酒瓢,紋理、形態、陳舊程度、磨損痕跡,皆是同貧尼記憶之中的,可謂是一模一樣,這酒瓢,定是郝檀越無疑的了。”
溫廷安心?中一直懸著的石頭,此刻此際,悄然落了地。
這一個酒瓢,果?真是郝容的。
溫廷猷所?言,果?真不虛,這顯然就證明了一樁事體,阿繭此前確乎是在扯謊,他?分明撈到了郝容的酒瓢,但故意掩藏了起?來,瞞著大理寺,將酒瓢竊送至夕食庵。
這下子,疑點出來了,他?為何要將酒瓢送至夕食庵呢?
這就得?問一問他?本人?了。
不過,光憑一幅素絹畫,物證還是很單薄的,顯然還不能說明些什麽?,他?們有必要去夕食庵一趟,將那?枚酒瓢尋覓回來。有了強而有力的物證,才好利於抓捕,否則,楊書記獲悉此情,很可能又為擔保阿繭,開始陰陽怪氣他?們了。
“但是的話,我們這般直接去夕食找酒瓢,很明顯會打草驚蛇。”周廉道。
楊淳道:“更何況,望鶴師傅待我們特別友善,今夜還特地讓少卿的三弟呈送晚茶來公廨,假令我們冒然去夕食庵,就說明懷疑夕食庵與?這兩樁命案存在關聯,這會不會有些背信棄義??”
呂祖遷搖了搖首:“但是夕食庵居然藏有郝容生前遺失的酒瓢,嫌犯阿繭還是那?裏的常客,我們就不能懷疑夕食庵本身也有問題麽??”
周廉凝眉:“我的意思是,我們需要有正當的理由,否則,直接搜查夕食庵,太不禮貌了。”
“是啊,廣府與?望鶴師傅情誼深惇,要是讓豐忠全曉得?我們去夕食庵找證據,他?可能今後都不會再配合大理寺查案。”
溫廷安深忖了一番,凝聲道:“你們說的都在理,說到底,此處是豐忠全的地盤,我們雖然是大理寺的官員,但南下來廣州府,到底還是會處處受到掣肘,當地官府勢力盤根錯節,我們不論做什麽?,都要有很多顧慮。”
她頓了一頓,說:“不過,在白晝的時候,豐忠全給過我們一折千字愆書,此書乃是周家磅差人?投遞,說夕食庵出品的黃埔米,能惑人?心?神,蠱人?神智,要讓官府徹查。”
三人?俱是震訝,楊淳納罕地道:“可是這份愆書,很可能是周家磅為了打壓夕食庵,所?作出的謗議,少卿真的相信,望鶴師傅會在黃埔米之中下蠱蟲麽??”
溫廷安凝聲道:“莫要忘了,郝容生前寄送過了一份折子,說我們不能向嶺南借米,郝容為了此事好與?豐忠全起?過不小的爭執,為此不惜擲下烏紗帽。如果?說周家磅寫愆書的目的,是為了打壓同行,那?麽?,郝容的反應如此劇烈,又是因為什麽?呢?”
周廉道:“按少卿的意思,郝容是去夕食庵密查過,這黃埔米真的有問題?”
“假令郝容還活著,我們自然能問他?了,但阮寺卿派去暗樁抵達以前,他?便?是沉了珠江,我們尋到嫌犯賀先,結果?,賀先也沉了珠江,”溫廷安黯沉著眸心?,看向三人?,“冥冥之中,好像一直有股難能言喻的阻力,在阻止我們查到不能在嶺南借米的真實緣由,我們此前要去密查阿繭,但被官府截了和。如此一來,夕食庵,很可能會成為案情新的突破口。”
第153章
確認好接下來要追查的線索, 溫廷安便開始分配任務:“我們兵分兩?路,一路去查黃埔米,一路去查酒瓢的下落, 我和?楊淳去查黃埔米, 周廉和呂祖遷去查酒瓢, 我們在明麵,同望鶴師傅打交道,你們在暗麵,切忌打草驚蛇。”
三人謹慎應是, 當即兵分兩?路,各自直取夕食庵。
目下的光景,時?交戍時?正刻, 天色透徹地黯淡了下去, 廣府的夜色濃鬱得發稠,珠江以北的東隅之?處, 那雲靄之?中,依稀透出三兩點光亮, 木棉樹無聲地綻出清鬱的木棉香氣,各大庵廳進入了經營晚市的階段。
在習慣於早寢的市井人家裏,遵稟的是「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性,大多數的店鋪, 不到戍時?, 趁著暮色濃重,便潦草地打了烊,店鋪陸陸續續地昏晦了下去, 而這些師姑庵廳,成為了浩瀚黑暗之?中, 唯一的光亮,這些黑暗儼似波光粼粼的深海,托住了這些燃燈的庵廳,行在此中的人,就像是蜉蝣,在黑暗織成的海麵上,一徐一緩地浮之?遊之?。
溫廷安與?楊淳抵至夕食庵之?時?,在第一進前的佛堂之?中,望見?青煙嫋嫋,供案之?上的三隻香壇,堆積滿了彼此錯落的煙灰,企堂尼正好恭送最新一批食客離去,這些人的麵容上,眼神醉迷,笑色饜足,仿佛飽嚐了風月,儼然是一副樂不思蜀的模樣。
溫廷安望了這些食客一眼,似乎覺察到她的審視,他們也緩慢地回?望了過來,視線的落點定格在她身上,但那凝滯的眼神,又不像是在端詳她,好像穿過了她的人,聚焦在了遙遠的虛無之?中。
不知為何?,溫廷安覺得這些人的麵目,與?白晝時?分,用過薑絲筍片米飯的周廉、呂祖遷和?楊淳他們,格外肖似。
置身仿佛處於一種幻境之?中,一時?半會兒掙脫不來。
溫廷安心想,喝廣府早茶的時?候,比及食下那一海碗米飯之?時?,她眼前亦是源源不斷出現了一些幻象,看到了崇國公府,看到了呂氏與?溫善晉,更看到竊自暌違久矣的溫廷舜。隻通過一碗米飯,她就能望見?世間的至親與?摯愛。
當她陷入這種幻象之?時?,自己?在現實?之?中的神態,是否也同這些食客一樣?
陷入一種迷醉、迷離、癡想的狀態之?中?
白晝用食的時?候,她本來還是無意識的,但今刻回?溯起來,愈發覺得詭譎。
豐忠全?給她食過兩?種大米,一種是夕食庵出品的黃埔米,一種是鵝塘洲新收的貢米,二者俱是嶺南米,但此中滋味,卻是擁有雲泥之?別?。
兩?種米,烹煮過後的滋味,真的會有這般懸殊嗎?
周家磅在愆書之?中提過,米商收購了一些黃埔米,用自家的廚師來烹煮,米飯的滋味,與?鵝塘洲的貢米不分伯仲,但經過了望鶴師傅之?手的黃埔米,便能變作食案之?上的珍饈奇物,引無數食客競折腰。
到底是望鶴師傅的廚藝,勝過天地鬼神。
還是說,她在自家出品的黃埔米之?中,確乎下了所謂的蠱蟲?
郝容查黃埔米這條線索之?時?,究竟是查到了什麽?
這廂,見?到了溫、楊二人,負責迎客的企堂尼,顯然是記得他們的身份,端穆靜謹地迎上前來:“檀越兩?位,請來第十八進。”
這就是要重新給他們搭台啟宴的意思了。
溫廷安闡清了自己?的來意:“我們不飲晚茶,我們特地來尋望鶴師傅。”
企堂尼頗覺納罕,繼而想通了什麽,用一種暗昧淋漓的目光,仔細打量著他們,臉上掛著一絲笑:“假令隻是純粹尋望鶴師傅的話,很遺憾了,她目下在養胎,身骨矜重,怕是無法?親自招待二位。”
企堂尼“這是主持的原話,不論是官,還是士農工商,俱是一樣的待遇。”
溫廷安:“……”
楊淳:“……”
二人皆為童子,不過,雖未經人事,但到底能聽得明白,企堂尼話裏話外的揶揄。
溫廷安到底也漸生出了一絲無措,身為少卿的矜嚴氣質,開始鬆動了些許,她說:“您誤會了,我們此番前來,不為旁事,是特地尋望鶴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