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作者:迴夢逐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至於天幕為何能出現在半空中,想來是天降神跡,來拯救大秦的。
正是因為摸透了天幕中人的身份,他們才覺得有些不甘,後世隨便一個賣書的商人都過得比他們好千倍,他們…羨慕。
大唐
李世民看了很久,不確定地道:“這是襦裙?”
長孫無忌點點頭:“似乎是,隻是化窄袖為廣袖,色彩花紋更精美些罷了,款式到沒怎麽變。”
“天幕這是何意?莫非不賣書了,改賣衣服?”
不等眾人猜測,天幕很快給出了答案:
【清清新買的襦裙好看吧?大家都知道襦裙是唐朝的服飾,卻不知道其實早就在戰國時期就有襦裙了。
漢代流行深衣,襦裙才逐漸減少,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才興起。南北朝之後的隋唐延續了襦裙文化,並在大唐發展至頂峰,成了唐朝服飾的代表。
沒錯,今天清清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以初唐為背景的小說《威鳳賦》。】
【提起《威鳳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這可是千古一帝唐太宗親手所作的賦,他也因此賦得名“二鳳”,從此和祖龍秦始皇,豬豬漢武帝組團成為龍鳳豬千古一帝三人組。】
“啪——”劉徹氣得掀桌,“始皇在前也就罷了,畢竟是帝製開拓者,那什麽唐朝不是在大漢之後嗎?憑什麽排在朕的前麵?”
而且更過分的是他兩龍鳳,他豬?好氣哦!那個寫《漢武故事》的到底是誰,朕要誅他九族!
群臣鼻觀鼻,眼觀眼,誰也不敢上前勸。心道:陛下您晚年做的那些事,還能進千古一帝都不錯了,還在乎誰二誰三。
與此同時,大秦
聽到祖龍、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臉色終於好些了,旋即又皺眉,這二人憑什麽和他並稱?
漢武不就是打贏了匈奴嗎?好似誰沒打過匈奴似的。
還有這唐太宗,又有何功績?
大唐
李世民聽得心花怒放,“原來‘二鳳’是這麽來的,有趣!”千古一帝,上次是千古名君,他在後世評價竟如此之高。
此時的李世民還不知道捆綁三人組意味著隻要一提到其中一個,另外兩個就會被拉出來一起‘考古’。
尉遲敬德眼睛一亮:“殿下,既然這《威鳳賦》是您所做,那書中主角必然是您,俺們應該也能沾沾光有張畫像吧?”
“尉遲老黑說的有道理,”程知節第一個附和,欣然道:“天幕可算說到咱們大唐了。”
天幕出現時朝會還沒結束,李淵暫停了朝會,讓宮人搬了桌椅放於殿外,與朝臣同觀天幕。
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坐在李淵左右,李元吉坐在建成旁邊。尉遲敬德說話時聲音不小,大部分人都聽到了。
李元吉不爽地哼了一聲。
【但大家肯定不知道《威鳳賦》到底是寫給誰的,因為爭議太大了,有說是寫給長孫無忌,也有說是寫給房玄齡,甚至還曾經被許敬宗猥稱是寫給尉遲敬德。】
“怎麽到俺這就成了猥稱?怎麽就不能是寫給俺的?”尉遲敬德炸了,轉頭問李世民:“殿下,你那賦到底寫給誰的?”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聞言,不約而同看向李世民。
被三人同時注視的李世民:“……孤怎麽知道,孤現在又不曾做此賦。”這賦是不能做了。
【雖然史書不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小說可以給我們創造一個滿意的答案。
小說《威鳳賦》講述的是雙男主互相扶持,攜手打天下的故事。
他,出身隴西貴族,是唐國公嫡次子,文武雙全,風度翩翩。
他,雖出身名門,卻年幼喪父,被異母兄長趕出家門,流落街頭。好在得舅父收留,他和母親妹妹才有了安身之處。】
【貴公子和落魄貴族本不應有交集,奈何緣分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他們布衣相交,彼時他不知他是唐國公嫡次子,他亦不知他是名門長孫氏之後。】
李世民:“??”雖然說得都是真的,但他怎麽覺得哪裏怪怪的?
長孫無忌也有這種感覺,可是又說不上哪裏不對,因為天幕說的都對。
【直到那一天,他送妹妹出嫁,兩人喝得酩酊大醉。
那一夜,他想起來上一世的種種,想起來從晉陽起兵開始便一直追隨的人;想起他們一起打天下,他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他在後方幫他出謀劃策;
想起他因功高蓋主,被父兄猜忌、打壓;想起他們一起策劃玄武門之變;想起他們一起治理天下;想起他寫給他的《威鳳賦》;想起他死前拉著他的手,將他托付給褚遂良,讓褚遂良保護他……
想起他終究還是死於外甥之手,辜負了他的殷殷囑托。
他長孫無忌重生了。
二郎,這一世換我來保護你。】
【長孫無忌死後心中執念太重,一直沒投胎,他看著大唐在李隆基手中達到鼎盛時期,看著大唐在李隆基手上衰敗,他氣得日日徘徊於太極殿,對李隆基重拳出擊,奈何他是魂體,打不到人。
他隻能眼看著那人一手打下的大唐在後代手中敗落,直至滅國。】
作者有話要說: 對不起二鳳了,但真的開心啊,皮這一下。關於當媽,我覺得留給始皇比較好,始皇卻母愛,二鳳不缺。
感謝在2023-03-28 23:58:16~2023-03-29 23:54:1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時鳴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坐在作者家門口催更 20瓶;熙戀零 10瓶;落英繽紛 5瓶;leah_伊莎貝拉啦、韓虞笙、家有小丫頭、42973667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9章 十九章 二鳳社死
原本李世民挺尷尬的,聽到‘滅國’兩個字如遭霹靂,連尷尬都顧不上了,“輔機,這李隆基是何人?”什麽叫大唐在他手中達到了鼎盛,又在他手中衰敗?
若是正常的由盛及衰,輔機也不至於氣到想錘他。輔機可是連殺他的承乾都沒錘。
長孫無忌一臉恍惚,他滿腦子都是自己死於外甥之手,不能善終。
聞言,他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殿下,此無忌非彼無忌啊。”問他,他問誰去?
“是孤糊塗了,”李世民揉了揉隱隱作痛的額頭,電光火石間他突然想起天幕曾經提過的唐玄宗。
李世民瞪大眼睛,李隆基不會就是那個無論粉和黑粉都希望他早死的唐玄宗吧?
李元吉向來是逮到機會就嘲諷,“看來二哥的後代不行啊!”轉頭對李淵道:“父皇,這立儲事關大唐千秋,二哥雖是明君,但後代不是!”
現太子屬官原秦王集團的官員不樂意了,當即回懟:“莫非齊王能保證自己的後代都有出息?”
李淵被他們吵得頭疼,“好了,先聽聽天幕怎麽說。”
【長孫無忌親眼目睹大唐由盛轉衰,心裏又難過又懊悔,他就應該在開元盛世的時候去地府投胎,這樣就不用看著李隆基將大唐一步一步拖入深淵。
安史之亂後大唐國力銳減,人口數量從五千二百萬人銳減至一千七百萬,幾代人一百三十七年的努力化為泡影。
隨後雖然苟延殘喘了一百五十年,但盛唐已一去不複返。
國都六陷,天子九逃,毫無昔日舊主半點風采。
望著賊寇四起,烽火不熄的大唐江山,長孫無忌心中還是抱著一絲希望的,希望能有一位明君挽救大唐於水火。
然而他終究還是失望了,大唐的人傑似乎全堆在了前一百五十年,後一百五十年竟再無一位同舊主一樣的有為之君。
最終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大唐在藩鎮割據、宦官幹政、天子式微的處境中迎來滅國。】
文武百官聽得青筋暴起,恨不得將那個把大唐拖入深淵的李隆基暴打一頓。
李世民更是心哽到無法呼吸,咬牙切齒地念著,“好一個李隆基,好一個安史之亂。”
別讓他知道這個李隆基是誰的後代!
【大唐亡國後,天下再次陷入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麵,堪稱是魏晉南北朝以來的第二個大分裂時代,史稱五代十國。
這時候的長孫無忌其實已經對這世間毫無眷戀了,大唐亡了,他找不到繼續留在這世間的理由。可惜因為在人世飄蕩太久,他投不了胎了。
長孫無忌隻能渾渾噩噩飄蕩在人世間,他看著宋朝終結五代十國的亂世,看著宋朝重文抑武,北宋亡南宋起……
他心中不屑,就這,也配和他家陛下並稱唐宗宋祖?雖然大唐隻繁華了一百多年,但也好過除了送就是慫的大宋啊!
還好他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鬼,不用當大宋的子民。】
宋祖趙匡胤很想噴長孫無忌,但他心裏清楚這隻是一本書,是後人寫的書。他一手建立的大宋在後世看來竟如此不堪嗎?
除了送就是慫?還有重文抑武又是怎麽回事?他是杯酒釋兵權,可他施行的是文武並重啊,並沒有重文抑武。
天下初定,南麵還有吳越小國還未投降,北邊還有北漢等割據勢力,他是瘋了才會打壓武將。
所以,重文抑武是哪個混蛋開始的?還將之算在他的頭上!
不同於趙匡胤的憤怒,李世民十分感動,拉著長孫無忌的手說:“輔機在後世人心中忠義無雙,承乾那個孽子是該好好教訓了。”
長孫無忌也被《威鳳賦》中的自己感動了,他孤魂野鬼飄蕩這麽久,隻因對大唐念念不忘,他肯定是忠臣!
【遊蕩世間幾百年的長孫無忌太孤寂了,他不想再飄下去了,於是他回到了昭陵,向他的陛下述說這幾百年的見聞。
他想就算不能投胎轉世,與君相伴,就此長眠昭陵也好。】
那種奇怪的感覺又來了,李世民不動聲色鬆開剛才握住長孫無忌的手。
長孫無忌也抖了抖身上不存在的雞皮疙瘩,並且往後退了退。
後世怎麽回事,怎麽把他們清清白白的君臣情誼說得這麽肉麻兮兮。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後世對君臣情誼的理解,隻聽天幕繼續道:
【也許是長孫無忌幾百年的執念感動了上蒼,他再醒來時人已不在昭陵,而是在舅舅家中。彼時,妹妹剛出嫁,而陛下還未晉陽起兵。
能夠重來一世,長孫無忌感慨萬千。他打馬直奔唐國公府,迫不及待想見到昔日舊主。
此時的李世民才十六歲,正是白馬長槍飄如詩,鮮衣怒馬少年時[1]。
兩人見麵時,長孫無忌哭得像個三歲的孩子,上去一把抱住李世民,仿佛隻有抱住眼前這個人,如孤魂般遊蕩了幾百年的自己才有活過來的真實感。
李世民差點被撲倒,雖然對長孫無忌的行為很不理解,但也沒製止,反而溫柔的安慰他。】
李世民大受震驚,整個人都呆住了。怪不得他總覺得哪裏不對,後世的人這麽喪心病狂的嘛,居然連這都能編排!
他和輔機布衣相交,乃是知己,後來結為姻親,名為舅兄,實為親兄弟啊!
長孫無忌目瞪口呆,驚恐道,“我…我……嗚那不是我。”
文武百官好奇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流轉,滿眼的八卦無處訴說。
“噗嗤,”不知誰先笑了一聲,就連李淵也忍俊不禁笑道:“哈哈哈,世民啊,想不到你在後世人眼中竟是如此形象。”
正是因為摸透了天幕中人的身份,他們才覺得有些不甘,後世隨便一個賣書的商人都過得比他們好千倍,他們…羨慕。
大唐
李世民看了很久,不確定地道:“這是襦裙?”
長孫無忌點點頭:“似乎是,隻是化窄袖為廣袖,色彩花紋更精美些罷了,款式到沒怎麽變。”
“天幕這是何意?莫非不賣書了,改賣衣服?”
不等眾人猜測,天幕很快給出了答案:
【清清新買的襦裙好看吧?大家都知道襦裙是唐朝的服飾,卻不知道其實早就在戰國時期就有襦裙了。
漢代流行深衣,襦裙才逐漸減少,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才興起。南北朝之後的隋唐延續了襦裙文化,並在大唐發展至頂峰,成了唐朝服飾的代表。
沒錯,今天清清給大家帶來的就是以初唐為背景的小說《威鳳賦》。】
【提起《威鳳賦》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這可是千古一帝唐太宗親手所作的賦,他也因此賦得名“二鳳”,從此和祖龍秦始皇,豬豬漢武帝組團成為龍鳳豬千古一帝三人組。】
“啪——”劉徹氣得掀桌,“始皇在前也就罷了,畢竟是帝製開拓者,那什麽唐朝不是在大漢之後嗎?憑什麽排在朕的前麵?”
而且更過分的是他兩龍鳳,他豬?好氣哦!那個寫《漢武故事》的到底是誰,朕要誅他九族!
群臣鼻觀鼻,眼觀眼,誰也不敢上前勸。心道:陛下您晚年做的那些事,還能進千古一帝都不錯了,還在乎誰二誰三。
與此同時,大秦
聽到祖龍、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臉色終於好些了,旋即又皺眉,這二人憑什麽和他並稱?
漢武不就是打贏了匈奴嗎?好似誰沒打過匈奴似的。
還有這唐太宗,又有何功績?
大唐
李世民聽得心花怒放,“原來‘二鳳’是這麽來的,有趣!”千古一帝,上次是千古名君,他在後世評價竟如此之高。
此時的李世民還不知道捆綁三人組意味著隻要一提到其中一個,另外兩個就會被拉出來一起‘考古’。
尉遲敬德眼睛一亮:“殿下,既然這《威鳳賦》是您所做,那書中主角必然是您,俺們應該也能沾沾光有張畫像吧?”
“尉遲老黑說的有道理,”程知節第一個附和,欣然道:“天幕可算說到咱們大唐了。”
天幕出現時朝會還沒結束,李淵暫停了朝會,讓宮人搬了桌椅放於殿外,與朝臣同觀天幕。
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別坐在李淵左右,李元吉坐在建成旁邊。尉遲敬德說話時聲音不小,大部分人都聽到了。
李元吉不爽地哼了一聲。
【但大家肯定不知道《威鳳賦》到底是寫給誰的,因為爭議太大了,有說是寫給長孫無忌,也有說是寫給房玄齡,甚至還曾經被許敬宗猥稱是寫給尉遲敬德。】
“怎麽到俺這就成了猥稱?怎麽就不能是寫給俺的?”尉遲敬德炸了,轉頭問李世民:“殿下,你那賦到底寫給誰的?”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聞言,不約而同看向李世民。
被三人同時注視的李世民:“……孤怎麽知道,孤現在又不曾做此賦。”這賦是不能做了。
【雖然史書不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小說可以給我們創造一個滿意的答案。
小說《威鳳賦》講述的是雙男主互相扶持,攜手打天下的故事。
他,出身隴西貴族,是唐國公嫡次子,文武雙全,風度翩翩。
他,雖出身名門,卻年幼喪父,被異母兄長趕出家門,流落街頭。好在得舅父收留,他和母親妹妹才有了安身之處。】
【貴公子和落魄貴族本不應有交集,奈何緣分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他們布衣相交,彼時他不知他是唐國公嫡次子,他亦不知他是名門長孫氏之後。】
李世民:“??”雖然說得都是真的,但他怎麽覺得哪裏怪怪的?
長孫無忌也有這種感覺,可是又說不上哪裏不對,因為天幕說的都對。
【直到那一天,他送妹妹出嫁,兩人喝得酩酊大醉。
那一夜,他想起來上一世的種種,想起來從晉陽起兵開始便一直追隨的人;想起他們一起打天下,他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他在後方幫他出謀劃策;
想起他因功高蓋主,被父兄猜忌、打壓;想起他們一起策劃玄武門之變;想起他們一起治理天下;想起他寫給他的《威鳳賦》;想起他死前拉著他的手,將他托付給褚遂良,讓褚遂良保護他……
想起他終究還是死於外甥之手,辜負了他的殷殷囑托。
他長孫無忌重生了。
二郎,這一世換我來保護你。】
【長孫無忌死後心中執念太重,一直沒投胎,他看著大唐在李隆基手中達到鼎盛時期,看著大唐在李隆基手上衰敗,他氣得日日徘徊於太極殿,對李隆基重拳出擊,奈何他是魂體,打不到人。
他隻能眼看著那人一手打下的大唐在後代手中敗落,直至滅國。】
作者有話要說: 對不起二鳳了,但真的開心啊,皮這一下。關於當媽,我覺得留給始皇比較好,始皇卻母愛,二鳳不缺。
感謝在2023-03-28 23:58:16~2023-03-29 23:54:1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時鳴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坐在作者家門口催更 20瓶;熙戀零 10瓶;落英繽紛 5瓶;leah_伊莎貝拉啦、韓虞笙、家有小丫頭、42973667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9章 十九章 二鳳社死
原本李世民挺尷尬的,聽到‘滅國’兩個字如遭霹靂,連尷尬都顧不上了,“輔機,這李隆基是何人?”什麽叫大唐在他手中達到了鼎盛,又在他手中衰敗?
若是正常的由盛及衰,輔機也不至於氣到想錘他。輔機可是連殺他的承乾都沒錘。
長孫無忌一臉恍惚,他滿腦子都是自己死於外甥之手,不能善終。
聞言,他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殿下,此無忌非彼無忌啊。”問他,他問誰去?
“是孤糊塗了,”李世民揉了揉隱隱作痛的額頭,電光火石間他突然想起天幕曾經提過的唐玄宗。
李世民瞪大眼睛,李隆基不會就是那個無論粉和黑粉都希望他早死的唐玄宗吧?
李元吉向來是逮到機會就嘲諷,“看來二哥的後代不行啊!”轉頭對李淵道:“父皇,這立儲事關大唐千秋,二哥雖是明君,但後代不是!”
現太子屬官原秦王集團的官員不樂意了,當即回懟:“莫非齊王能保證自己的後代都有出息?”
李淵被他們吵得頭疼,“好了,先聽聽天幕怎麽說。”
【長孫無忌親眼目睹大唐由盛轉衰,心裏又難過又懊悔,他就應該在開元盛世的時候去地府投胎,這樣就不用看著李隆基將大唐一步一步拖入深淵。
安史之亂後大唐國力銳減,人口數量從五千二百萬人銳減至一千七百萬,幾代人一百三十七年的努力化為泡影。
隨後雖然苟延殘喘了一百五十年,但盛唐已一去不複返。
國都六陷,天子九逃,毫無昔日舊主半點風采。
望著賊寇四起,烽火不熄的大唐江山,長孫無忌心中還是抱著一絲希望的,希望能有一位明君挽救大唐於水火。
然而他終究還是失望了,大唐的人傑似乎全堆在了前一百五十年,後一百五十年竟再無一位同舊主一樣的有為之君。
最終他隻能眼睜睜看著大唐在藩鎮割據、宦官幹政、天子式微的處境中迎來滅國。】
文武百官聽得青筋暴起,恨不得將那個把大唐拖入深淵的李隆基暴打一頓。
李世民更是心哽到無法呼吸,咬牙切齒地念著,“好一個李隆基,好一個安史之亂。”
別讓他知道這個李隆基是誰的後代!
【大唐亡國後,天下再次陷入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麵,堪稱是魏晉南北朝以來的第二個大分裂時代,史稱五代十國。
這時候的長孫無忌其實已經對這世間毫無眷戀了,大唐亡了,他找不到繼續留在這世間的理由。可惜因為在人世飄蕩太久,他投不了胎了。
長孫無忌隻能渾渾噩噩飄蕩在人世間,他看著宋朝終結五代十國的亂世,看著宋朝重文抑武,北宋亡南宋起……
他心中不屑,就這,也配和他家陛下並稱唐宗宋祖?雖然大唐隻繁華了一百多年,但也好過除了送就是慫的大宋啊!
還好他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鬼,不用當大宋的子民。】
宋祖趙匡胤很想噴長孫無忌,但他心裏清楚這隻是一本書,是後人寫的書。他一手建立的大宋在後世看來竟如此不堪嗎?
除了送就是慫?還有重文抑武又是怎麽回事?他是杯酒釋兵權,可他施行的是文武並重啊,並沒有重文抑武。
天下初定,南麵還有吳越小國還未投降,北邊還有北漢等割據勢力,他是瘋了才會打壓武將。
所以,重文抑武是哪個混蛋開始的?還將之算在他的頭上!
不同於趙匡胤的憤怒,李世民十分感動,拉著長孫無忌的手說:“輔機在後世人心中忠義無雙,承乾那個孽子是該好好教訓了。”
長孫無忌也被《威鳳賦》中的自己感動了,他孤魂野鬼飄蕩這麽久,隻因對大唐念念不忘,他肯定是忠臣!
【遊蕩世間幾百年的長孫無忌太孤寂了,他不想再飄下去了,於是他回到了昭陵,向他的陛下述說這幾百年的見聞。
他想就算不能投胎轉世,與君相伴,就此長眠昭陵也好。】
那種奇怪的感覺又來了,李世民不動聲色鬆開剛才握住長孫無忌的手。
長孫無忌也抖了抖身上不存在的雞皮疙瘩,並且往後退了退。
後世怎麽回事,怎麽把他們清清白白的君臣情誼說得這麽肉麻兮兮。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後世對君臣情誼的理解,隻聽天幕繼續道:
【也許是長孫無忌幾百年的執念感動了上蒼,他再醒來時人已不在昭陵,而是在舅舅家中。彼時,妹妹剛出嫁,而陛下還未晉陽起兵。
能夠重來一世,長孫無忌感慨萬千。他打馬直奔唐國公府,迫不及待想見到昔日舊主。
此時的李世民才十六歲,正是白馬長槍飄如詩,鮮衣怒馬少年時[1]。
兩人見麵時,長孫無忌哭得像個三歲的孩子,上去一把抱住李世民,仿佛隻有抱住眼前這個人,如孤魂般遊蕩了幾百年的自己才有活過來的真實感。
李世民差點被撲倒,雖然對長孫無忌的行為很不理解,但也沒製止,反而溫柔的安慰他。】
李世民大受震驚,整個人都呆住了。怪不得他總覺得哪裏不對,後世的人這麽喪心病狂的嘛,居然連這都能編排!
他和輔機布衣相交,乃是知己,後來結為姻親,名為舅兄,實為親兄弟啊!
長孫無忌目瞪口呆,驚恐道,“我…我……嗚那不是我。”
文武百官好奇的目光在兩人身上流轉,滿眼的八卦無處訴說。
“噗嗤,”不知誰先笑了一聲,就連李淵也忍俊不禁笑道:“哈哈哈,世民啊,想不到你在後世人眼中竟是如此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