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作者:迴夢逐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荀攸見到兩人平安回來,心裏還是很高興的,直到他看到浩浩蕩蕩的十萬流民。
荀攸臉上的笑意僵住了,“……”算了算了,反正這些年也收納很多,多這十萬也不多。
再看到大白話寫的討伐書,並且蓋了大漢二十八帝的私印時,荀攸忍不住了,對著兩人就是破口大罵。
你們兩可真夠熊的,不知道私印隨葬嗎?
趙雲:我冤枉啊,我都不知道她什麽時候拿到的私印。而且我們真的沒去主墓室!
荀攸眼前一黑:丫的,你們還真去盜墓了?
不打自招的趙雲:……
趁機出逃的劉曦附額,幽怨地看了一眼趙雲:不是說好不告訴別人的嗎?
荀攸臉更黑了,嗬嗬,合著他是別人?
劉曦:不是,公達你聽我解釋。】
第45章 四十五章 少帝們
三國曹操陣營
曹操歎了一聲, “這後世女子都這般有才嗎?念個書而已都能念得人心忽上忽下。”
郭嘉看了一眼顧清瑜手中的書,轉頭對荀彧等人道:“我還挺想看這本書的, 不如我們一起買吧, 每人買一本應該能買下,文若覺得如何?”
荀彧自顧自地倒了一杯茶,悠悠道:“不買, 要買你自己買。”休想騙他的餘額。
“可是咱們幾個就你餘額最多,”郭嘉湊到荀彧跟前, “你難道不想看嗎?裏麵有公達耶!而且公達在書裏認了別人當主公, 還能訓他主公,多有意思。你就不想知道你們荀家將來會如何嗎?”
郭嘉一個勁的忽悠荀彧。
被cue到的荀攸:“……”說得他也挺想看的。
荀攸真正的主公曹操:“聽奉孝的意思,是想訓我?”
郭嘉曬然一笑,“怎麽會呢,嘉主要想看看公達是怎麽輔佐別人的。”就挺有意思的啊, 把主公當女兒養, 想看!
【劉曦被荀攸劈頭蓋臉臭罵了一頓,隻能賠笑臉道:公達,你消消氣, 生氣容易長皺紋。
荀攸氣得大口吸氣,勒令道:把私印還回去, 這事絕不能讓第四個人知道。
又轉頭罵趙雲:不是讓你看著她嗎?你居然陪她去盜墓?你可真是好樣的。
趙雲看著盛怒的荀攸, 往後退了退:可是公達, 我們在帝陵中收獲了不少黃金,別說打袁紹, 就是打曹操都夠了。
劉曦在一旁幫腔:對啊對啊,再說了我回自己的祖墳拿東西,怎麽能叫盜墓呢!
荀攸被氣得頭暈眼花:你兩給我閉嘴!回自家祖墳拿東西, 嗬,那這話你敢和幽州牧說嗎?
劉曦閉嘴了,她不敢。要是告訴劉虞,他一定會氣暈過去,還會押著她去帝陵謝罪。
荀攸冷哼了一聲,轉頭攻向另一個幫凶:盜墓也就算了,你們居然還盜主墓室,子龍,你太讓我失望了。
趙雲:公達,我們真的沒去主墓室,隻是去了幾個陪葬坑而已。
劉曦點頭:就是,我們沒去過主墓室,不信你去看。
荀攸:那私印哪裏來的?
劉曦:祖宗們給的啊,他們知道大漢江山風雨飄搖,皇權衰落,所以才把私印給我,讓我號令天下,匡扶漢室江山。】
大漢一十八帝:我們沒給,別亂說!
【看著荀攸一臉你猜我信嗎的表情,劉曦垂下頭:好吧,但我真沒進主墓室!
荀攸心累道:我不管你用什麽辦法拿到的,現在立即還回去,或者立即將它們銷毀,這東西絕對不能見於人前。
劉曦:那這討伐書呢?
荀攸扶額,大漢一十八帝,除去那些少帝們,剩下的皇帝哪一個不能寫提筆寫一篇聲情並茂的討伐文,哪會寫這種大白話。
而且兩漢四個少帝加上殤帝、衝帝、質帝這些連少帝都算不上的小皇帝有必要加進去嗎?在位期間不過是傀儡皇帝罷了,加進去沒得還惹人懷疑。
荀攸想了想說:把私印拿來,討伐文我來寫,寫完把私印還回去。】
漢武帝時期
少帝們??還四個?
甚至還有三個連少帝都算不上的小皇帝,主少國疑,大漢初年的兩個少帝還不夠教訓嗎?後麵怎麽還有這麽多少帝?
劉徹剛想罵後代子孫不長教訓,又想到他也是立了幼子劉弗陵為下一任皇帝。
剛才說哪幾個連少帝都算不上的小皇帝來著?劉徹一把搶過起居郎記錄的天幕語錄,殤、衝、質,他兒子是昭帝。還好,不是他帶的頭。
漢高祖時期
劉邦人傻了,不是,哪來這麽多小皇帝?大臣呢?不阻止的嗎?
他要改立如意,可是被叔孫通和周昌噴了一臉口水啊!!說好的主少國疑,太子是國本,國本動搖了,天下就會混亂動蕩呢?
劉邦不爽的轉頭對禦史大夫周昌道,“不是說主少國疑嗎?後世怎麽會有這麽多小皇帝?”
周昌這人有口吃的毛病,越是著急激動,結巴就越厲害,本來聽到漢室垂危,群雄割據,天下又變成了漢初的四分五裂時,就氣得不行。
現在聽到劉邦問話,周昌結結巴巴道:“臣說…說得沒錯,主少國疑,後…後世天…天下大亂,肯定和…和小皇帝們…有關。”
劉邦聽罷揮了揮手,繼續歪著身子看天幕。
光武時期
劉秀眉頭緊鎖,西漢隻有兩個少帝,也沒有殤、衝、質三帝,所以這些小皇帝都是東漢的?
怪不得皇位傳到了八世孫,疆兒的後代才傳到第五代。而且更讓劉秀頭疼的是,西漢加上兩個少帝才十四個皇帝,也就是說大漢一十九帝,十五個是東漢的。
那麽問題來了,他的長子疆才傳到第五代,額算第六代好了,而四子莊已經傳到第七代了,並且將皇位傳了十四任。
平均一代出兩個皇帝??
劉秀按住自己隱隱作痛的額角,皇位更替如此之快,天下不亂才有鬼。
【在荀攸的操作下,劉虞一下子成為了正統,比在曹操手上的漢獻帝劉協還正統,畢竟這是由兩漢皇帝親自下詔任命匡扶社稷的漢室宗親。
當然了這種正統認的人會承認,不認的人半點用沒有。在群雄割據的時代,指望聖旨對諸侯有用,不如指望天上下紅雨來得更快些。
不過是為了出師有名罷了。
劉曦這次的目標是袁紹。
曆史上的袁紹和曹操開戰是在公元200年,這時袁紹和曹操已經成了北方最大的兩家諸侯,袁紹占據幽州、冀州、青州、並州;曹操占據兗州、徐州、豫州、司隸。
從疆域上看,曹操的四個州更大一些,但是司隸經過董卓火燒洛陽後一片荒蕪,兗州和豫州受黃巾賊之亂肆虐,元氣大傷。
更坑的是兗州是四戰之地,除了和袁紹的地盤接壤,關中諸多勢力以及南邊的劉表、張繡亦有所圖謀。
而且曹操在當時是後起之秀,而袁紹從群雄割據起就是一方霸主,曹操還在打地盤的時候,袁紹已經在發育了。
袁紹在當時幾乎沒有後顧之憂,冀州進可攻,退可守,且北邊的烏丸和鮮卑在這時實力並不強,袁紹又采用了利誘和親政策,邊境並沒有什麽壓力。
然而局勢再好也沒用,袁紹輸了。官渡之戰成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也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之戰。
後世認為袁紹失敗最大原因是他的驕傲輕敵,所以袁紹被一部分人稱為‘小公舉’。】
三國時期,曹操陣營
“公元200年?”曹操扭頭看向一直在做筆記的荀彧,“文若,之前天幕說的初平四年是公元多少年來著?”
“公元193年,如今是建安五年,”荀彧抬眸,憂心忡忡道:“官渡之戰正是今年。”
剛才還言笑晏晏的謀士團沉默了,這來的也太突然了,更糟糕的是袁紹那邊也能看到天幕。
曹操輕聲一歎,“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我早猜到與本初必有一戰,但不曾想來得這般快。”而且還多了天幕這個意外,這下誰勝誰敗更不好說了。
冀州鄴城
袁紹一直在期盼天幕詳細解說官渡之戰,終於讓他等到了,“快將天幕所說一字不落記在。”
待聽到失敗原因時以及‘小公舉’的外號時,袁紹臉黑了,咬牙切齒道,“曹孟德,鹿死誰手未可知。”
田豐欲言又止,“主公。”
袁紹語氣不大好道:“何事?”
“天幕說的公元200年正是今年。”
袁紹沉吟片刻,覺得此時開戰也未嚐不可,反正優勢在他,且還從天幕口中知道了自己失敗的原因,他這回不再輕敵,看曹阿瞞還能不能贏。
“甚好!這回打他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袁紹說完,想起什麽,轉頭看向劉備身邊的趙雲,“我欲與曹操開戰,子龍可願助我一臂之力?我願以車騎將軍之位相待。”
車騎將軍比擬三公,是武將中前三的軍職。
不說趙雲已經接了劉備的橄欖枝,就算沒接,趙雲也不會加入袁紹陣營。
他是冀州人,如果想投袁紹,一開始就投了,而不是率領義加入公孫瓚陣營。
趙雲抱拳道:“謝過袁公厚愛,但子龍已經決定追隨劉大哥。”
袁紹聞言,目光轉移到劉備身上,“玄德真是好福氣,能得子龍這樣一個猛將。”
劉備微笑著說:“袁公麾下大將無數,更有令人欽羨的謀士團,在袁公麵前,玄德可不敢當這‘福氣’一字。”
就在兩人寒暄之時,顧清瑜繼續道:
【問怎麽打一個實力不錯的小公舉,答案當然逼他自亂陣腳啊。袁紹為人固執,又自持四世三公,驕傲又剛愎自負。
手下人才濟濟,但是每天都在上演後宮甄嬛傳,隻要挑動謀士團之間的矛盾,袁紹的陣營想不亂都難。
這種事當然是謀士對謀士,不歸劉曦管,當然以她智商也不夠跟那群有八百個心眼的謀士玩就對了。
劉曦隻想上戰場浪,但這點小小的要求都被荀攸和趙雲拒絕了。
劉曦很不高興,心道:judy當了皇帝不也經常外出打仗,她這還沒當上皇帝呢,怎麽就不能上戰場了?
任性起來的劉曦讓荀攸很是頭疼,最後沒辦法隻能道:你不是想要荀諶嗎?等打完仗我幫你把他挖過來。
劉曦一臉看傻子的表情看他:袁紹要是輸了,荀諶本來就要過來啊,公達你是不是傻?
就在荀攸覺得利誘不成的時候,就聽劉曦道:這樣吧,你把荀彧挖過來,我就聽你的。
荀攸臉上的笑意僵住了,“……”算了算了,反正這些年也收納很多,多這十萬也不多。
再看到大白話寫的討伐書,並且蓋了大漢二十八帝的私印時,荀攸忍不住了,對著兩人就是破口大罵。
你們兩可真夠熊的,不知道私印隨葬嗎?
趙雲:我冤枉啊,我都不知道她什麽時候拿到的私印。而且我們真的沒去主墓室!
荀攸眼前一黑:丫的,你們還真去盜墓了?
不打自招的趙雲:……
趁機出逃的劉曦附額,幽怨地看了一眼趙雲:不是說好不告訴別人的嗎?
荀攸臉更黑了,嗬嗬,合著他是別人?
劉曦:不是,公達你聽我解釋。】
第45章 四十五章 少帝們
三國曹操陣營
曹操歎了一聲, “這後世女子都這般有才嗎?念個書而已都能念得人心忽上忽下。”
郭嘉看了一眼顧清瑜手中的書,轉頭對荀彧等人道:“我還挺想看這本書的, 不如我們一起買吧, 每人買一本應該能買下,文若覺得如何?”
荀彧自顧自地倒了一杯茶,悠悠道:“不買, 要買你自己買。”休想騙他的餘額。
“可是咱們幾個就你餘額最多,”郭嘉湊到荀彧跟前, “你難道不想看嗎?裏麵有公達耶!而且公達在書裏認了別人當主公, 還能訓他主公,多有意思。你就不想知道你們荀家將來會如何嗎?”
郭嘉一個勁的忽悠荀彧。
被cue到的荀攸:“……”說得他也挺想看的。
荀攸真正的主公曹操:“聽奉孝的意思,是想訓我?”
郭嘉曬然一笑,“怎麽會呢,嘉主要想看看公達是怎麽輔佐別人的。”就挺有意思的啊, 把主公當女兒養, 想看!
【劉曦被荀攸劈頭蓋臉臭罵了一頓,隻能賠笑臉道:公達,你消消氣, 生氣容易長皺紋。
荀攸氣得大口吸氣,勒令道:把私印還回去, 這事絕不能讓第四個人知道。
又轉頭罵趙雲:不是讓你看著她嗎?你居然陪她去盜墓?你可真是好樣的。
趙雲看著盛怒的荀攸, 往後退了退:可是公達, 我們在帝陵中收獲了不少黃金,別說打袁紹, 就是打曹操都夠了。
劉曦在一旁幫腔:對啊對啊,再說了我回自己的祖墳拿東西,怎麽能叫盜墓呢!
荀攸被氣得頭暈眼花:你兩給我閉嘴!回自家祖墳拿東西, 嗬,那這話你敢和幽州牧說嗎?
劉曦閉嘴了,她不敢。要是告訴劉虞,他一定會氣暈過去,還會押著她去帝陵謝罪。
荀攸冷哼了一聲,轉頭攻向另一個幫凶:盜墓也就算了,你們居然還盜主墓室,子龍,你太讓我失望了。
趙雲:公達,我們真的沒去主墓室,隻是去了幾個陪葬坑而已。
劉曦點頭:就是,我們沒去過主墓室,不信你去看。
荀攸:那私印哪裏來的?
劉曦:祖宗們給的啊,他們知道大漢江山風雨飄搖,皇權衰落,所以才把私印給我,讓我號令天下,匡扶漢室江山。】
大漢一十八帝:我們沒給,別亂說!
【看著荀攸一臉你猜我信嗎的表情,劉曦垂下頭:好吧,但我真沒進主墓室!
荀攸心累道:我不管你用什麽辦法拿到的,現在立即還回去,或者立即將它們銷毀,這東西絕對不能見於人前。
劉曦:那這討伐書呢?
荀攸扶額,大漢一十八帝,除去那些少帝們,剩下的皇帝哪一個不能寫提筆寫一篇聲情並茂的討伐文,哪會寫這種大白話。
而且兩漢四個少帝加上殤帝、衝帝、質帝這些連少帝都算不上的小皇帝有必要加進去嗎?在位期間不過是傀儡皇帝罷了,加進去沒得還惹人懷疑。
荀攸想了想說:把私印拿來,討伐文我來寫,寫完把私印還回去。】
漢武帝時期
少帝們??還四個?
甚至還有三個連少帝都算不上的小皇帝,主少國疑,大漢初年的兩個少帝還不夠教訓嗎?後麵怎麽還有這麽多少帝?
劉徹剛想罵後代子孫不長教訓,又想到他也是立了幼子劉弗陵為下一任皇帝。
剛才說哪幾個連少帝都算不上的小皇帝來著?劉徹一把搶過起居郎記錄的天幕語錄,殤、衝、質,他兒子是昭帝。還好,不是他帶的頭。
漢高祖時期
劉邦人傻了,不是,哪來這麽多小皇帝?大臣呢?不阻止的嗎?
他要改立如意,可是被叔孫通和周昌噴了一臉口水啊!!說好的主少國疑,太子是國本,國本動搖了,天下就會混亂動蕩呢?
劉邦不爽的轉頭對禦史大夫周昌道,“不是說主少國疑嗎?後世怎麽會有這麽多小皇帝?”
周昌這人有口吃的毛病,越是著急激動,結巴就越厲害,本來聽到漢室垂危,群雄割據,天下又變成了漢初的四分五裂時,就氣得不行。
現在聽到劉邦問話,周昌結結巴巴道:“臣說…說得沒錯,主少國疑,後…後世天…天下大亂,肯定和…和小皇帝們…有關。”
劉邦聽罷揮了揮手,繼續歪著身子看天幕。
光武時期
劉秀眉頭緊鎖,西漢隻有兩個少帝,也沒有殤、衝、質三帝,所以這些小皇帝都是東漢的?
怪不得皇位傳到了八世孫,疆兒的後代才傳到第五代。而且更讓劉秀頭疼的是,西漢加上兩個少帝才十四個皇帝,也就是說大漢一十九帝,十五個是東漢的。
那麽問題來了,他的長子疆才傳到第五代,額算第六代好了,而四子莊已經傳到第七代了,並且將皇位傳了十四任。
平均一代出兩個皇帝??
劉秀按住自己隱隱作痛的額角,皇位更替如此之快,天下不亂才有鬼。
【在荀攸的操作下,劉虞一下子成為了正統,比在曹操手上的漢獻帝劉協還正統,畢竟這是由兩漢皇帝親自下詔任命匡扶社稷的漢室宗親。
當然了這種正統認的人會承認,不認的人半點用沒有。在群雄割據的時代,指望聖旨對諸侯有用,不如指望天上下紅雨來得更快些。
不過是為了出師有名罷了。
劉曦這次的目標是袁紹。
曆史上的袁紹和曹操開戰是在公元200年,這時袁紹和曹操已經成了北方最大的兩家諸侯,袁紹占據幽州、冀州、青州、並州;曹操占據兗州、徐州、豫州、司隸。
從疆域上看,曹操的四個州更大一些,但是司隸經過董卓火燒洛陽後一片荒蕪,兗州和豫州受黃巾賊之亂肆虐,元氣大傷。
更坑的是兗州是四戰之地,除了和袁紹的地盤接壤,關中諸多勢力以及南邊的劉表、張繡亦有所圖謀。
而且曹操在當時是後起之秀,而袁紹從群雄割據起就是一方霸主,曹操還在打地盤的時候,袁紹已經在發育了。
袁紹在當時幾乎沒有後顧之憂,冀州進可攻,退可守,且北邊的烏丸和鮮卑在這時實力並不強,袁紹又采用了利誘和親政策,邊境並沒有什麽壓力。
然而局勢再好也沒用,袁紹輸了。官渡之戰成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也是曹操統一北方的關鍵之戰。
後世認為袁紹失敗最大原因是他的驕傲輕敵,所以袁紹被一部分人稱為‘小公舉’。】
三國時期,曹操陣營
“公元200年?”曹操扭頭看向一直在做筆記的荀彧,“文若,之前天幕說的初平四年是公元多少年來著?”
“公元193年,如今是建安五年,”荀彧抬眸,憂心忡忡道:“官渡之戰正是今年。”
剛才還言笑晏晏的謀士團沉默了,這來的也太突然了,更糟糕的是袁紹那邊也能看到天幕。
曹操輕聲一歎,“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我早猜到與本初必有一戰,但不曾想來得這般快。”而且還多了天幕這個意外,這下誰勝誰敗更不好說了。
冀州鄴城
袁紹一直在期盼天幕詳細解說官渡之戰,終於讓他等到了,“快將天幕所說一字不落記在。”
待聽到失敗原因時以及‘小公舉’的外號時,袁紹臉黑了,咬牙切齒道,“曹孟德,鹿死誰手未可知。”
田豐欲言又止,“主公。”
袁紹語氣不大好道:“何事?”
“天幕說的公元200年正是今年。”
袁紹沉吟片刻,覺得此時開戰也未嚐不可,反正優勢在他,且還從天幕口中知道了自己失敗的原因,他這回不再輕敵,看曹阿瞞還能不能贏。
“甚好!這回打他曹操一個措手不及。”
袁紹說完,想起什麽,轉頭看向劉備身邊的趙雲,“我欲與曹操開戰,子龍可願助我一臂之力?我願以車騎將軍之位相待。”
車騎將軍比擬三公,是武將中前三的軍職。
不說趙雲已經接了劉備的橄欖枝,就算沒接,趙雲也不會加入袁紹陣營。
他是冀州人,如果想投袁紹,一開始就投了,而不是率領義加入公孫瓚陣營。
趙雲抱拳道:“謝過袁公厚愛,但子龍已經決定追隨劉大哥。”
袁紹聞言,目光轉移到劉備身上,“玄德真是好福氣,能得子龍這樣一個猛將。”
劉備微笑著說:“袁公麾下大將無數,更有令人欽羨的謀士團,在袁公麵前,玄德可不敢當這‘福氣’一字。”
就在兩人寒暄之時,顧清瑜繼續道:
【問怎麽打一個實力不錯的小公舉,答案當然逼他自亂陣腳啊。袁紹為人固執,又自持四世三公,驕傲又剛愎自負。
手下人才濟濟,但是每天都在上演後宮甄嬛傳,隻要挑動謀士團之間的矛盾,袁紹的陣營想不亂都難。
這種事當然是謀士對謀士,不歸劉曦管,當然以她智商也不夠跟那群有八百個心眼的謀士玩就對了。
劉曦隻想上戰場浪,但這點小小的要求都被荀攸和趙雲拒絕了。
劉曦很不高興,心道:judy當了皇帝不也經常外出打仗,她這還沒當上皇帝呢,怎麽就不能上戰場了?
任性起來的劉曦讓荀攸很是頭疼,最後沒辦法隻能道:你不是想要荀諶嗎?等打完仗我幫你把他挖過來。
劉曦一臉看傻子的表情看他:袁紹要是輸了,荀諶本來就要過來啊,公達你是不是傻?
就在荀攸覺得利誘不成的時候,就聽劉曦道:這樣吧,你把荀彧挖過來,我就聽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