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作者:迴夢逐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過,聽著還怪振奮人心,呂雉抬手撫了撫胸腔怦怦直跳的心。
活到八十二可真長壽啊,若是她也能有這壽數……也未必不能搏一搏那個位置。
呂雉:我與諸侯王比命長。
【關於基因就說到這裏,書裏的趙蓁瑜後來確實給宋朝人證明了在遺傳學上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
不過現在的趙蓁瑜還在想辦法如何登上帝位,她翻遍史書,想找出宗法製的漏洞。
但是宗法製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家中男子死絕了,繼承權會落到其他小宗的男子身上,完全斷絕了女子繼位的可能。
而且縱觀上千年曆史,也隻出過一個正統女皇。
趙蓁瑜意識到了古代文明的落後和野蠻,星際那套法則在古代根本行不通。
於是趙蓁瑜決定用魔法打敗魔法,宗法製不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大宗沒了傳小宗嗎?
那把所有的大宗小宗一起端了,一個男丁都沒了不就解決了?】
顧清瑜不知道自己話音剛落,曆朝曆代的古人齊齊倒抽了一口冷氣。
之前被說得麵紅耳赤的酸儒聞言立即反擊:“最毒婦人心啊!”
武周朝的李唐宗室這一刻都傻眼了,尤其是東宮的李顯,還有前東宮李旦,兄弟二人在各自的府邸瑟瑟發抖。
李顯/李旦:“……”他們可以從皇帝當回太子,再當回王爺的。
不用這麽大費周章。
【該說不說這本小說還挺尊重曆史的呢?曆史上的北宋亡國是因為靖康之亂,金軍南下,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朝臣等三千餘人,當時在京城的趙氏皇族都被擄走了。
注意哦,能留在京城的都是宗室近支,血緣關係遠的都離京或者早就出五服不算在宗室裏了。
趙構當時因為公務不在京城逃過了一劫,作為宋徽宗的第九子,宋欽宗的弟弟,趙構自然成了朝臣們擁戴新皇的首選對象。
所以才有趙構臨安稱帝,建立南宋。也是因為趙氏皇族都去雪鄉旅遊了,後麵趙構絕後,皇位才回到了趙匡胤一脈手中。
而書中的趙蓁瑜也想把趙氏宗室的男丁打包送走。】
宋太.祖時期
趙匡胤冷笑,“趙構想必就是宋高宗吧。”
趙匡胤說得肯定,半點都不帶猶豫。他總算知道天幕提起明君賢臣話題的時候,提到宋高宗為什麽是那種語氣了。
當時他還納悶高宗明明是個好廟號,連明君都算不上的皇帝憑什麽用這個廟號,原來竟是如此。
偏安一隅,不思進取,亂世中對武將還是想著打壓為先,不知人善用,怪不得南宋隻有那麽點地。
通過抽絲剝繭,趙匡胤現在已經完全想通了之前的種種不解。
比如他的後代為何如此廢物,燕雲十六州到亡國都沒收回;因為那壓根就不是他的後代。
比如開封是怎麽丟的,明明他已經將開封打造得固若金湯;因為皇帝窩囊無用,宋軍實力在曆代皇帝的不重視下越來越弱。皇帝都隻想議和不想打仗,還指望將士為你上陣殺敵?
比如南遷後為什麽選擇臨安而不是金陵,一個不思進取,隻想偏安一隅的皇帝會因為金陵地形進可攻退可守而選擇定都?
當然是想著保命了,選擇臨安多方便,敵軍一來,直接往海上逃便是。
趙匡胤想通後臉色出奇的難看,他揉著沉痛的頭,想到他一手建立的大宋被趙光義一脈敗光後,又丟回他的後代手中,就跟吃了黃連一樣苦。
【趙蓁瑜天天都在想著怎麽把趙氏宗親的男丁送走,為此又是建立信號站聯係母星,又是搗鼓傳聲儀的。
趙德芳見趙蓁瑜搗鼓新奇玩意,不參與皇位之爭了,心裏鬆了一口氣,他就知道妹妹隻是說說而已,並不是真的要爭奪皇位。
熟不知他的妹妹天天都在研究怎麽把他送去外太空。
還沒等趙蓁瑜弄出信號站,遼軍南下了。
遼景宗因為之前趙光義率軍打燕雲十六州一直耿耿於懷,想要打回麵子。可是滿城之戰慘敗不說,還被趙蓁瑜聯合楊業奪回了五州之地。
這可踩到遼景宗的尾巴了,他要親自率軍打回被宋軍占領的五州之地。遼景宗正在整合軍隊呢,突然收到趙光義殺兄弑君的事情敗露,已經被廢除帝位了,現在大宋趙德芳和趙廷美正在爭奪皇位。
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大宋內亂,現在是絕佳的出兵機會。
遼景宗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當即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
北宋這邊雖然收到消息,但天大地大沒有皇位大,趙德芳和趙廷美兩人包括朝臣們都沒空理會,還在開展激烈的搶奪皇位中。
當然戰事不處理也不行,趙德芳找到了趙蓁瑜,說希望她去前線指揮幾州的將士對抗遼軍。
因為趙蓁瑜是公主,兵權交給她趙德芳和趙廷美都放心,覺得兵權交給她到時候打完仗可以隨時收回來,所以兩人聯手力壓朝堂上的反對之聲。
此時的趙蓁瑜終於能給母星發信號了,她和母星說發現了一處古中國文明,這裏有許多星際失傳的工藝和文化,甚至還有很多沒有發明出來的工藝。
都是星際曆史學家研究了一輩子也研究不出來的古典文明。
希望母星能派一艘飛船過來,她這邊已經安排好去星際傳播古典文明種子的人了,等傳播完了再把人送回來。
對,就是這樣,絕對不是她愛上了大宋的美食,暫時不想回母星。
等趙蓁瑜到達前線時,終於收到了母星的回信——飛船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前麵說過趙蓁瑜所在的克萊星到地球至少需要五年,在等待飛船的五年期間,趙蓁瑜也沒閑著,和遼國打了幾次仗後,她想在北宋建一個軍校。
因為宋代實行募兵製,招募的對象主要是災荒饑民。此外還鼓勵營伍子弟接替父兄當兵,還有以罪犯充軍,兵力不夠時抓民當軍。一經應募,終身為伍。
這樣選拔出來的兵精兵很少,素質更是不過關。
經曆過軍校嚴格訓練,各方麵培養均衡的趙蓁瑜自然是看不上這種募兵製度。
她想建一個低配版的軍校,培養出德智體全優的一批軍人。】
第60章 六十章 選駙馬
【可惜趙德芳不僅不同意, 還以趙蓁瑜已經到了適婚之齡該嫁人了為由收回兵權。
忘了說了此時的趙德芳已經打敗趙廷美成了新皇,而燕雲十六州也被趙蓁瑜收了回來, 被趙德芳加封鎮國長公主。
趙德芳也覺得這事做得不道義, 於是決定親自給趙蓁瑜選駙馬。
趙蓁瑜知道趙德芳不僅收回了她的兵權,還要給她選駙馬,當即就炸了。
她想去找趙德芳“理論”, 被幕僚勸住了, 說那是當今聖上,公主是皇妹,無論是君臣還是兄妹, 公主都不應該違抗君名, 否則就是抗旨,是大不敬。
這兩年投靠趙蓁的武將也意識到了不妙——趙蓁瑜無論再怎麽強,她都沒辦法領一輩子兵, 她始終都是要嫁人, 嫁人後生兒育女, 哪裏還有功夫領兵打仗。】
老學究們覺得自己又可以了,摸著胡子悠悠道:“正是如此, 女子無論再強勢, 不還是要嫁人嗎?在家從父, 出嫁從夫,才是一個女子該做的, 成日混跡軍營行伍之中成何體統……”
卻沒看到旁邊孫女愈發黯淡的眼神。
小姑娘見自家祖父大放厥詞, 鼓起勇氣問:“祖父,天幕說的外太空是哪裏啊?真的可以把人送到外太空嗎?”
老學究被打斷,不悅地瞪了小姑娘一眼,“胡言論語, 不必當真。”
“可是前街的沈叔叔家從天幕上買了一套物理書,書裏寫了真有外太空的存在,後世還有人上去過。沈叔叔說這就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小姑娘說完,又狐疑道:“祖父,為什麽我們家買不了天幕的書呢?是不是因為祖父經常罵天幕,所以被天幕厭棄了?”
老學究被說得老臉忽青忽紅,指著小姑娘半天憋出一句,“放肆!”
**
宋太.祖時期
想到大宋直到亡國都沒有收回的燕雲十六州,趙匡胤心中就無比惆悵。
他長歎了一口氣,或許他應該改一改當初的策略了,先南後北,如今南邊漳泉、吳越早已臣服大宋,不足為懼;北邊隻剩一個北漢。
後世又對楊業如此尊崇,若是能將其收入麾下,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收回北漢後,便可對剩下的燕雲十六州徐徐圖之。
募兵製不行,那軍校具體又是如何呢?
**
年輕的趙德芳作為趙匡胤備受寵愛的小兒子,意氣風發,心高氣傲,聽到自己在書中的形象如此,眉頭緊皺:他不是!他沒有!
他才不會幹這種卸磨殺驢的事,要真有這麽個妹妹,他樂意將兵權交給她,才不會猜忌呢。
父皇很早前就說過隻要厚待武將,他必不負你。
後來父皇雖然杯酒釋兵權,但該給的封賞一點沒少給啊,幾個姑姑姐姐不都嫁給那些當了節度使的武將?
趙德芳想他就算要收回“妹妹”的兵權,肯定也會給出非常厚重的獎賞,駙馬人選也會讓“妹妹”自己選,選完他再給賜婚,這才合理啊!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臉色有些奇怪。
長孫皇後猶豫了一下,試探道:“一郎可是想到了平陽昭公主?”
“知我者,觀音婢也。”李世民拉過長孫皇後的手拍了拍,“天幕說的宋朝公主和阿姊經曆頗為相似,阿姊之才不在當時任何男子之下,卻因是女兒身不得不回到後宅之中,實為可惜。”
“一郎想加封平陽昭公主?”
“阿耶還在,加封的事不好越過他直接下命令,先不急,”李世民話鋒一轉,“倒是天幕這番話讓朕明白了一件事。女子亦有才華,且天幕今晚這番話還不知會讓多少女子不甘再屈居後院,不如設立一些女官職位,讓她們得以施展才華。”
“免得跟書裏的宋朝公主似的,為了權力竟然要將宗族的男丁都送走。”
一想到武則天也是靠殺李唐宗室上位,李世民揉了揉發疼的額角,將來給皇子們選妃還是選一些溫柔嫻淑,沒有野心的姑娘好了,那些有野心的還是去當女官吧。
也不行,晚唐幹政的太監,還有藩鎮割據,皇帝支棱不起來,要是有個厲害的皇後太後,何至於如此。
宋朝是如何做到有那麽多垂簾聽政的太後,卻無女皇的?
李世民好奇地盯著天幕,想學。
【趙蓁瑜看著跟隨自己幕僚和武將都在勸她,心裏憋著一團火,給趙德芳狠狠地記了一筆。
她安慰自己反正趙德芳當不了多久的皇帝了,等他一走,兵權是她的,皇位也是她的,軍校想建就建,根本用不著別人同意。
又不是星際時代,政策還要經過軍政雙方投票表決通過才能實施。
至於選駙馬,選就選唄,反正她也不吃虧。正好還能親身體驗一下遠古時期的婚嫁流程。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文武百官聽到官家要為延慶長公主選駙馬,紛紛避之不及,唯恐選中了自家兒子。
在宋朝當駙馬可不是什麽頂好的事,一當駙馬仕途就斷了。雖然地位和財富一應俱全,但也要看娶的公主是誰,鎮國長公主這樣的,他們惹不起躲得起。
因為有趙匡胤的不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者的祖訓,以及趙光義上位為了去□□化,錄取了大量的進士,且都授予官職,還提拔不少重臣。
活到八十二可真長壽啊,若是她也能有這壽數……也未必不能搏一搏那個位置。
呂雉:我與諸侯王比命長。
【關於基因就說到這裏,書裏的趙蓁瑜後來確實給宋朝人證明了在遺傳學上生男生女都是一樣的。
不過現在的趙蓁瑜還在想辦法如何登上帝位,她翻遍史書,想找出宗法製的漏洞。
但是宗法製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家中男子死絕了,繼承權會落到其他小宗的男子身上,完全斷絕了女子繼位的可能。
而且縱觀上千年曆史,也隻出過一個正統女皇。
趙蓁瑜意識到了古代文明的落後和野蠻,星際那套法則在古代根本行不通。
於是趙蓁瑜決定用魔法打敗魔法,宗法製不是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大宗沒了傳小宗嗎?
那把所有的大宗小宗一起端了,一個男丁都沒了不就解決了?】
顧清瑜不知道自己話音剛落,曆朝曆代的古人齊齊倒抽了一口冷氣。
之前被說得麵紅耳赤的酸儒聞言立即反擊:“最毒婦人心啊!”
武周朝的李唐宗室這一刻都傻眼了,尤其是東宮的李顯,還有前東宮李旦,兄弟二人在各自的府邸瑟瑟發抖。
李顯/李旦:“……”他們可以從皇帝當回太子,再當回王爺的。
不用這麽大費周章。
【該說不說這本小說還挺尊重曆史的呢?曆史上的北宋亡國是因為靖康之亂,金軍南下,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朝臣等三千餘人,當時在京城的趙氏皇族都被擄走了。
注意哦,能留在京城的都是宗室近支,血緣關係遠的都離京或者早就出五服不算在宗室裏了。
趙構當時因為公務不在京城逃過了一劫,作為宋徽宗的第九子,宋欽宗的弟弟,趙構自然成了朝臣們擁戴新皇的首選對象。
所以才有趙構臨安稱帝,建立南宋。也是因為趙氏皇族都去雪鄉旅遊了,後麵趙構絕後,皇位才回到了趙匡胤一脈手中。
而書中的趙蓁瑜也想把趙氏宗室的男丁打包送走。】
宋太.祖時期
趙匡胤冷笑,“趙構想必就是宋高宗吧。”
趙匡胤說得肯定,半點都不帶猶豫。他總算知道天幕提起明君賢臣話題的時候,提到宋高宗為什麽是那種語氣了。
當時他還納悶高宗明明是個好廟號,連明君都算不上的皇帝憑什麽用這個廟號,原來竟是如此。
偏安一隅,不思進取,亂世中對武將還是想著打壓為先,不知人善用,怪不得南宋隻有那麽點地。
通過抽絲剝繭,趙匡胤現在已經完全想通了之前的種種不解。
比如他的後代為何如此廢物,燕雲十六州到亡國都沒收回;因為那壓根就不是他的後代。
比如開封是怎麽丟的,明明他已經將開封打造得固若金湯;因為皇帝窩囊無用,宋軍實力在曆代皇帝的不重視下越來越弱。皇帝都隻想議和不想打仗,還指望將士為你上陣殺敵?
比如南遷後為什麽選擇臨安而不是金陵,一個不思進取,隻想偏安一隅的皇帝會因為金陵地形進可攻退可守而選擇定都?
當然是想著保命了,選擇臨安多方便,敵軍一來,直接往海上逃便是。
趙匡胤想通後臉色出奇的難看,他揉著沉痛的頭,想到他一手建立的大宋被趙光義一脈敗光後,又丟回他的後代手中,就跟吃了黃連一樣苦。
【趙蓁瑜天天都在想著怎麽把趙氏宗親的男丁送走,為此又是建立信號站聯係母星,又是搗鼓傳聲儀的。
趙德芳見趙蓁瑜搗鼓新奇玩意,不參與皇位之爭了,心裏鬆了一口氣,他就知道妹妹隻是說說而已,並不是真的要爭奪皇位。
熟不知他的妹妹天天都在研究怎麽把他送去外太空。
還沒等趙蓁瑜弄出信號站,遼軍南下了。
遼景宗因為之前趙光義率軍打燕雲十六州一直耿耿於懷,想要打回麵子。可是滿城之戰慘敗不說,還被趙蓁瑜聯合楊業奪回了五州之地。
這可踩到遼景宗的尾巴了,他要親自率軍打回被宋軍占領的五州之地。遼景宗正在整合軍隊呢,突然收到趙光義殺兄弑君的事情敗露,已經被廢除帝位了,現在大宋趙德芳和趙廷美正在爭奪皇位。
概括起來就一句話——大宋內亂,現在是絕佳的出兵機會。
遼景宗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當即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
北宋這邊雖然收到消息,但天大地大沒有皇位大,趙德芳和趙廷美兩人包括朝臣們都沒空理會,還在開展激烈的搶奪皇位中。
當然戰事不處理也不行,趙德芳找到了趙蓁瑜,說希望她去前線指揮幾州的將士對抗遼軍。
因為趙蓁瑜是公主,兵權交給她趙德芳和趙廷美都放心,覺得兵權交給她到時候打完仗可以隨時收回來,所以兩人聯手力壓朝堂上的反對之聲。
此時的趙蓁瑜終於能給母星發信號了,她和母星說發現了一處古中國文明,這裏有許多星際失傳的工藝和文化,甚至還有很多沒有發明出來的工藝。
都是星際曆史學家研究了一輩子也研究不出來的古典文明。
希望母星能派一艘飛船過來,她這邊已經安排好去星際傳播古典文明種子的人了,等傳播完了再把人送回來。
對,就是這樣,絕對不是她愛上了大宋的美食,暫時不想回母星。
等趙蓁瑜到達前線時,終於收到了母星的回信——飛船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前麵說過趙蓁瑜所在的克萊星到地球至少需要五年,在等待飛船的五年期間,趙蓁瑜也沒閑著,和遼國打了幾次仗後,她想在北宋建一個軍校。
因為宋代實行募兵製,招募的對象主要是災荒饑民。此外還鼓勵營伍子弟接替父兄當兵,還有以罪犯充軍,兵力不夠時抓民當軍。一經應募,終身為伍。
這樣選拔出來的兵精兵很少,素質更是不過關。
經曆過軍校嚴格訓練,各方麵培養均衡的趙蓁瑜自然是看不上這種募兵製度。
她想建一個低配版的軍校,培養出德智體全優的一批軍人。】
第60章 六十章 選駙馬
【可惜趙德芳不僅不同意, 還以趙蓁瑜已經到了適婚之齡該嫁人了為由收回兵權。
忘了說了此時的趙德芳已經打敗趙廷美成了新皇,而燕雲十六州也被趙蓁瑜收了回來, 被趙德芳加封鎮國長公主。
趙德芳也覺得這事做得不道義, 於是決定親自給趙蓁瑜選駙馬。
趙蓁瑜知道趙德芳不僅收回了她的兵權,還要給她選駙馬,當即就炸了。
她想去找趙德芳“理論”, 被幕僚勸住了, 說那是當今聖上,公主是皇妹,無論是君臣還是兄妹, 公主都不應該違抗君名, 否則就是抗旨,是大不敬。
這兩年投靠趙蓁的武將也意識到了不妙——趙蓁瑜無論再怎麽強,她都沒辦法領一輩子兵, 她始終都是要嫁人, 嫁人後生兒育女, 哪裏還有功夫領兵打仗。】
老學究們覺得自己又可以了,摸著胡子悠悠道:“正是如此, 女子無論再強勢, 不還是要嫁人嗎?在家從父, 出嫁從夫,才是一個女子該做的, 成日混跡軍營行伍之中成何體統……”
卻沒看到旁邊孫女愈發黯淡的眼神。
小姑娘見自家祖父大放厥詞, 鼓起勇氣問:“祖父,天幕說的外太空是哪裏啊?真的可以把人送到外太空嗎?”
老學究被打斷,不悅地瞪了小姑娘一眼,“胡言論語, 不必當真。”
“可是前街的沈叔叔家從天幕上買了一套物理書,書裏寫了真有外太空的存在,後世還有人上去過。沈叔叔說這就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小姑娘說完,又狐疑道:“祖父,為什麽我們家買不了天幕的書呢?是不是因為祖父經常罵天幕,所以被天幕厭棄了?”
老學究被說得老臉忽青忽紅,指著小姑娘半天憋出一句,“放肆!”
**
宋太.祖時期
想到大宋直到亡國都沒有收回的燕雲十六州,趙匡胤心中就無比惆悵。
他長歎了一口氣,或許他應該改一改當初的策略了,先南後北,如今南邊漳泉、吳越早已臣服大宋,不足為懼;北邊隻剩一個北漢。
後世又對楊業如此尊崇,若是能將其收入麾下,倒是個不錯的選擇。
收回北漢後,便可對剩下的燕雲十六州徐徐圖之。
募兵製不行,那軍校具體又是如何呢?
**
年輕的趙德芳作為趙匡胤備受寵愛的小兒子,意氣風發,心高氣傲,聽到自己在書中的形象如此,眉頭緊皺:他不是!他沒有!
他才不會幹這種卸磨殺驢的事,要真有這麽個妹妹,他樂意將兵權交給她,才不會猜忌呢。
父皇很早前就說過隻要厚待武將,他必不負你。
後來父皇雖然杯酒釋兵權,但該給的封賞一點沒少給啊,幾個姑姑姐姐不都嫁給那些當了節度使的武將?
趙德芳想他就算要收回“妹妹”的兵權,肯定也會給出非常厚重的獎賞,駙馬人選也會讓“妹妹”自己選,選完他再給賜婚,這才合理啊!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臉色有些奇怪。
長孫皇後猶豫了一下,試探道:“一郎可是想到了平陽昭公主?”
“知我者,觀音婢也。”李世民拉過長孫皇後的手拍了拍,“天幕說的宋朝公主和阿姊經曆頗為相似,阿姊之才不在當時任何男子之下,卻因是女兒身不得不回到後宅之中,實為可惜。”
“一郎想加封平陽昭公主?”
“阿耶還在,加封的事不好越過他直接下命令,先不急,”李世民話鋒一轉,“倒是天幕這番話讓朕明白了一件事。女子亦有才華,且天幕今晚這番話還不知會讓多少女子不甘再屈居後院,不如設立一些女官職位,讓她們得以施展才華。”
“免得跟書裏的宋朝公主似的,為了權力竟然要將宗族的男丁都送走。”
一想到武則天也是靠殺李唐宗室上位,李世民揉了揉發疼的額角,將來給皇子們選妃還是選一些溫柔嫻淑,沒有野心的姑娘好了,那些有野心的還是去當女官吧。
也不行,晚唐幹政的太監,還有藩鎮割據,皇帝支棱不起來,要是有個厲害的皇後太後,何至於如此。
宋朝是如何做到有那麽多垂簾聽政的太後,卻無女皇的?
李世民好奇地盯著天幕,想學。
【趙蓁瑜看著跟隨自己幕僚和武將都在勸她,心裏憋著一團火,給趙德芳狠狠地記了一筆。
她安慰自己反正趙德芳當不了多久的皇帝了,等他一走,兵權是她的,皇位也是她的,軍校想建就建,根本用不著別人同意。
又不是星際時代,政策還要經過軍政雙方投票表決通過才能實施。
至於選駙馬,選就選唄,反正她也不吃虧。正好還能親身體驗一下遠古時期的婚嫁流程。
然而令人驚訝的是文武百官聽到官家要為延慶長公主選駙馬,紛紛避之不及,唯恐選中了自家兒子。
在宋朝當駙馬可不是什麽頂好的事,一當駙馬仕途就斷了。雖然地位和財富一應俱全,但也要看娶的公主是誰,鎮國長公主這樣的,他們惹不起躲得起。
因為有趙匡胤的不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者的祖訓,以及趙光義上位為了去□□化,錄取了大量的進士,且都授予官職,還提拔不少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