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漢惠帝當了呂後的傀儡皇帝,還有漢惠帝的兩個兒子前少帝和後少帝都是傀儡,要不是呂後死了,說不定還不止這兩個少帝。


    果然女主幹政廢立皇帝就跟兒戲似的。


    這唐太宗李世民也不怎麽會教兒子嘛!劉徹吐槽道。


    劉徹對龍鳳豬的排名耿耿於懷,對天幕總提大唐,不提大漢更是耿耿於懷。


    這大唐有什麽好的,天天搞政變嗎?


    【太平公主真的很可惜,現在很多學者不是都在分析太平公主為什麽沒有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嗎?


    明明她是最有機會的。


    但偏偏是她的侄女安樂公主有當皇太女的想法,太平權傾朝野之時都沒有想往那個位置上走。


    這原因有三點。


    第一點是沒有被當成繼承人培養。


    太平公主雖然受寵,是帝後的掌上明珠,四個哥哥疼愛的小妹妹,但她在女皇處死第一任丈夫薛紹之前,從來沒有進入過政治中心。


    她的定位就是一個出嫁前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小公主;出嫁後當一個賢妻良母,和駙馬舉案齊眉的公主。政治、權力什麽的和她沒有任何關係。


    李治和女皇都為她安排好了人生,她隻要和別的大唐公主一樣幸福美滿的度過一生就好,要說差別,那就是比別的公主更受寵,以及先後有五個皇帝寵著她。


    哪怕武則天成為女皇之後,也沒有過立太平為繼承人的想法。女皇的繼承人人選一直是武家的侄子和她自己的兒子。


    女皇能坐上那個位置是多方麵因素造成的結果,她自己本人並不是女權,所以繼承人裏麵沒有女兒也不奇怪。


    第二點是沒有女皇的魄力和果斷。


    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太平公主在第一任駙馬死後黑化,開始投身政治步步為營,一步步走向權力的巔峰。但是鎮國長公主真的是權力的巔峰嗎?


    作為封邑有萬戶之多的公主,且朝中黨羽遍布,巔峰時期七個宰相有五個都是她的人來說,確實是巔峰。


    可是這樣的巔峰對於一個公主來說太危險了,因為她沒有更進一步的想法。她隻想控製住龍椅上的皇帝,讓龍椅上的皇帝聽她的話,厚待她這個姑母。


    在太平心中武周和李唐,她是更偏向李唐的,這也和她從小接受的教育有關,這是男權社會對女權的壓製。


    而且當時古人還是比較迷信的,怕死後無顏麵對列祖列宗。


    加上太平親眼目睹女皇為了皇位,先後廢立幾個哥哥,殺了那麽多人,包括李家的人、武家的人。


    凡是對女皇有威脅的,女皇都不會放過。這對一個溫室中長大的公主來說,是不大能接受的。


    所以太平沒有女皇這個魄力,也沒有女皇心狠。


    第三點就是太平公主眼光不太行,當然這也和她選拔人的方式有關。太平主要靠金錢收買人心,可是能被金錢收買的人又能是什麽人才,或者說能可靠到哪裏去呢?


    錦瑟打算針對這三點出發,培養太平的……算了,一個現代人能培養什麽,除了能教導她一些怎麽選拔人才,怎麽用人以及影響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思想外,什麽也做不了。


    培養政治野心、魄力狠心什麽的,錦瑟自己都沒有,怎麽教?


    不過倒是可以影響女皇隻選男人作為繼承人的觀念。


    就像安樂公主說的,既然有女皇帝,為什麽不能有皇太女。


    但在此之前,得先有女皇。


    曆史上女皇在李治死後七年才正式稱帝,改唐為周。】


    漢武帝時期


    原本在吃瓜的劉徹愣住了,改唐為周??不僅篡位稱帝居然連國號都改了。


    大唐的女人這麽彪悍的嗎?


    這……沒人阻止的嗎?大唐的皇帝這麽廢物的嗎?連皇位都守不住,讓親媽給奪了。


    他剛登基那會可沒少受製於太皇太後,導致他很多政策都無法實施。


    後來就連他的母後也想插一手政事,這讓他十分反感。


    後宮幹政絕對要遏製,不然說不準就有第二個呂後,不,現在有一個比呂後更可怕的女人。


    第73章 七十三章 女皇的功績


    【現在錦瑟能做的隻是幫助女皇掃清前路的障礙, 讓女皇的登基之路更順暢一些。


    額……也可以少殺一些人。


    女皇在位期間的問題無非就是任人唯親、重用酷吏以及疆域縮水,至於殺人,哪個皇帝不殺人, 這個可以忽略不計。


    任人唯親和重用酷吏都是為了穩固政權,這也是女皇身為女性而且皇位名不正言不順引發的問題。


    當時的女皇雖然大權在握,但還是有很多人反對他。任人唯親扶持武家的人是為了削弱李唐宗室的力量,鞏固自身的權力。


    而酷吏是一把刀,需要的時候指哪裏刀就會往哪裏揮,不需要的時候可以棄之如敝履。因為酷吏作惡多端,殘害忠良, 得罪的人太多了,一旦不需要的時候殺了這些酷吏還能重獲人心。


    既可以清除敵人,又可以幫她背黑鍋, 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事實也證明, 女皇雖然手段強硬, 但朝堂確實穩住了。


    也正是因為女皇的鐵血手段,在位期間才能有效打壓世家, 結束了關隴集團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為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打壓世家後,女皇扶植庶族,大力發展科舉。


    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科舉, 不僅科目增多了,錄取人數也大量增加, 提高進士科的地位;首創殿試;開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製度,讓大批出身寒門的子弟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


    這些賢才不僅是當時加強女皇統治的重要支柱,其中有些人還是後來輔佐唐玄宗“開元之治”的名臣賢相。如姚崇、宋璟等。


    女皇一朝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傑等著名賢臣均在其列。


    不僅如此, 女皇還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提拔賢才;廣開言路,虛心納諫。在位期間,重視農業發展,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唐太宗時期


    “有效打壓!”李世民眼睛一亮,然後發現不少大臣都在看著他。


    李世民若無其事,當做自己什麽都沒說的樣子。


    忘了他有不少大臣都是世家出身,就算不是世家出身也大多和世家結了親。


    這女人還真有幾分本事,像他!


    念頭剛出李世民就後悔了,他想起這個女人原本是他的才人,據說她的政治才能還是跟他學的。


    就……內心複雜。


    唐高宗時期


    李治如釋重擔般鬆了口氣。


    之前的《隋唐五代史》看過的人寥寥無幾,他能把皇後改國號稱帝的事情隱瞞下來,可這回天幕出現,將皇後稱帝的事情抖落了個幹淨。


    他還沒想好要如何麵對大臣們的諫言呢,他能容她,朝臣可不會容她。


    如今有了天幕的話,倒也是個理由。


    躺在院中搖椅上的李治神色複雜地望著天幕,不由想起那日兩人達成的共識。


    良久,他長歎了一聲。


    大秦


    秦始皇莫名有些羨慕,一個女人都能有這鐵血手腕,震懾群臣,將朝臣玩弄於股掌之間。怪不得說她有治國之才,識人之智、用人之術。


    扶蘇一個八尺男兒竟然連個女人都不如,秦始皇嫌棄地看了一眼扶蘇。


    扶蘇被看得莫名其妙。


    漢武帝時期


    聽到“酷吏”兩個字,劉徹眉毛一挑,這是學他?


    不錯嘛!居然敢用酷吏。


    酷吏確實是一把很好用的刀,但用酷吏名聲可不會好,這女人還真敢。


    聰慧過人,要手段有手段,關鍵還夠狠,劉徹頭一次對一個女人產生了敬佩之心。


    【女皇在經濟、文化、科技發展方麵也頗有成就,這裏就不多說了。最最最關鍵的是,女皇登基的時候已經六十七歲了!


    一般皇帝到五十歲就有點昏庸了,很少有能挺過六十歲還不昏庸的。當然也沒多少皇帝能活到六十歲,大多數活到五十多就死了。


    女皇登基時已經六十七歲了,還當了十五年皇帝,簡直神奇!不過中國曆史上也就這麽一個女皇,不然還真想看看是女皇都這樣,還是單單就武則天一個。


    不過女性一般都比男性長壽,沒準女性皇帝真的比男性皇帝要清醒理智,不容易昏庸。】


    武周時期


    武則天嘴角微微勾起,這話說得不錯。


    縱觀曆史,秦始皇活不過五十;漢武帝晚年沉迷長生之術,巫蠱之禍逼死太子……可沒少幹昏庸的事;太宗皇帝活不過五十五,陛下也也沒能挺過五十五。


    書上說她晚年耽於享樂,修佛像、鑄銅為九鼎、鑄天樞勞民傷財。


    罷了,這一世就不做這些了。


    【至於疆域縮水,指責女皇敗家,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在女皇還沒有掌權的時候,唐朝就因為版圖過大,無力長時間維持統治。


    當時大唐的疆域達到了鼎盛時期1237萬平方公裏,而我國目前的領土是960萬平方公裏。然後我國14億人口,大唐當時的人口嘛,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時是的380萬戶,2400萬人。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時是的615萬戶,3714萬人。


    大唐巔峰時的疆域比我們現在的疆域還要大三分之一,人口卻隻有我們的百分之一點七到百分之二點七之間。


    近五十倍的差距!


    可想而知當時的大唐有多麽的地廣人稀。】


    大秦


    秦始皇頭一次失控,他“蹭”地一下站了起來,快步走了兩步,似乎想離天幕更近一點。


    走完後才發現自己幹了蠢事,秦始皇按捺下因為激動而劇烈起伏的心髒,十四萬萬人口!!!


    後世竟然有這麽多人口嗎?


    大秦的人口連三千萬都沒有啊!


    十四萬萬人所占的疆域居然還沒有大唐多,後世不顯擁擠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夢逐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夢逐光並收藏(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