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治死前留下遺詔:“陵園製度,務從節儉。”


    但武則天沒聽他的,她不但為李治大修乾陵,還開創了帝王陵前立功德碑的先例。


    功德碑上的《述聖記》也是武則天親自撰文,由李顯書寫。


    武則天給李治立功德碑,為李治寫下《述聖記》,再看她自己的天樞,她是真的希望他們夫妻兩名流千古。


    最關鍵的是武則天登基之後為李治大修乾陵,卻隻字不提給自己修陵寢的事。


    她分明是一開始就想好死後回歸李治妻子的身份,葬入乾陵。


    古人看重身後事,如果不是真愛、不是問心無愧,武則天在做了那麽多事,甚至改唐為周後,怎麽還敢和李治同葬,她不怕下去後李治掐死她嗎?


    也是因為這點,九五才有那麽多的cp粉。不管生前如何互相猜忌、互相利用,兩人都是相愛的,隻是愛歸愛,權力也很重要就對了(狗頭)。


    原本在侄子和兒子之間搖擺的女皇,因為李昭德的一句話最終決定傳位兒子,還政李唐。


    李昭德對女皇說:“天皇是陛下的丈夫,如果把皇位傳給侄子,臣恐怕天皇以後就沒有祭祀可以享用了[2]。”


    她為了他,甘願去帝號,回歸皇後身份葬入乾陵,和他一同長眠於地下。


    如果這都不算愛,那什麽才算愛呢!


    她真的好愛他。】


    武周時期


    武則天難得尬住了,她幹咳了兩聲默默轉頭。


    上官婉兒見狀掩唇輕笑。


    武則天若無其事道:“後世為何如此糾結這個?”到了他們這份上,愛不愛有這麽重要嗎?


    大秦


    陰嫚公主瘋狂點頭,是啊,以女子之身登上帝位,坐擁天下,富有四海,要什麽沒有,最後還願意回歸妻子的身份,和夫君合葬。


    她真的好愛他。


    扶蘇也忍不住感慨,“原來這就是天幕一開始說的,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夫妻之間也能這樣相處,真是世間罕見。


    也隻有李治那般的君王 才配得上這樣的聰慧大氣的女子吧。


    並不是每個君王都願意將權力分給妻子,也不是每個男人都願意娶一個強悍的妻子。


    秦始皇:“……”


    【說起乾陵,不得不說乾陵有金鍾罩護體的事。


    乾陵是全國唯一一座兩個帝王的合葬陵,裏麵的陪葬品用腳指頭想都知道有多豐厚了。


    據說乾陵裏麵有至少有500噸的陪葬物,武則天的《垂拱集》和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可能都在裏麵。


    這麽一座帝陵可想而知有多遭盜墓賊惦記,但它卻是唐朝十八陵中唯一毫發無損的帝陵。】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臉黑了,唐朝十八陵隻有乾陵毫發無損,那不是在說他的陵寢保不住了嘛!


    先前聽天幕提及盜墓猖狂,茂陵數次被盜,他還心存僥幸,覺得自己的陵寢修得不如漢武帝的茂陵,應該不會有事。


    結果……被狠狠打臉了。


    李世民氣得有點喘不上氣來,忙從袖口中掏出保心丸吃了一顆。


    漢武帝時期


    毫發無損?


    劉徹臉色變了,憑什麽他的茂陵就要數次被盜?


    難道是他的茂陵位置不行?


    這個乾陵又是怎麽建的,建在哪裏?


    自從上次聽天幕說他的茂陵數次被盜,劉徹已經放棄那個修了好些年的茂陵了。


    反正他還能活不少年,暫時不修陵寢也沒事。


    如果能從乾陵上得到些許啟發也不錯。


    【也不是說乾陵沒有被盜過,乾陵被盜過三次,但都沒被盜成功。所以才說乾陵有金鍾罩護體。


    第一次是黃巢盜的,動用四十萬大軍,挖了幾天都沒有找到洞口,隻留下一條長四十米的深溝,現代稱這條溝為黃巢溝。


    第二次是曆史上最大的盜墓賊溫韜,他幾乎把整個關中的大小唐陵都盜了一遍。溫韜和黃巢一樣,帶領幾萬人在乾陵附近挖了幾個月,連墓門都沒找到,隻能作罷。


    第三次是民國年間,好幾路軍閥為了得到金銀珠寶,打起了乾陵的主意。甚至還動用了大量的炸藥,把乾陵所在的山炸得千瘡百孔,結果和黃巢、溫韜一樣無功而返。


    乾陵至今都是個謎。】


    唐太宗時期


    聽到大小唐陵都被盜了,貞觀群臣眼前一黑,瞬間破口大罵。


    “盜墓賊太猖狂了!”


    “陛下,必須下旨嚴懲盜墓賊。”


    李世民聽得頭疼,他抬手製止了大臣們的發言,“王朝興盛之時尚可遏製盜墓之風,王朝末年時又該如何遏製?”


    黃巢不就是唐末起義的叛軍頭子嘛!


    他早該想到的,這廝連漢朝的帝陵都不放過,怎麽會放過唐朝的帝陵呢。


    眾人罵了許久後發現這個問題無解,又沒有永生不滅的王朝,一旦王朝覆滅,陵墓可不就保不住了嗎?


    要不還是薄葬吧。可是小陵墓也躲不過被盜的命運啊!


    也不知道那乾陵選在哪裏,居然千年安然無恙,若是也能陪葬進去就好了。


    天幕說高宗陛下是什麽時候駕崩來著,要不努力一下活到高宗朝?


    漢武帝時期


    劉徹眉頭緊蹙:金鍾罩護體?


    朕也想要!


    他可憐的茂陵,需要一個金鍾罩,不,需要五個!


    【好了,回歸正題。李賢登基後,和女皇爆發了矛盾,被女皇廢掉,立了李顯。


    但李顯是曆史證明過的不行,所以很快皇位落到了李旦身上。


    李旦知情識趣,朝政大事都交給女皇處置,自己樂得逍遙。


    女皇雖獨攬大權,但想坐上那個位置還是名不正言不順。而且經過她的兩番廢立皇帝,朝野動蕩,人心不服。


    這個時候錦瑟其實已經不像最初那樣為了嗑cp可以忽略一切了,大唐的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兄弟情深讓她感到害怕。


    可是眼看女皇又要走上酷吏和鐵血掃除阻礙的老路,錦瑟還是站了出來。


    錦瑟可是深諳娛樂圈的造星流程,雖然隔了一千多年,但從古至今,人們的追星之心都是一樣的。魏晉的是時候不就有看殺衛玠嗎?


    近的還有四夷君長尊李世民為他們的天可汗呢。


    在古代,明星效應也是有用的。


    錦瑟向女皇提交了一個造星方案,通過報紙宣傳朝廷要在全國範圍內選秀,啊不是,選才。


    隻要你覺得自己有才就可以報名參加,先在各個郡縣海選,海選過後每個郡縣選出十人到二十人,這些人朝廷會資助路費讓他們到長安來進行比拚。


    到長安後給他們培訓,怎麽做官,當官要幹什麽,采用模擬化治理郡縣的方式比賽,優勝劣汰。


    最後選出二十強,會授予官職,更有豐厚賞金,大好前程等。


    將這二十人根據個人風格訂製路線,包裝成大清官、大才子、大將軍等等,多在報紙上報導,某年某月某日,某才子寫下絕世詩作,驚天地泣鬼神,被奉為詩壇領袖。


    某某官員,在某地破了駭人聽聞的凶殺案件。


    某貧瘠縣在某某官員治理下,三年脫貧致富,全縣過上了小康生活。


    報導多了,這些人不就成了百姓心中的名人了嗎?


    等需要時,這些名人說話可比那些儒家學子管用多了。


    多在全國海選幾次,這些名人就能遍布全大唐了。甚至那些原本看不起選秀的世家都會想送自己人來選秀。


    控製住輿論,還怕沒有民心嗎?


    在明星效應麵前,儒學也得往後退。狂熱粉絲是真的什麽都能做得出來。】


    經過這一回的直播各個時空的古人已經大致了解到了什麽是“粉”。


    雖然他們不太能理解為什麽會有cp粉這種生物,而且還能嗑生嗑死,但後世離他們太遙遠,不能理解也做不了什麽。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聞言心中一動,他好像明白什麽叫狂熱粉絲了。


    先前天幕說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自願為他殉葬,這兩人應該就是他的狂熱粉絲。


    如果是這樣,那儒生確實隻能往後退。


    連死都不怕的人會怕那些大道理嗎?


    造星,報紙,輿論,李世民在心裏念著這些詞,若有所思。


    【錦瑟帶著太平公主在大唐搞起了轟轟烈烈的選秀,還真選出了不少人才,上官婉兒、姚崇就在其中。


    選秀的新奇在大唐引領風騷,也為大唐選取了不少人才。


    值得一說的是後來的李白和王維也參與了選秀!!


    當時的錦瑟不僅是總評委且還當上了大唐的女宰相,當她發現這兩人出現在決賽名單時,發出了刺耳的尖叫聲,那兩可是中小學生必備古詩詞裏最有名的幾位之一。


    當你坐上評委位置,遇見來選秀的偶像時,除了給他們開後門還有第二個選擇嗎?


    那可是李白和王維耶!


    一個詩仙,一個詩佛。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李白,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王維。錦瑟感動哭了,她決定努力多活幾年,要等到眉頭一蹙就是半個亂世的杜甫出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夢逐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夢逐光並收藏(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