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問出了和始皇一樣的疑惑:“這次的書怎麽這麽少?”而且都沒幾本有用的書,都是些閑書。


    劉徹有些嫌棄,沒注意霍去病蠢蠢欲動的眼神。


    但衛青注意到了,霍去病剛抬手就被他製止住,“你做什麽?”


    霍去病連忙比了個噤聲的動作,“舅舅小聲點,我就想看看那個《法醫秦明》是什麽。”是不是真如天幕說的那麽恐怖,看了會怕到不敢睡覺。


    衛青覷了他一眼,“陛下沒說要買,你老實點。”


    趁沒人看過來,霍去病豎起一根手指,“舅舅,我就買一本。”


    衛青:“不行。”


    “那我給衛伉買本《柯南》?他生辰快到了。”


    衛青再次拒絕:“不行。”


    霍去病:“……”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太好了!天幕這次沒有什麽特別貴的書,省錢了!


    再攢攢他就能攢到百了。


    真不錯!


    【不好意思!剛才收到私信才發現把這幾本書給忘了,《俠五義》《小五義》《續小五義》《大明英烈傳》《楊家將演義》《說嶽全傳》《兒女英雄傳》《隋唐演義》這八本是明清經典傳記小說,不拆,八本一共145。


    鏈接已上,剛才私信清清的寶貝可以去下單了,因為這次失誤,直播間延遲10分鍾關閉。】


    李世民:“!!!”


    為什麽會有《隋唐演義》!


    尉遲恭指著天幕,驚叫道:“陛下!《隋唐演義》!”


    李世民:朕知道,你冷靜點,它不拆賣,買八本會虧死。


    程知節也忍不住道:“陛下,《隋唐演義》耶!”


    《隋唐演義》應該比《國演義》精彩吧?


    大家都是皇朝末年十幾路諸侯爭霸,名將謀士也都不少,而且大唐平息戰亂比國快多了。這難道不是說明他們比國那幫武將強嗎?


    國那些個武將個個都得勇武不凡,寫他們肯定也是吧!


    期待jpg。


    頂著眾人期待目光的李世民:“愛卿們,這真的太貴了。”買不起啊!


    洪武時期


    朱元璋本以為這次沒什麽書可買,都想讓大臣們散了,卻不想天幕又上了一批書。


    其他也沒什麽,就是那本《大明英烈傳》。


    朱元璋心中一動,英烈傳,說誰的?


    朱樉語氣歡快地道:“父皇,兒臣看到簡介了,這《大明英烈傳》是父皇的傳記!”


    朱元璋一喜:“哦?是嗎?”


    朱元璋還真想看看後世人是怎麽寫他的,可問題是這書它不拆啊,145搶錢啊!


    宋仁宗時期


    趙禎:“???”


    包拯到底做了什麽,有《包公案》《俠五義》《七俠五義》這些也就算了,怎麽還有《小五義》《續小五義》這樣的書?


    不止趙禎有這個想法,大臣們更是酸成了檸檬精。


    為官不是求勢,就是求財,有抱負的求青史留名。


    多少人為求青史留名奉獻一生,包拯倒好,啥也不用做,名從天上來。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說嶽全傳》是嶽飛的傳記吧?”至於《兒女英雄傳》一看就不是大漢的,這麽說這八本沒一本是大漢的。


    劉徹心裏嘖了一聲,喊道:“主父偃。”


    主父偃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陛下瘋了嗎?這八本沒有一本是寫大漢的啊。買它們作甚?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沒有這麽多餘額。


    主父偃剛站起來,就道:“陛下,臣買不起啊。”


    劉徹:“誰讓你買了?”


    主父偃:“??”那好好的叫他做什麽?


    “朕是讓你為長平侯和冠軍侯寫傳記,名字朕都想好了,就叫《大漢雙璧》。”


    主父偃剛鬆了一口氣,聞言心裏又是一緊,“陛,陛下,寫傳記這種事臣不擅長啊,再說了論文采,臣也不如司馬長卿啊。”


    “朕怎麽把司馬相如給忘了,”劉徹滿意地拍了拍主父偃的肩膀,“你倒是提醒了朕,回頭讓司馬相如多寫幾本傳記,把你也寫進去。”


    主父偃連忙謝恩,“多謝陛下。”


    ****


    直播結束,天幕變暗,趙禎終於有時間和大臣們討論為何包拯和狄青可以免費買書,而他們不能了。


    “啟稟官家,微臣以為是因為二人在書中是重要角色,而且贈品中也有他們的畫。”


    趙禎一想,覺得有幾分道理,頷首道,“若是如此,那之前……”


    不對!趙禎霍然起身,“照愛卿這麽說,之前的書凡是重要角色都可以免費買了?”


    那之前出現那麽多次大秦!!


    “這,臣也不確定。”畢竟這是頭一回啊。


    趙禎煩躁地揮了揮手,“罷了,先看看書中都寫了什麽吧。”


    兩套書,趙禎拿了一套,另一套交給了同中書門下。


    趙禎這一看,就看到了半夜。


    看到狄青史書上的結局唏噓不已,書裏寫著歐陽修帶頭彈劾狄青,讓他免去狄青樞密使之職,下放出京,狄青抑鬱而死。


    再看書中所寫的原因,趙禎臉黑了。


    隻因書中寫道——歐陽修番兩次帶頭彈劾狄青有謀反之心,讓仁宗免去狄青的樞密使之職,貶出京去。


    仁宗猶豫再還是聽了歐陽修的建議,免去了狄青樞密使之職,給了一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頭銜,讓他去陳州任職。


    雖然仁宗和歐陽修各有立場,但是所謂的立場不過是為了他們屁股下的位置更穩固罷了。


    漢唐時就沒有武將嗎?人家的武將難道天天想著謀反嗎?五代十國藩鎮割據的局勢是多方麵形成的,不僅是因為武將有兵權就不安分。


    結果宋朝把藩鎮割據的原由全歸功於武將掌兵權身上,加上趙匡胤是陳橋兵變,龍袍加身才當上的皇帝,從這以後就更加嚴防死守的防著武將,生怕他們也來一出龍袍加身。


    典型的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成天防這防那,最終把自己防得不過是個稍大些的藩鎮割據政權罷了,連大一統國家都不算。


    白瞎了大宋出了這麽多人才,生不逢時。


    既然趙家皇帝的根子裏就有問題,還不如掘了趙家皇帝的根,換一個皇帝上去,改變這種重文抑武的陋習。


    免得幾十年後,金軍南下,靖康國恥。


    趙禎看到這裏看不下去,他氣憤地合上書。


    宮人見到趙禎起身連忙過去伺候,卻不料趙禎身形搖晃,看起來一副要昏過去的樣子,“官家,可要傳太醫。”


    趙禎揉了揉脹痛的額頭,擺手道:“朕沒事,隻是起得猛了。”


    趙禎抬步走出宮殿,望著月色長歎。


    樞密使一職向來由文官擔任,隻有調兵權沒有統兵權;樞密副使則有武將擔任嗎,有統兵權而沒調兵權。


    狄青是武將,在軍中威望極高,樞密副使又是他曾經的親信舊部,為此歐陽修才多番上諫免去狄青的樞密使之職。


    書中說他再怎麽信任狄青也抵不過文彥博一句“太.祖豈非周世宗忠臣?”


    文彥博說得也沒錯,太.祖當年不也是周世宗的忠臣,可最後不還是黃袍加身了嗎?


    擁兵自重不能不防啊。


    第136章 一百三十六 後續+大漢篇


    祖宗之法和變法他該如何抉擇?


    是守住現在的安穩還是打破墨守成規, 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


    慶曆新政剛廢除不久,若再提新政又會引起多少波瀾?


    月光下,趙禎負手而立, 出神地望著滿天星辰,許久沒有動靜。


    久到連宮人都忍不住提醒:“官家, 更深露重。”


    趙禎吩咐道:“明日一早宣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的幾位大臣入宮。”


    “是。”


    趙禎回到寢宮中,看到桌上沒看完的書, 想繼續看,又怕再次被創到。


    最終趙禎還是沒有翻開之前看的小說, 而是拿出錦盒裏的《細說宋朝》,翻到看了好幾回的熙寧變法。


    總結失敗原因後能否順利施行呢?


    這一夜, 趙禎寢宮的燈持續到天明,直到宮人來稟告大臣們已經入宮了,才起身盥洗。


    趙禎起身前不忘道:“把桌上的書收了。”


    他不想讓狄青等人看到這些書,尤其是狄青, 作為他這一朝乃至後三朝唯一出眾的將領, 他實在不願意因為還未發生的事導致君臣離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迴夢逐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迴夢逐光並收藏(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