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人祭?”我以前聽說過這個詞,對這個詞有大概的了解,但是我現在不太理解的是,龍脈和活人祭有什麽關係,我問出話的語氣,就已經被白清淺上身的仙家察覺了。
“白清淺”一邊走一邊說道:“我說的‘活人祭’是一個比喻,就是把怨氣很重的冤魂或者是邪修的仙家放在龍脈中重要的位置,讓他們來汲取龍脈的靈氣,滋養自身,讓自身變得強大,這種也會影響到龍脈。”
走在前麵的老關說道:“這個我聽說過,但似乎不太容易做到吧?畢竟一條龍脈影響的太廣太廣了,一些正修的仙家發現龍脈,會自發的保護。”
“白清淺”應聲道:“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句話包含的意思就更多了。
關於保護龍脈這件事,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即便是我參與進來,也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僅此而已。
回到村子裏,我帶著老關去鄰居家借雞,多麽小眾的一個詞:借雞!說白了就是要兩隻雞吃吃,反正借了就還不回去了。
不管怎麽說,這裏都是我的老家,這麽多人來了,安排在家裏吃頓飯是禮數。
白清淺把菜園裏能吃的青菜薅了一些,準備今天的晚飯。
隔壁吳老二家散養的小雞算是倒黴了,老關左手抓了兩隻雞,右手抓了三隻雞,吳老二看到這一幕心疼,又不好意思說。
吳老二又把前幾天采摘的蘑菇拿了一些,這蘑菇穿成了串,掛著都沒晾幹呢,就提前成了“小雞燉蘑菇”這道菜了。
院子裏支起來了大鐵鍋,老關殺雞、白清淺收拾內髒,我則是負責點火燒水,今天來的人太多了,屋子裏根本坐不下,所以晚飯就是大鐵鍋小雞燉蘑菇,每人一個碗一雙筷子,碗裏裝飯,吃菜自己去鍋裏盛。
還有,菜園裏種的大蒜、黃瓜、胡蘿卜……想吃什麽隨時自助去弄。
今年的小菜園還有這些,這都是開春的時候我爺爺種的,一轉眼都入秋了,也不知道明年的小菜園還會不會有這些蔬菜了。
鄭隊長他們下山回到家已經是五點半了,大鐵鍋裏麵的雞還沒燉好,我便拉著鄭隊長和玄智和尚閑聊起來,問了問道觀的事。
小師姐主動去找白清淺幫忙做飯,給白清淺打下手。
真難想象,我家的小院子裏高手如雲,聚集齊了眾多身份特殊的奇人異事。
聊起道觀,鄭隊長說獨眼老道是真的一丁點要求都沒提,修路修多寬、路燈多少米一個、道觀外麵的停車場擴建多大……他都沒任何意見。
說到這,鄭隊長都忍不住感歎說道:“不得不說,這獨眼老道和之前判若兩人,再往前就不說了,上次來找他,他都想盡辦法讓政府出錢給他大修特修呢,現在……心態完全不一樣了。”
玄智和尚感歎說道:“應該是善微的死,給他帶來的打擊太大了,他自己也說,無畏道人魂飛魄散他都沒覺得怎麽樣,但是善微……”
鄭隊長認同玄智和尚的說法,感歎說道:“善微的確是個好人,之前我們對她多少有些誤解,善微與山伏神一鬥法時,明知道自己不是山伏神一的對手,仍舊堅持到最後。”
我追問道:“善微和山伏神一交手了?具體是怎麽交手的?”
玄智和尚大概說道:“山伏神一帶著一眾修行者圍攻基地,試圖打破基地的封印……”
我追問道:“基地裏麵有什麽?山伏神一為什麽要帶人圍攻基地?東瀛散人的魂魄不是已經被打散了麽?”
鄭隊長解釋道:“基地下麵鎮壓著一隻名叫‘靈姬’的雪女,據說她擁有五千多年的修為,雪女靈姬被鎮壓前放出過話,誰能救了她,她就成為誰的式神。”
我撓頭問道:“式神又是什麽?”
玄智和尚問道:“你不看日本動漫麽?式神就是類似於契約獸一樣的存在,在契約期間,它聽從你的一切指令,你讓它幹什麽,它就幹什麽。”
“懂了,你說‘契約’我就懂了。”
鄭隊長繼續說道:“這個山伏神一應該是無意間發現雪女靈姬被關押在沈陽,才臨時做了這個決定,他準備的並不充分,再加上善微等民間修行高手的加入,導致山伏神一慘敗,落荒而逃。”
我感歎道:“原來故事這麽多啊。”
這時,白清淺在鐵鍋邊喊道:“可以吃晚飯了,大家自己拿碗筷,條件簡陋招待不周。”
老關“騰”的一下跳起來,第一個拿著碗一路小跑到鐵鍋邊,向周圍的人介紹說道:“一點不跟你們撒謊的,這五隻雞全都是散養的土雞,我親自抓的,在沈陽想要吃這種溜達雞太難了,快點來排隊吃,來晚吃不到了。”
講真,老關是真給白清淺捧場。
我和鄭隊長、玄智和尚一起走過去排隊,此時隊伍已經有七八個人在前麵了。
排隊期間,鄭隊長還和我閑聊說道:“這事你不用放在心上,這個風波也過去了,山伏神一沒那麽容易卷土重來的,他被善微傷的不輕,回到沈陽之後大家都能消停一段時間了,出門也不用這麽心驚膽戰的了。”
玄智和尚站在我身邊說道:“一念我看你寫的書了,你把我寫的帥一點唄,畢竟這都是半紀實類的作品了,我抽煙喝酒吃肉的事,你就別寫了,雖然這些事我都幹,但是……不太好。”
我有點不好意思了,撓頭說道:“你看我寫的那些故事了?”
“對啊。”玄智和尚給了我一個很委婉的忠告,“我個人建議啊,有些太玄的東西你就不要寫了,畢竟寫了也沒人相信,你就給讀者科普一下身邊的靈異事件就挺好,你姐姐經常幫人看事,那些都是真實發生的,寫出來就很有吸引力,還有啊,有機會我給你多講一講二哥的事吧。”
那個被我差點遺忘在歲月中的名字再一次被喚醒——吳老二,心頭隨之一顫,轉過頭看著玄智和尚問道:“你跟著我二大爺很久了麽?”
玄智和尚回憶說道:“差不多十年了。”
“白清淺”一邊走一邊說道:“我說的‘活人祭’是一個比喻,就是把怨氣很重的冤魂或者是邪修的仙家放在龍脈中重要的位置,讓他們來汲取龍脈的靈氣,滋養自身,讓自身變得強大,這種也會影響到龍脈。”
走在前麵的老關說道:“這個我聽說過,但似乎不太容易做到吧?畢竟一條龍脈影響的太廣太廣了,一些正修的仙家發現龍脈,會自發的保護。”
“白清淺”應聲道:“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句話包含的意思就更多了。
關於保護龍脈這件事,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能力範圍,即便是我參與進來,也就是個打醬油的角色,僅此而已。
回到村子裏,我帶著老關去鄰居家借雞,多麽小眾的一個詞:借雞!說白了就是要兩隻雞吃吃,反正借了就還不回去了。
不管怎麽說,這裏都是我的老家,這麽多人來了,安排在家裏吃頓飯是禮數。
白清淺把菜園裏能吃的青菜薅了一些,準備今天的晚飯。
隔壁吳老二家散養的小雞算是倒黴了,老關左手抓了兩隻雞,右手抓了三隻雞,吳老二看到這一幕心疼,又不好意思說。
吳老二又把前幾天采摘的蘑菇拿了一些,這蘑菇穿成了串,掛著都沒晾幹呢,就提前成了“小雞燉蘑菇”這道菜了。
院子裏支起來了大鐵鍋,老關殺雞、白清淺收拾內髒,我則是負責點火燒水,今天來的人太多了,屋子裏根本坐不下,所以晚飯就是大鐵鍋小雞燉蘑菇,每人一個碗一雙筷子,碗裏裝飯,吃菜自己去鍋裏盛。
還有,菜園裏種的大蒜、黃瓜、胡蘿卜……想吃什麽隨時自助去弄。
今年的小菜園還有這些,這都是開春的時候我爺爺種的,一轉眼都入秋了,也不知道明年的小菜園還會不會有這些蔬菜了。
鄭隊長他們下山回到家已經是五點半了,大鐵鍋裏麵的雞還沒燉好,我便拉著鄭隊長和玄智和尚閑聊起來,問了問道觀的事。
小師姐主動去找白清淺幫忙做飯,給白清淺打下手。
真難想象,我家的小院子裏高手如雲,聚集齊了眾多身份特殊的奇人異事。
聊起道觀,鄭隊長說獨眼老道是真的一丁點要求都沒提,修路修多寬、路燈多少米一個、道觀外麵的停車場擴建多大……他都沒任何意見。
說到這,鄭隊長都忍不住感歎說道:“不得不說,這獨眼老道和之前判若兩人,再往前就不說了,上次來找他,他都想盡辦法讓政府出錢給他大修特修呢,現在……心態完全不一樣了。”
玄智和尚感歎說道:“應該是善微的死,給他帶來的打擊太大了,他自己也說,無畏道人魂飛魄散他都沒覺得怎麽樣,但是善微……”
鄭隊長認同玄智和尚的說法,感歎說道:“善微的確是個好人,之前我們對她多少有些誤解,善微與山伏神一鬥法時,明知道自己不是山伏神一的對手,仍舊堅持到最後。”
我追問道:“善微和山伏神一交手了?具體是怎麽交手的?”
玄智和尚大概說道:“山伏神一帶著一眾修行者圍攻基地,試圖打破基地的封印……”
我追問道:“基地裏麵有什麽?山伏神一為什麽要帶人圍攻基地?東瀛散人的魂魄不是已經被打散了麽?”
鄭隊長解釋道:“基地下麵鎮壓著一隻名叫‘靈姬’的雪女,據說她擁有五千多年的修為,雪女靈姬被鎮壓前放出過話,誰能救了她,她就成為誰的式神。”
我撓頭問道:“式神又是什麽?”
玄智和尚問道:“你不看日本動漫麽?式神就是類似於契約獸一樣的存在,在契約期間,它聽從你的一切指令,你讓它幹什麽,它就幹什麽。”
“懂了,你說‘契約’我就懂了。”
鄭隊長繼續說道:“這個山伏神一應該是無意間發現雪女靈姬被關押在沈陽,才臨時做了這個決定,他準備的並不充分,再加上善微等民間修行高手的加入,導致山伏神一慘敗,落荒而逃。”
我感歎道:“原來故事這麽多啊。”
這時,白清淺在鐵鍋邊喊道:“可以吃晚飯了,大家自己拿碗筷,條件簡陋招待不周。”
老關“騰”的一下跳起來,第一個拿著碗一路小跑到鐵鍋邊,向周圍的人介紹說道:“一點不跟你們撒謊的,這五隻雞全都是散養的土雞,我親自抓的,在沈陽想要吃這種溜達雞太難了,快點來排隊吃,來晚吃不到了。”
講真,老關是真給白清淺捧場。
我和鄭隊長、玄智和尚一起走過去排隊,此時隊伍已經有七八個人在前麵了。
排隊期間,鄭隊長還和我閑聊說道:“這事你不用放在心上,這個風波也過去了,山伏神一沒那麽容易卷土重來的,他被善微傷的不輕,回到沈陽之後大家都能消停一段時間了,出門也不用這麽心驚膽戰的了。”
玄智和尚站在我身邊說道:“一念我看你寫的書了,你把我寫的帥一點唄,畢竟這都是半紀實類的作品了,我抽煙喝酒吃肉的事,你就別寫了,雖然這些事我都幹,但是……不太好。”
我有點不好意思了,撓頭說道:“你看我寫的那些故事了?”
“對啊。”玄智和尚給了我一個很委婉的忠告,“我個人建議啊,有些太玄的東西你就不要寫了,畢竟寫了也沒人相信,你就給讀者科普一下身邊的靈異事件就挺好,你姐姐經常幫人看事,那些都是真實發生的,寫出來就很有吸引力,還有啊,有機會我給你多講一講二哥的事吧。”
那個被我差點遺忘在歲月中的名字再一次被喚醒——吳老二,心頭隨之一顫,轉過頭看著玄智和尚問道:“你跟著我二大爺很久了麽?”
玄智和尚回憶說道:“差不多十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