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奴婢看,二公子不過是見徐家夫妻已經年邁,親子又病弱,女兒也早早出嫁,擔心他們無人奉養,這才會選擇留在神京。奴婢雖然與二公子隻見過幾次,但是已經看出來,二公子是個最心軟又最孝順的人,隻要讓他覺得夫人比徐家夫妻更可憐,更需要他,他的心自然就會偏向夫人的。”
謝夫人沉思一陣,用帕子擦掉眼淚道:“也就隻有如此了。”
主仆倆這廂剛說完話,外頭便有人送進來一張帖子說:“徐……是二公子方才差人送了張帖子,說要請夫人後天去茶樓品茶聽戲,順便還有幾句話想同夫人說。”
前頭聽了秋韻的話,謝夫人此刻已經猜到,徐子期要同自己說的,必然是他要留在神京的事。因心裏已經有了計議,此刻倒還算平靜。
她伸手接過帖子,一邊歎息道:“哪有兒子見母親,還要遞帖子的?”,一邊又盯著帖子上的字看了又看,忍不住道:“字寫得真好,規矩方正,這才是我的兒子。”
這一夜,謝夫人又在佛前念了半夜的經,次日一早又去了護國寺,在每座佛像前都虔誠地拜過,直到快關城門的時候,才回到住處。
簡單用過晚膳,謝夫人又吩咐秋韻,從井裏打了滿滿一浴桶的冷水。
雖時已入夏,但天氣還沒正經熱起來,井裏的水更是冷沁沁的,秋韻試了試水溫,忍不住道:“奴婢還是去燒些熱水來吧。”
“不用。”謝夫人說著已經脫了衣服,直接進入浴桶,足足在冷水裏泡了兩刻鍾。
果然,後半夜謝夫人便發起熱來,連夜請來大夫,熬好藥,謝夫人卻故意不吃,硬是熬煎了一夜,次日盥洗時整個人氣弱神疲,滿麵病氣。謝夫人也不施粉黛,就這樣去了和徐子期約定的茶樓。
徐子期看見謝夫人這副病容,也嚇了一條,立刻便要請大夫來。
秋韻替謝夫人道:“昨晚上已經請了大夫了,也吃了藥,隻是一直不見好。依奴婢看,夫人這是心病,吃多少藥也無用的。”
“這些年,夫人為了找公子,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身體早就垮了,不過硬撐著罷了。前些日子得知公子人在神京,夫人又舟車勞頓地趕來,本就帶著病氣,因認回了公子,心裏高興,才強撐著,哪成想公子根本就沒打算同夫人回謝家,這也就罷了,公子不該把決定告訴外人,卻單瞞著夫人,夫人還是從別人的閑話裏得知此事的,叫她如何不心裏悲痛?精神支持不住,積攢的病氣可不就一下子發散出來了嗎?”
徐子期對謝夫人雖不能像對徐母那般熟絡親密,但得知謝夫人這些年來一直不放棄找尋兒子,心裏也是十分敬佩她的。若謝夫人能長留神京,他自然不介意多奉養一位母親,隻是徐家對他也有養育之恩,且徐家如今更需要他,他才會決定留在神京。
他本就內疚自己的決定,此刻聽了秋韻的話,越發愧疚不已。
謝夫人嗬斥秋韻道:“說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
秋韻卻道:“夫人心疼公子,不忍告訴公子這些,但奴婢也心疼夫人,便是夫人事後要打要罰,奴婢今天也得把話說完。”
她又轉向徐子期,繼續說道,“自從公子失蹤後,夫人便每天吃齋念佛,後頭雖又懷過一個公子,卻因為夫人在佛前發過誓,每天要親手為公子抄一篇經文,以保佑公子平安,孕期也不敢間斷,以致勞累過度,不但孩子沒保住,還落下了病根。但即便是在夫人小產的時候,仍沒忘記為公子抄經祈福。
“奴婢沒讀過多少書,不懂得什麽大道理,但另一個小公子是為了您才沒的,公子理應對夫人敬上雙份的孝心才是,怎麽能就這麽拋下她?
“公子以為有嘉王在,就一定能照顧好夫人,卻不知府裏還有嘉王的生母,別人才是親母子,嘉王又能有多少孝心照顧到夫人身上呢……”
“夠了!”謝夫人打斷秋韻,“我不讓你說,你偏要說,想要氣死我不成!”話音剛落下,謝夫人便抑製不住地猛咳起來。
徐子期急忙上前,為謝夫人喂茶順氣。
謝夫人見徐子期眼睛泛紅,隱有淚光,知道秋韻的話起了效果,便又故意以退為進道:“我隻求你平安,你想留在哪兒便留在哪兒,不必為了我為難。”
徐子期看著麵前孱弱的謝夫人,又回想來之前,徐父對自己說的話:“為父勸你回謝家,不是要趕你走,更不是要你同嘉王爭搶什麽,唯盼若真有西北與大安起幹戈的那天,你能從中調停。我知道你想留在神京是為了我和你母親,可你身份特殊,若仍執意留在神京,恐怕要被人疑心是謝家故意安插在神京的內應,屆時不但你會受為難,徐家也要跟著受掛落……”
徐父的話,字字句句,言猶在耳,徐子期掙紮半晌,終是說道:“我陪母親回西北。”
謝夫人聞言,險些喜極而泣。
母子倆都沒心思再吃茶看戲,徐子期見謝夫人實在病得厲害,便要先送她回住處,另外再請別的大夫來看診。謝夫人自然無有不應。
徐子期扶著謝夫人往外走,秋韻見母子倆雖然距離上親近了,卻別別扭扭的一直沒有說話,有心活躍氣氛,便故意看向外麵道:“今天也真是奇怪,這一路上遇到的女孩子,眉心竟然都長著一顆紅痣。”
徐子期也朝外看了一眼,又很快收回目光。
他是見過魏姝壽宴那日的妝容的,便為兩人解釋道:“應該都是用胭脂點上去的,郭家舉辦壽宴那天,崇寧公主在眉心點了紅痣,約莫是眾人見了驚豔,便效仿去了。”
謝夫人本就不喜在打扮上費心思的女子,又聽說是崇寧公主開的頭,更加厭惡,當即皺眉道:“妖妖調調,也太不莊重了。女子應該多修德行才是,過分追求容貌,不但容易招蜂引蝶,沾染是非,還容易心生虛榮攀比,慢慢地人就該往邪道上走了。”
徐子期聽出謝夫人是在暗諷崇寧公主。
他心裏覺得謝夫人的話說得重了,有心想為崇寧公主辯解,又想到自己在流言裏,也曾是崇寧公主“招蜂引蝶”的蜂蝶之一,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
一旁的秋韻又驚奇地咦了一聲,突然指向路對麵道:“夫人您看,那輛馬車是不是進城那日幫我們的那輛?夫人前頭還遺憾,對方走得太急,沒能問個名姓,事後咱們想答謝也不知去哪兒找人,今天卻正巧又讓咱們遇到了。”
正說話間,那輛馬車的車門打開,從上麵走下一個美人來。
秋韻又道:“難得見到一個眉心沒點紅痣的,卻把方才那些點了紅痣的都給比下去了。”
謝夫人也認出了那輛馬車,又想到最近外頭的傳言,平寧公主要選徐子期做駙馬的事,謝夫人自然不中意這種別有用心的人做自己的兒媳,想勸徐子期不要答應,但又怕才剛緩和了關係,會被徐子期嫌棄管得太多,此刻恰好見了那日幫過自己的女子,便想借著對方委婉勸徐子期一勸。
謝夫人便故意對秋韻道:“就是這樣,看那位姑娘人雖長得好,卻不賣弄,亦不隨波逐流,端看舉止便知是個端莊大方的,最關鍵的是人品好,那日那樣的情況還肯幫我們。若能得個這樣的媳婦才是福氣。
“但若是不小心讓那些存了歪心思的人進了家門,輕則會擾得闔家不寧,重則家破人亡也不是沒有的。”
說罷,便讓秋韻過去問名姓,好上門答謝對方。
徐子期已經聽出,謝夫人沒有認出魏姝,本來怕謝夫人難堪,他不打算點破魏姝的身份,但見謝夫人讓秋韻去問名姓,想到到時會更尷尬,隻得攔住人,對謝夫人道:“那人就是崇寧公主,母親的準兒媳……”
*
此時,會同館裏也正在談論崇寧公主。
謝閔問正在批公文的謝蘭臣:“崇寧公主已經三天沒來會同館了,你們是不是吵架了?”
謝蘭臣繼續批改公文,沒說話。
謝閔也不急,又說道:“沒幾天可就是複婚的吉日了,即便不用擺酒席,不用迎送,仍要定個章程才是,難不成你們就都這麽撒手不管了?還有,你兒子三天沒見到娘,正鬧著要回家去呢。”
第37章 37、麵相
按理說, 複婚一事該由家中長輩負責操辦,但謝夫人人雖在神京,全幅心思卻都在自己的親生兒子身上, 根本顧不上不是親生的這個, 所以謝閔才會提醒謝蘭臣自行籌備。
旁的不說, 至少要先定下於何處複婚。
複婚者,去婦複還也。依禮,當天是要把女方接至男方家中,然而謝家在神京並沒有產業, 總不能到時候把公主接到會同館來。
謝蘭臣聞言,卻隻是漫不經心地唔了一聲, 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後便繼續不慌不忙地批複公文,謝閔見狀, 索性把牽著羊要回家的昭兒帶了進來。
昭兒一進屋就朝謝蘭臣跑來, 想要告訴他自己想回家, 但又看見謝蘭臣正在忙公事, 跑到一半又停住,猶豫片刻, 最終沒有打斷謝蘭臣,隻眼巴巴地守在一旁,等謝蘭臣忙完。
可謝蘭臣批完一本就又拿起另一本, 沒完沒了,昭兒終於等得有些急了,便又往謝蘭臣身旁湊了湊, 希望謝蘭臣能看見他, 主動和他說話。
然而昭兒一連挪了兩次, 都挪到謝蘭臣的腳邊了,謝蘭臣依舊頭也不抬。昭兒終於等不及,這次直接鑽進了謝蘭臣懷裏,擋在了謝蘭臣的公文麵前。
謝蘭臣終於放下手裏的朱筆,笑看著他問:“怎麽了?”
昭兒有些不開心地指了指大門的方向,表示自己想回家。
“回家啊,”謝蘭臣頓了一下道,“你娘能忍住三天不來見你,可見是吃軟不吃硬的,那咱們就去哄哄她吧。”說罷,便讓人準備馬車。
謝蘭臣又從屋裏取出提前準備好的一個錦盒,這才帶上昭兒,去往公主府。
織雲見謝蘭臣來,先是吃了一驚,隨後又暗暗鬆了口氣。公主這兩天一直怏怏的,也不肯去會同館,一看便是在和嘉王置氣,眼下嘉王能來,便是要和好了。
她急忙請嘉王進屋,又說道:“公主這幾天夜間總睡不好,方才才在下榻上睡下了,奴婢這就去叫醒公主。”
謝蘭臣卻攔下她:“讓公主繼續睡吧,又不是什麽外人,我在邊上等著便是。”
織雲想到嘉王和公主也可算是夫妻了,便沒再堅持,隻輕手輕腳地打開簾子,把嘉王和小郡王讓了進去,自己則去倒茶。
這是謝蘭臣第二次來公主府,第一次是他和魏姝成親的時候,府裏的一切較之先前幾乎都沒怎麽變,譬如眼下這間魏姝的寢室,還曾是他們兩人的洞房。
謝蘭臣甫一進屋,就瞧見了側躺在窗邊矮榻上的魏姝,雙眼輕闔,頭發微散,慵慵懶懶,像開在微風中的合歡花。
距離矮榻不遠處的桌子上,放著一盆建蘭,本該開花的枝頭上卻空空如也,所有已開未開的蘭花都被摘扔在了桌子上,揉成一團。
謝蘭臣盯著那些殘花看了一眼,輕聲對昭兒道:“你娘的氣性好大。”
昭兒聽不懂,小跑到矮榻前,見魏姝沒醒,便也蹬了鞋子,爬上矮塌,挨著魏姝躺了下來。
天近正午,已經有了一絲燥熱。
謝蘭臣看著並排躺在一起的母子倆,便也坐過去,拿起一旁的扇子,為兩人輕輕扇著風。
送茶來的織雲在門口瞧見這場景,識趣地沒再進去,而是退守在了門口。
榻上,魏姝睡得並不沉,昭兒靠過來的時候,她已經感受到了動靜,半夢半醒間,好似看見謝蘭臣靠坐在床頭,為自己打扇子,恍惚間以為自己尚在夢中,下意識便握上了謝蘭臣打扇子的手。
“公主才醒來就好熱情。”
謝蘭臣的聲音在頭頂響起,魏姝這才徹底清醒過來,下意識要抽揮手,卻反被牢牢扣住:“公主這幾天怎麽沒來會同館?昭兒都想公主了。”
一旁還沒睡著的昭兒,急忙點頭附和。
魏姝抽不回手,隻能躺著回答謝蘭臣:“我最近有些忙。”
謝蘭臣看向一旁被掐禿了的建蘭:“忙著掐蘭花?”
魏姝餘光也看見了那盆建蘭,略有些心虛地解釋道:“是花心裏長了蟲,我才掐的。”
謝蘭臣笑了一下,這才鬆開魏姝的手,拿出自己帶來的錦盒,遞給魏姝道:“給公主帶來的禮物。”
魏姝從榻上坐起,接過來打開一看,竟然是那天沈輯要送自己的甲油,正不解,便聽謝蘭臣解釋道:“郭老太太壽宴那天,我見公主正和沈小侯爺敘舊,不便打擾,便先行走了。
“路過的時候,恰好聽沈小侯爺說起甲油的事,知道公主一向愛美,必定是喜歡那些甲油的,但我猜想,公主大約不會收這些私下贈予之物,故而事後特意讓人去了趟延慶侯府,買下了小侯爺的甲油。”
當然,沈小侯爺一開始是不肯賣的,但在事情“不小心”鬧到延慶侯麵前後,延慶侯不但做主把甲油賣給了謝蘭臣,還賞了沈小侯爺一頓家法。
謝蘭臣繼續道:“本來我想趁著公主來見昭兒的時候,把甲油送給公主,誰知公主恰好這兩天事忙,我就隻好親自給公主送來了。公主喜歡嗎?”
魏姝自然是喜歡的。
原本,魏姝見謝蘭臣主動來找自己,還隱隱覺得自己贏了一回合,但此刻看著這些甲油,又聽了謝蘭臣的解釋,竟又覺得前幾天慪氣的自己簡直是在無理取鬧。
她覺得那天謝蘭臣是故意不理自己,卻原來不是因為生氣,而是相信自己不會和沈輯有什麽。甚至他隻匆匆瞥了一眼,便看出自己喜歡甲油,還親自買了回來。
從謝蘭臣一開始那麽痛快地答應自己複婚,她就知道謝蘭臣是個好人,那天自己怎麽就把他想壞了呢?
魏姝又看了眼桌上的那盆建蘭,心裏甚至都隱隱有些內疚起來了。
“我很喜歡。”魏姝對謝蘭臣道,“中午不如留下來一起用飯吧?這兩天府裏剛好來了個新廚子,幾道拿手菜滋味很是不錯,就當是答謝王爺了。”
新廚子是郭家壽宴上做醋魚的那個,魏姝到底從郭家買了過來。郭家一開始還不想放人,魏姝便讓人給自己“勝似親母”的郭皇後遞了個話,很快,人便被送來了公主府。
魏姝決心要好好款待謝蘭臣,便立刻吩咐下人們準備飯菜。
府裏上下頓時忙碌起來,而此時隔壁院子裏的李閑雲,卻一個人躲在屋裏喃喃自語道:“不可能啊,小郡王是明顯的帝王之相,還是承襲父蔭得到的尊榮,可嘉王怎麽不是呢?難道我久不練手,連相麵也不準了?”
之前在護國寺,李閑雲曾遠遠地看過謝蘭臣一眼,卻並未看清他的麵容,今日謝蘭臣過府,方才一進來他恰好迎頭撞見,終於看了個一清二楚,可是,謝蘭臣的麵相怎麽和自己推算的大不一樣呢?
李閑雲不信邪地摸出三枚古錢幣,又卜了一掛,看著卦象又頓足道:“還是一樣,兒子受父蔭為帝,爹卻不是,難不成……”
他忽然倒吸一口涼氣:“公主還要再嫁一次?”
作者有話說:
女主對男主還有濾鏡在,目前要吃點虧
謝夫人沉思一陣,用帕子擦掉眼淚道:“也就隻有如此了。”
主仆倆這廂剛說完話,外頭便有人送進來一張帖子說:“徐……是二公子方才差人送了張帖子,說要請夫人後天去茶樓品茶聽戲,順便還有幾句話想同夫人說。”
前頭聽了秋韻的話,謝夫人此刻已經猜到,徐子期要同自己說的,必然是他要留在神京的事。因心裏已經有了計議,此刻倒還算平靜。
她伸手接過帖子,一邊歎息道:“哪有兒子見母親,還要遞帖子的?”,一邊又盯著帖子上的字看了又看,忍不住道:“字寫得真好,規矩方正,這才是我的兒子。”
這一夜,謝夫人又在佛前念了半夜的經,次日一早又去了護國寺,在每座佛像前都虔誠地拜過,直到快關城門的時候,才回到住處。
簡單用過晚膳,謝夫人又吩咐秋韻,從井裏打了滿滿一浴桶的冷水。
雖時已入夏,但天氣還沒正經熱起來,井裏的水更是冷沁沁的,秋韻試了試水溫,忍不住道:“奴婢還是去燒些熱水來吧。”
“不用。”謝夫人說著已經脫了衣服,直接進入浴桶,足足在冷水裏泡了兩刻鍾。
果然,後半夜謝夫人便發起熱來,連夜請來大夫,熬好藥,謝夫人卻故意不吃,硬是熬煎了一夜,次日盥洗時整個人氣弱神疲,滿麵病氣。謝夫人也不施粉黛,就這樣去了和徐子期約定的茶樓。
徐子期看見謝夫人這副病容,也嚇了一條,立刻便要請大夫來。
秋韻替謝夫人道:“昨晚上已經請了大夫了,也吃了藥,隻是一直不見好。依奴婢看,夫人這是心病,吃多少藥也無用的。”
“這些年,夫人為了找公子,幾乎沒睡過一個好覺,身體早就垮了,不過硬撐著罷了。前些日子得知公子人在神京,夫人又舟車勞頓地趕來,本就帶著病氣,因認回了公子,心裏高興,才強撐著,哪成想公子根本就沒打算同夫人回謝家,這也就罷了,公子不該把決定告訴外人,卻單瞞著夫人,夫人還是從別人的閑話裏得知此事的,叫她如何不心裏悲痛?精神支持不住,積攢的病氣可不就一下子發散出來了嗎?”
徐子期對謝夫人雖不能像對徐母那般熟絡親密,但得知謝夫人這些年來一直不放棄找尋兒子,心裏也是十分敬佩她的。若謝夫人能長留神京,他自然不介意多奉養一位母親,隻是徐家對他也有養育之恩,且徐家如今更需要他,他才會決定留在神京。
他本就內疚自己的決定,此刻聽了秋韻的話,越發愧疚不已。
謝夫人嗬斥秋韻道:“說這些有的沒的做什麽!”
秋韻卻道:“夫人心疼公子,不忍告訴公子這些,但奴婢也心疼夫人,便是夫人事後要打要罰,奴婢今天也得把話說完。”
她又轉向徐子期,繼續說道,“自從公子失蹤後,夫人便每天吃齋念佛,後頭雖又懷過一個公子,卻因為夫人在佛前發過誓,每天要親手為公子抄一篇經文,以保佑公子平安,孕期也不敢間斷,以致勞累過度,不但孩子沒保住,還落下了病根。但即便是在夫人小產的時候,仍沒忘記為公子抄經祈福。
“奴婢沒讀過多少書,不懂得什麽大道理,但另一個小公子是為了您才沒的,公子理應對夫人敬上雙份的孝心才是,怎麽能就這麽拋下她?
“公子以為有嘉王在,就一定能照顧好夫人,卻不知府裏還有嘉王的生母,別人才是親母子,嘉王又能有多少孝心照顧到夫人身上呢……”
“夠了!”謝夫人打斷秋韻,“我不讓你說,你偏要說,想要氣死我不成!”話音剛落下,謝夫人便抑製不住地猛咳起來。
徐子期急忙上前,為謝夫人喂茶順氣。
謝夫人見徐子期眼睛泛紅,隱有淚光,知道秋韻的話起了效果,便又故意以退為進道:“我隻求你平安,你想留在哪兒便留在哪兒,不必為了我為難。”
徐子期看著麵前孱弱的謝夫人,又回想來之前,徐父對自己說的話:“為父勸你回謝家,不是要趕你走,更不是要你同嘉王爭搶什麽,唯盼若真有西北與大安起幹戈的那天,你能從中調停。我知道你想留在神京是為了我和你母親,可你身份特殊,若仍執意留在神京,恐怕要被人疑心是謝家故意安插在神京的內應,屆時不但你會受為難,徐家也要跟著受掛落……”
徐父的話,字字句句,言猶在耳,徐子期掙紮半晌,終是說道:“我陪母親回西北。”
謝夫人聞言,險些喜極而泣。
母子倆都沒心思再吃茶看戲,徐子期見謝夫人實在病得厲害,便要先送她回住處,另外再請別的大夫來看診。謝夫人自然無有不應。
徐子期扶著謝夫人往外走,秋韻見母子倆雖然距離上親近了,卻別別扭扭的一直沒有說話,有心活躍氣氛,便故意看向外麵道:“今天也真是奇怪,這一路上遇到的女孩子,眉心竟然都長著一顆紅痣。”
徐子期也朝外看了一眼,又很快收回目光。
他是見過魏姝壽宴那日的妝容的,便為兩人解釋道:“應該都是用胭脂點上去的,郭家舉辦壽宴那天,崇寧公主在眉心點了紅痣,約莫是眾人見了驚豔,便效仿去了。”
謝夫人本就不喜在打扮上費心思的女子,又聽說是崇寧公主開的頭,更加厭惡,當即皺眉道:“妖妖調調,也太不莊重了。女子應該多修德行才是,過分追求容貌,不但容易招蜂引蝶,沾染是非,還容易心生虛榮攀比,慢慢地人就該往邪道上走了。”
徐子期聽出謝夫人是在暗諷崇寧公主。
他心裏覺得謝夫人的話說得重了,有心想為崇寧公主辯解,又想到自己在流言裏,也曾是崇寧公主“招蜂引蝶”的蜂蝶之一,最終還是什麽都沒說。
一旁的秋韻又驚奇地咦了一聲,突然指向路對麵道:“夫人您看,那輛馬車是不是進城那日幫我們的那輛?夫人前頭還遺憾,對方走得太急,沒能問個名姓,事後咱們想答謝也不知去哪兒找人,今天卻正巧又讓咱們遇到了。”
正說話間,那輛馬車的車門打開,從上麵走下一個美人來。
秋韻又道:“難得見到一個眉心沒點紅痣的,卻把方才那些點了紅痣的都給比下去了。”
謝夫人也認出了那輛馬車,又想到最近外頭的傳言,平寧公主要選徐子期做駙馬的事,謝夫人自然不中意這種別有用心的人做自己的兒媳,想勸徐子期不要答應,但又怕才剛緩和了關係,會被徐子期嫌棄管得太多,此刻恰好見了那日幫過自己的女子,便想借著對方委婉勸徐子期一勸。
謝夫人便故意對秋韻道:“就是這樣,看那位姑娘人雖長得好,卻不賣弄,亦不隨波逐流,端看舉止便知是個端莊大方的,最關鍵的是人品好,那日那樣的情況還肯幫我們。若能得個這樣的媳婦才是福氣。
“但若是不小心讓那些存了歪心思的人進了家門,輕則會擾得闔家不寧,重則家破人亡也不是沒有的。”
說罷,便讓秋韻過去問名姓,好上門答謝對方。
徐子期已經聽出,謝夫人沒有認出魏姝,本來怕謝夫人難堪,他不打算點破魏姝的身份,但見謝夫人讓秋韻去問名姓,想到到時會更尷尬,隻得攔住人,對謝夫人道:“那人就是崇寧公主,母親的準兒媳……”
*
此時,會同館裏也正在談論崇寧公主。
謝閔問正在批公文的謝蘭臣:“崇寧公主已經三天沒來會同館了,你們是不是吵架了?”
謝蘭臣繼續批改公文,沒說話。
謝閔也不急,又說道:“沒幾天可就是複婚的吉日了,即便不用擺酒席,不用迎送,仍要定個章程才是,難不成你們就都這麽撒手不管了?還有,你兒子三天沒見到娘,正鬧著要回家去呢。”
第37章 37、麵相
按理說, 複婚一事該由家中長輩負責操辦,但謝夫人人雖在神京,全幅心思卻都在自己的親生兒子身上, 根本顧不上不是親生的這個, 所以謝閔才會提醒謝蘭臣自行籌備。
旁的不說, 至少要先定下於何處複婚。
複婚者,去婦複還也。依禮,當天是要把女方接至男方家中,然而謝家在神京並沒有產業, 總不能到時候把公主接到會同館來。
謝蘭臣聞言,卻隻是漫不經心地唔了一聲, 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後便繼續不慌不忙地批複公文,謝閔見狀, 索性把牽著羊要回家的昭兒帶了進來。
昭兒一進屋就朝謝蘭臣跑來, 想要告訴他自己想回家, 但又看見謝蘭臣正在忙公事, 跑到一半又停住,猶豫片刻, 最終沒有打斷謝蘭臣,隻眼巴巴地守在一旁,等謝蘭臣忙完。
可謝蘭臣批完一本就又拿起另一本, 沒完沒了,昭兒終於等得有些急了,便又往謝蘭臣身旁湊了湊, 希望謝蘭臣能看見他, 主動和他說話。
然而昭兒一連挪了兩次, 都挪到謝蘭臣的腳邊了,謝蘭臣依舊頭也不抬。昭兒終於等不及,這次直接鑽進了謝蘭臣懷裏,擋在了謝蘭臣的公文麵前。
謝蘭臣終於放下手裏的朱筆,笑看著他問:“怎麽了?”
昭兒有些不開心地指了指大門的方向,表示自己想回家。
“回家啊,”謝蘭臣頓了一下道,“你娘能忍住三天不來見你,可見是吃軟不吃硬的,那咱們就去哄哄她吧。”說罷,便讓人準備馬車。
謝蘭臣又從屋裏取出提前準備好的一個錦盒,這才帶上昭兒,去往公主府。
織雲見謝蘭臣來,先是吃了一驚,隨後又暗暗鬆了口氣。公主這兩天一直怏怏的,也不肯去會同館,一看便是在和嘉王置氣,眼下嘉王能來,便是要和好了。
她急忙請嘉王進屋,又說道:“公主這幾天夜間總睡不好,方才才在下榻上睡下了,奴婢這就去叫醒公主。”
謝蘭臣卻攔下她:“讓公主繼續睡吧,又不是什麽外人,我在邊上等著便是。”
織雲想到嘉王和公主也可算是夫妻了,便沒再堅持,隻輕手輕腳地打開簾子,把嘉王和小郡王讓了進去,自己則去倒茶。
這是謝蘭臣第二次來公主府,第一次是他和魏姝成親的時候,府裏的一切較之先前幾乎都沒怎麽變,譬如眼下這間魏姝的寢室,還曾是他們兩人的洞房。
謝蘭臣甫一進屋,就瞧見了側躺在窗邊矮榻上的魏姝,雙眼輕闔,頭發微散,慵慵懶懶,像開在微風中的合歡花。
距離矮榻不遠處的桌子上,放著一盆建蘭,本該開花的枝頭上卻空空如也,所有已開未開的蘭花都被摘扔在了桌子上,揉成一團。
謝蘭臣盯著那些殘花看了一眼,輕聲對昭兒道:“你娘的氣性好大。”
昭兒聽不懂,小跑到矮榻前,見魏姝沒醒,便也蹬了鞋子,爬上矮塌,挨著魏姝躺了下來。
天近正午,已經有了一絲燥熱。
謝蘭臣看著並排躺在一起的母子倆,便也坐過去,拿起一旁的扇子,為兩人輕輕扇著風。
送茶來的織雲在門口瞧見這場景,識趣地沒再進去,而是退守在了門口。
榻上,魏姝睡得並不沉,昭兒靠過來的時候,她已經感受到了動靜,半夢半醒間,好似看見謝蘭臣靠坐在床頭,為自己打扇子,恍惚間以為自己尚在夢中,下意識便握上了謝蘭臣打扇子的手。
“公主才醒來就好熱情。”
謝蘭臣的聲音在頭頂響起,魏姝這才徹底清醒過來,下意識要抽揮手,卻反被牢牢扣住:“公主這幾天怎麽沒來會同館?昭兒都想公主了。”
一旁還沒睡著的昭兒,急忙點頭附和。
魏姝抽不回手,隻能躺著回答謝蘭臣:“我最近有些忙。”
謝蘭臣看向一旁被掐禿了的建蘭:“忙著掐蘭花?”
魏姝餘光也看見了那盆建蘭,略有些心虛地解釋道:“是花心裏長了蟲,我才掐的。”
謝蘭臣笑了一下,這才鬆開魏姝的手,拿出自己帶來的錦盒,遞給魏姝道:“給公主帶來的禮物。”
魏姝從榻上坐起,接過來打開一看,竟然是那天沈輯要送自己的甲油,正不解,便聽謝蘭臣解釋道:“郭老太太壽宴那天,我見公主正和沈小侯爺敘舊,不便打擾,便先行走了。
“路過的時候,恰好聽沈小侯爺說起甲油的事,知道公主一向愛美,必定是喜歡那些甲油的,但我猜想,公主大約不會收這些私下贈予之物,故而事後特意讓人去了趟延慶侯府,買下了小侯爺的甲油。”
當然,沈小侯爺一開始是不肯賣的,但在事情“不小心”鬧到延慶侯麵前後,延慶侯不但做主把甲油賣給了謝蘭臣,還賞了沈小侯爺一頓家法。
謝蘭臣繼續道:“本來我想趁著公主來見昭兒的時候,把甲油送給公主,誰知公主恰好這兩天事忙,我就隻好親自給公主送來了。公主喜歡嗎?”
魏姝自然是喜歡的。
原本,魏姝見謝蘭臣主動來找自己,還隱隱覺得自己贏了一回合,但此刻看著這些甲油,又聽了謝蘭臣的解釋,竟又覺得前幾天慪氣的自己簡直是在無理取鬧。
她覺得那天謝蘭臣是故意不理自己,卻原來不是因為生氣,而是相信自己不會和沈輯有什麽。甚至他隻匆匆瞥了一眼,便看出自己喜歡甲油,還親自買了回來。
從謝蘭臣一開始那麽痛快地答應自己複婚,她就知道謝蘭臣是個好人,那天自己怎麽就把他想壞了呢?
魏姝又看了眼桌上的那盆建蘭,心裏甚至都隱隱有些內疚起來了。
“我很喜歡。”魏姝對謝蘭臣道,“中午不如留下來一起用飯吧?這兩天府裏剛好來了個新廚子,幾道拿手菜滋味很是不錯,就當是答謝王爺了。”
新廚子是郭家壽宴上做醋魚的那個,魏姝到底從郭家買了過來。郭家一開始還不想放人,魏姝便讓人給自己“勝似親母”的郭皇後遞了個話,很快,人便被送來了公主府。
魏姝決心要好好款待謝蘭臣,便立刻吩咐下人們準備飯菜。
府裏上下頓時忙碌起來,而此時隔壁院子裏的李閑雲,卻一個人躲在屋裏喃喃自語道:“不可能啊,小郡王是明顯的帝王之相,還是承襲父蔭得到的尊榮,可嘉王怎麽不是呢?難道我久不練手,連相麵也不準了?”
之前在護國寺,李閑雲曾遠遠地看過謝蘭臣一眼,卻並未看清他的麵容,今日謝蘭臣過府,方才一進來他恰好迎頭撞見,終於看了個一清二楚,可是,謝蘭臣的麵相怎麽和自己推算的大不一樣呢?
李閑雲不信邪地摸出三枚古錢幣,又卜了一掛,看著卦象又頓足道:“還是一樣,兒子受父蔭為帝,爹卻不是,難不成……”
他忽然倒吸一口涼氣:“公主還要再嫁一次?”
作者有話說:
女主對男主還有濾鏡在,目前要吃點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