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姝從謝蘭臣那兒聽說高霖造反, 下意識便搖頭道:“這不可能,前兩天,我還收到了高霖送給昭兒的生辰賀儀, 一並送來的, 還有二十幾個造船的工匠, 來送賀儀的人並無異常。他就算真要造反,為父皇複仇,也該先和我商量才是。”
謝蘭臣道:“大半個月前,高霖突然拿出一份李閑雲的證詞, 證詞上說,先皇是被今上忤逆, 活活氣死在行宮的。隨後,高霖又親自寫了篇檄文,聲討今上顛倒黑白, 謀朝篡位, 還意圖借水匪之手謀害先皇唯一的子息, 這才觸怒上天, 降下熒惑守心。檄文最後還說,不誅今上, 不足以慰先皇,亦不足以慰天。
“英王和裕王受檄文感召,很快便聯合高霖, 以‘代天罰逆’為旗號,起兵造反。真正起兵的是英王和裕王這對叔侄,高霖則在後方, 為兩人提供大量的金銀, 和兵器糧草。”
謝蘭臣邊說, 邊把自己收到的密信,遞給魏姝查看。
魏姝飛快地掃過薄薄的兩頁紙,神色漸漸變得不可置信,但又很快冷靜下來。
如果高霖手裏真的有李閑雲的證詞,這確實是他會做出來的事。
魏姝又回憶了一遍收到賀儀那天的情形,這才後知後覺發現異常:“上次在漳州,高霖的幹兒子來送錢,缺了最近兩年的稅銀,說是最近兩年礦上的稅收,尚未來得及全部兌換成金銀,待兌換完畢,便會送來。這次送賀儀,高霖的人又特意提了此事,說稅銀仍未清算好,還需要再等。”
魏姝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便沒把此事放在心上。現在看來,這兩年的稅銀,怕不就是英王和裕王軍費的由來。
或許之前每年的稅收,也有被高霖給暗暗扣下的。畢竟封地的所有事宜,包括稅收的賬目,都是高霖一手經辦,他想要動手腳實在太容易了。
魏姝皺眉道:“他和張公公兩人,少時便陪伴在父皇左右,是父皇最寵信的心腹,我太信任他了。”
高霖是她的屬官,高霖謀反,她必然會受牽連,隻怕此刻皇叔對她的問責,已經在路上了。
謝蘭臣道:“還是先找李道長來問問吧。”李閑雲的那份證詞,可是這場起兵的關鍵。
魏姝也疑惑高霖手中的證詞是哪兒來的,之前李閑雲明明告訴自己,他也不清楚父皇到底為何猝死,怎麽到了高霖那兒,就變成父皇是被皇叔氣死的了。
高霖竟然敢公然拿出證詞,魏姝也不覺得會是偽造的。
謝蘭臣早在收到密信後,第一時間便讓謝閔抓來了李閑雲。就在魏姝思忖間,李閑雲已經被帶了進來。
李閑雲一聽說高霖造反了,當即便哭喪著臉,把高霖如何逼迫自己的事一一說了,然後又哭著想為自己求情,謝閔卻沒給他再開口的機會,很快便又把人拖了下去。
魏姝聽完李閑雲的話,多少猜到些高霖的心思,不由自嘲道:“高霖是覺得我不會為父皇複仇,所以才不和我商量,私自行事。”
謝蘭臣忽然問她:“公主想複仇嗎?”
魏姝當然想,如果她父皇真的是被皇叔害死的話。
之前在神京的時候,她沒有能力複仇,隻能先護住昭兒,離開那個是非之地。現在到了西北,她是有了借勢西北的機會,可她如果借謝蘭臣的手複仇,魏氏江山就會變成謝家的江山,她不知道父皇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複仇……
尤其,父皇未必就是被皇叔害死的。
至於這次高霖造反,魏姝不會阻止,但也不會支持,最多把高霖從自己封地扣下的稅銀,當做是贈予他的罷了。
高霖性情偏執,不管父皇是怎麽死的,大約是一定要皇叔給父皇償命的。但裕王和英王,說是為父皇報仇,其實不過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心罷了。魏姝自己和昭兒身份敏感,難保這兩人除掉皇叔後,不會也把自己和昭兒視作威脅,轉過頭來對付他們……
魏姝心裏有百般的顧慮,好一會兒沒有說話,謝蘭臣也不糾結非要一個答案,轉而又說起別的:“高霖手中尚有一半的證詞不曾公布,想來暫時並沒有拉公主下水的打算,不過終究也是個威脅。
“照公主所說,高霖一心要今上償命,如果英王和裕王能幫他達成所願還好,如若不能,難保他不會把我們也拖下水。也難怪高霖這次送賀儀,還附贈了二十幾個工匠,這是讓我們盡早造好船,做好籌備呢。”
建造一艘千料戰船,時間從三個月到三年不等。花費的時間不同,成品的好壞自然也不同。用三年造出的大船,可能三十年後依然可以下水使用,但趕工三個月造出來的,可能也就隻有短短三個月的壽命。
但顯然,高霖留給西北的時間並不多。
謝蘭臣說的,魏姝也想到了,她道:“我會盡快給皇叔上一道折子,言明高霖拖欠稅銀,恐有二心,請求皇叔幫我討要。我遠在西北,耳目閉塞,隻要趕在皇叔責問之前,遞出這道折子,便能證明高霖造反的事我並不知情。”
頓了頓,她又說:“王爺放心,我和昭兒不會連累你的。”
謝蘭臣聞言卻歎了口氣:“原來在公主心裏,我是那種會大難臨頭各自飛的丈夫嗎?”
魏姝當然希望他不是,反問道:“那王爺會永遠陪在我和昭兒身邊嗎?”
謝蘭臣仿佛被問住了,想了一下才說道:“將來的事,誰又說得準呢?但眼下——”
他緩緩把魏姝攬進懷裏,“我在公主身邊的時候,公主可以多依靠我一點的。還有,公主也該對西北多些信心,便是皇上真要問責什麽,西北也不懼的。”
*
魏姝當天便寫好了折子,讓人快馬加鞭送去神京。
至於李閑雲,魏姝倒不怪他背叛,人在生死之際,會畏懼很正常,魏姝不會因為這個苛責別人,可李閑雲卻不該事後隱瞞了她這麽久。若能早知道高霖手中有證詞,或許她現在就不會這般被動。
但鑒於李閑雲身份特殊,日後少不了還有要用到他的時候,謝蘭臣便把人帶走,單獨看管了起來。
接下來,魏姝能做的也就隻是靜觀其變,還有,為昭兒籌備生辰宴。
小孩子的生日本用不著大辦,但這是昭兒第一次在西北過生日,之前滿月周歲的時候,謝家都沒有人在場。老太太便差人來和魏姝商量,想在嘉王府辦昭兒的生辰宴,同時,也請族裏的人都來認認昭兒。
由於設立公主府的事,老太太並沒有過多為難,禮尚往來,魏姝便答應了老太太的要求。但徐子期和魏婧的婚事便在下一月,王府最近一直忙著婚禮事宜,魏姝怕忙中出錯,便分派了公主府的人,專門準備生辰宴的事。
說到徐子期,現在已經是“謝子期”了。徐子期認祖歸宗後,用回了原名謝贇,之前的名,則用做了字。
一晃又是幾天過去,在昭兒生辰宴的前一天,公主府裏突然來了位不速之客。
本該備嫁的魏婧,此刻卻出現在魏姝麵前,支開所有人,問魏姝道:“姐姐知道高霖謀反的事嗎?”
魏姝沒想到,自己還沒等到皇叔的問責,倒先等來了魏婧。
她臉上流露出一絲訝異,回道:“我早就知道高霖有二心,有一筆稅銀,他一直拖著不肯給我送來,前幾日我才寫了折子,請求皇叔派人幫我追討,沒想到他竟然先造反了,那豈不是用的我的錢?虧我父皇之前那麽信任他。”
魏姝又故意問道:“說起來,他是以什麽名義造反的?”
魏婧仔細打量魏姝的神色,沒發現什麽異常,便以為她真的不知道此事,心裏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但高霖造反的名義,涉及先皇,魏婧自然不敢直說,隻含混道:“我也不清楚。我今天收到母後送來的信,說我的嫁妝馬上就要送到西北了,母後在信裏提了幾句高霖造反的事,但說的並不詳細。我想到高霖是姐姐封地上的屬官,便來提醒姐姐一句,神京現在可是都在傳說,高霖是受姐姐指使呢?”
魏姝不以為意道:“神京的流言蜚語我也管不著,但皇叔應該不會信吧?之前洪廷假扮水匪,劫走我的嫁妝,也有不少人傳說,洪廷是受皇叔指使,我眼下這情況,可不是正和皇叔同病相憐,皇叔應該能體諒我的。”
魏婧被噎了一下,一時竟不知該怎麽接話。
要說父皇能體諒,那她今天就不該跑來公主府;可要說父皇不能體諒,就是在默認洪廷確實是父皇指使的……
魏婧說不過魏姝,索性也不再繞彎,直接說道:“姐姐,你我都是大安的公主,有魏氏江山在,才受了這麽多的福澤榮華,現在正是回饋的時候了。”
魏姝微微皺眉:“如果你說的回饋,是讓我寫信勸降高霖的話,我很樂意,但高霖會不會聽我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是高霖,”魏婧搖了搖頭,“高霖的事,我知道姐姐鞭長莫及,可這個時候,大安不止有內亂,更有外患。說句不好聽的,‘內亂’再亂,至少這天下還是魏氏的天下,可一旦‘外患’趁機進犯,保不準江山就要易姓了,我想便是先皇還在,也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形的。
“姐姐何其聰明,想必不用我多說也知道,如今對大安威脅最大的‘外患’,當屬西北。為了大安不會在這時候受西北侵襲,雪上加霜,也為了證明高霖確實不是受姐姐指使,請姐姐把昭兒送去神京吧。”
“你要我送昭兒去做質子?”
作者有話說:
補了一千多字
第66章 66、尤丹
“你要我送昭兒去做質子?”
魏姝簡直不敢相信, 魏婧會說出這種可笑的話,她難道忘了,自己當初是為什麽才會和謝蘭臣複婚的嗎?
當初就是為了昭兒不留在神京為質, 她被逼無奈才和謝蘭臣複婚, 現在到了西北, 卻還要打昭兒的主意,真是天涯海角都不放過他們母子了!
魏婧當然沒忘記,魏姝是為什麽和謝蘭臣複婚的。她也知道自己此刻的請求,太過過分。可她還是不得不這麽做。
母後今天送來的那封信裏, 滿滿都是對她的指責和抱怨。
母後在信裏說,出現熒惑守心之後, 父皇的脾氣便一日比一日不好,並且時常疑神疑鬼,最近又遇上英王等人起兵, 父皇愈加暴躁了, 幾次斥責母後說, 當初提議把自己嫁來西北, 以為可以穩固大安和西北的關係,還能讓徐子期取謝蘭臣而代之, 可過去了這麽久,卻半點兒進展也沒有,責怪都是母後當初亂出主意。
月前, 魏婧一母同胞的親哥哥——二皇兄,又恰好辦壞了一樁差事,父皇更是連連斥責, 一次氣極, 甚至還對皇兄動了手。其他皇子見二皇兄被父皇厭惡, 便也紛紛跟著落井下石,以致二皇兄竟被父皇圈禁了起來。
母後在信裏說,父皇的心結還在西北,懲治二皇兄不過是為西北的事遷怒罷了。話裏話外都是在抱怨魏婧辦事不利,才會連累皇兄處境艱難。
隨後母後又在信裏寫道,眼下恰好有一個能彌補的機會:
父皇已經決定派人來西北,責問魏姝高霖造反的事。同時,不管高霖是不是受魏姝指使,父皇都要帶走昭兒,留京為質,以此牽製西北。
母後在信中千叮嚀萬囑咐,交代魏婧無論如何,一定要協助來人,順利帶走昭兒。
這是他皇兄眼下唯一能翻身的機會了。
可父皇和母後兩人,都把這件事想得太過簡單了,這樣強硬地派人來帶走昭兒做人質,無異是在逼西北也造反。
父皇會下這樣的命令,或許是被熒惑守心亂了心神,可怎麽連母後也沒了往日的精明,不知道這樣做隻會適得其反?
明明隻要再等等,她和大夫人已經商量好,隻要等到下個月,她和徐子期成親的時候,事情便會有轉機……
然而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父皇派來西北的人已經出發,不日便會到達西北,魏婧根本沒有時間再給母後回信聯係了。
她隻能趕在人到達西北之前,先勸魏姝答應送昭兒做質子。隻要魏姝能主動答應,事情便還有轉圜的餘地,如果不能……
魏婧深吸了口氣,看向麵前滿臉冷色的魏姝,繼續硬著頭皮繼續勸道:“我知道,因為靺鞨和親的事,姐姐對父皇心有怨懟,可是最後,父皇不是也準許姐姐和嘉王複婚了嗎?
“而且,姐姐現在有嘉王的愛護,甚至還在西北有了自己的公主府,連老太太都尊重姐姐,姐姐過得並不比在神京時候差,也該消氣了。”
要知道,魏姝如今擁有的,可都是自己上輩子心心念念求之不得的東西。
一開始,得知魏姝被老太太和大夫人趕出王府,魏婧心裏還隱隱同情她,覺得她比自己預想中更快受到謝家闔府厭棄,可魏婧萬萬沒想到,隻是過了一夜,才把魏姝趕走的老太太便突然改變主意,要給魏姝建一處公主府……
魏姝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贏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這要魏婧如何不妒忌?她可是連在神京都沒能擁有自己的公主府。
魏婧繼續道:“我可以代母後向姐姐保證,等昭兒到了神京,一定會好好照顧保護他的。還請姐姐以大局為重,不說我們是大安的公主,便隻是個普通人,為了自己的母國故土,犧牲一些個人的利益又算的了什麽呢……”
魏姝勉強聽她說到現在,再也忍耐不住,打斷她道:“大安擔心西北進犯,難道西北就不擔心大安進犯嗎?大安有千料大船,想要進犯西北更加容易。為了雙方安定,互不侵犯,既然大安要昭兒做質子,禮尚往來,是不是也要把二皇子送來西北?”
二皇子是郭皇後唯一的兒子。
魏婧下意識便否定道:“中宮嫡子怎可為質?”
“有何不可?”魏姝嘲諷道,“他是中宮嫡子,昭兒難道就不是我和王爺的嫡子?同樣都是大安的公主皇子,怎麽犧牲的是別人時,就理所應當,輪到你們自己,反不行了?”
魏婧被魏姝譏諷的目光,看得滿麵漲紅,好一會兒才訥訥道:“我沒有說不行……隻是二皇兄身份特殊,是父皇唯一的嫡子,父皇隻怕不會同意,不過可以換其他皇子來,我會替姐姐說的。”
“正是因為他是皇叔唯一的嫡子,才隻要他。”魏姝道,“這時候大安內憂外患,上還有熒惑守心的詛咒,換一個嫡子過來,西北和大安便會永結於好。讓我想想,應該至少有一半的可能,皇叔會同意吧。”
豈止有一半的可能?
二皇兄如今正受父皇厭棄,人都被圈禁了起來,若這時候西北真提起互換質子,永結於好,隻怕父皇連猶豫都不會有,立刻便會答應。
魏婧心下一片焦急,下意識喊了聲“姐姐”,正要再勸魏姝打消互換質子的念頭,魏姝卻不想再同她多費口舌,冷冷打斷她道:
“我不管讓昭兒去神京為質,是誰想出來的,如果是你、或郭皇後想出的,趁早打消,如果是皇叔的主意,那你和你母後,最好現在就勸皇叔收回成命。否則,我勢必要二皇子同樣來西北為質。”
魏姝說完,也不管魏婧作何反應,直接揚聲對門外道:“送客!”
“平寧公主,請吧。”兩個老媽媽很快走進來,半請半拽地把魏婧送了出去。
雖然趕走了魏婧,魏姝仍覺得心中不安,又叫來張公公囑咐道:“最近昭兒的奶娘恰好病了,府裏上下又為昭兒生辰宴的事忙碌不已,我怕底下的人會疏忽昭兒,這幾日,便由你和織雲便輪番看護昭兒,不要讓他離了你們的眼。”
*
另一邊,魏婧被兩個老媽媽一直送到府外,這才離去。
謝蘭臣道:“大半個月前,高霖突然拿出一份李閑雲的證詞, 證詞上說,先皇是被今上忤逆, 活活氣死在行宮的。隨後,高霖又親自寫了篇檄文,聲討今上顛倒黑白, 謀朝篡位, 還意圖借水匪之手謀害先皇唯一的子息, 這才觸怒上天, 降下熒惑守心。檄文最後還說,不誅今上, 不足以慰先皇,亦不足以慰天。
“英王和裕王受檄文感召,很快便聯合高霖, 以‘代天罰逆’為旗號,起兵造反。真正起兵的是英王和裕王這對叔侄,高霖則在後方, 為兩人提供大量的金銀, 和兵器糧草。”
謝蘭臣邊說, 邊把自己收到的密信,遞給魏姝查看。
魏姝飛快地掃過薄薄的兩頁紙,神色漸漸變得不可置信,但又很快冷靜下來。
如果高霖手裏真的有李閑雲的證詞,這確實是他會做出來的事。
魏姝又回憶了一遍收到賀儀那天的情形,這才後知後覺發現異常:“上次在漳州,高霖的幹兒子來送錢,缺了最近兩年的稅銀,說是最近兩年礦上的稅收,尚未來得及全部兌換成金銀,待兌換完畢,便會送來。這次送賀儀,高霖的人又特意提了此事,說稅銀仍未清算好,還需要再等。”
魏姝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便沒把此事放在心上。現在看來,這兩年的稅銀,怕不就是英王和裕王軍費的由來。
或許之前每年的稅收,也有被高霖給暗暗扣下的。畢竟封地的所有事宜,包括稅收的賬目,都是高霖一手經辦,他想要動手腳實在太容易了。
魏姝皺眉道:“他和張公公兩人,少時便陪伴在父皇左右,是父皇最寵信的心腹,我太信任他了。”
高霖是她的屬官,高霖謀反,她必然會受牽連,隻怕此刻皇叔對她的問責,已經在路上了。
謝蘭臣道:“還是先找李道長來問問吧。”李閑雲的那份證詞,可是這場起兵的關鍵。
魏姝也疑惑高霖手中的證詞是哪兒來的,之前李閑雲明明告訴自己,他也不清楚父皇到底為何猝死,怎麽到了高霖那兒,就變成父皇是被皇叔氣死的了。
高霖竟然敢公然拿出證詞,魏姝也不覺得會是偽造的。
謝蘭臣早在收到密信後,第一時間便讓謝閔抓來了李閑雲。就在魏姝思忖間,李閑雲已經被帶了進來。
李閑雲一聽說高霖造反了,當即便哭喪著臉,把高霖如何逼迫自己的事一一說了,然後又哭著想為自己求情,謝閔卻沒給他再開口的機會,很快便又把人拖了下去。
魏姝聽完李閑雲的話,多少猜到些高霖的心思,不由自嘲道:“高霖是覺得我不會為父皇複仇,所以才不和我商量,私自行事。”
謝蘭臣忽然問她:“公主想複仇嗎?”
魏姝當然想,如果她父皇真的是被皇叔害死的話。
之前在神京的時候,她沒有能力複仇,隻能先護住昭兒,離開那個是非之地。現在到了西北,她是有了借勢西北的機會,可她如果借謝蘭臣的手複仇,魏氏江山就會變成謝家的江山,她不知道父皇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複仇……
尤其,父皇未必就是被皇叔害死的。
至於這次高霖造反,魏姝不會阻止,但也不會支持,最多把高霖從自己封地扣下的稅銀,當做是贈予他的罷了。
高霖性情偏執,不管父皇是怎麽死的,大約是一定要皇叔給父皇償命的。但裕王和英王,說是為父皇報仇,其實不過都是為了自己的私心罷了。魏姝自己和昭兒身份敏感,難保這兩人除掉皇叔後,不會也把自己和昭兒視作威脅,轉過頭來對付他們……
魏姝心裏有百般的顧慮,好一會兒沒有說話,謝蘭臣也不糾結非要一個答案,轉而又說起別的:“高霖手中尚有一半的證詞不曾公布,想來暫時並沒有拉公主下水的打算,不過終究也是個威脅。
“照公主所說,高霖一心要今上償命,如果英王和裕王能幫他達成所願還好,如若不能,難保他不會把我們也拖下水。也難怪高霖這次送賀儀,還附贈了二十幾個工匠,這是讓我們盡早造好船,做好籌備呢。”
建造一艘千料戰船,時間從三個月到三年不等。花費的時間不同,成品的好壞自然也不同。用三年造出的大船,可能三十年後依然可以下水使用,但趕工三個月造出來的,可能也就隻有短短三個月的壽命。
但顯然,高霖留給西北的時間並不多。
謝蘭臣說的,魏姝也想到了,她道:“我會盡快給皇叔上一道折子,言明高霖拖欠稅銀,恐有二心,請求皇叔幫我討要。我遠在西北,耳目閉塞,隻要趕在皇叔責問之前,遞出這道折子,便能證明高霖造反的事我並不知情。”
頓了頓,她又說:“王爺放心,我和昭兒不會連累你的。”
謝蘭臣聞言卻歎了口氣:“原來在公主心裏,我是那種會大難臨頭各自飛的丈夫嗎?”
魏姝當然希望他不是,反問道:“那王爺會永遠陪在我和昭兒身邊嗎?”
謝蘭臣仿佛被問住了,想了一下才說道:“將來的事,誰又說得準呢?但眼下——”
他緩緩把魏姝攬進懷裏,“我在公主身邊的時候,公主可以多依靠我一點的。還有,公主也該對西北多些信心,便是皇上真要問責什麽,西北也不懼的。”
*
魏姝當天便寫好了折子,讓人快馬加鞭送去神京。
至於李閑雲,魏姝倒不怪他背叛,人在生死之際,會畏懼很正常,魏姝不會因為這個苛責別人,可李閑雲卻不該事後隱瞞了她這麽久。若能早知道高霖手中有證詞,或許她現在就不會這般被動。
但鑒於李閑雲身份特殊,日後少不了還有要用到他的時候,謝蘭臣便把人帶走,單獨看管了起來。
接下來,魏姝能做的也就隻是靜觀其變,還有,為昭兒籌備生辰宴。
小孩子的生日本用不著大辦,但這是昭兒第一次在西北過生日,之前滿月周歲的時候,謝家都沒有人在場。老太太便差人來和魏姝商量,想在嘉王府辦昭兒的生辰宴,同時,也請族裏的人都來認認昭兒。
由於設立公主府的事,老太太並沒有過多為難,禮尚往來,魏姝便答應了老太太的要求。但徐子期和魏婧的婚事便在下一月,王府最近一直忙著婚禮事宜,魏姝怕忙中出錯,便分派了公主府的人,專門準備生辰宴的事。
說到徐子期,現在已經是“謝子期”了。徐子期認祖歸宗後,用回了原名謝贇,之前的名,則用做了字。
一晃又是幾天過去,在昭兒生辰宴的前一天,公主府裏突然來了位不速之客。
本該備嫁的魏婧,此刻卻出現在魏姝麵前,支開所有人,問魏姝道:“姐姐知道高霖謀反的事嗎?”
魏姝沒想到,自己還沒等到皇叔的問責,倒先等來了魏婧。
她臉上流露出一絲訝異,回道:“我早就知道高霖有二心,有一筆稅銀,他一直拖著不肯給我送來,前幾日我才寫了折子,請求皇叔派人幫我追討,沒想到他竟然先造反了,那豈不是用的我的錢?虧我父皇之前那麽信任他。”
魏姝又故意問道:“說起來,他是以什麽名義造反的?”
魏婧仔細打量魏姝的神色,沒發現什麽異常,便以為她真的不知道此事,心裏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但高霖造反的名義,涉及先皇,魏婧自然不敢直說,隻含混道:“我也不清楚。我今天收到母後送來的信,說我的嫁妝馬上就要送到西北了,母後在信裏提了幾句高霖造反的事,但說的並不詳細。我想到高霖是姐姐封地上的屬官,便來提醒姐姐一句,神京現在可是都在傳說,高霖是受姐姐指使呢?”
魏姝不以為意道:“神京的流言蜚語我也管不著,但皇叔應該不會信吧?之前洪廷假扮水匪,劫走我的嫁妝,也有不少人傳說,洪廷是受皇叔指使,我眼下這情況,可不是正和皇叔同病相憐,皇叔應該能體諒我的。”
魏婧被噎了一下,一時竟不知該怎麽接話。
要說父皇能體諒,那她今天就不該跑來公主府;可要說父皇不能體諒,就是在默認洪廷確實是父皇指使的……
魏婧說不過魏姝,索性也不再繞彎,直接說道:“姐姐,你我都是大安的公主,有魏氏江山在,才受了這麽多的福澤榮華,現在正是回饋的時候了。”
魏姝微微皺眉:“如果你說的回饋,是讓我寫信勸降高霖的話,我很樂意,但高霖會不會聽我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是高霖,”魏婧搖了搖頭,“高霖的事,我知道姐姐鞭長莫及,可這個時候,大安不止有內亂,更有外患。說句不好聽的,‘內亂’再亂,至少這天下還是魏氏的天下,可一旦‘外患’趁機進犯,保不準江山就要易姓了,我想便是先皇還在,也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情形的。
“姐姐何其聰明,想必不用我多說也知道,如今對大安威脅最大的‘外患’,當屬西北。為了大安不會在這時候受西北侵襲,雪上加霜,也為了證明高霖確實不是受姐姐指使,請姐姐把昭兒送去神京吧。”
“你要我送昭兒去做質子?”
作者有話說:
補了一千多字
第66章 66、尤丹
“你要我送昭兒去做質子?”
魏姝簡直不敢相信, 魏婧會說出這種可笑的話,她難道忘了,自己當初是為什麽才會和謝蘭臣複婚的嗎?
當初就是為了昭兒不留在神京為質, 她被逼無奈才和謝蘭臣複婚, 現在到了西北, 卻還要打昭兒的主意,真是天涯海角都不放過他們母子了!
魏婧當然沒忘記,魏姝是為什麽和謝蘭臣複婚的。她也知道自己此刻的請求,太過過分。可她還是不得不這麽做。
母後今天送來的那封信裏, 滿滿都是對她的指責和抱怨。
母後在信裏說,出現熒惑守心之後, 父皇的脾氣便一日比一日不好,並且時常疑神疑鬼,最近又遇上英王等人起兵, 父皇愈加暴躁了, 幾次斥責母後說, 當初提議把自己嫁來西北, 以為可以穩固大安和西北的關係,還能讓徐子期取謝蘭臣而代之, 可過去了這麽久,卻半點兒進展也沒有,責怪都是母後當初亂出主意。
月前, 魏婧一母同胞的親哥哥——二皇兄,又恰好辦壞了一樁差事,父皇更是連連斥責, 一次氣極, 甚至還對皇兄動了手。其他皇子見二皇兄被父皇厭惡, 便也紛紛跟著落井下石,以致二皇兄竟被父皇圈禁了起來。
母後在信裏說,父皇的心結還在西北,懲治二皇兄不過是為西北的事遷怒罷了。話裏話外都是在抱怨魏婧辦事不利,才會連累皇兄處境艱難。
隨後母後又在信裏寫道,眼下恰好有一個能彌補的機會:
父皇已經決定派人來西北,責問魏姝高霖造反的事。同時,不管高霖是不是受魏姝指使,父皇都要帶走昭兒,留京為質,以此牽製西北。
母後在信中千叮嚀萬囑咐,交代魏婧無論如何,一定要協助來人,順利帶走昭兒。
這是他皇兄眼下唯一能翻身的機會了。
可父皇和母後兩人,都把這件事想得太過簡單了,這樣強硬地派人來帶走昭兒做人質,無異是在逼西北也造反。
父皇會下這樣的命令,或許是被熒惑守心亂了心神,可怎麽連母後也沒了往日的精明,不知道這樣做隻會適得其反?
明明隻要再等等,她和大夫人已經商量好,隻要等到下個月,她和徐子期成親的時候,事情便會有轉機……
然而現在說什麽都晚了,父皇派來西北的人已經出發,不日便會到達西北,魏婧根本沒有時間再給母後回信聯係了。
她隻能趕在人到達西北之前,先勸魏姝答應送昭兒做質子。隻要魏姝能主動答應,事情便還有轉圜的餘地,如果不能……
魏婧深吸了口氣,看向麵前滿臉冷色的魏姝,繼續硬著頭皮繼續勸道:“我知道,因為靺鞨和親的事,姐姐對父皇心有怨懟,可是最後,父皇不是也準許姐姐和嘉王複婚了嗎?
“而且,姐姐現在有嘉王的愛護,甚至還在西北有了自己的公主府,連老太太都尊重姐姐,姐姐過得並不比在神京時候差,也該消氣了。”
要知道,魏姝如今擁有的,可都是自己上輩子心心念念求之不得的東西。
一開始,得知魏姝被老太太和大夫人趕出王府,魏婧心裏還隱隱同情她,覺得她比自己預想中更快受到謝家闔府厭棄,可魏婧萬萬沒想到,隻是過了一夜,才把魏姝趕走的老太太便突然改變主意,要給魏姝建一處公主府……
魏姝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贏得了自己想要的一切,這要魏婧如何不妒忌?她可是連在神京都沒能擁有自己的公主府。
魏婧繼續道:“我可以代母後向姐姐保證,等昭兒到了神京,一定會好好照顧保護他的。還請姐姐以大局為重,不說我們是大安的公主,便隻是個普通人,為了自己的母國故土,犧牲一些個人的利益又算的了什麽呢……”
魏姝勉強聽她說到現在,再也忍耐不住,打斷她道:“大安擔心西北進犯,難道西北就不擔心大安進犯嗎?大安有千料大船,想要進犯西北更加容易。為了雙方安定,互不侵犯,既然大安要昭兒做質子,禮尚往來,是不是也要把二皇子送來西北?”
二皇子是郭皇後唯一的兒子。
魏婧下意識便否定道:“中宮嫡子怎可為質?”
“有何不可?”魏姝嘲諷道,“他是中宮嫡子,昭兒難道就不是我和王爺的嫡子?同樣都是大安的公主皇子,怎麽犧牲的是別人時,就理所應當,輪到你們自己,反不行了?”
魏婧被魏姝譏諷的目光,看得滿麵漲紅,好一會兒才訥訥道:“我沒有說不行……隻是二皇兄身份特殊,是父皇唯一的嫡子,父皇隻怕不會同意,不過可以換其他皇子來,我會替姐姐說的。”
“正是因為他是皇叔唯一的嫡子,才隻要他。”魏姝道,“這時候大安內憂外患,上還有熒惑守心的詛咒,換一個嫡子過來,西北和大安便會永結於好。讓我想想,應該至少有一半的可能,皇叔會同意吧。”
豈止有一半的可能?
二皇兄如今正受父皇厭棄,人都被圈禁了起來,若這時候西北真提起互換質子,永結於好,隻怕父皇連猶豫都不會有,立刻便會答應。
魏婧心下一片焦急,下意識喊了聲“姐姐”,正要再勸魏姝打消互換質子的念頭,魏姝卻不想再同她多費口舌,冷冷打斷她道:
“我不管讓昭兒去神京為質,是誰想出來的,如果是你、或郭皇後想出的,趁早打消,如果是皇叔的主意,那你和你母後,最好現在就勸皇叔收回成命。否則,我勢必要二皇子同樣來西北為質。”
魏姝說完,也不管魏婧作何反應,直接揚聲對門外道:“送客!”
“平寧公主,請吧。”兩個老媽媽很快走進來,半請半拽地把魏婧送了出去。
雖然趕走了魏婧,魏姝仍覺得心中不安,又叫來張公公囑咐道:“最近昭兒的奶娘恰好病了,府裏上下又為昭兒生辰宴的事忙碌不已,我怕底下的人會疏忽昭兒,這幾日,便由你和織雲便輪番看護昭兒,不要讓他離了你們的眼。”
*
另一邊,魏婧被兩個老媽媽一直送到府外,這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