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蘭臣不答反問:“公主想他姓謝?”
魏姝:“他是王爺的兒子,自然要跟王爺姓謝。”
“公主真這麽想?”謝蘭臣又問,“昭兒如果能以‘魏昭’的名字登基,公主便不會再受人攻訐了。”
如今的情況下,魏氏宗親絕對不會再反對昭兒姓魏,如果昭兒登基,社稷便還是魏氏的社稷,魏姝也就不存在“賣國”一說,最多算是為父報仇不擇手段罷了。
魏姝卻說道:“我不怕被人攻訐,當初我會做下決定,就不在乎別人怎麽評判我。我隻在乎昭兒……還有你。”
“西北軍和謝家很難會同意昭兒姓魏,王爺如果強要把這件事做成,他們最後隻會把主意打到昭兒身上——讓王爺改變主意很難,但讓一個小孩子沒命卻防不勝防。
“我這麽說並不是挑撥他們和王爺的關係,正是因為他們對王爺忠心,才會處處以王爺的利益為先。況且,王爺為我考量,我也想為王爺考量,為自己喜歡的人做一些讓步,犧牲一點自己的利益,並不會讓人覺得委屈,隻會覺得滿足。”
這是魏姝第一次親口說出,她喜歡謝蘭臣。
謝蘭臣眼中漾起笑意,目光掠過魏姝纖細優美的脖頸,落在她似有星光閃耀的眉眼上。
這時候的魏姝不像是任何一種花,倒又一次讓他想到了大雪天被積雪壓彎的韌竹——如今,那根竹子終於甩脫負重,重新恢複了直韌筆挺。
和自己預想中的一樣。
謝蘭臣心中升起一股奇異的滿足感。
片刻後,他才接上魏姝的話,回道:“如此,我們就各退一步,昭兒姓謝,仍由他登基。”
這正合魏姝心意。
她從進門起,一直隻說昭兒不能姓魏,卻絲毫沒提昭兒登基的事,等的便是謝蘭臣的這句“各退一步”。
昭兒雖然不能姓魏,直接做皇帝還是使得的。
而魏姝自己,比起做皇後,她也更願意做太後——做皇後,保不準將來還要給謝蘭臣選妃,做了太後,謝蘭臣可就是她的臣下了……
魏姝眼角閃過一絲俏皮,謝蘭臣忍不住伸手,忽然把她拉進懷中。
原本是謝蘭臣坐著,魏姝立在他身旁。魏姝突然跌坐進謝蘭臣懷裏,不由驚了一下:“做什麽?”
謝蘭臣感受著身體漸漸升起的躁意,歎息道:“公主送的參湯太補了。”
他說話的氣息撲在魏姝耳後,魏姝微微戰栗了一下,提醒他道“這裏可是書房。”
“剛好,我們還沒在書房裏試過……”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盅參湯的原因,謝蘭臣今晚格外熱情,魏姝求饒了還不肯放過她,再加上後腰不小心又被印章硌到,魏姝不由越想越氣,索性第二天一早便帶上昭兒出宮,住到公主府去了。
*
次日,禦書房中,照例又有人來勸謝蘭臣收回成命。
這次,謝閔也加入了勸說的行列:“並不是屬下們一定要阻攔小郡王登基,但至少也要讓小郡王姓謝,讓人知道他是謝家的子孫吧!”
謝閔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愣了一下。如果是之前,他們肯定是堅持讓謝蘭臣登基的,便是立小郡王為太子,他們都想再勸謝蘭臣想一想。但此刻他們竟然覺得,謝閔的提議也不錯,反正怎麽都比“魏昭”強。
他們甚至還自己安慰自己,小郡王有魏氏血脈,多少還能安撫前朝舊臣和遺民,也不是全無好處。
而且,之前他們什麽話都說了,謝蘭臣始終油鹽不進,現在讓一步也好,總不能一直這麽僵持下去。
於是,很快其他人便也紛紛附和道:“謝閔說的有理,隻要小郡王姓謝,我們便願意讓他登基……”
謝蘭臣一直等到他們勸累了,才勉為其難地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昭兒以‘謝昭’的名字登基吧。”
他又補充道:“昨晚崇寧公主也勸了我同樣的話,今天一早她還搬出皇宮,稱我如果不答應,她就不會再搬回來。既然你們都是同樣的心思,我也就隻有答應了。”
眾人進宮的時候,確實聽說了崇寧公主一早離宮的事,此刻並沒有懷疑謝蘭臣的話,隻是意外魏姝竟然會勸謝蘭臣。
眾人對她的印象倒是一下子改善了許多。
不管魏姝是出於真心,還是惺惺作態,能為了勸說謝蘭臣搬出宮,至少說明她是個有分寸的人。
有分寸,等將來做了太後,才不會因為自己姓魏而做出糊塗事……
至此,眾人意見終於達成一致,又敲定了登基的日子,隨後廣告天下。
得知昭兒登基的姓名換成了“謝昭”,宗親和忠誌之士們倒是也接受良好。一開始他們就沒覺得“魏昭”能成,新帝能有一半的魏氏血脈,已經是慶幸了。
倒是羅正有次抱怨了一句,恰好又被魏姝的舅舅呂昉聽到,當即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之前先帝要為小郡王賜姓魏,你們內閣百般阻撓,尤其是你,為了勸阻先帝,恨不得當場觸柱,這時候又可惜小郡王不能姓魏,可要些臉吧!”
羅正被罵得臉色漲紅,悻悻不敢再提。
在昭兒登基前,被圈禁的魏氏宗親也終於重獲自由,雖然都被褫奪了爵位,但除封地外,其他資產並不收回。雖成了庶人,好歹有之前的資產傍身,儉省一些,至少也能衣食無憂。
謝蘭臣也沒忘了告訴他們,他們能有如此優待,而不是被流放,全賴魏姝求情,若是有人還不知感恩,城牆上那顆還沒摘下來的人頭,可還等著人作伴呢。
不管是出於畏懼,還是真的感激,此後魏氏族人再也沒有說過魏姝一句不好。
又過了一旬,昭兒正式登基,同時冊立魏姝為皇太後,謝蘭臣為攝政王。隨後又論功行賞,冊封了西北將領以及謝家人。
待登基大典結束,新上任的小皇帝,已經被累成了軟趴趴的一團,一回到寢宮便撲倒在龍床上,像個任人搓扁揉圓的小團子,任由宮人們為他脫衣換衣,擺弄手腳,直到拾掇停當,他才撈過一旁的“過來”,抱進懷裏,對著它深深歎了口氣:“皇帝好累呀。”
“這麽累,可以每天多吃一……兩勺崖蜜嗎?”
其實,他隻要多吃一勺就夠了。但是爹爹說過,如果一個請求,不容易被人答應,那就先提一個更大的請求,這樣正常請求被答應的可能,就會大上許多……
可是,兩勺崖蜜算不算“大請求”呢?要不還是說三勺好了……
昭兒一邊想著,一邊抱著“過來”沉沉睡了過去。
另一邊,被昭兒念到的爹爹,正在親自為魏姝更衣。
華麗繁複的鳳袍落下,露出半個如玉的肩頭,謝蘭臣在上輕輕落下一吻道:“今後,還望太後能多垂憐臣下。”?
第81章 莊周夢蝶、魏婧變得有些瘋瘋癲癲起來
魏姝沒想到, 她三次在宮宴上因郭皇後發病昏迷,太醫一直查不出其中原因,最後卻被一隻貓查了出來。
一天, 宮人們正在長春宮,收拾郭皇後的遺物, 昭兒恰好帶著“過來”在附近玩耍, 有幾隻蝴蝶在花叢中穿梭, 金絲虎貓瞄準黃色的那隻撲了過去, 卻撲了一空。
黃色蝴蝶煽著翅膀躲進了長春宮,金絲虎貓不甘罷休地也追了過去,追撲間, 不小心撞翻了宮人們剛整理好的遺物。
一小盒熏香用的香粉,被撞散開, 兜頭撒了金絲虎貓一身。大約是香粉的味道太衝, 金絲虎貓當即開始不停地打噴嚏,難受地直用爪子抓鼻子。
直到宮人們手忙腳亂地為它撣幹淨身上的香粉, 又小心洗了鼻子和爪子,金絲虎貓這才恢複正常,但鼻頭卻還有些泛紅發腫。
隨後追來的昭兒,見狀頓時心疼壞了, 也沒心情再玩,直接讓人把貓抱回了寢宮。
魏姝晚間為“過來”順毛的時候, 聽翠微說起此事,便順口問道:“是什麽香粉,這麽厲害?上次它也打翻了我兩盒香粉, 卻隻打了兩個噴嚏就好了。”
翠微答道:“當時收拾東西的宮人裏, 恰好有貼身伺候過前皇後郭氏的, 認出那是郭氏用來熏衣服的熏香,說是海外販來的,郭氏之前十分寶貝,隻有在宮宴這樣的場合,才會用來薰衣裳。還別說,奴婢當時聞著,香味確實很特別。”
“過來”被熏香灑了一身後,隻洗了鼻子和爪子,雖然身上的香粉大部分被撣落掉,但毛發間難免還殘留一些。
魏姝才給“過來”擼過毛,聽翠微說那香的香味很特別,便抬起手放在自己鼻尖下嗅聞,確實聞到了一股奇特的香味,又覺得很熟悉。
可還沒等她記起之前什麽時候聞過,便覺胸口開始發悶,從鼻腔到喉管也像有火燒一般——這感覺她太熟悉了,在謝蘭臣受封嘉王的宮宴上,她突然發病昏迷前,便是這種感受。
好在此刻難受的症狀,比之前要輕得多。魏姝當即離貓遠了些,微啞著嗓子吩咐道:“快帶過來去洗澡,再打盆水來,我要淨手。”
魏姝洗了兩遍手,又讓人找到張公公,照之前的方子開了藥,才吃了一劑,症狀便好了。
至此,她終於弄明白,一連三次差點害死自己的,竟然隻是一盒海外販來的熏香。
她也終於記起,之所以會覺得熏香的香味熟悉,是因為在第三次的宮宴上,她曾從郭皇後的陪嫁冉嬤嬤身上聞到過,想是冉嬤嬤給郭皇後熏禮服的時候,身上沾染上的。
郭皇後隻有在宮宴這樣的大場合,才會用這種香,這也就是為什麽私下裏她遇到郭皇後無恙,但在宮宴上卻每次都會發病的原因。
明明是對其他人完全無害的東西,對自己來說,卻堪比毒藥,魏姝覺得十分奇異。
謝蘭臣得知此事後,卻十分慎重,覺得如果是不能吃哪種食物,尚可忌口,以提前預防,但熏香卻能在空氣中散播,人隻要呼吸,便防不勝防。於是他便頒布了一條法令,嚴禁所有商人販賣海外香料,已有的也要全部抄沒銷毀……
雖然這條禁令有些奇怪,但去海外交易的商人本就不多,海外的香料又比本地還要貴上幾倍,販賣起來並不劃算,會販賣海外香料的商人本就少之又少,因此禁令對絕大部分商人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
商人們間議論過一陣子,便不再提及,倒是魏婧聽說後,猜到了一些內情……
*
禁令頒布不久後,謝蘭臣又一次領兵出征了。
契丹與靺鞨的戰事膠著了一年,終於分出輸贏。靺鞨一族落敗,為了不被俘虜,最終逃過雪山,去了更遠的地方。
然而契丹王還沒來得慶祝勝利,手下便又有兩族叛變,夥同徐子期和尤丹逃離草原,歸附了新朝。
契丹王大怒,怒斥謝蘭臣不遵守盟約,並令他交出叛軍,謝蘭臣回應他的,是挺進草原的三十萬大軍。
之前攻打靺鞨,已讓契丹元氣大傷,此時又恰逢寒冬,草原缺少糧食,謝蘭臣和他的西北軍,毫無意外又一次大獲全勝,契丹王敗逃雪山。他大約也沒想到,前腳他才把靺鞨人攆到雪山,後腳自己就也步了後塵。
大捷後,謝蘭臣沒有立刻班師回朝,而是在西北停駐了幾天,又去了趟嚴華寺。
嚴華寺的塔林內,緊挨著無相的磚塔旁,又新建了另外一座磚塔,塔額上寫著普惠法師的名諱和生平。
謝蘭臣站在兩座磚塔前,腦海中閃過六歲時候無相和他說過的話:
“今天是佛祖的誕辰,寺裏的師兄說,今天誠心向佛祖祈願,更容易被佛祖聽見,我們一起祈願吧。”
“我沒有什麽想祈求的。”
“怎麽會沒有呢?每個人都有願望啊,無空師兄說他的願望是,偷懶的時候永遠不會被主事師叔逮到,師傅的願望是我能好好長大,我的願望是,能永遠和師傅在一起!”
“我沒有願望。”
“你不想被接回家嗎?”
“他們想讓我回去的時候,自然就會來接我了。”
“啊?今天祈願最靈呢,那……你如果沒有願望的話,可不可以幫我許一個啊?”
“……好吧,你還想祈求什麽?”
“我還要祈求,這世上再也不要有像我一樣,父母都被契丹人殺死的小孩了。”
……
“契丹人已經遠逃雪山,邊境再也不會有父母被契丹人殺死的孩子了,你的兩個祈願都已經達成,往後我便不會再來了。”謝蘭臣照例點上三炷香,等待香火燃盡,最後看了眼無相的磚塔,轉身離去。
對於無相的死,謝蘭臣並不覺得內疚,因為真正毒死他的人是靖西侯。但靖西侯真正想毒殺的人是謝蘭臣,當時如果沒有無相,死的人就會是謝蘭臣,謝蘭臣終究欠下了無相一份因果。
但無相死的太過突然,並沒有留下遺言,他又是個孤兒,無親無故,謝蘭臣能還他的,隻有幫他達成生前的兩個祈願。
如今他已還完因果,便沒有再來的必要了。
謝蘭臣離開嚴華寺,下山途中,遇到一對和尚師徒,擦身而過時,聽到師父正教導弟子說:“修道是為脫離六道輪回之苦,人生便譬如苦海,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謂之人生七苦……”
六歲時,謝蘭臣剛被送進嚴華寺的時候,也被教授過這些。
魏姝:“他是王爺的兒子,自然要跟王爺姓謝。”
“公主真這麽想?”謝蘭臣又問,“昭兒如果能以‘魏昭’的名字登基,公主便不會再受人攻訐了。”
如今的情況下,魏氏宗親絕對不會再反對昭兒姓魏,如果昭兒登基,社稷便還是魏氏的社稷,魏姝也就不存在“賣國”一說,最多算是為父報仇不擇手段罷了。
魏姝卻說道:“我不怕被人攻訐,當初我會做下決定,就不在乎別人怎麽評判我。我隻在乎昭兒……還有你。”
“西北軍和謝家很難會同意昭兒姓魏,王爺如果強要把這件事做成,他們最後隻會把主意打到昭兒身上——讓王爺改變主意很難,但讓一個小孩子沒命卻防不勝防。
“我這麽說並不是挑撥他們和王爺的關係,正是因為他們對王爺忠心,才會處處以王爺的利益為先。況且,王爺為我考量,我也想為王爺考量,為自己喜歡的人做一些讓步,犧牲一點自己的利益,並不會讓人覺得委屈,隻會覺得滿足。”
這是魏姝第一次親口說出,她喜歡謝蘭臣。
謝蘭臣眼中漾起笑意,目光掠過魏姝纖細優美的脖頸,落在她似有星光閃耀的眉眼上。
這時候的魏姝不像是任何一種花,倒又一次讓他想到了大雪天被積雪壓彎的韌竹——如今,那根竹子終於甩脫負重,重新恢複了直韌筆挺。
和自己預想中的一樣。
謝蘭臣心中升起一股奇異的滿足感。
片刻後,他才接上魏姝的話,回道:“如此,我們就各退一步,昭兒姓謝,仍由他登基。”
這正合魏姝心意。
她從進門起,一直隻說昭兒不能姓魏,卻絲毫沒提昭兒登基的事,等的便是謝蘭臣的這句“各退一步”。
昭兒雖然不能姓魏,直接做皇帝還是使得的。
而魏姝自己,比起做皇後,她也更願意做太後——做皇後,保不準將來還要給謝蘭臣選妃,做了太後,謝蘭臣可就是她的臣下了……
魏姝眼角閃過一絲俏皮,謝蘭臣忍不住伸手,忽然把她拉進懷中。
原本是謝蘭臣坐著,魏姝立在他身旁。魏姝突然跌坐進謝蘭臣懷裏,不由驚了一下:“做什麽?”
謝蘭臣感受著身體漸漸升起的躁意,歎息道:“公主送的參湯太補了。”
他說話的氣息撲在魏姝耳後,魏姝微微戰栗了一下,提醒他道“這裏可是書房。”
“剛好,我們還沒在書房裏試過……”
也不知道是不是那盅參湯的原因,謝蘭臣今晚格外熱情,魏姝求饒了還不肯放過她,再加上後腰不小心又被印章硌到,魏姝不由越想越氣,索性第二天一早便帶上昭兒出宮,住到公主府去了。
*
次日,禦書房中,照例又有人來勸謝蘭臣收回成命。
這次,謝閔也加入了勸說的行列:“並不是屬下們一定要阻攔小郡王登基,但至少也要讓小郡王姓謝,讓人知道他是謝家的子孫吧!”
謝閔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愣了一下。如果是之前,他們肯定是堅持讓謝蘭臣登基的,便是立小郡王為太子,他們都想再勸謝蘭臣想一想。但此刻他們竟然覺得,謝閔的提議也不錯,反正怎麽都比“魏昭”強。
他們甚至還自己安慰自己,小郡王有魏氏血脈,多少還能安撫前朝舊臣和遺民,也不是全無好處。
而且,之前他們什麽話都說了,謝蘭臣始終油鹽不進,現在讓一步也好,總不能一直這麽僵持下去。
於是,很快其他人便也紛紛附和道:“謝閔說的有理,隻要小郡王姓謝,我們便願意讓他登基……”
謝蘭臣一直等到他們勸累了,才勉為其難地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讓昭兒以‘謝昭’的名字登基吧。”
他又補充道:“昨晚崇寧公主也勸了我同樣的話,今天一早她還搬出皇宮,稱我如果不答應,她就不會再搬回來。既然你們都是同樣的心思,我也就隻有答應了。”
眾人進宮的時候,確實聽說了崇寧公主一早離宮的事,此刻並沒有懷疑謝蘭臣的話,隻是意外魏姝竟然會勸謝蘭臣。
眾人對她的印象倒是一下子改善了許多。
不管魏姝是出於真心,還是惺惺作態,能為了勸說謝蘭臣搬出宮,至少說明她是個有分寸的人。
有分寸,等將來做了太後,才不會因為自己姓魏而做出糊塗事……
至此,眾人意見終於達成一致,又敲定了登基的日子,隨後廣告天下。
得知昭兒登基的姓名換成了“謝昭”,宗親和忠誌之士們倒是也接受良好。一開始他們就沒覺得“魏昭”能成,新帝能有一半的魏氏血脈,已經是慶幸了。
倒是羅正有次抱怨了一句,恰好又被魏姝的舅舅呂昉聽到,當即指著他的鼻子罵道:“之前先帝要為小郡王賜姓魏,你們內閣百般阻撓,尤其是你,為了勸阻先帝,恨不得當場觸柱,這時候又可惜小郡王不能姓魏,可要些臉吧!”
羅正被罵得臉色漲紅,悻悻不敢再提。
在昭兒登基前,被圈禁的魏氏宗親也終於重獲自由,雖然都被褫奪了爵位,但除封地外,其他資產並不收回。雖成了庶人,好歹有之前的資產傍身,儉省一些,至少也能衣食無憂。
謝蘭臣也沒忘了告訴他們,他們能有如此優待,而不是被流放,全賴魏姝求情,若是有人還不知感恩,城牆上那顆還沒摘下來的人頭,可還等著人作伴呢。
不管是出於畏懼,還是真的感激,此後魏氏族人再也沒有說過魏姝一句不好。
又過了一旬,昭兒正式登基,同時冊立魏姝為皇太後,謝蘭臣為攝政王。隨後又論功行賞,冊封了西北將領以及謝家人。
待登基大典結束,新上任的小皇帝,已經被累成了軟趴趴的一團,一回到寢宮便撲倒在龍床上,像個任人搓扁揉圓的小團子,任由宮人們為他脫衣換衣,擺弄手腳,直到拾掇停當,他才撈過一旁的“過來”,抱進懷裏,對著它深深歎了口氣:“皇帝好累呀。”
“這麽累,可以每天多吃一……兩勺崖蜜嗎?”
其實,他隻要多吃一勺就夠了。但是爹爹說過,如果一個請求,不容易被人答應,那就先提一個更大的請求,這樣正常請求被答應的可能,就會大上許多……
可是,兩勺崖蜜算不算“大請求”呢?要不還是說三勺好了……
昭兒一邊想著,一邊抱著“過來”沉沉睡了過去。
另一邊,被昭兒念到的爹爹,正在親自為魏姝更衣。
華麗繁複的鳳袍落下,露出半個如玉的肩頭,謝蘭臣在上輕輕落下一吻道:“今後,還望太後能多垂憐臣下。”?
第81章 莊周夢蝶、魏婧變得有些瘋瘋癲癲起來
魏姝沒想到, 她三次在宮宴上因郭皇後發病昏迷,太醫一直查不出其中原因,最後卻被一隻貓查了出來。
一天, 宮人們正在長春宮,收拾郭皇後的遺物, 昭兒恰好帶著“過來”在附近玩耍, 有幾隻蝴蝶在花叢中穿梭, 金絲虎貓瞄準黃色的那隻撲了過去, 卻撲了一空。
黃色蝴蝶煽著翅膀躲進了長春宮,金絲虎貓不甘罷休地也追了過去,追撲間, 不小心撞翻了宮人們剛整理好的遺物。
一小盒熏香用的香粉,被撞散開, 兜頭撒了金絲虎貓一身。大約是香粉的味道太衝, 金絲虎貓當即開始不停地打噴嚏,難受地直用爪子抓鼻子。
直到宮人們手忙腳亂地為它撣幹淨身上的香粉, 又小心洗了鼻子和爪子,金絲虎貓這才恢複正常,但鼻頭卻還有些泛紅發腫。
隨後追來的昭兒,見狀頓時心疼壞了, 也沒心情再玩,直接讓人把貓抱回了寢宮。
魏姝晚間為“過來”順毛的時候, 聽翠微說起此事,便順口問道:“是什麽香粉,這麽厲害?上次它也打翻了我兩盒香粉, 卻隻打了兩個噴嚏就好了。”
翠微答道:“當時收拾東西的宮人裏, 恰好有貼身伺候過前皇後郭氏的, 認出那是郭氏用來熏衣服的熏香,說是海外販來的,郭氏之前十分寶貝,隻有在宮宴這樣的場合,才會用來薰衣裳。還別說,奴婢當時聞著,香味確實很特別。”
“過來”被熏香灑了一身後,隻洗了鼻子和爪子,雖然身上的香粉大部分被撣落掉,但毛發間難免還殘留一些。
魏姝才給“過來”擼過毛,聽翠微說那香的香味很特別,便抬起手放在自己鼻尖下嗅聞,確實聞到了一股奇特的香味,又覺得很熟悉。
可還沒等她記起之前什麽時候聞過,便覺胸口開始發悶,從鼻腔到喉管也像有火燒一般——這感覺她太熟悉了,在謝蘭臣受封嘉王的宮宴上,她突然發病昏迷前,便是這種感受。
好在此刻難受的症狀,比之前要輕得多。魏姝當即離貓遠了些,微啞著嗓子吩咐道:“快帶過來去洗澡,再打盆水來,我要淨手。”
魏姝洗了兩遍手,又讓人找到張公公,照之前的方子開了藥,才吃了一劑,症狀便好了。
至此,她終於弄明白,一連三次差點害死自己的,竟然隻是一盒海外販來的熏香。
她也終於記起,之所以會覺得熏香的香味熟悉,是因為在第三次的宮宴上,她曾從郭皇後的陪嫁冉嬤嬤身上聞到過,想是冉嬤嬤給郭皇後熏禮服的時候,身上沾染上的。
郭皇後隻有在宮宴這樣的大場合,才會用這種香,這也就是為什麽私下裏她遇到郭皇後無恙,但在宮宴上卻每次都會發病的原因。
明明是對其他人完全無害的東西,對自己來說,卻堪比毒藥,魏姝覺得十分奇異。
謝蘭臣得知此事後,卻十分慎重,覺得如果是不能吃哪種食物,尚可忌口,以提前預防,但熏香卻能在空氣中散播,人隻要呼吸,便防不勝防。於是他便頒布了一條法令,嚴禁所有商人販賣海外香料,已有的也要全部抄沒銷毀……
雖然這條禁令有些奇怪,但去海外交易的商人本就不多,海外的香料又比本地還要貴上幾倍,販賣起來並不劃算,會販賣海外香料的商人本就少之又少,因此禁令對絕大部分商人來說,並沒有什麽影響。
商人們間議論過一陣子,便不再提及,倒是魏婧聽說後,猜到了一些內情……
*
禁令頒布不久後,謝蘭臣又一次領兵出征了。
契丹與靺鞨的戰事膠著了一年,終於分出輸贏。靺鞨一族落敗,為了不被俘虜,最終逃過雪山,去了更遠的地方。
然而契丹王還沒來得慶祝勝利,手下便又有兩族叛變,夥同徐子期和尤丹逃離草原,歸附了新朝。
契丹王大怒,怒斥謝蘭臣不遵守盟約,並令他交出叛軍,謝蘭臣回應他的,是挺進草原的三十萬大軍。
之前攻打靺鞨,已讓契丹元氣大傷,此時又恰逢寒冬,草原缺少糧食,謝蘭臣和他的西北軍,毫無意外又一次大獲全勝,契丹王敗逃雪山。他大約也沒想到,前腳他才把靺鞨人攆到雪山,後腳自己就也步了後塵。
大捷後,謝蘭臣沒有立刻班師回朝,而是在西北停駐了幾天,又去了趟嚴華寺。
嚴華寺的塔林內,緊挨著無相的磚塔旁,又新建了另外一座磚塔,塔額上寫著普惠法師的名諱和生平。
謝蘭臣站在兩座磚塔前,腦海中閃過六歲時候無相和他說過的話:
“今天是佛祖的誕辰,寺裏的師兄說,今天誠心向佛祖祈願,更容易被佛祖聽見,我們一起祈願吧。”
“我沒有什麽想祈求的。”
“怎麽會沒有呢?每個人都有願望啊,無空師兄說他的願望是,偷懶的時候永遠不會被主事師叔逮到,師傅的願望是我能好好長大,我的願望是,能永遠和師傅在一起!”
“我沒有願望。”
“你不想被接回家嗎?”
“他們想讓我回去的時候,自然就會來接我了。”
“啊?今天祈願最靈呢,那……你如果沒有願望的話,可不可以幫我許一個啊?”
“……好吧,你還想祈求什麽?”
“我還要祈求,這世上再也不要有像我一樣,父母都被契丹人殺死的小孩了。”
……
“契丹人已經遠逃雪山,邊境再也不會有父母被契丹人殺死的孩子了,你的兩個祈願都已經達成,往後我便不會再來了。”謝蘭臣照例點上三炷香,等待香火燃盡,最後看了眼無相的磚塔,轉身離去。
對於無相的死,謝蘭臣並不覺得內疚,因為真正毒死他的人是靖西侯。但靖西侯真正想毒殺的人是謝蘭臣,當時如果沒有無相,死的人就會是謝蘭臣,謝蘭臣終究欠下了無相一份因果。
但無相死的太過突然,並沒有留下遺言,他又是個孤兒,無親無故,謝蘭臣能還他的,隻有幫他達成生前的兩個祈願。
如今他已還完因果,便沒有再來的必要了。
謝蘭臣離開嚴華寺,下山途中,遇到一對和尚師徒,擦身而過時,聽到師父正教導弟子說:“修道是為脫離六道輪回之苦,人生便譬如苦海,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謂之人生七苦……”
六歲時,謝蘭臣剛被送進嚴華寺的時候,也被教授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