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把頭點燃一支煙,開始分析青銅器的行情。


    先說普通的,商周時期士兵打仗用的兵器、青銅戈、青銅鉞,這種青銅器上至商周,下到先秦,大型的古墓兵馬坑裏都會有,存世量大,價格基本上都在十萬以內。


    比兵器貴一點的是錢幣,錢幣的價值主要看存世量,比如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燕國錢幣燕明刀,存世量大,一枚的價格就幾百塊,一百多年前的清末祺祥重寶,一枚的價格在四百萬,就是因為存世量少。


    ......


    很少有人聽過祺祥的年號,1861年,鹹豐帝崩於熱河行宮(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逼近北京,鹹豐帶媳婦去熱河避難),臨終前遺詔唯一的皇子載淳即位,軍機大臣擬定次年改年號為“祺祥”,萬萬沒想到鹹豐帝死了沒多久,慈溪就聯合奕?發動了辛酉政變,祺祥的年號被廢除,因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共同治國,改元“同治”,所以祺祥重寶基本上沒在市麵上流通。


    ......


    然後就是一些生活類的青銅器,比如觶、甗、簋、觥、瓿、鐃、斝等(哈哈哈,一個字都不認識吧。),單件價格在五十到一百萬左右。


    最值錢的是鼎,方鼎價格五六百萬,圓鼎價格二三百萬。


    當然,這些隻是基本價,隻要帶了銘文,青銅器的價格至少翻五倍,要是青銅器的主人在史書上留下過一筆,那價格就更不可估量了。


    比如一把青銅劍不值錢,但隻要青史留名的人用過的劍,其價格就不容小覷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出土的越王勾踐劍,劍身刻有“越王鳩淺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說實話這把劍在青銅劍中很亮眼,但不是巔峰,可主人牛逼呀,比起越國,人們更熟悉越王勾踐留下的臥薪嚐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等曆史典故。


    先不說這把劍能值多少錢,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這把劍需要去日本展出,出國得找周總理特批,所以,其價值就不用多說了。


    聽到這,四驢子不悅道:“啊?一件才這點錢,那挖出來三四百件才能賣一個億呀?”


    孫把頭苦笑道:“我的驢哥哥,還億呢,一個墓能出來一千萬的東西,那都算是肥墓了,正常一個墓百十來萬,你想啥呢?”


    “不是,我看網上說,一個諸侯墓能出好幾個億的東西呢。”


    “胡扯,兩千年初的時候,湖北有一夥盜墓賊挖出一套漢代的金縷玉衣,賣了一百七十萬,在盜墓界都算是天花板了,少看網上吹噓,都是博眼球的。”


    “啊?那要是挖出一套戰國編鍾,能值多少錢?”


    孫把頭盯著四驢子看了十幾秒,認真道:“四驢子,我能給你一腳嗎?你是喝多了嗎?還戰國編鍾,咱們要是生活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這東西肯定有,可現在,你上哪挖去,挖出來能出手?長四個卵子的金主都不敢買這東西。”


    四驢子尷尬地咽了一下口水,我接茬道:“孫哥,我對青銅器也有了解,這東西價格沒這麽低呀,是不是……”


    我沒好意思說姚師爺黑了賣古董的錢,不過孫把頭理解了這層意思,他道:“你說得對,市場價不是我說的這個價錢,不過你也說了,那是市場價,咱們挖出來的東西是什麽?是贓物,幹盜墓這一行,賣的永遠沒有買的精,買主也得承擔風險,基本上都是以市場一半或者三成的價格收東西,要是一槍走包圓的話,價格壓得更低。”


    “那咱們自己出去賣呢?”


    “賣誰呀?你找得到買主嗎?買主敢在你手裏買東西嗎?買主寧願多花一半的錢去找掮客,也不會低價在你手裏買東西的。”


    “為啥?”


    “當官的敢找你找東西嗎?富商都有生意,為了省點錢去冒著身敗名裂的風險,值得嗎?”


    我喃喃道:“那我們啥時候才能還上三千萬呀。”


    “一年二三十個墓,一個墓你們三個人能分三四十萬,一年差不多就是一千萬,三年,運氣差一點四年也能賺到三千萬。”


    我有點失落,這和我想的盜墓不一樣,原來以為挖個墓能賺個大幾百萬呢,萬萬沒想到銷贓價格能被壓得這麽低。


    我低聲罵了句:“咱們玩命挖東西,都讓掮客把錢賺走了。”


    孫把頭否認道:“不對,你說的不對,咱賺的就是這個錢,掮客賺的也是抽成,比如咱們挖出來一個西周的青銅盨,掮客二百萬收了,賣給古董商能賣二百二十萬,古董商在市場上能賣八百萬。”


    “那就是古董商賺大頭唄。”


    “可以這樣理解,不過不是你那樣算的,古董商拿到青銅盨先洗白,最簡單的,通過漁船把青銅盨送到南海,交給越南船隻,然後經越南運到美國,到這才算完成了第一步。”


    “然後呢?”我急切問。


    “到了美國就得製造新聞了,誰在老房子的閣樓裏發現古老東方的神秘青銅器,同時在國內也製造輿論,國寶流失海外、痛心疾首之類的話題,等待時機成熟,古董商會冒充愛國人士,高價回購青銅盨,這時候再運到國內,可就是真正的海外回流了,可以直接上拍賣會。”


    我點了點頭。


    孫把頭繼續道:“這一套流程下來,不得一年也需要十個月,中間得有多少人參與?違法犯罪的活,得出高價才有人幹,期間得壓著多少資金?還要承擔意外風險呢。”


    “孫哥,這麽說古董商也賺不到多少錢呀?”


    “越有錢的古董商賺的越多,不用考慮資金成本,可以長時間把寶貝放在手裏,然後再運作市場,運作拍賣,賺個三四倍利潤不是問題。”


    “要是咱們也有這樣的門路就好了。”


    孫把頭歎氣道:“現在不行了,得是極品寶貝才能用這一招,還不敢大肆宣傳,網絡發達,隻要你敢回購國寶文物,數以百萬計的網友大度地勸你把國寶捐給國家,反正也不是他們出錢,都能勸別人大度,這群人家裏麵多多少少都得有點老物件吧,怎麽沒見他們把東西捐出來呢,手裏有倆乾隆銅錢都得當成寶貝,盼著能高點價格賣出去呢。”


    “那現在古董商怎麽賣?”


    “賣給不差錢的人唄,放在家裏當個擺件,過個幾十年再出手,怎麽著也比把錢存在銀行裏賺得多,或者賣個像黃老板那樣的人,賣古董投其所好,送禮好辦事,一些不能送錢的事,送個古董作為媒介,雙方都有麵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關外盜墓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許狗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許狗兒並收藏關外盜墓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