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出兵協助
九州,開局忽悠項羽做我哥 作者:瓜嘰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將曹茂押下去後,田再彪看向陳平詢問道:“陳相,我們接下來應該做什麽?”
陳平笑了笑道:“做什麽?田將軍我等奔波了這麽多天,那自然是要好好休息一夜了,再不好好休息,恐怕之後就沒有時間休息了。”
不過陳平這話剛剛說完,就有人匆匆來報信道:“啟稟將軍,城外有幾騎突然出現,他們言說是吳國大都督周瑜麾下親兵,有要事相報。”
陳平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後對著田再彪說道:“田將軍,看來我們今夜不用休息了,準備準備吧,如果本相猜測的不錯,周瑜是要我們出兵攻打淮溪城,如此既可以解吳國糧草之危機,還可以在魏國援軍到達前禦敵於國門之外,當真是一舉兩得。”
田再彪環顧了一圈周圍,在確定身旁隻有白文豹和張繡兩人後,他低聲說道:“陳相,等會見吳國的人,你我要不要回避一下,讓白文豹和張繡他們兩個出麵?”
田再彪的意思很明確,身為周瑜的親衛,那他自然已經見過楚國的兵力配置,知曉現在楚國一共隻派了五千兵馬,由白文豹和張繡率領,如果現在田再彪和陳平突然出麵,那就會讓周瑜明白楚國又派了援軍來,到時候吳國說不定就會起什麽心思,想要趁機削弱楚國的實力。
陳平搖了搖頭道:“對於我們來說,現在驅逐魏國兵馬乃是重中之重,倒也不必跟吳國耍這個小聰明,所以實話實說即可,周瑜自然會從中衡量,他也明白我大楚的兵馬不是他砧板上的肉,而且他也應該很清楚楚國大軍不會是他的馬前卒,所以田將軍這點倒是不用擔心。”
田再彪點了點頭道:“末將明白了。”隨後田再彪便吩咐城門守將打開城門讓他們進來。
很快,江威城的城門便打開了,周瑜派來的親衛也被迎進了江威城府衙。
那個親衛直接對著陳平等人行禮道:“吳國周瑜大都督麾下親衛周峻,拜見楚國各位將軍。”
站在陳平身後的那位劉指揮使皺了皺眉,隨後俯下身子在陳平耳邊輕語了幾句,這讓陳平露出了訝異的神情,又多端詳了周峻幾眼。
而周峻也在觀察著坐在上首的幾個人,白文豹和張繡他已經見過了,尤其是白文豹,當初攻打秭歸城時,白文豹三錘錘殺祝臂的那一幕還曆曆在目,張繡的表現也十分出彩,這兩人的武力絕對要勝過吳國不少武將,不過奇怪的是另外一邊坐著的兩人是誰?
或許是看出了周峻的疑惑,田再彪連忙說道:“本將乃是檀道濟將軍麾下先鋒大將田再彪,這位是我大楚右相陳平大人。”
聽到這話,周峻大吃一驚,田再彪的大名他聽說過,畢竟吳國和魏國打了這麽多年的仗,知曉那位魏國號稱飛將的呂布武藝有多麽高強,而那個田再彪可是能夠和呂布鬥個幾十回合的。
而陳平雖然名聲不顯,但能夠作為楚國的丞相,那毫無疑問此人定然能力出眾,而且既然陳平在此,現在吳國有資格,和他身份對等的隻有周瑜一個,所以周峻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周公子身為周瑜大都督的侄子,怎麽吞吞吐吐的,你奉周瑜大都督之命來此,那必然是有十萬火急的事情,現在不說,莫非是要本相猜嗎?”陳平笑著說道。
周峻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可思議,他的身份這麽快就被戳穿了嗎,要知道在吳國軍中,也隻有一小部分人知道周峻和周瑜的關係。
不過詫異也隻有一瞬間,周峻確實是周瑜哥哥的兒子,周瑜的親侄子,這一點無論在曆史上還是九州裏都是如此,所以在周瑜的耳濡目染下,周峻的能力值也不錯,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被點破就慌亂無比。
“各位大人,大都督有令,希望楚國的兵馬能夠一並出動,協助吳國兵馬攻打淮溪城,趕走魏國盤踞在我大吳國土的兵馬。”周峻連忙說道。
“什麽時候?”陳平問道。
“越快越好,甘寧將軍和朱桓將軍那邊應該也收到消息了,大都督也已經領兵整裝待發,明日便進發淮溪城。”周峻連忙說道。
陳平笑了笑,他倒是沒想到周瑜這麽心急,雖然他已經猜到周瑜的目標肯定是淮溪城,但按照他的設想,周瑜有可能要佯攻一下景泰城和聽濤城,想不到調撥些魏軍的兵馬走,結果周瑜如此果決,打算畢其功於一役,在淮溪城就跟魏軍一決勝負。
“勞煩周公子回去告訴周大都督,就說我楚國目前有兵馬八千,等到明日一早便向淮溪城進發。”陳平笑著說道。
陳平的承諾讓周峻十分激動,尤其是當他聽說楚國的兵馬有足足八千後,那更是驚喜的無以複加,當下他便對著陳平拱手行禮道:“在下先在此多謝楚國和陳大人鼎力相助。”
陳平點了點頭道:“無需多禮,現在楚國和吳國結盟共抗魏國,所謂唇亡齒寒,這個道理本相懂,若非還有曹仁和呂布虎視眈眈,我大楚定然要全軍出擊,幫助吳國擊潰魏國。”
陳平的話讓周峻頗為感動,而且他也不認為陳平所說有假,畢竟陳平剛剛說的都是實話,這一點他都懂,不過周峻還是太年輕了,陳平此人的心思遠比他所想的要深沉,而楚國大費周章派兵來援,也絕不僅僅是吳國的一個感謝就可以收手的。
周峻婉言謝絕了陳平要設宴款待他的提議,而是徑直興衝衝的返回淮溪城,他要用最快的速度告訴周瑜這個好消息。
看著周峻離去的身影,陳平笑了笑,而田再彪則在一旁問道:“陳相,我們明明有一萬五千兵馬,您怎麽隻說有八千人?”
陳平看向田再彪道:“田將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等千裏迢迢率兵來援,可不是為了得到吳國一句輕描淡寫的感謝,而是要用實質性的利益才行。”
陳平笑了笑道:“做什麽?田將軍我等奔波了這麽多天,那自然是要好好休息一夜了,再不好好休息,恐怕之後就沒有時間休息了。”
不過陳平這話剛剛說完,就有人匆匆來報信道:“啟稟將軍,城外有幾騎突然出現,他們言說是吳國大都督周瑜麾下親兵,有要事相報。”
陳平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後對著田再彪說道:“田將軍,看來我們今夜不用休息了,準備準備吧,如果本相猜測的不錯,周瑜是要我們出兵攻打淮溪城,如此既可以解吳國糧草之危機,還可以在魏國援軍到達前禦敵於國門之外,當真是一舉兩得。”
田再彪環顧了一圈周圍,在確定身旁隻有白文豹和張繡兩人後,他低聲說道:“陳相,等會見吳國的人,你我要不要回避一下,讓白文豹和張繡他們兩個出麵?”
田再彪的意思很明確,身為周瑜的親衛,那他自然已經見過楚國的兵力配置,知曉現在楚國一共隻派了五千兵馬,由白文豹和張繡率領,如果現在田再彪和陳平突然出麵,那就會讓周瑜明白楚國又派了援軍來,到時候吳國說不定就會起什麽心思,想要趁機削弱楚國的實力。
陳平搖了搖頭道:“對於我們來說,現在驅逐魏國兵馬乃是重中之重,倒也不必跟吳國耍這個小聰明,所以實話實說即可,周瑜自然會從中衡量,他也明白我大楚的兵馬不是他砧板上的肉,而且他也應該很清楚楚國大軍不會是他的馬前卒,所以田將軍這點倒是不用擔心。”
田再彪點了點頭道:“末將明白了。”隨後田再彪便吩咐城門守將打開城門讓他們進來。
很快,江威城的城門便打開了,周瑜派來的親衛也被迎進了江威城府衙。
那個親衛直接對著陳平等人行禮道:“吳國周瑜大都督麾下親衛周峻,拜見楚國各位將軍。”
站在陳平身後的那位劉指揮使皺了皺眉,隨後俯下身子在陳平耳邊輕語了幾句,這讓陳平露出了訝異的神情,又多端詳了周峻幾眼。
而周峻也在觀察著坐在上首的幾個人,白文豹和張繡他已經見過了,尤其是白文豹,當初攻打秭歸城時,白文豹三錘錘殺祝臂的那一幕還曆曆在目,張繡的表現也十分出彩,這兩人的武力絕對要勝過吳國不少武將,不過奇怪的是另外一邊坐著的兩人是誰?
或許是看出了周峻的疑惑,田再彪連忙說道:“本將乃是檀道濟將軍麾下先鋒大將田再彪,這位是我大楚右相陳平大人。”
聽到這話,周峻大吃一驚,田再彪的大名他聽說過,畢竟吳國和魏國打了這麽多年的仗,知曉那位魏國號稱飛將的呂布武藝有多麽高強,而那個田再彪可是能夠和呂布鬥個幾十回合的。
而陳平雖然名聲不顯,但能夠作為楚國的丞相,那毫無疑問此人定然能力出眾,而且既然陳平在此,現在吳國有資格,和他身份對等的隻有周瑜一個,所以周峻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周公子身為周瑜大都督的侄子,怎麽吞吞吐吐的,你奉周瑜大都督之命來此,那必然是有十萬火急的事情,現在不說,莫非是要本相猜嗎?”陳平笑著說道。
周峻的眼中閃過一絲不可思議,他的身份這麽快就被戳穿了嗎,要知道在吳國軍中,也隻有一小部分人知道周峻和周瑜的關係。
不過詫異也隻有一瞬間,周峻確實是周瑜哥哥的兒子,周瑜的親侄子,這一點無論在曆史上還是九州裏都是如此,所以在周瑜的耳濡目染下,周峻的能力值也不錯,不會因為自己的身份被點破就慌亂無比。
“各位大人,大都督有令,希望楚國的兵馬能夠一並出動,協助吳國兵馬攻打淮溪城,趕走魏國盤踞在我大吳國土的兵馬。”周峻連忙說道。
“什麽時候?”陳平問道。
“越快越好,甘寧將軍和朱桓將軍那邊應該也收到消息了,大都督也已經領兵整裝待發,明日便進發淮溪城。”周峻連忙說道。
陳平笑了笑,他倒是沒想到周瑜這麽心急,雖然他已經猜到周瑜的目標肯定是淮溪城,但按照他的設想,周瑜有可能要佯攻一下景泰城和聽濤城,想不到調撥些魏軍的兵馬走,結果周瑜如此果決,打算畢其功於一役,在淮溪城就跟魏軍一決勝負。
“勞煩周公子回去告訴周大都督,就說我楚國目前有兵馬八千,等到明日一早便向淮溪城進發。”陳平笑著說道。
陳平的承諾讓周峻十分激動,尤其是當他聽說楚國的兵馬有足足八千後,那更是驚喜的無以複加,當下他便對著陳平拱手行禮道:“在下先在此多謝楚國和陳大人鼎力相助。”
陳平點了點頭道:“無需多禮,現在楚國和吳國結盟共抗魏國,所謂唇亡齒寒,這個道理本相懂,若非還有曹仁和呂布虎視眈眈,我大楚定然要全軍出擊,幫助吳國擊潰魏國。”
陳平的話讓周峻頗為感動,而且他也不認為陳平所說有假,畢竟陳平剛剛說的都是實話,這一點他都懂,不過周峻還是太年輕了,陳平此人的心思遠比他所想的要深沉,而楚國大費周章派兵來援,也絕不僅僅是吳國的一個感謝就可以收手的。
周峻婉言謝絕了陳平要設宴款待他的提議,而是徑直興衝衝的返回淮溪城,他要用最快的速度告訴周瑜這個好消息。
看著周峻離去的身影,陳平笑了笑,而田再彪則在一旁問道:“陳相,我們明明有一萬五千兵馬,您怎麽隻說有八千人?”
陳平看向田再彪道:“田將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等千裏迢迢率兵來援,可不是為了得到吳國一句輕描淡寫的感謝,而是要用實質性的利益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