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戰火重燃
九州,開局忽悠項羽做我哥 作者:瓜嘰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開不是傻子,他做出的選擇和孫堅一致,因為他也很清楚,目前局勢下必須要穩住南陳,如果南陳因為沒有得到援助而撕毀盟約,甚至是讓出道路給魏國和北齊,那對於楚國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
“陛下,為今之計恐怕隻能調撥楚王殿下的兵馬了。”沮授站出來說道。
沮授的想法和項開不謀而合,楚國雖然蒸蒸日上,但休養生息的日子還是太短了一些,所以現在除了項羽的兵馬外,也就隻剩下賀齊和京城內的部分宿衛軍和禦林軍可以調動。
“崔乾佑。”在思索了一會後,項開開口道。
“微臣在。”崔乾佑連忙站出來說道。
“著你帶八千宿衛軍,星夜趕往楚陳邊境增援楚王,抵達後留在楚王麾下聽命,若此戰大勝而歸,你這兵部侍郎的位置也該變一變了。”項開淡淡的說道。
崔乾佑乃是唐中期名將,此人熟讀兵法,有勇有謀,畢竟能夠大敗同為名將的哥舒翰、封常清,那也不是一般人了。
不過來到九州後,崔乾佑並沒有選擇入軍中,而是上任兵部,而現在楚國的兵部還沒有尚書,崔乾佑的能力又不錯,隻是少了些資曆和功勞,項開讓他跟隨項羽也算是刷刷功績,讓他成為兵部尚書時沒有這麽多阻礙。
而且項開雖然不知道魏國和北齊進攻南陳究竟是什麽陣容,但估摸著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項羽麾下猛將是多,但卻缺少智將,有崔乾佑在也可以讓項羽有個人商量。
而且以崔乾佑的身份,倒也能夠勸諫勸諫項羽,免得項羽衝動行事。
而崔乾佑也很清楚項開的打算,這讓他心中頗為感激,所以他站出身來拱手道:“請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負期盼,協助楚王殿下克敵製勝。”
而有些大臣也帶著羨慕的眼神看著崔乾佑,不得不說崔乾佑的運氣極好,當年他可不是從科舉入仕,而是從招賢館開始,恰好那個時候項開對招賢館極其重視,而崔乾佑也是一帆風順的進入楚國朝堂上,更是位列兵部侍郎之職。
而那個時候原兵部尚書徐庶卸任,改為南平道節度使,崔乾佑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偏巧他的能力也極其出眾,將兵部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條。
現在項開更是給崔乾佑機會,讓他與項羽一道出兵增援南陳,到時候隻需立下幾個小功勞,就可以輕輕鬆鬆升任兵部尚書。
不過眾人除了羨慕以外倒也沒說什麽,畢竟這都是崔乾佑自身的能力,別人想嫉妒就嫉妒不來。
“啟稟陛下,南陳使臣求見。”就在此時,禦林軍大統領董芳走進來拱手道。
項開點了點頭道:“除了沮授、駱養性和崔乾佑外,其餘愛卿可以回去了。”
“董芳,你去將那使臣帶上來。”隨後,項開又轉頭對著董芳吩咐道。
很快,董芳便將徐陵帶了上來,而當項開看到來人後他便笑了,原來是徐陵這個老熟人。
“南陳使臣,左光祿大夫徐陵拜見武帝陛下。”徐陵恭敬行禮道。
“徐大人不必多禮了,你我又不是初次見麵。”項開笑著說道。
“武帝陛下,在下此次前來是有十萬火急之事……”
還不等徐陵說完,項開便打斷了他的話語道:“朕都知道了,南陳被魏國和北齊突襲,所以來找我楚國求援是嗎?”
“正是如此。”徐陵點了點頭道。
“徐大人你放心,南陳與我楚國乃是攻守同盟之友,南陳被進攻,我大楚當然不能坐視不管,朕已經決定,由我大楚楚王項羽親自領兵兩萬救援南陳,這位是我大楚兵部侍郎崔乾佑,他也將率領宿衛軍八千人一同前往。”項開指著崔乾佑說道。
“多謝武帝陛下。”聽到項開如此果決,派出了整整兩萬八千援軍後,徐陵也是由衷的說道。
“我大楚當與南陳守望相助,南陳被進攻,我大楚自然要幫。”項開淡淡的說道。
時間不等人,在徐陵的一再催促下,項開當即便命令崔乾佑明日便開拔前往與項羽會合,一旦兩軍會合後,立刻奔赴南陳。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等到第三天一切準備就緒後,徐陵便跟著崔乾佑離開了京城,趕赴楚陳邊境。
南陳的徐陵和袁君正速度都很快,楚國和吳國的援軍都已經在路上了。
而吳明徹的先鋒大軍也已經趕到了鐵錫城,與程文季合兵一處。
不過吳明徹剛剛趕到鐵錫城後,他就大發雷霆,原因自然就是因為鐵錫城目前的情況跟之前程文季上報給朝廷的戰報完全不一樣。
要知道程文季之前的戰報上可是寫雖然銘山城被破,但他和程靈洗的兵馬並沒有多少損失便退守鐵錫城,所以吳明徹估計鐵錫城那邊至少還有五萬左右的兵馬。
結果到了鐵錫城一看,程靈洗率領大部分兵馬不知所蹤,而鐵錫城上下隻剩下一萬多人,反觀魏國和北齊聯軍那邊,至少有七八萬兵馬,而且據可靠消息,北齊還在不斷增兵,想要以銘山城為橋頭堡,開始朝著南陳腹地推進。
這消息可是打了吳明徹一個措手不及,所以他立刻將程文季和淳於量等將領統統叫過來,想要從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
“文季,我與你父親也有些交情,你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但是現在陛下有旨,鐵錫城上下由本將坐鎮指揮,這一點你可明白?”吳明徹瞥了一眼程文季道。
“末將明白。”程文季低著頭說道。
紙終究包不住火,這一點程文季和淳於量等人都很明白,但他們也知道吳明徹的為人,所以他們有把握說服吳明徹。
“好,那本將就直說了,鐵錫城的情況本將已經大致了解了,但是這與你們呈上來的戰報有很大不同,還請程小將軍給本將解釋解釋,你的父親程靈洗去哪裏了,四萬多大軍又去哪裏了?”吳明徹雙眼微眯道。
“吳將軍,事情是這樣的……”淳於量剛想說話時,卻被吳明徹打斷了。
“淳於將軍把嘴巴閉上,此地你不是主帥,所知道的情況定然不如程將軍詳細,現在馬上退下!”
淳於量知道現在吳明徹十分氣憤,他當然不敢反駁,所以他隻是拱了拱手隨後乖乖退到一旁。
“你說。”吳明徹指著程文季道。
程文季畢竟年輕,雖然之前淳於量跟他提到過如果吳明徹問起來應該如何回答,但是現在麵對吳明徹的步步緊逼,程文季就好像大腦一片空白一般。
但很快,程文季便回過神來,他開始給吳明徹講述銘山城被破之前的事情。
實際上魏國大規模的調動並沒有瞞過銘山城的程靈洗,隻不過程靈洗不太確定這數萬魏國大軍的目標是誰,畢竟南陳跟魏國從來沒有衝突,而張遼和於禁也是從北齊繞路到南陳的銘山城,所以程靈洗才沒有第一時間把消息傳回京城。
但是當魏國的兵鋒直指銘山城時,程靈洗才意識到自己大錯特錯了,因為魏國的目標真的是南陳,而那個時候再開始戒備明顯有些來不及了。
而程靈洗心中很清楚,銘山城和鐵錫城這兩座城池守不了太久,如果這兩座城池都丟了,南陳可就要先喪失四分之一的國土了。
於是在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後,程靈洗終於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攻敵所必救,以此來拖延敵軍的腳步,牽製住他們好讓南陳有足夠的時間調兵遣將。
“陛下,為今之計恐怕隻能調撥楚王殿下的兵馬了。”沮授站出來說道。
沮授的想法和項開不謀而合,楚國雖然蒸蒸日上,但休養生息的日子還是太短了一些,所以現在除了項羽的兵馬外,也就隻剩下賀齊和京城內的部分宿衛軍和禦林軍可以調動。
“崔乾佑。”在思索了一會後,項開開口道。
“微臣在。”崔乾佑連忙站出來說道。
“著你帶八千宿衛軍,星夜趕往楚陳邊境增援楚王,抵達後留在楚王麾下聽命,若此戰大勝而歸,你這兵部侍郎的位置也該變一變了。”項開淡淡的說道。
崔乾佑乃是唐中期名將,此人熟讀兵法,有勇有謀,畢竟能夠大敗同為名將的哥舒翰、封常清,那也不是一般人了。
不過來到九州後,崔乾佑並沒有選擇入軍中,而是上任兵部,而現在楚國的兵部還沒有尚書,崔乾佑的能力又不錯,隻是少了些資曆和功勞,項開讓他跟隨項羽也算是刷刷功績,讓他成為兵部尚書時沒有這麽多阻礙。
而且項開雖然不知道魏國和北齊進攻南陳究竟是什麽陣容,但估摸著也不是那麽好對付的,項羽麾下猛將是多,但卻缺少智將,有崔乾佑在也可以讓項羽有個人商量。
而且以崔乾佑的身份,倒也能夠勸諫勸諫項羽,免得項羽衝動行事。
而崔乾佑也很清楚項開的打算,這讓他心中頗為感激,所以他站出身來拱手道:“請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負期盼,協助楚王殿下克敵製勝。”
而有些大臣也帶著羨慕的眼神看著崔乾佑,不得不說崔乾佑的運氣極好,當年他可不是從科舉入仕,而是從招賢館開始,恰好那個時候項開對招賢館極其重視,而崔乾佑也是一帆風順的進入楚國朝堂上,更是位列兵部侍郎之職。
而那個時候原兵部尚書徐庶卸任,改為南平道節度使,崔乾佑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偏巧他的能力也極其出眾,將兵部之事打理得井井有條。
現在項開更是給崔乾佑機會,讓他與項羽一道出兵增援南陳,到時候隻需立下幾個小功勞,就可以輕輕鬆鬆升任兵部尚書。
不過眾人除了羨慕以外倒也沒說什麽,畢竟這都是崔乾佑自身的能力,別人想嫉妒就嫉妒不來。
“啟稟陛下,南陳使臣求見。”就在此時,禦林軍大統領董芳走進來拱手道。
項開點了點頭道:“除了沮授、駱養性和崔乾佑外,其餘愛卿可以回去了。”
“董芳,你去將那使臣帶上來。”隨後,項開又轉頭對著董芳吩咐道。
很快,董芳便將徐陵帶了上來,而當項開看到來人後他便笑了,原來是徐陵這個老熟人。
“南陳使臣,左光祿大夫徐陵拜見武帝陛下。”徐陵恭敬行禮道。
“徐大人不必多禮了,你我又不是初次見麵。”項開笑著說道。
“武帝陛下,在下此次前來是有十萬火急之事……”
還不等徐陵說完,項開便打斷了他的話語道:“朕都知道了,南陳被魏國和北齊突襲,所以來找我楚國求援是嗎?”
“正是如此。”徐陵點了點頭道。
“徐大人你放心,南陳與我楚國乃是攻守同盟之友,南陳被進攻,我大楚當然不能坐視不管,朕已經決定,由我大楚楚王項羽親自領兵兩萬救援南陳,這位是我大楚兵部侍郎崔乾佑,他也將率領宿衛軍八千人一同前往。”項開指著崔乾佑說道。
“多謝武帝陛下。”聽到項開如此果決,派出了整整兩萬八千援軍後,徐陵也是由衷的說道。
“我大楚當與南陳守望相助,南陳被進攻,我大楚自然要幫。”項開淡淡的說道。
時間不等人,在徐陵的一再催促下,項開當即便命令崔乾佑明日便開拔前往與項羽會合,一旦兩軍會合後,立刻奔赴南陳。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等到第三天一切準備就緒後,徐陵便跟著崔乾佑離開了京城,趕赴楚陳邊境。
南陳的徐陵和袁君正速度都很快,楚國和吳國的援軍都已經在路上了。
而吳明徹的先鋒大軍也已經趕到了鐵錫城,與程文季合兵一處。
不過吳明徹剛剛趕到鐵錫城後,他就大發雷霆,原因自然就是因為鐵錫城目前的情況跟之前程文季上報給朝廷的戰報完全不一樣。
要知道程文季之前的戰報上可是寫雖然銘山城被破,但他和程靈洗的兵馬並沒有多少損失便退守鐵錫城,所以吳明徹估計鐵錫城那邊至少還有五萬左右的兵馬。
結果到了鐵錫城一看,程靈洗率領大部分兵馬不知所蹤,而鐵錫城上下隻剩下一萬多人,反觀魏國和北齊聯軍那邊,至少有七八萬兵馬,而且據可靠消息,北齊還在不斷增兵,想要以銘山城為橋頭堡,開始朝著南陳腹地推進。
這消息可是打了吳明徹一個措手不及,所以他立刻將程文季和淳於量等將領統統叫過來,想要從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
“文季,我與你父親也有些交情,你也算是我看著長大的,但是現在陛下有旨,鐵錫城上下由本將坐鎮指揮,這一點你可明白?”吳明徹瞥了一眼程文季道。
“末將明白。”程文季低著頭說道。
紙終究包不住火,這一點程文季和淳於量等人都很明白,但他們也知道吳明徹的為人,所以他們有把握說服吳明徹。
“好,那本將就直說了,鐵錫城的情況本將已經大致了解了,但是這與你們呈上來的戰報有很大不同,還請程小將軍給本將解釋解釋,你的父親程靈洗去哪裏了,四萬多大軍又去哪裏了?”吳明徹雙眼微眯道。
“吳將軍,事情是這樣的……”淳於量剛想說話時,卻被吳明徹打斷了。
“淳於將軍把嘴巴閉上,此地你不是主帥,所知道的情況定然不如程將軍詳細,現在馬上退下!”
淳於量知道現在吳明徹十分氣憤,他當然不敢反駁,所以他隻是拱了拱手隨後乖乖退到一旁。
“你說。”吳明徹指著程文季道。
程文季畢竟年輕,雖然之前淳於量跟他提到過如果吳明徹問起來應該如何回答,但是現在麵對吳明徹的步步緊逼,程文季就好像大腦一片空白一般。
但很快,程文季便回過神來,他開始給吳明徹講述銘山城被破之前的事情。
實際上魏國大規模的調動並沒有瞞過銘山城的程靈洗,隻不過程靈洗不太確定這數萬魏國大軍的目標是誰,畢竟南陳跟魏國從來沒有衝突,而張遼和於禁也是從北齊繞路到南陳的銘山城,所以程靈洗才沒有第一時間把消息傳回京城。
但是當魏國的兵鋒直指銘山城時,程靈洗才意識到自己大錯特錯了,因為魏國的目標真的是南陳,而那個時候再開始戒備明顯有些來不及了。
而程靈洗心中很清楚,銘山城和鐵錫城這兩座城池守不了太久,如果這兩座城池都丟了,南陳可就要先喪失四分之一的國土了。
於是在經過一夜的深思熟慮後,程靈洗終於想出來一個辦法,那就是攻敵所必救,以此來拖延敵軍的腳步,牽製住他們好讓南陳有足夠的時間調兵遣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