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 密旨
九州,開局忽悠項羽做我哥 作者:瓜嘰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武點了點頭,之前崔乾佑將張議潮介紹給項羽時,朱武正在思考接下來的籌劃,所以並沒有過多注意張議潮。
現在好不容易空閑下來,朱武這才開始好好打量了張議潮一番。
麵對朱武的眼神,張議潮連忙對著朱武行禮道:“宿衛軍都伯張議潮拜見朱大人。”
朱武笑著扶起了張議潮道:“現在情況緊急,那就不必多禮了,既然崔大人說你頗有才識,那想必就是事實,既然如此你也坐吧,一起來聽聽我與崔大人的謀劃,看看還有什麽查漏補缺的地方。”
隨後,朱武、崔乾佑和張議潮分位而坐。
朱武開口道:“今日如此緊急派陶將軍護送崔大人你來,崔大人這一路率軍趕來舟車勞頓,倒是應該先在這給崔大人賠個不是。”
崔乾佑笑著擺了擺手道:“朱大人說的這是什麽話,陛下派在下領軍來此增援楚王殿下,可不是來遊山玩水的,既然有要緊軍情,那在下要是不來,豈不是枉為人臣,要是延誤了軍機,那在下的罪責可就更大了。”
對於崔乾佑的回答,朱武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朱武將項羽和自己的想法都仔仔細細的講述了一遍,在講完後,朱武頓了一下道:“陛下先後派遣楚王殿下和崔大人你領大軍進入南陳,其背後一定另有深意,如果在下所料不錯,崔大人身上一定有一份陛下的聖旨吧。”
崔乾佑先是一愣,隨後笑著點了點頭,當年綽號“神機軍師”的朱武果然名不虛傳,他還真的猜對了。
當初項開命令崔乾佑率領宿衛軍增援南陳,在當天夜晚,正在自家府邸準備休息的崔乾佑迎來了幾個不速之客。
原本崔乾佑還想將這些人推脫走,畢竟他明日就要率軍前往,隻要一切順利,兵部尚書之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現在這些迎來送往他是沒什麽心思的。
不過很快,他便親自出門迎接了,因為門房給他送來了一枚五爪金龍的玉佩,在這個楚國,有資格擁有這枚玉佩的人隻有一個,所以他的身份不言而喻。
來人正是身為楚國皇帝的項開,跟在項開身後的還有禦林軍的兩位正副統領董芳、伍保以及近侍潘崇徹,此行項開前來就是要給崔乾佑一封密旨,而這份旨意他要一直保留,直到親手交給項羽或者朱武為止。
在這一路上,崔乾佑按耐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沒有將這份密旨打開,終於來到了此處與項羽會合。
隻不過因為宴席之上有周羅睺、羊翔這些外人在,所以崔乾佑也就沒把這封密旨拿出來,原本他想在宴席結束後再將密旨交給項羽,但看到項羽依舊醉倒,所以他便息了這份心思,打算明日再交給項羽,反正不過一夜而已。
但是現在朱武點破這個秘密愛,再加上臨行之前項開說過,這封密旨可以交給項羽,但同樣也可以交給作為軍師祭酒的朱武,於是崔乾佑連忙從懷中拿出了那封密旨。
朱武連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接過那封密旨,迫不及待的打開開始細細閱讀起來。
崔乾佑和張議潮看著朱武的神情不斷在變,隨後崔乾佑按耐不住好奇心問道:“朱大人,不知陛下這封密旨上寫著什麽。”
朱武長籲一口氣,將密旨遞給崔乾佑和道:“陛下有旨,此番進軍南陳,援助南陳隻是第二,首要任務是將我大楚邊境往外擴張一百裏,將包括南沙關在內共計兩座關隘,六座城池納入我大楚領土。”
這封密旨上說的很明白了,從楚國的邊境開始算起,一直到現在眾將駐紮的揚天城,這些土地城池要全部收入囊中,而這也是項開派遣重兵入南陳的目的,畢竟能夠如此正大光明進入南陳領土,這麽好的一個機會,任誰都不會錯過的。
看完這封密旨上的內容後,饒是之前有些猜測的崔乾佑也倒吸了一口涼氣。
實際上想要拿下這百裏土地沒有這麽簡單,據崔乾佑這一路過來所知,南沙關、南塵關這兩座關隘至少有一萬兵馬,而周羅睺這位南陳大將為什麽在形勢如此危急之下卻依舊坐鎮在此,毫無疑問他是用來防備楚國大軍的。
“朱大人,不知這周羅睺有多少兵馬?”崔乾佑皺著眉頭問道。
朱武淡淡的說道:“兩萬。”
這段時間朱武一直想方設法探查周遭南陳兵力部屬,而這也是因為朱武始終認為項開派遣重兵援助,絕對不是這麽簡單的,而今日的密旨也告訴他,他全都猜對了。
“揚雲城內有兩萬南陳士卒,南沙關、南塵關至少有一萬,現在南陳形勢如此危急,周圍五座城池肯定也有守軍駐紮,也就是說敵軍至少有四萬兵馬,當真是有些棘手。”就在此時,剛剛一言不發的張議潮突然開口道。
“不過陛下密旨裏也說了,賀齊將軍的兵馬會負責在後接應,他那裏有兩萬左右的大軍,而且陛下說了,如果需要,陳慶之將軍的白袍軍隨時可以支援。”說罷,崔乾佑將那封密旨遞給了張議潮,示意他好好看完。
賀齊大軍原本布置在楚國和吳國的邊境,即便吳國和楚國抱團取暖,乃是攻守同盟,但是必要的防範還是不少的。
所以項開便命令賀齊帶著解珍、解寶兩將駐守西山城,而現在吳國一部分大軍與魏國兵馬對峙,另一部分兵馬則是深入南陳,所以防備很是空虛,這也是為什麽項開終於可以將賀齊和陳慶之的兵馬調撥出來的原因。
“賀齊將軍久在楚吳邊境負責防範吳國,而這段時間裏他也一直在招兵買馬,據在下所知,他麾下至少有一萬五千兵馬左右,而陳慶之將軍的白袍軍雖然隻有七千人,但卻是陛下花大力氣打造的,所以堪稱精銳,有這兩位將軍助力,完成陛下所說倒容易許多。”崔乾佑淡淡的說道。
“而且別忘了,大將軍在離開邊境之前,曾經命令徐榮和史進兩位將軍率領一部分兵馬留守,所以我們的援軍不比他們少。”朱武笑著說道。
正在崔乾佑和朱武商討之時,一支大軍正朝著楚國與南陳邊境進發。
領頭之人正是賀齊,此番吞並南陳領土事大,不得不讓項開十分謹慎,原本項開並不想將賀齊的兵馬調過來,畢竟吳國依舊需要嚴防死守,不過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最終項開還是下了一道聖旨,命令賀齊率領麾下大部兵馬趕至楚國與南陳邊境,隨時準備支援。
而接到這道聖旨後,賀齊同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十分疑惑為什麽在這個節骨眼上項開讓他率軍趕往邊境,不過在曆史上身為吳國名將的賀齊都猜不到,那他麾下的解珍、解寶等人就更猜不到了。
但是軍令如山,既然項開下了這道聖旨,賀齊也沒有繼續多想,他馬上命令沈演之率領三千兵馬繼續留守,監視吳國邊境的程普大軍一舉一動,而他則帶著其餘兵馬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楚陳邊境。
而距離賀齊這支大軍不過二十裏處,也有一支數千人的大軍朝著同樣的地方而去。
這支兵馬人數不多,攏共隻有三千多人,但這三千人的著裝卻是出奇的一致,全部身披白袍,胯下駿馬,顯得十分神氣。
而領頭之人正是大楚平東將軍陳慶之以及他麾下的白袍騎兵。
現在好不容易空閑下來,朱武這才開始好好打量了張議潮一番。
麵對朱武的眼神,張議潮連忙對著朱武行禮道:“宿衛軍都伯張議潮拜見朱大人。”
朱武笑著扶起了張議潮道:“現在情況緊急,那就不必多禮了,既然崔大人說你頗有才識,那想必就是事實,既然如此你也坐吧,一起來聽聽我與崔大人的謀劃,看看還有什麽查漏補缺的地方。”
隨後,朱武、崔乾佑和張議潮分位而坐。
朱武開口道:“今日如此緊急派陶將軍護送崔大人你來,崔大人這一路率軍趕來舟車勞頓,倒是應該先在這給崔大人賠個不是。”
崔乾佑笑著擺了擺手道:“朱大人說的這是什麽話,陛下派在下領軍來此增援楚王殿下,可不是來遊山玩水的,既然有要緊軍情,那在下要是不來,豈不是枉為人臣,要是延誤了軍機,那在下的罪責可就更大了。”
對於崔乾佑的回答,朱武滿意的點了點頭。
隨後,朱武將項羽和自己的想法都仔仔細細的講述了一遍,在講完後,朱武頓了一下道:“陛下先後派遣楚王殿下和崔大人你領大軍進入南陳,其背後一定另有深意,如果在下所料不錯,崔大人身上一定有一份陛下的聖旨吧。”
崔乾佑先是一愣,隨後笑著點了點頭,當年綽號“神機軍師”的朱武果然名不虛傳,他還真的猜對了。
當初項開命令崔乾佑率領宿衛軍增援南陳,在當天夜晚,正在自家府邸準備休息的崔乾佑迎來了幾個不速之客。
原本崔乾佑還想將這些人推脫走,畢竟他明日就要率軍前往,隻要一切順利,兵部尚書之位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現在這些迎來送往他是沒什麽心思的。
不過很快,他便親自出門迎接了,因為門房給他送來了一枚五爪金龍的玉佩,在這個楚國,有資格擁有這枚玉佩的人隻有一個,所以他的身份不言而喻。
來人正是身為楚國皇帝的項開,跟在項開身後的還有禦林軍的兩位正副統領董芳、伍保以及近侍潘崇徹,此行項開前來就是要給崔乾佑一封密旨,而這份旨意他要一直保留,直到親手交給項羽或者朱武為止。
在這一路上,崔乾佑按耐住了自己的好奇心,沒有將這份密旨打開,終於來到了此處與項羽會合。
隻不過因為宴席之上有周羅睺、羊翔這些外人在,所以崔乾佑也就沒把這封密旨拿出來,原本他想在宴席結束後再將密旨交給項羽,但看到項羽依舊醉倒,所以他便息了這份心思,打算明日再交給項羽,反正不過一夜而已。
但是現在朱武點破這個秘密愛,再加上臨行之前項開說過,這封密旨可以交給項羽,但同樣也可以交給作為軍師祭酒的朱武,於是崔乾佑連忙從懷中拿出了那封密旨。
朱武連忙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接過那封密旨,迫不及待的打開開始細細閱讀起來。
崔乾佑和張議潮看著朱武的神情不斷在變,隨後崔乾佑按耐不住好奇心問道:“朱大人,不知陛下這封密旨上寫著什麽。”
朱武長籲一口氣,將密旨遞給崔乾佑和道:“陛下有旨,此番進軍南陳,援助南陳隻是第二,首要任務是將我大楚邊境往外擴張一百裏,將包括南沙關在內共計兩座關隘,六座城池納入我大楚領土。”
這封密旨上說的很明白了,從楚國的邊境開始算起,一直到現在眾將駐紮的揚天城,這些土地城池要全部收入囊中,而這也是項開派遣重兵入南陳的目的,畢竟能夠如此正大光明進入南陳領土,這麽好的一個機會,任誰都不會錯過的。
看完這封密旨上的內容後,饒是之前有些猜測的崔乾佑也倒吸了一口涼氣。
實際上想要拿下這百裏土地沒有這麽簡單,據崔乾佑這一路過來所知,南沙關、南塵關這兩座關隘至少有一萬兵馬,而周羅睺這位南陳大將為什麽在形勢如此危急之下卻依舊坐鎮在此,毫無疑問他是用來防備楚國大軍的。
“朱大人,不知這周羅睺有多少兵馬?”崔乾佑皺著眉頭問道。
朱武淡淡的說道:“兩萬。”
這段時間朱武一直想方設法探查周遭南陳兵力部屬,而這也是因為朱武始終認為項開派遣重兵援助,絕對不是這麽簡單的,而今日的密旨也告訴他,他全都猜對了。
“揚雲城內有兩萬南陳士卒,南沙關、南塵關至少有一萬,現在南陳形勢如此危急,周圍五座城池肯定也有守軍駐紮,也就是說敵軍至少有四萬兵馬,當真是有些棘手。”就在此時,剛剛一言不發的張議潮突然開口道。
“不過陛下密旨裏也說了,賀齊將軍的兵馬會負責在後接應,他那裏有兩萬左右的大軍,而且陛下說了,如果需要,陳慶之將軍的白袍軍隨時可以支援。”說罷,崔乾佑將那封密旨遞給了張議潮,示意他好好看完。
賀齊大軍原本布置在楚國和吳國的邊境,即便吳國和楚國抱團取暖,乃是攻守同盟,但是必要的防範還是不少的。
所以項開便命令賀齊帶著解珍、解寶兩將駐守西山城,而現在吳國一部分大軍與魏國兵馬對峙,另一部分兵馬則是深入南陳,所以防備很是空虛,這也是為什麽項開終於可以將賀齊和陳慶之的兵馬調撥出來的原因。
“賀齊將軍久在楚吳邊境負責防範吳國,而這段時間裏他也一直在招兵買馬,據在下所知,他麾下至少有一萬五千兵馬左右,而陳慶之將軍的白袍軍雖然隻有七千人,但卻是陛下花大力氣打造的,所以堪稱精銳,有這兩位將軍助力,完成陛下所說倒容易許多。”崔乾佑淡淡的說道。
“而且別忘了,大將軍在離開邊境之前,曾經命令徐榮和史進兩位將軍率領一部分兵馬留守,所以我們的援軍不比他們少。”朱武笑著說道。
正在崔乾佑和朱武商討之時,一支大軍正朝著楚國與南陳邊境進發。
領頭之人正是賀齊,此番吞並南陳領土事大,不得不讓項開十分謹慎,原本項開並不想將賀齊的兵馬調過來,畢竟吳國依舊需要嚴防死守,不過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最終項開還是下了一道聖旨,命令賀齊率領麾下大部兵馬趕至楚國與南陳邊境,隨時準備支援。
而接到這道聖旨後,賀齊同樣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十分疑惑為什麽在這個節骨眼上項開讓他率軍趕往邊境,不過在曆史上身為吳國名將的賀齊都猜不到,那他麾下的解珍、解寶等人就更猜不到了。
但是軍令如山,既然項開下了這道聖旨,賀齊也沒有繼續多想,他馬上命令沈演之率領三千兵馬繼續留守,監視吳國邊境的程普大軍一舉一動,而他則帶著其餘兵馬以最快的速度趕往楚陳邊境。
而距離賀齊這支大軍不過二十裏處,也有一支數千人的大軍朝著同樣的地方而去。
這支兵馬人數不多,攏共隻有三千多人,但這三千人的著裝卻是出奇的一致,全部身披白袍,胯下駿馬,顯得十分神氣。
而領頭之人正是大楚平東將軍陳慶之以及他麾下的白袍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