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不同往日。
老太太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紅藥是再無指望的了。
見七爺進來,紅藥一時略顯局促,也無心上前搭話,她做出一副有事要趕著去辦的樣子,腳步匆匆地就往外頭去了,中間隻向七爺匆匆行了個福禮。
紅藥一去,堂屋裏一時隻剩下菱月一個大丫鬟。
其他都是做粗使的丫鬟婆子。
菱月放下手裏的活計,上前對著七爺行禮道:“老太太在裏間跟蔡媽媽說話呢,七爺請稍等片刻,容奴婢進去通稟一聲。”
老太太和七爺祖孫關係親厚,若是平日裏,直接帶七爺進去便是,偏今日裏老太太單獨留了蔡媽媽說話,不先通稟一聲是不成的。
菱月福禮的時候,按著規矩眼睫低垂,不亂瞟不亂看。
從她的視線,隻能看到七爺一雙深褐色的皮靴,還有半身青灰色的毛皮大氅。
倒也不是獨獨對七爺如此。
菱月因著自己有幾分姿色,向來很注意和府上的男主子們保持距離,除了十歲以下的孩童,對府上上上下下的男性主子,菱月一貫是有禮而不親近的。
顧七垂下眼睫,目光落在菱月低垂的、姣好的臉蛋上。
下大雪的夜晚,樹枝上挑起的一盞燈籠,燈籠下兀自在玩雪的雪中精靈一般的美人。
顧七眼神兒好,記性也上佳。
看到眼前的女孩子,那晚的記憶便不由自主地湧現在眼前。
曾經,顧七對這個叫菱月的丫鬟觀感很一般。
他承認她聰明,但她聰明得過了頭。
心機太深了,讓人不喜。
直到那個雪夜。
顧七遠遠地瞧見她獨自一人在燈下玩雪。
沒有心機,沒有陰謀詭計。
有的隻是簡簡單單的快樂。
單純而美好。
那一刻,某些認知動搖了。
顧七不禁自問,一個心機深沉的女子,也能有這般稚氣的舉動麽?
也許隻是因為她之前的所作所為讓他不高興了,他就對她心生偏見。
菱月哪裏知道顧七在想些什麽,她這廂行禮畢,便轉身去往裏頭的暖閣,給老太太傳話去了。
顧七收回視線,目光落到一旁的熏香爐上。
菱月方才放下的時候,該做的工夫差不多都做好了,此刻香爐裏有一點香氣傳來,因為是剛開始的味道,那香氣幽幽的,卻不容忽視。
第24章
暖閣裏老太太正跟蔡媽媽說著紅藥的事情。
老太太給了紅藥兩個人選,這兩個人選,便是老太太差遣了蔡媽媽給挑來的。
眼下老太太手上拿著兩張紅紙,紅紙上分別寫著這兩個人的情況。
老太太道:“這個年齡大些了,比紅藥大著五六歲呢。要是隻大個兩三歲倒還合適些。這個人長得怎麽樣?”
蔡媽媽道:“長相上就是一般人。不過這個人很知道上進,頭腦也靈活,聽宮大管事說,這個人在他手底下向來是很得力的,這不年紀輕輕的就升上管事了。他就是眼光高,之前說的親都不滿意,這才拖到這個歲數。”
老太太道:“年齡又大,長得又一般,和紅藥站在一起隻怕不般配。”
蔡媽媽一聽就笑了:“再沒有比咱家老太太更喜歡漂亮人的。隻是俗話說郎才女貌,男人不在相貌,還是得挑那些有能為會辦事的,這樣才實惠不是。”
老太太道:“話是這麽說。”
老太太又問:“他娘是哪個?我見過沒有?”
蔡媽媽道:“去年過年的時候他娘來給老太太磕過頭的,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他娘當時跟著宮大家的來的,四十來歲,穿著個灰鼠皮的褂子,是個長臉。”
老太太想起來了:“是她呀。那個人一臉的精明像,做婆婆怕不是個好相處的。”
蔡媽媽笑道:“那您看看董家的這個,這個過了年才十八,年輕輕的一個小夥子,長得也精神。和紅藥站一處保管般配。他娘我也見過,說話爽氣,通情達理的一個人。這一家子經營著一家大油坊,家裏使著好幾個下人呢,紅藥要是嫁進去,進門就做少奶奶,這輩子不用愁。”
老太太“唔”了一聲,闔上眼睛想了一想。
甘蔗沒有兩頭甜。
真選了姓董的這戶人家,紅藥就要嫁到外頭去了。
在老太太的心目中,外頭的日子到底清苦些,跟府裏是比不得的。
這原也是實情。
外頭的日子不好過,便是府上不得臉的下人,日子過得也比外頭的普通人家要強些。
老太太睜開眼睛,一錘定音道:“就這一家吧,就這家姓董的。”
老太太把董家的這張紅紙給了蔡媽媽,道:“嫁到外頭也有嫁到外頭的好處。以後自己當家做主,不用再伺候人,日子過得清閑,也能挺起腰來做人。以後生下的兒女也不用再當下人了。這日子好好經營,未必就比不上嫁給咱家的家生子。就讓紅藥到外頭好好地過她的小日子去吧。”
這時候,菱月掀開軟簾,露出半邊身子來,帶著笑容稟報道:“老太太,七爺來請安了。”
軟簾是綢緞質地,鵝黃的底子,上麵繡著大紅色的牡丹紋樣。映襯著菱月嬌豔的臉蛋,當真是人比花嬌。
老太太看得養眼,心情不覺就好起來。
老太太笑道:“讓小七進來吧。”
菱月笑著答應一聲,這便去了。
七爺對老太太是很有孝心的。
平日裏時常會到榮怡堂來給老太太請安,逢上休沐日,更會陪著老太太多說一會兒話。
顧七大約在暖閣裏呆了兩刻鍾,顧七這一來,又勾起老太太一些感慨。
等顧七一走,老太太對蔡媽媽說道:“紅藥是個好孩子,伺候我這麽些年。我倒是想把這孩子往上送一送,讓這孩子以後有個好前程,能當半個主子,偏生這岔口,咱府上沒有合適的位置給她。”
老太太數擺著:“小一小四小六小十這幾個,後院裏頭本來就好些侍妾呢,總不能再往裏頭塞人。小二剛納了一房,再說了他媳婦也不是個能容人的。小七後院裏倒是有空,偏這個是最不合適的,小七的性子,紅藥和他就湊不到一塊去。小十六剛成親娶了媳婦,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再往下頭數,從小十七開始,都還沒娶媳婦呢,這就更不合適了。”
蔡媽媽笑道:“老太太的心自然是沒得說的。隻是個人有個人的緣法。紅藥的緣法就不落在咱們府裏頭。再說了,姓董的這戶人家難道就不好?人家家裏頭好幾個使喚的下人呢,紅藥嫁過去,一點粗活不用幹,空著手做少奶奶。若不是老太太關照,紅藥能有這樣的福氣?”
老太太笑道:“她們都是從小在我跟前長大的,跟我自家的女孩兒也差不了多少。我能不盼著她們好?隻盼著紅藥嫁過去能把她的小日子紅紅火火地過起來,這就比什麽都強了。”
當時她讓紅藥選一個,紅藥偏不自己選,非要讓她來做主。
這裏頭的小心思,菱月能看出來,老太太活了一輩子的人了,又有什麽看不穿的?
老太太隻是不計較,能包容的就包容。
老太太道:“你回頭就把事情安排起來吧,和董家商量一個就近的好日子,讓紅藥嫁過去吧。”
蔡媽媽笑道:“您老放心就是,我保證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老太太又道:“我本來想著等明年開春再說紅藥的事的,偏如今趕上小七這個事。紅藥是個要強的性子,心裏頭未必沒有想頭。要是她一門心思地往這上頭鑽,倒是耽誤她的青春。”
蔡媽媽在大戶人家混了大半輩子的人了,聽到這裏也有幾分感慨:“也就是老太太能這樣貼心貼意地為這些丫頭考慮了。換了別的主子,那是再不能夠的。能跟在老太太身邊,是這些丫頭三輩子修來的福氣。她們都是有福氣的人,老太太就盡管放心吧。”
老太太笑了,道:“成,那就借你吉言,她們個個都有福氣。”
蔡媽媽把寫著董家情況的那張紅紙往懷裏一放,跟老太太打了聲招呼便出去辦事了。
菱月正在外間堂屋裏做著活計,桌麵上放著一個針線簸籮,她手上在做一個抹額,此刻見蔡媽媽出來了,菱月這便收拾了手上的活計,進去伺候老太太。
老太太一見她就道:“你去叫你紅藥姐姐過來一趟,我有話跟她說。”
菱月聽老太太這樣說,心知紅藥的親事要定下來了,她答應一聲,這便去了。
***
過得兩日,錢媽媽養病養了一個來月,總算回到了惜紅院。
惜紅院的堂屋裏,二奶奶上下打量著有日子沒見的錢媽媽,道:“怎麽瘦了這麽多?”
錢媽媽這場罪真是受老了,原本白白胖胖的身子整個瘦下來一圈,整個人頗為滑稽地小了一號。
小了一號還在其次,錢媽媽原來雖然胖,但是她吃得好,臉色看起來就好,有光澤,如今剛病過一場,狀態跟之前不能比。
錢媽媽一聽二奶奶這話,張嘴就要訴苦,這時候就聽二奶奶又道:“瘦一點也好,原先也太胖了些,瘦一點對身體倒好。”
錢媽媽要訴苦的話頓時給噎在了嗓子眼裏。
她幹笑著附和道:“……可不是,原先想瘦還瘦不下來呢。”
錢媽媽的病情,二奶奶這便算是問候過了。
二奶奶開始向錢媽媽倒她這邊的苦水。
這段時間錢媽媽不在,二奶奶身邊也沒個可以說話的人。
身邊丫鬟婆子雖然不缺,可是有些事情,二奶奶隻會跟錢媽媽說。
這段時日二奶奶遇到許多不讓她順心的事兒。
頭一件是寧姨娘,這個人死也不肯好好地死,無端端地就得了癆病,這大節下的,給惜紅院平添多少晦氣。
大奶奶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凡事隻想著她自個兒,她手還伸到惜紅院裏來,借著寧姨娘給她自個兒刷名聲。
還有呢,惜紅院雖然走了一個寧姨娘,但是那個新納的卻也不是個好東西。可以說是狐狸精走了一個舊的,又來一個新的,二奶奶還是沒有安生日子可以過。
二奶奶喋喋不休地抱怨著這些不讓她順心的事兒,和不讓她順心的人。
這段日子錢媽媽不在,這些事情她隻能悶在心裏,也沒人幫她排解。
等二奶奶好容易告一段落,現在該錢媽媽給二奶奶出謀劃策了。
大奶奶是主子,整個京城顧府的中饋大權都握在大奶奶手裏頭,錢媽媽是再奈何她不得的。
新納的那房狐狸精二爺眼下正在熱乎勁兒上,還不到收拾她的時候。
要向二奶奶表忠心,還得從別處入手。
就聽錢媽媽道:“我的二奶奶喲,大奶奶的事兒還有那個狐狸精咱們都可以以後再論,不必急於一時。可是眼前有一個人,您要是不管管,等她飛上了枝頭,再想收拾她可就沒這麽容易了。”
老太太已經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紅藥是再無指望的了。
見七爺進來,紅藥一時略顯局促,也無心上前搭話,她做出一副有事要趕著去辦的樣子,腳步匆匆地就往外頭去了,中間隻向七爺匆匆行了個福禮。
紅藥一去,堂屋裏一時隻剩下菱月一個大丫鬟。
其他都是做粗使的丫鬟婆子。
菱月放下手裏的活計,上前對著七爺行禮道:“老太太在裏間跟蔡媽媽說話呢,七爺請稍等片刻,容奴婢進去通稟一聲。”
老太太和七爺祖孫關係親厚,若是平日裏,直接帶七爺進去便是,偏今日裏老太太單獨留了蔡媽媽說話,不先通稟一聲是不成的。
菱月福禮的時候,按著規矩眼睫低垂,不亂瞟不亂看。
從她的視線,隻能看到七爺一雙深褐色的皮靴,還有半身青灰色的毛皮大氅。
倒也不是獨獨對七爺如此。
菱月因著自己有幾分姿色,向來很注意和府上的男主子們保持距離,除了十歲以下的孩童,對府上上上下下的男性主子,菱月一貫是有禮而不親近的。
顧七垂下眼睫,目光落在菱月低垂的、姣好的臉蛋上。
下大雪的夜晚,樹枝上挑起的一盞燈籠,燈籠下兀自在玩雪的雪中精靈一般的美人。
顧七眼神兒好,記性也上佳。
看到眼前的女孩子,那晚的記憶便不由自主地湧現在眼前。
曾經,顧七對這個叫菱月的丫鬟觀感很一般。
他承認她聰明,但她聰明得過了頭。
心機太深了,讓人不喜。
直到那個雪夜。
顧七遠遠地瞧見她獨自一人在燈下玩雪。
沒有心機,沒有陰謀詭計。
有的隻是簡簡單單的快樂。
單純而美好。
那一刻,某些認知動搖了。
顧七不禁自問,一個心機深沉的女子,也能有這般稚氣的舉動麽?
也許隻是因為她之前的所作所為讓他不高興了,他就對她心生偏見。
菱月哪裏知道顧七在想些什麽,她這廂行禮畢,便轉身去往裏頭的暖閣,給老太太傳話去了。
顧七收回視線,目光落到一旁的熏香爐上。
菱月方才放下的時候,該做的工夫差不多都做好了,此刻香爐裏有一點香氣傳來,因為是剛開始的味道,那香氣幽幽的,卻不容忽視。
第24章
暖閣裏老太太正跟蔡媽媽說著紅藥的事情。
老太太給了紅藥兩個人選,這兩個人選,便是老太太差遣了蔡媽媽給挑來的。
眼下老太太手上拿著兩張紅紙,紅紙上分別寫著這兩個人的情況。
老太太道:“這個年齡大些了,比紅藥大著五六歲呢。要是隻大個兩三歲倒還合適些。這個人長得怎麽樣?”
蔡媽媽道:“長相上就是一般人。不過這個人很知道上進,頭腦也靈活,聽宮大管事說,這個人在他手底下向來是很得力的,這不年紀輕輕的就升上管事了。他就是眼光高,之前說的親都不滿意,這才拖到這個歲數。”
老太太道:“年齡又大,長得又一般,和紅藥站在一起隻怕不般配。”
蔡媽媽一聽就笑了:“再沒有比咱家老太太更喜歡漂亮人的。隻是俗話說郎才女貌,男人不在相貌,還是得挑那些有能為會辦事的,這樣才實惠不是。”
老太太道:“話是這麽說。”
老太太又問:“他娘是哪個?我見過沒有?”
蔡媽媽道:“去年過年的時候他娘來給老太太磕過頭的,不知道您還記不記得,他娘當時跟著宮大家的來的,四十來歲,穿著個灰鼠皮的褂子,是個長臉。”
老太太想起來了:“是她呀。那個人一臉的精明像,做婆婆怕不是個好相處的。”
蔡媽媽笑道:“那您看看董家的這個,這個過了年才十八,年輕輕的一個小夥子,長得也精神。和紅藥站一處保管般配。他娘我也見過,說話爽氣,通情達理的一個人。這一家子經營著一家大油坊,家裏使著好幾個下人呢,紅藥要是嫁進去,進門就做少奶奶,這輩子不用愁。”
老太太“唔”了一聲,闔上眼睛想了一想。
甘蔗沒有兩頭甜。
真選了姓董的這戶人家,紅藥就要嫁到外頭去了。
在老太太的心目中,外頭的日子到底清苦些,跟府裏是比不得的。
這原也是實情。
外頭的日子不好過,便是府上不得臉的下人,日子過得也比外頭的普通人家要強些。
老太太睜開眼睛,一錘定音道:“就這一家吧,就這家姓董的。”
老太太把董家的這張紅紙給了蔡媽媽,道:“嫁到外頭也有嫁到外頭的好處。以後自己當家做主,不用再伺候人,日子過得清閑,也能挺起腰來做人。以後生下的兒女也不用再當下人了。這日子好好經營,未必就比不上嫁給咱家的家生子。就讓紅藥到外頭好好地過她的小日子去吧。”
這時候,菱月掀開軟簾,露出半邊身子來,帶著笑容稟報道:“老太太,七爺來請安了。”
軟簾是綢緞質地,鵝黃的底子,上麵繡著大紅色的牡丹紋樣。映襯著菱月嬌豔的臉蛋,當真是人比花嬌。
老太太看得養眼,心情不覺就好起來。
老太太笑道:“讓小七進來吧。”
菱月笑著答應一聲,這便去了。
七爺對老太太是很有孝心的。
平日裏時常會到榮怡堂來給老太太請安,逢上休沐日,更會陪著老太太多說一會兒話。
顧七大約在暖閣裏呆了兩刻鍾,顧七這一來,又勾起老太太一些感慨。
等顧七一走,老太太對蔡媽媽說道:“紅藥是個好孩子,伺候我這麽些年。我倒是想把這孩子往上送一送,讓這孩子以後有個好前程,能當半個主子,偏生這岔口,咱府上沒有合適的位置給她。”
老太太數擺著:“小一小四小六小十這幾個,後院裏頭本來就好些侍妾呢,總不能再往裏頭塞人。小二剛納了一房,再說了他媳婦也不是個能容人的。小七後院裏倒是有空,偏這個是最不合適的,小七的性子,紅藥和他就湊不到一塊去。小十六剛成親娶了媳婦,正是新婚燕爾的時候。再往下頭數,從小十七開始,都還沒娶媳婦呢,這就更不合適了。”
蔡媽媽笑道:“老太太的心自然是沒得說的。隻是個人有個人的緣法。紅藥的緣法就不落在咱們府裏頭。再說了,姓董的這戶人家難道就不好?人家家裏頭好幾個使喚的下人呢,紅藥嫁過去,一點粗活不用幹,空著手做少奶奶。若不是老太太關照,紅藥能有這樣的福氣?”
老太太笑道:“她們都是從小在我跟前長大的,跟我自家的女孩兒也差不了多少。我能不盼著她們好?隻盼著紅藥嫁過去能把她的小日子紅紅火火地過起來,這就比什麽都強了。”
當時她讓紅藥選一個,紅藥偏不自己選,非要讓她來做主。
這裏頭的小心思,菱月能看出來,老太太活了一輩子的人了,又有什麽看不穿的?
老太太隻是不計較,能包容的就包容。
老太太道:“你回頭就把事情安排起來吧,和董家商量一個就近的好日子,讓紅藥嫁過去吧。”
蔡媽媽笑道:“您老放心就是,我保證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老太太又道:“我本來想著等明年開春再說紅藥的事的,偏如今趕上小七這個事。紅藥是個要強的性子,心裏頭未必沒有想頭。要是她一門心思地往這上頭鑽,倒是耽誤她的青春。”
蔡媽媽在大戶人家混了大半輩子的人了,聽到這裏也有幾分感慨:“也就是老太太能這樣貼心貼意地為這些丫頭考慮了。換了別的主子,那是再不能夠的。能跟在老太太身邊,是這些丫頭三輩子修來的福氣。她們都是有福氣的人,老太太就盡管放心吧。”
老太太笑了,道:“成,那就借你吉言,她們個個都有福氣。”
蔡媽媽把寫著董家情況的那張紅紙往懷裏一放,跟老太太打了聲招呼便出去辦事了。
菱月正在外間堂屋裏做著活計,桌麵上放著一個針線簸籮,她手上在做一個抹額,此刻見蔡媽媽出來了,菱月這便收拾了手上的活計,進去伺候老太太。
老太太一見她就道:“你去叫你紅藥姐姐過來一趟,我有話跟她說。”
菱月聽老太太這樣說,心知紅藥的親事要定下來了,她答應一聲,這便去了。
***
過得兩日,錢媽媽養病養了一個來月,總算回到了惜紅院。
惜紅院的堂屋裏,二奶奶上下打量著有日子沒見的錢媽媽,道:“怎麽瘦了這麽多?”
錢媽媽這場罪真是受老了,原本白白胖胖的身子整個瘦下來一圈,整個人頗為滑稽地小了一號。
小了一號還在其次,錢媽媽原來雖然胖,但是她吃得好,臉色看起來就好,有光澤,如今剛病過一場,狀態跟之前不能比。
錢媽媽一聽二奶奶這話,張嘴就要訴苦,這時候就聽二奶奶又道:“瘦一點也好,原先也太胖了些,瘦一點對身體倒好。”
錢媽媽要訴苦的話頓時給噎在了嗓子眼裏。
她幹笑著附和道:“……可不是,原先想瘦還瘦不下來呢。”
錢媽媽的病情,二奶奶這便算是問候過了。
二奶奶開始向錢媽媽倒她這邊的苦水。
這段時間錢媽媽不在,二奶奶身邊也沒個可以說話的人。
身邊丫鬟婆子雖然不缺,可是有些事情,二奶奶隻會跟錢媽媽說。
這段時日二奶奶遇到許多不讓她順心的事兒。
頭一件是寧姨娘,這個人死也不肯好好地死,無端端地就得了癆病,這大節下的,給惜紅院平添多少晦氣。
大奶奶也不是個省油的燈,凡事隻想著她自個兒,她手還伸到惜紅院裏來,借著寧姨娘給她自個兒刷名聲。
還有呢,惜紅院雖然走了一個寧姨娘,但是那個新納的卻也不是個好東西。可以說是狐狸精走了一個舊的,又來一個新的,二奶奶還是沒有安生日子可以過。
二奶奶喋喋不休地抱怨著這些不讓她順心的事兒,和不讓她順心的人。
這段日子錢媽媽不在,這些事情她隻能悶在心裏,也沒人幫她排解。
等二奶奶好容易告一段落,現在該錢媽媽給二奶奶出謀劃策了。
大奶奶是主子,整個京城顧府的中饋大權都握在大奶奶手裏頭,錢媽媽是再奈何她不得的。
新納的那房狐狸精二爺眼下正在熱乎勁兒上,還不到收拾她的時候。
要向二奶奶表忠心,還得從別處入手。
就聽錢媽媽道:“我的二奶奶喲,大奶奶的事兒還有那個狐狸精咱們都可以以後再論,不必急於一時。可是眼前有一個人,您要是不管管,等她飛上了枝頭,再想收拾她可就沒這麽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