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桃花約30


    過了臘八就是年,王府裏處處都是年味,下人們也都喜氣洋洋的。王妃帶著女眷準備過年的諸多事宜,蕭柳不摻和,但能伸把手的時候,都會幫一下。


    這樣自覺知事的外客很是少有了,一段時間下來,無論王妃還是世子妃、郡主們都對她印象不錯,雖然蕭柳深居簡出不怎麽與人打交道,交往不深,但漸漸也不覺得家裏多了什麽外人。


    和女眷們不同的是平洲王和世子,他們暫時沒有心思過年,自從吞下和親隊伍後,便一直為即將到來的西北之戰做準備。


    如今到了嚴冬,魏國又開始催促賠款,然而雙方都知道,使節團在這樣極端天氣下肯定沒法趕到邊境,魏國便借著催款,開始坐地起價。


    這些倒是不怕的,左不過都是空口應諾,最後一分都不會給。


    但要在這寒冬臘月,籌備糧草、武器卻是難度很大又刻不容緩。為此,平洲王每日帶著兒子們進進出出,連過年也沒什麽心思。


    同一個時間,京城。


    今年是多事之秋,京城上層圈子的年味比往年淡了很多。皇帝遇刺重傷,大皇子逼宮謀反,許多人家跟著受到牽連抄家流放……


    至今,皇帝還在養傷,上朝時臉色都不怎麽好,脾氣也變了很多,衝動易怒,一不高興就砍人腦袋。


    滿朝文武戰戰兢兢,下半年的日子過得非常不安穩。


    後宮的氣氛也很凝滯。


    重陽節刺殺,容妃死了,德妃的寢宮連著暗道,據說刺客從她內殿出來,流言沸沸揚揚,她直接閉宮吃齋念佛了,四妃少了兩位,剩下的兩位好像跟著沒了鬥誌,清心寡欲起來。


    皇後的臉麵也在這一夜丟盡了,原本隻有後宮隱約知曉的事情,如今前朝後宮甚至民間百姓都知道了,皇帝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都不去皇後宮中。


    一時間,好像隻有新來的寵妃風頭無兩。


    皇帝也隻喜歡和這個新歡呆在一起,後宮如同死水一般,半年時間發生太多堵心的事情,他煩得不想麵對卻不得不麵對,隻有和寵妃在一起時,無憂無慮,歡樂無邊。


    因皇帝日漸暴躁,太醫不敢過多相勸,皇後冷眼相看也不願意多說一句話,原本就放縱的皇帝短短三個月裏竟越來越荒淫昏聵,仿佛徹底拋開了底線,放飛了自我。


    除夕那天,宮裏如同往年一樣舉行家宴。


    皇後領著眾妃早早到了現場,同幾個皇子妃說著家長裏短,等著遲遲不來的皇帝和某寵妃。


    眼看著時間過了三刻鍾,這兩人還是沒來,所有人的臉色都怪異起來,心中暗罵某妃狐媚,連這樣重要的家宴都勾著皇帝荒唐。


    皇後臉上的嘲諷一閃而過,看著時間的確不早了,喚了人去尋皇帝,問問他還來不來。


    宮人去了許久,遲遲不歸。


    皇後不耐煩,直接吩咐開宴,又派了一個宮人再去看看。


    宮人們端著溫熱太久變了色的菜肴魚貫而入,歌舞伎也登上了舞台,眾人掛上笑容打算一起“合作”過好這個除夕夜――


    第二個出去找皇帝的宮人驚慌失措地衝了進來:“娘娘!皇後娘娘!不好了……皇上不好了!”


    所有人大驚失色,杯盤碗盞掉了一地。


    皇後一邊厲聲:“說清楚!”一邊匆匆起身。


    爆竹聲聲的除夕夜,大遼皇帝死在了寵妃身上,死因是重傷未愈,縱欲過度,又服用了非太醫開具的藥物,與傷勢相衝,直接丟了性命。


    大年初一,一片縞素。


    懷東距離遠,消息傳得很慢。


    除夕夜那天,蕭柳和李正言一起參加了平洲王府的家宴,不過早早退了,兩人重新在蕭柳的屋裏擺了幾盤小菜,放了一壇桃花酒,對酌猜拳。


    一壇酒喝得一滴也不剩,兩人臉頰粉紅,神色熏然,全身暖融融的,於是又拿了爆竹,跑到院子裏玩爆竹。


    李正言負責點火,蕭柳負責站在遠處鼓掌觀賞,玩得起勁了,兩人開始把爆竹擺成各種花樣,放炮放得不亦樂乎。


    子時,平洲王府放了最高級的、有好幾種色彩的焰火,一朵朵煙花綻放在高空,整個懷東城的人們都走出房門朝著這邊看,滿城歡呼不絕。


    李正言捂著蕭柳的耳朵,待到焰火放盡,湊過來,在她耳邊低聲說:“公主,新年快樂。願你歲歲平安喜樂。”


    蕭柳回頭,眨著大眼睛,笑意盈盈地回望他:“阿正也一樣,新年快樂!祝你年年福壽安康!”


    兩人相視而笑。


    大年初一,小輩們要去給長輩叩頭。


    蕭柳這邊沒有長輩小輩,倒是有一院子的仆人過來討彩頭,她笑嗬嗬地發了紅包,新年第一天滿院子喜慶。


    所有人都有紅包,包括三個暗衛,隻有李正言沒有。


    不僅沒有,蕭柳還伸手問他要:“有新年禮物嗎?”


    李正言還真沒想過新年還要送禮物,愣了愣,從腰上解下荷包放到她手心:“我所有的身家,都給你。”


    蕭柳維持著姿勢,看看荷包,看看他:“是這次的都給我,還是以後的都給我?”


    李正言想也不想:“以後的也給你。”


    蕭柳抿唇笑起來,收了錢包扒開查看,嘴裏說:“不錯,有覺悟,那以後我就隻給你每月的零花錢,不發你俸祿啦!”


    李正言張嘴想說他用不上零花錢,但又轉念一想,萬一出門要給她買零食首飾呢……趕緊把話收了回去,恩了一聲。


    蕭柳捏著銀票笑得開懷,仿佛占了大便宜,李正言沒懂,但看她高興便也跟著高興起來。


    過年時期,城裏有不少活動,唱戲啊廟會啊,王府也有許多宴席,到處都是熱鬧。


    蕭柳不參加王府的宴席,拉著李正言去逛廟會,看西北的大戲,仿佛出門來旅遊,深深體驗了一把大遼西北的民俗風情。


    大年初四,京城皇帝的訃告終於傳到了西北。


    驚呆了所有人。


    平洲王愣神之後立刻下令全城守國孝,禁止一切舞樂宴席,王妃帶著兒媳忙著準備孝服白布……


    蕭柳出神了好一會兒,在李正言擔憂的目光裏緩緩回神,對他笑了笑表示自己無事。


    她的確無事,隻是太驚訝皇帝這一世居然死得這麽早,忍不住複盤是哪裏的變動導致的。


    複盤了許久卻發現根本理不清,這一世變得太多了,但不管怎麽樣,皇帝一死,局勢更加動蕩,於她想要天下大亂的初衷來說,是好事。


    她尋了個空,去找了平洲王。


    “皇上駕崩,太子未立,京城必定局勢動蕩,王爺可有什麽應對?”蕭柳問平洲王。


    平洲王看著平靜的蕭柳十分驚訝,畢竟是親爹去世,蕭柳竟然看不出一絲一毫悲痛反而第一時間關心起天下局勢,這心腸之冷硬出人意料。


    “公主有何高見?”


    “不敢,隻是我從小在宮中長大,對幾位哥哥的為人不說了如指掌也算心中有數,若王爺有需要,我願意為王爺提供些許信息。”


    平洲王深深看著眼前的女子,許久後點頭。


    有下人進來斟茶,蕭柳和平洲王相對而坐,低聲交談。


    一番談話下來,平洲王看著蕭柳的眼神又不一樣了。她對這些皇子的了解何止是“些許”,簡直比皇帝本人還看得透吧。從性格為人到背後勢力,甚至連他們當下可能會做出的選擇與路線都猜測了一二。許多地方與平洲王的情報不謀而合。


    蕭柳的洞察力極其恐怖。


    “公主放心,平洲王府沒有逐鹿天下的野心,但也不會任人擺布,守住西北是平洲王府的使命,有平洲王府一日,便會庇護您一日。”


    蕭柳行了一個禮:“我替天下人謝謝王爺。”說完,又笑得坦蕩,“我過來幫忙倒也不是隻為了自己的安危,隻是相信王爺是真正願意守著國門的人,隻要您和西北軍在,我和所有懷東百姓一樣,自然是不怕的。”


    談完臨走前,蕭柳想了想還是和平洲王說了一聲:“今日我會給四姐姐去信,可能會提到懷東一二。”


    平洲王皺眉:“這潭水已經這麽渾了,公主還想要攪動?”


    蕭柳斂眼出神了一瞬,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早點分便早點合,蕭家已經不配為君了。”


    平洲王一震。


    不配為君……


    蕭柳行了一個禮,離開了書房。


    李正言等在門口,見她出來,很自然地牽過她的手,兩人手牽著手,無聲卻又默契地往回走。


    都說相似的人會有相同的氣場相互吸引,其實蕭柳也好、李正言也好、平洲王也好,他們身份地位不同、身世處境不同、為人性格不同……有一點卻是很一致。


    他們不迷信統治者。


    李正言覺得李氏遺孤複國是錯誤的,被洗腦了十幾年也沒洗腦成功,毅然退出組織;平洲王府不拘泥於血脈姓氏,明明是前朝皇室中人卻納土歸遼,如今大遼日薄西山,他也不盲從國君,隻堅持駐守西北;蕭柳本是蕭家皇室公主,一切的身份地位都是皇室給的,可她說蕭家已不配為君,要親手毀了這蕭家的江山基業。


    他們都不信奉傳統的君父觀念,但坦坦蕩蕩立於天地之間,一身正氣浩然無畏。


    平洲王站在窗邊,看著攜手離開的一對背影,看了許久許久。


    回到自己院子,蕭柳果真寫了一份姐妹家書,天真爛漫中“無意”透露了不少懷東、平洲王府的見聞,甚至說了說在“使節團”這裏聽到的關於京城以及父皇的消息。尤其提到,周大人正在為銀子之事煩惱,曾提及東林王府,四姐姐提醒家人小心注意陷阱。


    看似都是絮絮叨叨的閨閣閑話,但若是東林王見了,就會發現,平洲王府暫時沒有謀反之心,依舊一心駐守西北,而“使節團”裏幾個官員的動向和舉動,倒是更耐人尋味……東林王富有天下皆知,如今國庫空虛,姓周的為了議和割完了各地韭菜,眼下奪嫡竟然盯上了他們東林王府……


    如是真的,可謂君逼臣反,臣不得不反。


    信件最後,蕭柳真心誠意地詢問了一下四公主如今的生活,雖然她也猜到了,即便四公主過得不好,也很難寫信送出來。


    信件寫完沒有立刻封上,她讓人先給平洲王送去,吩咐等王爺看完後再裝封遞送出去。


    京城的確為了奪嫡打成了一團,而奪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先帝的喪事正在舉行,幾個兒子就開始搜刮錢財拉幫結派。


    蕭柳找世子要了當初模仿周大人筆跡的能人,又模仿了一封信,送進京城周家。信中,自然是讓周家人配合行事,務必坐實她給東林王“通風報信”所述之事。


    周家不知道這是陷阱,聽了“家主”的話給二皇子獻計獻策,盯上了東林王的財富,想要栽贓四皇子的同時給東林王下套。那二皇子貪財又目光短淺,是蕭柳特意挑中之人,當即就覺得此計甚妙,將周家引為心腹,磨刀霍霍對準了四皇子和東林王。


    京城、西北兩個消息互相驗證,東林王冷笑連連,決定先下手為強。


    此時也的確是各地藩王造反的最佳時機,因為皇帝未入土,幾個皇子鬧得不可開交,作為地位極高的藩王,他們打著替皇帝清理門戶的名頭,師出有名,十分“正義”。


    東林王第一個動,接著廣盛王、承淩王……紛紛打出了旗幟,要進京勤王。


    東林王是異姓王,其他幾個可都是信蕭的,皇子們不孝不悌,不配為君,那新帝自然可以從他們這些宗室之中選了。


    這些人更想把握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正月剛過,大遼內亂的帷幕徹底拉開。


    第152章 桃花約31


    皇帝的喪事一般都很是隆重,需要下一任皇帝主持辦理,然而如今誰是繼承人都打得不可開交,各地藩王舉兵“勤王”,先帝的喪禮便潦草起來。


    無人關心停靈的皇帝,所有人都想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


    也不知是不是自有報應,皇帝竟成了頭一個,明明建好了皇陵,治喪流程早就擬定,卻因為局麵太混亂,遲遲不能入土為安的帝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消除你的執念[快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淇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淇泮並收藏消除你的執念[快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