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民是工人子弟,家中兄弟姐妹多,條件並不好,生活簡樸,一針一線都十分節省。昨晚事發突然,魏民隻帶了兩件幹淨衣裳、一些要緊物品,從家裏拿過來的棉衣、棉襖、棉被這些大件根本沒來得及帶出來。
聽說屋子垮了,心急如焚,魏民哪裏還在這裏待得住,一把推開黃興武:“起開!我回自己的房子也要你管?”
喬亞東沉下臉,看著焦亮:“場長,一場風雨過後,場部辦公樓安然無恙,我們知青點的茅草房卻完全垮掉。
這事如果反應上去……往輕了說,是場部安全意識不足。要是往重裏說,那就是工程質量不過關,不重視我們這批江城來的知青,違背中央關於知青下鄉的路線方針政策!”
黃興武沒想到這些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如此厲害,額角有細密的汗珠滲出,結結巴巴地說話
“你,你不要上綱上線!我們基建科兢兢業業為你們蓋房子,讓你們在農場安居樂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場暴雨實在罕見,天災來了我們有什麽辦法?”
憤怒讓喬亞東再不願沉默,他冷笑一聲:“天災?天災為什麽你們什麽事都沒有?你們領導幹部一夜安穩,我們二十個知青卻流離失所,隻能暫時在辦公室安頓下來。
主席說過,應該走到群眾中間去,向群眾學習,解決群眾的問題,使群眾得到解放和幸福。你們這些黨的幹部,就是這樣為人民服務的嗎?!”
字字擲地有聲,引來知青們熱烈的掌聲。
“對!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你們好吃好喝好睡,卻讓我們知青住茅草房、吃大鍋灶,你們這是官僚作風,必須批判。”
“我們報名下鄉是為了建設農場,不是給你們領導幹部當牛做馬。”
火.藥味越來越濃,現場氣氛一觸即發。仿佛隻需一顆火種,這些年青人將被點燃。
焦亮見勢不妙,忙笑著安撫。
“各位、各位,聽我一句,現在當務之急是去知青點察看情況,我們再一起商量後續安排。請大家放心,我承諾,一定會彌補大家這次的財產損失,責成基建科加緊修繕房屋。”
所有知青的目光都投向喬亞東。
喬亞東目光深沉:“焦場長,我們拭目以待。”
說罷,他擺了擺頭,示意李惠蘭與陶南風跟上,五個人匆匆趕往知青點。剩下十五個知青守住辦公室,仿佛這是大家退守的大後方。
一路疾奔,陶南風心跳如擂鼓。
如果昨天沒有向北及時出現,知青們恐怕還會縮在茅草房裏苦捱。房梁一垮,屋架倒塌,整個主體結構根本支撐不住,後果堪憂。
不僅是淋雨、受凍,房梁砸到頭怎麽辦?砸斷腿怎麽辦?
跑得急了,李惠蘭有些喘不上氣:“呼……呼!我隻拎了個尼龍袋子出來,床單、褥子、書、鋼筆、鞋子、臉盆這些都在屋裏,還有我養的一盆蘭花,也不知道怎麽樣了。”
因為名字裏有個“蘭”字,李惠蘭偏愛蘭花,在山上挖到一兜春蘭視如珍寶,養在屋裏。
喬亞東安慰她道:“你別急,除了紙張怕水,其餘都還好,曬一曬還能用。我們趕緊去收拾,盡量減少損失吧。”
匆匆趕到現場,滿目瘡痍。
濕答答的茅草飛散得到處都是,地麵、水溝、山坡、樹梢……
女生宿舍所在的東麵屋頂完全垮塌,女孩子睡著的通鋪幾乎全被破碎的木料壓住。
泥濘的地麵上散布著幹枯的樹枝、裂開的門板、掉瓷的臉盆、玻璃碴子、衣服、鞋子……
“咕嚕嚕——”一個花盆滾到李惠蘭腳邊,昨天還搖曳生姿的蘭花隻剩下一根折斷的葉片。
李惠蘭慢慢蹲下,顫抖著雙手捧起花盆,淚水滑落麵頰。向來堅強、不服輸的她,此刻心如刀割,無聲地哭泣起來。
魏民暴跳如雷,一腳踢開腳邊半扇破門:“狗東西!這房子是什麽破質量,風一吹就倒。”
喬亞東歎了一口氣:“我們先把個人物品撿一下,等下回去換其它知青過來,各人收拾各人的東西。”
陶南風暗自慶幸昨晚把藤箱拎了出來。
那個藤箱裏,除了自己最愛的兩本書,還有錢、糧票、衣裙、棉襖等私人物品。幸好自己力氣大,能夠將整個藤箱都拎到了場部,不然……
除了藤箱,還有一些生活用品沒有帶出來。陶南風在廢墟之中搜尋自己的毛巾、鞋子、換洗衣裳,將這些零散物品都放在白底紅花的搪瓷臉盆中。
知青點的茅草房雖破,卻是大家的庇護之所。住了十幾天漸漸習慣,眼看著它在眼前垮掉,滿地狼藉,心裏很不是滋味。
等到知青們在泥濘之中整理完廢墟、回到場部,羅宣代表場部領導訓話。
“不隻你們,其餘五個知青點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場部已經開過會,先騰出兩個辦公室讓你們休息,等到基建科修繕好房子再搬回去。山路塌方,水泥、磚瓦運不上來,再加上人手不夠,目前隻能簡單修繕一下,請大家體諒。
茅草滿山都是,樹也隨便砍,所有知青參與建造,聽從黃科長的指揮。這期間大家就在場部食堂吃飯,至於費用……等下個月一起算。”
聽到這裏,大家氣炸了肺,魏民第一個跳起來:“是你們沒修好房子,害得我們沒有住處不說,被子、衣服、行李全都被水泡,食堂吃飯還好意思收我們的錢?我呸!”
知青們全都吵嚷起來,羅宣沒想到這一屆知青如此凶悍,他向來欺軟怕硬,隻得讓步:“好好好,給你們十天時間,這十天食宿免費,可以吧?”
喬亞東站起來:“大家的鋪蓋全都濕了,怎麽辦?”
羅宣現在腦仁一抽一抽地疼,隻求這二十個知青不要鬧事:“每人發一條軍用被子,再發三塊錢物資補助,可以了吧?”
知青的情緒這才平靜下來。
等到羅宣離開,所有人臉上都掛著一絲興奮。災難麵前大家齊心協力,知青們第一次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有被子就能睡個暖和覺,太好了。”
“三塊錢雖然不太多,但好歹也能補點損失。”
“以前我們太老實,以後也要這樣,一致對外、爭取合理的權益。”
陶南風沒有吭聲,低頭看著青灰色的水泥地麵暗自思索。
茅草滿山都是、樹也隨便砍?冬季馬上來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秀峰山莊肯定會很冷,再修以前那樣灌風漏雨的茅草房,怎麽抵禦寒冬?
作者有話說:
解釋一下,秀峰山農場的領導目前出場的有場長焦亮、辦公室主任羅宣、基建科科長黃興武。因為地處高山,交通不便,不通電話,再加上領導強勢,這個農場的管理有些混亂,讓人很不爽。
目前出場的這三個領導都是反派,知青們會齊心協力一個個把他們鬥垮。但因為江城知青們隻是高中畢業生,社會經驗不豐富,又是初來乍到,暫時隻能先熟悉環境,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
所有的鬥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
第8章 磚瓦房
一說起修房子,知青們都勁頭十足,恨不得馬上就開始,根本沒有多想。
破家值萬貫呢,茅草房雖然灌風漏雨,但勝在寬敞、自由。辦公室不懼風雨,可畢竟是辦公場所,生活起居都不方便。
看到大家這麽興奮,陶南風猶豫片刻,開口說出自己的擔憂。
“再蓋茅草房的話,我擔心再下雨怎麽辦、冬天怎麽辦。”
她的聲音獨特而悅耳,仿佛燥熱夏日的一縷涼風,剛才還歡欣鼓舞有點上頭的知青們頓時就清醒過來。
“對呀,陶南風的擔心有道理。”
“茅草房修起來快,可是根本不擋風啊,到冬天豈不是凍死人?”
“再刮風下雨怎麽辦呢,難道倒了再修?”
一時之間,辦公室又吵吵起來。
羅宣聽到這些話,沒好氣地瞪了陶南風一眼:“你這個小姑娘懂什麽!茅草房修起來最快,先安置下來要緊。冬天冷就烤火嘛,滿山的柴火隨便你們砍。”
一直沒有發言的黃興武也哼了一聲:“這裏是山上,哪有你們大城市條件好。艱苦環境最能磨礪一個人的意誌,像你這樣的嬌小姐就該好好吃點苦,才知道農民種地的辛勞。”
這話聽著有點耳熟。
繼姐陶悠在學校裏批評過陶南風是資產階級嬌小姐,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應該好好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陶南風眸色變得有些黯淡。
可是旁人卻不幹了。
李惠蘭反駁道:“誰說陶南風是嬌小姐了?昨晚她一個人把我們四個人的鋪蓋打包扛過來,這麽能幹熱心的好同誌,哪裏嬌氣了?”
大半夜地被趕到辦公室睡桌子,葉勤本來就攢了一肚子火,聽黃興武批評陶南風立馬不高興,撇了撇嘴,從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
“站得說話不腰疼!你們這些領導幹部怎麽不去艱苦環境磨礪意誌?你們知道這大磚瓦樓房住得舒服,也曉得一樓潮濕要睡二樓。陶南風擔憂冬天這叫有遠見、未雨綢繆,哪裏不對了?”
蕭愛雲悄悄拉著陶南風的手,溫軟的手掌觸感細膩,溫暖著陶南風的心。
“蓋房子不行,扣帽子倒是拿手。房子垮了你們基建科不去檢討反省,反過來要求我們知青自己修,陶南風剛說五個字你就大肆批評,怎麽,欺負老實人是不是!”
女孩子們同仇敵愾,男知青紛紛聲援。就算剛才還覺得隻要把房子蓋起來就行、保不保暖並不重要的人,也開始支持陶南風。
“對!原來的茅草房根本就沒辦法住人。風一吹茅草全飛,牆倒梁斷屋頂垮,冬天風雪一來我們怎麽辦?”
“為什麽領導住小洋樓,卻讓我們知青住茅草房?我們也要建磚瓦房!”
“對,改善居住環境,才能安心勞動和生活。”
感受到同伴們的這一份熱烈,陶南風的手微微顫抖,胸口似乎燃燒著一團火。她緩緩站起,眼神堅定,話語簡潔而有力。
“房子是給人住的,必須要有長遠的打算。擋風遮雨、保暖禦寒這是最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怎麽叫房子?”
黃興武惱羞成怒:“別的知青點都聽話,就你們這群江城來的事兒多。你們想要建磚瓦房自己修去吧,我們基建科不管了!”
說罷,一甩手揚長而去。
羅宣攤開手,無奈搖頭:“你們呀,還是太年輕了。和基建科的人作對有什麽好處?現在好了,黃科長不管你們,誰來蓋房子?”
基建科不管、自己蓋房子?知青們頓時傻了眼。
他們隻是高中畢業生,大多數知識來自課本、課堂,從來沒人教過應該如何蓋房子啊。
陶南風剛才的話,讓大家內心升起了希望。
蕭愛雲問:“陶南風,你懂蓋房子的對吧?”
喬亞東看向陶南風:“你是不是懂一點建造知識?”
李惠蘭的眼神中充滿期待:“陶南風,你要是懂建築,就帶著大家一起蓋房子吧?”
大家都說:“你要是能行,就試試看?咱們一起努力蓋出來的房子,總比先前那座風一刮就倒、雨一下就漏的茅草房強。”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陶南風身上,她深吸一口氣,慢慢開口,聲音似溪水流過青石,柔美而圓潤。
“我跟著父親學過一點建築知識,也看了一些專業書,可隻有理論沒有實踐……我沒有真正蓋過房子。”
喬亞東問:“你爸從事建築行業?”
陶南風點點頭。陶守信教授在江城建築大學赫赫有名,曾主持江城名樓明月樓的舊址重建,得到過市長的肯定與讚賞。
父親是陶南風的榜樣,也是她的人生導師。
葉勤好奇地問她:“我記得你爸是老師吧?怎麽會和建築扯上關係?”
聽說屋子垮了,心急如焚,魏民哪裏還在這裏待得住,一把推開黃興武:“起開!我回自己的房子也要你管?”
喬亞東沉下臉,看著焦亮:“場長,一場風雨過後,場部辦公樓安然無恙,我們知青點的茅草房卻完全垮掉。
這事如果反應上去……往輕了說,是場部安全意識不足。要是往重裏說,那就是工程質量不過關,不重視我們這批江城來的知青,違背中央關於知青下鄉的路線方針政策!”
黃興武沒想到這些十七、八歲的高中生如此厲害,額角有細密的汗珠滲出,結結巴巴地說話
“你,你不要上綱上線!我們基建科兢兢業業為你們蓋房子,讓你們在農場安居樂業,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場暴雨實在罕見,天災來了我們有什麽辦法?”
憤怒讓喬亞東再不願沉默,他冷笑一聲:“天災?天災為什麽你們什麽事都沒有?你們領導幹部一夜安穩,我們二十個知青卻流離失所,隻能暫時在辦公室安頓下來。
主席說過,應該走到群眾中間去,向群眾學習,解決群眾的問題,使群眾得到解放和幸福。你們這些黨的幹部,就是這樣為人民服務的嗎?!”
字字擲地有聲,引來知青們熱烈的掌聲。
“對!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
“你們好吃好喝好睡,卻讓我們知青住茅草房、吃大鍋灶,你們這是官僚作風,必須批判。”
“我們報名下鄉是為了建設農場,不是給你們領導幹部當牛做馬。”
火.藥味越來越濃,現場氣氛一觸即發。仿佛隻需一顆火種,這些年青人將被點燃。
焦亮見勢不妙,忙笑著安撫。
“各位、各位,聽我一句,現在當務之急是去知青點察看情況,我們再一起商量後續安排。請大家放心,我承諾,一定會彌補大家這次的財產損失,責成基建科加緊修繕房屋。”
所有知青的目光都投向喬亞東。
喬亞東目光深沉:“焦場長,我們拭目以待。”
說罷,他擺了擺頭,示意李惠蘭與陶南風跟上,五個人匆匆趕往知青點。剩下十五個知青守住辦公室,仿佛這是大家退守的大後方。
一路疾奔,陶南風心跳如擂鼓。
如果昨天沒有向北及時出現,知青們恐怕還會縮在茅草房裏苦捱。房梁一垮,屋架倒塌,整個主體結構根本支撐不住,後果堪憂。
不僅是淋雨、受凍,房梁砸到頭怎麽辦?砸斷腿怎麽辦?
跑得急了,李惠蘭有些喘不上氣:“呼……呼!我隻拎了個尼龍袋子出來,床單、褥子、書、鋼筆、鞋子、臉盆這些都在屋裏,還有我養的一盆蘭花,也不知道怎麽樣了。”
因為名字裏有個“蘭”字,李惠蘭偏愛蘭花,在山上挖到一兜春蘭視如珍寶,養在屋裏。
喬亞東安慰她道:“你別急,除了紙張怕水,其餘都還好,曬一曬還能用。我們趕緊去收拾,盡量減少損失吧。”
匆匆趕到現場,滿目瘡痍。
濕答答的茅草飛散得到處都是,地麵、水溝、山坡、樹梢……
女生宿舍所在的東麵屋頂完全垮塌,女孩子睡著的通鋪幾乎全被破碎的木料壓住。
泥濘的地麵上散布著幹枯的樹枝、裂開的門板、掉瓷的臉盆、玻璃碴子、衣服、鞋子……
“咕嚕嚕——”一個花盆滾到李惠蘭腳邊,昨天還搖曳生姿的蘭花隻剩下一根折斷的葉片。
李惠蘭慢慢蹲下,顫抖著雙手捧起花盆,淚水滑落麵頰。向來堅強、不服輸的她,此刻心如刀割,無聲地哭泣起來。
魏民暴跳如雷,一腳踢開腳邊半扇破門:“狗東西!這房子是什麽破質量,風一吹就倒。”
喬亞東歎了一口氣:“我們先把個人物品撿一下,等下回去換其它知青過來,各人收拾各人的東西。”
陶南風暗自慶幸昨晚把藤箱拎了出來。
那個藤箱裏,除了自己最愛的兩本書,還有錢、糧票、衣裙、棉襖等私人物品。幸好自己力氣大,能夠將整個藤箱都拎到了場部,不然……
除了藤箱,還有一些生活用品沒有帶出來。陶南風在廢墟之中搜尋自己的毛巾、鞋子、換洗衣裳,將這些零散物品都放在白底紅花的搪瓷臉盆中。
知青點的茅草房雖破,卻是大家的庇護之所。住了十幾天漸漸習慣,眼看著它在眼前垮掉,滿地狼藉,心裏很不是滋味。
等到知青們在泥濘之中整理完廢墟、回到場部,羅宣代表場部領導訓話。
“不隻你們,其餘五個知青點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場部已經開過會,先騰出兩個辦公室讓你們休息,等到基建科修繕好房子再搬回去。山路塌方,水泥、磚瓦運不上來,再加上人手不夠,目前隻能簡單修繕一下,請大家體諒。
茅草滿山都是,樹也隨便砍,所有知青參與建造,聽從黃科長的指揮。這期間大家就在場部食堂吃飯,至於費用……等下個月一起算。”
聽到這裏,大家氣炸了肺,魏民第一個跳起來:“是你們沒修好房子,害得我們沒有住處不說,被子、衣服、行李全都被水泡,食堂吃飯還好意思收我們的錢?我呸!”
知青們全都吵嚷起來,羅宣沒想到這一屆知青如此凶悍,他向來欺軟怕硬,隻得讓步:“好好好,給你們十天時間,這十天食宿免費,可以吧?”
喬亞東站起來:“大家的鋪蓋全都濕了,怎麽辦?”
羅宣現在腦仁一抽一抽地疼,隻求這二十個知青不要鬧事:“每人發一條軍用被子,再發三塊錢物資補助,可以了吧?”
知青的情緒這才平靜下來。
等到羅宣離開,所有人臉上都掛著一絲興奮。災難麵前大家齊心協力,知青們第一次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有被子就能睡個暖和覺,太好了。”
“三塊錢雖然不太多,但好歹也能補點損失。”
“以前我們太老實,以後也要這樣,一致對外、爭取合理的權益。”
陶南風沒有吭聲,低頭看著青灰色的水泥地麵暗自思索。
茅草滿山都是、樹也隨便砍?冬季馬上來臨,海拔一千五百米的秀峰山莊肯定會很冷,再修以前那樣灌風漏雨的茅草房,怎麽抵禦寒冬?
作者有話說:
解釋一下,秀峰山農場的領導目前出場的有場長焦亮、辦公室主任羅宣、基建科科長黃興武。因為地處高山,交通不便,不通電話,再加上領導強勢,這個農場的管理有些混亂,讓人很不爽。
目前出場的這三個領導都是反派,知青們會齊心協力一個個把他們鬥垮。但因為江城知青們隻是高中畢業生,社會經驗不豐富,又是初來乍到,暫時隻能先熟悉環境,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
所有的鬥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
第8章 磚瓦房
一說起修房子,知青們都勁頭十足,恨不得馬上就開始,根本沒有多想。
破家值萬貫呢,茅草房雖然灌風漏雨,但勝在寬敞、自由。辦公室不懼風雨,可畢竟是辦公場所,生活起居都不方便。
看到大家這麽興奮,陶南風猶豫片刻,開口說出自己的擔憂。
“再蓋茅草房的話,我擔心再下雨怎麽辦、冬天怎麽辦。”
她的聲音獨特而悅耳,仿佛燥熱夏日的一縷涼風,剛才還歡欣鼓舞有點上頭的知青們頓時就清醒過來。
“對呀,陶南風的擔心有道理。”
“茅草房修起來快,可是根本不擋風啊,到冬天豈不是凍死人?”
“再刮風下雨怎麽辦呢,難道倒了再修?”
一時之間,辦公室又吵吵起來。
羅宣聽到這些話,沒好氣地瞪了陶南風一眼:“你這個小姑娘懂什麽!茅草房修起來最快,先安置下來要緊。冬天冷就烤火嘛,滿山的柴火隨便你們砍。”
一直沒有發言的黃興武也哼了一聲:“這裏是山上,哪有你們大城市條件好。艱苦環境最能磨礪一個人的意誌,像你這樣的嬌小姐就該好好吃點苦,才知道農民種地的辛勞。”
這話聽著有點耳熟。
繼姐陶悠在學校裏批評過陶南風是資產階級嬌小姐,吃不得苦、受不得累,應該好好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
陶南風眸色變得有些黯淡。
可是旁人卻不幹了。
李惠蘭反駁道:“誰說陶南風是嬌小姐了?昨晚她一個人把我們四個人的鋪蓋打包扛過來,這麽能幹熱心的好同誌,哪裏嬌氣了?”
大半夜地被趕到辦公室睡桌子,葉勤本來就攢了一肚子火,聽黃興武批評陶南風立馬不高興,撇了撇嘴,從鼻子裏發出一聲冷哼。
“站得說話不腰疼!你們這些領導幹部怎麽不去艱苦環境磨礪意誌?你們知道這大磚瓦樓房住得舒服,也曉得一樓潮濕要睡二樓。陶南風擔憂冬天這叫有遠見、未雨綢繆,哪裏不對了?”
蕭愛雲悄悄拉著陶南風的手,溫軟的手掌觸感細膩,溫暖著陶南風的心。
“蓋房子不行,扣帽子倒是拿手。房子垮了你們基建科不去檢討反省,反過來要求我們知青自己修,陶南風剛說五個字你就大肆批評,怎麽,欺負老實人是不是!”
女孩子們同仇敵愾,男知青紛紛聲援。就算剛才還覺得隻要把房子蓋起來就行、保不保暖並不重要的人,也開始支持陶南風。
“對!原來的茅草房根本就沒辦法住人。風一吹茅草全飛,牆倒梁斷屋頂垮,冬天風雪一來我們怎麽辦?”
“為什麽領導住小洋樓,卻讓我們知青住茅草房?我們也要建磚瓦房!”
“對,改善居住環境,才能安心勞動和生活。”
感受到同伴們的這一份熱烈,陶南風的手微微顫抖,胸口似乎燃燒著一團火。她緩緩站起,眼神堅定,話語簡潔而有力。
“房子是給人住的,必須要有長遠的打算。擋風遮雨、保暖禦寒這是最最基本的功能要求!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怎麽叫房子?”
黃興武惱羞成怒:“別的知青點都聽話,就你們這群江城來的事兒多。你們想要建磚瓦房自己修去吧,我們基建科不管了!”
說罷,一甩手揚長而去。
羅宣攤開手,無奈搖頭:“你們呀,還是太年輕了。和基建科的人作對有什麽好處?現在好了,黃科長不管你們,誰來蓋房子?”
基建科不管、自己蓋房子?知青們頓時傻了眼。
他們隻是高中畢業生,大多數知識來自課本、課堂,從來沒人教過應該如何蓋房子啊。
陶南風剛才的話,讓大家內心升起了希望。
蕭愛雲問:“陶南風,你懂蓋房子的對吧?”
喬亞東看向陶南風:“你是不是懂一點建造知識?”
李惠蘭的眼神中充滿期待:“陶南風,你要是懂建築,就帶著大家一起蓋房子吧?”
大家都說:“你要是能行,就試試看?咱們一起努力蓋出來的房子,總比先前那座風一刮就倒、雨一下就漏的茅草房強。”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陶南風身上,她深吸一口氣,慢慢開口,聲音似溪水流過青石,柔美而圓潤。
“我跟著父親學過一點建築知識,也看了一些專業書,可隻有理論沒有實踐……我沒有真正蓋過房子。”
喬亞東問:“你爸從事建築行業?”
陶南風點點頭。陶守信教授在江城建築大學赫赫有名,曾主持江城名樓明月樓的舊址重建,得到過市長的肯定與讚賞。
父親是陶南風的榜樣,也是她的人生導師。
葉勤好奇地問她:“我記得你爸是老師吧?怎麽會和建築扯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