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選股和開通股指期貨!
一年十倍,A股牛股密碼 作者:肖生實戰分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創業板設立半年後,創業板指數的最高點1240點出現在2010年12月中旬,日成交過百億,可以說中國的股民還是比較喜歡炒新東西。
隨著第一波行情的退潮,創業板指數跟隨主板指數也開始了大幅度的調整。
這一調整可就慘了,創業板指從2010年12月的1240點,震蕩下跌到1012年1月中旬的612點,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裏,指數累積下跌超過50%,絕大部分股票被腰斬,少數個股的跌幅超過80%,實在是有點慘。
這一調可讓創業板元氣大傷!創業板指數差不多又跌了一年時間,在2012年年底跌到了585點。
雖然下跌幅度隻有30多點,但是對投資者的打擊的確很大,新資金不敢進來,套窂的股民又很無奈!
經過一年的大幅下跌,和一年的窄幅震蕩,創業板終於迎來了轉機!
轉機發生在2012年12月5日,創業板指數大漲4%,上漲了24點,成交了80億,比前一日增加了30億,增長幅度達到60%,差不多大盤出現倍量行情。
但是,反應遲鈍的投資者還在觀望中,不敢相信創業板會走好!不相信會走出牛市行情!
所以,12月6日,創業板指數衝高回落了,成交60億,大部分投資者仍在觀望,但是主力卻是在大量建倉。
12月7日,開盤就不斷上漲,主力忙個不停,拚命買進創業板股票,指數再次大漲2%,成交又回到了80億水平。
創業板指數就這樣,漲一天,強勢整理一天,投資者的熱情逐漸升溫,創業板指數不斷創出新高,成交不斷放大。
僅僅才3個月時間,也就是60多個交易日,創業板指數就漲到905點,上漲幅度超過50%,日成交量也放大到200多億。
自創業板成立以來,從來沒有這樣的牛市表現,漲得快!幅度大!
還記得,2013年2月初,掌趣科技的4個連續漲停吧。當時類似掌趣科技的公司還不少,隻要有一些較大題材的個股就出現連續漲停的情況!
這也是創業板牛市來臨的標誌之一,時間短漲幅大是創業板牛市來臨的第二個指標。
創業板指數在830點上方經過整理之後,2013年4月底又開啟連續大漲的態勢,指數不斷創新高,2013年5月底就突破1000點大關。
4個月後,2013年9月創業板指數再度突破曆史新高,創出1250點!成交金額達到300億水平。
2013年10月10日,創業板指數創出1425點的曆史新高,成交金額突破350億,筆者也就在這一天完成了中青寶的清倉工作,手持現金超過10億。10月22日完成掌趣科技613萬股的減持,回收現金萬元,10月底筆者手握現金接近15億元。此時,創業板指數也開始了調整行情。
而這一次調整,是在創業板指數連續上漲近兩年,漲幅達到143%的情況下發生的,可以預計調整幅度一定不會小,時間也不會短!
但是,創業板的牛市表現已經對a股造成極為有利的影響!
而此時的主板指數又是怎麽樣的?
我們來看看上證指數,2012年年底,創業板發生轉折時,上證指數剛剛從2470點調整到1949點,僅次於1664點!成交金額隻有430億,多麽稀少!無人問津的狀態,此時創業板還成交60億呢。
不過,曆史性低點基本與創業板指數同步,但是上漲的過程卻大不同了!上證指數落後太多了!
上證指數3 個月時間僅反彈到2440點。創業板指數繼續創新高的時候,上證指數卻從2440點不斷下跌,在2013年6月下旬還創出1849點的新低,真是天壤之別!一個飛天,一個下海!
10月10日,上證指數與創業板指數同時開啟調整行情,上證指數基本上在2100點左右震蕩到2014年7月份。
這裏有一個重要信號必須引起重視,那就是,在這個震蕩過程中,上證指數的震蕩幅度越來越小!但是成交金額卻是出現穩步放大的態勢,基本上維持在千億之上。
明顯放量,指數不再創新低!這就是轉折信號!
而此時的創業板指數呢?
從2013年10月10日調整以來,最低點隻調整到1200點,而且還在1200點形成雙底形態,2014年5月和7月,點位分別是1215點和1255點,離585點很遠,而上證指數卻是創出1849點的新低。
2014年7月底,a股出現創業板和主板同時發力的情況,這個時候,這種情況,筆者需要開始重新定位主板和創業板了的性質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
筆者認為,創業板已經大漲140%以上,而主板卻還處於創新低的情況,既然主板和創業板同時發力,筆者自然要把主板作為下一個投資的重點!比價效應,上漲空間,收益效率等等都不是一個級別的了!主板才是優選。
於是,筆者決定如下:
趁高逐漸賣出掌趣科技,華夏幸福持股不動。
重點在主板選股,券商板塊為首選;
開通股指期貨,股票和期指同時操作,風險對衝,收益最大化;
增加9名操盤手和1名總務,加上阿才團隊總共11人。
筆者邏輯如下:
創業板已經漲幅很大了,而主板卻還曆史的低位,而作為牛市的旗手就是券商板塊,以及參股券商的個股。
另外,券商板塊的個股都是大盤股,流通量足夠大,特別適合大資金進出。
股市走牛時,券商板塊是最大的受益板塊,所以,券商板塊會首先走牛!
券商板塊屬於權重股,它的上漲對上證指數的助力也最大的,它也是股指期貨大漲的力量之一。所以,在大盤明確走的時候,配置股指期貨和券商股是最佳選擇。
股指期貨包括滬深300股指期貨if、上證50股指期貨ih、中證500股指期貨ic和中證1000股指期貨im四個品種,總共16個合約。
滬深300股指期貨(if):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期貨合約,滬深300指數由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300隻股票組成。
上證50股指期貨(ih):跟蹤上證50指數,該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50隻股票組成,代表了中國a股市場的核心資產。
中證500股指期貨(ic):基於中證500指數,該指數由排除滬深300成分股後的市值排名在301至800位的股票組成,反映了中小市值股票的市場表現。
中證1000股指期貨(im):跟蹤中證1000指數,該指數由中證800指數樣本股之外規模偏小且流動性好的1000隻股票組成,代表了更廣泛的小盤股市場。
和股票一樣,股指期貨也有交易代碼,分別是if、ih、ic、im,簡稱後麵還年份和月份,比如if2408就是代表滬深300期貨24年8月份的合約,同理類推,ih2408代表是中證50期貨24年8月份合約,ic2408代表是中證500期貨24年8月份合約,im2408代表的是中證1000期貨24年8月份合約。
股指期貨合約的交割日(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五)後,下月合約接替成為當月合約。這意味著,如果當前月份是8月,那麽9月合約將成為新的主力合約。
股指期貨合約的月份包括當月、下月及隨後兩個季月(季月指季度末的最後一個月,即3月、6月、9月、12月)。
例如,如果當前是8月,那麽隨後的兩個季月就是12月和下一年的3月。
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時間一般為上午9:30-11:30和下午13:00-15:00,最後交易日的交易時間為上午9:15-11:30和下午13:00-15:00。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製為上一個交易日結算價的±10%。
股指期貨交易采用保證金製度,具有一定的杠杆性,投資者不需要支付合約價值的全額資金,隻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以交易。
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12%至16%,交易所可以視市場情況進行調整。
交割日期與最後交易日相同。
股指期貨的結算,if和ih的合約乘數是每點300元,而ic的合約乘數是每點200元。
假如if2408合約,開倉買進指數為3400點,平倉賣出指數為3500點,買賣合約為100手,那麽此筆交易屬於盈利,毛利為(3500-3400)*100*300=元。
保證金多少呢,3400*300*15%=元,約16萬元人民幣。還需要交納手續費和交易傭金。其他品種合約類推計算。
可以看出,股指期貨交易是有一定幅度的杠杆的,收益放大的同時,風險也成倍放大。
運用得好的話,在股指發生劇烈波動的時候,可以與股票進行風險對衝,降低交易風險。
同時,在大盤走勢明朗的情況下,買進股指期貨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
所以,筆者認為大行情來了的時候,筆者想通過股指期貨來擴大盈利。
牛市過後,大多數時候會出現大熊市,筆者還可以通過賣出股指期貨來對衝持股風險,如果沒有持股的話,就可以通過做空來盈利。
所以,筆者資金多了以後,就必須股票和股指期貨同時進行。
筆者在1992年至1993年期間,已經實盤操作過外匯期貨保證交易,對期貨交易比較熟悉。
上世紀80年代後,由於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大量資金,開始在美國本土大量買進美元資產,美國不得不利用金融手段打壓日本,就是《廣場協議》。
從那時起,日本經濟遭到美國全方位打壓,最關鍵的就是外匯打壓,日元對美元從155元快速升值到80元以下,導致日本金融經濟動蕩不已,國民生產總值30年一直徘徊不前。
不管哪個國家,隻要經濟規模排在第二位置,美國一定會想盡辦法打壓這個國家!現在明白為什麽美國會一直打壓中國了吧。
筆者當時就抓住了日元對美元這段行情,幫客戶賺了不少。從那時起,筆者開始了對證券期貨的研究,至今有30多年了。
既然筆者已經有了一些資金,還有期貨的交易經驗。大盤已經有了走出低穀的態勢,股指期貨賬戶也已經開通。
接下來,筆者就來一個股票和股指期貨同時操作,書友可以持續關注筆者,看看筆者是怎樣操作的。
牛市即將來臨,關鍵在於選股!
券商板塊已經處於曆史低位,板塊指數隻有682點,已經從2012年的1100點下跌700點左右,並在一年之內,五次在700點得到支撐。
2013年5月份開始,券商板塊已經出現逐步放量的情況,底部不斷抬高。說明有資金在建倉,並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
經過詳細全麵分析,券商板塊及相關個股,選擇標準為互聯網券商、不選頭部券商,因為頭部券商不一定會得到大資金關注,特別是被惡炒過的中信證券。
初選名單如下:
同化順;
東方財富;
招商證券;
光大證券;
華泰證券;
廣發證券000766;
海通證券;
方正證券;
興業證券;
中紡機,擬券商借殼,往往有大資金潛伏,牛市來臨必將大炒。
總共10隻券商股,同步建倉。
選擇理由和建倉的具體情況,下一章節詳述,歡迎您關注。
除了股票之外,筆者準備在股指期貨投資4個億資金,筆者親自操作。
其他個股由交易員負責,計劃再招納9名交易員,一名總務,團隊總共11人。
資金分配為:十隻券商股每隻1個億。
操作整個板塊,製造板塊效應。
下一章,《布局與建倉》。
隨著第一波行情的退潮,創業板指數跟隨主板指數也開始了大幅度的調整。
這一調整可就慘了,創業板指從2010年12月的1240點,震蕩下跌到1012年1月中旬的612點,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裏,指數累積下跌超過50%,絕大部分股票被腰斬,少數個股的跌幅超過80%,實在是有點慘。
這一調可讓創業板元氣大傷!創業板指數差不多又跌了一年時間,在2012年年底跌到了585點。
雖然下跌幅度隻有30多點,但是對投資者的打擊的確很大,新資金不敢進來,套窂的股民又很無奈!
經過一年的大幅下跌,和一年的窄幅震蕩,創業板終於迎來了轉機!
轉機發生在2012年12月5日,創業板指數大漲4%,上漲了24點,成交了80億,比前一日增加了30億,增長幅度達到60%,差不多大盤出現倍量行情。
但是,反應遲鈍的投資者還在觀望中,不敢相信創業板會走好!不相信會走出牛市行情!
所以,12月6日,創業板指數衝高回落了,成交60億,大部分投資者仍在觀望,但是主力卻是在大量建倉。
12月7日,開盤就不斷上漲,主力忙個不停,拚命買進創業板股票,指數再次大漲2%,成交又回到了80億水平。
創業板指數就這樣,漲一天,強勢整理一天,投資者的熱情逐漸升溫,創業板指數不斷創出新高,成交不斷放大。
僅僅才3個月時間,也就是60多個交易日,創業板指數就漲到905點,上漲幅度超過50%,日成交量也放大到200多億。
自創業板成立以來,從來沒有這樣的牛市表現,漲得快!幅度大!
還記得,2013年2月初,掌趣科技的4個連續漲停吧。當時類似掌趣科技的公司還不少,隻要有一些較大題材的個股就出現連續漲停的情況!
這也是創業板牛市來臨的標誌之一,時間短漲幅大是創業板牛市來臨的第二個指標。
創業板指數在830點上方經過整理之後,2013年4月底又開啟連續大漲的態勢,指數不斷創新高,2013年5月底就突破1000點大關。
4個月後,2013年9月創業板指數再度突破曆史新高,創出1250點!成交金額達到300億水平。
2013年10月10日,創業板指數創出1425點的曆史新高,成交金額突破350億,筆者也就在這一天完成了中青寶的清倉工作,手持現金超過10億。10月22日完成掌趣科技613萬股的減持,回收現金萬元,10月底筆者手握現金接近15億元。此時,創業板指數也開始了調整行情。
而這一次調整,是在創業板指數連續上漲近兩年,漲幅達到143%的情況下發生的,可以預計調整幅度一定不會小,時間也不會短!
但是,創業板的牛市表現已經對a股造成極為有利的影響!
而此時的主板指數又是怎麽樣的?
我們來看看上證指數,2012年年底,創業板發生轉折時,上證指數剛剛從2470點調整到1949點,僅次於1664點!成交金額隻有430億,多麽稀少!無人問津的狀態,此時創業板還成交60億呢。
不過,曆史性低點基本與創業板指數同步,但是上漲的過程卻大不同了!上證指數落後太多了!
上證指數3 個月時間僅反彈到2440點。創業板指數繼續創新高的時候,上證指數卻從2440點不斷下跌,在2013年6月下旬還創出1849點的新低,真是天壤之別!一個飛天,一個下海!
10月10日,上證指數與創業板指數同時開啟調整行情,上證指數基本上在2100點左右震蕩到2014年7月份。
這裏有一個重要信號必須引起重視,那就是,在這個震蕩過程中,上證指數的震蕩幅度越來越小!但是成交金額卻是出現穩步放大的態勢,基本上維持在千億之上。
明顯放量,指數不再創新低!這就是轉折信號!
而此時的創業板指數呢?
從2013年10月10日調整以來,最低點隻調整到1200點,而且還在1200點形成雙底形態,2014年5月和7月,點位分別是1215點和1255點,離585點很遠,而上證指數卻是創出1849點的新低。
2014年7月底,a股出現創業板和主板同時發力的情況,這個時候,這種情況,筆者需要開始重新定位主板和創業板了的性質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
筆者認為,創業板已經大漲140%以上,而主板卻還處於創新低的情況,既然主板和創業板同時發力,筆者自然要把主板作為下一個投資的重點!比價效應,上漲空間,收益效率等等都不是一個級別的了!主板才是優選。
於是,筆者決定如下:
趁高逐漸賣出掌趣科技,華夏幸福持股不動。
重點在主板選股,券商板塊為首選;
開通股指期貨,股票和期指同時操作,風險對衝,收益最大化;
增加9名操盤手和1名總務,加上阿才團隊總共11人。
筆者邏輯如下:
創業板已經漲幅很大了,而主板卻還曆史的低位,而作為牛市的旗手就是券商板塊,以及參股券商的個股。
另外,券商板塊的個股都是大盤股,流通量足夠大,特別適合大資金進出。
股市走牛時,券商板塊是最大的受益板塊,所以,券商板塊會首先走牛!
券商板塊屬於權重股,它的上漲對上證指數的助力也最大的,它也是股指期貨大漲的力量之一。所以,在大盤明確走的時候,配置股指期貨和券商股是最佳選擇。
股指期貨包括滬深300股指期貨if、上證50股指期貨ih、中證500股指期貨ic和中證1000股指期貨im四個品種,總共16個合約。
滬深300股指期貨(if):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期貨合約,滬深300指數由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300隻股票組成。
上證50股指期貨(ih):跟蹤上證50指數,該指數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50隻股票組成,代表了中國a股市場的核心資產。
中證500股指期貨(ic):基於中證500指數,該指數由排除滬深300成分股後的市值排名在301至800位的股票組成,反映了中小市值股票的市場表現。
中證1000股指期貨(im):跟蹤中證1000指數,該指數由中證800指數樣本股之外規模偏小且流動性好的1000隻股票組成,代表了更廣泛的小盤股市場。
和股票一樣,股指期貨也有交易代碼,分別是if、ih、ic、im,簡稱後麵還年份和月份,比如if2408就是代表滬深300期貨24年8月份的合約,同理類推,ih2408代表是中證50期貨24年8月份合約,ic2408代表是中證500期貨24年8月份合約,im2408代表的是中證1000期貨24年8月份合約。
股指期貨合約的交割日(合約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五)後,下月合約接替成為當月合約。這意味著,如果當前月份是8月,那麽9月合約將成為新的主力合約。
股指期貨合約的月份包括當月、下月及隨後兩個季月(季月指季度末的最後一個月,即3月、6月、9月、12月)。
例如,如果當前是8月,那麽隨後的兩個季月就是12月和下一年的3月。
股指期貨合約的交易時間一般為上午9:30-11:30和下午13:00-15:00,最後交易日的交易時間為上午9:15-11:30和下午13:00-15:00。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製為上一個交易日結算價的±10%。
股指期貨交易采用保證金製度,具有一定的杠杆性,投資者不需要支付合約價值的全額資金,隻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以交易。
股指期貨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12%至16%,交易所可以視市場情況進行調整。
交割日期與最後交易日相同。
股指期貨的結算,if和ih的合約乘數是每點300元,而ic的合約乘數是每點200元。
假如if2408合約,開倉買進指數為3400點,平倉賣出指數為3500點,買賣合約為100手,那麽此筆交易屬於盈利,毛利為(3500-3400)*100*300=元。
保證金多少呢,3400*300*15%=元,約16萬元人民幣。還需要交納手續費和交易傭金。其他品種合約類推計算。
可以看出,股指期貨交易是有一定幅度的杠杆的,收益放大的同時,風險也成倍放大。
運用得好的話,在股指發生劇烈波動的時候,可以與股票進行風險對衝,降低交易風險。
同時,在大盤走勢明朗的情況下,買進股指期貨的利潤空間還是很大的!
所以,筆者認為大行情來了的時候,筆者想通過股指期貨來擴大盈利。
牛市過後,大多數時候會出現大熊市,筆者還可以通過賣出股指期貨來對衝持股風險,如果沒有持股的話,就可以通過做空來盈利。
所以,筆者資金多了以後,就必須股票和股指期貨同時進行。
筆者在1992年至1993年期間,已經實盤操作過外匯期貨保證交易,對期貨交易比較熟悉。
上世紀80年代後,由於日本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大量資金,開始在美國本土大量買進美元資產,美國不得不利用金融手段打壓日本,就是《廣場協議》。
從那時起,日本經濟遭到美國全方位打壓,最關鍵的就是外匯打壓,日元對美元從155元快速升值到80元以下,導致日本金融經濟動蕩不已,國民生產總值30年一直徘徊不前。
不管哪個國家,隻要經濟規模排在第二位置,美國一定會想盡辦法打壓這個國家!現在明白為什麽美國會一直打壓中國了吧。
筆者當時就抓住了日元對美元這段行情,幫客戶賺了不少。從那時起,筆者開始了對證券期貨的研究,至今有30多年了。
既然筆者已經有了一些資金,還有期貨的交易經驗。大盤已經有了走出低穀的態勢,股指期貨賬戶也已經開通。
接下來,筆者就來一個股票和股指期貨同時操作,書友可以持續關注筆者,看看筆者是怎樣操作的。
牛市即將來臨,關鍵在於選股!
券商板塊已經處於曆史低位,板塊指數隻有682點,已經從2012年的1100點下跌700點左右,並在一年之內,五次在700點得到支撐。
2013年5月份開始,券商板塊已經出現逐步放量的情況,底部不斷抬高。說明有資金在建倉,並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
經過詳細全麵分析,券商板塊及相關個股,選擇標準為互聯網券商、不選頭部券商,因為頭部券商不一定會得到大資金關注,特別是被惡炒過的中信證券。
初選名單如下:
同化順;
東方財富;
招商證券;
光大證券;
華泰證券;
廣發證券000766;
海通證券;
方正證券;
興業證券;
中紡機,擬券商借殼,往往有大資金潛伏,牛市來臨必將大炒。
總共10隻券商股,同步建倉。
選擇理由和建倉的具體情況,下一章節詳述,歡迎您關注。
除了股票之外,筆者準備在股指期貨投資4個億資金,筆者親自操作。
其他個股由交易員負責,計劃再招納9名交易員,一名總務,團隊總共11人。
資金分配為:十隻券商股每隻1個億。
操作整個板塊,製造板塊效應。
下一章,《布局與建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