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匆匆解了自己的鬥篷給她披上,為她係好繩帶,方才道:“蒔妹在此稍待,我去去就回。”
夏蒔錦落落大方的點頭。
賀良卿徑直行到那輛馬車跟前,隔窗與那人交談。夏蒔錦的目光始終盯著那邊,見賀良卿舉止間對那人極為客氣,若叫不明真相的人瞧見,倒覺車裏坐的那位才是縣令老爺。
須臾後賀良卿回來,扶著夏蒔錦上了馬,帶著她繼續往縣衙方向走。
夏蒔錦發現他心情似乎變得不錯,便問:“賀兄,剛剛那人是誰?”
“曹富貴,是個商人。”
“商人?既是商人賀兄何故對他如此客氣?看著倒像是有求於他。”
賀良卿朗笑出聲:“蒔妹果然慧眼如炬。他雖是商人,卻是個掌管著近百倉囷的巨賈,生意遍及十數州縣。如今米價水漲船高,可謂比肩黃金,即便將我那變賣祖宅所得的銀兩都填進去,也是杯水車薪。但若此人肯先開倉放糧,便能真正解了杞縣的燃眉之急。”
“原來如此,那他是同意了?”夏蒔錦笑吟吟回頭看著賀良卿,覺他心情大好或許是此原因。
賀良卿卻是苦笑:“這種奸商從四處高價收購民間存糧時,打的便是坐地起價的心思,如今正是收割之時,怎會輕易答應放糧。不過他剛剛已有鬆動,約我稍晚些過府詳談,想來是有機會。”
說到此處,賀良卿垂下了眸,恰好與那雙青白分明的桃花美目對上:“可見蒔妹是我的吉人。”
第5章 條件
夏蒔錦扭回頭去,麵泛羞赧,不再理他。
杞縣本就不大,約莫走了一炷香便到縣衙。
縣衙向街開門,大門雙扇對開,分作前後院,前院辦公,後院則是縣令的居住之所。賀良卿的家室簡單,僅有一位寡母,當初也正是因著赴任後接了寡母來杞縣安置,才賣了老家無人居住的祖宅。
夏蒔錦既然來了,理應先去拜見這位府裏唯一的長輩。
然而有些出乎夏蒔錦意料的是,這位夫人一點沒有兒子身上的溫和謙遜,見夏蒔錦朝自己行晚輩禮,有些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隔半晌才不鹹不淡說了句:“行了。”
夏蒔錦直起身來,暗暗觀察這位夫人,想不通為何明明二人初見,卻好似她欠了她錢一樣?
又一想,可不!在這位夫人眼裏,自己可是她兒子賣了祖宅和良田贖買回的媳婦。
想明白這層,夏蒔錦便叫水翠將包袱裏的木函取來,當著夫人的麵交回到賀良卿手裏:“賀兄,這裏是你那一百三十兩,一文不少。”
賀良卿怔了怔:“那你是如何贖的身?”
水翠先前看賀夫人難為自家娘子就有些氣不過,如今便站出來道:“侯爺和侯夫人待阿蒔親如女兒,又怎會要她的贖身銀?”
聽了這話,一旁賀夫人倒是笑了,隻不過這笑裏明顯帶著譏諷。不必她明說,夏蒔錦也知道她在想什麽,無非是覺得她一個侯府丫鬟,竟敢大言不慚自抬身價。
反正安也請過了,夏蒔錦一點不想在這間屋子裏待,以手扶額稱自己坐車久了有些發暈,賀良卿便立即帶她從母親房裏辭出。
送夏蒔錦回房的廊上,賀良卿先代他母親向她賠不是。可夏蒔錦根本未往心裏去,在她看來姑媳之間能處就處,不能處就府門兩開,各走一邊。
之後賀良卿又有幾分不安的問:“蒔妹,安逸侯既不肯收贖身銀,那身契可曾還你?”
他好歹是個官,大周朝有老例兒,若奴籍女子要不回身契,便無法入其它官宦府裏,更莫說做正室娘子。
這一點夏蒔錦也早有準備,她從袖袋裏掏出一張文契遞給賀良卿瞧,好叫他安心:“自是給了的。”
賀良卿細端了端那印鑒,滿意點頭。夏蒔錦暗中偷笑,心說身契雖是偽造的,可印鑒卻是真的,他自然看不出什麽破綻來。
之所以她現在還不願開誠布公,是因為盡管她二人書信往來頻繁,可攏共才見了兩回麵,品性如何,她還想再觀察幾日。
夏蒔錦回房後先沐浴淨身,之後換了件新衣同賀良卿用過下午飯,賀良卿便又騎上馬去那個巨賈曹富貴的府上了。
心知今晚談判的重要,夏蒔錦一邊為賀良卿懸著心,一邊和水翠細算著這趟帶來的嫁妝裏,有哪些可以派上用場救一救災民。以及母親給她的那些巨額銀票,又該怎麽花才能最大程度幫到災民。
待細化好後,她便叫水翠將她的意思傳達給慧嬤嬤。
慧嬤嬤辦事穩妥老道,當初安排人預先買的院子就在縣衙隔壁,是以水翠去見她並不難,從縣衙後門出去,幾步路便到。
慧嬤嬤得到消息,先讓護院們將被褥等禦寒之物送去給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又盤算著明日搭棚施粥的事宜。
餘暉落盡時,夏蒔錦聽來送晚飯的下人說賀良卿已回了府。她本以為他會第一時間來看她,可等了又等,桌上飯菜都涼透了,也不見他的身影。
她心裏便浮出一個答案,看來是今晚談得極其不順。
第二日天微微亮時,水翠伺候完夏蒔錦盥洗,便端著用過的水出去倒。一開門,卻瞧見賀良卿在門外站著,不知為何覺他和昨日有很大的不同,水翠訥訥的問:“大人是來找阿蒔麽?”
坐在鏡奩前的夏蒔錦展眼望向門外,見賀良卿正癡癡望著自己,雪末子已在他肩頭覆了密密的一層,也不知是站了多久。
她茫然起身,走到門前,離近了才發現他的眼下有兩團烏青,眼裏亦是滿布著血絲。瞧這模樣不僅是一夜沒睡,還像哭過似的。
“賀兄,你……這是怎麽了?”
賀良卿嘴唇顫了顫,最後化作一抹溫柔笑意:“昨日怕你舟車勞累,未敢帶你四處走走,今日我想帶你去看看杞縣的風景。”
夏蒔錦淺蹙著眉心,雖覺他有些古怪,卻還是點頭跟上。
賀良卿騎馬帶她來到山下,原以為他想帶她爬山,然而他卻將她帶進了一間茶肆裏。
這間茶肆足有三層之高,若放在汴京和洛陽自是算不得出奇,可放在這小小的杞縣,便成了最宏偉突兀的建築。
隻是眼下縣城的日子並不好過,成千上萬的人連飯都吃不上,這茶肆自然也沒什麽生意。夏蒔錦和賀良卿的到來,讓臊眉耷眼多日的老板娘總算露出了個笑臉兒。
夏蒔錦隨賀良卿登上了頂閣,整間無人,隻他兩位客人,賀良卿挑了臨北窗的位置坐。
不多時老板娘便端上來兩盞清茶,和一碟梅果,隨後識趣的退下,讓出年輕男女說話的空間。
因著氛圍的怪異,夏蒔錦顯得有些局促,不解道:“賀兄不是說要帶我去看風景,怎的卻來此喝茶?”
賀良卿麵露哀傷,清越的聲線亦有些許不穩:“我想帶你看的風景,就在此處。”
他轉眼看向身側的窗牖。
因山風凜冽,茶肆裏的窗子皆是緊閉,且上麵糊著鮫紗和明瓦,向外並看不分明。夏蒔錦依稀看到連綿的山影,可冬日的寒山都是光禿禿的,心說這有什麽可看的?
“吱”的一聲,窗被賀良卿一掌推開,兩扇窗子瞬時對開,外間的景像清晰入眼,一覽無餘。
原來此處正對著的,是一麵山坡,先前朦朧看時未看出那山坡有何異樣,如今清晰了,夏蒔錦便看到一些人影晃動。再細看,有些人影似是抬著什麽東西投入一個大坑內,坑邊綿長的哭聲哀轉久絕。
賀良卿說道:“那是亂葬崗,他們正在將昨夜被凍死餓死的人扔進預先挖好的大坑裏去,待坑被填平了,便埋上土,換個地方再挖一個。”
“一個坑大抵能葬百來號人,半個月以來,這樣的坑已挖了不下十餘處。”
……
聽賀良卿語調平緩,不夾雜情緒的介紹著,夏蒔錦隻覺周身泛著一股寒氣。放在桌上的手仿佛觸在冰塊上,將她的指尖凍得冰涼。
她忍不住端起還有熱氣的清茶小啜了兩口,之後才開口問:“賀兄昨晚與那個曹富貴談得不順利是麽?”
賀良卿不答話,她便認真在他眼中求索,卻是看不出任何答案。他的眼神太空洞了,空洞到仿佛一潭死水,半星活氣兒也尋不見。
“其實……其實有件事我應該早些告訴賀兄,我並不是侯府的丫……”
就在夏蒔錦決心將身世坦白,以便為賀良卿解憂之際,賀良卿卻驟然打斷了她,好似突然活過來一樣:“不是,事實上曹富貴已經鬆了口,願意開倉放糧。”
“哦?”夏蒔錦愣了愣,有些不明白既然一切談妥,賀良卿從昨晚到現在的反常又是為了什麽?
賀良卿望著她發出苦笑:“隻不過,他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夏蒔錦略一琢磨,又接著道:“不過人命關天的危急時候,隻要能做到,不管什麽條件都得先答應他才是!”
賀良卿隻靜靜看著她,不再說話,須臾後,竟是流下了兩行清淚來。
夏蒔錦越發的不明所以,正想問他為何流淚時,驀地一陣暈眩感襲來,她及時撐住了額頭。稍緩了緩,她喃喃道:“難怪都說不能空腹飲茶……竟然……竟然有些茶醉。”
她以為賀良卿聽了這話便會喚老板娘上幾蝶吃食來,然而賀良卿隻是說了一句:“蒔妹,對不起……”
靈台一片混沌間,夏蒔錦垂眼看了看麵前的那一盞茶,突然意識到什麽。
賀良卿之後好像還說了些什麽,可夏蒔錦卻聽不清了,她隻覺整個世間離她越來越遠……
最後她的手肘終於支撐不住腦袋,趴倒在了桌上。
*
時序輪轉,自冬徂春,轉眼夏蒔錦已離京三個月了。
如今的汴京城陽和啟蟄,花木如茵,邊關也不斷傳來捷報。
雖然很多人都想不通當初明明要去對抗西梁的太子爺,為何突然改道與西梁夾攻趙國去了,但趙國被他們三個月內合力攻下,並一分為二吞食,我朝得了大量稀缺鐵礦不說,還開了疆闊了土,這已是大周朝幾十年來未有過的功績。
一時間太子段禛在軍中和民間的威望甚隆,萬眾對他的仰慕崇敬甚至超過了對當今聖上。
尤其是汴京城錦繡堆裏的那些名門貴媛們,她們對東宮的向往變得愈加強烈。就連從未瞻望過太子殿下豐姿的人,也紛紛在夢裏模模糊糊同他幽會了個十回八回。
不過除了這些,汴京城近來還流傳著一則八卦趣聞,是關於安逸侯府三姑娘夏蒔錦的。
夏蒔錦已離京整三個月,侯府眾人都統一了口徑,說她是去洛陽探望祖母了,然而突然有一天,有人有鼻子有眼的放出消息來,說她根本不是去的洛陽,而是杞縣!也根本不是探望什麽祖母,而是嫁人!
這消息插了翅膀一樣幾日就飛遍大街小巷各個角落,成了汴京城家喻戶曉的秘辛。一時間人人都盯著安逸侯府,打算看看這高門大宅裏的笑話。
而侯府的應對方式就是低調行事,含混過去。畢竟從女兒去了杞縣之後,還沒來過一封信,那邊情形究竟如何他們也不知曉,萬一這頭公開承認女兒嫁人了,那頭卻又出變故,便等同堵死了退路。
是以侯爺和侯夫人隻能閉門不出,連下人們出府采買的次數都減少了。
然而許多日過去後,此事依舊傳得沸沸揚揚,沒有歇停的意思。就在闔府一籌莫展又夾雜擔憂之際,終於等來了夏蒔錦的信。
侯夫人孟氏繃著麵皮展信看完,這才不由鬆了一口氣,眉間舒展開來。
看來她很快就能見到她心心念念掛記著的女兒了。
第6章 良人
汴京,衛國公府。
當午日明,萬縷金光自高天漫射而下,被紛錯的桃枝篩了一遍,碎金似的鋪了滿地。
幾位金瓚玉珥、彩裙曳地的貴族小娘子自桃園穿過,翦翦輕風撩動著裙擺和腳邊的光點,生出瀲灩波紋,恍惚間竟似踏著煙水而來的仙子。
這不禁引得忘憂亭中正在作詩的才子們紛紛擱了筆,爭先迎上前見禮,也不吝嗇讚美之辭,哄得幾位小娘子喜笑顏開。
姍姍來遲的小壽星呂秋月,恰巧將這一幕收入眼底,噙著幾許自得乜向丫鬟吟心:“瞧出來沒,沒有夏蒔錦在,大家仿佛都鬆快了許多。”
呂秋月乃衛國公府的大姑娘,亦是官家恩封的樂安縣主,今日生辰辦了個家宴,除了邀請幾位閨中小姐妹,還邀了家學裏的同窗,皆是京師有名的才子。
本朝風氣開放,男女可同入家學,隻要有適當的引子亦可同遊同樂,譬如生辰或是詩社那樣的活動,都屬正當。
吟心看著巴巴獻殷勤的才子們,無比認可地點頭:“以往不管娘子們穿多豔麗的裙子戴多貴重的首飾,才子們都不會留心,他們的目光隻會停留在夏家娘子身上。”
說著,瞧見縣主緩緩耷下來的唇角,吟心立馬轉了話鋒:“不過又有什麽用呢?夏家娘子成也清高,敗也清高,誰能想到她放著世家權貴不要,卻遠嫁去了杞縣。聽說那地兒不久前還鬧蝗禍和凍雨,賣兒賣女的都有……”
夏蒔錦落落大方的點頭。
賀良卿徑直行到那輛馬車跟前,隔窗與那人交談。夏蒔錦的目光始終盯著那邊,見賀良卿舉止間對那人極為客氣,若叫不明真相的人瞧見,倒覺車裏坐的那位才是縣令老爺。
須臾後賀良卿回來,扶著夏蒔錦上了馬,帶著她繼續往縣衙方向走。
夏蒔錦發現他心情似乎變得不錯,便問:“賀兄,剛剛那人是誰?”
“曹富貴,是個商人。”
“商人?既是商人賀兄何故對他如此客氣?看著倒像是有求於他。”
賀良卿朗笑出聲:“蒔妹果然慧眼如炬。他雖是商人,卻是個掌管著近百倉囷的巨賈,生意遍及十數州縣。如今米價水漲船高,可謂比肩黃金,即便將我那變賣祖宅所得的銀兩都填進去,也是杯水車薪。但若此人肯先開倉放糧,便能真正解了杞縣的燃眉之急。”
“原來如此,那他是同意了?”夏蒔錦笑吟吟回頭看著賀良卿,覺他心情大好或許是此原因。
賀良卿卻是苦笑:“這種奸商從四處高價收購民間存糧時,打的便是坐地起價的心思,如今正是收割之時,怎會輕易答應放糧。不過他剛剛已有鬆動,約我稍晚些過府詳談,想來是有機會。”
說到此處,賀良卿垂下了眸,恰好與那雙青白分明的桃花美目對上:“可見蒔妹是我的吉人。”
第5章 條件
夏蒔錦扭回頭去,麵泛羞赧,不再理他。
杞縣本就不大,約莫走了一炷香便到縣衙。
縣衙向街開門,大門雙扇對開,分作前後院,前院辦公,後院則是縣令的居住之所。賀良卿的家室簡單,僅有一位寡母,當初也正是因著赴任後接了寡母來杞縣安置,才賣了老家無人居住的祖宅。
夏蒔錦既然來了,理應先去拜見這位府裏唯一的長輩。
然而有些出乎夏蒔錦意料的是,這位夫人一點沒有兒子身上的溫和謙遜,見夏蒔錦朝自己行晚輩禮,有些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隔半晌才不鹹不淡說了句:“行了。”
夏蒔錦直起身來,暗暗觀察這位夫人,想不通為何明明二人初見,卻好似她欠了她錢一樣?
又一想,可不!在這位夫人眼裏,自己可是她兒子賣了祖宅和良田贖買回的媳婦。
想明白這層,夏蒔錦便叫水翠將包袱裏的木函取來,當著夫人的麵交回到賀良卿手裏:“賀兄,這裏是你那一百三十兩,一文不少。”
賀良卿怔了怔:“那你是如何贖的身?”
水翠先前看賀夫人難為自家娘子就有些氣不過,如今便站出來道:“侯爺和侯夫人待阿蒔親如女兒,又怎會要她的贖身銀?”
聽了這話,一旁賀夫人倒是笑了,隻不過這笑裏明顯帶著譏諷。不必她明說,夏蒔錦也知道她在想什麽,無非是覺得她一個侯府丫鬟,竟敢大言不慚自抬身價。
反正安也請過了,夏蒔錦一點不想在這間屋子裏待,以手扶額稱自己坐車久了有些發暈,賀良卿便立即帶她從母親房裏辭出。
送夏蒔錦回房的廊上,賀良卿先代他母親向她賠不是。可夏蒔錦根本未往心裏去,在她看來姑媳之間能處就處,不能處就府門兩開,各走一邊。
之後賀良卿又有幾分不安的問:“蒔妹,安逸侯既不肯收贖身銀,那身契可曾還你?”
他好歹是個官,大周朝有老例兒,若奴籍女子要不回身契,便無法入其它官宦府裏,更莫說做正室娘子。
這一點夏蒔錦也早有準備,她從袖袋裏掏出一張文契遞給賀良卿瞧,好叫他安心:“自是給了的。”
賀良卿細端了端那印鑒,滿意點頭。夏蒔錦暗中偷笑,心說身契雖是偽造的,可印鑒卻是真的,他自然看不出什麽破綻來。
之所以她現在還不願開誠布公,是因為盡管她二人書信往來頻繁,可攏共才見了兩回麵,品性如何,她還想再觀察幾日。
夏蒔錦回房後先沐浴淨身,之後換了件新衣同賀良卿用過下午飯,賀良卿便又騎上馬去那個巨賈曹富貴的府上了。
心知今晚談判的重要,夏蒔錦一邊為賀良卿懸著心,一邊和水翠細算著這趟帶來的嫁妝裏,有哪些可以派上用場救一救災民。以及母親給她的那些巨額銀票,又該怎麽花才能最大程度幫到災民。
待細化好後,她便叫水翠將她的意思傳達給慧嬤嬤。
慧嬤嬤辦事穩妥老道,當初安排人預先買的院子就在縣衙隔壁,是以水翠去見她並不難,從縣衙後門出去,幾步路便到。
慧嬤嬤得到消息,先讓護院們將被褥等禦寒之物送去給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又盤算著明日搭棚施粥的事宜。
餘暉落盡時,夏蒔錦聽來送晚飯的下人說賀良卿已回了府。她本以為他會第一時間來看她,可等了又等,桌上飯菜都涼透了,也不見他的身影。
她心裏便浮出一個答案,看來是今晚談得極其不順。
第二日天微微亮時,水翠伺候完夏蒔錦盥洗,便端著用過的水出去倒。一開門,卻瞧見賀良卿在門外站著,不知為何覺他和昨日有很大的不同,水翠訥訥的問:“大人是來找阿蒔麽?”
坐在鏡奩前的夏蒔錦展眼望向門外,見賀良卿正癡癡望著自己,雪末子已在他肩頭覆了密密的一層,也不知是站了多久。
她茫然起身,走到門前,離近了才發現他的眼下有兩團烏青,眼裏亦是滿布著血絲。瞧這模樣不僅是一夜沒睡,還像哭過似的。
“賀兄,你……這是怎麽了?”
賀良卿嘴唇顫了顫,最後化作一抹溫柔笑意:“昨日怕你舟車勞累,未敢帶你四處走走,今日我想帶你去看看杞縣的風景。”
夏蒔錦淺蹙著眉心,雖覺他有些古怪,卻還是點頭跟上。
賀良卿騎馬帶她來到山下,原以為他想帶她爬山,然而他卻將她帶進了一間茶肆裏。
這間茶肆足有三層之高,若放在汴京和洛陽自是算不得出奇,可放在這小小的杞縣,便成了最宏偉突兀的建築。
隻是眼下縣城的日子並不好過,成千上萬的人連飯都吃不上,這茶肆自然也沒什麽生意。夏蒔錦和賀良卿的到來,讓臊眉耷眼多日的老板娘總算露出了個笑臉兒。
夏蒔錦隨賀良卿登上了頂閣,整間無人,隻他兩位客人,賀良卿挑了臨北窗的位置坐。
不多時老板娘便端上來兩盞清茶,和一碟梅果,隨後識趣的退下,讓出年輕男女說話的空間。
因著氛圍的怪異,夏蒔錦顯得有些局促,不解道:“賀兄不是說要帶我去看風景,怎的卻來此喝茶?”
賀良卿麵露哀傷,清越的聲線亦有些許不穩:“我想帶你看的風景,就在此處。”
他轉眼看向身側的窗牖。
因山風凜冽,茶肆裏的窗子皆是緊閉,且上麵糊著鮫紗和明瓦,向外並看不分明。夏蒔錦依稀看到連綿的山影,可冬日的寒山都是光禿禿的,心說這有什麽可看的?
“吱”的一聲,窗被賀良卿一掌推開,兩扇窗子瞬時對開,外間的景像清晰入眼,一覽無餘。
原來此處正對著的,是一麵山坡,先前朦朧看時未看出那山坡有何異樣,如今清晰了,夏蒔錦便看到一些人影晃動。再細看,有些人影似是抬著什麽東西投入一個大坑內,坑邊綿長的哭聲哀轉久絕。
賀良卿說道:“那是亂葬崗,他們正在將昨夜被凍死餓死的人扔進預先挖好的大坑裏去,待坑被填平了,便埋上土,換個地方再挖一個。”
“一個坑大抵能葬百來號人,半個月以來,這樣的坑已挖了不下十餘處。”
……
聽賀良卿語調平緩,不夾雜情緒的介紹著,夏蒔錦隻覺周身泛著一股寒氣。放在桌上的手仿佛觸在冰塊上,將她的指尖凍得冰涼。
她忍不住端起還有熱氣的清茶小啜了兩口,之後才開口問:“賀兄昨晚與那個曹富貴談得不順利是麽?”
賀良卿不答話,她便認真在他眼中求索,卻是看不出任何答案。他的眼神太空洞了,空洞到仿佛一潭死水,半星活氣兒也尋不見。
“其實……其實有件事我應該早些告訴賀兄,我並不是侯府的丫……”
就在夏蒔錦決心將身世坦白,以便為賀良卿解憂之際,賀良卿卻驟然打斷了她,好似突然活過來一樣:“不是,事實上曹富貴已經鬆了口,願意開倉放糧。”
“哦?”夏蒔錦愣了愣,有些不明白既然一切談妥,賀良卿從昨晚到現在的反常又是為了什麽?
賀良卿望著她發出苦笑:“隻不過,他有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夏蒔錦略一琢磨,又接著道:“不過人命關天的危急時候,隻要能做到,不管什麽條件都得先答應他才是!”
賀良卿隻靜靜看著她,不再說話,須臾後,竟是流下了兩行清淚來。
夏蒔錦越發的不明所以,正想問他為何流淚時,驀地一陣暈眩感襲來,她及時撐住了額頭。稍緩了緩,她喃喃道:“難怪都說不能空腹飲茶……竟然……竟然有些茶醉。”
她以為賀良卿聽了這話便會喚老板娘上幾蝶吃食來,然而賀良卿隻是說了一句:“蒔妹,對不起……”
靈台一片混沌間,夏蒔錦垂眼看了看麵前的那一盞茶,突然意識到什麽。
賀良卿之後好像還說了些什麽,可夏蒔錦卻聽不清了,她隻覺整個世間離她越來越遠……
最後她的手肘終於支撐不住腦袋,趴倒在了桌上。
*
時序輪轉,自冬徂春,轉眼夏蒔錦已離京三個月了。
如今的汴京城陽和啟蟄,花木如茵,邊關也不斷傳來捷報。
雖然很多人都想不通當初明明要去對抗西梁的太子爺,為何突然改道與西梁夾攻趙國去了,但趙國被他們三個月內合力攻下,並一分為二吞食,我朝得了大量稀缺鐵礦不說,還開了疆闊了土,這已是大周朝幾十年來未有過的功績。
一時間太子段禛在軍中和民間的威望甚隆,萬眾對他的仰慕崇敬甚至超過了對當今聖上。
尤其是汴京城錦繡堆裏的那些名門貴媛們,她們對東宮的向往變得愈加強烈。就連從未瞻望過太子殿下豐姿的人,也紛紛在夢裏模模糊糊同他幽會了個十回八回。
不過除了這些,汴京城近來還流傳著一則八卦趣聞,是關於安逸侯府三姑娘夏蒔錦的。
夏蒔錦已離京整三個月,侯府眾人都統一了口徑,說她是去洛陽探望祖母了,然而突然有一天,有人有鼻子有眼的放出消息來,說她根本不是去的洛陽,而是杞縣!也根本不是探望什麽祖母,而是嫁人!
這消息插了翅膀一樣幾日就飛遍大街小巷各個角落,成了汴京城家喻戶曉的秘辛。一時間人人都盯著安逸侯府,打算看看這高門大宅裏的笑話。
而侯府的應對方式就是低調行事,含混過去。畢竟從女兒去了杞縣之後,還沒來過一封信,那邊情形究竟如何他們也不知曉,萬一這頭公開承認女兒嫁人了,那頭卻又出變故,便等同堵死了退路。
是以侯爺和侯夫人隻能閉門不出,連下人們出府采買的次數都減少了。
然而許多日過去後,此事依舊傳得沸沸揚揚,沒有歇停的意思。就在闔府一籌莫展又夾雜擔憂之際,終於等來了夏蒔錦的信。
侯夫人孟氏繃著麵皮展信看完,這才不由鬆了一口氣,眉間舒展開來。
看來她很快就能見到她心心念念掛記著的女兒了。
第6章 良人
汴京,衛國公府。
當午日明,萬縷金光自高天漫射而下,被紛錯的桃枝篩了一遍,碎金似的鋪了滿地。
幾位金瓚玉珥、彩裙曳地的貴族小娘子自桃園穿過,翦翦輕風撩動著裙擺和腳邊的光點,生出瀲灩波紋,恍惚間竟似踏著煙水而來的仙子。
這不禁引得忘憂亭中正在作詩的才子們紛紛擱了筆,爭先迎上前見禮,也不吝嗇讚美之辭,哄得幾位小娘子喜笑顏開。
姍姍來遲的小壽星呂秋月,恰巧將這一幕收入眼底,噙著幾許自得乜向丫鬟吟心:“瞧出來沒,沒有夏蒔錦在,大家仿佛都鬆快了許多。”
呂秋月乃衛國公府的大姑娘,亦是官家恩封的樂安縣主,今日生辰辦了個家宴,除了邀請幾位閨中小姐妹,還邀了家學裏的同窗,皆是京師有名的才子。
本朝風氣開放,男女可同入家學,隻要有適當的引子亦可同遊同樂,譬如生辰或是詩社那樣的活動,都屬正當。
吟心看著巴巴獻殷勤的才子們,無比認可地點頭:“以往不管娘子們穿多豔麗的裙子戴多貴重的首飾,才子們都不會留心,他們的目光隻會停留在夏家娘子身上。”
說著,瞧見縣主緩緩耷下來的唇角,吟心立馬轉了話鋒:“不過又有什麽用呢?夏家娘子成也清高,敗也清高,誰能想到她放著世家權貴不要,卻遠嫁去了杞縣。聽說那地兒不久前還鬧蝗禍和凍雨,賣兒賣女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