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是算準了他們會婉言謝絕,這才先斬後奏,而那封信不過就是走個過場而已?
夏罡和孟氏對了個眼神,之後連忙換好衣裳理好發髻,雙雙出門去見老母親。
夏老夫人早已被丫鬟小廝迎進了屋子,此次與她同來的除了大兒媳白氏,還有白氏所出的女兒夏瑤,再並著幾個仆從。隻是這會兒仆從都已被安排去了別處。
老夫人既是打著來看孫女的名義,夏蒔錦這邊自也很快接到了消息,之後換了件得體的衣裳,便去前堂拜見祖母了。
夏蒔錦到時,父親和母親已經到了一會兒,原本大家正熱鬧著,一見夏蒔錦來,夏老夫人和白氏俱都收了口,開始認真打量這個已兩年未見的孫女。
第109章 大娘
外間日耀灼灼, 夏蒔錦緩步邁入堂屋的大門時,臉上還罩著一籠淺金色的紗光,愈發將她襯得膚光明潔。
向坐在主位的夏老夫人見禮時, 她秀目微垂著屈膝下去,姿勢端得平穩, 纖長的睫羽阻著眸光, 顯得溫婉至極:“蒔錦見過祖母。”
之後又向右手邊的白氏見禮:“見過大娘。”
接著側了側, 夏蒔錦的目光又掃過白氏身旁一個同自己年紀相仿的小娘子, 這便是白氏的女兒夏瑤, 夏蒔錦又頷了頷首:“見過二姐姐。”
夏老夫人笑道:“一家人,不必這麽多的禮。”
一旁白氏也連忙笑臉接話:“就是就是,再說三姑娘這禮我們也快要受不起了!”
夏蒔錦垂著眸, 微微一怔。難怪剛剛從她進屋, 就察覺到祖母和大娘對自己格外在意,且投過來的目光俱都裹挾著一種小心翼翼。
方才她還當是兩年未見,生分所至, 如今聽來,顯然是她們已知曉了賜婚一事。這麽說來, 這一趟來汴京,也是為此事而來的?
女兒都能察覺的事,孟氏更是一耳就聽明白了,怪不得來得這麽突然, 且白氏這回姿態擺得這麽低。
其實白氏剛剛說完那句, 自己就意識到說遛了嘴。夏老夫人嫌她不成事,拋過去一記眼刀, 白氏便趕緊閉了嘴。
既然看明白了,孟氏也不願場麵尷尬, 先命人下去備好茶好菓子來,又開始陪老夫人閑敘家常。姑媳二人總歸兩年未見,自是有許多話題可聊,而白氏因著先前一開口就說錯了話,這會兒隻豎耳朵聽著,卻不敢再隨意插話了。
下人端來熱茶,孟氏親自為婆母奉上一盞,隨後又關切地問起信中所提之事:“母親的腰疾又犯了,不如先讓府醫過來瞧瞧,這也不是什麽治不好的大病,指不定他能有法兒。”
夏老夫人慌忙擺手,皺了皺眉:“不必了,還是等薑大夫來醫吧。”
見孟氏不解,白氏這回便解釋了句:“母親若是肯讓男大夫醫,也就不用專門跑來汴京了。就是衝著那位薑大夫是女子,專門為後宅婦人醫病,還尤其擅長金針,聽說洛陽也有不少人是被她醫好的!”
“哦。”這下孟氏就聽明白了,後宅婦人有些疾病隻憑搭脈開藥方是診不好的,病在腰處,的確是有些棘手。
是以孟氏便向老夫人討了地址來,叫府裏的下人拿著去將那位薑大夫請到府裏來給老夫人醫治。
等大會的功夫,夏蒔錦察覺到夏瑤總是時不時盯著自己看,雖說姐妹兩年未見,見了新奇想多看幾眼也屬正常,可夏瑤這目光,讓夏蒔錦總覺得有些不舒服。
夏蒔錦便小聲對孟氏提議:“母親,過會兒薑大夫來了興許會為祖母施針,不如還是先將祖母安置進房間吧?”
被女兒一提醒,孟氏這才想起是這麽個理兒,婆母和大嫂來得突然,她壓根兒都沒有時間準備屋子呢,於是趕緊命人去收拾出一間院子來,起身親自攙扶夏老夫人過去。
這邊剛剛將人安頓好,那邊門房便來報:“薑大夫已經請來了。”
夏蒔錦原以為這位女大夫至於是個三十往上的婦人,可等人進來了,她卻略有些驚奇,竟是一位年輕的小娘子。
看外貌,同夏蒔錦也差不了幾歲,且更令夏蒔錦奇怪的是,她總覺得好似在哪處見過此人,隻是印象不深,一時想不起來。
不隻夏蒔錦感到意外,屋內其它人也皆都意想不到,看著這位年紀輕輕,容顏端秀的小娘子背著藥箱走進來,一時竟沒有一個人開口招呼。
倒是夏蒔錦最先反應過來,十分有禮的笑著:“您就是薑大夫?”
對方目光在她身上定了一瞬,而後頷首:“正是。”
“那就勞煩您為我祖母看看吧,祖母的腰疾已困擾多年,每逢天寒之時便會發作,聽聞了薑大夫的妙手,特意從洛陽趕來。”一邊介紹著祖母的情況,夏蒔錦一邊把薑大夫往裏間引。
孟氏和白氏雖也跟在後頭進了裏間,但心裏卻在打鼓,總覺得這位孟大夫太過年輕,對其醫術並不信任,思忖著那些美名多半是誤傳了。
要真叫她給老夫人施針,孟氏和白氏倒有些不敢,是以遲疑著,還要不要讓這位薑大夫繼續看下去。
夏老夫人躺在榻上,看到進屋的薑大夫如此年輕,亦是暗暗歎息,隻覺這次多半又是看不出什麽明堂來了。
而這位薑大夫,對這一屋子人朝自己投來的不信任目光,倒也不往心裏去,隻徑直走到榻前,在預先備好的繡墩上坐了下來。
“老夫人,我先為您請個脈可好?”
依著夏老夫人的直脾氣,原是想將給點碎銀子將人直接請離的,可這時夏蒔錦走到榻邊,喚了聲:“祖母。”
夏老夫人抬眼,見孫女的目光中滿是鼓勵,便心說請都請來了,直接將人趕走是不妥,於是不太情願的將手從錦被裏伸了出來,不鹹不淡的應了句:“有勞大夫。”
薑大夫也是看出老人家的不情願,笑著置好脈枕,將老夫人的手放上,兩指輕搭脈門。不多時,便將老夫人的手放了回去,收了脈枕,緩聲說道:“老夫人,容我再看看您的腰。”
夏老夫人歎了聲氣,耐心似快要告罄,不過她還是配合的轉過身去。夏蒔錦便上前幫著祖母掀起外裳。
薑大夫用手按了幾下,夏老夫人便吃不住痛,哼唧了一聲,薑大夫也由此辨清了位置,隨後坐回。
夏蒔錦趕緊將祖母的衣裳和被子蓋好,問道:“薑大夫可是瞧出什麽來了?”
薑大夫看她一眼,沒回答,而是反問夏老夫人:“老夫人可是覺得腰間皮肉僵硬,一遇天寒更是酸痛難忍,夜裏偶爾還可能痙攣?”
這一句話便將夏老夫人所有的症狀都講出來了,夏老夫人急忙轉回身來,再看向薑大夫時,眼神已帶著幾分敬重:“那老身這到底是什麽病?”
“痹症。”
“痹症?”夏蒔錦疑惑地看著薑大夫,她倒不知這病是何意。
薑大夫便起身,詳細與夏家人說來:“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老夫人所得是痹症無疑。不知老夫人在洛陽的住處,是否陰冷且濕氣重?”
孟氏和夏蒔錦雙雙看向白氏,白氏便有些心虛的解釋:“洛陽老宅年久失修,屋瓦有縫隙,門窗也閉合不嚴,是有些潮濕陰冷。有幾回我想找人來修葺,可母親住慣了自己屋不願意挪動,最終隻得作罷。不過為防漏風令母親著涼,我已命人在窗上又加了一層厚帳。”
孟氏心裏想埋怨白氏,可妯娌間的關係才剛剛有點緩和,她也不想再激化,是以想了想,還是沒說不好聽的話。隻問薑大夫:“那不知現在可好醫?”
薑大夫歎了一口氣,“風寒濕邪侵體,久而失治,老夫人的腰疾已有些嚴重。治是能治,隻是有些麻煩。”
聽前麵的話,孟氏和白氏兩個兒媳還以為沒得治了,聽到最後一句才稍安下心來,孟氏連忙道:“不打緊,能治便好,薑大夫隻管說。”
“頭三日需每日施以金針,之後也要隔日施針一次,如此至少兩個月,方有機會痊愈。”
“那就有勞薑大夫給我母親好好治療了。”孟氏說道。
因著先前症狀都說到點上,如今夏老夫人也對這年輕大夫很是信任,不再抗拒,便都依著她。
接下來薑大夫為老夫人施針,待半個時辰後施完了針,孟氏和白氏在婆母跟前照料,夏蒔錦則代母親送薑大夫出屋。
這時她才終於有機會問上一句:“薑大夫,不知我們之前是不是在何處見過?”
薑大夫轉臉朝她笑了笑,“看來夏娘子是貴人多忘事了。”說罷,也不詳說,就頷了下首離開。
夏蒔錦眉間微蹙,依舊想不起來,直至看到薑大夫提起裙裾踩著步梯上馬車的動作,這才醍醐灌頂一般,恍然想起了什麽!
隨著馬車走遠,夏蒔錦口中緩緩念出一個名字:“薑寧兒……”
這不就是那回進宮時,在巷子裏撞的那輛馬車上下來的小娘子?當時因為賀良卿的母親被撞了頭,這小娘子便下車理論。
當時夏蒔錦並不知她是誰,還是事後叫人送補品去時才知這小娘子是賀良卿的表妹,因著父母亡故而投奔了他。
想不到她竟還有著如此高深的醫術,幾個月的時間,竟在汴京開起了醫館,且還聲名遠播。
夏蒔錦正想這些之時,白氏帶著夏瑤也從老夫人房裏出來了,夏蒔錦便關切了句:“大娘,祖母可是睡下了?”
剛剛薑寧兒施針時便說過,施過針後老夫人會小睡一覺,讓大家不要去打擾她。
白氏點點頭,走到夏蒔錦跟前,說道:“蒔錦啊,剛剛薑大夫的話你也聽見了,隻怕我們要在汴京住些日子了。”
連母親都欣然接受了,身為晚輩,夏蒔錦自當是說些客氣話:“大娘隻管將這裏當作自己的家罷是。”
白氏倒也不見外,就勢說道:“既然如此,為防以後莽莽撞撞走錯了路,不如蒔錦你先帶我們熟悉熟悉府裏情況?”
“這是應當的。”說罷,夏蒔錦便喚來水翠在前引路,親自陪著白氏和夏瑤母女在府裏四處走走。
路過一個疊石堆砌的小池塘時,一直不怎麽說話的夏瑤突然驚喜的看著水裏:“母親,有魚!”
白氏悄悄白了一眼夏瑤,嫌她大驚小怪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隻是這動作幅度雖小,還是被夏蒔錦無意瞧見了,倒覺得這一家子人有意思。
既然夏瑤已經提到了,白氏也不好裝作沒看見,順口誇讚了句:“這錦鯉竟是金燦燦的,著實瞧著喜人!”
夏蒔錦隻得介紹了句:“大娘,這是外邦來的黃金鯉。”
“外邦來的?”白氏略驚奇,又看了幾眼那魚。
水翠則趁機插嘴一句:“是太子殿下送給我家小娘子的。”
“水翠!”夏蒔錦嫌她多嘴,半笑不笑的剜她一眼。水翠則伸了伸舌頭,她一時沒忍住。
白氏的臉上表情複雜了一瞬,而後笑道:“看來太子殿下對我們蒔錦是當真不錯。”說到這兒,白氏不免露出個探究的目光:“蒔錦,你同太子殿下是因何起的緣?”
夏蒔錦略一怔,未想到大娘竟問的這樣直白,臉頰不由微微泛起紅暈。
不過要論起這起緣來,隻怕要從她五歲第一回來汴京時論起,隻是這些委實沒有必要同旁人說起,再說即使是說了,又有誰會信呢?
是以夏蒔錦隻含混著,敷衍了句:“無非是父母之命罷了。”
第110章 凋謝
剪剪金風, 吹拂起夏蒔錦腮邊的碎發來,白氏臉上掛著慈和的笑意,抬手幫她將發絲掖至耳後。看似慈愛無比的一位長輩, 可她心裏究竟在想什麽,旁人卻根本看不出來。
當年老侯爺尚在時, 原是想將爵位傳給自己的嫡長子夏元的, 也就是白氏的夫君。可夏元突然傷了腿, 大夫幫他治好後, 卻言未來恐怕不良於行, 老侯爺就此也改變了心意,將夏罡這個嫡次子請旨立為了世子。
這也正是兩兄弟結怨的根由。
過去白氏每每看到孟氏又添了什麽喜事,心中便覺不忿, 總覺得這一切本應是屬於她的, 她卻與侯夫人這個位置錯過了。
而如今看著春風明媚的夏蒔錦,白氏心裏又隱隱多了一份不忿,這一切本該是屬於她的瑤兒的。若自家老家是侯爺, 那今日便是瑤兒被官家賜婚了。
想著這些,白氏心裏一片苦澀, 生怕叫夏蒔錦看出來,強自擠出個笑臉兒來,指著不遠處的一片花樹問:“那邊是什麽地方?”
夏蒔錦便道:“大娘,那處是紫薇園, 眼下紫薇花開得正盛, 您若是喜歡我就陪您去逛逛。”
“好。”白氏說著,往前走去。
幾人行過府庫時, 白氏一眼瞧見堆在庫房門前如小山一樣的各式禮盒,不由好奇:“蒔錦啊, 這是在做什麽?”
蒔錦正要說話,孟氏從“小山”後麵走了出來,疑道:“大嫂,你們怎麽到這邊來了?”
“哦,是我想讓蒔錦帶我和瑤兒在府裏逛逛,正巧就逛到這處來了,弟妹這是在做什麽?”白氏湊過去,認真掃量著那些精美非常的匣子,猜測這麽好的外盒裏頭裝的是什麽好東西。
孟氏笑著搖了搖頭,無奈道:“都是一份份人情世故,我正愁著未來要如何一樣樣還呢。”
孟氏說得隱晦,白氏卻不難聽明白,看來這些都是聖上賜婚之後,那些達官貴人們送來的賀禮。
不用想也知道,眼下安逸侯府定是成為了整個汴京都想巴結逢迎的門第,那麽多人想要攀交情,可沒有邀貼也不好直接登門,是以便讓家仆將賀禮送過來,禮數盡到。
夏罡和孟氏對了個眼神,之後連忙換好衣裳理好發髻,雙雙出門去見老母親。
夏老夫人早已被丫鬟小廝迎進了屋子,此次與她同來的除了大兒媳白氏,還有白氏所出的女兒夏瑤,再並著幾個仆從。隻是這會兒仆從都已被安排去了別處。
老夫人既是打著來看孫女的名義,夏蒔錦這邊自也很快接到了消息,之後換了件得體的衣裳,便去前堂拜見祖母了。
夏蒔錦到時,父親和母親已經到了一會兒,原本大家正熱鬧著,一見夏蒔錦來,夏老夫人和白氏俱都收了口,開始認真打量這個已兩年未見的孫女。
第109章 大娘
外間日耀灼灼, 夏蒔錦緩步邁入堂屋的大門時,臉上還罩著一籠淺金色的紗光,愈發將她襯得膚光明潔。
向坐在主位的夏老夫人見禮時, 她秀目微垂著屈膝下去,姿勢端得平穩, 纖長的睫羽阻著眸光, 顯得溫婉至極:“蒔錦見過祖母。”
之後又向右手邊的白氏見禮:“見過大娘。”
接著側了側, 夏蒔錦的目光又掃過白氏身旁一個同自己年紀相仿的小娘子, 這便是白氏的女兒夏瑤, 夏蒔錦又頷了頷首:“見過二姐姐。”
夏老夫人笑道:“一家人,不必這麽多的禮。”
一旁白氏也連忙笑臉接話:“就是就是,再說三姑娘這禮我們也快要受不起了!”
夏蒔錦垂著眸, 微微一怔。難怪剛剛從她進屋, 就察覺到祖母和大娘對自己格外在意,且投過來的目光俱都裹挾著一種小心翼翼。
方才她還當是兩年未見,生分所至, 如今聽來,顯然是她們已知曉了賜婚一事。這麽說來, 這一趟來汴京,也是為此事而來的?
女兒都能察覺的事,孟氏更是一耳就聽明白了,怪不得來得這麽突然, 且白氏這回姿態擺得這麽低。
其實白氏剛剛說完那句, 自己就意識到說遛了嘴。夏老夫人嫌她不成事,拋過去一記眼刀, 白氏便趕緊閉了嘴。
既然看明白了,孟氏也不願場麵尷尬, 先命人下去備好茶好菓子來,又開始陪老夫人閑敘家常。姑媳二人總歸兩年未見,自是有許多話題可聊,而白氏因著先前一開口就說錯了話,這會兒隻豎耳朵聽著,卻不敢再隨意插話了。
下人端來熱茶,孟氏親自為婆母奉上一盞,隨後又關切地問起信中所提之事:“母親的腰疾又犯了,不如先讓府醫過來瞧瞧,這也不是什麽治不好的大病,指不定他能有法兒。”
夏老夫人慌忙擺手,皺了皺眉:“不必了,還是等薑大夫來醫吧。”
見孟氏不解,白氏這回便解釋了句:“母親若是肯讓男大夫醫,也就不用專門跑來汴京了。就是衝著那位薑大夫是女子,專門為後宅婦人醫病,還尤其擅長金針,聽說洛陽也有不少人是被她醫好的!”
“哦。”這下孟氏就聽明白了,後宅婦人有些疾病隻憑搭脈開藥方是診不好的,病在腰處,的確是有些棘手。
是以孟氏便向老夫人討了地址來,叫府裏的下人拿著去將那位薑大夫請到府裏來給老夫人醫治。
等大會的功夫,夏蒔錦察覺到夏瑤總是時不時盯著自己看,雖說姐妹兩年未見,見了新奇想多看幾眼也屬正常,可夏瑤這目光,讓夏蒔錦總覺得有些不舒服。
夏蒔錦便小聲對孟氏提議:“母親,過會兒薑大夫來了興許會為祖母施針,不如還是先將祖母安置進房間吧?”
被女兒一提醒,孟氏這才想起是這麽個理兒,婆母和大嫂來得突然,她壓根兒都沒有時間準備屋子呢,於是趕緊命人去收拾出一間院子來,起身親自攙扶夏老夫人過去。
這邊剛剛將人安頓好,那邊門房便來報:“薑大夫已經請來了。”
夏蒔錦原以為這位女大夫至於是個三十往上的婦人,可等人進來了,她卻略有些驚奇,竟是一位年輕的小娘子。
看外貌,同夏蒔錦也差不了幾歲,且更令夏蒔錦奇怪的是,她總覺得好似在哪處見過此人,隻是印象不深,一時想不起來。
不隻夏蒔錦感到意外,屋內其它人也皆都意想不到,看著這位年紀輕輕,容顏端秀的小娘子背著藥箱走進來,一時竟沒有一個人開口招呼。
倒是夏蒔錦最先反應過來,十分有禮的笑著:“您就是薑大夫?”
對方目光在她身上定了一瞬,而後頷首:“正是。”
“那就勞煩您為我祖母看看吧,祖母的腰疾已困擾多年,每逢天寒之時便會發作,聽聞了薑大夫的妙手,特意從洛陽趕來。”一邊介紹著祖母的情況,夏蒔錦一邊把薑大夫往裏間引。
孟氏和白氏雖也跟在後頭進了裏間,但心裏卻在打鼓,總覺得這位孟大夫太過年輕,對其醫術並不信任,思忖著那些美名多半是誤傳了。
要真叫她給老夫人施針,孟氏和白氏倒有些不敢,是以遲疑著,還要不要讓這位薑大夫繼續看下去。
夏老夫人躺在榻上,看到進屋的薑大夫如此年輕,亦是暗暗歎息,隻覺這次多半又是看不出什麽明堂來了。
而這位薑大夫,對這一屋子人朝自己投來的不信任目光,倒也不往心裏去,隻徑直走到榻前,在預先備好的繡墩上坐了下來。
“老夫人,我先為您請個脈可好?”
依著夏老夫人的直脾氣,原是想將給點碎銀子將人直接請離的,可這時夏蒔錦走到榻邊,喚了聲:“祖母。”
夏老夫人抬眼,見孫女的目光中滿是鼓勵,便心說請都請來了,直接將人趕走是不妥,於是不太情願的將手從錦被裏伸了出來,不鹹不淡的應了句:“有勞大夫。”
薑大夫也是看出老人家的不情願,笑著置好脈枕,將老夫人的手放上,兩指輕搭脈門。不多時,便將老夫人的手放了回去,收了脈枕,緩聲說道:“老夫人,容我再看看您的腰。”
夏老夫人歎了聲氣,耐心似快要告罄,不過她還是配合的轉過身去。夏蒔錦便上前幫著祖母掀起外裳。
薑大夫用手按了幾下,夏老夫人便吃不住痛,哼唧了一聲,薑大夫也由此辨清了位置,隨後坐回。
夏蒔錦趕緊將祖母的衣裳和被子蓋好,問道:“薑大夫可是瞧出什麽來了?”
薑大夫看她一眼,沒回答,而是反問夏老夫人:“老夫人可是覺得腰間皮肉僵硬,一遇天寒更是酸痛難忍,夜裏偶爾還可能痙攣?”
這一句話便將夏老夫人所有的症狀都講出來了,夏老夫人急忙轉回身來,再看向薑大夫時,眼神已帶著幾分敬重:“那老身這到底是什麽病?”
“痹症。”
“痹症?”夏蒔錦疑惑地看著薑大夫,她倒不知這病是何意。
薑大夫便起身,詳細與夏家人說來:“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老夫人所得是痹症無疑。不知老夫人在洛陽的住處,是否陰冷且濕氣重?”
孟氏和夏蒔錦雙雙看向白氏,白氏便有些心虛的解釋:“洛陽老宅年久失修,屋瓦有縫隙,門窗也閉合不嚴,是有些潮濕陰冷。有幾回我想找人來修葺,可母親住慣了自己屋不願意挪動,最終隻得作罷。不過為防漏風令母親著涼,我已命人在窗上又加了一層厚帳。”
孟氏心裏想埋怨白氏,可妯娌間的關係才剛剛有點緩和,她也不想再激化,是以想了想,還是沒說不好聽的話。隻問薑大夫:“那不知現在可好醫?”
薑大夫歎了一口氣,“風寒濕邪侵體,久而失治,老夫人的腰疾已有些嚴重。治是能治,隻是有些麻煩。”
聽前麵的話,孟氏和白氏兩個兒媳還以為沒得治了,聽到最後一句才稍安下心來,孟氏連忙道:“不打緊,能治便好,薑大夫隻管說。”
“頭三日需每日施以金針,之後也要隔日施針一次,如此至少兩個月,方有機會痊愈。”
“那就有勞薑大夫給我母親好好治療了。”孟氏說道。
因著先前症狀都說到點上,如今夏老夫人也對這年輕大夫很是信任,不再抗拒,便都依著她。
接下來薑大夫為老夫人施針,待半個時辰後施完了針,孟氏和白氏在婆母跟前照料,夏蒔錦則代母親送薑大夫出屋。
這時她才終於有機會問上一句:“薑大夫,不知我們之前是不是在何處見過?”
薑大夫轉臉朝她笑了笑,“看來夏娘子是貴人多忘事了。”說罷,也不詳說,就頷了下首離開。
夏蒔錦眉間微蹙,依舊想不起來,直至看到薑大夫提起裙裾踩著步梯上馬車的動作,這才醍醐灌頂一般,恍然想起了什麽!
隨著馬車走遠,夏蒔錦口中緩緩念出一個名字:“薑寧兒……”
這不就是那回進宮時,在巷子裏撞的那輛馬車上下來的小娘子?當時因為賀良卿的母親被撞了頭,這小娘子便下車理論。
當時夏蒔錦並不知她是誰,還是事後叫人送補品去時才知這小娘子是賀良卿的表妹,因著父母亡故而投奔了他。
想不到她竟還有著如此高深的醫術,幾個月的時間,竟在汴京開起了醫館,且還聲名遠播。
夏蒔錦正想這些之時,白氏帶著夏瑤也從老夫人房裏出來了,夏蒔錦便關切了句:“大娘,祖母可是睡下了?”
剛剛薑寧兒施針時便說過,施過針後老夫人會小睡一覺,讓大家不要去打擾她。
白氏點點頭,走到夏蒔錦跟前,說道:“蒔錦啊,剛剛薑大夫的話你也聽見了,隻怕我們要在汴京住些日子了。”
連母親都欣然接受了,身為晚輩,夏蒔錦自當是說些客氣話:“大娘隻管將這裏當作自己的家罷是。”
白氏倒也不見外,就勢說道:“既然如此,為防以後莽莽撞撞走錯了路,不如蒔錦你先帶我們熟悉熟悉府裏情況?”
“這是應當的。”說罷,夏蒔錦便喚來水翠在前引路,親自陪著白氏和夏瑤母女在府裏四處走走。
路過一個疊石堆砌的小池塘時,一直不怎麽說話的夏瑤突然驚喜的看著水裏:“母親,有魚!”
白氏悄悄白了一眼夏瑤,嫌她大驚小怪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隻是這動作幅度雖小,還是被夏蒔錦無意瞧見了,倒覺得這一家子人有意思。
既然夏瑤已經提到了,白氏也不好裝作沒看見,順口誇讚了句:“這錦鯉竟是金燦燦的,著實瞧著喜人!”
夏蒔錦隻得介紹了句:“大娘,這是外邦來的黃金鯉。”
“外邦來的?”白氏略驚奇,又看了幾眼那魚。
水翠則趁機插嘴一句:“是太子殿下送給我家小娘子的。”
“水翠!”夏蒔錦嫌她多嘴,半笑不笑的剜她一眼。水翠則伸了伸舌頭,她一時沒忍住。
白氏的臉上表情複雜了一瞬,而後笑道:“看來太子殿下對我們蒔錦是當真不錯。”說到這兒,白氏不免露出個探究的目光:“蒔錦,你同太子殿下是因何起的緣?”
夏蒔錦略一怔,未想到大娘竟問的這樣直白,臉頰不由微微泛起紅暈。
不過要論起這起緣來,隻怕要從她五歲第一回來汴京時論起,隻是這些委實沒有必要同旁人說起,再說即使是說了,又有誰會信呢?
是以夏蒔錦隻含混著,敷衍了句:“無非是父母之命罷了。”
第110章 凋謝
剪剪金風, 吹拂起夏蒔錦腮邊的碎發來,白氏臉上掛著慈和的笑意,抬手幫她將發絲掖至耳後。看似慈愛無比的一位長輩, 可她心裏究竟在想什麽,旁人卻根本看不出來。
當年老侯爺尚在時, 原是想將爵位傳給自己的嫡長子夏元的, 也就是白氏的夫君。可夏元突然傷了腿, 大夫幫他治好後, 卻言未來恐怕不良於行, 老侯爺就此也改變了心意,將夏罡這個嫡次子請旨立為了世子。
這也正是兩兄弟結怨的根由。
過去白氏每每看到孟氏又添了什麽喜事,心中便覺不忿, 總覺得這一切本應是屬於她的, 她卻與侯夫人這個位置錯過了。
而如今看著春風明媚的夏蒔錦,白氏心裏又隱隱多了一份不忿,這一切本該是屬於她的瑤兒的。若自家老家是侯爺, 那今日便是瑤兒被官家賜婚了。
想著這些,白氏心裏一片苦澀, 生怕叫夏蒔錦看出來,強自擠出個笑臉兒來,指著不遠處的一片花樹問:“那邊是什麽地方?”
夏蒔錦便道:“大娘,那處是紫薇園, 眼下紫薇花開得正盛, 您若是喜歡我就陪您去逛逛。”
“好。”白氏說著,往前走去。
幾人行過府庫時, 白氏一眼瞧見堆在庫房門前如小山一樣的各式禮盒,不由好奇:“蒔錦啊, 這是在做什麽?”
蒔錦正要說話,孟氏從“小山”後麵走了出來,疑道:“大嫂,你們怎麽到這邊來了?”
“哦,是我想讓蒔錦帶我和瑤兒在府裏逛逛,正巧就逛到這處來了,弟妹這是在做什麽?”白氏湊過去,認真掃量著那些精美非常的匣子,猜測這麽好的外盒裏頭裝的是什麽好東西。
孟氏笑著搖了搖頭,無奈道:“都是一份份人情世故,我正愁著未來要如何一樣樣還呢。”
孟氏說得隱晦,白氏卻不難聽明白,看來這些都是聖上賜婚之後,那些達官貴人們送來的賀禮。
不用想也知道,眼下安逸侯府定是成為了整個汴京都想巴結逢迎的門第,那麽多人想要攀交情,可沒有邀貼也不好直接登門,是以便讓家仆將賀禮送過來,禮數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