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餘丈寬的街道上,趕車的步行的挑擔的,行人如織,川流不息。街道兩旁店鋪林立,茶樓酒館中三五成群的客人,操著明顯不同的口音,說著近日的趣事。
周易慢悠悠的行走在街道上,看著左右來來往往忙忙碌碌的行人,仿佛回到了數百年前。
路過個早點攤販,周易買了碗豆腐和油條,就這麽騎在牛背上吃。
“比起山中苦修,凡塵俗世似乎更加樂趣!”
由於進城門的經曆,周易施展了個隱匿法術,周圍百姓對年輕道士視而不見。
穿梭在紅塵當中,又獨立於世俗之外。
臨近晌午。
終於到了目的地,曾經在神京的庭院,竟然沒有拆除。
附近已經不再是貧民區,而是富貴的紅牆綠瓦,獨留下破敗的小院,數百年過去木門都腐朽的搖搖欲墜。
“乾京擴張了幾圈,咱這也成了內環地段,升值了!”
周易收斂詭異心思,輕輕推門,咯吱一聲大門攔腰斷成兩截。
喵喵!喳喳!
動靜嚇到了院中的客人,一黑一白兩道身影躥上院牆,十幾隻鳥雀騰空飛走。
周易從儲物袋中取出靈木,削成門戶安好,施展法術將院牆修繕整齊,揮手收走院中落葉。屋中家具已經成了朽木,索性也不需要睡覺,隻清理幹淨塵土蛛網之類。
片刻時間,小院煥然一新。
取出修仙界常用的石桌石凳,擺在葡萄藤下,燒水沏了壺靈茶。
“這乾京認得貧道的,大概隻有兩位了。”
周易雙目靈光閃耀,看向棗樹與葡萄藤,五六百年過去仍有幾根活著的樹枝。
清風吹過,枝丫搖曳,似乎是在招呼回應。
這時。
牆頭伸出個小腦袋瓜,頂著發髻,似是嗅到靈茶的味道,不自禁的發出吞咽口水聲音。
周易笑著舉杯,說道:“過來,請你喝。”
童子心思剔透,感應到周易不是壞人,登上牆頭抓住老棗樹的樹枝,順著來到主幹然後呲溜落入院中。
由於個子矮,隻能跪坐在石凳上,迫不及待的抿了口靈茶,才問道。
“你是誰?從哪裏來?”
“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
第160章 史書記載
“很遠是多遠?”
童子雙眼放光,對外界充滿好奇心。
周易反問道:“你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裏?”
童子回憶許久,才說道:“去我姥爺家,馬車要走十幾天。”
“比這還要遠十倍。”
周易此番回乾京,沒有故意展露蹤跡,也沒有偷偷摸摸。
金丹真君足以縱橫九洲,更何況遁速堪比元嬰老祖,足以讓周易正大光明的回家。
當然,來之前卜了卦!
上簽。
此行或有驚喜。
周易對驚喜不在意,打算在乾京小憩一段時日,便啟程去東海尋覓宗門。
童子皺褶小臉,掰手指頭算十倍是多遠。
牆頭上又有動靜,露出個小姑娘腦袋,梳著羊角辮,見到童子後明顯鬆了口氣。再看院中變化,麵上露出驚駭,噔噔噔從梯子上下去了。
周易眉頭微皺,隨後又輕輕搖頭。
片刻後。
門外傳來中年聲音:“陳靖拜見道長。”
“進來吧。”
周易揮揮手,院門自行打開。
陳靖神色肅然,打理過衣衫,身後跟著剛剛的小姑娘,進院後拱手道。
“犬子年幼無知,若是衝撞了道長,還請恕罪。”
“無妨。”
周易笑道:“閉關日久,見一幼童稚子,心生童趣,陳居士莫怪就好。”
陳靖說道:“這是犬子的榮幸。”
童子見到父親來了,先是麵露懼色,隨後見父親恭敬模樣,不知怎麽就有了仗勢,小手端著茶杯抿了口,學著周易的口氣說道。
“無妨無妨。”
“哈哈哈!”
周易聞言發出爽朗笑聲,說道:“這般天資聰慧,平日裏莫太過苛責,貧道觀其麵相……”
陳靖麵色一緊,既希望兒子有前途,又怕道人說出什麽驚駭之言論。
“平平無奇,這輩子注定沒什麽成就,不若少安排些功課,無憂無慮,富貴安樂。”
童子聞言高興的直拍手,隻看著道人愈發親近,恨不能與自己爹換一換。
“多謝道長。”
陳靖聲音中難免帶著苦澀,任誰說自家兒子沒出息,也是這般模樣。
反而旁邊的小姑娘,頗為不服氣道:“一個人如果隻憑麵相,便定了這輩子成就,那讀什麽書考什麽科舉,都去看麵相就行了!”
“說得有理。”
周易讚許點頭,十來歲小姑娘能有這份見識,已經是極為了不得。
小姑娘本以為道人會反駁,說些道門經典來證明麵相,沒想到竟點頭讚同,一時間氣升半截不上不下。
陳靖卻是嚇了一跳,仙俸司那些高人,一個個表麵善良溫和,實則心狠手辣,連忙躬身道歉。
“小女不知規矩,萬望道長寬恕。”
“她本就說的有理,何須道歉。”
周易笑道:“陳居士日後有難抉擇之事,可以多聽聽女兒的主意……龍睛鳳頸,貴不可言之相。”
後半句沒有說出聲來,而是傳音入密,隻在陳靖耳邊響起。
陳靖聞言半喜半憂,一時不知該如何敘說:“道長有所不知……”
周易稍稍思索,說道:“可是祖上血脈非凡,如此一來,這般麵相卻是災禍了。”
“道長真乃神人也!”
陳靖無奈道:“陳家祖上可以追溯至開國時期,據族譜記載,由於聖後族人死於兵災,於是聖皇將麾下三子,改李為陳延綿後族。”
“竟有如此淵源!”
周易歎息一聲,難怪看小姑娘有些麵善,沉吟片刻揮手灑落靈光。
靈光落在小姑娘體內,原本楚楚動人模樣迅速收斂,淩厲、聰慧氣質消散,變成了普通少女。
陳靖察覺女兒變化,深深躬身拜謝:“道長恩德,陳某感激不盡。”
縱使數百年過去,陳家一族靠著祖上餘蔭,無論換誰當皇帝,也會多加照顧,榮華富貴不缺。與之相比,當年覺得三殿下倒黴的那些人,其家族早已在一代代鬥爭中沒落。
周易說道:“麻煩陳居士尋些史書來,從聖皇……鳳陽國末年至今,記載越詳細越好。”
陳靖連聲答應,陳家藏書閣有不少正史,又遣人去交好家族去借閱孤本。
又敘了會話,方才告辭離去。
夜間。
周易沒有打坐練功,也沒有參悟雷法,布置下警戒陣法後,躺在床上和衣而睡。
翌日清晨,日上三竿。
“呼——”
“好生舒爽,身子仿佛輕了幾分。”
“多少年沒有這般純粹的睡過覺了?一百年,三百年,還是五百年?”
周易長長舒了口氣,伸展了下四肢,從床上起來後打水洗漱,如同凡人一般沒有施展任何法術。
打開院門。
外麵站了不少人,或捧著,或抬著,或挑著,全是一摞摞書冊。
陳靖在門外侍候了許久,見門開了方才出聲說道:“道長,昨日一宿忙活,尋到了幾百本史書。其中大部分是正史,也有不少野史,讀起來比正史有趣些。”
“辛苦了。”
周易揮揮手,所有書冊收入儲物袋,說道:“剛剛熬好了粥,居士要不要喝一碗?”
“榮幸之至。”
陳靖吩咐管家,莫要讓下人傳出任何風聲,小心翼翼的邁步進了院子。
“居士無需這般模樣,貧道就一普通修士。”
周易盛了兩碗粥,又取出幾百年前醃製的人參鹹菜,笑著說道:“這乾京城中不少修行之人,尤其那皇宮方向,氣息毫不遮掩,陳居士應該聽過見過不少。”
“不瞞道長,陳家還有祖傳的歸元功。”
周易慢悠悠的行走在街道上,看著左右來來往往忙忙碌碌的行人,仿佛回到了數百年前。
路過個早點攤販,周易買了碗豆腐和油條,就這麽騎在牛背上吃。
“比起山中苦修,凡塵俗世似乎更加樂趣!”
由於進城門的經曆,周易施展了個隱匿法術,周圍百姓對年輕道士視而不見。
穿梭在紅塵當中,又獨立於世俗之外。
臨近晌午。
終於到了目的地,曾經在神京的庭院,竟然沒有拆除。
附近已經不再是貧民區,而是富貴的紅牆綠瓦,獨留下破敗的小院,數百年過去木門都腐朽的搖搖欲墜。
“乾京擴張了幾圈,咱這也成了內環地段,升值了!”
周易收斂詭異心思,輕輕推門,咯吱一聲大門攔腰斷成兩截。
喵喵!喳喳!
動靜嚇到了院中的客人,一黑一白兩道身影躥上院牆,十幾隻鳥雀騰空飛走。
周易從儲物袋中取出靈木,削成門戶安好,施展法術將院牆修繕整齊,揮手收走院中落葉。屋中家具已經成了朽木,索性也不需要睡覺,隻清理幹淨塵土蛛網之類。
片刻時間,小院煥然一新。
取出修仙界常用的石桌石凳,擺在葡萄藤下,燒水沏了壺靈茶。
“這乾京認得貧道的,大概隻有兩位了。”
周易雙目靈光閃耀,看向棗樹與葡萄藤,五六百年過去仍有幾根活著的樹枝。
清風吹過,枝丫搖曳,似乎是在招呼回應。
這時。
牆頭伸出個小腦袋瓜,頂著發髻,似是嗅到靈茶的味道,不自禁的發出吞咽口水聲音。
周易笑著舉杯,說道:“過來,請你喝。”
童子心思剔透,感應到周易不是壞人,登上牆頭抓住老棗樹的樹枝,順著來到主幹然後呲溜落入院中。
由於個子矮,隻能跪坐在石凳上,迫不及待的抿了口靈茶,才問道。
“你是誰?從哪裏來?”
“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
第160章 史書記載
“很遠是多遠?”
童子雙眼放光,對外界充滿好奇心。
周易反問道:“你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裏?”
童子回憶許久,才說道:“去我姥爺家,馬車要走十幾天。”
“比這還要遠十倍。”
周易此番回乾京,沒有故意展露蹤跡,也沒有偷偷摸摸。
金丹真君足以縱橫九洲,更何況遁速堪比元嬰老祖,足以讓周易正大光明的回家。
當然,來之前卜了卦!
上簽。
此行或有驚喜。
周易對驚喜不在意,打算在乾京小憩一段時日,便啟程去東海尋覓宗門。
童子皺褶小臉,掰手指頭算十倍是多遠。
牆頭上又有動靜,露出個小姑娘腦袋,梳著羊角辮,見到童子後明顯鬆了口氣。再看院中變化,麵上露出驚駭,噔噔噔從梯子上下去了。
周易眉頭微皺,隨後又輕輕搖頭。
片刻後。
門外傳來中年聲音:“陳靖拜見道長。”
“進來吧。”
周易揮揮手,院門自行打開。
陳靖神色肅然,打理過衣衫,身後跟著剛剛的小姑娘,進院後拱手道。
“犬子年幼無知,若是衝撞了道長,還請恕罪。”
“無妨。”
周易笑道:“閉關日久,見一幼童稚子,心生童趣,陳居士莫怪就好。”
陳靖說道:“這是犬子的榮幸。”
童子見到父親來了,先是麵露懼色,隨後見父親恭敬模樣,不知怎麽就有了仗勢,小手端著茶杯抿了口,學著周易的口氣說道。
“無妨無妨。”
“哈哈哈!”
周易聞言發出爽朗笑聲,說道:“這般天資聰慧,平日裏莫太過苛責,貧道觀其麵相……”
陳靖麵色一緊,既希望兒子有前途,又怕道人說出什麽驚駭之言論。
“平平無奇,這輩子注定沒什麽成就,不若少安排些功課,無憂無慮,富貴安樂。”
童子聞言高興的直拍手,隻看著道人愈發親近,恨不能與自己爹換一換。
“多謝道長。”
陳靖聲音中難免帶著苦澀,任誰說自家兒子沒出息,也是這般模樣。
反而旁邊的小姑娘,頗為不服氣道:“一個人如果隻憑麵相,便定了這輩子成就,那讀什麽書考什麽科舉,都去看麵相就行了!”
“說得有理。”
周易讚許點頭,十來歲小姑娘能有這份見識,已經是極為了不得。
小姑娘本以為道人會反駁,說些道門經典來證明麵相,沒想到竟點頭讚同,一時間氣升半截不上不下。
陳靖卻是嚇了一跳,仙俸司那些高人,一個個表麵善良溫和,實則心狠手辣,連忙躬身道歉。
“小女不知規矩,萬望道長寬恕。”
“她本就說的有理,何須道歉。”
周易笑道:“陳居士日後有難抉擇之事,可以多聽聽女兒的主意……龍睛鳳頸,貴不可言之相。”
後半句沒有說出聲來,而是傳音入密,隻在陳靖耳邊響起。
陳靖聞言半喜半憂,一時不知該如何敘說:“道長有所不知……”
周易稍稍思索,說道:“可是祖上血脈非凡,如此一來,這般麵相卻是災禍了。”
“道長真乃神人也!”
陳靖無奈道:“陳家祖上可以追溯至開國時期,據族譜記載,由於聖後族人死於兵災,於是聖皇將麾下三子,改李為陳延綿後族。”
“竟有如此淵源!”
周易歎息一聲,難怪看小姑娘有些麵善,沉吟片刻揮手灑落靈光。
靈光落在小姑娘體內,原本楚楚動人模樣迅速收斂,淩厲、聰慧氣質消散,變成了普通少女。
陳靖察覺女兒變化,深深躬身拜謝:“道長恩德,陳某感激不盡。”
縱使數百年過去,陳家一族靠著祖上餘蔭,無論換誰當皇帝,也會多加照顧,榮華富貴不缺。與之相比,當年覺得三殿下倒黴的那些人,其家族早已在一代代鬥爭中沒落。
周易說道:“麻煩陳居士尋些史書來,從聖皇……鳳陽國末年至今,記載越詳細越好。”
陳靖連聲答應,陳家藏書閣有不少正史,又遣人去交好家族去借閱孤本。
又敘了會話,方才告辭離去。
夜間。
周易沒有打坐練功,也沒有參悟雷法,布置下警戒陣法後,躺在床上和衣而睡。
翌日清晨,日上三竿。
“呼——”
“好生舒爽,身子仿佛輕了幾分。”
“多少年沒有這般純粹的睡過覺了?一百年,三百年,還是五百年?”
周易長長舒了口氣,伸展了下四肢,從床上起來後打水洗漱,如同凡人一般沒有施展任何法術。
打開院門。
外麵站了不少人,或捧著,或抬著,或挑著,全是一摞摞書冊。
陳靖在門外侍候了許久,見門開了方才出聲說道:“道長,昨日一宿忙活,尋到了幾百本史書。其中大部分是正史,也有不少野史,讀起來比正史有趣些。”
“辛苦了。”
周易揮揮手,所有書冊收入儲物袋,說道:“剛剛熬好了粥,居士要不要喝一碗?”
“榮幸之至。”
陳靖吩咐管家,莫要讓下人傳出任何風聲,小心翼翼的邁步進了院子。
“居士無需這般模樣,貧道就一普通修士。”
周易盛了兩碗粥,又取出幾百年前醃製的人參鹹菜,笑著說道:“這乾京城中不少修行之人,尤其那皇宮方向,氣息毫不遮掩,陳居士應該聽過見過不少。”
“不瞞道長,陳家還有祖傳的歸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