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太監急匆匆進來,跪拜之後附耳稟報。
“督公,陛下又收了個幹兒,尚膳監的小鹿子,聽說擅長調製培元羹,讓陛下龍精虎猛夜禦十女不覺累!”
周易問道:“這位鹿公公去了哪處當差?”
老太監舔了舔嘴唇,毫不掩飾羨慕嫉妒:“戶部行走!”
戶部是朝廷的錢袋子,掌管錢糧鹽鐵、賦稅俸餉等一切財政事宜,可以說是富得流油,禦用監都不及其萬一。
太監最愛錢,去戶部當值可以說是老鼠掉進了米倉裏。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小鹿子啊……”
周易沉吟許久後說道:“調幾個得力的內侍,幫鹿公公做事,從密冊中挑幾個戶部蛀蟲,送去鹿公公立功。”
東廠監察廟堂江湖,戶部官吏自是重中之重。
如若發現了大案要案,自是立刻稟明陛下徹查,其他諸如貪墨之類小案子,則錄入密冊以備後用。
或者威逼利誘,將犯事官吏拉攏為自己人。
又或者用來捧新晉內侍,譬如鹿公公拿著證據、名單抓人,屢立大功,陛下豈能不視為臂膀。
周督公翻閱密冊時,教誨左右內侍。
“這就是咱東廠的刀槍劍戟啊!”
老太監疑惑道:“督公,這位鹿公公和咱們不親近,一直在園提督麾下做事,為何助他上位?”
行走官職為天順帝所創,不屬於朝廷正式官職,意為派遣太監去某某處執勤,可以直接向陛下奏報。
這種官職的權力大小,上下浮動極大。
若行走不受陛下器重,等同於去戶部打雜,反之,權力堪比戶部尚書,可以監察、審閱一切事宜。
類似於閣老,權力小時就是個秘書,權力大了可比宰相。
“咱家做事自有道理。”
周易吩咐道:“另派好手暗中跟著,記下鹿公公的一言一行,一個字都不能漏!”
老太監躬身領命:“督公放心,鹿公公說夢話咱家也記下。”
周易將杯中茶水飲盡,站起身來,目光幽幽。
“陛下收了八個幹兒,分別是六部、內侍司、鎮撫司行走,將來再收第九個,是不是該來監察司了?”
左右幹兒、內侍屏氣凝神,無人敢搭話。
第439章 李代桃僵
怡春殿。
聲聲啼鳴,哀婉悠長。
足足過了一個多時辰,聲音漸歇,天順帝的聲音從帷帳中傳出。
“扶朕更衣。”
貼身侍候的小伍子拉開帷帳,與另幾個內侍幫天順帝穿上龍袍,又有內侍遞上溫熱的培元羹。
龍床上躺著十來個女子,餘韻未消。
天順帝麵色發黃暗沉,眼眶青灰,接過培元羹仰頭飲盡,一縷縷熱流在經脈中流淌,增補血氣。
精力稍作恢複,天順帝揮手示意。
“送去暖房,好生侍候。”
殿外值守的內侍聽到命令立刻走進來,兩個人一張錦被,熟練的將床上女子包裹起來抬走。
“朕要出去走走。”
天順帝由內侍攙扶著,來到殿外涼亭坐下。
時值深秋,風寒露重。
一輪圓月灑落銀輝,宮中愈發顯得清冷。
小伍子取來狐皮瑞罩,披在天順帝身上,低聲說道:“陛下,早些歇息吧。”
“朕如何能睡得著?”
天順帝歎息道:“百姓尚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朕無子則國朝動蕩,將來無顏見列祖列宗!”
當年平西王謀反,天順帝僥幸逃脫三陽教追殺,兩個兒子卻死於非命。
登基之後,天順帝日夜耕耘,結果後宮無一人有孕。
太醫院禦醫輪番為天順帝診斷,卻沒有發現任何病患,隻能開具各種溫補藥方,依然無濟於事。
如今天順帝都開始懷疑,是否真如民間傳聞那般,因殺母殺弟奪位而遭受上天懲罰。
真太後東躲xz,假太後已經與正統帝合葬,碑文上寫滿了夫妻二人恩愛,成了天下夫妻表率。
或許幾百年後,還會有人寫詩詞讚頌。
左右內侍聞言,連忙連忙寬慰,各種吉祥話哄著,比侍候親爹都上心。
“陛下是中興之主,諸位先皇高興還來不及呢。”
“昨兒聽說謝將軍打了勝仗,南疆拓土千裏,這都是陛下的功勞。”
“陛下這般龍精虎猛,非常人所能及,定是那些女子不行,奴婢再去宮外采買些。”
“道家先賢棲霞子七十弄璋,太祖六十得陛下弄瓦,還年輕呢……”
世人皆知天順帝寵信內侍,哄高興了就收為幹兒,甚至會賜姓為趙,搖身一變成了皇親國戚。
唯有小伍子目光閃爍,低頭不語。
天順帝身體確實沒有任何問題,畢竟太醫院不乏國醫聖手,而是老祖宗暗中以陰煞寒氣,滅了龍精。
陰魂鬼物駕馭天地陰氣,尋常人無法察覺,唯有煉化先天之氣的武道宗師,才能有所感應。
原本內侍司修行曇花寶典,先天宗師曆代不絕,恰逢國朝連番動蕩,造就了如今青黃不接局麵。
前些時日,小伍子獻上前朝古董,成功拜都知監王公公為幹爹,調入怡春殿侍候天順帝起居。
待到時機成熟,小伍子幫天順帝臨幸,用李代桃僵之法複國。
內侍連綿不絕的拍馬屁,令天順帝臉色稍霽,允諾道:“爾等都是朕的左膀右臂,誰有法子讓朕有子嗣,可為監察司行走!”
“拜謝陛下,奴婢定盡心竭力。”
眾內侍叩拜謝恩,驚喜中又帶有幾分恐懼。
誰不知道東廠周督公手段,膽敢去監察司指手畫腳,縱使死了陛下也不會追查。
小伍子心思電轉,敲了敲縫在袖口的玉佩,很快得了老祖宗回應。
“陛下,奴婢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來聽聽。”
天順帝對小伍子印象不錯,做事勤快又少話,武道天賦也是上等,將來或可重用。
小伍子說道:“於公公剛剛提起,這些女子不善生養,可否從宮外尋些好生養的女子,或許能延綿龍嗣。”
於公公聽著有理,暗恨自己怎麽沒想到,當即說道。
“那些個女子早已失了貞潔,哪有資格伺候陛下,不合宮中規矩!”
主意是好主意,然而不是自己提出來,那就得反對。
一旁的內侍反駁道:“於公公說的不對,太祖後宮就有前朝妃子,不乏生兒育女者,莫非太祖也不合規矩!”
不管有的沒的,先扣一頂大帽子上去!
“你……”
於公公被嗆的無言以對,噗通跪在地上:“陛下,咱家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朕知道你忠心。”
天順帝笑眯眯的看著幾個內侍爭鬥,家奴不內鬥,那就會聯手鬥主子,拍了拍於公公肩膀說道。
“你去尋些好生養的女子,記得要小心行事。”
“奴婢領命。”
於公公明白話中含義,此事有礙陛下名聲,必須私下裏進行,甚至將來女子誕下龍嗣,對外也謊稱某位妃子所生。
小伍子低眉垂目,麵上沒有任何不悅。
於公公辦事更好,將來女子有孕,怎麽也懷疑不到他頭上。
天順帝時刻在觀察左右內侍,即使在龍床上耕耘,也會留心內侍神情動作,瞥見神情淡然的小伍子,心底很是滿意。
“不恃功,不怨憎,是個值得培養的好苗子!”
……
天順三年。
也無風雨也無晴。
朝堂處於一種詭異又和諧的平衡當中。
內有唐明遠盡心竭力改革,從政治到軍隊,從經濟到貨幣,諸多奇思妙想令百官歎為觀止。
外有軍卒倚仗火器,橫掃西北、南疆,大慶國土再次擴張。
東廠、西廠、內侍司互相鬥爭,又共同監察京都、地方官員,吏治說不上清明,但是至少都在做事。
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垂拱而治,如是而已。
靜水流深,光而不耀。
凡是有見識的人,都能感覺到莫名壓力,默默的收斂手腳,靜等朝堂劇變。
“督公,陛下又收了個幹兒,尚膳監的小鹿子,聽說擅長調製培元羹,讓陛下龍精虎猛夜禦十女不覺累!”
周易問道:“這位鹿公公去了哪處當差?”
老太監舔了舔嘴唇,毫不掩飾羨慕嫉妒:“戶部行走!”
戶部是朝廷的錢袋子,掌管錢糧鹽鐵、賦稅俸餉等一切財政事宜,可以說是富得流油,禦用監都不及其萬一。
太監最愛錢,去戶部當值可以說是老鼠掉進了米倉裏。
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小鹿子啊……”
周易沉吟許久後說道:“調幾個得力的內侍,幫鹿公公做事,從密冊中挑幾個戶部蛀蟲,送去鹿公公立功。”
東廠監察廟堂江湖,戶部官吏自是重中之重。
如若發現了大案要案,自是立刻稟明陛下徹查,其他諸如貪墨之類小案子,則錄入密冊以備後用。
或者威逼利誘,將犯事官吏拉攏為自己人。
又或者用來捧新晉內侍,譬如鹿公公拿著證據、名單抓人,屢立大功,陛下豈能不視為臂膀。
周督公翻閱密冊時,教誨左右內侍。
“這就是咱東廠的刀槍劍戟啊!”
老太監疑惑道:“督公,這位鹿公公和咱們不親近,一直在園提督麾下做事,為何助他上位?”
行走官職為天順帝所創,不屬於朝廷正式官職,意為派遣太監去某某處執勤,可以直接向陛下奏報。
這種官職的權力大小,上下浮動極大。
若行走不受陛下器重,等同於去戶部打雜,反之,權力堪比戶部尚書,可以監察、審閱一切事宜。
類似於閣老,權力小時就是個秘書,權力大了可比宰相。
“咱家做事自有道理。”
周易吩咐道:“另派好手暗中跟著,記下鹿公公的一言一行,一個字都不能漏!”
老太監躬身領命:“督公放心,鹿公公說夢話咱家也記下。”
周易將杯中茶水飲盡,站起身來,目光幽幽。
“陛下收了八個幹兒,分別是六部、內侍司、鎮撫司行走,將來再收第九個,是不是該來監察司了?”
左右幹兒、內侍屏氣凝神,無人敢搭話。
第439章 李代桃僵
怡春殿。
聲聲啼鳴,哀婉悠長。
足足過了一個多時辰,聲音漸歇,天順帝的聲音從帷帳中傳出。
“扶朕更衣。”
貼身侍候的小伍子拉開帷帳,與另幾個內侍幫天順帝穿上龍袍,又有內侍遞上溫熱的培元羹。
龍床上躺著十來個女子,餘韻未消。
天順帝麵色發黃暗沉,眼眶青灰,接過培元羹仰頭飲盡,一縷縷熱流在經脈中流淌,增補血氣。
精力稍作恢複,天順帝揮手示意。
“送去暖房,好生侍候。”
殿外值守的內侍聽到命令立刻走進來,兩個人一張錦被,熟練的將床上女子包裹起來抬走。
“朕要出去走走。”
天順帝由內侍攙扶著,來到殿外涼亭坐下。
時值深秋,風寒露重。
一輪圓月灑落銀輝,宮中愈發顯得清冷。
小伍子取來狐皮瑞罩,披在天順帝身上,低聲說道:“陛下,早些歇息吧。”
“朕如何能睡得著?”
天順帝歎息道:“百姓尚知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朕無子則國朝動蕩,將來無顏見列祖列宗!”
當年平西王謀反,天順帝僥幸逃脫三陽教追殺,兩個兒子卻死於非命。
登基之後,天順帝日夜耕耘,結果後宮無一人有孕。
太醫院禦醫輪番為天順帝診斷,卻沒有發現任何病患,隻能開具各種溫補藥方,依然無濟於事。
如今天順帝都開始懷疑,是否真如民間傳聞那般,因殺母殺弟奪位而遭受上天懲罰。
真太後東躲xz,假太後已經與正統帝合葬,碑文上寫滿了夫妻二人恩愛,成了天下夫妻表率。
或許幾百年後,還會有人寫詩詞讚頌。
左右內侍聞言,連忙連忙寬慰,各種吉祥話哄著,比侍候親爹都上心。
“陛下是中興之主,諸位先皇高興還來不及呢。”
“昨兒聽說謝將軍打了勝仗,南疆拓土千裏,這都是陛下的功勞。”
“陛下這般龍精虎猛,非常人所能及,定是那些女子不行,奴婢再去宮外采買些。”
“道家先賢棲霞子七十弄璋,太祖六十得陛下弄瓦,還年輕呢……”
世人皆知天順帝寵信內侍,哄高興了就收為幹兒,甚至會賜姓為趙,搖身一變成了皇親國戚。
唯有小伍子目光閃爍,低頭不語。
天順帝身體確實沒有任何問題,畢竟太醫院不乏國醫聖手,而是老祖宗暗中以陰煞寒氣,滅了龍精。
陰魂鬼物駕馭天地陰氣,尋常人無法察覺,唯有煉化先天之氣的武道宗師,才能有所感應。
原本內侍司修行曇花寶典,先天宗師曆代不絕,恰逢國朝連番動蕩,造就了如今青黃不接局麵。
前些時日,小伍子獻上前朝古董,成功拜都知監王公公為幹爹,調入怡春殿侍候天順帝起居。
待到時機成熟,小伍子幫天順帝臨幸,用李代桃僵之法複國。
內侍連綿不絕的拍馬屁,令天順帝臉色稍霽,允諾道:“爾等都是朕的左膀右臂,誰有法子讓朕有子嗣,可為監察司行走!”
“拜謝陛下,奴婢定盡心竭力。”
眾內侍叩拜謝恩,驚喜中又帶有幾分恐懼。
誰不知道東廠周督公手段,膽敢去監察司指手畫腳,縱使死了陛下也不會追查。
小伍子心思電轉,敲了敲縫在袖口的玉佩,很快得了老祖宗回應。
“陛下,奴婢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說來聽聽。”
天順帝對小伍子印象不錯,做事勤快又少話,武道天賦也是上等,將來或可重用。
小伍子說道:“於公公剛剛提起,這些女子不善生養,可否從宮外尋些好生養的女子,或許能延綿龍嗣。”
於公公聽著有理,暗恨自己怎麽沒想到,當即說道。
“那些個女子早已失了貞潔,哪有資格伺候陛下,不合宮中規矩!”
主意是好主意,然而不是自己提出來,那就得反對。
一旁的內侍反駁道:“於公公說的不對,太祖後宮就有前朝妃子,不乏生兒育女者,莫非太祖也不合規矩!”
不管有的沒的,先扣一頂大帽子上去!
“你……”
於公公被嗆的無言以對,噗通跪在地上:“陛下,咱家忠心耿耿,日月可鑒。”
“朕知道你忠心。”
天順帝笑眯眯的看著幾個內侍爭鬥,家奴不內鬥,那就會聯手鬥主子,拍了拍於公公肩膀說道。
“你去尋些好生養的女子,記得要小心行事。”
“奴婢領命。”
於公公明白話中含義,此事有礙陛下名聲,必須私下裏進行,甚至將來女子誕下龍嗣,對外也謊稱某位妃子所生。
小伍子低眉垂目,麵上沒有任何不悅。
於公公辦事更好,將來女子有孕,怎麽也懷疑不到他頭上。
天順帝時刻在觀察左右內侍,即使在龍床上耕耘,也會留心內侍神情動作,瞥見神情淡然的小伍子,心底很是滿意。
“不恃功,不怨憎,是個值得培養的好苗子!”
……
天順三年。
也無風雨也無晴。
朝堂處於一種詭異又和諧的平衡當中。
內有唐明遠盡心竭力改革,從政治到軍隊,從經濟到貨幣,諸多奇思妙想令百官歎為觀止。
外有軍卒倚仗火器,橫掃西北、南疆,大慶國土再次擴張。
東廠、西廠、內侍司互相鬥爭,又共同監察京都、地方官員,吏治說不上清明,但是至少都在做事。
讀書人夢寐以求的垂拱而治,如是而已。
靜水流深,光而不耀。
凡是有見識的人,都能感覺到莫名壓力,默默的收斂手腳,靜等朝堂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