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遠忍不住諷刺道:“所以本官還要感激督公,為朝廷反貪了?”
“東廠分內之事,無需唐大人誇讚。”
周易麵皮包裹著九重真罡,哪在意區區陰陽怪氣,繼續說道:“咱家這份名單,個個有真憑實據,唐大人可隨意去驗證。”
唐明遠沉默許久,將名單塞入袖口,歎息道。
“他們都是頂尖兒的讀書人,通曉家國大義,有理想抱負,平日裏個個大聲罵閹狗,如今竟然投靠內侍。”
周易指著鮮血淋漓的刑場說道:“生死間有大恐怖,盧家案子就在眼前,為求活命哪還顧得上禮義廉恥。”
唐明遠說道:“所以求仁、求義隻是說說而已?”
“桀桀桀……”
周易怪笑幾聲說道:“咱家讀書少,不懂得什麽大道理,卻懂得人性!”
“人家讀十幾年書,苦心孤詣考中了,又盡心竭力的向上爬,可以說比尋常百姓付出了千百倍辛苦。”
“終於坐上了高官,憑什麽為平頭百姓去舍生忘死?”
“換做咱家,先撈錢享受!”
“唐大人先前陛下器重,大家跟著唐大人喊口號,靠著新政混功勞升官,如今陛下有了別樣心思,他們立馬調轉槍頭!”
唐明遠做了幾年官,見多了官場怪象,明白周易說的就是事實,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變。
“督公說了這麽多,究竟想做什麽?”
周易說道:“咱家就是想告訴唐大人,靠別人施舍是不行的,有些東西必須握在手裏才行!”
唐明遠心思電轉,隱隱有所猜測,眼神中閃過掙紮。
一邊是知遇之恩的好友,一邊是為生民立命的理想,短時間難以抉擇。
慕然間抬頭,看到劊子手正舉刀,將盧尚書的孫兒腦袋砍下來,圓圓的大眼睛至死還睜著。
或許孩童不太聰明的腦袋瓜,還在疑惑怎麽看到自己後背了。
唐明遠閉上眼深呼吸,再睜眼已經化作堅定,問道:“督公好算計,無需自己動手,便讓人逼本官走上絕路!”
周易眼中閃過喜色,目的已然達到,說道:“即使咱家不放縱,九常侍也會做出大案子,到時候唐大人別無選擇。”
唐明遠說道:“所以恰好輪到盧家倒黴了?”
“一飲一啄,皆有因果。”
周易神秘莫測道:“盧家誅九族,未必就是劫難,將來另有厚報也未可知。”
唐明遠不明所以,肅然道:“將來若事成,本官要為盧家翻案、報仇,所有涉案的內侍,都要為盧家陪葬!”
“當然可以。”
周易說道:“咱家寫個名單,凡是沾盧家案的內侍,通通交由唐大人處置。”
唐明遠提醒道:“督公莫想著讓人抵罪,譬如督捕司主事孫公公,他一定要死!”
孫公公執掌督捕司,在東廠位高權重,乃是周易的左膀右臂。
周易頷首道:“孫公公位列名單榜首。”
唐明遠麵露疑惑,周易不急不緩的解釋道。
“誰讓他想腳踏兩隻船,既忠於咱家,又忠於恩澤侯……”
忠誠的不絕對,那就是絕對的不忠誠。
周易借唐明遠之手清理內侍,將來東廠隻允許有一個聲音,縱使陛下親臨也難以下令。
第443章 風雨將至
永興坊,唐府。
府邸占地十餘畝,內有小橋流水,亭台樓榭,規製與王府等同。
唐明遠從刑場回來,憂心忡忡。
坐在書房一杯又一杯的喝茶,回想忽然來到這方世界,本來隻打算吃個軟飯,做個富家翁悠閑度日。
未曾想天不遂人願,讓人、讓事推著走到了今天。
“咯咯咯……”
一陣清脆如鈴的笑聲傳來,將唐明遠思緒拉回,抬頭看向窗外,原來是閨女趴在窗台上看自己。
“童童功課做完了嗎?”
“早就寫完了!”
女兒撅了噘嘴,旋即關心道:“爹爹怎麽不高興了?說與我聽,娘親說這樣就能好過些。”
“沒什麽事。”
唐明遠撫了撫女兒的發髻,原本堅定的心竟有幾分動搖。
東廠督公行事奇詭凶險,與之聯手,一著不慎就是誅九族的大罪,五根之人不在乎親族,唐明遠可舍不得妻女。
“我終究不是個做大事的材料。”
唐明遠哄走了女兒,思索該如何查漏補缺,增進勝算。
片刻後。
妻子蘇芸兒推門進來,為唐明遠換上新茶,站在身後輕輕的按摩頭頂:“童童說相公有心事?”
唐明遠將遇到督公的事簡單講過,握住妻子的手,歎息道道。
“我現在一合眼,便看到盧家人頭滾滾,盧大人孫兒哭聲在耳邊繚繞,以至於有些事不得不做,不能不做!”
蘇芸兒支持道:“相公是一家之主,想做什麽便妾身都支持。”
唐明遠擔憂道:“世上無必成之事,若有不慎,會危及你們娘倆性命,不若離開京城回江寧探親。”
“這般風雨將至時候,當朝首輔遣離妻女,陛下會怎麽想?”
蘇芸兒說道:“反倒不如在京城安全,讓陛下看得著,也能增添幾分勝算。”
唐明遠讚歎道:“芸兒才智過人,可惜生的不是時候,若是在幾百幾千年後,或能出閣入相。”
蘇芸兒笑道:“世上哪有女子做丞相,那天下豈不是亂了套?”
唐明遠說道:“非但能做丞相,還能登基稱帝!”
“相公盡是說笑。”
蘇芸兒知曉相公性子,經常說些驚世駭俗之語,偏偏聽他解釋後還頗有道理,鄭重提醒道。
“相公,那東廠督公陰險狡詐,與之聯手切記提防。當真事成,由他掌控宮內,已然與行廢立的攝政王相類!”
唐明遠搖頭道:“我鬥不過東廠督公。”
非才智、認知比不過,拚起狠勁兒來,唐明遠也不認為差多少,偏偏壽元上熬不過。
周易無需與唐明遠死鬥,隻需慢慢熬著就贏了。
蘇芸兒秀眉微蹙:“那就要早做提防,可置京營駐守四城門,與東廠呈掎角之勢相持。”
“芸兒不必擔憂。”
唐明遠算了算時日,聯絡天下高手的鹿公公,至多再一年就回來了。
“周督公在京城待不久了!”
……
盧家謀反案之後,九常侍大權在握。
唐明遠未免同僚遭受屠戮,故意向九常侍示弱,屢屢退讓,任由這些太監阻撓、更改新政。
譬如先皇已經廢除人頭稅,戶部行走鹿公公大為不滿,要求新生兒要交稅。
“先皇免了正統年間的人頭稅,天順年間生人不算!”
政令下達,官差按照律法,向四歲以內的孩童收人頭稅。
地主士紳還好,不差幾兩銀子的稅錢,許多貧苦百姓家無餘錢,為了免稅隻能將孩子活活摔死、溺死。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如今可是仁君當朝啊!
老百姓交不起丁口稅,不敢生孩子,每天回家和衣而睡,唯恐忍不住男女之間的根本欲望。
儒家的滅人欲,口號喊了千年沒屁用,想達成還得靠政策!
鹿公公將收來的人頭稅,與天順帝三七分成,自己七陛下三,與新研製的強效培元羹一並獻上。
天順帝對鹿公公所作所為心知肚明,非但沒有苛責,反而下旨封了爵位。
安功伯!
同時,天順帝對唐明遠的退讓很滿意,連下了幾道旨意,獎勵各種金銀珠寶,又冊封蘇芸兒為一品誥命夫人。
恩寵日隆,可見一斑。
唐明遠接到聖旨時,正在看東廠送來的秘冊,上麵記載了各州府多少百姓親手殺死兒女。
“謝主隆恩,臣當鞠躬盡瘁!”
說完就做了兩件事,首先將刑部曾尚書推為次輔。
年齡、功勳都符合律法,所以過程很順利,當然符合標準的有十餘人,大多數熬到死都沒入閣。
其次寫了封信送去南疆,交給與蠻族作戰的謝將軍。
天順四年。
冬。
謝將軍發明新式火炮,大破蠻王寨,活捉蠻王等數百人,立下開疆滅國之功。
天順帝大喜。
下旨押送蠻王回京,獻俘太廟!
“東廠分內之事,無需唐大人誇讚。”
周易麵皮包裹著九重真罡,哪在意區區陰陽怪氣,繼續說道:“咱家這份名單,個個有真憑實據,唐大人可隨意去驗證。”
唐明遠沉默許久,將名單塞入袖口,歎息道。
“他們都是頂尖兒的讀書人,通曉家國大義,有理想抱負,平日裏個個大聲罵閹狗,如今竟然投靠內侍。”
周易指著鮮血淋漓的刑場說道:“生死間有大恐怖,盧家案子就在眼前,為求活命哪還顧得上禮義廉恥。”
唐明遠說道:“所以求仁、求義隻是說說而已?”
“桀桀桀……”
周易怪笑幾聲說道:“咱家讀書少,不懂得什麽大道理,卻懂得人性!”
“人家讀十幾年書,苦心孤詣考中了,又盡心竭力的向上爬,可以說比尋常百姓付出了千百倍辛苦。”
“終於坐上了高官,憑什麽為平頭百姓去舍生忘死?”
“換做咱家,先撈錢享受!”
“唐大人先前陛下器重,大家跟著唐大人喊口號,靠著新政混功勞升官,如今陛下有了別樣心思,他們立馬調轉槍頭!”
唐明遠做了幾年官,見多了官場怪象,明白周易說的就是事實,過去、現在、將來都不會變。
“督公說了這麽多,究竟想做什麽?”
周易說道:“咱家就是想告訴唐大人,靠別人施舍是不行的,有些東西必須握在手裏才行!”
唐明遠心思電轉,隱隱有所猜測,眼神中閃過掙紮。
一邊是知遇之恩的好友,一邊是為生民立命的理想,短時間難以抉擇。
慕然間抬頭,看到劊子手正舉刀,將盧尚書的孫兒腦袋砍下來,圓圓的大眼睛至死還睜著。
或許孩童不太聰明的腦袋瓜,還在疑惑怎麽看到自己後背了。
唐明遠閉上眼深呼吸,再睜眼已經化作堅定,問道:“督公好算計,無需自己動手,便讓人逼本官走上絕路!”
周易眼中閃過喜色,目的已然達到,說道:“即使咱家不放縱,九常侍也會做出大案子,到時候唐大人別無選擇。”
唐明遠說道:“所以恰好輪到盧家倒黴了?”
“一飲一啄,皆有因果。”
周易神秘莫測道:“盧家誅九族,未必就是劫難,將來另有厚報也未可知。”
唐明遠不明所以,肅然道:“將來若事成,本官要為盧家翻案、報仇,所有涉案的內侍,都要為盧家陪葬!”
“當然可以。”
周易說道:“咱家寫個名單,凡是沾盧家案的內侍,通通交由唐大人處置。”
唐明遠提醒道:“督公莫想著讓人抵罪,譬如督捕司主事孫公公,他一定要死!”
孫公公執掌督捕司,在東廠位高權重,乃是周易的左膀右臂。
周易頷首道:“孫公公位列名單榜首。”
唐明遠麵露疑惑,周易不急不緩的解釋道。
“誰讓他想腳踏兩隻船,既忠於咱家,又忠於恩澤侯……”
忠誠的不絕對,那就是絕對的不忠誠。
周易借唐明遠之手清理內侍,將來東廠隻允許有一個聲音,縱使陛下親臨也難以下令。
第443章 風雨將至
永興坊,唐府。
府邸占地十餘畝,內有小橋流水,亭台樓榭,規製與王府等同。
唐明遠從刑場回來,憂心忡忡。
坐在書房一杯又一杯的喝茶,回想忽然來到這方世界,本來隻打算吃個軟飯,做個富家翁悠閑度日。
未曾想天不遂人願,讓人、讓事推著走到了今天。
“咯咯咯……”
一陣清脆如鈴的笑聲傳來,將唐明遠思緒拉回,抬頭看向窗外,原來是閨女趴在窗台上看自己。
“童童功課做完了嗎?”
“早就寫完了!”
女兒撅了噘嘴,旋即關心道:“爹爹怎麽不高興了?說與我聽,娘親說這樣就能好過些。”
“沒什麽事。”
唐明遠撫了撫女兒的發髻,原本堅定的心竟有幾分動搖。
東廠督公行事奇詭凶險,與之聯手,一著不慎就是誅九族的大罪,五根之人不在乎親族,唐明遠可舍不得妻女。
“我終究不是個做大事的材料。”
唐明遠哄走了女兒,思索該如何查漏補缺,增進勝算。
片刻後。
妻子蘇芸兒推門進來,為唐明遠換上新茶,站在身後輕輕的按摩頭頂:“童童說相公有心事?”
唐明遠將遇到督公的事簡單講過,握住妻子的手,歎息道道。
“我現在一合眼,便看到盧家人頭滾滾,盧大人孫兒哭聲在耳邊繚繞,以至於有些事不得不做,不能不做!”
蘇芸兒支持道:“相公是一家之主,想做什麽便妾身都支持。”
唐明遠擔憂道:“世上無必成之事,若有不慎,會危及你們娘倆性命,不若離開京城回江寧探親。”
“這般風雨將至時候,當朝首輔遣離妻女,陛下會怎麽想?”
蘇芸兒說道:“反倒不如在京城安全,讓陛下看得著,也能增添幾分勝算。”
唐明遠讚歎道:“芸兒才智過人,可惜生的不是時候,若是在幾百幾千年後,或能出閣入相。”
蘇芸兒笑道:“世上哪有女子做丞相,那天下豈不是亂了套?”
唐明遠說道:“非但能做丞相,還能登基稱帝!”
“相公盡是說笑。”
蘇芸兒知曉相公性子,經常說些驚世駭俗之語,偏偏聽他解釋後還頗有道理,鄭重提醒道。
“相公,那東廠督公陰險狡詐,與之聯手切記提防。當真事成,由他掌控宮內,已然與行廢立的攝政王相類!”
唐明遠搖頭道:“我鬥不過東廠督公。”
非才智、認知比不過,拚起狠勁兒來,唐明遠也不認為差多少,偏偏壽元上熬不過。
周易無需與唐明遠死鬥,隻需慢慢熬著就贏了。
蘇芸兒秀眉微蹙:“那就要早做提防,可置京營駐守四城門,與東廠呈掎角之勢相持。”
“芸兒不必擔憂。”
唐明遠算了算時日,聯絡天下高手的鹿公公,至多再一年就回來了。
“周督公在京城待不久了!”
……
盧家謀反案之後,九常侍大權在握。
唐明遠未免同僚遭受屠戮,故意向九常侍示弱,屢屢退讓,任由這些太監阻撓、更改新政。
譬如先皇已經廢除人頭稅,戶部行走鹿公公大為不滿,要求新生兒要交稅。
“先皇免了正統年間的人頭稅,天順年間生人不算!”
政令下達,官差按照律法,向四歲以內的孩童收人頭稅。
地主士紳還好,不差幾兩銀子的稅錢,許多貧苦百姓家無餘錢,為了免稅隻能將孩子活活摔死、溺死。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如今可是仁君當朝啊!
老百姓交不起丁口稅,不敢生孩子,每天回家和衣而睡,唯恐忍不住男女之間的根本欲望。
儒家的滅人欲,口號喊了千年沒屁用,想達成還得靠政策!
鹿公公將收來的人頭稅,與天順帝三七分成,自己七陛下三,與新研製的強效培元羹一並獻上。
天順帝對鹿公公所作所為心知肚明,非但沒有苛責,反而下旨封了爵位。
安功伯!
同時,天順帝對唐明遠的退讓很滿意,連下了幾道旨意,獎勵各種金銀珠寶,又冊封蘇芸兒為一品誥命夫人。
恩寵日隆,可見一斑。
唐明遠接到聖旨時,正在看東廠送來的秘冊,上麵記載了各州府多少百姓親手殺死兒女。
“謝主隆恩,臣當鞠躬盡瘁!”
說完就做了兩件事,首先將刑部曾尚書推為次輔。
年齡、功勳都符合律法,所以過程很順利,當然符合標準的有十餘人,大多數熬到死都沒入閣。
其次寫了封信送去南疆,交給與蠻族作戰的謝將軍。
天順四年。
冬。
謝將軍發明新式火炮,大破蠻王寨,活捉蠻王等數百人,立下開疆滅國之功。
天順帝大喜。
下旨押送蠻王回京,獻俘太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