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千年傳承,積累了大量學術性質的醫學典籍,其中有一本名為《醫燈雜續》,分上中下三冊,文字艱深,醫案稀奇,邊沐一直看得似懂非懂,好在他天生性格堅韌,手抄了一本,隻要得空就逐字逐句地研讀……
隨著診所開辦,邊沐每天都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病人,隻要能跟《醫燈雜續》掛上鉤的,下班之後,邊沐都會將相關心得一一記下來,然後再一一加以驗證。
慢慢的,邊沐發現,《醫燈雜續》表麵看上去非常離譜的篇章,其實深含玄機。
不過……他也察覺到,該書有些文字明顯有缺漏、誤抄、誤傳……不僅如此,隨著現代人生活、勞作、起居……漸漸發生巨大改變,書中有些理論明顯有些落伍,於是,邊沐在書店購買了幾個精裝筆記本,分門別類開始對那三冊《醫燈雜續》做了大膽的修正。
然而……沒過多久,邊沐發現事情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簡單,實際臨床經驗證明,之前那些似是而非的章節、文字,沒過多久又被真實可信的特殊病例一一予以驗證了。
直到那時候,邊沐漸漸意識到自己在學術問題上始終還是個“毛頭小夥子”,嫩著呢!
方女士的病情即為其中一例。
依照《醫燈雜續》的相關記載,方女士的病根在於她在錯誤的時間動了錯誤的念頭,算得上“妄邪入心”,這是所有症狀的總根源,隻要抓住這一條,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方女士是有可能徹底痊愈的。
一開始,邊沐認為《醫燈雜續》在這方麵的論述相對比較主觀,應該屬於一家經驗之談,在具體臨床治療方麵未必具有廣譜性。
隨著自己對方女士病情研究不斷深入,邊沐漸漸意識到編寫《醫學雜續》的那位古代同道前輩的的確確是位醫學高手。
見沈教授有些失態,邊沐趕緊寬慰了她幾句。
“凡人俗生,誰還沒點私心,正常得很!起風了!這兒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咱找個茶館、咖啡屋之類的地方交換一下彼此看法?”
“好吧!也許……你是我們全家唯一可以依靠的救星……唉……進一步總比死水一灘好吧!小區南邊有家‘花塢人家’,也是花店,也是茶社,老板跟我關係處得不錯,咱們上那兒坐坐吧!”
“好吧!隻是耽誤你吃飯了。”
“這都什麽時候了,哪還顧得上啊!再說了,你別看每回我們跟你談笑風生的,其實……那都是強作歡顏……女兒病情毫無起色,外孫子連學都上不成了,還不把人愁死啊!得虧遇上你,唉……走一步看一步吧!”一邊慨歎,沈教授陪著邊沐朝南區走去。
“花塢人家”,臨街商業店鋪,上下兩層,一層左側被設計成花店模樣,具體麵積大約占去三分之一的樣子,另外三分之二則開設成茶社,花店那邊隻有一位四十出頭的時尚女士在那兒招呼著,茶社那邊則由三位穿著一模一樣工作服的女服務員在那兒打理。
這會兒可能時間不對,花店那邊沒什麽生意,茶社這邊隻坐了三桌,其餘座位還都空著,其中一桌隻坐了一位七旬老年男子,桌上還擺放著一隻鳥籠,鳥籠子被深藍色遮布遮蓋得嚴嚴實實,看老頭那身衣著、腕表、氣質……退休之前,應該也是正規好單位或者大公司的中層以上員工。
不遠處,一對年輕情侶占了一桌,最裏麵角落裏背對著大街坐了一位中年男士,這會兒正在一部筆記本電腦上劈裏啪啦敲打著什麽,看樣子,非常專注。
裏裏外外,氣氛真不錯!
花香襲人,感覺得到,老板娘挺會做生意的,而且,她應該在藝術方麵的素養怕是還不低呢!
邊沐猜測,花店、茶社都是那位老板娘自己在打理。
“哎呦!沈教授大駕光臨,稀客,稀客!”老板娘連忙上前十分客氣地招呼了一下。
“客氣!這位是邊大夫!借貴寶地談點事,嗬嗬……”聽說話語氣,沈教授平時跟眼前這位衣著十分時尚的老板娘走得還挺近的。
“那……二樓清靜,樓上請吧!我讓她們送壺茶上去。”目光柔和地注視了邊沐幾眼,衝他客氣地笑了笑,老板娘將二人往樓上讓了讓。
“謝謝!邊大夫!請!”說罷,沈教授陪著邊沐沿著木質樓梯拾階而上。
謔!二樓真是雅靜,兩邊圍牆上掛的全是畫作,油畫、工筆國畫、山水寫意、精致速寫、工筆素描……琳琅滿目,仿佛畫廊一般。
“這些畫作都出自什麽人之手啊?”一邊觀賞,邊沐隨口問了問。
“有老板娘的作品,也有我女兒畫的,除此之外,再無他人。”
“哦……你女兒的落款是?”
“一方孤燈。”
“喔……”應答一聲,邊沐停下腳步仔細搜尋了一番。
最後,邊沐在一幅名為《崖柏》的油畫跟前駐足觀賞了老半天,這幅畫的落款正是“一方孤燈”,字麵上看,應該隱含了方女士的姓氏。
深淵、高崖、廢棄水磨坊、葦草……整個畫麵顯得很是淒清,不過,卻也沒有流露出完全絕望的“死寂”之相。
看落款時間,這幅畫繪製於五年前的早春時節。
“我可以拍幾張照片吧?”
“可以,怎麽?這幅油畫有什麽不對嗎?”沈教授回應道。
“我也說不好,看著很特別,我回去琢磨琢磨,興許還能有所啟發呢!”一邊取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邊沐笑著回應道。
“那……你拿走好了,回頭我跟老板娘打聲招呼也就是了。”
“不用,我在繪畫方麵修為有限,大致有個參考也就行了。”
二人正聊著呢,一位中年女服務員端著茶水、點心、幹果走了過來。
二人在臨街窗戶那一邊選了個座位,謝過那位女服務員,二人一邊品茶一邊繼續探討方女士後續治療的問題。
“你聽說過沒有?人品、人性其實也是有案可查、有方可抓、有藥可醫的。”冷不丁的,邊沐忽然來了這麽幾句。
一聽這話,沈教授當時就愣了一下。
“聞所未聞,邊大夫不妨賜教一二。”
“豈敢,豈敢!最近,我一直在研究一本名為《醫燈雜續》的舊時醫學典籍,裏麵記載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醫學理論,同時也列舉了幾個疑難雜證,其中有一例跟你女兒頗為相近,依照那本書的理論,我們隻要想法扭正方女士的三觀,病情應該也就自解自愈了。”邊沐笑著說道。
隨著診所開辦,邊沐每天都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病人,隻要能跟《醫燈雜續》掛上鉤的,下班之後,邊沐都會將相關心得一一記下來,然後再一一加以驗證。
慢慢的,邊沐發現,《醫燈雜續》表麵看上去非常離譜的篇章,其實深含玄機。
不過……他也察覺到,該書有些文字明顯有缺漏、誤抄、誤傳……不僅如此,隨著現代人生活、勞作、起居……漸漸發生巨大改變,書中有些理論明顯有些落伍,於是,邊沐在書店購買了幾個精裝筆記本,分門別類開始對那三冊《醫燈雜續》做了大膽的修正。
然而……沒過多久,邊沐發現事情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麽簡單,實際臨床經驗證明,之前那些似是而非的章節、文字,沒過多久又被真實可信的特殊病例一一予以驗證了。
直到那時候,邊沐漸漸意識到自己在學術問題上始終還是個“毛頭小夥子”,嫩著呢!
方女士的病情即為其中一例。
依照《醫燈雜續》的相關記載,方女士的病根在於她在錯誤的時間動了錯誤的念頭,算得上“妄邪入心”,這是所有症狀的總根源,隻要抓住這一條,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方女士是有可能徹底痊愈的。
一開始,邊沐認為《醫燈雜續》在這方麵的論述相對比較主觀,應該屬於一家經驗之談,在具體臨床治療方麵未必具有廣譜性。
隨著自己對方女士病情研究不斷深入,邊沐漸漸意識到編寫《醫學雜續》的那位古代同道前輩的的確確是位醫學高手。
見沈教授有些失態,邊沐趕緊寬慰了她幾句。
“凡人俗生,誰還沒點私心,正常得很!起風了!這兒也不是說話的地方,不如……咱找個茶館、咖啡屋之類的地方交換一下彼此看法?”
“好吧!也許……你是我們全家唯一可以依靠的救星……唉……進一步總比死水一灘好吧!小區南邊有家‘花塢人家’,也是花店,也是茶社,老板跟我關係處得不錯,咱們上那兒坐坐吧!”
“好吧!隻是耽誤你吃飯了。”
“這都什麽時候了,哪還顧得上啊!再說了,你別看每回我們跟你談笑風生的,其實……那都是強作歡顏……女兒病情毫無起色,外孫子連學都上不成了,還不把人愁死啊!得虧遇上你,唉……走一步看一步吧!”一邊慨歎,沈教授陪著邊沐朝南區走去。
“花塢人家”,臨街商業店鋪,上下兩層,一層左側被設計成花店模樣,具體麵積大約占去三分之一的樣子,另外三分之二則開設成茶社,花店那邊隻有一位四十出頭的時尚女士在那兒招呼著,茶社那邊則由三位穿著一模一樣工作服的女服務員在那兒打理。
這會兒可能時間不對,花店那邊沒什麽生意,茶社這邊隻坐了三桌,其餘座位還都空著,其中一桌隻坐了一位七旬老年男子,桌上還擺放著一隻鳥籠,鳥籠子被深藍色遮布遮蓋得嚴嚴實實,看老頭那身衣著、腕表、氣質……退休之前,應該也是正規好單位或者大公司的中層以上員工。
不遠處,一對年輕情侶占了一桌,最裏麵角落裏背對著大街坐了一位中年男士,這會兒正在一部筆記本電腦上劈裏啪啦敲打著什麽,看樣子,非常專注。
裏裏外外,氣氛真不錯!
花香襲人,感覺得到,老板娘挺會做生意的,而且,她應該在藝術方麵的素養怕是還不低呢!
邊沐猜測,花店、茶社都是那位老板娘自己在打理。
“哎呦!沈教授大駕光臨,稀客,稀客!”老板娘連忙上前十分客氣地招呼了一下。
“客氣!這位是邊大夫!借貴寶地談點事,嗬嗬……”聽說話語氣,沈教授平時跟眼前這位衣著十分時尚的老板娘走得還挺近的。
“那……二樓清靜,樓上請吧!我讓她們送壺茶上去。”目光柔和地注視了邊沐幾眼,衝他客氣地笑了笑,老板娘將二人往樓上讓了讓。
“謝謝!邊大夫!請!”說罷,沈教授陪著邊沐沿著木質樓梯拾階而上。
謔!二樓真是雅靜,兩邊圍牆上掛的全是畫作,油畫、工筆國畫、山水寫意、精致速寫、工筆素描……琳琅滿目,仿佛畫廊一般。
“這些畫作都出自什麽人之手啊?”一邊觀賞,邊沐隨口問了問。
“有老板娘的作品,也有我女兒畫的,除此之外,再無他人。”
“哦……你女兒的落款是?”
“一方孤燈。”
“喔……”應答一聲,邊沐停下腳步仔細搜尋了一番。
最後,邊沐在一幅名為《崖柏》的油畫跟前駐足觀賞了老半天,這幅畫的落款正是“一方孤燈”,字麵上看,應該隱含了方女士的姓氏。
深淵、高崖、廢棄水磨坊、葦草……整個畫麵顯得很是淒清,不過,卻也沒有流露出完全絕望的“死寂”之相。
看落款時間,這幅畫繪製於五年前的早春時節。
“我可以拍幾張照片吧?”
“可以,怎麽?這幅油畫有什麽不對嗎?”沈教授回應道。
“我也說不好,看著很特別,我回去琢磨琢磨,興許還能有所啟發呢!”一邊取出手機拍了幾張照片,邊沐笑著回應道。
“那……你拿走好了,回頭我跟老板娘打聲招呼也就是了。”
“不用,我在繪畫方麵修為有限,大致有個參考也就行了。”
二人正聊著呢,一位中年女服務員端著茶水、點心、幹果走了過來。
二人在臨街窗戶那一邊選了個座位,謝過那位女服務員,二人一邊品茶一邊繼續探討方女士後續治療的問題。
“你聽說過沒有?人品、人性其實也是有案可查、有方可抓、有藥可醫的。”冷不丁的,邊沐忽然來了這麽幾句。
一聽這話,沈教授當時就愣了一下。
“聞所未聞,邊大夫不妨賜教一二。”
“豈敢,豈敢!最近,我一直在研究一本名為《醫燈雜續》的舊時醫學典籍,裏麵記載了一些奇奇怪怪的醫學理論,同時也列舉了幾個疑難雜證,其中有一例跟你女兒頗為相近,依照那本書的理論,我們隻要想法扭正方女士的三觀,病情應該也就自解自愈了。”邊沐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