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進城以來,邊沐幾乎沒什麽像樣的業餘生活,這倒不是因為他天生性格內向,好靜不好動。


    小時候,姥爺偶爾會念叨:人這一輩子,根本不可能一輩子走運,人生最有可能改變自身命運也就13年的光景,錯過了也就錯過了,甭管你有多幸運,降生在多麽了不起的人家,一旦錯失那13年,永不可逆!


    時至今日,邊沐堅信姥爺那麽說是對的!他對此一直是深信不疑。


    大學畢業以後,自己一直表現得碌碌無為,彈指一揮間,兩三年的“社會適應期”早已一去難返,粗算下來,自己一生中唯一可以充分利用的黃金十年再不能就此錯失。


    十年之內,邊沐必須成長為一個響當當、硬邦邦的合格中醫職業醫師,距離聶易雄他們那個層次最多也隻是一步之遙,如果上天垂憐,機遇允許,十年之內,就算拚點命,邊沐還要盡可能超越聶易雄他們那個層次。


    不僅如此,於中成藥商業運作一道,邊沐還打算多掙點錢,最好發筆大財。


    兩項人生大事,為期不過十年,邊沐還隻能孤軍奮戰、兩頭兼顧,那……業餘時間敢浪費一星半點嗎?!


    跟聶易雄為首的業界同仁略有不同,邊沐精通數學,於術算一道堪稱高手,平時接診患者,遇上那比較成功的各式各樣的社會人士,有意無意的,他也會跟人家多聊幾句,一方麵是為了掌握更多的患者信息,從而用最低成本將其徹底治愈;另一方麵,邊沐多少也存了點私心,他得用他們那種實證進一步驗證姥爺所說的那些人生經驗總結是否經得起社會實踐的充分考驗。


    時至今日,經邊沐反複借用不完全歸納法得出的結論基本驗證了姥爺當年的人生忠告,每個人一生隻有一次奮力拚搏的機會,為期最長也隻有13年的時長,至於你是從二十多歲就開始玩命,還是而立之年才奮發圖強,或者你大器晚成,四五十歲時才領悟到人生的緊迫性,甚至於,有人跟薑子牙一樣,六十多歲才出山打拚……


    最後結果都一樣,上天隻給你13年的黃金期,隻要錯過,絕大多數人也就沒戲了。


    幸運兒從來都是極少數,占比永遠不會超過7%。


    邊沐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幸運兒,在他看來,隻要上天垂憐,在自己精力最充沛、智力最發達、機遇最多……的時候,老天不為難自己那已經很幸運了!


    由此,聚會宴享、同學同事交往、談情說愛、逛街溜狗、旅遊觀光……他幾乎從不參與,沒別的,沒時間!


    邊沐必須鉚足了勁兒玩命拚搏至少十年,十年後,真若命蹇,他也就認了,該回老家回老家,活成啥樣算啥樣,安貧樂道,精研醫術,退一萬步,找個安靜點的地方著書立說那也算是不錯的一種人生歸宿!


    為此,邊沐對人生奮鬥階段的理解比同齡人自然深著那麽一點,平時剩餘的業餘時間,至少有一半都被他用來總結每日醫案了,時至今日,邊沐在紙質筆記本、電腦硬盤裏已經寫下一千多萬字的“行醫筆記”。


    “行醫筆記”裏,邊沐總結了不少從醫心得,其中有這麽一條:經濟相對富裕甚至非常富裕的階層,若是站在從醫者的角度觀照的話,他們身上背負高額負能量、負磁場的概率比同類型經濟條件略差的階層要高一些,通俗地講,窮人接近健康、快樂的概率可能會更高一些。


    眼前這位苗先生的過往閱曆恰恰驗證了這一點。


    “行醫筆記”裏,邊沐還總結了一條:當人生重病或者即將發展為重病的時候,經濟條件比較差的人,當然,這裏麵有個前提,成年人!他們這種階層的人更容易接受那種健康方麵的惡果,心態相對也鬆弛得多,適應周期往往非常短暫,內心相對要坦然得多。


    相反,經濟狀況越好反而越難接受,甚至很容易崩潰、絕望。邊沐認為,別的因素先不說,最起碼,越是成功人士越不心甘,幾乎沒誰能接受那種殘酷的事實。


    基於這種醫學認知,漸漸的,邊沐養成一種行醫習慣:但凡遇上經濟條件非常優越,街麵上混得很好的患者,一旦發現他們身患某種不太好的重病,或者即將朝那個方向發展,他會建議對方將自己最信任的親友叫來幾位大家坐一塊開誠布公地聊聊。


    邊沐不願意跟他們單獨討論類似病情。


    當然,這樣做,邊沐還有另外一層考慮:為避免醫患衝突,最大限度規避醫療事故,邊沐必須給自己提供一些必要的見證人,以防萬一。


    上高中那會兒,班上有個特文靜的男生,人長得秀秀氣氣的,功課也相當好,乒乓球打得超級棒,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娘”,從來沒見過他跟誰大聲說過話,贓字更是一個也說不出口,從來不跟任何人爭論,一門心思就琢磨著考個好大學。


    有一回,因為校內一個長得挺漂亮的女生,她跟邊沐他們還是一個年級的,特文靜那個男同學莫名其妙地就得罪了幾個男同學,其中兩位還比邊沐他們大一屆,一個個長得人高馬大的。


    放學的時候,學校旁邊有個小胡同,那幾個男生把那個特文靜的男生堵在裏麵,推推搡搡的,搞得那個男同學特狼狽,邊沐當時就急眼了,上前替同學爭辯了幾句,一言不合雙方就打成一團,沒啥懸念,最後結果:邊沐大勝!


    ……


    時至今日,那位特文靜的男同學跟邊沐一直有聯係,神奇的是,他最終居然考取了律師執照,現如今,在北歧那邊從事職業律師工作,據說,在他們那一行裏,特文靜那男同學做得是風生水起,頗為得意!


    人還真不能貌相!


    有時候電話裏閑聊,特文靜那位男同學跟邊沐多次提及:當律師打官司,最不能輕信的人反而恰恰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委托人!


    結合自己短暫的行醫經驗,邊沐順著某種邏輯順推了一下,當醫生,尤其是中醫大夫,始終要提醒自己,有時候,最不能輕信的人或許就是自己的患者,尤其是那些受過高等教育、日常收入頗豐的看著比較順眼、說起話來很中聽……的患者。


    由此,對苗先生這種患者,邊沐必須事先防他一手。


    沒辦法,邊沐孤身一人在街頭行醫,對安全係統的認知必須永遠保持清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行商坐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樵守護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樵守護者並收藏行商坐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