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節
清穿之奶媽的萌寵日常 作者:蜜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是真如你說的,安王府縱容女眷,接外孫女回家養,定然是對女子極好的家庭,是不是?若是如此,那便好了。你小小年紀,說什麽製約不製約的,夫妻之道在於互相體諒和包容!你想得這樣歪,以後你的福晉不跟你好了!”
齊東珠不僅不以為然,反而來嚇唬比格阿哥,令比格阿哥一時都無言以對起來。他此刻意識到和齊東珠講這些,肯定是講不通的,按照齊東珠的性子,恐怕一個不守規矩、壓製丈夫的悍婦兒媳也和她的口味。一向在熟人麵前喋喋不休的比格久久不能言,不受控製地對齊東珠露出一個無語的表情。
齊東珠哪兒受得了比格的王之蔑視,對著狗頭搓了又搓。私下裏,她自己也有小算盤,按照比格阿哥的說法兒,這個安王府家的格格是一定要和皇族聯姻的。那選擇薩摩耶阿哥,對這個格格來說絕對是好事,遠比選擇其他狗子要好很多。因為薩摩耶阿哥性格像極了衛雙姐,又被齊東珠的狗德教育洗了腦,長得——雖然齊東珠看不到真人,但根據其他人的反應,是像了衛雙姐,也就是在皇子中絕對數一數二。
這樣的長相和這樣的脾性,女子恐怕鮮少會有看不上他的。就算那格格最終與他沒有男女情分,齊東珠也有自信這小薩摩耶會尊重她,保護她的,這遠比和別的狗子結親要好。
對於這些狗子,齊東珠即便不想將他們往壞處想,也知道他們得天獨厚的身份讓他們選擇太多了,做事也不會有什麽顧忌,但凡一個被家人看重、寵愛大的女孩兒遇到個針尖兒對麥芒的,那便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所以,薩摩耶阿哥配個自己有主見的女孩,那是剛剛好。
齊東珠敲了敲算盤,自覺這婚事可以有,便搓了搓小狗頭,在比格無聲的控訴中警告比格不許亂發脾氣,而後悠然離開了。
獨留胤禛氣了好幾日,看著胤禩哪兒哪兒都不順眼起來。
“活該配安王府的悍婦!”他陰沉著臉想著。
轉眼間入了夏,番薯苗鬱鬱蔥蔥鋪滿了景仁宮的小花圃,雖說和別宮明豔動人的名貴花卉沒法兒比,但卻極為得齊東珠的心。個頭不太足的番薯被擺在了康熙的桌上,他看著齊東珠亮晶晶的眼睛,便率先趕在皇子和公主前拿起了一塊兒。
次日,康熙便下令空閑莊子補種番薯,同時令禦膳房將番薯納入宮中常備食材,時常做給貴人食用,以此興起民間食用番薯的風氣。
趁著春日日頭漸長,齊東珠與衛雙姐重新畫過了宮中燒地龍的格局,呈給惠妃看過後,惠妃便請康熙禦旨,重修紫禁城中地龍和火牆。明朝修建皇宮的時候,是修建了地龍和火牆的,隻是年歲已久,再加之工匠不再,許多宮殿冬日裏無法供暖,隻能靠燒火盆過活兒。
火盆碳氣大,時常熏得人頭腦發脹,上好的金絲碳又非尋常宮人可得。齊東珠入宮的這些年,因為運氣好總能蹭上小狗或者小貓宮裏的火盆,冬日裏凍不著她,可是眼下的京城冬日裏著實寒氣逼人,可不是幾百年後氣候變暖後的冬日了!衛雙姐還時常念叨著,她剛入宮時不過是一個小答應,手裏的份例和家裏給的銀錢在第一個冬日裏就見了底兒,全用來買了炭火,卻還是被凍得瑟瑟發抖。若不是那時同入宮的姐姐烏雅氏得了幸,才將她和如今的定嬪有了過冬的去處,她也仍然得擠在儲秀宮的大通鋪裏過著手腳冰涼,手指上滿是凍瘡的日子。
事到如今,齊東珠自個兒手裏沒什麽銀子了,更沒有本事在紫禁城大規模動土,隻能眼巴巴等著惠妃去請康熙的首肯。雖說是等,但她夜夜眼巴巴地看著,康熙如何察覺不到?
等康熙取出令內務府和造辦處改動地龍和火牆的折子時,齊東珠終於對他露了個好臉色,擠擠挨挨地湊了過來。康熙輕嗤一聲,仍然將她攬進懷裏。
“今冬想要建好怕是很難。各個主殿燒碳火,冬日裏也能暖洋洋的,唯有那些偏仄宮殿,冬日裏冷得如冰一般。皇上可否從那兒開始修葺?”
“這不就是你本來的目的?打著為後宮嬪妃修葺地龍的目的,實則隻是為了給宮奴取暖。宮裏真是來了活菩薩了,朕看日後宮裏也別設佛堂,都來景仁宮拜拜你得了。”
這番話和日後互聯網上的流行嘲諷“樂山大佛的位置讓給你坐”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齊東珠額角跳了跳,雖然知道這還沒談妥,可不能跟他翻臉,但是她這些時日過得實在順風順水,莫說穿越來清朝的十年,就算上之前在現代的時光,也沒有這麽順遂過,一些隱藏很深的,因為不被縱容而壓抑著的小脾氣冒了出來,像狸奴的尾巴,是不是刺一下她的心,又麻又癢。
“皇上隻說做不做就是了,損我做甚?”
她嘴巴抿起來,毫無保留地在康熙麵前露出一副在賭氣的模樣,眼睛便還有希冀,在日頭底下波光粼粼的,晃了康熙的神誌。他一邊將她攬到膝頭上,一邊揶揄齊東珠如今是“裝都懶得裝,指使起朕比指使誰都勤快”,一邊不錯眼地看著她的鹿眼,捕捉其中細碎的光。
康熙看得分明,齊東珠並沒有他所嘲諷的那樣,將指使帝王做得理所應當。她雖然比以往有了許多小脾氣,舉止行為也絕對稱不上小心謹慎,但她沒什麽坦然之意。她大概是知道如今二人的關係水到渠成,康熙自認對她算得上是有求必應,但她並沒有將這旁人幾輩子都求不來的恩典當作天降的福祉。
她心裏有一部分永遠是畏縮的,小心的,試探的。就像是她從未得到過什麽毫無保留的東西,也學不會如何信任和托付。康熙閱人無數,自然看得出她在每次討要什麽並不是給她自己的恩典的時候,仍然是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的,這在她坦然的眼底清晰可見。
那就像是納蘭東珠在等康熙拒絕她。在他們二人纏綿許久之後,在康熙幾乎將他對她的偏寵喧嚷得世人皆知之後,在朝廷民間都流傳著納蘭東珠的傳聞之後,她仍然覺得自己會被拒絕,做好了被冷待的準備。
她甚至做不出什麽強硬的偽裝,或是遊刃有餘的姿態,隻有幹巴巴的幾句並不好聽也不動人的話兒。她總是靠過來,眼巴巴地為與她毫不相幹的人求福祉,身體青澀地貼近,像一隻不會夾人蚌敞開了殼。
她不知道康熙根本沒法兒拒絕她,這或許從很久之前就已經埋下了伏筆。隻要她肯開口。
連年戰爭不斷,河工又有大筆開支,國庫一直空泛,康熙便隻能從內庫掏銀錢,去修葺這今年怕是都用不上的火牆和地龍。
“明日我想帶著四阿哥和八阿哥去趟莊子,皇上可允?”
齊東珠熟練地將自己團吧團吧,安置在熟悉的懷裏。佟家在京郊的莊子被她改了廠子,如今已經開放了大半,除卻員工住宿處還沒有搭好,已經基本完工了。她嫂子經營著的善堂已經請部分女子入了廠子做女工,各處采買的人手也被尋到了,但齊東珠還是準備親自去看看。
帶上她的兩隻狗子並不是為了防身,她至今不覺得隻會werwer大叫,大道理一串兒但沒什麽聽眾的比格和隻會傻笑和社交的薩摩耶會有任何攻擊力,但她想讓自家兩隻狗子看一下她們努力的結果。
這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紡織工廠,但也是未來一切改變的縮影。
康熙蹙眉,心中算了一下來回的路程,問道:
“騎馬去?宮中下鑰可能趕回來?”
“嗯,騎馬去,棗泥又長大了些,我也好久未曾與她親近了。”
齊東珠眨了眨眼睛,又想起自己那胖乎乎的棗紅小馬來。
“朕下了朝與你一道,免得你耽擱時辰。”
齊東珠這回兒又覺得他實在粘人,忍了忍才沒說什麽“皇上還是多去陪陪太子殿下”。前幾日被一隻巨大的藍灣牧羊犬堵上景仁宮的門兒,隻為與他親愛的皇阿瑪探討朝中之事,已經將齊東珠嚇得不輕快,實在是不想見到第二回了。
“行吧。”齊東珠不是很想,但齊東珠脾氣好,也不知道怎麽拒絕。骨子裏她從未把康熙和她的貓貓、狗子們相提並論,放在家人的位置上,自然不會生出什麽分享和展示的欲望來。更何況她對康熙也有提防,畢竟康熙執政多年,若是當真與齊東珠計較起她所作所為背後對封建禮教的挑釁來,那齊東珠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雖是好說話兒,但齊東珠還是從康熙懷裏跳了出來,對著塌著腰,頭也不抬的梁九功打了招呼,而後走出主殿去了。康熙看著她一身素衣消失在殿外,嘴角不自覺的噙了笑意,聲音卻慢條斯理的,仿若抱怨:
“瞧瞧,越來越有寵妃派頭兒了,你可瞅見了?這宮裏還沒有旁人敢當著朕的麵兒指使你呢。”
梁九功掩蓋在帽子下的額角一抽,畢恭畢敬地應和著:
“可不正是。皇上如此愛護娘娘,這宮中獨一份兒的寵愛,娘娘怎會不感念呢。”
“嗬…”康熙放下手中內務府的折子,對梁九功道:“貴人不移宮,讓內務府從舊宮殿開始修葺。好教宮人知道,今歲地龍是誰為他們燒的。”
梁九功連忙領命,嘴上奉承道:“宮中來了活菩薩,奴婢們眼裏看得真真兒的!”
康熙笑斥道:“你這老奴,慣會耍花腔。活菩薩是你叫的?不許傳這些神神鬼鬼的事兒,她不愛聽。”
梁九功連忙稱是,也不再多耽擱,連忙退出了主殿,步伐比往日還快。到了殿外,春風一吹,方才抖落了一身雞皮疙瘩。
甭管誰入了這溫柔鄉,都是一副不值錢的樣子。梁九功心裏難得劃過這種大逆不道的念頭。
第145章 典妻
◎在莊子的涼亭之中,一個扛著沉重草席的,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兒盯著康熙吃剩的半碗飯,最終如願以償,從一國之君的手中得了那半碗飯。齊東◎
*
次日, 齊東珠為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告了假,帶著兩個崽騎上棗泥向京郊莊子去了。
薩摩耶阿哥打小沒出過幾回宮,此刻正興奮地騎在一匹四蹄踏雪的烏黑馬匹上, 左顧右盼著。從紫禁城出來到莊子上的路經過鬧市,幾人下馬前行, 小薩摩耶興奮地跑來跑去, 齊東珠怕他鑽到人堆兒裏出不來了。這年頭外麵亂得很,拐子四處橫行, 齊東珠他們從宮裏出來沒帶什麽儀仗,若是真有哪個動手拐了皇子, 那可就鬧大笑話兒了。
齊東珠流露出的一點兒擔憂沒能驚擾她身邊兒的康熙, 也沒如何警醒皇子身邊兒幾個出身也不低的侍衛,倒是讓熟悉齊東珠的比格阿哥很快察覺了。這小比格一出宮就開始臭著臉, 宮外確實與宮中有很多不同, 行人熙熙攘攘, 聲音嘈雜不絕, 還沒過午的陽光傾瀉而下, 空氣中彌漫著有些古怪的氣味兒, 和鎮日熏香的宮廷大有不同。
這一切讓對環境敏感的比格阿哥很難適應,也全看在齊東珠和皇阿瑪的麵子上, 才沒有擺什麽臉色。但他此刻瞧見了齊東珠有些擔心的眼神, 也隻能歎一口氣, 親手去提溜薩摩耶阿哥的後脖梗子。
一行人打馬經過鬱鬱蔥蔥的林蔭道,向莊子行去。佟家在康熙登基後已經被抬旗, 當年主家分給佟佳皇後的嫁妝也自然在極為妥當的位置, 紫禁城向北行個十裏也就到了。一路尋著泥濘, 習慣了在宮裏吃麥草和蘋果的棗泥有些不樂意了, 踢踢踏踏的。康熙正要出聲嗬斥棗泥,準備將齊東珠攬到他的馬上來,薩摩耶阿哥連忙縱馬湊上來,去摟棗泥的馬頭。
棗泥是他一手馴養的,如今也還認得出他,任由他用白色毛爪去摸她的側頸,在他懷裏打了一個響鼻。薩摩耶阿哥在棗泥耳邊嘟囔幾句,又給小馬塞了一塊兒糖,棗泥方才老實了下來。
比格阿哥的臉更臭幾分,不屑道:
“你怎麽馴得馬?一點兒苦頭吃不得,主人還在背上便耍起脾氣,如何擔得起主人的安危?”
被哄好的棗泥不知是不是聽懂了比格不友好的話兒,打了個響鼻後尾巴一甩,繞到康熙的汗血馬另一側去,離比格阿哥和他的小紅馬遠了很多。比格阿哥一瞧,臉色更難看,陰森森地瞪著薩摩耶。
“四哥還不信我馴馬的本事?我給你尋的小紅馬多老實,再沒驚著四哥吧?”
薩摩耶阿哥不提這茬還好,一提起來,比格真的想呼他後腦勺兩爪子。比格阿哥不善騎射,在宮中並非什麽秘聞了,幾次騎馬差點兒被甩下馬背,兄弟幾個多少都來奚落過他幾句。薩摩耶阿哥貼心,他本就得了為康熙遴選禦馬的職責,借此機會給他四哥尋了一匹紅色的小母馬,毛發紅潤,性格溫良,什麽脾氣都沒有。
此後比格阿哥確實沒有在馬上出過笑話兒,但卻因為自己騎著小母馬與兄弟操練,在一堆騎著高頭大馬的兄弟裏麵平白矮了一頭而心中有火氣。他本就不愛騎馬,更不喜歡出門,此刻胤禩哪壺不開提哪壺,在康熙的麵前提起這一茬兒,落了他臉麵,讓他的火氣可算找到出氣口了。
“你說紅玉做什麽?明明是你給母妃選的馬兒不好,你自個兒馴馬功夫不夠,若是今日摔著母妃,你瞧我怎麽收拾你!”
說完,他尤嫌不夠,又絮叨起來:“你鎮日裏走馬逗狗,多大年紀,沒養出半點兒皇族穩重的詩書氣。辦事沒有半分穩重可言,日後如何當得差事,報效皇阿瑪?…”
薩摩耶阿哥萎靡了,知道他四哥又來了說教的興致,一時半會兒收不了聲。他從懷裏掏出一塊兒給馬兒準備的糖塊兒,塞進了自己嘴裏,埋汰得比格阿哥眉頭緊鎖,火氣攀高幾分,馬背上不算大隻的比格氣焰高漲兩米,讓薩摩耶的耳朵都背到腦後去,慫出了一臉可憐相,而本想替薩摩耶阿哥說幾句公道話的齊東珠也抖了抖耳朵,心想還是不要摻合幼崽們的事了,便和□□的棗泥一道嘀嘀嗒嗒跑到前麵去。
康熙打馬跟上,與齊東珠並行。皇帝的侍衛逐漸和身後兩位皇子的侍從甩開了一段距離。
許久不曾出宮,齊東珠自然看什麽都新奇。她是長在現代市井之間的,雖說她作為現代人有些嬌慣,但她是永遠不能適應宮裏那些主子慢條斯理的說話方式和她們身上尊貴的氣質的,宮裏的香粉味兒每日都熏的她睜不開眼。宮外的一切則不同,瞧著路邊的野草,似乎都比紫禁城的名貴花卉有活力。她閉上眼睛,吸了一口泥土特有的腥氣,卻莫名感到風中夾雜著一點兒渾濁的血腥氣。
前麵探路的侍衛回來,在幾人不遠處下馬行禮,道前方有刁民鬧事。
眼看就到廠子門口兒了,齊東珠都能看到那連綿的、嶄新的建築,聽到影影綽綽的人聲。齊東珠顧不得許多,拍了拍棗泥的屁股,棗泥撒嬌般地嘶鳴一聲,小跑向前。
康熙揮退了想要清路的侍衛,打馬跟上了齊東珠。康熙並非講究排場或者不願親眼目睹汙糟之事、目下無塵的君主。這點兒跟他久了的侍衛都心知肚明。康熙是個閑不住的君主,無論是南巡還是秋獵,從不缺席,每每京城出了岔子,他也親往探察。故而見君主打馬,侍衛也不曾多言,隻追隨而去。
齊東珠在莊子外看到了一群人。一個男子下了死力氣,拉扯著一個骨瘦如柴,披頭散發的女子。女子頭發披散,看不清麵色,懷裏抱著個髒透了的繈褓。
齊東珠張了張嘴,愣了半晌才突破了社恐的限製,喊出了聲:“住手!”
可她不常大聲講話,聲音沒有驚起什麽波瀾,反倒是很快被嘈雜的人聲吞沒了。一方麵,齊東珠是個很溫和的性子,說難聽點,就是被社會規訓得太好,好到忘記了怎麽去吵鬧,忘記人的天性是宣泄、忘記怎麽發泄心中的不滿了。另一方麵是她天性社恐,本就不怎麽張揚,到了這等時候,她的禮貌和體麵反倒成了她的掣肘,壓根兒沒什麽人聽她講話。
見那男子又踢踢打打,將地上那不出聲的女子拖出去幾米,而一些圍觀的行腳商隻是看著,前麵一輛貴人的馬車停在半路,貴人的仆從正在一臉不耐地催促那行凶男子管好自家婆娘,在此地喧嚷擾了貴人清淨,可是要被送官的。
齊東珠氣惱自己沒引起人注意,但她□□的棗泥是個隱藏很好的小暴脾氣,仗著身材壯碩,擠開了圍觀的行腳商和路人,硬是將齊東珠送到了事發地。而康熙此刻也趕到,他身後換了便裝的侍衛紛紛下馬,韃靼凶悍勇武的氣質鋪陳開來,當即讓在場所有人噤若寒蟬。
貴人的仆役是最先下跪的。他雖然不知齊東珠和康熙等人是何身份,但他們常年跟著主子,也算見多識廣,知道這大抵是旗人宗室,看這氣場和□□叫不出名號但一看就價值千金的寶馬,至少是個近宗,絕對是招惹不起的存在。他忐忑地報了自家主子的名號,那正是朝廷一品大員的家眷,可卻見為首男子和那衣著樸素的女子沒有分他半個眼神兒,心中便有數,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驅趕著主子的車馬繞開這是非之地。
齊東珠顧不得在場之人的態度,她走過去攙扶那個衣衫襤褸,骨瘦如柴還抱著一個髒汙繈褓的女子。從身量上看,那幾乎是個孩子了,最多隻有十幾歲的骨相,但齊東珠也看不出她是因饑餓而延緩發育還是當真年幼。
可當她走近了,她方才聞到一股惡臭之氣。齊東珠從沒有聞到過這種味道,卻立刻覺得胃中翻湧不休,她一向不怎麽靈光的大腦給她發送著警示,想讓她遠離這不詳的味道。
但她離得很近,已經看到了女子懷中繈褓裏變了型的嬰兒頭骨,和其上附著的半腐朽的紫黑色皮肉。
齊東珠的喉嚨不受控製地猛然收縮起來,她想要嘔吐,那腐臭的味道報複似的,直往她鼻腔裏鑽,可是齊東珠仍然堅定地向女子伸出了手,想將她從地上扶起來。
一雙黑色的、混沌的眼睛從女子披散的發絲之間露出來,直直盯著齊東珠。方才行凶的男子早就被帶刀侍衛的陣仗嚇得委頓在地,一個年老婦人和另一個青年人拉著他,緊張地朝這邊望著,卻在侍衛的威懾下噤若寒蟬。
康熙自然也聞到了那腐朽的臭氣,但麵色上沒有露出什麽端倪,仍然站在齊東珠身旁,淡淡問道:
“怎麽回事?”
三人之中,唯有那青年人開口說了囫圇話兒:“回…這位爺的話兒,我…草民一家為兄長追婆娘,冒犯貴人,還請貴人饒命!”
幾句話兒說得含糊,唯有最後一句求饒喊破了音。齊東珠閉了閉眼,聽到那男子在侍衛的追問下又和盤托出這女子是被買來的婆娘,還未曾生出兒子,一心想向外跑,連累他們一家從直隸一路追到了京郊,幾十裏的路何等辛苦雲雲。
齊東珠如何聽不懂其中道道?這女子怕是“典妻”,因為癡傻,被反複租賃到貧困農家生子。貧家隻為延續香火,若是生不出健康的兒子,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她懷裏抱著的,恐怕是個女孩。齊東珠在心中近乎寒涼的麻木裏想著。她不顧女子汙糟不堪,上前為她攏了攏頭發,從懷裏掏出用來哄幼崽的奶糖塊兒塞進女子口中,又將一塊兒奶糖小心地放在了那個髒汙不堪的繈褓上。
“前麵莊子是善堂開的廠子,裏麵有女醫,我帶你去,好不好?別怕。”
她伸手想要扶起女子,可卻聽到那女子看著她,從幹澀的口唇之中擠出兩個字來:
“油布。”
齊東珠沒聽明白,又見那女子忽然轉頭看向了一旁不錯眼盯著齊東珠的康熙,說道:
“半…碗飯。”
齊東珠本以為她是饑餓,可看著她那黑得不見光的散亂眸子,突然從其中捕捉到一絲清醒的神誌。她像是回到了數年前的一場雨裏,那時候她和康熙一行因為一場大雨被困在京郊研究牛痘法的莊子裏,她和曹寅為康熙等人備了膳食。在莊子的涼亭之中,一個扛著沉重草席的,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兒盯著康熙吃剩的半碗飯,最終如願以償,從一國之君的手中得了那半碗飯。
齊東珠那時為她披上了她自己用來裹身躲雨的油布。
第146章 重刑
◎官員指使衙役拿好認罪書,清了場地,抬眼看向上首的四阿哥,本想著為衙役的粗手粗腳認罪,卻見四阿哥不僅麵色不變,神色自如,唇角還微微勾著◎
齊東珠不僅不以為然,反而來嚇唬比格阿哥,令比格阿哥一時都無言以對起來。他此刻意識到和齊東珠講這些,肯定是講不通的,按照齊東珠的性子,恐怕一個不守規矩、壓製丈夫的悍婦兒媳也和她的口味。一向在熟人麵前喋喋不休的比格久久不能言,不受控製地對齊東珠露出一個無語的表情。
齊東珠哪兒受得了比格的王之蔑視,對著狗頭搓了又搓。私下裏,她自己也有小算盤,按照比格阿哥的說法兒,這個安王府家的格格是一定要和皇族聯姻的。那選擇薩摩耶阿哥,對這個格格來說絕對是好事,遠比選擇其他狗子要好很多。因為薩摩耶阿哥性格像極了衛雙姐,又被齊東珠的狗德教育洗了腦,長得——雖然齊東珠看不到真人,但根據其他人的反應,是像了衛雙姐,也就是在皇子中絕對數一數二。
這樣的長相和這樣的脾性,女子恐怕鮮少會有看不上他的。就算那格格最終與他沒有男女情分,齊東珠也有自信這小薩摩耶會尊重她,保護她的,這遠比和別的狗子結親要好。
對於這些狗子,齊東珠即便不想將他們往壞處想,也知道他們得天獨厚的身份讓他們選擇太多了,做事也不會有什麽顧忌,但凡一個被家人看重、寵愛大的女孩兒遇到個針尖兒對麥芒的,那便不會有什麽好結果。
所以,薩摩耶阿哥配個自己有主見的女孩,那是剛剛好。
齊東珠敲了敲算盤,自覺這婚事可以有,便搓了搓小狗頭,在比格無聲的控訴中警告比格不許亂發脾氣,而後悠然離開了。
獨留胤禛氣了好幾日,看著胤禩哪兒哪兒都不順眼起來。
“活該配安王府的悍婦!”他陰沉著臉想著。
轉眼間入了夏,番薯苗鬱鬱蔥蔥鋪滿了景仁宮的小花圃,雖說和別宮明豔動人的名貴花卉沒法兒比,但卻極為得齊東珠的心。個頭不太足的番薯被擺在了康熙的桌上,他看著齊東珠亮晶晶的眼睛,便率先趕在皇子和公主前拿起了一塊兒。
次日,康熙便下令空閑莊子補種番薯,同時令禦膳房將番薯納入宮中常備食材,時常做給貴人食用,以此興起民間食用番薯的風氣。
趁著春日日頭漸長,齊東珠與衛雙姐重新畫過了宮中燒地龍的格局,呈給惠妃看過後,惠妃便請康熙禦旨,重修紫禁城中地龍和火牆。明朝修建皇宮的時候,是修建了地龍和火牆的,隻是年歲已久,再加之工匠不再,許多宮殿冬日裏無法供暖,隻能靠燒火盆過活兒。
火盆碳氣大,時常熏得人頭腦發脹,上好的金絲碳又非尋常宮人可得。齊東珠入宮的這些年,因為運氣好總能蹭上小狗或者小貓宮裏的火盆,冬日裏凍不著她,可是眼下的京城冬日裏著實寒氣逼人,可不是幾百年後氣候變暖後的冬日了!衛雙姐還時常念叨著,她剛入宮時不過是一個小答應,手裏的份例和家裏給的銀錢在第一個冬日裏就見了底兒,全用來買了炭火,卻還是被凍得瑟瑟發抖。若不是那時同入宮的姐姐烏雅氏得了幸,才將她和如今的定嬪有了過冬的去處,她也仍然得擠在儲秀宮的大通鋪裏過著手腳冰涼,手指上滿是凍瘡的日子。
事到如今,齊東珠自個兒手裏沒什麽銀子了,更沒有本事在紫禁城大規模動土,隻能眼巴巴等著惠妃去請康熙的首肯。雖說是等,但她夜夜眼巴巴地看著,康熙如何察覺不到?
等康熙取出令內務府和造辦處改動地龍和火牆的折子時,齊東珠終於對他露了個好臉色,擠擠挨挨地湊了過來。康熙輕嗤一聲,仍然將她攬進懷裏。
“今冬想要建好怕是很難。各個主殿燒碳火,冬日裏也能暖洋洋的,唯有那些偏仄宮殿,冬日裏冷得如冰一般。皇上可否從那兒開始修葺?”
“這不就是你本來的目的?打著為後宮嬪妃修葺地龍的目的,實則隻是為了給宮奴取暖。宮裏真是來了活菩薩了,朕看日後宮裏也別設佛堂,都來景仁宮拜拜你得了。”
這番話和日後互聯網上的流行嘲諷“樂山大佛的位置讓給你坐”頗有異曲同工之妙,齊東珠額角跳了跳,雖然知道這還沒談妥,可不能跟他翻臉,但是她這些時日過得實在順風順水,莫說穿越來清朝的十年,就算上之前在現代的時光,也沒有這麽順遂過,一些隱藏很深的,因為不被縱容而壓抑著的小脾氣冒了出來,像狸奴的尾巴,是不是刺一下她的心,又麻又癢。
“皇上隻說做不做就是了,損我做甚?”
她嘴巴抿起來,毫無保留地在康熙麵前露出一副在賭氣的模樣,眼睛便還有希冀,在日頭底下波光粼粼的,晃了康熙的神誌。他一邊將她攬到膝頭上,一邊揶揄齊東珠如今是“裝都懶得裝,指使起朕比指使誰都勤快”,一邊不錯眼地看著她的鹿眼,捕捉其中細碎的光。
康熙看得分明,齊東珠並沒有他所嘲諷的那樣,將指使帝王做得理所應當。她雖然比以往有了許多小脾氣,舉止行為也絕對稱不上小心謹慎,但她沒什麽坦然之意。她大概是知道如今二人的關係水到渠成,康熙自認對她算得上是有求必應,但她並沒有將這旁人幾輩子都求不來的恩典當作天降的福祉。
她心裏有一部分永遠是畏縮的,小心的,試探的。就像是她從未得到過什麽毫無保留的東西,也學不會如何信任和托付。康熙閱人無數,自然看得出她在每次討要什麽並不是給她自己的恩典的時候,仍然是做好了被拒絕的準備的,這在她坦然的眼底清晰可見。
那就像是納蘭東珠在等康熙拒絕她。在他們二人纏綿許久之後,在康熙幾乎將他對她的偏寵喧嚷得世人皆知之後,在朝廷民間都流傳著納蘭東珠的傳聞之後,她仍然覺得自己會被拒絕,做好了被冷待的準備。
她甚至做不出什麽強硬的偽裝,或是遊刃有餘的姿態,隻有幹巴巴的幾句並不好聽也不動人的話兒。她總是靠過來,眼巴巴地為與她毫不相幹的人求福祉,身體青澀地貼近,像一隻不會夾人蚌敞開了殼。
她不知道康熙根本沒法兒拒絕她,這或許從很久之前就已經埋下了伏筆。隻要她肯開口。
連年戰爭不斷,河工又有大筆開支,國庫一直空泛,康熙便隻能從內庫掏銀錢,去修葺這今年怕是都用不上的火牆和地龍。
“明日我想帶著四阿哥和八阿哥去趟莊子,皇上可允?”
齊東珠熟練地將自己團吧團吧,安置在熟悉的懷裏。佟家在京郊的莊子被她改了廠子,如今已經開放了大半,除卻員工住宿處還沒有搭好,已經基本完工了。她嫂子經營著的善堂已經請部分女子入了廠子做女工,各處采買的人手也被尋到了,但齊東珠還是準備親自去看看。
帶上她的兩隻狗子並不是為了防身,她至今不覺得隻會werwer大叫,大道理一串兒但沒什麽聽眾的比格和隻會傻笑和社交的薩摩耶會有任何攻擊力,但她想讓自家兩隻狗子看一下她們努力的結果。
這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紡織工廠,但也是未來一切改變的縮影。
康熙蹙眉,心中算了一下來回的路程,問道:
“騎馬去?宮中下鑰可能趕回來?”
“嗯,騎馬去,棗泥又長大了些,我也好久未曾與她親近了。”
齊東珠眨了眨眼睛,又想起自己那胖乎乎的棗紅小馬來。
“朕下了朝與你一道,免得你耽擱時辰。”
齊東珠這回兒又覺得他實在粘人,忍了忍才沒說什麽“皇上還是多去陪陪太子殿下”。前幾日被一隻巨大的藍灣牧羊犬堵上景仁宮的門兒,隻為與他親愛的皇阿瑪探討朝中之事,已經將齊東珠嚇得不輕快,實在是不想見到第二回了。
“行吧。”齊東珠不是很想,但齊東珠脾氣好,也不知道怎麽拒絕。骨子裏她從未把康熙和她的貓貓、狗子們相提並論,放在家人的位置上,自然不會生出什麽分享和展示的欲望來。更何況她對康熙也有提防,畢竟康熙執政多年,若是當真與齊東珠計較起她所作所為背後對封建禮教的挑釁來,那齊東珠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雖是好說話兒,但齊東珠還是從康熙懷裏跳了出來,對著塌著腰,頭也不抬的梁九功打了招呼,而後走出主殿去了。康熙看著她一身素衣消失在殿外,嘴角不自覺的噙了笑意,聲音卻慢條斯理的,仿若抱怨:
“瞧瞧,越來越有寵妃派頭兒了,你可瞅見了?這宮裏還沒有旁人敢當著朕的麵兒指使你呢。”
梁九功掩蓋在帽子下的額角一抽,畢恭畢敬地應和著:
“可不正是。皇上如此愛護娘娘,這宮中獨一份兒的寵愛,娘娘怎會不感念呢。”
“嗬…”康熙放下手中內務府的折子,對梁九功道:“貴人不移宮,讓內務府從舊宮殿開始修葺。好教宮人知道,今歲地龍是誰為他們燒的。”
梁九功連忙領命,嘴上奉承道:“宮中來了活菩薩,奴婢們眼裏看得真真兒的!”
康熙笑斥道:“你這老奴,慣會耍花腔。活菩薩是你叫的?不許傳這些神神鬼鬼的事兒,她不愛聽。”
梁九功連忙稱是,也不再多耽擱,連忙退出了主殿,步伐比往日還快。到了殿外,春風一吹,方才抖落了一身雞皮疙瘩。
甭管誰入了這溫柔鄉,都是一副不值錢的樣子。梁九功心裏難得劃過這種大逆不道的念頭。
第145章 典妻
◎在莊子的涼亭之中,一個扛著沉重草席的,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兒盯著康熙吃剩的半碗飯,最終如願以償,從一國之君的手中得了那半碗飯。齊東◎
*
次日, 齊東珠為比格阿哥和薩摩耶阿哥告了假,帶著兩個崽騎上棗泥向京郊莊子去了。
薩摩耶阿哥打小沒出過幾回宮,此刻正興奮地騎在一匹四蹄踏雪的烏黑馬匹上, 左顧右盼著。從紫禁城出來到莊子上的路經過鬧市,幾人下馬前行, 小薩摩耶興奮地跑來跑去, 齊東珠怕他鑽到人堆兒裏出不來了。這年頭外麵亂得很,拐子四處橫行, 齊東珠他們從宮裏出來沒帶什麽儀仗,若是真有哪個動手拐了皇子, 那可就鬧大笑話兒了。
齊東珠流露出的一點兒擔憂沒能驚擾她身邊兒的康熙, 也沒如何警醒皇子身邊兒幾個出身也不低的侍衛,倒是讓熟悉齊東珠的比格阿哥很快察覺了。這小比格一出宮就開始臭著臉, 宮外確實與宮中有很多不同, 行人熙熙攘攘, 聲音嘈雜不絕, 還沒過午的陽光傾瀉而下, 空氣中彌漫著有些古怪的氣味兒, 和鎮日熏香的宮廷大有不同。
這一切讓對環境敏感的比格阿哥很難適應,也全看在齊東珠和皇阿瑪的麵子上, 才沒有擺什麽臉色。但他此刻瞧見了齊東珠有些擔心的眼神, 也隻能歎一口氣, 親手去提溜薩摩耶阿哥的後脖梗子。
一行人打馬經過鬱鬱蔥蔥的林蔭道,向莊子行去。佟家在康熙登基後已經被抬旗, 當年主家分給佟佳皇後的嫁妝也自然在極為妥當的位置, 紫禁城向北行個十裏也就到了。一路尋著泥濘, 習慣了在宮裏吃麥草和蘋果的棗泥有些不樂意了, 踢踢踏踏的。康熙正要出聲嗬斥棗泥,準備將齊東珠攬到他的馬上來,薩摩耶阿哥連忙縱馬湊上來,去摟棗泥的馬頭。
棗泥是他一手馴養的,如今也還認得出他,任由他用白色毛爪去摸她的側頸,在他懷裏打了一個響鼻。薩摩耶阿哥在棗泥耳邊嘟囔幾句,又給小馬塞了一塊兒糖,棗泥方才老實了下來。
比格阿哥的臉更臭幾分,不屑道:
“你怎麽馴得馬?一點兒苦頭吃不得,主人還在背上便耍起脾氣,如何擔得起主人的安危?”
被哄好的棗泥不知是不是聽懂了比格不友好的話兒,打了個響鼻後尾巴一甩,繞到康熙的汗血馬另一側去,離比格阿哥和他的小紅馬遠了很多。比格阿哥一瞧,臉色更難看,陰森森地瞪著薩摩耶。
“四哥還不信我馴馬的本事?我給你尋的小紅馬多老實,再沒驚著四哥吧?”
薩摩耶阿哥不提這茬還好,一提起來,比格真的想呼他後腦勺兩爪子。比格阿哥不善騎射,在宮中並非什麽秘聞了,幾次騎馬差點兒被甩下馬背,兄弟幾個多少都來奚落過他幾句。薩摩耶阿哥貼心,他本就得了為康熙遴選禦馬的職責,借此機會給他四哥尋了一匹紅色的小母馬,毛發紅潤,性格溫良,什麽脾氣都沒有。
此後比格阿哥確實沒有在馬上出過笑話兒,但卻因為自己騎著小母馬與兄弟操練,在一堆騎著高頭大馬的兄弟裏麵平白矮了一頭而心中有火氣。他本就不愛騎馬,更不喜歡出門,此刻胤禩哪壺不開提哪壺,在康熙的麵前提起這一茬兒,落了他臉麵,讓他的火氣可算找到出氣口了。
“你說紅玉做什麽?明明是你給母妃選的馬兒不好,你自個兒馴馬功夫不夠,若是今日摔著母妃,你瞧我怎麽收拾你!”
說完,他尤嫌不夠,又絮叨起來:“你鎮日裏走馬逗狗,多大年紀,沒養出半點兒皇族穩重的詩書氣。辦事沒有半分穩重可言,日後如何當得差事,報效皇阿瑪?…”
薩摩耶阿哥萎靡了,知道他四哥又來了說教的興致,一時半會兒收不了聲。他從懷裏掏出一塊兒給馬兒準備的糖塊兒,塞進了自己嘴裏,埋汰得比格阿哥眉頭緊鎖,火氣攀高幾分,馬背上不算大隻的比格氣焰高漲兩米,讓薩摩耶的耳朵都背到腦後去,慫出了一臉可憐相,而本想替薩摩耶阿哥說幾句公道話的齊東珠也抖了抖耳朵,心想還是不要摻合幼崽們的事了,便和□□的棗泥一道嘀嘀嗒嗒跑到前麵去。
康熙打馬跟上,與齊東珠並行。皇帝的侍衛逐漸和身後兩位皇子的侍從甩開了一段距離。
許久不曾出宮,齊東珠自然看什麽都新奇。她是長在現代市井之間的,雖說她作為現代人有些嬌慣,但她是永遠不能適應宮裏那些主子慢條斯理的說話方式和她們身上尊貴的氣質的,宮裏的香粉味兒每日都熏的她睜不開眼。宮外的一切則不同,瞧著路邊的野草,似乎都比紫禁城的名貴花卉有活力。她閉上眼睛,吸了一口泥土特有的腥氣,卻莫名感到風中夾雜著一點兒渾濁的血腥氣。
前麵探路的侍衛回來,在幾人不遠處下馬行禮,道前方有刁民鬧事。
眼看就到廠子門口兒了,齊東珠都能看到那連綿的、嶄新的建築,聽到影影綽綽的人聲。齊東珠顧不得許多,拍了拍棗泥的屁股,棗泥撒嬌般地嘶鳴一聲,小跑向前。
康熙揮退了想要清路的侍衛,打馬跟上了齊東珠。康熙並非講究排場或者不願親眼目睹汙糟之事、目下無塵的君主。這點兒跟他久了的侍衛都心知肚明。康熙是個閑不住的君主,無論是南巡還是秋獵,從不缺席,每每京城出了岔子,他也親往探察。故而見君主打馬,侍衛也不曾多言,隻追隨而去。
齊東珠在莊子外看到了一群人。一個男子下了死力氣,拉扯著一個骨瘦如柴,披頭散發的女子。女子頭發披散,看不清麵色,懷裏抱著個髒透了的繈褓。
齊東珠張了張嘴,愣了半晌才突破了社恐的限製,喊出了聲:“住手!”
可她不常大聲講話,聲音沒有驚起什麽波瀾,反倒是很快被嘈雜的人聲吞沒了。一方麵,齊東珠是個很溫和的性子,說難聽點,就是被社會規訓得太好,好到忘記了怎麽去吵鬧,忘記人的天性是宣泄、忘記怎麽發泄心中的不滿了。另一方麵是她天性社恐,本就不怎麽張揚,到了這等時候,她的禮貌和體麵反倒成了她的掣肘,壓根兒沒什麽人聽她講話。
見那男子又踢踢打打,將地上那不出聲的女子拖出去幾米,而一些圍觀的行腳商隻是看著,前麵一輛貴人的馬車停在半路,貴人的仆從正在一臉不耐地催促那行凶男子管好自家婆娘,在此地喧嚷擾了貴人清淨,可是要被送官的。
齊東珠氣惱自己沒引起人注意,但她□□的棗泥是個隱藏很好的小暴脾氣,仗著身材壯碩,擠開了圍觀的行腳商和路人,硬是將齊東珠送到了事發地。而康熙此刻也趕到,他身後換了便裝的侍衛紛紛下馬,韃靼凶悍勇武的氣質鋪陳開來,當即讓在場所有人噤若寒蟬。
貴人的仆役是最先下跪的。他雖然不知齊東珠和康熙等人是何身份,但他們常年跟著主子,也算見多識廣,知道這大抵是旗人宗室,看這氣場和□□叫不出名號但一看就價值千金的寶馬,至少是個近宗,絕對是招惹不起的存在。他忐忑地報了自家主子的名號,那正是朝廷一品大員的家眷,可卻見為首男子和那衣著樸素的女子沒有分他半個眼神兒,心中便有數,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驅趕著主子的車馬繞開這是非之地。
齊東珠顧不得在場之人的態度,她走過去攙扶那個衣衫襤褸,骨瘦如柴還抱著一個髒汙繈褓的女子。從身量上看,那幾乎是個孩子了,最多隻有十幾歲的骨相,但齊東珠也看不出她是因饑餓而延緩發育還是當真年幼。
可當她走近了,她方才聞到一股惡臭之氣。齊東珠從沒有聞到過這種味道,卻立刻覺得胃中翻湧不休,她一向不怎麽靈光的大腦給她發送著警示,想讓她遠離這不詳的味道。
但她離得很近,已經看到了女子懷中繈褓裏變了型的嬰兒頭骨,和其上附著的半腐朽的紫黑色皮肉。
齊東珠的喉嚨不受控製地猛然收縮起來,她想要嘔吐,那腐臭的味道報複似的,直往她鼻腔裏鑽,可是齊東珠仍然堅定地向女子伸出了手,想將她從地上扶起來。
一雙黑色的、混沌的眼睛從女子披散的發絲之間露出來,直直盯著齊東珠。方才行凶的男子早就被帶刀侍衛的陣仗嚇得委頓在地,一個年老婦人和另一個青年人拉著他,緊張地朝這邊望著,卻在侍衛的威懾下噤若寒蟬。
康熙自然也聞到了那腐朽的臭氣,但麵色上沒有露出什麽端倪,仍然站在齊東珠身旁,淡淡問道:
“怎麽回事?”
三人之中,唯有那青年人開口說了囫圇話兒:“回…這位爺的話兒,我…草民一家為兄長追婆娘,冒犯貴人,還請貴人饒命!”
幾句話兒說得含糊,唯有最後一句求饒喊破了音。齊東珠閉了閉眼,聽到那男子在侍衛的追問下又和盤托出這女子是被買來的婆娘,還未曾生出兒子,一心想向外跑,連累他們一家從直隸一路追到了京郊,幾十裏的路何等辛苦雲雲。
齊東珠如何聽不懂其中道道?這女子怕是“典妻”,因為癡傻,被反複租賃到貧困農家生子。貧家隻為延續香火,若是生不出健康的兒子,必然不會善罷甘休。
她懷裏抱著的,恐怕是個女孩。齊東珠在心中近乎寒涼的麻木裏想著。她不顧女子汙糟不堪,上前為她攏了攏頭發,從懷裏掏出用來哄幼崽的奶糖塊兒塞進女子口中,又將一塊兒奶糖小心地放在了那個髒汙不堪的繈褓上。
“前麵莊子是善堂開的廠子,裏麵有女醫,我帶你去,好不好?別怕。”
她伸手想要扶起女子,可卻聽到那女子看著她,從幹澀的口唇之中擠出兩個字來:
“油布。”
齊東珠沒聽明白,又見那女子忽然轉頭看向了一旁不錯眼盯著齊東珠的康熙,說道:
“半…碗飯。”
齊東珠本以為她是饑餓,可看著她那黑得不見光的散亂眸子,突然從其中捕捉到一絲清醒的神誌。她像是回到了數年前的一場雨裏,那時候她和康熙一行因為一場大雨被困在京郊研究牛痘法的莊子裏,她和曹寅為康熙等人備了膳食。在莊子的涼亭之中,一個扛著沉重草席的,骨瘦如柴的小女孩兒盯著康熙吃剩的半碗飯,最終如願以償,從一國之君的手中得了那半碗飯。
齊東珠那時為她披上了她自己用來裹身躲雨的油布。
第146章 重刑
◎官員指使衙役拿好認罪書,清了場地,抬眼看向上首的四阿哥,本想著為衙役的粗手粗腳認罪,卻見四阿哥不僅麵色不變,神色自如,唇角還微微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