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綰綰低頭一看,才發現自己讀了半日,仍在方才讀過的地方徘徊,都沒有將書卷展得更開。
她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沒有多說旁的話。鬱行安若有所思地看她一眼,寫完手上的奏抄,封好,讓小廝上茶點。
小廝略微詫異。他是知道自家郎君的,很少吃糕點,更不可能在書房裏吃零嘴兒,隻有一回,郎君從外頭回來,莫名吃完了一盒玉錦糕,小廝還看見烏辰仔細收好了那本該被丟棄的盒子。
小廝心裏驚訝,麵上仍然應是。他命廚役送來茶點,裝好,送入書房,輕手輕腳退出去。
鬱行安看了看案上的四色糕點,將其中的玉錦糕推過去:“家中廚役做的玉錦糕,你嚐嚐味道如何。”
蘇綰綰低頭,看他的手指。他手指很漂亮,指尖凝著墨香,指節分明。
蘇綰綰放下書卷,吃了半塊,忽而道:“鬱知製誥身上似沾了別的味道。”
她說這話時心裏砰砰直跳。,
“是嗎?”鬱行安指節微頓,低頭看自己的衣裳。,
蘇綰綰輕嗅了兩下,似真似假地道:“春日的花香味。”
鬱行安動作一停,抬眸看她,半晌後笑道:“蘇三娘。”
“嗯。”
“寒舍來了一小娘子,她是蜜州藍家人,路遠迢迢而來,伯父托我看顧她。我讓她在後院居住兩日,寫信向伯父闡明不便之處,在城西另置一處宅邸安置她。”
蘇綰綰頭一回覺得玉錦糕很酸。
她將剩下的半塊玉錦糕放到一旁,說道:“鬱知製誥好生細心,還出錢替人置辦宅邸。”
“沒有。”鬱行安深深凝望她,微笑解釋,“說好用藍家的銀錢,宅邸也在藍家名下。她來閬都幾日,我今日也是頭一回見到她。”
蘇綰綰輕輕移開腦袋,並未多言,讀書的速度卻快了許多,雖然仍然比平常更慢,好歹將書卷讀完了。
之後風雪已停,鬱四娘也回來了。她讀了幾列字便覺無聊,想去閑逛,蘇綰綰說要隨她出去,兩人迎麵遇到傳說中的藍家六娘。
藍六娘果然生得很美,一貌傾城,顧盼生姿。她似乎正在賞冰麵下的遊魚,聽見腳步聲,回頭看見兩人,視線在蘇綰綰身上停住,臉上閃過驚豔神色。
鬱四娘正陪在蘇綰綰身邊,小聲訴說今日廚下鬧出來的麽蛾子。她抬頭看見藍六娘,輕輕一拍腦袋,說道:“瞧我,忘了引見你們認識。”
她向兩人介紹對方,藍六娘行禮道:“婢名波若,小娘子日後喚婢一聲藍六娘或是波若即可。”
蘇綰綰回禮,喚了一聲“藍六娘”。
藍波若笑道:“小娘子豔光逼人,琬琰脫俗,果然名不虛傳,無怪乎鬱二郎那樣稱讚小娘子。”
蘇綰綰已經站在了湖邊。湖麵結了薄冰,冰麵下可見遊魚嬉戲。她望著水中遊魚,心裏輕微跳了一下,問道:“他說了什麽?”
藍波若道:“他道小娘子乃是他心上人,他正遣人去貴府提親,可惜不得其門而入。”
鬱四娘在旁聽著,雙唇不禁張大,氣氛陷入寂靜。
她是知道藍波若的,之前伯父有意撮合鬱行安和藍家,這回藍波若又不遠萬裏來此投奔,雖說有一個叔父出事的借口,但還是讓鬱四娘疑心盡起。
在鬱四娘看來,隻有蘇綰綰才適合做她的阿嫂。一來,她和蘇綰綰很談得來;二來,鬱行安平日總一副平靜文雅的模樣,隻有在蘇綰綰麵前,他會出神,會輕笑,會移開目光,像一個真正的少年人。
她並不願意接受別人做她的阿嫂,要不是今天藍波若忽然一反常態地走出院子看魚,她並不會主動引見兩人認識。
而且,鬱行安平時並不會說這樣直白的話,他那句話與其說是稱讚,倒不如說是一種明目張膽的、對其他人的拒絕。
鬱四娘細細打量藍波若,又端詳蘇綰綰,可惜她並不能從這兩人的麵上看出什麽來。
蘇綰綰笑道:“多謝你告訴我這些,你日後若有興致,可去蘇府尋我,我請你遊覽閬都的名勝。”
藍波若應下:“婢可記住了,小娘子日後可不能托故不見。”
蘇綰綰微笑,和她又聊了幾句,一行人分別。
到了晚上,蘇綰綰便聽見侍女小聲對她說了藍波若搬離的消息:“幾十個箱籠呢……聽說是搬去城西。閬都東貴而西富,城西雖也不錯,哪裏比得上城東的鬱家宅邸?”
蘇綰綰握著手中的袖爐,她的指尖按在袖爐的花紋上,微微用力,粗糲的觸感傳過來,讓她覺得真實。
她想,怎麽會有人這樣明白她的心意呢?一句無意中道出的話,咕嚕咕嚕冒著酸氣,他卻全然洞悉,立即接受,含笑安撫她。
她曾經以為這樣的醋意是會招致厭惡的。父親曾經當著她的麵,將阿娘扇倒在地上:“你這樣善妒,怎麽堪為蘇家宗婦?”
袖爐的暖意傳到她的指尖,蘇綰綰再次回憶起鬱行安對她的每一次照顧。
她的心裏也像是“咕咚咕咚”冒著熱氣,一時覺得這平白無故的醋意對不住藍六娘,一時又覺得自己似是不曾全然回報鬱行安的體貼。
鬱行安的生辰在雪虐風饕的季節。那日鬱行安並沒有大肆宴請,卻仍然有無數人想方設法,通過各種門路,想將生辰禮送到他府上。
鬱行安聽著管事念禮單,聽了許久,疏淡地拿了一卷書看。
烏辰在旁邊聽得著急,擠眉弄眼地暗示。
管事連忙關切道:“您眼睛怎麽了?”
烏辰:“……”
烏辰咳了一聲,說道:“別念這沒用的,城東這些人家有沒有送禮的?”
“有,有,多得很哩。”管事挑出城東的禮單來念。
“按品級來。”烏辰暗示。
管事驚悟,從皇子府開始念,念到蘇家時,鬱行安終於抬起眼睛。
“虎首瑪瑙杯一盞、諸葛筆兩支、奚廷珪一個……”管事念了片刻,又道,“還有一個匣子,上頭寫‘鬱二郎親啟’,奴尚未打開。”
鬱行安:“拿來。”
管事驚詫,連忙催人去拿,雙手奉至鬱行安跟前。
鬱行安先看匣上的字。
很漂亮的字,他隻讀過她那篇錦繡文章,卻不知何時,似乎將這字跡也銘記於心。,
他摩挲著上麵的字,摩挲許久,揮手命人退下。
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屋中燭影搖曳,他將匣子打開。
好多的蜜餞,他此生從未見過這樣多的蜜餞。
仿佛她將一生一世的甜,全部都裝入這個匣子,小心翼翼,托人送到他手邊。
第39章 上元
鬱行安生辰的翌日,纏綿病榻的皇太子撒手人寰,死在了這個漫天飛雪的冬天。
《裕史》記載,延清十二年冬,太子薨。帝悲愴,接連十日臥床不起,改立皇二子司馬璟為儲君。
朝中格局一時大變,狄人趁機進攻山北道,大裕連失三州六十八縣,主戰與主和兩派爭論不休,聖人於病榻上遣鬱行安前往山北道遊說狄國。
狄人早已聽聞鬱行安之名,拒不見麵,趁夜突襲。山北道節度使在此次突襲中戰死,鬱行安臨危受命,死守山北道,後又設下計謀,殲狄八萬。
狄人大駭,敗退而走,大裕軍心大振,勢如破竹,收複之前丟失的三州六十八縣。
這是延清二年以來,大裕首次光複失地,舉朝震驚,聖人大喜。
鬱行安居功至偉,回朝時得聖人親迎。聖人讚其“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右遷其為翰林院首領,後又拜授其為中書舍人。
鬱行安權力日重,位同宰相,時人敬稱其為“鬱閣老”或“鬱承旨”。
而從送出他的生辰禮迄今,蘇綰綰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鬱行安了。
在他去往山北道的那些日子,她隻收到了一封封信件。信中從不提政事,隻說很喜歡她的禮物,又問她是否安好。
有時,鬱行安在信中附贈一個手信,蘇綰綰撫摸它們,像是摸到了北地蒼涼的風沙,以及血的鋒芒。
她總是字斟句酌,寫下一封簡短的回信,又在心中思量這封信多久才能送到他手裏。
六月二十日是她的生辰,那天已經傳出了鬱行安大勝的消息,但他仍然沒有回來。
蘇綰綰像以往一樣,攜了十幾個交好的小娘子遊玩,回家時收到了他遣人贈送的生辰禮,一匣華美的珠寶,和兩箱看不懂文字的書卷。
他隨禮附上書信,說這是繳獲的戎捷,分到了他手裏,望蘇三娘笑納。
她不動聲色地命人收好,當晚月上中天時,發現自己難以入眠,於是舉著一盞燭台起身,翻出那些書卷,徹夜鑽研。
她也不知道自己讀進去多少,隻覺得他在信中寫的每一個字都蒼勁有力。
第二日,她帶著這些書卷去肖家,百裏嫊詫異地看著她滿臉未睡好的倦色,又低頭翻閱書卷,笑道:“倒是難得的珍本,此乃異域諸國的文字,裏麵談的大多是算學之事,倒也有一二可取之處。你可要學?”
蘇綰綰說要學,悶頭學了幾個月,蘇敬禾問她學會了什麽,她說,看見有一個人做出了和她相似的“世界是一個球”的假說,她如逢知己,找出他所有的書來讀。結果那人是個糟老頭子,還說女兒不該學文,氣得她差點扔掉他的書。蘇敬禾大笑。
入秋之後,層林盡染,金桂飄香。那天鬱行安還朝,蘇綰綰訂了酒樓的一個雅間,在樓上看見閬都萬人空巷,他騎在馬上,豐神異彩,風光無限。
不知多少小娘子擠在人群中偷偷瞧他。蘇綰綰探出腦袋,看了看左右雅間的小娘子們,忽然懊悔,覺得應該多訂幾間。,
蘇敬禾揣度她神色,笑道:“過幾月我親迎,我給他下了帖子。”
這年末,蘇家開大門迎娶新婦,鑼鼓喧天,賓客盈門,蘇綰綰見了二嫂施娘子,去花園閑逛時,聽到一聲“蘇三娘”。,
蘇綰綰猝然回頭,看見他站在廊下,長身靜立,風華無雙,微笑望著她。
蘇綰綰立在原地,看見他朝她走來。迎娶新婦的時辰是晚上,四處燈火煌煌,有些刺眼,蘇綰綰似乎被刺了一下,偏開腦袋,聽見自己心跳慢慢加快。
“蘇三娘。”他走到她近前,低聲說,“我前些時日向令父提親,令父今日已允了。”
“嗯。”蘇綰綰不知回應些什麽,她舉目四眺,看見遠處天際鉛雲翻湧,“你近來可好?”
“很好。”鬱行安停了停,“你呢?”
蘇綰綰:“我也很好。”
“鬱閣老聽上去好老,我該喚你什麽?”她問。
“什麽都好。”
“鬱行安?”
“嗯。”
“鬱二郎?”
“嗯。”
蘇綰綰的心撲通直跳,她往旁邊挪了兩步,站得離他更遠些:“鬱二。”
“嗯。”鬱行安望著她微笑,“我在。”
蘇綰綰忘了自己又和他說過什麽,她隻覺得耳朵有些燙,和他分別走回去時,又遇見了襄王司馬忭。
她心不在焉地應了一聲,沒有多說旁的話。鬱行安若有所思地看她一眼,寫完手上的奏抄,封好,讓小廝上茶點。
小廝略微詫異。他是知道自家郎君的,很少吃糕點,更不可能在書房裏吃零嘴兒,隻有一回,郎君從外頭回來,莫名吃完了一盒玉錦糕,小廝還看見烏辰仔細收好了那本該被丟棄的盒子。
小廝心裏驚訝,麵上仍然應是。他命廚役送來茶點,裝好,送入書房,輕手輕腳退出去。
鬱行安看了看案上的四色糕點,將其中的玉錦糕推過去:“家中廚役做的玉錦糕,你嚐嚐味道如何。”
蘇綰綰低頭,看他的手指。他手指很漂亮,指尖凝著墨香,指節分明。
蘇綰綰放下書卷,吃了半塊,忽而道:“鬱知製誥身上似沾了別的味道。”
她說這話時心裏砰砰直跳。,
“是嗎?”鬱行安指節微頓,低頭看自己的衣裳。,
蘇綰綰輕嗅了兩下,似真似假地道:“春日的花香味。”
鬱行安動作一停,抬眸看她,半晌後笑道:“蘇三娘。”
“嗯。”
“寒舍來了一小娘子,她是蜜州藍家人,路遠迢迢而來,伯父托我看顧她。我讓她在後院居住兩日,寫信向伯父闡明不便之處,在城西另置一處宅邸安置她。”
蘇綰綰頭一回覺得玉錦糕很酸。
她將剩下的半塊玉錦糕放到一旁,說道:“鬱知製誥好生細心,還出錢替人置辦宅邸。”
“沒有。”鬱行安深深凝望她,微笑解釋,“說好用藍家的銀錢,宅邸也在藍家名下。她來閬都幾日,我今日也是頭一回見到她。”
蘇綰綰輕輕移開腦袋,並未多言,讀書的速度卻快了許多,雖然仍然比平常更慢,好歹將書卷讀完了。
之後風雪已停,鬱四娘也回來了。她讀了幾列字便覺無聊,想去閑逛,蘇綰綰說要隨她出去,兩人迎麵遇到傳說中的藍家六娘。
藍六娘果然生得很美,一貌傾城,顧盼生姿。她似乎正在賞冰麵下的遊魚,聽見腳步聲,回頭看見兩人,視線在蘇綰綰身上停住,臉上閃過驚豔神色。
鬱四娘正陪在蘇綰綰身邊,小聲訴說今日廚下鬧出來的麽蛾子。她抬頭看見藍六娘,輕輕一拍腦袋,說道:“瞧我,忘了引見你們認識。”
她向兩人介紹對方,藍六娘行禮道:“婢名波若,小娘子日後喚婢一聲藍六娘或是波若即可。”
蘇綰綰回禮,喚了一聲“藍六娘”。
藍波若笑道:“小娘子豔光逼人,琬琰脫俗,果然名不虛傳,無怪乎鬱二郎那樣稱讚小娘子。”
蘇綰綰已經站在了湖邊。湖麵結了薄冰,冰麵下可見遊魚嬉戲。她望著水中遊魚,心裏輕微跳了一下,問道:“他說了什麽?”
藍波若道:“他道小娘子乃是他心上人,他正遣人去貴府提親,可惜不得其門而入。”
鬱四娘在旁聽著,雙唇不禁張大,氣氛陷入寂靜。
她是知道藍波若的,之前伯父有意撮合鬱行安和藍家,這回藍波若又不遠萬裏來此投奔,雖說有一個叔父出事的借口,但還是讓鬱四娘疑心盡起。
在鬱四娘看來,隻有蘇綰綰才適合做她的阿嫂。一來,她和蘇綰綰很談得來;二來,鬱行安平日總一副平靜文雅的模樣,隻有在蘇綰綰麵前,他會出神,會輕笑,會移開目光,像一個真正的少年人。
她並不願意接受別人做她的阿嫂,要不是今天藍波若忽然一反常態地走出院子看魚,她並不會主動引見兩人認識。
而且,鬱行安平時並不會說這樣直白的話,他那句話與其說是稱讚,倒不如說是一種明目張膽的、對其他人的拒絕。
鬱四娘細細打量藍波若,又端詳蘇綰綰,可惜她並不能從這兩人的麵上看出什麽來。
蘇綰綰笑道:“多謝你告訴我這些,你日後若有興致,可去蘇府尋我,我請你遊覽閬都的名勝。”
藍波若應下:“婢可記住了,小娘子日後可不能托故不見。”
蘇綰綰微笑,和她又聊了幾句,一行人分別。
到了晚上,蘇綰綰便聽見侍女小聲對她說了藍波若搬離的消息:“幾十個箱籠呢……聽說是搬去城西。閬都東貴而西富,城西雖也不錯,哪裏比得上城東的鬱家宅邸?”
蘇綰綰握著手中的袖爐,她的指尖按在袖爐的花紋上,微微用力,粗糲的觸感傳過來,讓她覺得真實。
她想,怎麽會有人這樣明白她的心意呢?一句無意中道出的話,咕嚕咕嚕冒著酸氣,他卻全然洞悉,立即接受,含笑安撫她。
她曾經以為這樣的醋意是會招致厭惡的。父親曾經當著她的麵,將阿娘扇倒在地上:“你這樣善妒,怎麽堪為蘇家宗婦?”
袖爐的暖意傳到她的指尖,蘇綰綰再次回憶起鬱行安對她的每一次照顧。
她的心裏也像是“咕咚咕咚”冒著熱氣,一時覺得這平白無故的醋意對不住藍六娘,一時又覺得自己似是不曾全然回報鬱行安的體貼。
鬱行安的生辰在雪虐風饕的季節。那日鬱行安並沒有大肆宴請,卻仍然有無數人想方設法,通過各種門路,想將生辰禮送到他府上。
鬱行安聽著管事念禮單,聽了許久,疏淡地拿了一卷書看。
烏辰在旁邊聽得著急,擠眉弄眼地暗示。
管事連忙關切道:“您眼睛怎麽了?”
烏辰:“……”
烏辰咳了一聲,說道:“別念這沒用的,城東這些人家有沒有送禮的?”
“有,有,多得很哩。”管事挑出城東的禮單來念。
“按品級來。”烏辰暗示。
管事驚悟,從皇子府開始念,念到蘇家時,鬱行安終於抬起眼睛。
“虎首瑪瑙杯一盞、諸葛筆兩支、奚廷珪一個……”管事念了片刻,又道,“還有一個匣子,上頭寫‘鬱二郎親啟’,奴尚未打開。”
鬱行安:“拿來。”
管事驚詫,連忙催人去拿,雙手奉至鬱行安跟前。
鬱行安先看匣上的字。
很漂亮的字,他隻讀過她那篇錦繡文章,卻不知何時,似乎將這字跡也銘記於心。,
他摩挲著上麵的字,摩挲許久,揮手命人退下。
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屋中燭影搖曳,他將匣子打開。
好多的蜜餞,他此生從未見過這樣多的蜜餞。
仿佛她將一生一世的甜,全部都裝入這個匣子,小心翼翼,托人送到他手邊。
第39章 上元
鬱行安生辰的翌日,纏綿病榻的皇太子撒手人寰,死在了這個漫天飛雪的冬天。
《裕史》記載,延清十二年冬,太子薨。帝悲愴,接連十日臥床不起,改立皇二子司馬璟為儲君。
朝中格局一時大變,狄人趁機進攻山北道,大裕連失三州六十八縣,主戰與主和兩派爭論不休,聖人於病榻上遣鬱行安前往山北道遊說狄國。
狄人早已聽聞鬱行安之名,拒不見麵,趁夜突襲。山北道節度使在此次突襲中戰死,鬱行安臨危受命,死守山北道,後又設下計謀,殲狄八萬。
狄人大駭,敗退而走,大裕軍心大振,勢如破竹,收複之前丟失的三州六十八縣。
這是延清二年以來,大裕首次光複失地,舉朝震驚,聖人大喜。
鬱行安居功至偉,回朝時得聖人親迎。聖人讚其“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右遷其為翰林院首領,後又拜授其為中書舍人。
鬱行安權力日重,位同宰相,時人敬稱其為“鬱閣老”或“鬱承旨”。
而從送出他的生辰禮迄今,蘇綰綰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鬱行安了。
在他去往山北道的那些日子,她隻收到了一封封信件。信中從不提政事,隻說很喜歡她的禮物,又問她是否安好。
有時,鬱行安在信中附贈一個手信,蘇綰綰撫摸它們,像是摸到了北地蒼涼的風沙,以及血的鋒芒。
她總是字斟句酌,寫下一封簡短的回信,又在心中思量這封信多久才能送到他手裏。
六月二十日是她的生辰,那天已經傳出了鬱行安大勝的消息,但他仍然沒有回來。
蘇綰綰像以往一樣,攜了十幾個交好的小娘子遊玩,回家時收到了他遣人贈送的生辰禮,一匣華美的珠寶,和兩箱看不懂文字的書卷。
他隨禮附上書信,說這是繳獲的戎捷,分到了他手裏,望蘇三娘笑納。
她不動聲色地命人收好,當晚月上中天時,發現自己難以入眠,於是舉著一盞燭台起身,翻出那些書卷,徹夜鑽研。
她也不知道自己讀進去多少,隻覺得他在信中寫的每一個字都蒼勁有力。
第二日,她帶著這些書卷去肖家,百裏嫊詫異地看著她滿臉未睡好的倦色,又低頭翻閱書卷,笑道:“倒是難得的珍本,此乃異域諸國的文字,裏麵談的大多是算學之事,倒也有一二可取之處。你可要學?”
蘇綰綰說要學,悶頭學了幾個月,蘇敬禾問她學會了什麽,她說,看見有一個人做出了和她相似的“世界是一個球”的假說,她如逢知己,找出他所有的書來讀。結果那人是個糟老頭子,還說女兒不該學文,氣得她差點扔掉他的書。蘇敬禾大笑。
入秋之後,層林盡染,金桂飄香。那天鬱行安還朝,蘇綰綰訂了酒樓的一個雅間,在樓上看見閬都萬人空巷,他騎在馬上,豐神異彩,風光無限。
不知多少小娘子擠在人群中偷偷瞧他。蘇綰綰探出腦袋,看了看左右雅間的小娘子們,忽然懊悔,覺得應該多訂幾間。,
蘇敬禾揣度她神色,笑道:“過幾月我親迎,我給他下了帖子。”
這年末,蘇家開大門迎娶新婦,鑼鼓喧天,賓客盈門,蘇綰綰見了二嫂施娘子,去花園閑逛時,聽到一聲“蘇三娘”。,
蘇綰綰猝然回頭,看見他站在廊下,長身靜立,風華無雙,微笑望著她。
蘇綰綰立在原地,看見他朝她走來。迎娶新婦的時辰是晚上,四處燈火煌煌,有些刺眼,蘇綰綰似乎被刺了一下,偏開腦袋,聽見自己心跳慢慢加快。
“蘇三娘。”他走到她近前,低聲說,“我前些時日向令父提親,令父今日已允了。”
“嗯。”蘇綰綰不知回應些什麽,她舉目四眺,看見遠處天際鉛雲翻湧,“你近來可好?”
“很好。”鬱行安停了停,“你呢?”
蘇綰綰:“我也很好。”
“鬱閣老聽上去好老,我該喚你什麽?”她問。
“什麽都好。”
“鬱行安?”
“嗯。”
“鬱二郎?”
“嗯。”
蘇綰綰的心撲通直跳,她往旁邊挪了兩步,站得離他更遠些:“鬱二。”
“嗯。”鬱行安望著她微笑,“我在。”
蘇綰綰忘了自己又和他說過什麽,她隻覺得耳朵有些燙,和他分別走回去時,又遇見了襄王司馬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