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二公子笑著上前、也是疏眉展目十分愉悅,上下看了看今日格外窈窕動人的妹妹,一身淺櫻色羅紋襦裙已是春衫瀲灩,便又嘖嘖兩聲感歎:“小姑娘家確該穿得鮮亮,不該再像當初在長安那般淨挑什麽灰蒙蒙的黛色穿……隻是你這樣卻漂亮得過了頭,往後若沒有哥哥陪著還是應當收斂些……”
這話說得一半好聽一半不好聽,宋疏妍不知該怎麽答、隻隱隱感到方獻亭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身上,局促之際隻好顧左右而言他,問:“……方夫人呢?不知是否也連累長輩久等了。”
“母親有些乏累,正在下榻處休息,”這回答她的是方獻亭,不知打從何時起他同她說話時已再不複過去的冷清,言談間總帶著微微的熱,令人聽了熨帖得緊,“今日便不出門了。”
她點頭應了一聲、眼睛卻有些不敢看他,誰都能感到這兩人之間暗潮湧動情思百結,偏宋二公子一個少長這一根筋,不僅不像薑氏那樣高明地避開容兩人獨處、更還大搖大擺地插在其中大煞風景,不等他妹妹接一句話便當先說要去遊石函湖,令一旁跟在左右伺候的墜兒忍不住默默翻了一個白眼。
錢塘自古便是水鄉,城中水係更多於金陵,比起騎馬遊街乘車覽勝、還是更適宜乘船出行;喬氏本為當地富戶,自也有若幹可供自家人驅調的遊船,宋疏妍打發小廝去安排了一番,不多時便可泛舟至石函一遊了。
登船之時宋二公子打了頭陣、當先跨上小舟預備回身扶妹妹和她的丫頭,墜兒緊隨而上利落得很,宋疏妍其實原本也不必人扶,隻是輪著她時一側恰巧有一畫舫經過,水波浮動間船身也跟著晃了幾晃,便讓她腳下一個不穩側身向一旁倒去。
宋二公子手都伸出去了,到頭來卻還是落後他三哥一步,方獻亭已一把牢牢拉住了宋疏妍的手,輕輕一帶便讓她重新站得穩穩當當,宋疏妍隻感到手上一熱,回頭時他已放開了她,在她身後低聲說:“當心。”
這一聲也撩人,手心朦朧的熱意更令情竇初開的少女羞赧,一旁的墜兒看得嘴角直翹、心說這下她家二公子總當瞧出什麽名堂了吧,下一刻果然見對方盯著後麵兩人眉頭微皺,口中還“咦”了一聲。
宋疏妍被這一聲“咦”喚回了神,連忙低眉斂目跨上船去,心說自己雖一向同二哥親密、可到底還是不敢將這等尚且沒影的事攤到他眼前,於是心頭一時發緊,卻不知若對方盤問起來自己當如何作答。
“我盯得這般緊,動作竟還不如三哥快……”哪料宋二公子一臉慚愧遺憾之色,卻是在抱怨自己武藝不精,“……看來這幾年我確是懶怠生疏了,往後還當勤加操練才是。”
此言一出墜兒額角直跳,平生頭一回覺得自家二公子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宋疏妍和方獻亭則都默默鬆了一口氣,尤其後者心道自己畢竟是對人家妹妹圖謀不軌、若不提前做些鋪墊恐怕日後也難免傷及兄弟情誼,於是後續言行都更規矩了些,隻有目光還不時停留在宋疏妍身上、卻實屬情難自禁身不由己了。
乘舟至石函而下,一路有宋二公子陪同自不會無言冷場,幾人相談甚歡,下船後則見靜湖如翡碧波蕩漾、在曆曆晴光之下越發顯得澄澈開闊,行過石橋後又見兩岸長街人聲喧鬧,正是民間在歡慶中和佳節,男男女女行人如織,各處都有商販沿街叫賣,可見詩文之中屢屢描繪的“錢塘繁華”確非虛言杜撰。
“咱們來得倒是巧,正趕上過節,”宋二公子興致頗高,一邊在街上遊逛一邊側首同妹妹和方獻亭搭話,“我瞧著此處倒比金陵更熙攘些,江南風景如畫,也比長安討人喜歡。”
宋疏妍自然也最喜歡這裏,即便隻是尋常的市井人家在她眼中也別有一番趣味,此刻聽了二哥的讚美之辭也莫名感到與有榮焉,又說:“這卻還不是錢塘最熱鬧的時候,待到八月十五中秋前後,江潮最盛八方來客,那時便可見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市列珠璣戶盈羅綺,遠比眼前此情此景更繁華上百倍。”
第57章
她一貫是內斂清淡的性子, 倒少有這般愛說話的時候,方獻亭在她身側低頭看了她一眼,見她那雙清瑩秀徹的杏目此刻是格外的亮, 大約回家的確令她百般歡喜,臉上的笑容也分明比往日多了。
……很討人喜歡。
宋疏妍也感到方獻亭在看自己, 畢竟心思一大半牽在對方身上, 他的一舉一動她都曉得;此刻大著膽子抬頭看他,分別尚未到來便已感到許多不舍,想了想還是跟他說:“二月雖不如八月,既望前後卻也有大潮可觀, 三哥若是得閑……可否便留到那時候?”
這又是在接著昨夜的話說, 將他的歸期從二月頭拖到她的生辰、如今又試圖從初八拖到月中, 纏綿的小心思昭然若揭藏都藏不住,他也都知道的, 那時卻不知怎麽答才好。
“我……”
他也難得口訥了。
宋二公子不明就裏, 隻當兩人是在尋常閑談,以為方獻亭正考慮該如何婉拒,為防氣氛尷尬便從旁插話道:“三哥尚有要務在身、恐是待不到那時——無妨, 哥哥陪你去看,八月也再來一回錢塘總行了?”
他們兄妹情誼甚篤, 宋明真說話時已自然地伸手摟住了妹妹的肩膀, 這便在不經意間讓宋疏妍與方獻亭隔得遠了些;墜兒在身後看得心頭冒火,心說若是再容二公子在其中這麽瞎攪和下去、便是方侯能在錢塘留到天荒地老這話也說不明白。
她是忠肝義膽一心護主,此刻眼睛一轉便計上心頭,瞅準機會一腳把自己絆倒, “噗通”一聲摔得十分實在,驚得前麵三人都回頭看向她;宋疏妍快步走近試圖把人扶起來, 接連問:“怎麽摔著了?嚴重麽?可曾磕破流血?”
墜兒這回才不忍疼,眼眶一紅差點要流出淚來,手上卻悄悄對她家小姐比劃,又叫喚:“疼,可疼了……怕是摔斷了腿走不了路了……”
宋疏妍一愣、見了她那小動作一時卻還沒回過神,身後的二哥這時也過來了,心知他妹妹生得那般瘦弱、也拉不動個跟她一般大的小姑娘,於是親自彎腰把墜兒扶起來,一邊上下打量一邊伸手探她腳踝處的骨頭,體恤的模樣卻無半分勳貴人家公子的傲慢冷漠。
墜兒臉上一紅,原本就是“頂頂好”的二公子一下成了“頂頂頂好”,她隻感到自己一顆心正撲通撲通跳,臉正同她家小姐近來提及方侯時一般紅;隻可惜沒一會兒宋二公子便起了身,說她並未傷著骨頭,隻是泰半扭了腳踝、確走不得路了。
“恐得去醫館尋位大夫瞧瞧,傷筋動骨總要兩三月才能好全,”宋明真歎了口氣,看著墜兒的神情也是頗為無奈,“你這小丫頭……一片平地連個溝坎都不見,也能摔著?”
話雖是責備人的,可語氣卻又十分親切,大抵因為他素來知曉墜兒自幼便陪在妹妹身邊同她一道長大、因而愛屋及烏待她也有幾分關愛;墜兒摔之前原本還在盤算該怎麽想法子訛著二公子親自送自己走,眼下卻好似省去了這一圈周折,宋明真已伸手扶住了她,並轉頭同宋疏妍和方獻亭說:“我且送她去尋個醫館,晚些再在那頭的石橋上見?”
此時宋疏妍已回過了神,想清了墜兒方才那通比劃是什麽意思,而方獻亭目力那般好、自然也早瞧見了對方的小動作,此時尤其多看了墜兒一眼、心道改日該給她補上一份禮,嘴上則頗為平穩地應道:“嗯,你先去吧。”
說來此前宋疏妍與方獻亭真正獨處也不過隻有兩回。
一回是在驪山六圍他帶她出深林,一回是在水上船頭她渡他過寒江,前一次他大概以為她撞破了什麽隱秘因而待她頗有些冷厲,後一次又因家中變故而拒人於千裏,都算不上多麽溫柔和煦。
眼下氣氛卻是難得的平和,長街喧鬧遊人如織、莫名有種溫吞的煙火氣,她和他並肩走在一起也覺得這樣的遭際十分稀罕,隻是偏偏不知該說些什麽打破靜默,一時卻又感到些許為難了。
“要買些東西麽?”
他忽然問,眼睛看向道旁林立的鋪麵,江南不比中原氣象闊大,但錢塘一貫富庶、各式織物雜玩顯得琳琅滿目;她其實並不想買東西,隻是當時若不應承便也不知該說些什麽,於是索性點頭應了,由他陪著在街邊相看起東西來。
他們都是形貌出挑的人,尤其方獻亭自北地而來、明顯比左右往來的江南男子高大出許多,玉冠束發的模樣亦顯得萬分矜貴俊朗,引得諸多與他擦肩的女眷以扇掩麵笑而顧盼;做生意的店家都有眼力,瞧出這位出身不凡的公子是陪著他身邊那位殊麗柔婉的小姐出行,於是一個個都捧著宋疏妍說話,將她誇得如同剛從九重天上下凡的仙女,隻盼她一個高興便讓男子為她一擲千金。
其中一位賣釵鐶的婦人尤其嘴巧,說得天花亂墜令宋疏妍深感如果不買些東西便是對不住人家一番口舌,可她實在不缺首飾,於是隻好勉強在一堆珠玉翡翠中揀選了一支相對便宜的紅珊瑚釵,要問對方價值幾何時卻忽而聽方獻亭問:“你喜歡這個麽?”
她一愣,回頭看向他,他的神情有些認真,見她不答就又問了一遍,還說:“挑個喜歡的吧,錢帶夠了。”
這分明是在調侃過去在長安她二哥帶她去西市置辦屏風的事,浮璧閣內珍奇無數、她卻因顧念哥哥囊中羞澀而選了一張最便宜的繪屏,不料最後卻還是貴了,哥哥還不得已找他借了錢。
舊事忽而翻回眼前,宋疏妍在感慨之餘又感到幾分有趣,兩人相視而笑,曖昧的氣氛隻這麽一下便重新飄浮起來,她於是又有些害羞了,半低下頭說:“我不缺釵鐶的……”
這是推辭的意思、他卻沒聽,低頭在案幾上擺成一排的琳琅發飾中挑揀,不久後伸手從其中拿起兩隻白玉對梳,鏤刻魚鳥精細異常,其上更飾以珍珠貝母,顯得尤其別致漂亮。
“公子真是好眼力——”
那店家巧婦連忙又笑容滿麵地誇讚起來。
“這對白玉梳品相一流,便是東西兩都的貴人們也十分鍾愛,這位小姐綠鬢如雲烏發油亮,最適宜用這上下對插的玉梳為飾……”
她捧得十分賣力,卻不知眼前男子本就來自中原,除去天家以外滿長安都沒有比他更顯赫的“貴人”,以“東西兩都”的名目鼓吹卻是有些使錯了力;宋疏妍卻並不在意店家如何舌燦蓮花,隻一意看著那對白玉梳出神——梳子並非尋常禮物,倘若由男子贈予女子,便是意在……
她臉色酡紅如醉,“私定終身,與君結發”的意蘊令她神思一片混亂,一時欣喜得眼眶發熱手心生汗,一時又唯恐潁川與江南風俗不同、是自己會錯了意,反複糾結之時他卻又向她靠近了一步,高大的男子低頭凝視她,聲音低柔得令人如墮夢寐:“這個……你喜歡麽?”
“喜歡”……
這詞他已說了兩遍,像是的確很在意她的喜惡,除外祖母與二哥外她身邊便再沒人這樣待她,好像她很重要,好像一切都可以由她做決定。
她的心忽而軟得一塌糊塗,也許那時是莫名變得脆弱了,看著他手中的對梳心潮起伏,哪怕彼時其實還有許多不安也依然要大著膽子再向這個男子靠近一步。
“嗯,”她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了,可在他耳中卻是清清楚楚,“……喜歡。”
那時他的手指好像微微顫了一下,再細微不過的動作卻暴露了心底劇烈的起伏,也許在她麵前他從不是好整以暇,含蓄的鍾情令人滿足又令人無端生出更多貪念。
“……那就這個吧。”
他咳嗽兩聲接了話,花去不少力氣才勉強壓下要親手將對梳輕輕別進她發間的逾越念頭,轉身在店家的千恩萬謝中付了錢,把玉梳再遞來時宋疏妍已很想順勢輕輕牽上他的手指。
幸而她還記得自己是有教養的貴女,接過東西後便假借四處張望的動作緩解著心頭的異樣,半途看到臨湖處有一家酒肆,她便轉而半抬起頭問他:“……三哥可想用晚膳了麽?”
其實那時將將申時過半,還不太到用晚膳的時辰,但如今無論宋疏妍說什麽方獻亭大概都不會說“不”,於是也就隨著她去了。
酒肆並不很大、但因臨湖而景觀秀麗,宋疏妍問方獻亭可有什麽想吃的、他隻說都由她定,她便心情大好地一連叫了三四道菜,更因念著他有飲酒的習慣而專叫了一壺錢塘特產的梨花春。
“也不知道好不好喝……”
她親手斟了一杯遞與他,眉眼間有盈盈秋波。
“我聽說有人為這酒寫過詩,‘十千兌得餘杭酒,二月春城長命杯’……應當是好喝的吧。”
好不好喝倒還兩說,隻是並不很合他的喜好——北地男子好飲烈酒,他出身將門更是如此,江南酒釀溫吞綿長,於他便像喝水一樣沒什麽味道,可她看向他時柔和的眉眼卻十分醉人,他便答:“……很好喝。”
她聽了像是很高興,美麗的眼睛微微彎起來,過一會兒又將一盤看不出是什麽的菜肴往他跟前推了推——她哥哥說的不錯,她確是將自己看作正經的東道主人了。
“再嚐嚐這個,”她興致勃勃,“這叫玲瓏牡丹鮓,也是江南的名吃。”
第58章
那實際就是一種鹽漬的醃魚, 以魚葉鬥成牡丹狀,即熟後呈微紅色,在錢塘確是一道常見的菜品;方獻亭舉箸夾了一塊入口, 鹹腥之氣衝得他接連咳嗽了好幾聲,這回便是再如何誠懇地誇“好吃”也決計無法取信於人了。
宋疏妍卻又笑起來, 大概她那天實在過得很快樂、在他麵前也不願再端著板板正正的架子, 尚不足十六歲的少女總還有些孩子氣,明亮的眼睛會在凝視心上人時泛起粼粼的波光;她又給他斟了酒,趁他喝的工夫將其麵前的牡丹鮓換成了膾羊肉,這便更合他們中原人的口味, 兩人各自用著晚膳, 氣氛有種微妙的甜蜜。
暮色四合落日隱沒, 過不多時便見華燈初上,宋疏妍緩緩擱下筷子, 心說二哥應已料理好了墜兒的事、他們也該去石橋與他會麵了, 隻是悄悄再看一眼方獻亭、心底裏卻還舍不得他,她想自己的確變得貪得無厭了,都被人家贈了玉梳卻竟還感到些許不滿足。
隱晦的一眼全然不著痕跡, 落在他眼裏卻還是清清楚楚,也許不僅因為他在意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 更因為他同樣……對她戀戀不舍。
“膳後可要去遊湖?”
他斟酌著問她, 聲音裏仍帶著那種令她鍾情的微微的熱意,她心弦已動,隻是顧慮道:“可我二哥哥那裏……”
“我讓人去同他打聲招呼,”這回他接得很快, 深邃的眼睛正一錯不錯地盯著她看,“就說……我已先送你回去了。”
這話有些風流引誘的意思、同他一貫肅穆冷清的性情很不相符, 她卻因此心跳得更快,垂眸間短暫的沉默並不意味著猶豫、而隻是貴女借以掩飾情思的矜持。
“這……會不會不太好……”
幾個字說得為難極了,其實本心裏隻怕他會當真退卻,幸而他連她的假意都能看穿,此時已緩緩起身走到她身邊,彎腰低頭與她說話的聲音輕柔得如同情人耳語。
“我自不會傷著你……”他幾乎已在哄慰她了,“……也還有些話要同你說清。”
石函湖三麵環山,水麵又被幾道堤岸分割成幾片,湖心零星有幾座小島,白日裏多見遊人往來熱鬧非凡,入夜後便多少冷清一些,或許是因今日過節人群都擁去了岸上,湖心處便越發人跡罕至幽靜無聲。
船公將兩人送至島上,下船時隻見一片極繁盛的梅林,如今時入二月已是孤芳最後的花期,大抵到月中便會凋謝殆盡,它卻在末路處開得尤其熱烈繁盛,彤雲似染瓊英勝雪,清風拂過暗香撲鼻,月映之下恰似人間仙境。
宋疏妍與方獻亭同行於花間,白日裏輾轉迂回的許多不安不知何時已徐徐退去,那時她的心很靜又很輕盈,不覺又起了與他閑談的興致。
“三哥可知我的名字便是取自一首寫梅的詩?”
她忽而輕聲問他。
他低頭看了她一眼,湖岸上蜿蜒的華燈隱隱照亮了她美麗的麵容,浮翠流丹亦不足以形容那含蓄的驚豔。
“是山園小梅?”
他以問作答。
她點點頭,倒不奇怪他能猜到,畢竟連有關“平蕪春山”的秘語對方都能解開,這等擺在明麵上的典故就更容易懂了;可這世上一定也有他不知道的事,她輕輕笑起來,走在他身邊時快活得連步伐都在變得輕盈。
“我還有一個乳名呢……”
她像撒嬌一樣細聲細氣地同他顯擺,明明方才並未沾酒卻似已然薄醉。
“……這你肯定不知道。”
“三哥”變成了“你”,她對他的親昵已在不惹眼處變得昭彰,他亦有所覺,此時一邊心神搖晃一邊仔細提防她被什麽花枝樹根絆倒,嘴上則問:“哦……那是什麽?”
那時他一定笑了,隻是夜色太暗她看不清,低沉的聲音是醇香的陳釀,令她益發如同滿飲;她像蝴蝶一樣在花間輕快地飛,答他的聲音也甜蜜,說:“……是‘鶯鶯’。”
“鶯鶯?”
他重複了一遍、大抵隻是為了確認,可又分明像是在叫她,一個最私密的名字就那樣被一個男子喚出口,她羞怯得忍不住悄悄捂住了自己發燙的臉頰。
“為什麽叫‘鶯鶯’?”
他又問了,聲音離她特別近,梅花的香氣令人目眩神迷,她聽到自己回答的聲音已變得有些飄忽。
“是我母親為我起的……”
她偷偷告訴他。
“她不喜歡‘疏妍’這個名字,覺得太清高寡淡了……‘鶯鶯’就很好,熱鬧又有活氣……”
這話說得一半好聽一半不好聽,宋疏妍不知該怎麽答、隻隱隱感到方獻亭的目光一直落在自己身上,局促之際隻好顧左右而言他,問:“……方夫人呢?不知是否也連累長輩久等了。”
“母親有些乏累,正在下榻處休息,”這回答她的是方獻亭,不知打從何時起他同她說話時已再不複過去的冷清,言談間總帶著微微的熱,令人聽了熨帖得緊,“今日便不出門了。”
她點頭應了一聲、眼睛卻有些不敢看他,誰都能感到這兩人之間暗潮湧動情思百結,偏宋二公子一個少長這一根筋,不僅不像薑氏那樣高明地避開容兩人獨處、更還大搖大擺地插在其中大煞風景,不等他妹妹接一句話便當先說要去遊石函湖,令一旁跟在左右伺候的墜兒忍不住默默翻了一個白眼。
錢塘自古便是水鄉,城中水係更多於金陵,比起騎馬遊街乘車覽勝、還是更適宜乘船出行;喬氏本為當地富戶,自也有若幹可供自家人驅調的遊船,宋疏妍打發小廝去安排了一番,不多時便可泛舟至石函一遊了。
登船之時宋二公子打了頭陣、當先跨上小舟預備回身扶妹妹和她的丫頭,墜兒緊隨而上利落得很,宋疏妍其實原本也不必人扶,隻是輪著她時一側恰巧有一畫舫經過,水波浮動間船身也跟著晃了幾晃,便讓她腳下一個不穩側身向一旁倒去。
宋二公子手都伸出去了,到頭來卻還是落後他三哥一步,方獻亭已一把牢牢拉住了宋疏妍的手,輕輕一帶便讓她重新站得穩穩當當,宋疏妍隻感到手上一熱,回頭時他已放開了她,在她身後低聲說:“當心。”
這一聲也撩人,手心朦朧的熱意更令情竇初開的少女羞赧,一旁的墜兒看得嘴角直翹、心說這下她家二公子總當瞧出什麽名堂了吧,下一刻果然見對方盯著後麵兩人眉頭微皺,口中還“咦”了一聲。
宋疏妍被這一聲“咦”喚回了神,連忙低眉斂目跨上船去,心說自己雖一向同二哥親密、可到底還是不敢將這等尚且沒影的事攤到他眼前,於是心頭一時發緊,卻不知若對方盤問起來自己當如何作答。
“我盯得這般緊,動作竟還不如三哥快……”哪料宋二公子一臉慚愧遺憾之色,卻是在抱怨自己武藝不精,“……看來這幾年我確是懶怠生疏了,往後還當勤加操練才是。”
此言一出墜兒額角直跳,平生頭一回覺得自家二公子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宋疏妍和方獻亭則都默默鬆了一口氣,尤其後者心道自己畢竟是對人家妹妹圖謀不軌、若不提前做些鋪墊恐怕日後也難免傷及兄弟情誼,於是後續言行都更規矩了些,隻有目光還不時停留在宋疏妍身上、卻實屬情難自禁身不由己了。
乘舟至石函而下,一路有宋二公子陪同自不會無言冷場,幾人相談甚歡,下船後則見靜湖如翡碧波蕩漾、在曆曆晴光之下越發顯得澄澈開闊,行過石橋後又見兩岸長街人聲喧鬧,正是民間在歡慶中和佳節,男男女女行人如織,各處都有商販沿街叫賣,可見詩文之中屢屢描繪的“錢塘繁華”確非虛言杜撰。
“咱們來得倒是巧,正趕上過節,”宋二公子興致頗高,一邊在街上遊逛一邊側首同妹妹和方獻亭搭話,“我瞧著此處倒比金陵更熙攘些,江南風景如畫,也比長安討人喜歡。”
宋疏妍自然也最喜歡這裏,即便隻是尋常的市井人家在她眼中也別有一番趣味,此刻聽了二哥的讚美之辭也莫名感到與有榮焉,又說:“這卻還不是錢塘最熱鬧的時候,待到八月十五中秋前後,江潮最盛八方來客,那時便可見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市列珠璣戶盈羅綺,遠比眼前此情此景更繁華上百倍。”
第57章
她一貫是內斂清淡的性子, 倒少有這般愛說話的時候,方獻亭在她身側低頭看了她一眼,見她那雙清瑩秀徹的杏目此刻是格外的亮, 大約回家的確令她百般歡喜,臉上的笑容也分明比往日多了。
……很討人喜歡。
宋疏妍也感到方獻亭在看自己, 畢竟心思一大半牽在對方身上, 他的一舉一動她都曉得;此刻大著膽子抬頭看他,分別尚未到來便已感到許多不舍,想了想還是跟他說:“二月雖不如八月,既望前後卻也有大潮可觀, 三哥若是得閑……可否便留到那時候?”
這又是在接著昨夜的話說, 將他的歸期從二月頭拖到她的生辰、如今又試圖從初八拖到月中, 纏綿的小心思昭然若揭藏都藏不住,他也都知道的, 那時卻不知怎麽答才好。
“我……”
他也難得口訥了。
宋二公子不明就裏, 隻當兩人是在尋常閑談,以為方獻亭正考慮該如何婉拒,為防氣氛尷尬便從旁插話道:“三哥尚有要務在身、恐是待不到那時——無妨, 哥哥陪你去看,八月也再來一回錢塘總行了?”
他們兄妹情誼甚篤, 宋明真說話時已自然地伸手摟住了妹妹的肩膀, 這便在不經意間讓宋疏妍與方獻亭隔得遠了些;墜兒在身後看得心頭冒火,心說若是再容二公子在其中這麽瞎攪和下去、便是方侯能在錢塘留到天荒地老這話也說不明白。
她是忠肝義膽一心護主,此刻眼睛一轉便計上心頭,瞅準機會一腳把自己絆倒, “噗通”一聲摔得十分實在,驚得前麵三人都回頭看向她;宋疏妍快步走近試圖把人扶起來, 接連問:“怎麽摔著了?嚴重麽?可曾磕破流血?”
墜兒這回才不忍疼,眼眶一紅差點要流出淚來,手上卻悄悄對她家小姐比劃,又叫喚:“疼,可疼了……怕是摔斷了腿走不了路了……”
宋疏妍一愣、見了她那小動作一時卻還沒回過神,身後的二哥這時也過來了,心知他妹妹生得那般瘦弱、也拉不動個跟她一般大的小姑娘,於是親自彎腰把墜兒扶起來,一邊上下打量一邊伸手探她腳踝處的骨頭,體恤的模樣卻無半分勳貴人家公子的傲慢冷漠。
墜兒臉上一紅,原本就是“頂頂好”的二公子一下成了“頂頂頂好”,她隻感到自己一顆心正撲通撲通跳,臉正同她家小姐近來提及方侯時一般紅;隻可惜沒一會兒宋二公子便起了身,說她並未傷著骨頭,隻是泰半扭了腳踝、確走不得路了。
“恐得去醫館尋位大夫瞧瞧,傷筋動骨總要兩三月才能好全,”宋明真歎了口氣,看著墜兒的神情也是頗為無奈,“你這小丫頭……一片平地連個溝坎都不見,也能摔著?”
話雖是責備人的,可語氣卻又十分親切,大抵因為他素來知曉墜兒自幼便陪在妹妹身邊同她一道長大、因而愛屋及烏待她也有幾分關愛;墜兒摔之前原本還在盤算該怎麽想法子訛著二公子親自送自己走,眼下卻好似省去了這一圈周折,宋明真已伸手扶住了她,並轉頭同宋疏妍和方獻亭說:“我且送她去尋個醫館,晚些再在那頭的石橋上見?”
此時宋疏妍已回過了神,想清了墜兒方才那通比劃是什麽意思,而方獻亭目力那般好、自然也早瞧見了對方的小動作,此時尤其多看了墜兒一眼、心道改日該給她補上一份禮,嘴上則頗為平穩地應道:“嗯,你先去吧。”
說來此前宋疏妍與方獻亭真正獨處也不過隻有兩回。
一回是在驪山六圍他帶她出深林,一回是在水上船頭她渡他過寒江,前一次他大概以為她撞破了什麽隱秘因而待她頗有些冷厲,後一次又因家中變故而拒人於千裏,都算不上多麽溫柔和煦。
眼下氣氛卻是難得的平和,長街喧鬧遊人如織、莫名有種溫吞的煙火氣,她和他並肩走在一起也覺得這樣的遭際十分稀罕,隻是偏偏不知該說些什麽打破靜默,一時卻又感到些許為難了。
“要買些東西麽?”
他忽然問,眼睛看向道旁林立的鋪麵,江南不比中原氣象闊大,但錢塘一貫富庶、各式織物雜玩顯得琳琅滿目;她其實並不想買東西,隻是當時若不應承便也不知該說些什麽,於是索性點頭應了,由他陪著在街邊相看起東西來。
他們都是形貌出挑的人,尤其方獻亭自北地而來、明顯比左右往來的江南男子高大出許多,玉冠束發的模樣亦顯得萬分矜貴俊朗,引得諸多與他擦肩的女眷以扇掩麵笑而顧盼;做生意的店家都有眼力,瞧出這位出身不凡的公子是陪著他身邊那位殊麗柔婉的小姐出行,於是一個個都捧著宋疏妍說話,將她誇得如同剛從九重天上下凡的仙女,隻盼她一個高興便讓男子為她一擲千金。
其中一位賣釵鐶的婦人尤其嘴巧,說得天花亂墜令宋疏妍深感如果不買些東西便是對不住人家一番口舌,可她實在不缺首飾,於是隻好勉強在一堆珠玉翡翠中揀選了一支相對便宜的紅珊瑚釵,要問對方價值幾何時卻忽而聽方獻亭問:“你喜歡這個麽?”
她一愣,回頭看向他,他的神情有些認真,見她不答就又問了一遍,還說:“挑個喜歡的吧,錢帶夠了。”
這分明是在調侃過去在長安她二哥帶她去西市置辦屏風的事,浮璧閣內珍奇無數、她卻因顧念哥哥囊中羞澀而選了一張最便宜的繪屏,不料最後卻還是貴了,哥哥還不得已找他借了錢。
舊事忽而翻回眼前,宋疏妍在感慨之餘又感到幾分有趣,兩人相視而笑,曖昧的氣氛隻這麽一下便重新飄浮起來,她於是又有些害羞了,半低下頭說:“我不缺釵鐶的……”
這是推辭的意思、他卻沒聽,低頭在案幾上擺成一排的琳琅發飾中挑揀,不久後伸手從其中拿起兩隻白玉對梳,鏤刻魚鳥精細異常,其上更飾以珍珠貝母,顯得尤其別致漂亮。
“公子真是好眼力——”
那店家巧婦連忙又笑容滿麵地誇讚起來。
“這對白玉梳品相一流,便是東西兩都的貴人們也十分鍾愛,這位小姐綠鬢如雲烏發油亮,最適宜用這上下對插的玉梳為飾……”
她捧得十分賣力,卻不知眼前男子本就來自中原,除去天家以外滿長安都沒有比他更顯赫的“貴人”,以“東西兩都”的名目鼓吹卻是有些使錯了力;宋疏妍卻並不在意店家如何舌燦蓮花,隻一意看著那對白玉梳出神——梳子並非尋常禮物,倘若由男子贈予女子,便是意在……
她臉色酡紅如醉,“私定終身,與君結發”的意蘊令她神思一片混亂,一時欣喜得眼眶發熱手心生汗,一時又唯恐潁川與江南風俗不同、是自己會錯了意,反複糾結之時他卻又向她靠近了一步,高大的男子低頭凝視她,聲音低柔得令人如墮夢寐:“這個……你喜歡麽?”
“喜歡”……
這詞他已說了兩遍,像是的確很在意她的喜惡,除外祖母與二哥外她身邊便再沒人這樣待她,好像她很重要,好像一切都可以由她做決定。
她的心忽而軟得一塌糊塗,也許那時是莫名變得脆弱了,看著他手中的對梳心潮起伏,哪怕彼時其實還有許多不安也依然要大著膽子再向這個男子靠近一步。
“嗯,”她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了,可在他耳中卻是清清楚楚,“……喜歡。”
那時他的手指好像微微顫了一下,再細微不過的動作卻暴露了心底劇烈的起伏,也許在她麵前他從不是好整以暇,含蓄的鍾情令人滿足又令人無端生出更多貪念。
“……那就這個吧。”
他咳嗽兩聲接了話,花去不少力氣才勉強壓下要親手將對梳輕輕別進她發間的逾越念頭,轉身在店家的千恩萬謝中付了錢,把玉梳再遞來時宋疏妍已很想順勢輕輕牽上他的手指。
幸而她還記得自己是有教養的貴女,接過東西後便假借四處張望的動作緩解著心頭的異樣,半途看到臨湖處有一家酒肆,她便轉而半抬起頭問他:“……三哥可想用晚膳了麽?”
其實那時將將申時過半,還不太到用晚膳的時辰,但如今無論宋疏妍說什麽方獻亭大概都不會說“不”,於是也就隨著她去了。
酒肆並不很大、但因臨湖而景觀秀麗,宋疏妍問方獻亭可有什麽想吃的、他隻說都由她定,她便心情大好地一連叫了三四道菜,更因念著他有飲酒的習慣而專叫了一壺錢塘特產的梨花春。
“也不知道好不好喝……”
她親手斟了一杯遞與他,眉眼間有盈盈秋波。
“我聽說有人為這酒寫過詩,‘十千兌得餘杭酒,二月春城長命杯’……應當是好喝的吧。”
好不好喝倒還兩說,隻是並不很合他的喜好——北地男子好飲烈酒,他出身將門更是如此,江南酒釀溫吞綿長,於他便像喝水一樣沒什麽味道,可她看向他時柔和的眉眼卻十分醉人,他便答:“……很好喝。”
她聽了像是很高興,美麗的眼睛微微彎起來,過一會兒又將一盤看不出是什麽的菜肴往他跟前推了推——她哥哥說的不錯,她確是將自己看作正經的東道主人了。
“再嚐嚐這個,”她興致勃勃,“這叫玲瓏牡丹鮓,也是江南的名吃。”
第58章
那實際就是一種鹽漬的醃魚, 以魚葉鬥成牡丹狀,即熟後呈微紅色,在錢塘確是一道常見的菜品;方獻亭舉箸夾了一塊入口, 鹹腥之氣衝得他接連咳嗽了好幾聲,這回便是再如何誠懇地誇“好吃”也決計無法取信於人了。
宋疏妍卻又笑起來, 大概她那天實在過得很快樂、在他麵前也不願再端著板板正正的架子, 尚不足十六歲的少女總還有些孩子氣,明亮的眼睛會在凝視心上人時泛起粼粼的波光;她又給他斟了酒,趁他喝的工夫將其麵前的牡丹鮓換成了膾羊肉,這便更合他們中原人的口味, 兩人各自用著晚膳, 氣氛有種微妙的甜蜜。
暮色四合落日隱沒, 過不多時便見華燈初上,宋疏妍緩緩擱下筷子, 心說二哥應已料理好了墜兒的事、他們也該去石橋與他會麵了, 隻是悄悄再看一眼方獻亭、心底裏卻還舍不得他,她想自己的確變得貪得無厭了,都被人家贈了玉梳卻竟還感到些許不滿足。
隱晦的一眼全然不著痕跡, 落在他眼裏卻還是清清楚楚,也許不僅因為他在意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 更因為他同樣……對她戀戀不舍。
“膳後可要去遊湖?”
他斟酌著問她, 聲音裏仍帶著那種令她鍾情的微微的熱意,她心弦已動,隻是顧慮道:“可我二哥哥那裏……”
“我讓人去同他打聲招呼,”這回他接得很快, 深邃的眼睛正一錯不錯地盯著她看,“就說……我已先送你回去了。”
這話有些風流引誘的意思、同他一貫肅穆冷清的性情很不相符, 她卻因此心跳得更快,垂眸間短暫的沉默並不意味著猶豫、而隻是貴女借以掩飾情思的矜持。
“這……會不會不太好……”
幾個字說得為難極了,其實本心裏隻怕他會當真退卻,幸而他連她的假意都能看穿,此時已緩緩起身走到她身邊,彎腰低頭與她說話的聲音輕柔得如同情人耳語。
“我自不會傷著你……”他幾乎已在哄慰她了,“……也還有些話要同你說清。”
石函湖三麵環山,水麵又被幾道堤岸分割成幾片,湖心零星有幾座小島,白日裏多見遊人往來熱鬧非凡,入夜後便多少冷清一些,或許是因今日過節人群都擁去了岸上,湖心處便越發人跡罕至幽靜無聲。
船公將兩人送至島上,下船時隻見一片極繁盛的梅林,如今時入二月已是孤芳最後的花期,大抵到月中便會凋謝殆盡,它卻在末路處開得尤其熱烈繁盛,彤雲似染瓊英勝雪,清風拂過暗香撲鼻,月映之下恰似人間仙境。
宋疏妍與方獻亭同行於花間,白日裏輾轉迂回的許多不安不知何時已徐徐退去,那時她的心很靜又很輕盈,不覺又起了與他閑談的興致。
“三哥可知我的名字便是取自一首寫梅的詩?”
她忽而輕聲問他。
他低頭看了她一眼,湖岸上蜿蜒的華燈隱隱照亮了她美麗的麵容,浮翠流丹亦不足以形容那含蓄的驚豔。
“是山園小梅?”
他以問作答。
她點點頭,倒不奇怪他能猜到,畢竟連有關“平蕪春山”的秘語對方都能解開,這等擺在明麵上的典故就更容易懂了;可這世上一定也有他不知道的事,她輕輕笑起來,走在他身邊時快活得連步伐都在變得輕盈。
“我還有一個乳名呢……”
她像撒嬌一樣細聲細氣地同他顯擺,明明方才並未沾酒卻似已然薄醉。
“……這你肯定不知道。”
“三哥”變成了“你”,她對他的親昵已在不惹眼處變得昭彰,他亦有所覺,此時一邊心神搖晃一邊仔細提防她被什麽花枝樹根絆倒,嘴上則問:“哦……那是什麽?”
那時他一定笑了,隻是夜色太暗她看不清,低沉的聲音是醇香的陳釀,令她益發如同滿飲;她像蝴蝶一樣在花間輕快地飛,答他的聲音也甜蜜,說:“……是‘鶯鶯’。”
“鶯鶯?”
他重複了一遍、大抵隻是為了確認,可又分明像是在叫她,一個最私密的名字就那樣被一個男子喚出口,她羞怯得忍不住悄悄捂住了自己發燙的臉頰。
“為什麽叫‘鶯鶯’?”
他又問了,聲音離她特別近,梅花的香氣令人目眩神迷,她聽到自己回答的聲音已變得有些飄忽。
“是我母親為我起的……”
她偷偷告訴他。
“她不喜歡‘疏妍’這個名字,覺得太清高寡淡了……‘鶯鶯’就很好,熱鬧又有活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