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兩相歡/嫁給紈絝世子爺 作者:淺淺淺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川舟的眸中閃過狡詭之色,手放下杯盞,攬過她的腰:“什麽都不讓,那就隻能動手了。”
他的修指勾著她的束帶,一圈一圈地絞著又鬆開,她可真是怕了他了。
楚引歌的手離了他的唇,如小兔般迅疾地從他懷中鑽出,轉坐於他的對麵,端過他剛斟的茶:“爺還是做個君子吧。”
君子動口不動手,免得他動起手來沒完沒了。
白川舟唇角輕牽,聲色慵懶:“爺都成親了還要做什麽君子。”
他重新換盞執杯:“夫人同我還生分麽?”
這話實在讓人難以接話,說生分,他早已言明自己不是君子,保不齊又要做何不生分之舉。
說不生分,那今晚定是躲不過去同榻了。想到那日光是幫他,就已至天色薄明,這真共枕同眠,恐是整晚都不用睡了。
明日一早還得回門見姨娘呢,總不能這般不成體統了。
楚引歌垂眸,見他的小指有道淺淺的劃痕,像是被什麽割刺,應是新傷,也不知是不是昨晚在那處花柳之地留下的……
她眼波靈動,反問道:“爺今晚不用去華思樓辦正事了?”
“嗯,不用。”
“爺辦得是何事?連我都不能告知麽?”
白川舟看了她一眼,唇角含笑:“那夫人昨日又是去辦得何事?”
這倒是成了個死局,若她不說,他也可以正大光明地有自己的秘密。
楚引歌一思:“行罷,我不問爺了。但以後我說了,你也得告訴我,成麽?”
白川舟啜茗,略略頷首。
抬眼見楚引歌一臉如釋重負狀,心下了然,她是想揭過他剛剛的問話,這一偷梁換柱走得妙。
“夫人不正麵回答,我就權當暗許了。”
他輕輕笑出聲,深邃的漆眸直勾勾地望進她的瞳心裏,“我今晚過來。”
白川舟的聲色綣著百般蠱惑,誘得楚引歌又羞又惱,她本以為避著他的問題,就可以蓋過去了,誰曾想又被他挑起說了。
而且這言辭直白坦蕩,讓人連拒絕的餘地都不曾有,她這時再說生分更有欲蓋彌彰之嫌。
撇去他不正經的聲色,他的說話之道絲毫未像紈絝之人所說,兜兜轉轉就能將人繞進去,你都不知是何曾中了他的計。
這倒是像熟讀百書後,將所學全用在旁道上了。
楚引歌斂了眼睫,輕語道:“那你得保證可不能像今日這般晚了。”
白川舟本以為她會拒之,聽她如此說,稍稍一愣,心底的某處似是煙火綻放,盛大且絢爛。
他緩了緩,笑道:“成,我盡量收斂。”
“……”
馬車到侯府時,天已晌過大半。
楚引歌頭回上靖海侯府就晚了,心下著急,對周遭的階柳庭花,雕欄玉砌皆視而不見,拽著懶懶散散的白川舟,一心跟在吳管家身後,隻盼著快些。
好不容易來到向槿堂,早已坐了一圈人。楚引歌抬頭望去,一眼就瞧見了坐於上首的雍容華錦的侯夫人,正含笑晏晏看著他們。但眼瞼泛了些青灰,想是昨夜沒睡好。
而在她之側,那麵色暗沉也難掩虎威之氣的應當就是靖海侯爺了。
而坐於下首穿著一襲霞彩千色綺雲裙,眉眼上挑看著她,風韻猶存的應當就是二夫人林姨娘了。
不知是不是因第一次相見的緣故,楚引歌對這威顯霸氣的公公沒來由得有些怕,她也是才發現白川舟不笑之時,眼眸竟像極了侯爺,隻不過他對她,總是笑著的。
楚引歌不自覺地就揪住了白川舟的衣袖。
白川舟一直知道她有這個小動作,每次有害怕或者有所求之事時,她都會輕輕地拽著他的衣擺,這是她所剩不多的軟弱,但卻讓他很是歡喜。
他希望她別總靠自己,也可以在慌亂的七上八下時想到依靠他。
但未曾料到她一見到那人就會害怕。
白川舟看向侯爺的眸中閃過一絲深凜之色,反掌握過她的小手,以示安撫。
隨後牽著她大步邁向上座,懶洋洋地應付了兩聲:“母親,父親。”
楚引歌就見侯爺一直盯著他們的十指交扣,這在長輩麵前是不合禮數的,但許因顧及她是新婦,欲言又止。
但公公不說,楚引歌不能當做不知,見狀,鬆了白川舟的手,捧上茶,也一同柔聲喚道:“父親,母親。”
侯夫人高興地應著,忙不迭地捧過茶杯,呷了口,笑言:“棠棠捧過的茶,味道都要比旁的都要香許多。”
白川舟在一邊勾了勾唇。
侯爺未語,端茶後飲之,麵色倒是緩和了不少。
反倒是林姨娘,從楚引歌手中接過茶後,輕嘖:“茶都涼了啊……”
言罷就放置一旁,揚唇,可眸底卻未見笑意:“世子夫人別見怪,你剛進門不了解,我這人毛病多,胃寒,飲不了涼茶。”
楚引歌從小就聽慣了王氏的陰陽怪氣之語,眼下自是立馬明白了,這哪是嫌茶涼,這是嫌他們來晚了。
更何況偌大的侯府,光茶水間就有數十人上值,怎會讓茶涼,她剛剛端茶時,手背微觸杯壁,明明就是溫的。
這是在小媳婦麵前立下馬威了,挑釁之意不言而喻。
可楚引歌並不想一進門就挑起事端,她之前就是個不喜歡惹事的性子,倒不是怕,而是覺得麻煩。
唯在白川舟麵前才會放肆許多。
這茶不喝便不喝了罷,反正也不一起生活,往後也就井水不犯河水,楚引歌正要往後退,卻不想白川舟向前走了兩步,再次握緊她的手,站在她身邊。
慢斯條理地說道:“林姨娘嫌茶涼?那好辦,侯府難道還喝不起熱茶不成。立冬!”
立冬候在門口,眼觀鼻鼻觀心,早已聽聞堂內動靜,得令忙從茶水間拎來一水壺,遞給世子爺。
白川舟重新拿了個白瓷杯,沏茶,捧至她麵前:“本世子親自斟的茶,姨娘不賞臉品一口麽?”
那滾茶冒著騰騰熱氣,一看就是剛燒沸的水所泡,喝上一小口,恐怕就要在喉間褪層皮。
林姨娘驚詫,她的確是想給楚引歌吃癟,這新媳婦不好受,那正牌婆婆侯夫人的麵上就不光彩,她樂得看這場麵。
哪想到白川舟會來出這個頭?
在楚引歌未過門前,林姨娘也曾讓母家的幾個桃夭柳媚的侄女來侯府小住,都說世子爺紈絝風流,她也曾撞見幾回他天亮才從煙花柳巷歸來。
她本想這少爺能收了自己的侄女,男人嘛,色.欲一起,什麽都好拿捏了。
隻要世子爺身邊是她林姨娘的人,那侯府日後的家產豈不都是川衍的了……她打得是一手好算盤,舉辦了多場私宴,哪想到這幾個侄女都紛紛碰壁。
說是世子爺瞧都不瞧上一眼,去斟酒,世子爺就輕哂:“什麽貨色都敢跟爺碰杯?”
甚至到後來,世子爺都推拒了她的私宴,輕佻說是沒一個能看的,話說得浪蕩,人轉眼就鑽進了華思樓。
林姨娘本來以為這世子爺娶楚府的二小姐是奉侯夫人之命,不得已而為之。
可眼下,倒有些不像了。
“林姨娘這架子好大,”白川舟又往前遞了一遞,目露寒光,凜若霜雪,“連侯府長子都不放在眼裏了?”
林姨娘從未被一個人的眼神所嚇到過,哪怕是侯爺那般瞧著就威嚴的人,她都未曾怕過,可當下,她卻心驚膽裂,不敢不從。
她顫顫地接過杯,剛一觸,世子爺就鬆了手,她沒拿穩杯托,茶水濺出,燙到了林姨娘的手背,她驚呼一聲,整個茶杯都跌碎在地,細縵方磚上滋滋地冒著熱煙。
隻見林姨娘兩眼含淚,嬌滴滴地瞅著侯爺看,還時不時地用絲帕擦著自己的手背,那柔弱模樣,人見猶憐。
侯爺正要開口,卻未想被侯夫人搶了先,添油加醋道:“林姨娘還真是不將世子爺放在眼裏,連他主動沏的茶都敢摔了,這不是故意讓他在媳婦麵前丟人麽。”
“棠棠,家中有些人不懂規矩,沒嚇到你罷?”
楚引歌搖了搖頭,早已看得是目瞪口呆,這母子倆為她出頭,一唱一和,那杯盞是白川舟有意提前抽手的,最後都成了林姨娘的不是了,她心中竟有種……暢爽之意。
世人皆輕視她好拿喬,但世子爺和侯夫人卻擋在她的前麵,教她別太委屈。
她想起自己每回的隱忍,換來的隻是更深的憋悶,但此刻,她卻是心下輕快。
於睚眥必報中,窺見一扁舟,借此突破桎牢,青山灼灼,縱情跋涉。
楚引歌又聽侯夫人笑道:“這茶我和侯爺都喝下了,不知林姨娘是在拿喬個什麽勁,莫不是起了當家做主的心了罷?”
她雖笑著,但鳳目中早已是一片冰冷,不怒自威。
林姨娘看向靖海侯爺,淚盈於睫,嬌聲道:“侯爺,您倒是說句話呀,您看看這母子倆欺負人都欺負到您頭上來了,這茶杯根本就不是.......”
侯爺揚起來手,喝道:“夠了!”
“這點小事在這鬧得沒完,媳婦才剛過門,你們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
他看向楚引歌,見她麵色未有波瀾,處之泰然,本以為非楚府嫡女,想儀態總是差了點,一進門時的小動作他也是瞧見了。
可從事中才能瞧出一個人來,眼下這一鬧騰,才覺出這小姑娘的從容鎮定來,若是換作旁的十六七歲的女子,剛進門就見到這一架勢,恐是早已麵如土色,可她卻是晏然自若,比絕大數京中貴女的儀容風姿還要好上許多。
靖海侯爺麵色緩和了些,“聽聞你在宣安畫師當值?”
楚引歌頷首,溫聲道:“媳婦不才,是編修之位。”
“這般年歲就做到編修,日後定大有宏圖。女兒家不必拘泥於鍋灶後院,深閨之中,有一技之長也是極好的,為官不易,女子進仕就更是步履維艱,日後若遇難事皆可來找上侯府。”
楚引歌倒沒想到靖海侯爺對女子為官的態度這麽開明,眼下對他的害怕消弭了不少。
兩人又歡談了幾句,靖海候爺的麵上露出滿意之色,反倒是白川舟的眸色愈發濃鬱,似化不開的墨。
半晌,靖海候爺呷了口茶,對楚引歌說道:“你們新開了府,牧之又是個不著調的,要你辛苦操持,今日午膳就留在這裏罷,也同你母親多說會話。”
楚引歌點了點頭,心中滿盈,她雖沒見過生母,但卻從姨娘那裏得到了滿滿的母愛,可父親卻是缺失的。
楚老爺從未像靖海候爺這般,問她的課業,畫院人事,生活瑣碎,還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見,不迫人,卻如沐春風般能讓人醍醐灌頂,與她想象中的父親,第一次有了重合。
隻是她的餘光掃向邊上的白川舟時,才發現他的麵色並不是太好看,黑得發沉。
還沒來得及細問他,就見靖海候爺起了身往外走去,朗聲道,“牧之,你同我來書房。”
靖海侯爺將白川舟帶走了,似是將她的熱鬧也一並抽了去,
好在侯夫人向來不會冷場,對楚引歌向來歡喜十分,方若又聽到她和侯爺的二人對話,更是目顯欽佩:“棠棠,能讓侯爺點頭稱讚的女子不多,除了我之外,就隻見他誇過你。”
楚引歌看了眼林姨娘,不免有些局促。
隻聞得一聲輕嗤:“這女子啊,學問做得再好不還是要生兒育女?我可是聽聞昨日世子爺又去眠花宿柳了呢,這大婚夜.....”
林姨娘輕笑了兩聲,望向楚引歌,目露輕蔑:“沒圓房罷?”
這堂內除了她們三人,還有諸多丫鬟仆婦,廊下也不知還有多少豎耳傾聽的耳。
他的修指勾著她的束帶,一圈一圈地絞著又鬆開,她可真是怕了他了。
楚引歌的手離了他的唇,如小兔般迅疾地從他懷中鑽出,轉坐於他的對麵,端過他剛斟的茶:“爺還是做個君子吧。”
君子動口不動手,免得他動起手來沒完沒了。
白川舟唇角輕牽,聲色慵懶:“爺都成親了還要做什麽君子。”
他重新換盞執杯:“夫人同我還生分麽?”
這話實在讓人難以接話,說生分,他早已言明自己不是君子,保不齊又要做何不生分之舉。
說不生分,那今晚定是躲不過去同榻了。想到那日光是幫他,就已至天色薄明,這真共枕同眠,恐是整晚都不用睡了。
明日一早還得回門見姨娘呢,總不能這般不成體統了。
楚引歌垂眸,見他的小指有道淺淺的劃痕,像是被什麽割刺,應是新傷,也不知是不是昨晚在那處花柳之地留下的……
她眼波靈動,反問道:“爺今晚不用去華思樓辦正事了?”
“嗯,不用。”
“爺辦得是何事?連我都不能告知麽?”
白川舟看了她一眼,唇角含笑:“那夫人昨日又是去辦得何事?”
這倒是成了個死局,若她不說,他也可以正大光明地有自己的秘密。
楚引歌一思:“行罷,我不問爺了。但以後我說了,你也得告訴我,成麽?”
白川舟啜茗,略略頷首。
抬眼見楚引歌一臉如釋重負狀,心下了然,她是想揭過他剛剛的問話,這一偷梁換柱走得妙。
“夫人不正麵回答,我就權當暗許了。”
他輕輕笑出聲,深邃的漆眸直勾勾地望進她的瞳心裏,“我今晚過來。”
白川舟的聲色綣著百般蠱惑,誘得楚引歌又羞又惱,她本以為避著他的問題,就可以蓋過去了,誰曾想又被他挑起說了。
而且這言辭直白坦蕩,讓人連拒絕的餘地都不曾有,她這時再說生分更有欲蓋彌彰之嫌。
撇去他不正經的聲色,他的說話之道絲毫未像紈絝之人所說,兜兜轉轉就能將人繞進去,你都不知是何曾中了他的計。
這倒是像熟讀百書後,將所學全用在旁道上了。
楚引歌斂了眼睫,輕語道:“那你得保證可不能像今日這般晚了。”
白川舟本以為她會拒之,聽她如此說,稍稍一愣,心底的某處似是煙火綻放,盛大且絢爛。
他緩了緩,笑道:“成,我盡量收斂。”
“……”
馬車到侯府時,天已晌過大半。
楚引歌頭回上靖海侯府就晚了,心下著急,對周遭的階柳庭花,雕欄玉砌皆視而不見,拽著懶懶散散的白川舟,一心跟在吳管家身後,隻盼著快些。
好不容易來到向槿堂,早已坐了一圈人。楚引歌抬頭望去,一眼就瞧見了坐於上首的雍容華錦的侯夫人,正含笑晏晏看著他們。但眼瞼泛了些青灰,想是昨夜沒睡好。
而在她之側,那麵色暗沉也難掩虎威之氣的應當就是靖海侯爺了。
而坐於下首穿著一襲霞彩千色綺雲裙,眉眼上挑看著她,風韻猶存的應當就是二夫人林姨娘了。
不知是不是因第一次相見的緣故,楚引歌對這威顯霸氣的公公沒來由得有些怕,她也是才發現白川舟不笑之時,眼眸竟像極了侯爺,隻不過他對她,總是笑著的。
楚引歌不自覺地就揪住了白川舟的衣袖。
白川舟一直知道她有這個小動作,每次有害怕或者有所求之事時,她都會輕輕地拽著他的衣擺,這是她所剩不多的軟弱,但卻讓他很是歡喜。
他希望她別總靠自己,也可以在慌亂的七上八下時想到依靠他。
但未曾料到她一見到那人就會害怕。
白川舟看向侯爺的眸中閃過一絲深凜之色,反掌握過她的小手,以示安撫。
隨後牽著她大步邁向上座,懶洋洋地應付了兩聲:“母親,父親。”
楚引歌就見侯爺一直盯著他們的十指交扣,這在長輩麵前是不合禮數的,但許因顧及她是新婦,欲言又止。
但公公不說,楚引歌不能當做不知,見狀,鬆了白川舟的手,捧上茶,也一同柔聲喚道:“父親,母親。”
侯夫人高興地應著,忙不迭地捧過茶杯,呷了口,笑言:“棠棠捧過的茶,味道都要比旁的都要香許多。”
白川舟在一邊勾了勾唇。
侯爺未語,端茶後飲之,麵色倒是緩和了不少。
反倒是林姨娘,從楚引歌手中接過茶後,輕嘖:“茶都涼了啊……”
言罷就放置一旁,揚唇,可眸底卻未見笑意:“世子夫人別見怪,你剛進門不了解,我這人毛病多,胃寒,飲不了涼茶。”
楚引歌從小就聽慣了王氏的陰陽怪氣之語,眼下自是立馬明白了,這哪是嫌茶涼,這是嫌他們來晚了。
更何況偌大的侯府,光茶水間就有數十人上值,怎會讓茶涼,她剛剛端茶時,手背微觸杯壁,明明就是溫的。
這是在小媳婦麵前立下馬威了,挑釁之意不言而喻。
可楚引歌並不想一進門就挑起事端,她之前就是個不喜歡惹事的性子,倒不是怕,而是覺得麻煩。
唯在白川舟麵前才會放肆許多。
這茶不喝便不喝了罷,反正也不一起生活,往後也就井水不犯河水,楚引歌正要往後退,卻不想白川舟向前走了兩步,再次握緊她的手,站在她身邊。
慢斯條理地說道:“林姨娘嫌茶涼?那好辦,侯府難道還喝不起熱茶不成。立冬!”
立冬候在門口,眼觀鼻鼻觀心,早已聽聞堂內動靜,得令忙從茶水間拎來一水壺,遞給世子爺。
白川舟重新拿了個白瓷杯,沏茶,捧至她麵前:“本世子親自斟的茶,姨娘不賞臉品一口麽?”
那滾茶冒著騰騰熱氣,一看就是剛燒沸的水所泡,喝上一小口,恐怕就要在喉間褪層皮。
林姨娘驚詫,她的確是想給楚引歌吃癟,這新媳婦不好受,那正牌婆婆侯夫人的麵上就不光彩,她樂得看這場麵。
哪想到白川舟會來出這個頭?
在楚引歌未過門前,林姨娘也曾讓母家的幾個桃夭柳媚的侄女來侯府小住,都說世子爺紈絝風流,她也曾撞見幾回他天亮才從煙花柳巷歸來。
她本想這少爺能收了自己的侄女,男人嘛,色.欲一起,什麽都好拿捏了。
隻要世子爺身邊是她林姨娘的人,那侯府日後的家產豈不都是川衍的了……她打得是一手好算盤,舉辦了多場私宴,哪想到這幾個侄女都紛紛碰壁。
說是世子爺瞧都不瞧上一眼,去斟酒,世子爺就輕哂:“什麽貨色都敢跟爺碰杯?”
甚至到後來,世子爺都推拒了她的私宴,輕佻說是沒一個能看的,話說得浪蕩,人轉眼就鑽進了華思樓。
林姨娘本來以為這世子爺娶楚府的二小姐是奉侯夫人之命,不得已而為之。
可眼下,倒有些不像了。
“林姨娘這架子好大,”白川舟又往前遞了一遞,目露寒光,凜若霜雪,“連侯府長子都不放在眼裏了?”
林姨娘從未被一個人的眼神所嚇到過,哪怕是侯爺那般瞧著就威嚴的人,她都未曾怕過,可當下,她卻心驚膽裂,不敢不從。
她顫顫地接過杯,剛一觸,世子爺就鬆了手,她沒拿穩杯托,茶水濺出,燙到了林姨娘的手背,她驚呼一聲,整個茶杯都跌碎在地,細縵方磚上滋滋地冒著熱煙。
隻見林姨娘兩眼含淚,嬌滴滴地瞅著侯爺看,還時不時地用絲帕擦著自己的手背,那柔弱模樣,人見猶憐。
侯爺正要開口,卻未想被侯夫人搶了先,添油加醋道:“林姨娘還真是不將世子爺放在眼裏,連他主動沏的茶都敢摔了,這不是故意讓他在媳婦麵前丟人麽。”
“棠棠,家中有些人不懂規矩,沒嚇到你罷?”
楚引歌搖了搖頭,早已看得是目瞪口呆,這母子倆為她出頭,一唱一和,那杯盞是白川舟有意提前抽手的,最後都成了林姨娘的不是了,她心中竟有種……暢爽之意。
世人皆輕視她好拿喬,但世子爺和侯夫人卻擋在她的前麵,教她別太委屈。
她想起自己每回的隱忍,換來的隻是更深的憋悶,但此刻,她卻是心下輕快。
於睚眥必報中,窺見一扁舟,借此突破桎牢,青山灼灼,縱情跋涉。
楚引歌又聽侯夫人笑道:“這茶我和侯爺都喝下了,不知林姨娘是在拿喬個什麽勁,莫不是起了當家做主的心了罷?”
她雖笑著,但鳳目中早已是一片冰冷,不怒自威。
林姨娘看向靖海侯爺,淚盈於睫,嬌聲道:“侯爺,您倒是說句話呀,您看看這母子倆欺負人都欺負到您頭上來了,這茶杯根本就不是.......”
侯爺揚起來手,喝道:“夠了!”
“這點小事在這鬧得沒完,媳婦才剛過門,你們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
他看向楚引歌,見她麵色未有波瀾,處之泰然,本以為非楚府嫡女,想儀態總是差了點,一進門時的小動作他也是瞧見了。
可從事中才能瞧出一個人來,眼下這一鬧騰,才覺出這小姑娘的從容鎮定來,若是換作旁的十六七歲的女子,剛進門就見到這一架勢,恐是早已麵如土色,可她卻是晏然自若,比絕大數京中貴女的儀容風姿還要好上許多。
靖海侯爺麵色緩和了些,“聽聞你在宣安畫師當值?”
楚引歌頷首,溫聲道:“媳婦不才,是編修之位。”
“這般年歲就做到編修,日後定大有宏圖。女兒家不必拘泥於鍋灶後院,深閨之中,有一技之長也是極好的,為官不易,女子進仕就更是步履維艱,日後若遇難事皆可來找上侯府。”
楚引歌倒沒想到靖海侯爺對女子為官的態度這麽開明,眼下對他的害怕消弭了不少。
兩人又歡談了幾句,靖海候爺的麵上露出滿意之色,反倒是白川舟的眸色愈發濃鬱,似化不開的墨。
半晌,靖海候爺呷了口茶,對楚引歌說道:“你們新開了府,牧之又是個不著調的,要你辛苦操持,今日午膳就留在這裏罷,也同你母親多說會話。”
楚引歌點了點頭,心中滿盈,她雖沒見過生母,但卻從姨娘那裏得到了滿滿的母愛,可父親卻是缺失的。
楚老爺從未像靖海候爺這般,問她的課業,畫院人事,生活瑣碎,還提出很多中肯的意見,不迫人,卻如沐春風般能讓人醍醐灌頂,與她想象中的父親,第一次有了重合。
隻是她的餘光掃向邊上的白川舟時,才發現他的麵色並不是太好看,黑得發沉。
還沒來得及細問他,就見靖海候爺起了身往外走去,朗聲道,“牧之,你同我來書房。”
靖海侯爺將白川舟帶走了,似是將她的熱鬧也一並抽了去,
好在侯夫人向來不會冷場,對楚引歌向來歡喜十分,方若又聽到她和侯爺的二人對話,更是目顯欽佩:“棠棠,能讓侯爺點頭稱讚的女子不多,除了我之外,就隻見他誇過你。”
楚引歌看了眼林姨娘,不免有些局促。
隻聞得一聲輕嗤:“這女子啊,學問做得再好不還是要生兒育女?我可是聽聞昨日世子爺又去眠花宿柳了呢,這大婚夜.....”
林姨娘輕笑了兩聲,望向楚引歌,目露輕蔑:“沒圓房罷?”
這堂內除了她們三人,還有諸多丫鬟仆婦,廊下也不知還有多少豎耳傾聽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