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令婉看了過來, 小家夥還揮舞著小手, 發成啊啊啊的聲音, 一副得意洋洋的模樣, 好像在說“母妃你看,我很厲害吧”
令婉欣喜的鼓掌, 福寶好棒尚未說完, 小家夥就站不住了,一個踉蹌著, 摔個屁蹲就坐了下來。
有了這個開端, 之後的日子裏,小福寶每日都要自己站起來一會,就算撐不住自己, 站起來一會就會摔倒也依舊樂此不疲的一遍遍起來, 坐下, 起來在摔倒。
隨著小家夥站立的時間越來越久, 燥熱的天氣也在一點點的褪去, 伴隨著兩場大雨落下, 夏天正式的結束了。
這個時候, 小福寶已經不再滿足隻是站了了, 他已經能踉踉蹌蹌的走上幾步了。
搖搖晃晃的樣子好像一個企鵝, 每每看的照看他的侍女既緊張又興奮的,小福寶的每一點進步看在令婉的眼裏,都格外的欣喜感動。
原來看著一個孩子長大,是這樣美好而有意義。
比起同齡的孩子,小福寶各個方麵的發育都要快人一步,為此令婉覺得,大概是自己懷孕的時候補充的營養起了作用,以及那些胎教方麵的功夫,都沒有白費。
然而看在鎮南王眼裏,這些都是應當應分的,他的孩子,就是天生的會比別人聰明伶俐,智高一等。
以及,因為令婉是個好的,所以她生出的孩子,便也格外不同,更會覺得,小福寶本身就是生而不凡,注定是個與眾不同,快人一步的優秀孩子。
令婉不願打擊他的自信,也更喜歡他那歸結於小福寶生而不凡,福氣滿滿本就不同尋常的論調,倒也不會多說什麽。
很快,外麵刮起了涼爽的秋風,南地的糧食也開始了大規模的收獲,今年又是一個好年頭,南地依舊糧食倉實,百姓富裕,商貿往來,絡繹不絕。
軍隊更是一派嚴明,去年打了幾場仗後,士兵們的麵貌更是肅然一新,平日的訓練裏也更多了幾分刻苦和血性。
和南地的欣欣向榮不同,朝廷那邊,先是江西盜匪橫行,後是北方洪澇之災,緩解之後又催生瘟疫,好不容易這些事情眼看著快消停了下來,偏偏今年又出現了大規模的科舉舞弊,弄得朝廷上下,一片風聲鶴唳。
昌德帝更是年紀輕輕的,就被氣病了兩場,連累的太醫院上下,也搭進去了不少的人。
朝廷不安,百姓就更是疾苦,總之,除了南地這邊尚且無甚影響還是一片樂土外,今年朝廷內外,可謂動蕩不安。
入冬後,南地很快就飄起了第一場雪花,前院裏,鎮南王剛剛吩咐下去一幹事等,披著大氅正要往出走的時候,收到了侍衛快馬加鞭的送上來的京城信件。
鎮南王接過書信,脫了大氅,重新坐了回去,信是遠在京城中的老王妃寄過來的,信中問候了鎮南王的身體,南地的生息,再有就是熱烈的表達了對小福寶的喜愛之情了。
上一次,鎮南王給太妃去信的時候,還是小福寶剛剛會獨自邁著步子簡單的走兩步的時候,那時候鎮南王特意著人畫了兩張福寶的畫像過去,令婉還親筆寫了一封兒子的趣事,被鎮南王附帶在信中,不遠萬裏的送到了京城王府裏。
老王妃接到關於孫兒的信後,喜得跑到老鎮南王設在京城王府的靈堂裏直接哭了一場,出來的時候便命人準備了一箱箱的玩具衣服等等。
這次信中,老王妃便說了這些,她給小孫兒準備的各色東西,都已經讓人運了過來,但路途遙遠,肯定是要比信件晚上一些到的。
老王妃的信中,無非就是這些家長裏短的瑣碎事情,對於朝廷朝政上的那些事情,隻字未提。
隻不過在信上,透過老王妃說的那些誰家哪天辦了什麽宴席,她在宴會上見到了誰家的後輩,哪家的小姐嫁給了哪家的故人,誰家的府裏生了下一代這些瑣碎小事中,鎮南王還是能粗淺的了解到一些朝廷世家間爭鬥起伏的情況。
看完了信,鎮南王眼神深遠,看著京城的方向遙遙的望了一會,嘴角緩緩的,緩緩的露出一個很難讓人看的懂的玩味笑容來。
走出前院後,鎮南王去了王妃的茂名居。
茂名居裏,王妃捧著手爐,也在讀信,信是蕭家送進來的,蕭王妃的母親所寫,信上的內容無非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催著王妃早日生個孩子出來,如果自己實在生不出來,幹脆找個女人來生。
和蕭家一直千方百計的撮合著王妃讓小蕭氏得寵生子不同,王妃的母親則是建議王妃隨便找個什麽女人都好,哪怕是她身邊的丫頭呢,
賤籍自有賤籍的好處,隻要能生下兒子,她就可以想辦法去母留子了,到時候把孩子抱在自己的身邊從小養著,還怕孩子和自己不親不成,隻要從小養在自己身邊的,和親生的也沒什麽區別。
有了孩子,王妃的位置自然就會更穩固了,隻要那孩子認蕭家這個外家,有沒有蕭家的血液又有什麽關係,也隻有這樣,王妃自己家這一脈在蕭家的地位也才會更穩固。
比起蕭家人的那些血脈延綿的想法,王妃母親明顯更注重自己和女兒的利益。
王妃看了信,卻是微微皺眉,對於母親的心思,她雖然理解,卻頗有幾分不讚同,若是有可能,她還是更傾向養個有蕭家血脈的孩子的。
除了催她趕快養個兒子以外,王妃的母親還提到了家中四房的一個庶女,如今不過十五歲,正值婚期,不知道怎麽弄得,竟是被京城文昌侯府的一位嫡出公子給看上眼了,不願千裏的過來求娶。
蕭家人自然動心,嫁出一個庶女而已,就能和京城侯爵做姻親,再沒有比這更賺的事情了,然而王妃的母親對此卻是有些憂心,因為她聽說,鎮南王府和文昌侯府,是經年的老對頭了,
蕭家已經有王妃了,況且他們本就是紮根南地的世家,如今卻又要千裏迢迢的嫁個女兒給京城的文昌侯府,哪怕隻是個區區庶女,也難免讓人覺得心思不純。
很難說鎮南王會不會因此不滿,家裏人根本就沒打算把這件事和身為鎮南王妃的女兒商量,直接就做了主。王妃母親此番更是偷偷透露給王妃知道的。
看到這些,蕭王妃心底不由劃過幾分鈍痛,險些掉了眼淚“還是母親最疼我”
王妃拿著信件,喃喃自語,心下多少有些對蕭家失望,然而再失望,那也是她的家族啊。
她的情緒尚且來不及放縱,便聽到下人來報,鎮南王過來了。
王妃連忙放起信件,收斂了情緒,起身去迎接鎮南王。
“冬雪,去上熱茶,外麵天氣冷,王爺怎麽冒雪過來了,怎麽也沒讓人抬了轎攆”王妃一見鎮南王,連忙說道,邊說邊幫其脫下澆滿雪花的大氅,
“不過是下點雪罷了,不礙事”鎮南王不甚在意的說著,沒等王妃,直接進了內室坐了下來。
門口處,王妃剛剛收拾好大氅上的雪花,把大氅掛了起來,內室裏,冬雪已然上好了熱茶,鎮南王正端著茶水抿了一口。
喝了口熱茶後,鎮南王對著王妃的方向開口:“好了,交給下人們忙活吧,王妃過來坐”
王妃聞言,聽話的走進來坐下。還不等她開口說話,鎮南王已經開口:“本王剛剛收到了母後的來信,母後在信上很是關心福寶,長安那孩子不提也罷,說起來,福寶也算是本王的長子了,這麽多年,王府也就僅得了這麽幾個孩子,也難怪母後對福寶掛懷”
王妃聽著鎮南王的話,放在身前的雙手不由握緊,心裏更是已經不知是何滋味了,她勉強的露出一絲笑意,開口道:“福寶那孩子招人喜歡,若是母後見了定然喜歡的不得了”
鎮南王聞言微頓,隨即開口,聽不出什麽情緒的說道:“福寶雖好,隻他一個,到底單薄了些,況且福寶並非嫡子,縱使那孩子再好,也比不得嫡子重要……”鎮南王說著,看向王妃,眼神晦暗,很難讓人窺見他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王妃心中一顫,隱隱心慌,她微微苦笑,隨即一臉愧疚的說道:“都是臣妾不好,嫁給王爺多年,卻一直無所出,臣妾……臣妾對不起王爺”
王妃說著,聲音已經帶了幾分哽咽,鎮南王伸手,隔著小桌,握住了王妃,安撫她道:“好了,這也不是你的錯,不要自責,本王也沒有怪你的意思,隻是想著,子嗣之事,到底也是一樁大事,府裏如今隻有大丫頭和福寶兩個孩子,終究不妥”
作者有話說:
第78章 主動獻美
寒冷的冬日, 天空中飄著大朵大朵的綿白雪花,茂名居的內室裏,地龍燒的正旺, 屋子裏的溫度暖和和的讓人舒適, 窗邊的金蟾銅爐裏,鬆木香正在緩緩的燃燒著, 飄蕩出一縷縷嫋嫋的香煙。
鎮南王夫妻兩人, 對坐在軟塌上, 鎮南王寬厚粗糲的大手正握著王妃的纖長五指, 歲月的流逝雕琢, 曾經的纖纖玉手如今已經不再嫩滑細膩,而是變得皮膚鬆散, 布滿細紋。
成婚十餘載, 兩人還是頭一次如此鄭重其事的坐在一處,談起王府的子嗣大事來。
說著心急的話, 但鎮南王的臉上卻看不出絲毫著急的情緒, 倒是王妃,哪怕有著鎮南王的安撫安慰,哪怕她極力的讓自己保持著鎮靜, 可她的心裏, 卻依舊是慌亂的緊。
胸腔裏劇烈跳動著的心髒正在擾的她心神不寧, 坐立不安。
王爺說不是她的錯, 就真的不是她的錯了嗎?王爺讓她不用自責, 可是她怎麽會不在意, 不自責呢。
且不說她是王府正妃, 就是普通人家的宗婦主母, 哪家的婦人不需要承擔起生子的重任呢。
要知道, 七出之條的第二條,就是不能生育子女,不能做到傳宗接代的責任,更何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而七出之條的第一條,就是不孝。
無論從哪方麵來說,自己都不是一個合格的王妃,哪怕王爺因此休妻,世人亦是不會怪罪,她也無話可說。
這樣的境況下,王妃焉能不心慌啊。“王爺,臣妾……臣妾愧對王爺厚愛,府中隻這兩個孩子,是臣妾失職,是臣妾失職啊”
王妃一味的承認錯誤,眼淚不斷的湧出,卻是毫無建設性的意見,鎮南王皺眉,有些不喜她此刻的哭泣:“好了,你是王妃,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鎮南王脫口而出的話語裏帶著幾分明顯的不耐,王妃幾乎是瞬間就止住了哭泣,王爺不喜什麽,夫妻十餘載,她自然一清二楚,此番不過是忍耐不住罷了,她拿起手帕擦拭淚水,隻覺周身寒涼。
見王妃止住了眼淚,鎮南王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本王說了,不是你的錯,子嗣不豐,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也是本王考慮不周,現下隻大丫頭和福寶兩個,你平時多照應些,然他們畢竟不是嫡出子女,咱們王府,總是要有嫡出的子嗣的,關於這個,王妃怎麽想?”
鎮南王一臉問詢的樣子,看的王妃心情很亂,有那麽一瞬間,王妃甚至感覺到了害怕,她害怕鎮南王說出什麽讓她承受不起的話。
好在沒有,也不會有的,她是老王爺定下的,明媒正娶的王妃,夫妻這麽多年,除了子嗣一事,其他方麵王妃自認她沒有絲毫不妥之處。
穩住了心神,略略思考後,王妃開口道:“這麽些年,臣妾無時無刻不盼著有個自己的孩子,隻是一直不得願,臣妾的身體……也不知還能不能有這個機會了,臣妾想著,若不然,再給王爺抬上幾房妾氏……甭管誰生下孩子,臣妾抱養在身邊照看,記在臣妾名下,王爺覺得如何?”
鎮南王微微挑眉,他本以為王妃又會提起小蕭氏來,不曾想這次倒是通透了起來。
說實在的,鎮南王早就已經厭倦了小蕭氏,更是不喜蕭家反反複複的耍著小心思,若不是看在和王妃多年的情分上,小蕭氏早就被他趕出府去了。
如今王妃在蕭家一事上終於算是有了幾分進步,鎮南王很欣慰,他拍了拍王妃的手背,
讚賞道:“你能這樣想很好,子嗣之事,你也不必為難自己,不論是誰的孩子,這府中的子嗣,你都是他們的嫡母,他們將來自是要尊重孝敬於你的,妾氏的事情,王妃看著辦吧,隻要有了孩子,抱到王妃身邊,便是你的孩子,本王的嫡出子嗣,任誰也不能輕視了去”
鎮南王的話,也算是認可了王妃的做法。
王妃聽著,說不出究竟是不是該感到高興,隻是看著王爺滿意的眉眼,王妃心裏也是鬆了口氣,不自覺的,便也多了幾分歡喜。
子嗣之事,兩人也算有了基本的共識。
“陪本王下盤棋吧”鎮南王語氣輕鬆,突然有了和王妃對局的興致。
王妃自然是欣然允之,笑著開口道:“王爺棋藝高超,臣妾尚未開始,都已經預料到結局了”
“王妃過謙了,你的棋藝,在女子中,已然是高超的,本王還記得,當年新婚,你我對局,王妃也曾略勝一籌”鎮南王想起往事,不由笑道
王妃聞言一怔,若不是鎮南王提起,她都快忘了,自己還有過那樣的時光了……
是了,棋之一道,本就是她擅長的,隻是後來,倒是一點點的沒了當年的本事,卻是不想,王爺竟還記得……
王妃險些湧出淚光,她連忙收斂情緒,勉強笑道:“好些年的事情了,那時候臣妾年輕不懂事,不曾想,王爺倒是記得”
鎮南王自然是記得的,他的王妃,雖然不是絕頂美貌,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德言容功,亦是不俗,要不然,當年老鎮南王也不會相中蕭氏,給他聘做王妃。
“本王自是記得的,王妃從前,琴棋書畫,樣樣不差,隻是如今,倒是不比從前上心了”鎮南王說著,落下一子。
他依稀還記得,剛成婚時的王妃,羞澀美好,溫柔小意,雖然談不上多喜歡,倒也讓他滿意,兩人那時,也算纏綿悱惻,琴瑟和鳴。
重要的是,王妃大方得體,端莊賢淑,言行舉止都合乎一個王妃該有的典範。
數十年過去,如今的王妃,依舊算是一個合格的王妃,隻是如今,兩人之間的相處越發的淡薄了,王妃自身,也到底是遜色了許多……
“從前年紀小,難免喜歡爭強好勝”蕭王妃想起從前的自己,一朝成為王妃,自是想著處處都不輸於人,便逼著自己,樣樣出色,隻可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從管了這王府的中饋大權,就已經用去了她太多的精力,何況後院裏,還有那麽多的女人要平衡……
“如今年紀大了,可不就少了些閑情逸致”王妃淡笑著說道,顯然並不覺得自己的改變有什麽不好,她稍稍費了幾分心思,把手中的棋子下到了一個巧妙的位置。
鎮南王當即就發現了她的心思,反手落下同樣巧妙的一子,琴棋書畫那些,不管是本事才藝也好,還是閑情逸致的玩意也罷,拋開這些雜七雜八的,王妃於他,總是不同的,鎮南王如此想著,心念微動。
兩人說起從前,倒是多了幾分溫馨,王妃想到從前,也多了幾分談性,一盤棋很快下完。
雖然此番王妃也算盡力了,到底水平有限,結果自然還是鎮南王贏了,不過或許因著王妃用了幾分從前的勁頭,這盤棋,王妃下的用心用力,鎮南王自然也多了幾分趣味,下的高興,畢竟就算是贏,誰不喜歡更強的對手呢。
下棋過後,就到了晚膳的時間,這日的晚膳,鎮南王和王妃一起,就在茂名居裏用的,夫妻兩個,今日倒是難得的找回了幾分初時相處的情誼,氣氛旖旎,很是美好。
這日晚,鎮南王自然而然的準備留宿在茂名居裏,眼見著要休息的時候,王妃想著之前的談話,猶猶豫豫的,最後到底理智戰勝了情緒,硬下了心腸,命人把冬梅和冬月叫了進來。
看著鎮南王的心情不錯,王妃笑著上前,開口道:“王爺,臣妾身邊的幾個丫頭,冬梅和冬月正是花季,且姿色不俗,臣妾想著,不如今日,就讓她們之中的一人,侍候王爺可好?”:
眼見著王妃一臉笑意的過來侍候自己就寢,鎮南王難得的起了幾分憐惜之心,就在剛剛,他心裏還在想著王妃的好處,結果此刻,王妃這話一出口,鎮南王什麽心思都沒有了。
他怎麽也沒想到,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之下,他的王妃竟然說出了如此賢惠的話。
他不由斂目抬眼,已經看見了內室裏多出來的那兩個顏色嬌嫩的侍女,一個恬靜怡人,一個笑顏如花,此刻正眼巴巴的看著他,一副嬌羞又激動的模樣。
在看身旁的王妃,對自己那滿目關心,情意綿綿的虛情假意也是讓人可笑,鎮南王突然覺得索然無味了起來。
令婉欣喜的鼓掌, 福寶好棒尚未說完, 小家夥就站不住了,一個踉蹌著, 摔個屁蹲就坐了下來。
有了這個開端, 之後的日子裏,小福寶每日都要自己站起來一會,就算撐不住自己, 站起來一會就會摔倒也依舊樂此不疲的一遍遍起來, 坐下, 起來在摔倒。
隨著小家夥站立的時間越來越久, 燥熱的天氣也在一點點的褪去, 伴隨著兩場大雨落下, 夏天正式的結束了。
這個時候, 小福寶已經不再滿足隻是站了了, 他已經能踉踉蹌蹌的走上幾步了。
搖搖晃晃的樣子好像一個企鵝, 每每看的照看他的侍女既緊張又興奮的,小福寶的每一點進步看在令婉的眼裏,都格外的欣喜感動。
原來看著一個孩子長大,是這樣美好而有意義。
比起同齡的孩子,小福寶各個方麵的發育都要快人一步,為此令婉覺得,大概是自己懷孕的時候補充的營養起了作用,以及那些胎教方麵的功夫,都沒有白費。
然而看在鎮南王眼裏,這些都是應當應分的,他的孩子,就是天生的會比別人聰明伶俐,智高一等。
以及,因為令婉是個好的,所以她生出的孩子,便也格外不同,更會覺得,小福寶本身就是生而不凡,注定是個與眾不同,快人一步的優秀孩子。
令婉不願打擊他的自信,也更喜歡他那歸結於小福寶生而不凡,福氣滿滿本就不同尋常的論調,倒也不會多說什麽。
很快,外麵刮起了涼爽的秋風,南地的糧食也開始了大規模的收獲,今年又是一個好年頭,南地依舊糧食倉實,百姓富裕,商貿往來,絡繹不絕。
軍隊更是一派嚴明,去年打了幾場仗後,士兵們的麵貌更是肅然一新,平日的訓練裏也更多了幾分刻苦和血性。
和南地的欣欣向榮不同,朝廷那邊,先是江西盜匪橫行,後是北方洪澇之災,緩解之後又催生瘟疫,好不容易這些事情眼看著快消停了下來,偏偏今年又出現了大規模的科舉舞弊,弄得朝廷上下,一片風聲鶴唳。
昌德帝更是年紀輕輕的,就被氣病了兩場,連累的太醫院上下,也搭進去了不少的人。
朝廷不安,百姓就更是疾苦,總之,除了南地這邊尚且無甚影響還是一片樂土外,今年朝廷內外,可謂動蕩不安。
入冬後,南地很快就飄起了第一場雪花,前院裏,鎮南王剛剛吩咐下去一幹事等,披著大氅正要往出走的時候,收到了侍衛快馬加鞭的送上來的京城信件。
鎮南王接過書信,脫了大氅,重新坐了回去,信是遠在京城中的老王妃寄過來的,信中問候了鎮南王的身體,南地的生息,再有就是熱烈的表達了對小福寶的喜愛之情了。
上一次,鎮南王給太妃去信的時候,還是小福寶剛剛會獨自邁著步子簡單的走兩步的時候,那時候鎮南王特意著人畫了兩張福寶的畫像過去,令婉還親筆寫了一封兒子的趣事,被鎮南王附帶在信中,不遠萬裏的送到了京城王府裏。
老王妃接到關於孫兒的信後,喜得跑到老鎮南王設在京城王府的靈堂裏直接哭了一場,出來的時候便命人準備了一箱箱的玩具衣服等等。
這次信中,老王妃便說了這些,她給小孫兒準備的各色東西,都已經讓人運了過來,但路途遙遠,肯定是要比信件晚上一些到的。
老王妃的信中,無非就是這些家長裏短的瑣碎事情,對於朝廷朝政上的那些事情,隻字未提。
隻不過在信上,透過老王妃說的那些誰家哪天辦了什麽宴席,她在宴會上見到了誰家的後輩,哪家的小姐嫁給了哪家的故人,誰家的府裏生了下一代這些瑣碎小事中,鎮南王還是能粗淺的了解到一些朝廷世家間爭鬥起伏的情況。
看完了信,鎮南王眼神深遠,看著京城的方向遙遙的望了一會,嘴角緩緩的,緩緩的露出一個很難讓人看的懂的玩味笑容來。
走出前院後,鎮南王去了王妃的茂名居。
茂名居裏,王妃捧著手爐,也在讀信,信是蕭家送進來的,蕭王妃的母親所寫,信上的內容無非是那些老生常談的問題,催著王妃早日生個孩子出來,如果自己實在生不出來,幹脆找個女人來生。
和蕭家一直千方百計的撮合著王妃讓小蕭氏得寵生子不同,王妃的母親則是建議王妃隨便找個什麽女人都好,哪怕是她身邊的丫頭呢,
賤籍自有賤籍的好處,隻要能生下兒子,她就可以想辦法去母留子了,到時候把孩子抱在自己的身邊從小養著,還怕孩子和自己不親不成,隻要從小養在自己身邊的,和親生的也沒什麽區別。
有了孩子,王妃的位置自然就會更穩固了,隻要那孩子認蕭家這個外家,有沒有蕭家的血液又有什麽關係,也隻有這樣,王妃自己家這一脈在蕭家的地位也才會更穩固。
比起蕭家人的那些血脈延綿的想法,王妃母親明顯更注重自己和女兒的利益。
王妃看了信,卻是微微皺眉,對於母親的心思,她雖然理解,卻頗有幾分不讚同,若是有可能,她還是更傾向養個有蕭家血脈的孩子的。
除了催她趕快養個兒子以外,王妃的母親還提到了家中四房的一個庶女,如今不過十五歲,正值婚期,不知道怎麽弄得,竟是被京城文昌侯府的一位嫡出公子給看上眼了,不願千裏的過來求娶。
蕭家人自然動心,嫁出一個庶女而已,就能和京城侯爵做姻親,再沒有比這更賺的事情了,然而王妃的母親對此卻是有些憂心,因為她聽說,鎮南王府和文昌侯府,是經年的老對頭了,
蕭家已經有王妃了,況且他們本就是紮根南地的世家,如今卻又要千裏迢迢的嫁個女兒給京城的文昌侯府,哪怕隻是個區區庶女,也難免讓人覺得心思不純。
很難說鎮南王會不會因此不滿,家裏人根本就沒打算把這件事和身為鎮南王妃的女兒商量,直接就做了主。王妃母親此番更是偷偷透露給王妃知道的。
看到這些,蕭王妃心底不由劃過幾分鈍痛,險些掉了眼淚“還是母親最疼我”
王妃拿著信件,喃喃自語,心下多少有些對蕭家失望,然而再失望,那也是她的家族啊。
她的情緒尚且來不及放縱,便聽到下人來報,鎮南王過來了。
王妃連忙放起信件,收斂了情緒,起身去迎接鎮南王。
“冬雪,去上熱茶,外麵天氣冷,王爺怎麽冒雪過來了,怎麽也沒讓人抬了轎攆”王妃一見鎮南王,連忙說道,邊說邊幫其脫下澆滿雪花的大氅,
“不過是下點雪罷了,不礙事”鎮南王不甚在意的說著,沒等王妃,直接進了內室坐了下來。
門口處,王妃剛剛收拾好大氅上的雪花,把大氅掛了起來,內室裏,冬雪已然上好了熱茶,鎮南王正端著茶水抿了一口。
喝了口熱茶後,鎮南王對著王妃的方向開口:“好了,交給下人們忙活吧,王妃過來坐”
王妃聞言,聽話的走進來坐下。還不等她開口說話,鎮南王已經開口:“本王剛剛收到了母後的來信,母後在信上很是關心福寶,長安那孩子不提也罷,說起來,福寶也算是本王的長子了,這麽多年,王府也就僅得了這麽幾個孩子,也難怪母後對福寶掛懷”
王妃聽著鎮南王的話,放在身前的雙手不由握緊,心裏更是已經不知是何滋味了,她勉強的露出一絲笑意,開口道:“福寶那孩子招人喜歡,若是母後見了定然喜歡的不得了”
鎮南王聞言微頓,隨即開口,聽不出什麽情緒的說道:“福寶雖好,隻他一個,到底單薄了些,況且福寶並非嫡子,縱使那孩子再好,也比不得嫡子重要……”鎮南王說著,看向王妃,眼神晦暗,很難讓人窺見他到底是個什麽意思。
王妃心中一顫,隱隱心慌,她微微苦笑,隨即一臉愧疚的說道:“都是臣妾不好,嫁給王爺多年,卻一直無所出,臣妾……臣妾對不起王爺”
王妃說著,聲音已經帶了幾分哽咽,鎮南王伸手,隔著小桌,握住了王妃,安撫她道:“好了,這也不是你的錯,不要自責,本王也沒有怪你的意思,隻是想著,子嗣之事,到底也是一樁大事,府裏如今隻有大丫頭和福寶兩個孩子,終究不妥”
作者有話說:
第78章 主動獻美
寒冷的冬日, 天空中飄著大朵大朵的綿白雪花,茂名居的內室裏,地龍燒的正旺, 屋子裏的溫度暖和和的讓人舒適, 窗邊的金蟾銅爐裏,鬆木香正在緩緩的燃燒著, 飄蕩出一縷縷嫋嫋的香煙。
鎮南王夫妻兩人, 對坐在軟塌上, 鎮南王寬厚粗糲的大手正握著王妃的纖長五指, 歲月的流逝雕琢, 曾經的纖纖玉手如今已經不再嫩滑細膩,而是變得皮膚鬆散, 布滿細紋。
成婚十餘載, 兩人還是頭一次如此鄭重其事的坐在一處,談起王府的子嗣大事來。
說著心急的話, 但鎮南王的臉上卻看不出絲毫著急的情緒, 倒是王妃,哪怕有著鎮南王的安撫安慰,哪怕她極力的讓自己保持著鎮靜, 可她的心裏, 卻依舊是慌亂的緊。
胸腔裏劇烈跳動著的心髒正在擾的她心神不寧, 坐立不安。
王爺說不是她的錯, 就真的不是她的錯了嗎?王爺讓她不用自責, 可是她怎麽會不在意, 不自責呢。
且不說她是王府正妃, 就是普通人家的宗婦主母, 哪家的婦人不需要承擔起生子的重任呢。
要知道, 七出之條的第二條,就是不能生育子女,不能做到傳宗接代的責任,更何況,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而七出之條的第一條,就是不孝。
無論從哪方麵來說,自己都不是一個合格的王妃,哪怕王爺因此休妻,世人亦是不會怪罪,她也無話可說。
這樣的境況下,王妃焉能不心慌啊。“王爺,臣妾……臣妾愧對王爺厚愛,府中隻這兩個孩子,是臣妾失職,是臣妾失職啊”
王妃一味的承認錯誤,眼淚不斷的湧出,卻是毫無建設性的意見,鎮南王皺眉,有些不喜她此刻的哭泣:“好了,你是王妃,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鎮南王脫口而出的話語裏帶著幾分明顯的不耐,王妃幾乎是瞬間就止住了哭泣,王爺不喜什麽,夫妻十餘載,她自然一清二楚,此番不過是忍耐不住罷了,她拿起手帕擦拭淚水,隻覺周身寒涼。
見王妃止住了眼淚,鎮南王這才不緊不慢的說道:“本王說了,不是你的錯,子嗣不豐,不是你一個人的責任。也是本王考慮不周,現下隻大丫頭和福寶兩個,你平時多照應些,然他們畢竟不是嫡出子女,咱們王府,總是要有嫡出的子嗣的,關於這個,王妃怎麽想?”
鎮南王一臉問詢的樣子,看的王妃心情很亂,有那麽一瞬間,王妃甚至感覺到了害怕,她害怕鎮南王說出什麽讓她承受不起的話。
好在沒有,也不會有的,她是老王爺定下的,明媒正娶的王妃,夫妻這麽多年,除了子嗣一事,其他方麵王妃自認她沒有絲毫不妥之處。
穩住了心神,略略思考後,王妃開口道:“這麽些年,臣妾無時無刻不盼著有個自己的孩子,隻是一直不得願,臣妾的身體……也不知還能不能有這個機會了,臣妾想著,若不然,再給王爺抬上幾房妾氏……甭管誰生下孩子,臣妾抱養在身邊照看,記在臣妾名下,王爺覺得如何?”
鎮南王微微挑眉,他本以為王妃又會提起小蕭氏來,不曾想這次倒是通透了起來。
說實在的,鎮南王早就已經厭倦了小蕭氏,更是不喜蕭家反反複複的耍著小心思,若不是看在和王妃多年的情分上,小蕭氏早就被他趕出府去了。
如今王妃在蕭家一事上終於算是有了幾分進步,鎮南王很欣慰,他拍了拍王妃的手背,
讚賞道:“你能這樣想很好,子嗣之事,你也不必為難自己,不論是誰的孩子,這府中的子嗣,你都是他們的嫡母,他們將來自是要尊重孝敬於你的,妾氏的事情,王妃看著辦吧,隻要有了孩子,抱到王妃身邊,便是你的孩子,本王的嫡出子嗣,任誰也不能輕視了去”
鎮南王的話,也算是認可了王妃的做法。
王妃聽著,說不出究竟是不是該感到高興,隻是看著王爺滿意的眉眼,王妃心裏也是鬆了口氣,不自覺的,便也多了幾分歡喜。
子嗣之事,兩人也算有了基本的共識。
“陪本王下盤棋吧”鎮南王語氣輕鬆,突然有了和王妃對局的興致。
王妃自然是欣然允之,笑著開口道:“王爺棋藝高超,臣妾尚未開始,都已經預料到結局了”
“王妃過謙了,你的棋藝,在女子中,已然是高超的,本王還記得,當年新婚,你我對局,王妃也曾略勝一籌”鎮南王想起往事,不由笑道
王妃聞言一怔,若不是鎮南王提起,她都快忘了,自己還有過那樣的時光了……
是了,棋之一道,本就是她擅長的,隻是後來,倒是一點點的沒了當年的本事,卻是不想,王爺竟還記得……
王妃險些湧出淚光,她連忙收斂情緒,勉強笑道:“好些年的事情了,那時候臣妾年輕不懂事,不曾想,王爺倒是記得”
鎮南王自然是記得的,他的王妃,雖然不是絕頂美貌,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德言容功,亦是不俗,要不然,當年老鎮南王也不會相中蕭氏,給他聘做王妃。
“本王自是記得的,王妃從前,琴棋書畫,樣樣不差,隻是如今,倒是不比從前上心了”鎮南王說著,落下一子。
他依稀還記得,剛成婚時的王妃,羞澀美好,溫柔小意,雖然談不上多喜歡,倒也讓他滿意,兩人那時,也算纏綿悱惻,琴瑟和鳴。
重要的是,王妃大方得體,端莊賢淑,言行舉止都合乎一個王妃該有的典範。
數十年過去,如今的王妃,依舊算是一個合格的王妃,隻是如今,兩人之間的相處越發的淡薄了,王妃自身,也到底是遜色了許多……
“從前年紀小,難免喜歡爭強好勝”蕭王妃想起從前的自己,一朝成為王妃,自是想著處處都不輸於人,便逼著自己,樣樣出色,隻可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從管了這王府的中饋大權,就已經用去了她太多的精力,何況後院裏,還有那麽多的女人要平衡……
“如今年紀大了,可不就少了些閑情逸致”王妃淡笑著說道,顯然並不覺得自己的改變有什麽不好,她稍稍費了幾分心思,把手中的棋子下到了一個巧妙的位置。
鎮南王當即就發現了她的心思,反手落下同樣巧妙的一子,琴棋書畫那些,不管是本事才藝也好,還是閑情逸致的玩意也罷,拋開這些雜七雜八的,王妃於他,總是不同的,鎮南王如此想著,心念微動。
兩人說起從前,倒是多了幾分溫馨,王妃想到從前,也多了幾分談性,一盤棋很快下完。
雖然此番王妃也算盡力了,到底水平有限,結果自然還是鎮南王贏了,不過或許因著王妃用了幾分從前的勁頭,這盤棋,王妃下的用心用力,鎮南王自然也多了幾分趣味,下的高興,畢竟就算是贏,誰不喜歡更強的對手呢。
下棋過後,就到了晚膳的時間,這日的晚膳,鎮南王和王妃一起,就在茂名居裏用的,夫妻兩個,今日倒是難得的找回了幾分初時相處的情誼,氣氛旖旎,很是美好。
這日晚,鎮南王自然而然的準備留宿在茂名居裏,眼見著要休息的時候,王妃想著之前的談話,猶猶豫豫的,最後到底理智戰勝了情緒,硬下了心腸,命人把冬梅和冬月叫了進來。
看著鎮南王的心情不錯,王妃笑著上前,開口道:“王爺,臣妾身邊的幾個丫頭,冬梅和冬月正是花季,且姿色不俗,臣妾想著,不如今日,就讓她們之中的一人,侍候王爺可好?”:
眼見著王妃一臉笑意的過來侍候自己就寢,鎮南王難得的起了幾分憐惜之心,就在剛剛,他心裏還在想著王妃的好處,結果此刻,王妃這話一出口,鎮南王什麽心思都沒有了。
他怎麽也沒想到,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之下,他的王妃竟然說出了如此賢惠的話。
他不由斂目抬眼,已經看見了內室裏多出來的那兩個顏色嬌嫩的侍女,一個恬靜怡人,一個笑顏如花,此刻正眼巴巴的看著他,一副嬌羞又激動的模樣。
在看身旁的王妃,對自己那滿目關心,情意綿綿的虛情假意也是讓人可笑,鎮南王突然覺得索然無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