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就是這麽幾天的遊玩,小家夥竟然連續遭遇了兩波刺殺,安哥和福寶兩個,先後受傷,一個手臂中了一箭,一個傷了腹部,險些喪命。
消息傳開,整個京城一片嘩然,鎮南王更是怒氣滔天,親自提劍去了京兆府,讓人務必給他一個說法,皇宮內院也都被驚動了,宮中的一半禦醫一時之間全被緊急調往王府,鎮南王膝下一共就有二子,如今全都出事,震怒情況可想而知……
金鑾殿上,鎮南王哭求聖上做主,要將幕後凶手碎屍萬段。
本以為不過是小孩受傷罷了,卻不想,一時之間,因為此事,朝局震蕩,京城中的氣氛詭異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天過去,安哥的傷勢已然穩定,進入了修養期,可福寶卻依舊昏迷不醒,情況危急。
最讓人氣憤的則是,大片的搜查,幕後的凶手卻沒個著落,就連有用的信息都沒有。
鎮南王整日裏黑著臉,到了第六天,京中之人突然發現,城外居然來了十萬大軍,他們裝備精煉,陣勢滔天,訓練有素的紮營在了城外,
眾人這才恍然,鎮南王竟然不管不顧的從南地緊急調來了十萬兵士。
那可是十萬大軍啊,竟然就這麽不管不顧的湧進了京城外,一時之間,朝臣嘩然,聲討鎮南王之聲不絕於耳。
金鑾殿上,就連皇上也是怒聲質問,然而鎮南王絲毫不懼,隻一句,要把傷了他愛子的凶手碎屍萬段,就這麽一個擲地有聲的理由,讓整個朝野之上,無人能奈何他。
要知道如今正值年底,各路將軍並不在京中,如今整個京城的軍事力量,都不及鎮南王的十分之一,絕對的武力麵前,人人怵之。
整個京中,氣氛徒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已經有朝臣背地裏罵著鎮南王狼子野心了,就連皇家,也似乎認定鎮南王是在借機想要造反,然而十萬大軍壓境之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就是昌德帝,再麵對鎮南王的時候,也不敢頤氣指使,大呼小叫了,而隻能順著他,盡可能的想辦法讓其不要輕舉妄動。
鎮南王雖然手握大軍,人人都在心中思量他是否有造反之心,但鎮南王行事卻無任何不妥之處,他隻是一個受傷的老父親,十萬大軍進京,為的不過是抓住傷他兒子的凶手而已。
這說法不管大家信與不信,一時之間,傷害福寶的背後之人都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天大惡人。
京城中波雲詭異,氣氛緊張,而南地這邊,卻是安居樂意的平常景象。
鎮南王暗中調遣的那十萬大軍,都是他最忠實的軍隊力量,這些人本來就不在南地駐紮,而是分散在南地附近的各個地方,他們中的好些將領,都是跟著鎮南王戰場上廝殺出來的平民出身,不但和京中無甚關聯。
就連南地這邊的名門大戶,也都少有接觸。是以,京中風起雲湧,南地這邊確隻有少數鎮南王的幾個謀士和主要下屬才略有消息。
其他人,包括鎮南王府的後院,大家都沒甚音信。
此時的令婉更是不知道,她的福寶在京城中已經昏迷不醒好些天了。
作者有話說:
第108章 便宜弟弟
玲瓏館, 令婉百無聊賴的讀著一本遊記,心思卻早就飄遠了。
南地今早起便下起了大雪,如今天都黑了, 外麵的雪花還在飄飄灑灑的沒個停歇的樣子, 從窗扇往外看去,月光下白茫茫的一片亮閃閃的, 景色倒是稱得上一句漂亮, 可冷意也是足足的, 讓人連門都不想出去一步。
“也不知道京城那邊的天氣如何, 那邊寒冷, 隻怕比這更大的雪也是有的,福寶那孩子一向不知冷, 不知道他身邊照顧的人有沒有適時的給他加衣, 京城天寒地凍的,若是萬一染了風寒, 就有的罪受了……”令婉目光也沒個聚焦, 屋子裏隻有春草和秋葉在,她竟自喃喃的說著。
春草和秋葉對看了一眼,都知道主子這是牽掛著少爺呢, 春草當先笑著接話道:“庶妃放心, 福寶少爺身邊那麽多人侍候著呢, 總有機靈的, 萬不能疏忽了的, 庶妃您這就是太過思念少爺了, 倒是白白的生出了擔憂來”
“是呀, 主子, 福寶少爺身邊侍候著的都是經年的老人了, 一定能把小少爺照顧的好好的”秋葉也說道
令婉聞言歎了口氣:“你們說的對,隻是我這心啊,偏偏都是思念,總想著福寶好不好,你說往常他就在我身邊待著,我也生不成這許多擔憂來,如今這一走遠了,真是什麽都想出來了”
果然她到底也是個俗人,老母親的一顆心真真是全掛在兒子身上了。
“庶妃您這是慈母心腸,您放心,福寶小少爺有王爺在身邊,還有侍從們照顧著,定是穩穩當當出不了一點差錯的”
主仆幾人正說著惦念福寶的話,便有小丫頭進來稟告,說是前院的小廝送過來一封信。
令婉的第一反應就是王爺的信,迫不及待的讓人趕緊送進來,春草親自去取回了信件,拿到令婉的麵前。
結果令婉剛一看到信封上的來處,便皺起了眉頭,這信竟是從鄉城送過來的,頓時,令婉連拆信的念頭都升不起來了。
自從她成為王府的庶妃後,家裏想法設法的聯係她,後麵因著她根本不回信也就沒了音訊,後麵福寶出生,她在王府頗得寵愛的消息慢慢傳出後。
家裏這麽些年,哪怕她從不曾回上一封信,有個隻言片語的,卻依舊還是沒斷了聯係。
可真是……從未停止的想要攀關係啊,令婉不愉的把信封扔在了桌子上,一副懶得打開的架勢。
“庶妃,您真的不要打開看一看嗎?”秋葉見她興致不高,輕輕出聲,哄著她道:“全當看個熱鬧了,奴婢幫你拆開,庶妃你多少看上兩眼,反正現在閑著沒什麽事,權當消遣了”
秋葉說著話,竟自打開了信封,剛一打開,就露出了裏麵的一張明晃晃的銀票來,是張一千兩的麵額。
秋葉驚呼:“這,怎麽還送了銀票進來,庶妃您看!”拿起銀票,秋葉把其遞到令婉跟前。
令婉不由皺眉,接過銀票的同時,也把桌子上的信件拿在了手裏。
隻看了個開頭,令婉就明白了,嘴角挑起弧度,露出個笑來,合著這封信倒不是令父和繼母寄過來的,而是她那個便宜弟弟的手筆,難怪還多出了一張銀票來。
當年繼母之所以會動了把自己賣出去的主意,就是為了給便宜弟弟謀得一個書院的名額,後來自己被送進了王府,便宜弟弟也有了去書院學習的資格。
這些年,令婉雖然不想知道家裏的情況,但架不住時時都有人給她透露,說起來,她那個弟弟令祁言確實是個有才華,夠努力的,他在書院一直學習很好,三年前更是已經考取了舉人功名。
比起自己那對無良的父母,這個弟弟對令婉一直心懷愧疚,覺的都是因為自己,才讓姐姐被母親送人的,之前令祁言中舉之後就給令婉寫過信,話裏話外都是自己如今出息了,想要替令婉撐腰的意思,
但在令婉看來,便宜弟弟和自己那對父母沒什麽兩樣,都是一丘之貉,想攀關係的,一個剛考出點功名以後還不知道怎麽樣的小舉人罷了,替鎮南王府的庶妃撐腰,說出去都好笑。
沒準是誰給誰撐腰呢,是以,令婉同樣沒有給過回音,倒是不想三年過去了,令祁言這人竟然還來聯係自己,信中還放了張銀票。
鑒於銀票的緣故,令婉也確實沒什麽事,便一字一句的看起了令祁言的信件來,發現他言辭還挺誠懇,信上照例表達了他對當年事件的愧疚之情。
然後又大致說了一番自己的境況,便宜弟弟如今竟然已經混到一府知州的位置了,這倒是讓令婉挺出乎意料的,他本就年輕,家裏也沒什麽背景,入仕短短三年就能混到一府知州的位置,看來還是有些本事的。
信件的最後,則是簡單的詢問了一番令婉如今的情況,言語之中依舊是曾經的意思,他已然有所成就,當初靠著姐姐被賣才換來的讀書名額,如今學有所成,隻要姐姐有需要,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得不說,一番話說的是既陳懇又漂亮,還是很能博得人好感的。
別管真假,多少讓人有所觸動,信件看罷,令婉當即命人去拿紙筆,再怎麽說也是收了人家一千兩的銀票呢,也不能悄無聲息的就收了不是。
“庶妃,紙筆拿過來了”春草遞上紙筆,令婉斟酌再三,寫了一封簡潔利落的回信,對方話說的漂亮,令婉回的也客氣。
她表示自己一切都好,無需惦念更不需要弟弟自責,知道他前途大好,當姐姐的也為他高興,當初的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如今大家都有好結果,也算是值得了。
最後,令婉表示自己不缺銀錢,不過還是謝謝弟弟的好意。
信件寫畢,令婉讓春草去庫房找了塊上好的玉佩出來,價值不菲,遠高於一千兩銀票的價值。
信件裝好的同時,令婉交代人回頭帶上玉佩一起,一道送走。
這封回信,更像是一種禮儀往來,客套有禮,信中令婉也沒說什麽多餘的話,她的意思表達的明確,不怪罪也不需要幫忙。
不過這次她沒有了無音訊的冷處理,到底還是寫了一封回信過去,也算是對這些年關係的一種修複緩和了,想來對方也能明白的她的意思。
至於今後如何,還要不要有所來往,那就以後再說吧。
福寶漸大,令婉偶爾也會想起娘家來,當初無人,她不聯係也是為了少些麻煩,不想給福寶多出累贅來,不過如今出個知州,沒準哪天也能算個助力。
隻要對方不是心懷否側,但凡也有可取之處,令婉不介意重新走動起來。
人性本質,趨利避害,這時代本就講究家族門閥,隻要便宜弟弟真是個值得的可交之人,對福寶和她來說,都是幸事一樁。
此時的令婉並不知道,她這一份信,在後來的日子裏確實發揮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同一個深夜,收信,寫信的人不止令婉一個,張側妃那裏,也收來了一封來自京城的信件,信裏,侯府答應幫她除掉她想除掉的人,但是確也警告了她一番,表示這是最後一次幫她,同時讓她安分守己,趕緊懷孕生子。
南地這邊一片寂靜,另外一邊的京城,鎮南王卻正帶著京兆府的一眾侍衛,走家串巷,好一頓翻騰搜查。
福寶重傷昏迷已經過去了六天時間,六天了,小家夥終於有了蘇醒的跡象。
與此同時,六天過去,鎮南王也終於找到了傷害他兒子的一些線索了。
南地十萬的大軍還在京都城外的空地上駐守,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伴隨著每日的炊煙嫋嫋,光是糧食的消耗,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京城中,人人惶恐,生怕哪日鎮南王一聲令下,那些人便衝進城來,不知道幹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血腥行徑。
如今不僅僅是朝中官員膽戰心驚,就連京中百姓們也都議論紛紛。不過鎮南王在民間威望倒是很高,百姓們都相信世代忠良的鎮南王府不會做那亂臣賊子的勾當。
鎮南王也當眾表示,他所做一切不過是想為愛子討個公道,他已四十高齡,膝下如今不過兩子,全在京城受傷,憤怒之下,這才舉止出格,一時之間,倒也不是不能讓人理解。
而且,鎮南王還是很守規矩的,雖然他膽大包天的私自調兵進了京城,卻也隻是一時受了打擊的衝動之舉,沒有皇帝的命令,他表示,是絕對不會讓大軍破城而入的。
眾人盡可放心。
他的士兵就在城外安營紮寨,井然有序,不犯分毫,而他本人,則是在京城內,帶著京中的各處軍事力量,各種搜查走訪,擾的一眾官員,不得安生,暗自惶恐。
就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當大家都以為會有什麽風起雲湧,了不得的大陰謀的時候。
卻不想,鎮南王最後查來查去,竟然查出來的是自己的家務事!
第109章 多年冤屈
金鑾殿上, 鎮南王一臉複雜的拿出了三封信件,讓人呈給昌德帝,這三封信, 都是出自鎮南王的側妃張氏的手筆。
上麵的內容, 無一例外的,都有謀害鎮南王大兒子福寶的授意, 而張氏, 出自功勳世家的威遠候府, 是當初昌德帝親自聖旨賜婚, 不遠萬裏嫁到南地有品階的側妃娘娘。
“老臣萬萬沒有想到, 這事查到最後,竟是查到了微臣自家的身上, 側妃張氏, 心腸歹毒,蓄意謀害我孩兒, 這樣的婦人, 微臣是萬萬不敢在留在府中了,還請皇上給微臣做主”鎮南王一臉悲痛的開口。
將自家的醜事攤在眾朝臣的麵前,鎮南王一副難堪的模樣。
昌德帝的臉色卻也並不好看, 張氏乃是他親自下旨賜婚的人, 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情, 豈不是說明他有識人不清的責任, 此事, 何止鎮南王難堪, 他也麵上無光,
更重要的是, 張氏出自威遠侯府, 她做出這樣狠辣,不堪婦德的事情,昌德帝的目光不由望向威遠候的方向,侯府顏麵何存?
但這些都還不是最讓人頭疼的,最頭疼的是自己手上這三封信涉及到的三家人,威遠候府,李家,以及謝家,這都是他的重臣,也不知,動手的到底是這幾家的哪家?
“張氏心思歹毒,如此婦人自然配不上王爺的側妃之位,既然當初是朕下旨賜婚,如今朕便收回聖旨,允王爺你自行休棄如何!”昌德帝沉吟後開口。
下首的威遠候,滿麵汗珠,撲騰跪地,卻並未言語。
鎮南王的那三封信已然在大殿上公之於眾,這件事上,威遠候府不占道理不說,還很有可能陷入謀害王府子嗣的罪名上去,威遠候此刻,心下惶惶,正在絞盡腦汁的想著應對之法。
同樣惶恐的又何止侯府一家,李謝兩家亦在心中暗歎,那樣私密的信件怎麽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到了鎮南王的手裏。
李家的當家人更是出列跪地,對著昌德帝高喊:“張氏該休,皇上,王爺,微臣隻是收到了一封家書而已,老臣也不曾想到上麵是那樣的內容啊,臣對天發誓,微臣對張氏行徑很是不讚同,並未作出任何有傷王府大公子的舉動啊!王爺明鑒,皇上明鑒啊”
眼見李家以及當先喊起了冤,謝家又怎麽會落後,亦是有人站了出來,表示自家和鎮南王側妃張氏不過泛泛之交,誰也沒想到會收到那樣的信件,他們更是不可能去重傷王府公子,他們家是清清白白的。
悲淒喊冤的同時,謝家人更是後悔,當初沒有把信件銷毀,為的是哪天沒準可以以此要挾別人,卻不想,如今自家倒是被這一封信牽連,簡直是得不償失。
“僅憑幾封信件,本王自是不會相信是兩位大人謀害吾兒,這些信件隻為讓人知道,張氏心思,如此,既得皇上恩準,臣萬萬不敢在留張氏於我王府”鎮南王開口,當即宣布休棄側妃張氏,待他返回南地後便會把人送回京城,重歸侯府。
說完了這個,鎮南王便一改剛才的淒惶神色,當眾對威遠候府,李家以及謝家發難。
你說你們沒動手?證據呢?
消息傳開,整個京城一片嘩然,鎮南王更是怒氣滔天,親自提劍去了京兆府,讓人務必給他一個說法,皇宮內院也都被驚動了,宮中的一半禦醫一時之間全被緊急調往王府,鎮南王膝下一共就有二子,如今全都出事,震怒情況可想而知……
金鑾殿上,鎮南王哭求聖上做主,要將幕後凶手碎屍萬段。
本以為不過是小孩受傷罷了,卻不想,一時之間,因為此事,朝局震蕩,京城中的氣氛詭異的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天過去,安哥的傷勢已然穩定,進入了修養期,可福寶卻依舊昏迷不醒,情況危急。
最讓人氣憤的則是,大片的搜查,幕後的凶手卻沒個著落,就連有用的信息都沒有。
鎮南王整日裏黑著臉,到了第六天,京中之人突然發現,城外居然來了十萬大軍,他們裝備精煉,陣勢滔天,訓練有素的紮營在了城外,
眾人這才恍然,鎮南王竟然不管不顧的從南地緊急調來了十萬兵士。
那可是十萬大軍啊,竟然就這麽不管不顧的湧進了京城外,一時之間,朝臣嘩然,聲討鎮南王之聲不絕於耳。
金鑾殿上,就連皇上也是怒聲質問,然而鎮南王絲毫不懼,隻一句,要把傷了他愛子的凶手碎屍萬段,就這麽一個擲地有聲的理由,讓整個朝野之上,無人能奈何他。
要知道如今正值年底,各路將軍並不在京中,如今整個京城的軍事力量,都不及鎮南王的十分之一,絕對的武力麵前,人人怵之。
整個京中,氣氛徒變,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已經有朝臣背地裏罵著鎮南王狼子野心了,就連皇家,也似乎認定鎮南王是在借機想要造反,然而十萬大軍壓境之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就是昌德帝,再麵對鎮南王的時候,也不敢頤氣指使,大呼小叫了,而隻能順著他,盡可能的想辦法讓其不要輕舉妄動。
鎮南王雖然手握大軍,人人都在心中思量他是否有造反之心,但鎮南王行事卻無任何不妥之處,他隻是一個受傷的老父親,十萬大軍進京,為的不過是抓住傷他兒子的凶手而已。
這說法不管大家信與不信,一時之間,傷害福寶的背後之人都成了人人得而誅之的天大惡人。
京城中波雲詭異,氣氛緊張,而南地這邊,卻是安居樂意的平常景象。
鎮南王暗中調遣的那十萬大軍,都是他最忠實的軍隊力量,這些人本來就不在南地駐紮,而是分散在南地附近的各個地方,他們中的好些將領,都是跟著鎮南王戰場上廝殺出來的平民出身,不但和京中無甚關聯。
就連南地這邊的名門大戶,也都少有接觸。是以,京中風起雲湧,南地這邊確隻有少數鎮南王的幾個謀士和主要下屬才略有消息。
其他人,包括鎮南王府的後院,大家都沒甚音信。
此時的令婉更是不知道,她的福寶在京城中已經昏迷不醒好些天了。
作者有話說:
第108章 便宜弟弟
玲瓏館, 令婉百無聊賴的讀著一本遊記,心思卻早就飄遠了。
南地今早起便下起了大雪,如今天都黑了, 外麵的雪花還在飄飄灑灑的沒個停歇的樣子, 從窗扇往外看去,月光下白茫茫的一片亮閃閃的, 景色倒是稱得上一句漂亮, 可冷意也是足足的, 讓人連門都不想出去一步。
“也不知道京城那邊的天氣如何, 那邊寒冷, 隻怕比這更大的雪也是有的,福寶那孩子一向不知冷, 不知道他身邊照顧的人有沒有適時的給他加衣, 京城天寒地凍的,若是萬一染了風寒, 就有的罪受了……”令婉目光也沒個聚焦, 屋子裏隻有春草和秋葉在,她竟自喃喃的說著。
春草和秋葉對看了一眼,都知道主子這是牽掛著少爺呢, 春草當先笑著接話道:“庶妃放心, 福寶少爺身邊那麽多人侍候著呢, 總有機靈的, 萬不能疏忽了的, 庶妃您這就是太過思念少爺了, 倒是白白的生出了擔憂來”
“是呀, 主子, 福寶少爺身邊侍候著的都是經年的老人了, 一定能把小少爺照顧的好好的”秋葉也說道
令婉聞言歎了口氣:“你們說的對,隻是我這心啊,偏偏都是思念,總想著福寶好不好,你說往常他就在我身邊待著,我也生不成這許多擔憂來,如今這一走遠了,真是什麽都想出來了”
果然她到底也是個俗人,老母親的一顆心真真是全掛在兒子身上了。
“庶妃您這是慈母心腸,您放心,福寶小少爺有王爺在身邊,還有侍從們照顧著,定是穩穩當當出不了一點差錯的”
主仆幾人正說著惦念福寶的話,便有小丫頭進來稟告,說是前院的小廝送過來一封信。
令婉的第一反應就是王爺的信,迫不及待的讓人趕緊送進來,春草親自去取回了信件,拿到令婉的麵前。
結果令婉剛一看到信封上的來處,便皺起了眉頭,這信竟是從鄉城送過來的,頓時,令婉連拆信的念頭都升不起來了。
自從她成為王府的庶妃後,家裏想法設法的聯係她,後麵因著她根本不回信也就沒了音訊,後麵福寶出生,她在王府頗得寵愛的消息慢慢傳出後。
家裏這麽些年,哪怕她從不曾回上一封信,有個隻言片語的,卻依舊還是沒斷了聯係。
可真是……從未停止的想要攀關係啊,令婉不愉的把信封扔在了桌子上,一副懶得打開的架勢。
“庶妃,您真的不要打開看一看嗎?”秋葉見她興致不高,輕輕出聲,哄著她道:“全當看個熱鬧了,奴婢幫你拆開,庶妃你多少看上兩眼,反正現在閑著沒什麽事,權當消遣了”
秋葉說著話,竟自打開了信封,剛一打開,就露出了裏麵的一張明晃晃的銀票來,是張一千兩的麵額。
秋葉驚呼:“這,怎麽還送了銀票進來,庶妃您看!”拿起銀票,秋葉把其遞到令婉跟前。
令婉不由皺眉,接過銀票的同時,也把桌子上的信件拿在了手裏。
隻看了個開頭,令婉就明白了,嘴角挑起弧度,露出個笑來,合著這封信倒不是令父和繼母寄過來的,而是她那個便宜弟弟的手筆,難怪還多出了一張銀票來。
當年繼母之所以會動了把自己賣出去的主意,就是為了給便宜弟弟謀得一個書院的名額,後來自己被送進了王府,便宜弟弟也有了去書院學習的資格。
這些年,令婉雖然不想知道家裏的情況,但架不住時時都有人給她透露,說起來,她那個弟弟令祁言確實是個有才華,夠努力的,他在書院一直學習很好,三年前更是已經考取了舉人功名。
比起自己那對無良的父母,這個弟弟對令婉一直心懷愧疚,覺的都是因為自己,才讓姐姐被母親送人的,之前令祁言中舉之後就給令婉寫過信,話裏話外都是自己如今出息了,想要替令婉撐腰的意思,
但在令婉看來,便宜弟弟和自己那對父母沒什麽兩樣,都是一丘之貉,想攀關係的,一個剛考出點功名以後還不知道怎麽樣的小舉人罷了,替鎮南王府的庶妃撐腰,說出去都好笑。
沒準是誰給誰撐腰呢,是以,令婉同樣沒有給過回音,倒是不想三年過去了,令祁言這人竟然還來聯係自己,信中還放了張銀票。
鑒於銀票的緣故,令婉也確實沒什麽事,便一字一句的看起了令祁言的信件來,發現他言辭還挺誠懇,信上照例表達了他對當年事件的愧疚之情。
然後又大致說了一番自己的境況,便宜弟弟如今竟然已經混到一府知州的位置了,這倒是讓令婉挺出乎意料的,他本就年輕,家裏也沒什麽背景,入仕短短三年就能混到一府知州的位置,看來還是有些本事的。
信件的最後,則是簡單的詢問了一番令婉如今的情況,言語之中依舊是曾經的意思,他已然有所成就,當初靠著姐姐被賣才換來的讀書名額,如今學有所成,隻要姐姐有需要,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不得不說,一番話說的是既陳懇又漂亮,還是很能博得人好感的。
別管真假,多少讓人有所觸動,信件看罷,令婉當即命人去拿紙筆,再怎麽說也是收了人家一千兩的銀票呢,也不能悄無聲息的就收了不是。
“庶妃,紙筆拿過來了”春草遞上紙筆,令婉斟酌再三,寫了一封簡潔利落的回信,對方話說的漂亮,令婉回的也客氣。
她表示自己一切都好,無需惦念更不需要弟弟自責,知道他前途大好,當姐姐的也為他高興,當初的事情過去了也就過去了,如今大家都有好結果,也算是值得了。
最後,令婉表示自己不缺銀錢,不過還是謝謝弟弟的好意。
信件寫畢,令婉讓春草去庫房找了塊上好的玉佩出來,價值不菲,遠高於一千兩銀票的價值。
信件裝好的同時,令婉交代人回頭帶上玉佩一起,一道送走。
這封回信,更像是一種禮儀往來,客套有禮,信中令婉也沒說什麽多餘的話,她的意思表達的明確,不怪罪也不需要幫忙。
不過這次她沒有了無音訊的冷處理,到底還是寫了一封回信過去,也算是對這些年關係的一種修複緩和了,想來對方也能明白的她的意思。
至於今後如何,還要不要有所來往,那就以後再說吧。
福寶漸大,令婉偶爾也會想起娘家來,當初無人,她不聯係也是為了少些麻煩,不想給福寶多出累贅來,不過如今出個知州,沒準哪天也能算個助力。
隻要對方不是心懷否側,但凡也有可取之處,令婉不介意重新走動起來。
人性本質,趨利避害,這時代本就講究家族門閥,隻要便宜弟弟真是個值得的可交之人,對福寶和她來說,都是幸事一樁。
此時的令婉並不知道,她這一份信,在後來的日子裏確實發揮出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
同一個深夜,收信,寫信的人不止令婉一個,張側妃那裏,也收來了一封來自京城的信件,信裏,侯府答應幫她除掉她想除掉的人,但是確也警告了她一番,表示這是最後一次幫她,同時讓她安分守己,趕緊懷孕生子。
南地這邊一片寂靜,另外一邊的京城,鎮南王卻正帶著京兆府的一眾侍衛,走家串巷,好一頓翻騰搜查。
福寶重傷昏迷已經過去了六天時間,六天了,小家夥終於有了蘇醒的跡象。
與此同時,六天過去,鎮南王也終於找到了傷害他兒子的一些線索了。
南地十萬的大軍還在京都城外的空地上駐守,遠遠望去,黑壓壓的一片,伴隨著每日的炊煙嫋嫋,光是糧食的消耗,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京城中,人人惶恐,生怕哪日鎮南王一聲令下,那些人便衝進城來,不知道幹出什麽大逆不道的血腥行徑。
如今不僅僅是朝中官員膽戰心驚,就連京中百姓們也都議論紛紛。不過鎮南王在民間威望倒是很高,百姓們都相信世代忠良的鎮南王府不會做那亂臣賊子的勾當。
鎮南王也當眾表示,他所做一切不過是想為愛子討個公道,他已四十高齡,膝下如今不過兩子,全在京城受傷,憤怒之下,這才舉止出格,一時之間,倒也不是不能讓人理解。
而且,鎮南王還是很守規矩的,雖然他膽大包天的私自調兵進了京城,卻也隻是一時受了打擊的衝動之舉,沒有皇帝的命令,他表示,是絕對不會讓大軍破城而入的。
眾人盡可放心。
他的士兵就在城外安營紮寨,井然有序,不犯分毫,而他本人,則是在京城內,帶著京中的各處軍事力量,各種搜查走訪,擾的一眾官員,不得安生,暗自惶恐。
就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當大家都以為會有什麽風起雲湧,了不得的大陰謀的時候。
卻不想,鎮南王最後查來查去,竟然查出來的是自己的家務事!
第109章 多年冤屈
金鑾殿上, 鎮南王一臉複雜的拿出了三封信件,讓人呈給昌德帝,這三封信, 都是出自鎮南王的側妃張氏的手筆。
上麵的內容, 無一例外的,都有謀害鎮南王大兒子福寶的授意, 而張氏, 出自功勳世家的威遠候府, 是當初昌德帝親自聖旨賜婚, 不遠萬裏嫁到南地有品階的側妃娘娘。
“老臣萬萬沒有想到, 這事查到最後,竟是查到了微臣自家的身上, 側妃張氏, 心腸歹毒,蓄意謀害我孩兒, 這樣的婦人, 微臣是萬萬不敢在留在府中了,還請皇上給微臣做主”鎮南王一臉悲痛的開口。
將自家的醜事攤在眾朝臣的麵前,鎮南王一副難堪的模樣。
昌德帝的臉色卻也並不好看, 張氏乃是他親自下旨賜婚的人, 如今出了這樣的事情, 豈不是說明他有識人不清的責任, 此事, 何止鎮南王難堪, 他也麵上無光,
更重要的是, 張氏出自威遠侯府, 她做出這樣狠辣,不堪婦德的事情,昌德帝的目光不由望向威遠候的方向,侯府顏麵何存?
但這些都還不是最讓人頭疼的,最頭疼的是自己手上這三封信涉及到的三家人,威遠候府,李家,以及謝家,這都是他的重臣,也不知,動手的到底是這幾家的哪家?
“張氏心思歹毒,如此婦人自然配不上王爺的側妃之位,既然當初是朕下旨賜婚,如今朕便收回聖旨,允王爺你自行休棄如何!”昌德帝沉吟後開口。
下首的威遠候,滿麵汗珠,撲騰跪地,卻並未言語。
鎮南王的那三封信已然在大殿上公之於眾,這件事上,威遠候府不占道理不說,還很有可能陷入謀害王府子嗣的罪名上去,威遠候此刻,心下惶惶,正在絞盡腦汁的想著應對之法。
同樣惶恐的又何止侯府一家,李謝兩家亦在心中暗歎,那樣私密的信件怎麽會神不知鬼不覺的就到了鎮南王的手裏。
李家的當家人更是出列跪地,對著昌德帝高喊:“張氏該休,皇上,王爺,微臣隻是收到了一封家書而已,老臣也不曾想到上麵是那樣的內容啊,臣對天發誓,微臣對張氏行徑很是不讚同,並未作出任何有傷王府大公子的舉動啊!王爺明鑒,皇上明鑒啊”
眼見李家以及當先喊起了冤,謝家又怎麽會落後,亦是有人站了出來,表示自家和鎮南王側妃張氏不過泛泛之交,誰也沒想到會收到那樣的信件,他們更是不可能去重傷王府公子,他們家是清清白白的。
悲淒喊冤的同時,謝家人更是後悔,當初沒有把信件銷毀,為的是哪天沒準可以以此要挾別人,卻不想,如今自家倒是被這一封信牽連,簡直是得不償失。
“僅憑幾封信件,本王自是不會相信是兩位大人謀害吾兒,這些信件隻為讓人知道,張氏心思,如此,既得皇上恩準,臣萬萬不敢在留張氏於我王府”鎮南王開口,當即宣布休棄側妃張氏,待他返回南地後便會把人送回京城,重歸侯府。
說完了這個,鎮南王便一改剛才的淒惶神色,當眾對威遠候府,李家以及謝家發難。
你說你們沒動手?證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