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翅膀扇的風,有點?大了。


    朱標深有同感,爹的計劃裏既沒墜馬事件,更?沒嶽父大人,誰知那?麽湊巧。


    常樂歎息了聲,那?車夫無辜枉死,老爹可得好好照顧他?的家人。


    封建時代的人命太不值錢了,尤其底層百姓的命。


    晃晃腦袋,揮去自心底彌漫的無力感,常樂想起另一件事,“你和父皇打算如何?處置胡惟庸,以及他?的同夥?”


    難道還要廢除丞相製,斬殺上萬人?


    請你們父子有點?耐心,積積德,殺該殺之?人即可,屈打成招什麽的不可取。


    別怪她受迷信所惑,畢竟她都穿越了,圖書館也?沒了。


    等等,那?她是不是自由了?


    哪怕改變曆史,哪怕沒在皇宮,她是不是去哪兒?都不會再暈了?


    有可能,很有可能,這事必須找個?機會試試!


    常樂咧開嘴,露出兩排白牙,滿臉的向往之?色。


    朱標在她眼前揮揮手?,“怎麽了?”


    常樂一秒收斂,“沒什麽,沒什麽,你和父皇打算怎麽處置?”


    朱標雖滿臉狐疑,倒也?沒再問,“先審一審,再做打算。”


    常樂殷勤地替他?續杯,“別著急,慢慢來,千萬不要冤枉好人。”


    朱元璋那?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性?子,落網之?魚是不可能有的,錯殺的倒有可能比比皆是。


    史書記載,胡惟庸案發後,先是謹身殿,意為?提醒帝王加強自身修養的殿被雷劈了,再是奉天?門,帝王接見大臣,“禦門聽政”之?所也?被雷劈了。


    雷劈得那?叫一個?準,最後朱元璋為?堵悠悠之?口,隻得宣布他?會反思已身。


    朱標點?點?頭,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冤枉任何?人。


    天?際夕陽隱沒,華燈初上。


    常樂見他?心情尚算可以,自身後的主桌抽出來本冊子,雙手?捧到他?麵?前,“您看?看??”


    朱標輕哼一聲,略帶傲嬌,他?就知道太子妃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常樂笑眯眯的,極為?乖巧的模樣。


    朱標接過冊子,“太醫院改革方案?”


    常樂點?頭,“是的,雄英還那?麽小,最是需要醫者。”


    明朝現有的太醫院製度和技術,實在不敢恭維。


    朱標翻開冊子,飛速閱讀完畢。


    常樂:“怎麽樣,可以麽?”


    朱標看?她一眼,沉默點?頭,改革方案,他?是沒有意見。


    常樂瞬間眉開眼笑,殷勤備至地替他?捶肩,“那?父皇那?兒?,就拜托你搞定了。”


    朱標再次點?頭,他?每日政務繁忙,無暇顧及此等事,太子妃既願意勞心勞力,那?肯定得支持。


    但支持歸支持,朱標皺眉控訴,“樂兒?,你很偏心!”


    常樂:“???”


    他?在說什麽玩意兒??


    朱標滿臉委屈,“你可從未對我?如此用心。”


    常樂連忙否認,甜言蜜語信手?拈來,“怎麽會,我?最愛您了。”


    朱標:“......”


    能不能有點?誠意?


    第51章


    洪武時期, 官方醫療機構分為皇家專用,和?地方醫事。


    皇家專用,其中最著名的太醫院是五品衙門, 設令一人,丞一人,吏目一人,屬官禦醫四人,專供居住在皇宮的朱家男人服務,朱元璋、朱標、朱雄英,以及尚未成年的皇子們。


    洪武二十二年, 太醫令改為院使,丞改為院判,再後來院判增設為兩人,吏目十人, 屬官禦醫十人,以及若幹後備醫士。


    太醫院衙門位於宮外, 皇宮占地麵積寬廣, 宮內貴人有個頭疼腦熱, 傳喚太醫來回需得一兩個時辰,貴人病痛哪能耽誤這許久。


    於是在宮內令設一機構, 名為禦藥局,主要職責是管理藥材。


    禦藥局設尚藥、奉禦兩人, 直長兩人, 藥童十人,均由?宮內的太監、宮女擔任, 同時要求太醫院的禦醫,每日四人同院使、院判共入禦藥局輪值, 專為皇帝及皇子們服務。


    還有一典藥局,職責與?禦藥房基本相同,但其屬於東宮六局之一,專為皇太子一家服務,目前?也就是服務於朱標和?朱雄英。


    再有尚食局的司藥服務於後宮諸妃,安樂堂服務於皇宮內官,以及月子房專為後妃產育服務。


    除了以上皇宮部分?,還有王府良醫所,專門服務於分?封出宮的諸王。


    地方醫事的主要代表是惠民藥局,專為貧民提供醫藥服務,當?然雖有優惠,但非免費。


    其中太醫院禦醫的主要來源為醫戶、外訪保舉、捐納三種渠道。


    史書記載,朱元璋將於洪武十三年創立黃冊製度,類似於現代戶口本,不一樣的地方是他按照職業,把百姓分?為民、軍、匠三類,且必須子承父業,不可擅自變亂。


    換而言之,父親當?兵,兒子也得當?兵,孫子也得當?兵,世世代代都得當?兵,父親打鐵,兒子也得打鐵,孫子也得打鐵,世世代代都得打鐵......


    朱元璋可能覺得他當?皇帝,他兒子肯定是皇帝,孫子也是皇帝,世世代代都是皇帝,可把他給能耐的。


    其中醫戶分?屬民戶,同樣要遵循子承父業的規定,無論?其人醫術如何。


    當?然,想入太醫院是需要通過考試的,醫戶子弟有三次考試機會。


    外訪保舉,即由?當?地官府推薦擅醫者,參加太醫院的考試。


    還有捐納,擅醫者可通過捐納錢財,免試,直接獲得補任醫官的資格。


    其中外訪保舉、捐納都是明朝後期之事,尤其捐納,那不就是買官賣官麽!


    如果真的擅醫,自可堂堂正正考試,還用得著捐納?


    還是皇帝支持的捐納,最支持的莫過於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祐樘、明武宗朱厚照,成華、弘治、正德年間?朝堂腐朽,災荒頻發,財政赤字,於是廣開捐納之道。


    傳說中的最牛太醫劉文?泰,治死的兩個皇帝就是朱見深和?朱祐樘父子,年僅四十歲和?三十五歲。


    也算種什?麽因,得什?麽果。


    太醫院的改革,常樂打算先從教?育入手,慢慢滲透。


    至於其他方麵,還是先忍一忍,切莫挑戰朱元璋的權威。


    太醫院的現有教?育製度,是世襲醫戶子弟入太醫院,選取其中術業精通者任職教?師,教?授他人,就是好學生教?導普通學生的模式。


    而好學生善於書麵作答是一定的,至於是否善於臨床診療,有待商榷。


    早春,乍暖還寒。


    戴思恭作為太子的欽點禦醫,每隔三日從宮外趕來為皇太孫請平安脈。


    五個月的朱雄英,會俯仰翻身,會搖頭晃腦,還會舉著拳頭,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


    戴思恭仔仔細細檢查過他的全身,回稟,“皇孫很好。”


    常樂點點頭,引他到院外香樟樹邊的石桌石椅邊,“戴先生請坐。”


    暖陽高掛天際,一縷一縷穿過香樟葉的間?隙,映在石桌桌麵,形成斑斑駁駁的光影。


    晚月在旁點燃爐火,燒水煮茶,顯然是太子妃欲有要事商談。


    戴思恭略作思索,沒有任何頭緒,微微躬身,側耳傾聽。


    他已是五十五歲的高齡,須發間?已然摻雜著白,眉宇之間?,隱有愁容。


    常樂輕撫茶盞邊沿,先行問道,“戴先生有煩憂之事?”


    倘若家有難題,誰也無法靜心辦差。


    戴思恭稍怔,太子妃還是一如既往的眼?明心亮。


    常樂拎起茶壺,親自替他續杯,“我與?先生也有將近二十年的交情,無需見外。”


    當?初,還是她派人將戴思恭“請”至京師。


    她把圖書館裏能調閱的全部關於醫,關於藥的資料,盡予以他。


    戴思恭脊背彎得更深,稍稍躊躇之後,歎息道,“臣之幼女戴杞,年屆二十,仍未婚配。”


    明朝女子十四歲開始議親嫁人,二十歲,實屬老姑娘了。


    戴杞,常樂稍作回憶,是個極為活潑伶俐的小姑娘,婚事怎會艱難?


    戴思恭麵有愴然,又隱含驕傲,“她受老臣影響甚深,自幼便與?醫藥為伍,是臣子女裏最擅醫者......”


    常樂更為不解,“您有衣缽傳人,當?為喜事。”


    戴思恭搖搖頭,“奈何世道對女子多有約束,嫁為人婦者,沒有哪家長輩願意兒媳在外拋頭露麵。”


    他因醫術得皇家重用,他家女兒聰慧可人,上門求娶者不在少數,可願意讓她繼續以醫者身份行走的,沒有。


    “也怪臣對戴杞多有放縱,縱得她不知天高地厚,立誌獻身於醫道,哪怕孤獨終老。”


    常樂手指輕點石桌,“戴先生也不同意戴杞行醫麽?”


    戴思恭:“怎會不同意!”


    “老臣一生癡迷醫術,能得戴杞為女,三生有幸,奈何......”


    他長長歎息一生,“可是世俗難容她一女子為醫,哪怕醫術精湛,也少有人願意將已身性命交托。”


    戴思恭越說越是傷心,可常樂越聽越是開心。


    她道,“戴先生,我正瞌睡,您就遞來了枕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初第一太子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相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相禾並收藏明初第一太子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