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寂靜的殿內傳來一聲輕笑,似有若無。
朱標掃眼兩人,笑道,“姚先生快起。”
姚廣孝一時有點找不到方向,太子稱呼他為“姚先生”?
他自?十?四?歲剃度出?家以來,一直用法名“道衍”行走塵世,俗家姚姓,已有多年?未用。
且先生二字,能得當朝太子以先生稱者,寥寥無幾。
時間寶貴,諸事繁多,朱標沒有繞彎子,直接道,“姚先生可願同劉先生一道建造北平新都??”
姚廣孝原本為掩心?緒而低垂的雙眸豁然抬起,修建新都??
劉先生,指的是堪比諸葛武侯的青田先生劉伯溫?
太子請他隨劉伯溫修一道建新都??
姚廣孝難以置信地調轉視線,看向坐在右側,須發皆白的老翁。
劉基捋著胡子朝他點頭,嘴角隱隱含笑。
姚廣孝有種滅頂的茫然,他通儒、道、佛諸家之學,自?覺博聞廣識,奈何無用武之地。
早在洪武八年?,他就以儒僧身份到禮部應試,可卻沒被?錄用,隻?能灰溜溜返回老家。
後來巧遇燕王,遠撫北平,雖名為慶壽寺主持,實則日日夜夜都?在等待機會。
皇太子標病重的消息傳來北平,他喜得一夜未眠,以為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姚廣孝終能一展才華。
誰知,新春未過,太子竟然病愈,以至燕王再無野心?。
他已五十?多歲了,人至暮年?,空有滿腹才學,實際一事無成。
誰能想到,他以為今日不丟腦袋,也得脫層皮,誰能想到,太子竟委任他建造新都??!
姚廣孝一掀衣袍,紮紮實實俯首跪地,“貧僧願傾盡畢生所學構築新都?!”
朱標離座,親手將他扶起,“那便有勞姚先生了。”
姚廣孝是飄著回去?的,一路飄出?宮,一路飄回慶壽寺,都?忘了拜見他的舊主子燕王。
當然,那不重要?,因為燕王也是飄著回去?的。
朱棣知道他的好大哥言出?必行,可真當道衍那大和尚平安無事,得以重用,他還?是難以置信。
朱標邊目送四?弟和新晉能臣離宮,邊問,“先生,您瞧著如何?”
他左手輕搭在圈椅扶手,右手摩挲著茶盞邊沿,是極為放鬆的姿勢。
劉基思?忖片刻,答,“等太孫年?長些,心?性穩定,可由此人隨侍兩年?。”
朱標笑了,“甚好。”
隨後又道,“還?得偏勞先生替孤看著他些。”
劉基拱手,“老臣明白。”
·
朱標雖來北平,已離京師千裏之遙,但該他處理?的政務,還?是得處理?。
百官送奏本至京師,再急運至北平,一來一往,極耽誤事兒。
誰都?知道,有些政令,早一刻發和晚一刻發,關乎人命。
常樂雙眼牢牢駐紮在天文望遠鏡,隨口?問,“那你?準備怎麽辦?”
從效益而言,最?佳之法應該是各地奏本直接往北平送,可這......
那京師的朱元璋和六部官員,還?有存在的必要?麽?
朱標正奮筆疾書,“我寫封信給爹,日後京師以北地區的奏本直接送來北平,無需再繞一圈。”
至於京師附近,以及南邊的奏本順路經過,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常樂回頭看他一眼,朱家父子果然一個慈,一個孝,事關奏本,一封信就能解決。
隻?是......
常樂非常好奇,“你?一個人處理?得過來麽?”
京師好歹還?有六部官員,北平真是啥啥沒有,壯丁都?抓不著。
朱標頭也沒抬,“一天十?二個時辰,實在太短了。”
常樂無語,是你?自?己事太多了。
朱標吹了吹剛寫完,墨跡還?沒幹的信,道,“但沒關係,劉璉、劉璟、吳伯宗就要?來北平了。”
劉璉和劉璟是劉基的兒子,都?是富有文韜武略者。
史書裏的劉璉在洪武十?年?考取功名,初為監察禦史,再為江西布政司右參政,在任時被?胡惟庸黨羽脅迫,墮井而死,時年?三十?有二。
相比哥哥,劉璟更擅兵事,洪武十?四?年?初露鋒芒,得朱元璋盛讚。
洪武二十?三年?,擢穀王府左長史,敕權提調肅、遼、燕、趙、慶、寧六王府事。
後來朱允炆登基,暴力削藩,以至燕王靖難起兵,而朝廷各路竟節節敗退。
劉璟特?意從穀王封地還?京,獻十?六策,但沒被?采納,又隨李景隆北伐,再獻策,還?是沒被?采納。
等到建文二年?,劉璟帶病赴京再再再獻策,但又又又沒被?采納,失望之餘,隻?得棄官歸隱。
等到燕王登基,惜劉璟才華,欲授以官職,可他寧死拒之。
劉家父子三人皆是才華橫溢且忠心?耿耿之輩,可在史書裏無人得以善終。
因常樂提醒,朱標出?手,先救劉基,再救劉璉,但願他們無需重蹈史書的覆轍。
還?有吳伯宗,他是史書裏的明朝首位狀元,可惜在洪武十?七年?時,暴卒於貶謫雲南途中。
如今他們都?還?好好活著,或許將來都?能有一番作為。
常樂突然有點開心?,因為她的“先知”,許多有識之士免於英年?早逝的命運。
朱標看看獨自?傻樂的妻子,問,“你?不是要?辦女學麽?”
怎麽沒見動靜?
知道錦衣衛的厲害,主動放棄了?
常樂回眸瞥他一眼,“妙雲正在寫計劃書,不著急。”
說著,她雙手背後,晃晃悠悠踱過來,趴在書桌邊,問,“你?知道董事長和總裁的區別麽?”
朱標兩眼茫然,董事長?總裁?
什麽玩意兒?聽都?沒聽過。
常樂:“董事長是一個組織利益的最?高代表,是重大事項的決策人,而總裁聽命於董事長,負責執行董事長的決策。”
簡而言之,一個出?資,提出?目標,享受利潤,一個領著工資,負責完成目標,完成得好,可能有分紅。
朱標思?忖片刻,“咱爹是董事長,我是總裁。”
他有事沒事提出?些新想法,而自?個忙裏忙外,忙似黃牛。
常樂:“......好像是哦。”
朱標重重一聲歎息,“雄英該加門課了。”
常樂大驚失色,“為啥?”
雄英每日既要?讀書,又要?習武,還?有額外興趣培訓,沒空!
朱標眸光深深,“早日學有所成,接替總裁之位,讓他爹我也享受享受董事長的快樂。”
常樂:“!!!”
他竟妄圖甩鍋,竟妄圖奴役雄英!
常樂猛地掐住他肩膀使勁搖晃,“雄英寶寶還?是個孩子!”
朱標前俯後仰,“......要?吐了!”
太子妃對她自?個的力氣,是真毫無自?知之明!
常樂輕哼一聲,放過他的肩膀,伸出?根手指使勁戳他,“休想打我寶的注意!”
朱標握住她作亂的手指,委屈控訴,“偏心?,太偏心?了!”
雄英是你?寶,我就不是你?寶了麽?!
他空閑的右手繞至太子妃的腰後,一個使力,將人拉進自?個懷裏,極其熟練地埋首,解衣帶,嘴裏還?嘟囔著,“我傷心?了!”
隻?有親親抱抱,負距離接觸才能好。
常樂:“......”
第71章
北平五月, 春暖花開。
元舊宮荒廢多年的禦花園重聚生氣?,綠蔭掩映的亭子裏,皇家兒媳們圍坐成堆。
常樂端坐首位, 親自焚爐煮茶,茶香花香交匯,沁人心脾。
徐妙雲立於一黑木板前侃侃而談,她之?所思?,極為全麵。
女學場地、桌椅、課本、師資,乃至招生規模、學生住宿,等等方麵, 她都給出了?詳細的方案。
謝雲等人一時之?間輸入太多,聽得暈頭轉向。
徐妙雲陳述完畢,斂衽行禮示意,再坐回桌邊。
常樂親自給她沏了?杯茶, 讚道,“妙雲果然博識洽聞。”
史書裏既能靖難守城, 又能輔君治國的一代賢後, 實非尋常女子。
徐妙雲微微揚唇, 仿佛少女時代在宮中求學時期,受到老師表揚時那?般, 既羞澀又欣喜。
常樂輕啜口茶,“隻是目前?, 我們得先?從零開始。”
朱標掃眼兩人,笑道,“姚先生快起。”
姚廣孝一時有點找不到方向,太子稱呼他為“姚先生”?
他自?十?四?歲剃度出?家以來,一直用法名“道衍”行走塵世,俗家姚姓,已有多年?未用。
且先生二字,能得當朝太子以先生稱者,寥寥無幾。
時間寶貴,諸事繁多,朱標沒有繞彎子,直接道,“姚先生可願同劉先生一道建造北平新都??”
姚廣孝原本為掩心?緒而低垂的雙眸豁然抬起,修建新都??
劉先生,指的是堪比諸葛武侯的青田先生劉伯溫?
太子請他隨劉伯溫修一道建新都??
姚廣孝難以置信地調轉視線,看向坐在右側,須發皆白的老翁。
劉基捋著胡子朝他點頭,嘴角隱隱含笑。
姚廣孝有種滅頂的茫然,他通儒、道、佛諸家之學,自?覺博聞廣識,奈何無用武之地。
早在洪武八年?,他就以儒僧身份到禮部應試,可卻沒被?錄用,隻?能灰溜溜返回老家。
後來巧遇燕王,遠撫北平,雖名為慶壽寺主持,實則日日夜夜都?在等待機會。
皇太子標病重的消息傳來北平,他喜得一夜未眠,以為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姚廣孝終能一展才華。
誰知,新春未過,太子竟然病愈,以至燕王再無野心?。
他已五十?多歲了,人至暮年?,空有滿腹才學,實際一事無成。
誰能想到,他以為今日不丟腦袋,也得脫層皮,誰能想到,太子竟委任他建造新都??!
姚廣孝一掀衣袍,紮紮實實俯首跪地,“貧僧願傾盡畢生所學構築新都?!”
朱標離座,親手將他扶起,“那便有勞姚先生了。”
姚廣孝是飄著回去?的,一路飄出?宮,一路飄回慶壽寺,都?忘了拜見他的舊主子燕王。
當然,那不重要?,因為燕王也是飄著回去?的。
朱棣知道他的好大哥言出?必行,可真當道衍那大和尚平安無事,得以重用,他還?是難以置信。
朱標邊目送四?弟和新晉能臣離宮,邊問,“先生,您瞧著如何?”
他左手輕搭在圈椅扶手,右手摩挲著茶盞邊沿,是極為放鬆的姿勢。
劉基思?忖片刻,答,“等太孫年?長些,心?性穩定,可由此人隨侍兩年?。”
朱標笑了,“甚好。”
隨後又道,“還?得偏勞先生替孤看著他些。”
劉基拱手,“老臣明白。”
·
朱標雖來北平,已離京師千裏之遙,但該他處理?的政務,還?是得處理?。
百官送奏本至京師,再急運至北平,一來一往,極耽誤事兒。
誰都?知道,有些政令,早一刻發和晚一刻發,關乎人命。
常樂雙眼牢牢駐紮在天文望遠鏡,隨口?問,“那你?準備怎麽辦?”
從效益而言,最?佳之法應該是各地奏本直接往北平送,可這......
那京師的朱元璋和六部官員,還?有存在的必要?麽?
朱標正奮筆疾書,“我寫封信給爹,日後京師以北地區的奏本直接送來北平,無需再繞一圈。”
至於京師附近,以及南邊的奏本順路經過,也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常樂回頭看他一眼,朱家父子果然一個慈,一個孝,事關奏本,一封信就能解決。
隻?是......
常樂非常好奇,“你?一個人處理?得過來麽?”
京師好歹還?有六部官員,北平真是啥啥沒有,壯丁都?抓不著。
朱標頭也沒抬,“一天十?二個時辰,實在太短了。”
常樂無語,是你?自?己事太多了。
朱標吹了吹剛寫完,墨跡還?沒幹的信,道,“但沒關係,劉璉、劉璟、吳伯宗就要?來北平了。”
劉璉和劉璟是劉基的兒子,都?是富有文韜武略者。
史書裏的劉璉在洪武十?年?考取功名,初為監察禦史,再為江西布政司右參政,在任時被?胡惟庸黨羽脅迫,墮井而死,時年?三十?有二。
相比哥哥,劉璟更擅兵事,洪武十?四?年?初露鋒芒,得朱元璋盛讚。
洪武二十?三年?,擢穀王府左長史,敕權提調肅、遼、燕、趙、慶、寧六王府事。
後來朱允炆登基,暴力削藩,以至燕王靖難起兵,而朝廷各路竟節節敗退。
劉璟特?意從穀王封地還?京,獻十?六策,但沒被?采納,又隨李景隆北伐,再獻策,還?是沒被?采納。
等到建文二年?,劉璟帶病赴京再再再獻策,但又又又沒被?采納,失望之餘,隻?得棄官歸隱。
等到燕王登基,惜劉璟才華,欲授以官職,可他寧死拒之。
劉家父子三人皆是才華橫溢且忠心?耿耿之輩,可在史書裏無人得以善終。
因常樂提醒,朱標出?手,先救劉基,再救劉璉,但願他們無需重蹈史書的覆轍。
還?有吳伯宗,他是史書裏的明朝首位狀元,可惜在洪武十?七年?時,暴卒於貶謫雲南途中。
如今他們都?還?好好活著,或許將來都?能有一番作為。
常樂突然有點開心?,因為她的“先知”,許多有識之士免於英年?早逝的命運。
朱標看看獨自?傻樂的妻子,問,“你?不是要?辦女學麽?”
怎麽沒見動靜?
知道錦衣衛的厲害,主動放棄了?
常樂回眸瞥他一眼,“妙雲正在寫計劃書,不著急。”
說著,她雙手背後,晃晃悠悠踱過來,趴在書桌邊,問,“你?知道董事長和總裁的區別麽?”
朱標兩眼茫然,董事長?總裁?
什麽玩意兒?聽都?沒聽過。
常樂:“董事長是一個組織利益的最?高代表,是重大事項的決策人,而總裁聽命於董事長,負責執行董事長的決策。”
簡而言之,一個出?資,提出?目標,享受利潤,一個領著工資,負責完成目標,完成得好,可能有分紅。
朱標思?忖片刻,“咱爹是董事長,我是總裁。”
他有事沒事提出?些新想法,而自?個忙裏忙外,忙似黃牛。
常樂:“......好像是哦。”
朱標重重一聲歎息,“雄英該加門課了。”
常樂大驚失色,“為啥?”
雄英每日既要?讀書,又要?習武,還?有額外興趣培訓,沒空!
朱標眸光深深,“早日學有所成,接替總裁之位,讓他爹我也享受享受董事長的快樂。”
常樂:“!!!”
他竟妄圖甩鍋,竟妄圖奴役雄英!
常樂猛地掐住他肩膀使勁搖晃,“雄英寶寶還?是個孩子!”
朱標前俯後仰,“......要?吐了!”
太子妃對她自?個的力氣,是真毫無自?知之明!
常樂輕哼一聲,放過他的肩膀,伸出?根手指使勁戳他,“休想打我寶的注意!”
朱標握住她作亂的手指,委屈控訴,“偏心?,太偏心?了!”
雄英是你?寶,我就不是你?寶了麽?!
他空閑的右手繞至太子妃的腰後,一個使力,將人拉進自?個懷裏,極其熟練地埋首,解衣帶,嘴裏還?嘟囔著,“我傷心?了!”
隻?有親親抱抱,負距離接觸才能好。
常樂:“......”
第71章
北平五月, 春暖花開。
元舊宮荒廢多年的禦花園重聚生氣?,綠蔭掩映的亭子裏,皇家兒媳們圍坐成堆。
常樂端坐首位, 親自焚爐煮茶,茶香花香交匯,沁人心脾。
徐妙雲立於一黑木板前侃侃而談,她之?所思?,極為全麵。
女學場地、桌椅、課本、師資,乃至招生規模、學生住宿,等等方麵, 她都給出了?詳細的方案。
謝雲等人一時之?間輸入太多,聽得暈頭轉向。
徐妙雲陳述完畢,斂衽行禮示意,再坐回桌邊。
常樂親自給她沏了?杯茶, 讚道,“妙雲果然博識洽聞。”
史書裏既能靖難守城, 又能輔君治國的一代賢後, 實非尋常女子。
徐妙雲微微揚唇, 仿佛少女時代在宮中求學時期,受到老師表揚時那?般, 既羞澀又欣喜。
常樂輕啜口茶,“隻是目前?, 我們得先?從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