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葉接收到了他的眼神,隻在心底裏感歎了一句:這位顧公子真是個愛好詩學的人啊。
“我這裏尚有我手抄的一些詩經,顧公子且一道拿去。”石清葉轉身便去拿自己的書。
兩人你推我擋,聊了一個多時辰,眼看著天都黑了,顧時明才被石清葉親自送走。
顧時明走了後,石清葉便去找大嫂請罪,被石大夫人一頓痛罵,倒是石清蓮,早早地躲遠了,跑去閣樓上藏著,避開了這一遭戰場。
她回到閣樓上,叫來墨言沐浴更衣,在她上榻要睡的時候,墨言遲疑了一下,問道:“姑娘,今晚可要掛燈?”
石清蓮上榻的動作一頓。
哎呀,她都把這茬兒忘到腦後去了。
“不必掛了。”她道。
墨言便懂了。
她們家姑娘好幾日不掛了,興許是不跟那個翻窗戶的人好了。
倒是貼在屋簷上的錦衣校尉流下了真摯的淚水。
掛一個吧,石三姑娘,求求您了,大人發火好凶的。
眼看著石清蓮沒有掛燈的意思,錦衣校尉隻好折返回北典府司,照例匯報今日的紅牌事宜。
他到北典府司的時候,沈蘊玉正在詔獄地牢裏審人。
周伯良,何采,陸遠山,三個人同時開審。
北典府司審人有些講究,一般分三類。
第一類,便是進來邊打邊審,隻要開了口,就不打了,這是最不遭罪的審法。
第二類,是打到半死,再審,也是隻要開了口,就不打了。
第三類,是直接打到奄奄一息,廢條手腳,然後再審,審完了還打,打完了再審,周而複始,隻要人沒死,就一直挨打,一直在審。
第一類,審的是何采。
第二類,審的是陸遠山。
第三類,審的是周伯良。
周伯良是塊硬骨頭,他被捕的時候,北典府司死傷了足有二十人,還差點被他逃了,他進北典府司詔獄時,給他刑訊的錦衣衛都下了死手,壓根就沒打算讓他活著出去,怎麽折磨人怎麽來。
至於陸遠山,最開始確實有咬牙硬扛的想法,但他到底是高估了自己的意誌,低估了北典府司折磨人的手段,不到兩個時辰,他便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給吐露出來了。
唯獨一個何采,硬是從晚上扛到了第二日正午時,身上的粗布衣裳都被鞭子給抽爛了,血跡將衣衫浸透,人暈死過幾次,又被灑鹽水弄醒,卻愣是一句話都沒說。
錦衣衛便上來扒他的衣裳,要給他烙鐵印,結果一脫衣服,才發覺不對。
“這人是個女的啊!”!
第52章 眾生相(六)
何采是女子身份一事,由詔獄中負責刑審的錦衣衛報過來時,沈蘊玉正在案後看陸遠山的證詞。
陸遠山吐出來了一串名單,這串名單上的人的官位跟沈蘊玉預料的都差不多,大多數都是刑部、大理寺的人,還有幾個戶部的人,其他部門的人因為跟走私案牽扯的不大,沒有權力交疊的地方,所以被賄賂的範圍很小,且官職都不是特別大——官職要真大起來,三品以上,便有旁的更安穩的來錢的路,也不會選走私犯。
但這群人如果都拿下詔獄,也能讓朝野動蕩,而他要做的,就是把和這個案子有關的人都給抓起來,不需要任何留情,一口氣全都弄死。
沈蘊玉清楚,這個走私案之所以交到他的手上,就是因為順德帝對這些日日掣肘他的老臣心生了不滿,拔除大奉境內的走私犯是一,順便將這幫老臣打的抬不起腦袋、收攏回權利是二,一石二鳥。
順德帝的帝王權衡術倒是用的不錯。
他將手中的卷宗才剛放下,便聽見手底下的校尉在門口等候,說有要事稟告。
沈蘊玉用手骨敲了敲桌麵。
門外的校尉便低頭走進來,和沈蘊玉匯報了行刑的過程,陸遠山沒什麽好說的,被打的屎尿齊流,問什麽說什麽,周伯良被庖了兩條腿,還一言不發,而另一個何采——
“啟稟大人,這位何大人身份有異——他,他是女子。”
說到何采是女子時,錦衣衛都有些佩服,那些刑罰尋常男子都扛不住,何采卻一聲都沒吭過,同時又覺得荒謬,大奉開國三代,女扮男裝進官場的可聞所未聞,還偏生被他們錦衣衛給撈到了,按律法,他們不能再對何采上刑了。
沈蘊玉眼皮都沒抬一下,隻道:“她敢以女子身入朝堂,北典府司便敢動手,繼續審,上重刑。”
聖上給了他三日期限,他在三日期限結束之前,一定要從何采嘴裏挖出來關於帝姬的陰私,若是這一波挖不到帝姬,短時間內恐怕都挖不到能弄死帝姬的東西了。
錦衣校尉領命而下。
負責審訊的錦衣校尉離開的時候,負責監察石清蓮的校尉進了門,一進門便看見他們指揮使神情平淡的坐在案牘後看卷宗,麵上看不出什麽喜怒
,唯獨一雙眼冷沉沉的,看得人心裏發怵。
錦衣校尉行了個武夫抱拳禮,在沈蘊玉用手骨敲桌麵之後,他才敢開口匯報石清蓮今日的動向。
也沒做什麽特殊的,隻是開了個賞菊宴,招待了一些夫人姑娘,一日時間,府門都未曾出過,便安安穩穩的去休憩了。
因為人多,錦衣校尉離得遠,也未曾看到更多的細節,至於雙喜偷偷傳遞鑰匙和字條的事情,更是在暗中進行,他又隻負責觀察石清蓮,那些隱匿在水麵下的細小波瀾,便沒有觀察到。
沈蘊玉端坐在案牘後,聽著手下的錦衣校尉匯報關於石清蓮的事情。
他這幾日忙的昏天地暗,每日休憩的時間都沒有,隻在辦案的間隙靠在椅上閉目養一個時辰,便算是睡過了,醒來又撲在詔獄與刑審上,時不時還要琢磨順德帝的意圖,閑下來的時間太少,也沒時間去看他的小薔薇,隻能坐在這,聽人講一講。
錦衣校尉講她與那些夫人周旋,他便想起第一次見石清蓮,小姑娘在百花宴上被康安刁難的事,錦衣校尉講她與石大夫人撒嬌,他便想起石清蓮坐在他懷裏,哄他帶著她去看過花河時的表情,錦衣校尉講她回去睡覺,他便想她那一日,在塌上貼在他肩膀上,昏昏沉沉睡得像是個四仰八叉的小狗崽子的樣子。
錦衣校尉匯報完了之後,發覺他們指揮使竟然沒有任何反應,錦衣校尉遲疑著抬頭看了一眼,正瞧見沈蘊玉雙眸放空,一隻手有意無意的摩擦著腰側的繡春刀,看上去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錦衣校尉心想,大人好像沒在聽,要不要再匯報一遍?可他念頭才剛轉到這裏,就看見大人突然抬眸看了他一眼。
錦衣校尉看的心口咯噔了一下,脊背刹那間挺直,然後便聽到案後的指揮使問道:“今夜也沒掛燈?”
分明是沒什麽情緒的話,但是錦衣校尉愣是從裏麵聽出了兩分控訴、不滿的意味來。
錦衣校尉想說一句“石小姐說不用掛燈”,但對上了他們大人那雙冷沉的眼眸,愣是沒敢說,幹巴巴的吞了回去後,修飾了一番,道:“未曾,許是,知道大人在忙吧。”
沈蘊玉垂眸,點頭——北典府司這幾日確實忙的抽不開身,她如此體恤,想來也一定十分想念他。
罷了,等他明日抽空,過去瞧一瞧。
“下去。”沈蘊玉道:“看牢。”
“是。”錦衣校尉領命而下後,沈蘊玉拿起了桌上的名單,召集北典府司的人馬。
一隊隊人馬於北典府司內集結,因為隻是在京中逮捕官員,並非是去圍獵那些江湖客,所以並不需要十分多的人手——錦衣衛在京中捕人,就算是陸右相都不敢太過阻攔,更何況名單上的人大部分都隻是五品左右的官職,他們出於刻在骨頭裏的敬畏,隻會瑟縮著被抓。
沈蘊玉帶人上馬時,將繡春刀出鞘一寸,複而摁回去,繡春刀發出崢嶸的利劍嗡鳴聲,身後的錦衣衛隨之將繡春刀出鞘一寸,響起一片整齊的嗡鳴聲。
刀鋒出鞘,反抗者死。
錦衣衛的飛魚服在暗夜下劃出一道冰冷的弧度,今晚,整座京城無眠。
因為被抓的人官職都低,所以麒麟街內的宅院都安安穩穩的,沒被驚擾到,反倒是康平街的好幾戶人家都在深夜被錦衣衛踹入了門,將名單上的人從床上拖拽了出來。
其中有一家正是石家的鄰居,隔著一棟灰簷白瓦的泥牆,石清蓮都聽見了隔壁戶人家的慘叫聲。
石清蓮幾乎夢回了當初他們石家滿門被斬首的那一日,冷汗津津的從噩夢中醒來,又趕忙喚進來外頭守夜的丫鬟問生了何事。
她歸府了之後,府內的諸事便都放手給了兩個丫鬟,雙喜出去給她打理鋪子,墨言為她通管聽雨閣所有丫鬟,她們倆就不再給石清蓮守夜,給她守夜的是個歲數小的小丫鬟,嚇得臉色慘白,磕磕絆絆的說了一通。
“是,是北典府司的錦衣衛來拿人了,隔壁家的老爺被拿走了,瞧著可嚇人了,三姑娘,他們家老爺要是有罪,隔壁家的姑娘就要進教坊司了吧?”
小丫鬟說話的時候,語句裏滿是惶恐。
大奉律法,家中男子觸犯法律,視情況而定罪責,但是能讓北典府司來抓人的,基本都是重罪,男子入獄斬首或者流放邊疆,女子則通通充入教坊司,四十歲之前不可贖身。
充入教坊司,那就是官妓,原先都是高高在上的貴女,誰能受得了這個打擊?故而,教坊司內每年都有很多姑娘自我了斷。
石清蓮坐在床榻中,向窗
外一望。
窗戶關著,她隻能看到一點暗色的房簷與高掛的明月,但她能想象到,那些被破門而入、被拽走親人的家人們心中是何其的困苦悲涼。
隻是這世間生來便是如此,王權傾軋而下,誰都躲不掉。
石清蓮歎息一聲,讓丫鬟出去給她煮一碗暖梨湯,她重新倒在榻間,思索上輩子這個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麽。
她隻記得,上輩子這個時候生了水患,朝野動蕩,但是除了此事以外,還未曾有旁的事情冒出頭來,又可能是有,但是她不知道,她上輩子被鎖在江家後宅,如同籠中鳥雀,隻能窺探到一方天地,再多的事情,她便不知道了。
這浩瀚闊世,她隻能窺探到那麽一角,堪堪能用來護住她和她的家人,旁的人,她一個都救不了。
待到丫鬟端了暖梨湯來時,外麵的吵鬧聲已經靜了,北典府司抓人一向快,石清蓮飲盡暖梨湯,複而抱著被子,沉沉的睡了過去。
她睡下去的時候,京中旁的人家也不安寧。
錦衣衛前些日子拿了陸家二子之後,朝野見便嗅到了血腥氣,不少人已經在收斂羽翼、謹慎處事了,但是太晚了,沈蘊玉這邊前腳拿到了證據,後腳直接將府門都給踹爛、拖人進北典府司了。
一整個晚上,朝中大臣讓他拿了三十二人入獄。
這三十二個人進了北典府司後,整個北典府司都忙活起來了,刑訊的,記錄的,去南典府司調查檔案的,去被抓大臣家中竊聽的,所有人都忙活的腳不沾地。
不過,這則消息也不是對所有人都是壞處,對於江府來說,沈蘊玉大肆拿人下獄這件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在得知眾多官員都入獄之後,江逾白的第一反應就是,現在朝政不穩,若是假銅幣案在近期爆發起來,順德帝無人可用,便是他趁虛而入、重回朝堂之時。
他隻需要慢騰騰的拖延出京的時間就夠了。
他思索間,又一次召集自己的心腹來書房夜談。
江逾白為了他的大計嘔心瀝血的時候,調動所有力量來做局的時候,卻渾然不知,他們江府此時正在有人往牆外翻。
當時已是子時夜半,月色深邃,江府正在密謀一場大事,而江逾月
,也在密謀一場大事。
她在江府被關了一天一夜,聽丫鬟把她昏迷這段時間的所有事都給說了一遍。
家中二哥被人打斷了腿,大哥的流言滿天飛,現還被降職,限期七日內離京,他不走就要被驅逐出京。
七日,現如今,隻剩下四日了。
江逾月心中充滿了憤懣,她知道,把他們江家害成這樣的,就是石清蓮,肯定是沈蘊玉在背地裏幫扶石清蓮,他們這對奸夫淫.婦,一起坑害了他們江家,坑害了康安。
但她現在見不到康安,她進不了宮,她哥哥又一門心思的相信石清蓮,每日縮在書房內,也不知道在做什麽,還把她禁足,不準讓她出摘月閣,甚至,他哥哥還說,要把她送回大垣城,讓她在大垣城找個人嫁了。
這怎麽行?
大垣城那個地方,能出什麽青年才俊呢?以前京中的大好男兒隨便她挑,尋常的庶子都是入不得她的眼的,現如今竟讓她去大垣城,去那個破地方找夫婿,她怎麽甘心?
這一切都怪石清蓮。
“我這裏尚有我手抄的一些詩經,顧公子且一道拿去。”石清葉轉身便去拿自己的書。
兩人你推我擋,聊了一個多時辰,眼看著天都黑了,顧時明才被石清葉親自送走。
顧時明走了後,石清葉便去找大嫂請罪,被石大夫人一頓痛罵,倒是石清蓮,早早地躲遠了,跑去閣樓上藏著,避開了這一遭戰場。
她回到閣樓上,叫來墨言沐浴更衣,在她上榻要睡的時候,墨言遲疑了一下,問道:“姑娘,今晚可要掛燈?”
石清蓮上榻的動作一頓。
哎呀,她都把這茬兒忘到腦後去了。
“不必掛了。”她道。
墨言便懂了。
她們家姑娘好幾日不掛了,興許是不跟那個翻窗戶的人好了。
倒是貼在屋簷上的錦衣校尉流下了真摯的淚水。
掛一個吧,石三姑娘,求求您了,大人發火好凶的。
眼看著石清蓮沒有掛燈的意思,錦衣校尉隻好折返回北典府司,照例匯報今日的紅牌事宜。
他到北典府司的時候,沈蘊玉正在詔獄地牢裏審人。
周伯良,何采,陸遠山,三個人同時開審。
北典府司審人有些講究,一般分三類。
第一類,便是進來邊打邊審,隻要開了口,就不打了,這是最不遭罪的審法。
第二類,是打到半死,再審,也是隻要開了口,就不打了。
第三類,是直接打到奄奄一息,廢條手腳,然後再審,審完了還打,打完了再審,周而複始,隻要人沒死,就一直挨打,一直在審。
第一類,審的是何采。
第二類,審的是陸遠山。
第三類,審的是周伯良。
周伯良是塊硬骨頭,他被捕的時候,北典府司死傷了足有二十人,還差點被他逃了,他進北典府司詔獄時,給他刑訊的錦衣衛都下了死手,壓根就沒打算讓他活著出去,怎麽折磨人怎麽來。
至於陸遠山,最開始確實有咬牙硬扛的想法,但他到底是高估了自己的意誌,低估了北典府司折磨人的手段,不到兩個時辰,他便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給吐露出來了。
唯獨一個何采,硬是從晚上扛到了第二日正午時,身上的粗布衣裳都被鞭子給抽爛了,血跡將衣衫浸透,人暈死過幾次,又被灑鹽水弄醒,卻愣是一句話都沒說。
錦衣衛便上來扒他的衣裳,要給他烙鐵印,結果一脫衣服,才發覺不對。
“這人是個女的啊!”!
第52章 眾生相(六)
何采是女子身份一事,由詔獄中負責刑審的錦衣衛報過來時,沈蘊玉正在案後看陸遠山的證詞。
陸遠山吐出來了一串名單,這串名單上的人的官位跟沈蘊玉預料的都差不多,大多數都是刑部、大理寺的人,還有幾個戶部的人,其他部門的人因為跟走私案牽扯的不大,沒有權力交疊的地方,所以被賄賂的範圍很小,且官職都不是特別大——官職要真大起來,三品以上,便有旁的更安穩的來錢的路,也不會選走私犯。
但這群人如果都拿下詔獄,也能讓朝野動蕩,而他要做的,就是把和這個案子有關的人都給抓起來,不需要任何留情,一口氣全都弄死。
沈蘊玉清楚,這個走私案之所以交到他的手上,就是因為順德帝對這些日日掣肘他的老臣心生了不滿,拔除大奉境內的走私犯是一,順便將這幫老臣打的抬不起腦袋、收攏回權利是二,一石二鳥。
順德帝的帝王權衡術倒是用的不錯。
他將手中的卷宗才剛放下,便聽見手底下的校尉在門口等候,說有要事稟告。
沈蘊玉用手骨敲了敲桌麵。
門外的校尉便低頭走進來,和沈蘊玉匯報了行刑的過程,陸遠山沒什麽好說的,被打的屎尿齊流,問什麽說什麽,周伯良被庖了兩條腿,還一言不發,而另一個何采——
“啟稟大人,這位何大人身份有異——他,他是女子。”
說到何采是女子時,錦衣衛都有些佩服,那些刑罰尋常男子都扛不住,何采卻一聲都沒吭過,同時又覺得荒謬,大奉開國三代,女扮男裝進官場的可聞所未聞,還偏生被他們錦衣衛給撈到了,按律法,他們不能再對何采上刑了。
沈蘊玉眼皮都沒抬一下,隻道:“她敢以女子身入朝堂,北典府司便敢動手,繼續審,上重刑。”
聖上給了他三日期限,他在三日期限結束之前,一定要從何采嘴裏挖出來關於帝姬的陰私,若是這一波挖不到帝姬,短時間內恐怕都挖不到能弄死帝姬的東西了。
錦衣校尉領命而下。
負責審訊的錦衣校尉離開的時候,負責監察石清蓮的校尉進了門,一進門便看見他們指揮使神情平淡的坐在案牘後看卷宗,麵上看不出什麽喜怒
,唯獨一雙眼冷沉沉的,看得人心裏發怵。
錦衣校尉行了個武夫抱拳禮,在沈蘊玉用手骨敲桌麵之後,他才敢開口匯報石清蓮今日的動向。
也沒做什麽特殊的,隻是開了個賞菊宴,招待了一些夫人姑娘,一日時間,府門都未曾出過,便安安穩穩的去休憩了。
因為人多,錦衣校尉離得遠,也未曾看到更多的細節,至於雙喜偷偷傳遞鑰匙和字條的事情,更是在暗中進行,他又隻負責觀察石清蓮,那些隱匿在水麵下的細小波瀾,便沒有觀察到。
沈蘊玉端坐在案牘後,聽著手下的錦衣校尉匯報關於石清蓮的事情。
他這幾日忙的昏天地暗,每日休憩的時間都沒有,隻在辦案的間隙靠在椅上閉目養一個時辰,便算是睡過了,醒來又撲在詔獄與刑審上,時不時還要琢磨順德帝的意圖,閑下來的時間太少,也沒時間去看他的小薔薇,隻能坐在這,聽人講一講。
錦衣校尉講她與那些夫人周旋,他便想起第一次見石清蓮,小姑娘在百花宴上被康安刁難的事,錦衣校尉講她與石大夫人撒嬌,他便想起石清蓮坐在他懷裏,哄他帶著她去看過花河時的表情,錦衣校尉講她回去睡覺,他便想她那一日,在塌上貼在他肩膀上,昏昏沉沉睡得像是個四仰八叉的小狗崽子的樣子。
錦衣校尉匯報完了之後,發覺他們指揮使竟然沒有任何反應,錦衣校尉遲疑著抬頭看了一眼,正瞧見沈蘊玉雙眸放空,一隻手有意無意的摩擦著腰側的繡春刀,看上去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錦衣校尉心想,大人好像沒在聽,要不要再匯報一遍?可他念頭才剛轉到這裏,就看見大人突然抬眸看了他一眼。
錦衣校尉看的心口咯噔了一下,脊背刹那間挺直,然後便聽到案後的指揮使問道:“今夜也沒掛燈?”
分明是沒什麽情緒的話,但是錦衣校尉愣是從裏麵聽出了兩分控訴、不滿的意味來。
錦衣校尉想說一句“石小姐說不用掛燈”,但對上了他們大人那雙冷沉的眼眸,愣是沒敢說,幹巴巴的吞了回去後,修飾了一番,道:“未曾,許是,知道大人在忙吧。”
沈蘊玉垂眸,點頭——北典府司這幾日確實忙的抽不開身,她如此體恤,想來也一定十分想念他。
罷了,等他明日抽空,過去瞧一瞧。
“下去。”沈蘊玉道:“看牢。”
“是。”錦衣校尉領命而下後,沈蘊玉拿起了桌上的名單,召集北典府司的人馬。
一隊隊人馬於北典府司內集結,因為隻是在京中逮捕官員,並非是去圍獵那些江湖客,所以並不需要十分多的人手——錦衣衛在京中捕人,就算是陸右相都不敢太過阻攔,更何況名單上的人大部分都隻是五品左右的官職,他們出於刻在骨頭裏的敬畏,隻會瑟縮著被抓。
沈蘊玉帶人上馬時,將繡春刀出鞘一寸,複而摁回去,繡春刀發出崢嶸的利劍嗡鳴聲,身後的錦衣衛隨之將繡春刀出鞘一寸,響起一片整齊的嗡鳴聲。
刀鋒出鞘,反抗者死。
錦衣衛的飛魚服在暗夜下劃出一道冰冷的弧度,今晚,整座京城無眠。
因為被抓的人官職都低,所以麒麟街內的宅院都安安穩穩的,沒被驚擾到,反倒是康平街的好幾戶人家都在深夜被錦衣衛踹入了門,將名單上的人從床上拖拽了出來。
其中有一家正是石家的鄰居,隔著一棟灰簷白瓦的泥牆,石清蓮都聽見了隔壁戶人家的慘叫聲。
石清蓮幾乎夢回了當初他們石家滿門被斬首的那一日,冷汗津津的從噩夢中醒來,又趕忙喚進來外頭守夜的丫鬟問生了何事。
她歸府了之後,府內的諸事便都放手給了兩個丫鬟,雙喜出去給她打理鋪子,墨言為她通管聽雨閣所有丫鬟,她們倆就不再給石清蓮守夜,給她守夜的是個歲數小的小丫鬟,嚇得臉色慘白,磕磕絆絆的說了一通。
“是,是北典府司的錦衣衛來拿人了,隔壁家的老爺被拿走了,瞧著可嚇人了,三姑娘,他們家老爺要是有罪,隔壁家的姑娘就要進教坊司了吧?”
小丫鬟說話的時候,語句裏滿是惶恐。
大奉律法,家中男子觸犯法律,視情況而定罪責,但是能讓北典府司來抓人的,基本都是重罪,男子入獄斬首或者流放邊疆,女子則通通充入教坊司,四十歲之前不可贖身。
充入教坊司,那就是官妓,原先都是高高在上的貴女,誰能受得了這個打擊?故而,教坊司內每年都有很多姑娘自我了斷。
石清蓮坐在床榻中,向窗
外一望。
窗戶關著,她隻能看到一點暗色的房簷與高掛的明月,但她能想象到,那些被破門而入、被拽走親人的家人們心中是何其的困苦悲涼。
隻是這世間生來便是如此,王權傾軋而下,誰都躲不掉。
石清蓮歎息一聲,讓丫鬟出去給她煮一碗暖梨湯,她重新倒在榻間,思索上輩子這個時候究竟發生了什麽。
她隻記得,上輩子這個時候生了水患,朝野動蕩,但是除了此事以外,還未曾有旁的事情冒出頭來,又可能是有,但是她不知道,她上輩子被鎖在江家後宅,如同籠中鳥雀,隻能窺探到一方天地,再多的事情,她便不知道了。
這浩瀚闊世,她隻能窺探到那麽一角,堪堪能用來護住她和她的家人,旁的人,她一個都救不了。
待到丫鬟端了暖梨湯來時,外麵的吵鬧聲已經靜了,北典府司抓人一向快,石清蓮飲盡暖梨湯,複而抱著被子,沉沉的睡了過去。
她睡下去的時候,京中旁的人家也不安寧。
錦衣衛前些日子拿了陸家二子之後,朝野見便嗅到了血腥氣,不少人已經在收斂羽翼、謹慎處事了,但是太晚了,沈蘊玉這邊前腳拿到了證據,後腳直接將府門都給踹爛、拖人進北典府司了。
一整個晚上,朝中大臣讓他拿了三十二人入獄。
這三十二個人進了北典府司後,整個北典府司都忙活起來了,刑訊的,記錄的,去南典府司調查檔案的,去被抓大臣家中竊聽的,所有人都忙活的腳不沾地。
不過,這則消息也不是對所有人都是壞處,對於江府來說,沈蘊玉大肆拿人下獄這件事,反而是一件好事。
在得知眾多官員都入獄之後,江逾白的第一反應就是,現在朝政不穩,若是假銅幣案在近期爆發起來,順德帝無人可用,便是他趁虛而入、重回朝堂之時。
他隻需要慢騰騰的拖延出京的時間就夠了。
他思索間,又一次召集自己的心腹來書房夜談。
江逾白為了他的大計嘔心瀝血的時候,調動所有力量來做局的時候,卻渾然不知,他們江府此時正在有人往牆外翻。
當時已是子時夜半,月色深邃,江府正在密謀一場大事,而江逾月
,也在密謀一場大事。
她在江府被關了一天一夜,聽丫鬟把她昏迷這段時間的所有事都給說了一遍。
家中二哥被人打斷了腿,大哥的流言滿天飛,現還被降職,限期七日內離京,他不走就要被驅逐出京。
七日,現如今,隻剩下四日了。
江逾月心中充滿了憤懣,她知道,把他們江家害成這樣的,就是石清蓮,肯定是沈蘊玉在背地裏幫扶石清蓮,他們這對奸夫淫.婦,一起坑害了他們江家,坑害了康安。
但她現在見不到康安,她進不了宮,她哥哥又一門心思的相信石清蓮,每日縮在書房內,也不知道在做什麽,還把她禁足,不準讓她出摘月閣,甚至,他哥哥還說,要把她送回大垣城,讓她在大垣城找個人嫁了。
這怎麽行?
大垣城那個地方,能出什麽青年才俊呢?以前京中的大好男兒隨便她挑,尋常的庶子都是入不得她的眼的,現如今竟讓她去大垣城,去那個破地方找夫婿,她怎麽甘心?
這一切都怪石清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