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案子是北典府司辦的最順利的一個案子了,別的案子都是費勁心思找線索,刑審挖內幕,這個案子是把證據和人都抓來,往他們臉上一拍,都不需要出去走訪調查,直接開審。
那些大人們在見到一個個人名的時候,就知道事情包不住了,一個又一個跟著交代,所有案件脈絡便逐漸清晰起來。
最終,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前宰相,現正處於走馬上任西北大垣城知府的江逾白。
這案子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主謀,讓負責審訊的小旗都有些飄飄然,又有些不敢相信,他將證據拿在手上,興奮地去找沈蘊玉的時候,沈蘊玉正在聽負責監察石清蓮的校尉匯報。
“聽雨閣早早就掛上燈籠了。”校尉道:“距今現應已有一個多時辰了。”
沈蘊玉端坐在案後,垂眸看著手裏的卷宗,麵上依舊沒什麽情緒,不知道在想什麽,校尉也不敢猜測——上回嘴賤時,抽那十五鞭子還疼著呢!
恰好小旗來匯報了,沈蘊玉便敲了兩遍骨節,兩人聞聲而動,監察石清蓮的錦衣校尉退下,外麵的小旗走進來。
小旗進來後,將手中的證詞遞給沈蘊玉,在一旁等候吩咐。
沈蘊玉翻開證詞,看了一遍後,道:“江逾白人呢?”
籌謀了這麽大的一場計謀,江逾白自然不會走,他肯定是在某個地方等著的,在沈蘊玉去查那些事情的時候,他已經派北典府司的人去找江逾白了。
之前江逾白被驅逐出京之後,北典府司的人便沒再盯著他,所以沈蘊玉也不清楚江逾白去了哪兒,後來翻出了假銅錢案件與江逾白有關之後,才又重新開始查。
“回大人的話,江逾白人沒走遠,就在京郊的一處客棧中落腳呢。”小旗道:“聖上給江逾白下的旨意隻是離京,並沒有要求他需日以繼夜趕路,他便以他庶弟腿腳未好、急需養傷為由,一直耽誤著時間。”
很好。
沈蘊玉鋒銳的薄唇微微勾起,他站起身來,語氣平和的道:“召集人馬。”
他要親自去郊區把江逾白逮回來。
“是。”小旗領命而下。
這一次,北典府司傾巢而出,挑出了足有上百人的隊伍,個個殺氣騰騰,飛魚服繡春刀,夜色之下整裝待發。
沈蘊玉最後上馬,立於隊伍前,左手握於刀柄上,“錚”的一聲,繡春刀出鞘。
其後的錦衣衛同時握刀出鞘,一聲聲“錚嗡”響徹整個北典府司,院中肅殺之氣直衝雲霄,驚的在旁邊廂房中休憩的何采從淺眠中醒來。
她披上一件衣服,扶著器物慢吞吞的爬起來,挪到窗邊,推開窗往外看,便看見北典府司那幫錦衣衛滿身殺意的衝出門去了。
不知道要去哪兒。
她看著外頭黑壓壓的天色,歎了口氣。
北典府司的人把她留在這裏,名義上是辦案,實際上是圈禁,她什麽都碰不到,昨天好不容易逼開沈蘊玉的嘴,能碰到個鄭橋,以為自己能挖出來點什麽東西,但她蹲守了一夜,硬是什麽都沒挖出來,反倒被那些血腥頂的胃裏翻湧,回來又起了高熱,躺下就爬不起來了。
現下要不是被外頭的動靜驚醒,她現下還醒不過來呢。
眼瞧著那些錦衣衛們出了北典府司的門,何采擰著眉在窗前站著,在心裏思索她該怎麽辦。
她這幾日也琢磨過味兒來了,這案子跟她其實沒什麽關係,她隻是掛了個名,實際上是沈蘊玉在全程操辦,她的死活,都掛在沈蘊玉的身上。
沈蘊玉不讓她查案子,她就什麽都做不了。
何采歎了口氣,越發煩躁。
生死的大鍘就壓在她的腦袋上,可她偏生就隻能等著。
她垂眸思索的時候,一道人影突然在她麵前出現,然後飛快從窗外竄進來,並用手掌捂住何采的下半張臉,道:“何大人,是奴婢。”
何采驚悚的看過去,發現是個老太監,他是一直跟在帝姬身邊的老人,也是為數不多的,知道何采的真實身份的人。
這是康安帝姬的心腹。
何采竟不知道他有這麽一身好功夫,竟能自由出入北典府司!
“何大人,稍安勿躁,老奴有兩句話,要來替帝姬問問您。”
老太監等到何采冷靜下來、不會發出動靜之後,才問了一些關於案子的問題。
何采一問三不知。
她唯一能夠提供的,就是關於鄭橋的事。
“鄭橋鄭大人,似乎知道很多關於案子的東西。”何采道:“沈蘊玉審訊過他之後,便帶著很多人出去了,方才您應該瞧見了。”
老太監垂眸沉思了片刻,道:“帝姬有意安排您跟江大人見一麵,您這邊能抽出時間嗎?”
何采更是搖頭:“我抽不出來,您也瞧見了,我身受重傷,北典府司跟籠子似的關著我,外頭一直有人巡邏,我鬧出點動靜都有人看。”
老太監點頭,道了一聲“何大人保重”,然後便由來路翻出了窗戶,幾個起落就沒影子了。
何采站在窗外往外麵看了一會兒,隻能歎息,這一次,她是歎自己的無能。
她什麽都幫不上帝姬。
在何采與老太監簡單交流的時候,沈蘊玉已經打馬出了麒麟街。
他本欲帶隊直撲郊外,但是在經過康平街的時候,手臂卻勒了馬。
馬蹄驟然停下,他身後的錦衣衛也跟著立刻勒馬,一雙雙眼詫異的看向他們的指揮使。
月色之下,他們指揮使的玄袍飛甲與赤色飛魚服在粼粼發光,指揮使那張如玉的臉冷漠的掃了一周之後,突然和他們比了一個“靜候”的手勢,然後轉動馬韁,走進了康平街。
一群錦衣衛便在街巷中安靜地站著,牢牢地控著手裏的馬,一個馬蹄踩動的聲音都沒有。
沈蘊玉進康平街後,孤身一人入了石家。
他遠遠便瞧見石清蓮在窗邊等候,她興許是為了顯眼,沒有將燈掛在樹上,而是掛在她的聽雨閣上,那盞燈就在她的臉幾丈旁邊,燈被風吹的搖晃,橙亮的光芒便在她的半張臉上搖來晃去,將她明媚的五官綴上一層光暈。
何其美妙。
他瞧著石清蓮的時候,石清蓮也瞧見房簷上的他了,小姑娘一笑,便比天上的月亮都亮,遠遠的向他招手,兩隻胳膊急迫的從窗內伸出來,像是迫不及待想跳進他懷裏撒嬌一般。
他的小狗崽
子,不知道在窗口處等了他多久了。
沈蘊玉瞧的心口滾燙,他自房簷上掠過,撲到她的閣外,踩著她閣外一寸左右長的窗沿,道:“今日月色頗好,石三姑娘可願隨沈某出去遊玩一趟?”
石清蓮看不出來這月色哪兒好,秋夜外頭冷著呢,但沈蘊玉說好,那就是好,她當即便抬起手,兩手先搭上沈蘊玉的肩,然後才道:“願意。”
沈蘊玉攔腰將她從閣內抱出閣外,然後抱著她在房簷上穿行,轉而出了石府,直接落到石府街巷外的馬匹上。
石清蓮隨他一道坐在馬上,身後是他寬闊的胸膛,身前是他的厚重玄袍,如上一次去錢莊抄人一樣,她還是隻從他胸前探出一顆小腦袋,剩下的都藏在袍子下麵,免得被秋風侵體。
她隨沈蘊玉出來的時候,都沒問過一句要去哪兒,結果當馬匹衝出康平街時,她一眼瞧見主幹道上,近百個錦衣衛坐在馬上,一雙雙銳利的眼直直的落到她的臉上。
在看到石清蓮的時候,所有錦衣衛那一瞬間腦子裏都冒出了一個念頭:他們大人完了,墜入愛河腦子被淹壞了。
他們是去抓人啊!
怎麽還帶個美嬌娘一道兒去呢?
完蛋,別人談風月是月下賞花,他們大人是月下砍頭啊。
這美嬌娘受得了嗎?
錦衣衛們覺得很離譜。
石清蓮也覺得很離譜!
在看到那麽多錦衣衛的時候,石清蓮緩緩瞪大眼。
這是要看什麽月色啊?
而沈蘊玉也沒和她解釋,隻一提馬韁,那大馬便在街巷中狂奔起來,身後的錦衣衛迅速跟上,一時之間,寂靜的京城街巷中隻有馬蹄陣陣的聲音。
馬一跑起來,風就格外割人的臉,石清蓮就把臉又往裏麵藏了一點。
沈蘊玉此時已經帶隊出了內京,到了外京,外京靠近西城的地方是怡紅樓,通宵達旦,其餘的一些街巷中有各種黑市類的地方,北典府司的馬照樣凶神惡煞的踏過去。
這一回石清蓮沒再阻攔,隻是探頭瞧了一會兒,然後回頭問沈蘊玉:“大人下次可以帶我來這市裏瞧瞧麽?”
她還沒見過呢。
沈蘊玉眼角餘光瞥了一眼下麵那群人賣
的東西,有的是從墳裏掏出來的死人陪葬,有的一看就是從別人家裏偷出來的東西,一群破銅爛鐵,他們還經過了一個用布料、木頭架子搭出來的小帳篷,沈蘊玉嗅到了血腥味兒和羊水的味道,那裏麵是一些未嫁人便懷了身子的姑娘,來找黑市藥娘墮胎的。
這些個魚龍混雜的地方——
石清蓮正昂起頭,費力的扭過來看他,那雙眼睛滿是期許,亮晶晶的看著他。
這些個魚龍混雜的地方...也挺有意思的。
“好。”他道:“待這個案子結束了,沈某帶石三姑娘出來逛。”
說話間,他們已經經過了鬼市,開始向京外走。
等到他們出了京牆之後,石清蓮終於按捺不住了,她問沈蘊玉:“沈大人,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啊?”
沈蘊玉抱緊她,道:“看月色。”
當時他們已經出了京城了,京城外有一條條官道,也有各種小道和驛站,四周是野草,遠處是高山樹林,天上明月高懸,繁星點點,出了城後,夜風更凶猛,吹到臉上,臉蛋都跟著疼。
石清蓮向上瞄了一眼月色。
好吧。
她把沈蘊玉的玄袍上的暗扣都係上,直接把自己的腦袋都給擋住,然後安安靜靜的縮在沈蘊玉的玄袍與懷抱中,沈蘊玉騎馬,她就在玄袍之內偷偷摸沈蘊玉。
她隻是幾個時辰沒瞧見他,卻好似幾個月沒見了似的,覺得沈蘊玉的身上沒有一處不好看,也沒有一處不好摸。
特別是沈蘊玉騎馬時緊繃起來的大腿,堅硬緊實,蘊含著強健男子獨有的爆發力,摁上去手感頗好。
石清蓮沒摁兩下,就聽見沈蘊玉在她的頭頂道:“到了,石三姑娘。”
石清蓮不情不願的解開了兩顆暗扣,把自己腦袋露出來了。
人家還沒摸夠呢!
她一探出頭來,便被秋夜冷風吹了一臉,她眯著眼四下一看,發現錦衣衛已經將一個小客棧給包圍了。
這小客棧就是個在官道往來處的驛站,院落不大,除卻客棧外就是馬廄與茅廁,客棧一共也就隻有三層,在院子裏堆積了一些馬車,這馬車看著還挺眼熟。
錦衣衛將客棧包圍了之後,立刻就有守夜的小廝喊來了
客棧掌櫃,掌櫃急急忙忙的跑出來,見了錦衣衛便跪下磕頭,喊道:“青天大老爺,這是怎的了?我這小店正經生意啊!”
京中誰不知道,這錦衣衛橫行霸道,若是抄了他們的客棧,他們就完蛋了!
沈蘊玉比劃了個手勢,身後百人齊齊了馬。
“閑雜人等,退下。”沈蘊玉身旁的小旗道:“若有人試圖突圍,就地格殺。”
那客棧掌櫃便帶著客棧裏的小廝戰戰兢兢的躲到了一邊去,原地一百個錦衣衛,留下一十個在客棧四周包圍,剩下八十個人直接踏入了這客棧。
那些大人們在見到一個個人名的時候,就知道事情包不住了,一個又一個跟著交代,所有案件脈絡便逐漸清晰起來。
最終,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前宰相,現正處於走馬上任西北大垣城知府的江逾白。
這案子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主謀,讓負責審訊的小旗都有些飄飄然,又有些不敢相信,他將證據拿在手上,興奮地去找沈蘊玉的時候,沈蘊玉正在聽負責監察石清蓮的校尉匯報。
“聽雨閣早早就掛上燈籠了。”校尉道:“距今現應已有一個多時辰了。”
沈蘊玉端坐在案後,垂眸看著手裏的卷宗,麵上依舊沒什麽情緒,不知道在想什麽,校尉也不敢猜測——上回嘴賤時,抽那十五鞭子還疼著呢!
恰好小旗來匯報了,沈蘊玉便敲了兩遍骨節,兩人聞聲而動,監察石清蓮的錦衣校尉退下,外麵的小旗走進來。
小旗進來後,將手中的證詞遞給沈蘊玉,在一旁等候吩咐。
沈蘊玉翻開證詞,看了一遍後,道:“江逾白人呢?”
籌謀了這麽大的一場計謀,江逾白自然不會走,他肯定是在某個地方等著的,在沈蘊玉去查那些事情的時候,他已經派北典府司的人去找江逾白了。
之前江逾白被驅逐出京之後,北典府司的人便沒再盯著他,所以沈蘊玉也不清楚江逾白去了哪兒,後來翻出了假銅錢案件與江逾白有關之後,才又重新開始查。
“回大人的話,江逾白人沒走遠,就在京郊的一處客棧中落腳呢。”小旗道:“聖上給江逾白下的旨意隻是離京,並沒有要求他需日以繼夜趕路,他便以他庶弟腿腳未好、急需養傷為由,一直耽誤著時間。”
很好。
沈蘊玉鋒銳的薄唇微微勾起,他站起身來,語氣平和的道:“召集人馬。”
他要親自去郊區把江逾白逮回來。
“是。”小旗領命而下。
這一次,北典府司傾巢而出,挑出了足有上百人的隊伍,個個殺氣騰騰,飛魚服繡春刀,夜色之下整裝待發。
沈蘊玉最後上馬,立於隊伍前,左手握於刀柄上,“錚”的一聲,繡春刀出鞘。
其後的錦衣衛同時握刀出鞘,一聲聲“錚嗡”響徹整個北典府司,院中肅殺之氣直衝雲霄,驚的在旁邊廂房中休憩的何采從淺眠中醒來。
她披上一件衣服,扶著器物慢吞吞的爬起來,挪到窗邊,推開窗往外看,便看見北典府司那幫錦衣衛滿身殺意的衝出門去了。
不知道要去哪兒。
她看著外頭黑壓壓的天色,歎了口氣。
北典府司的人把她留在這裏,名義上是辦案,實際上是圈禁,她什麽都碰不到,昨天好不容易逼開沈蘊玉的嘴,能碰到個鄭橋,以為自己能挖出來點什麽東西,但她蹲守了一夜,硬是什麽都沒挖出來,反倒被那些血腥頂的胃裏翻湧,回來又起了高熱,躺下就爬不起來了。
現下要不是被外頭的動靜驚醒,她現下還醒不過來呢。
眼瞧著那些錦衣衛們出了北典府司的門,何采擰著眉在窗前站著,在心裏思索她該怎麽辦。
她這幾日也琢磨過味兒來了,這案子跟她其實沒什麽關係,她隻是掛了個名,實際上是沈蘊玉在全程操辦,她的死活,都掛在沈蘊玉的身上。
沈蘊玉不讓她查案子,她就什麽都做不了。
何采歎了口氣,越發煩躁。
生死的大鍘就壓在她的腦袋上,可她偏生就隻能等著。
她垂眸思索的時候,一道人影突然在她麵前出現,然後飛快從窗外竄進來,並用手掌捂住何采的下半張臉,道:“何大人,是奴婢。”
何采驚悚的看過去,發現是個老太監,他是一直跟在帝姬身邊的老人,也是為數不多的,知道何采的真實身份的人。
這是康安帝姬的心腹。
何采竟不知道他有這麽一身好功夫,竟能自由出入北典府司!
“何大人,稍安勿躁,老奴有兩句話,要來替帝姬問問您。”
老太監等到何采冷靜下來、不會發出動靜之後,才問了一些關於案子的問題。
何采一問三不知。
她唯一能夠提供的,就是關於鄭橋的事。
“鄭橋鄭大人,似乎知道很多關於案子的東西。”何采道:“沈蘊玉審訊過他之後,便帶著很多人出去了,方才您應該瞧見了。”
老太監垂眸沉思了片刻,道:“帝姬有意安排您跟江大人見一麵,您這邊能抽出時間嗎?”
何采更是搖頭:“我抽不出來,您也瞧見了,我身受重傷,北典府司跟籠子似的關著我,外頭一直有人巡邏,我鬧出點動靜都有人看。”
老太監點頭,道了一聲“何大人保重”,然後便由來路翻出了窗戶,幾個起落就沒影子了。
何采站在窗外往外麵看了一會兒,隻能歎息,這一次,她是歎自己的無能。
她什麽都幫不上帝姬。
在何采與老太監簡單交流的時候,沈蘊玉已經打馬出了麒麟街。
他本欲帶隊直撲郊外,但是在經過康平街的時候,手臂卻勒了馬。
馬蹄驟然停下,他身後的錦衣衛也跟著立刻勒馬,一雙雙眼詫異的看向他們的指揮使。
月色之下,他們指揮使的玄袍飛甲與赤色飛魚服在粼粼發光,指揮使那張如玉的臉冷漠的掃了一周之後,突然和他們比了一個“靜候”的手勢,然後轉動馬韁,走進了康平街。
一群錦衣衛便在街巷中安靜地站著,牢牢地控著手裏的馬,一個馬蹄踩動的聲音都沒有。
沈蘊玉進康平街後,孤身一人入了石家。
他遠遠便瞧見石清蓮在窗邊等候,她興許是為了顯眼,沒有將燈掛在樹上,而是掛在她的聽雨閣上,那盞燈就在她的臉幾丈旁邊,燈被風吹的搖晃,橙亮的光芒便在她的半張臉上搖來晃去,將她明媚的五官綴上一層光暈。
何其美妙。
他瞧著石清蓮的時候,石清蓮也瞧見房簷上的他了,小姑娘一笑,便比天上的月亮都亮,遠遠的向他招手,兩隻胳膊急迫的從窗內伸出來,像是迫不及待想跳進他懷裏撒嬌一般。
他的小狗崽
子,不知道在窗口處等了他多久了。
沈蘊玉瞧的心口滾燙,他自房簷上掠過,撲到她的閣外,踩著她閣外一寸左右長的窗沿,道:“今日月色頗好,石三姑娘可願隨沈某出去遊玩一趟?”
石清蓮看不出來這月色哪兒好,秋夜外頭冷著呢,但沈蘊玉說好,那就是好,她當即便抬起手,兩手先搭上沈蘊玉的肩,然後才道:“願意。”
沈蘊玉攔腰將她從閣內抱出閣外,然後抱著她在房簷上穿行,轉而出了石府,直接落到石府街巷外的馬匹上。
石清蓮隨他一道坐在馬上,身後是他寬闊的胸膛,身前是他的厚重玄袍,如上一次去錢莊抄人一樣,她還是隻從他胸前探出一顆小腦袋,剩下的都藏在袍子下麵,免得被秋風侵體。
她隨沈蘊玉出來的時候,都沒問過一句要去哪兒,結果當馬匹衝出康平街時,她一眼瞧見主幹道上,近百個錦衣衛坐在馬上,一雙雙銳利的眼直直的落到她的臉上。
在看到石清蓮的時候,所有錦衣衛那一瞬間腦子裏都冒出了一個念頭:他們大人完了,墜入愛河腦子被淹壞了。
他們是去抓人啊!
怎麽還帶個美嬌娘一道兒去呢?
完蛋,別人談風月是月下賞花,他們大人是月下砍頭啊。
這美嬌娘受得了嗎?
錦衣衛們覺得很離譜。
石清蓮也覺得很離譜!
在看到那麽多錦衣衛的時候,石清蓮緩緩瞪大眼。
這是要看什麽月色啊?
而沈蘊玉也沒和她解釋,隻一提馬韁,那大馬便在街巷中狂奔起來,身後的錦衣衛迅速跟上,一時之間,寂靜的京城街巷中隻有馬蹄陣陣的聲音。
馬一跑起來,風就格外割人的臉,石清蓮就把臉又往裏麵藏了一點。
沈蘊玉此時已經帶隊出了內京,到了外京,外京靠近西城的地方是怡紅樓,通宵達旦,其餘的一些街巷中有各種黑市類的地方,北典府司的馬照樣凶神惡煞的踏過去。
這一回石清蓮沒再阻攔,隻是探頭瞧了一會兒,然後回頭問沈蘊玉:“大人下次可以帶我來這市裏瞧瞧麽?”
她還沒見過呢。
沈蘊玉眼角餘光瞥了一眼下麵那群人賣
的東西,有的是從墳裏掏出來的死人陪葬,有的一看就是從別人家裏偷出來的東西,一群破銅爛鐵,他們還經過了一個用布料、木頭架子搭出來的小帳篷,沈蘊玉嗅到了血腥味兒和羊水的味道,那裏麵是一些未嫁人便懷了身子的姑娘,來找黑市藥娘墮胎的。
這些個魚龍混雜的地方——
石清蓮正昂起頭,費力的扭過來看他,那雙眼睛滿是期許,亮晶晶的看著他。
這些個魚龍混雜的地方...也挺有意思的。
“好。”他道:“待這個案子結束了,沈某帶石三姑娘出來逛。”
說話間,他們已經經過了鬼市,開始向京外走。
等到他們出了京牆之後,石清蓮終於按捺不住了,她問沈蘊玉:“沈大人,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啊?”
沈蘊玉抱緊她,道:“看月色。”
當時他們已經出了京城了,京城外有一條條官道,也有各種小道和驛站,四周是野草,遠處是高山樹林,天上明月高懸,繁星點點,出了城後,夜風更凶猛,吹到臉上,臉蛋都跟著疼。
石清蓮向上瞄了一眼月色。
好吧。
她把沈蘊玉的玄袍上的暗扣都係上,直接把自己的腦袋都給擋住,然後安安靜靜的縮在沈蘊玉的玄袍與懷抱中,沈蘊玉騎馬,她就在玄袍之內偷偷摸沈蘊玉。
她隻是幾個時辰沒瞧見他,卻好似幾個月沒見了似的,覺得沈蘊玉的身上沒有一處不好看,也沒有一處不好摸。
特別是沈蘊玉騎馬時緊繃起來的大腿,堅硬緊實,蘊含著強健男子獨有的爆發力,摁上去手感頗好。
石清蓮沒摁兩下,就聽見沈蘊玉在她的頭頂道:“到了,石三姑娘。”
石清蓮不情不願的解開了兩顆暗扣,把自己腦袋露出來了。
人家還沒摸夠呢!
她一探出頭來,便被秋夜冷風吹了一臉,她眯著眼四下一看,發現錦衣衛已經將一個小客棧給包圍了。
這小客棧就是個在官道往來處的驛站,院落不大,除卻客棧外就是馬廄與茅廁,客棧一共也就隻有三層,在院子裏堆積了一些馬車,這馬車看著還挺眼熟。
錦衣衛將客棧包圍了之後,立刻就有守夜的小廝喊來了
客棧掌櫃,掌櫃急急忙忙的跑出來,見了錦衣衛便跪下磕頭,喊道:“青天大老爺,這是怎的了?我這小店正經生意啊!”
京中誰不知道,這錦衣衛橫行霸道,若是抄了他們的客棧,他們就完蛋了!
沈蘊玉比劃了個手勢,身後百人齊齊了馬。
“閑雜人等,退下。”沈蘊玉身旁的小旗道:“若有人試圖突圍,就地格殺。”
那客棧掌櫃便帶著客棧裏的小廝戰戰兢兢的躲到了一邊去,原地一百個錦衣衛,留下一十個在客棧四周包圍,剩下八十個人直接踏入了這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