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玉對於王麗光,也就是她後媽口中的她弟自己在學校和女同學看對眼了這種話,一個字都不信。
真對這方麵把持不住要動心,早就動了,哪裏會拖到高三這種時間。上輩子她過得渾渾噩噩,哪裏還能關注到這方麵的消息,等回過神來的時候,她弟都已經退學和人擺酒了,再後來嘛……
她那個後娶的弟媳婦也不是什麽好人,要不然,到她爸年紀大了,病了的時候,怎麽會沒人願意養他,連口飯都不肯給。
她弟再怎麽變,都不是那種想要餓死自己老爹的人。
這一點,宋知玉非常篤定。
“我……”宋知玉張了張嘴,話沒說出來,眼眶卻紅了一圈。他掏出來一個本子,遞給???宋知玉看。
那是一個普通的筆記本。
宋知玉一眼就認出來了,當時他們姐弟倆沒什麽錢,家裏王麗光看的又緊,和他們要錢買文具用品摳摳搜搜不說,好幾天都要不來多少錢。所以,他們倆買本子筆的錢都是自己到處賺回來的,給西家放牛割草,東家砍柴挖野菜……
再不然就是抓知了,找蠶蛻……
幾分幾毛的,攢到了就去買。
買的就是那種最便宜的,白皮本子。
那種本子紙質軟和,他們這邊還潮濕,每次回南天沒處理好,本子就變得軟趴趴的,上麵的字跡都糊開一大片。不過他們倆依舊很珍惜,每個本子上麵都寫著名字,裏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他們的課堂記錄,連封麵背後都沒有放過。
所以宋知玉看一眼封麵上被印出來的字體痕跡,就知道這本子是宋知書的。
打開一看,前麵還好。
可到了後麵,就變成了和一個小姑娘的情書。
互訴衷腸,你儂我儂的。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上麵那個人用著宋知書的口吻,拿著他的本子,可實際上卻根本就不是他的字跡。
宋知玉和她弟寫字好看,小時候買過幾本字帖學著寫,連鋼筆字都是能寫的。當時她娘還沒走,所以在這方麵花錢也正常,後來兩姐弟更是一道上學一道做作業,對彼此的筆跡再熟悉不過。就算對方學的很像,她也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不是她弟的字跡。
想到上輩子弟弟和她爸之間的生分,還有剛剛回家路上宋育金臉色隱隱的心虛和糾結。
宋知玉嘎嘣一下捏碎了一顆核桃。
“是宋學亮做的?”
宋知書驚訝地抬頭看了她一眼,沉默幾秒後才應了一聲。
他姐隻是看了一眼就明白過來,而他爸在他百般解釋,甚至賭咒發誓,拿出了一堆證據來之後,還是半信半疑。
究竟是真的不相信還是因為別的原因不能信他,這點他和他姐都和明鏡一樣。
“這兩年外麵發展大,村裏的這個高中因為規模太小,已經決定拆除。附近的七八個村子還有幾個廠子,外加上政府插手,一起開辦了新的高中,我這批就是我們這邊小學最後的學生……”
宋知書簡單解釋了一下發生了什麽事。
造學校不是那麽簡單就能弄好的事情,費時間也費錢,現在那邊一共也才造好了一棟小樓和後麵的食堂。學校把高一高二搬過去了,卻把高三的學生都留在這邊。一是因為能夠讀到高三,有念頭要去考試的人不是很多,二就是覺得搬來搬去打擾他們複習。
這種情況也是多方考慮,根本沒有什麽問題。
可誰曾想,竟然有人利用這件事鑽空子。
宋學亮是他們弟弟,後媽王麗光生的,就比宋知書小兩歲。比起他們兩人的好相貌,他和他親妹子宋學露就要差上不少,不能說醜,隻能說是平平常常,放到人群裏就會淹沒。
明明在家過得比他們倆都好,到了學校卻連半點都比不上他們。不管是同學還是老師,都要更喜歡宋知玉他們姐弟倆。
以前他們就老為了這種事情吵嚷,非說是他們兩個在學校裏不肯帶他們,所以他們才學習差之類的。
宋知玉每回聽了都隻想冷笑,學習這種事情還要別人帶的嗎?
你自己都不學,怎麽可能會有好成績?
而這一次,是因為宋知書的一個沒寫完的本子丟了,被高一的一個小姑娘撿到。羞答答的寫了一封情書在上麵,托他弟弟宋學亮送去。
誰知道這小子不僅沒給,還自己偽裝成宋知書,和小姑娘談起了紙上的戀愛。半夜黑漆漆的約人出來牽手散步,幾回下來,還沒等小姑娘發現不對勁,先被學校老師給撞到了現場。
“宋學亮當場跑了,”宋知書低聲陳述當時的事實,“那個和他談戀愛的小姑娘說是我,但我當時在家複習,根本就沒有出去過。”
宋知玉:”爸,知道這件事?“
宋知書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我和他說過,但是他……不信。”
這意思就是裝傻充愣,想直接把這件事安在她弟頭上。畢竟偷用哥哥身份撩撥小姑娘的事出來,宋學亮的名聲都要臭了。
宋知書氣的深吸了好幾口氣。
最後還是沒有忍住,霍地一下站了起來。
“把你那個本子帶上,姐帶你去把這事情給翻過來。”
“姐……都已經這樣了,我還能……”宋知書張了張嘴,接近成年的大小夥子,愣是被逼得眼淚都快冒出來了。
“能,我說能就能。”宋知玉斬釘截鐵,“你沒幹過這種事,我就不會讓人欺負我弟弟。”
第12章
◎姐姐去城裏之後,好像變得厲害了很多◎
收拾東西出門,宋知玉半點不客氣地把自己拎回來的水果吃食直接拿到了弟弟房間裏,分了一半帶走給舅舅他們,臨走前還不忘把自己房間和弟弟房間上鎖,順帶去廚房裏摸了五六個雞蛋。
好多年沒回來過,但這裏畢竟是她家。
從小長大的地方,哪裏會真的生疏。
以前不好意思拿,那是她傻,年輕時候要麵子,到了老了那才知道什麽麵子不麵子的,哪裏有實惠好用。再說了,這是她家,宋育金正兒八經是她親爹,她拿她爸幾個雞蛋怎麽了?
宋知書在他姐從口袋裏掏出兩把金燦燦的小鎖時,就已經目瞪口呆,等再看到她直接進廚房翻東西,半點不客氣地拎雞蛋走人的時候,內心的活動已經無限趨於平穩的一條線。
不是他習慣了,是他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麽對於這樣的姐姐該做出怎麽樣的反應來。
總覺得……
姐姐嫁出去一趟之後,變化好大。
是有人欺負她了嗎?
可他們之前在家裏也過得算不上很好,宋知書怎麽都想不通,到底是在外麵遇到了什麽事情,才會把自己原先溫柔體貼的姐姐變成這個現在雷厲風行的樣子,看著隱隱有了幾分村子裏厲害嬸子的潑辣勁兒,不過仔細去看,又不是多麽相似。
宋知書想不通,他舅舅陶九祥更想不通。
嫁出去的外甥女回來看望,還拎著大包小包,看起來氣色紅潤過的非常不錯。他心裏那點子擔憂也順勢放下,還沒來得及和她討論一下頭疼的外甥這回鬧出來的事情,對方直接把東西一放,拉著他就往村委那邊衝。
時代在變化,村長和幫著村裏幹活的那些幹部們,也有了一個專門工作的地方。新造起來的四層小樓,前麵還有個升旗台呢,看起來可威風。
而他外甥女,拉著他們倆進了村長辦公室就開始哭。
這哭的方式還很不一樣,村子裏以往受了委屈的嬸子,那是進門倒地就開始嚎啕,幹打雷不下雨的那種。
宋知玉不,她捂著臉嗚嗚咽咽,哭聲淒涼,一看就是受了大委屈。
村長都懵了,他們三個大男人站在旁邊,勸了半天都沒勸好,最後成功地引來了婦女主任及多個村委班幹部。大多都是女性,可以說,這邊村委裏能頂半邊天的女性同伴們,全都齊刷刷出現在了這裏,成功在一分鍾之內就把本來應該是此次活動中的重要參與人員們給擠到了一旁。
此處特指村長,舅舅和宋知書。
“怎麽了這是?”
“宋家丫頭,怎麽剛回來就哭?”
“受了委屈你就和我們說,隻要是我們能夠幫忙的,絕對會幫你調節處理好。”
……
後麵那句,明顯是知道宋家往事,所以特地強調了一句。
宋知玉鬆開手,露出被她自己揉地通紅的眼眶。‘
“嬸子,我……我這也是沒辦法。”
“我娘走之前,托我一定要照顧好弟弟。我這才剛離家沒多久,結果才回到家裏,就發現家裏出了事……”
說到這裏,她就支支吾吾起來,具體不仔細說是發生了什麽事,隻是哭訴說她就這麽一個親弟弟,從小一起長大的。這馬上就要高三,她弟弟向來就學習成績很不錯,連老師都說發揮的好,指不定能考上大學,要是被毀了,她以後還怎麽到九泉之下去見她媽。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
宋家姐弟這七八年來的生存基礎就是靠著學習好以及長得好,在學校受歡迎,獲取更多的資源,在家也能拿得出手,將後媽王麗光那兩個孩子對比地黯然失色。
不然,有了後媽就有後爹,紙筆這些小錢他們還能靠自己賺來。換成學費這種大項支出,那是必然要宋育金來支出的。
如果不是他們倆讀書好,外頭人都說他們倆未來是有可能考上大學,讓祖墳冒青煙的苗子,那宋育金哪裏會咬牙一直供他們倆上學。
這不是指責宋育金不愛他們倆孩子,而是家庭情況如此,社會情況也是這樣。村子裏輟學賺錢,照顧家庭的人多了去,這個時候可不是以後大學生都不值錢的時候,現在就算是高中生,那都???算是有學問的人。
宋知玉一提,其他人也想起來宋家這兩個孩子記得確實是學習成績很不錯的。
老大是個女孩子,為了嫁人所以沒有繼續考大學,那說得過去。但老二可是個男娃,怎麽就被弄得連高三都要讀不好了呢?
疑惑的目光頓時被投到了站在牆邊沉默無語的男人們身上,宋知書到底年輕,再加上確實是被這些事最近折騰地心灰意冷,兩眼一抹,頓時就和他姐一樣,眼眶泛紅。
這簡直就是在他們身上刻著一行大字。
我們遇到了委屈的事情,幫幫我們。
成天忙著疏通東家長西家短故事的婦聯成員立刻就精神起來,進入了工作狀態,拉著宋家姐弟倆坐下,一人塞了杯熱水,還有人給他們倆遞果子,讓他們倆坐下緩解心情,好好給他們解釋一下這事情的前因後果。
順帶著還把兩個站著沒有什麽用,看起來還容易讓兩個年輕人不敢說真話的男人給請了出去。
舅舅和村長:“……”
行吧。
那他們倆出去自己喝茶也行。
宋知玉被勸了一圈,又捧著熱水喝了一杯,做足了被驚嚇到的無助小媳婦樣後,這才囁喏著小聲開口。
當然,說肯定是不會像宋知書那樣,把個本地遞過來給她看。這在她看來叫坦誠,在別人看來就叫不會說話,這前麵的字也是你寫的,後麵和你的字又那麽像,會不會是你剛開始就算好了要去騙人家小姑娘,所以才故意留了這種疏漏在?
還有那個小姑娘,聽說都和宋學亮那家夥半夜出去好幾回了,怎麽連他長什麽樣子都沒看見呢?
她弟弟那張俊臉,但凡是長點眼睛的,怎麽會把他和宋學亮給認錯?
宋知玉心裏犯愁,臉上更愁,急的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告訴在座的諸位,不知道是誰,騙了人家小姑娘,還假借了她弟弟的名義,現在小姑娘家裏那邊知道了這件事,惱得不得了。她爸也生氣,但到底我們是男方家,所以急匆匆地就要置辦婚禮。
她沒說就算是這件事半公開被撞破,那小姑娘家裏也沒有要上門找他們商量的意思,擺明了是看不上宋知書,更沒提她爸被後娘攛掇,想提前給她弟找個對象結婚,掩飾掉宋學亮拿他名頭騙小姑娘的事情。
她把這兩件事湊起來,含糊地一說,頓時就把這件事情變成了兩家因為誤會要不顧宋知書這個成績好的少年郎意願,強行給他娶老婆。
那這事可就不行了。
真對這方麵把持不住要動心,早就動了,哪裏會拖到高三這種時間。上輩子她過得渾渾噩噩,哪裏還能關注到這方麵的消息,等回過神來的時候,她弟都已經退學和人擺酒了,再後來嘛……
她那個後娶的弟媳婦也不是什麽好人,要不然,到她爸年紀大了,病了的時候,怎麽會沒人願意養他,連口飯都不肯給。
她弟再怎麽變,都不是那種想要餓死自己老爹的人。
這一點,宋知玉非常篤定。
“我……”宋知玉張了張嘴,話沒說出來,眼眶卻紅了一圈。他掏出來一個本子,遞給???宋知玉看。
那是一個普通的筆記本。
宋知玉一眼就認出來了,當時他們姐弟倆沒什麽錢,家裏王麗光看的又緊,和他們要錢買文具用品摳摳搜搜不說,好幾天都要不來多少錢。所以,他們倆買本子筆的錢都是自己到處賺回來的,給西家放牛割草,東家砍柴挖野菜……
再不然就是抓知了,找蠶蛻……
幾分幾毛的,攢到了就去買。
買的就是那種最便宜的,白皮本子。
那種本子紙質軟和,他們這邊還潮濕,每次回南天沒處理好,本子就變得軟趴趴的,上麵的字跡都糊開一大片。不過他們倆依舊很珍惜,每個本子上麵都寫著名字,裏麵密密麻麻的寫滿了他們的課堂記錄,連封麵背後都沒有放過。
所以宋知玉看一眼封麵上被印出來的字體痕跡,就知道這本子是宋知書的。
打開一看,前麵還好。
可到了後麵,就變成了和一個小姑娘的情書。
互訴衷腸,你儂我儂的。
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上麵那個人用著宋知書的口吻,拿著他的本子,可實際上卻根本就不是他的字跡。
宋知玉和她弟寫字好看,小時候買過幾本字帖學著寫,連鋼筆字都是能寫的。當時她娘還沒走,所以在這方麵花錢也正常,後來兩姐弟更是一道上學一道做作業,對彼此的筆跡再熟悉不過。就算對方學的很像,她也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不是她弟的字跡。
想到上輩子弟弟和她爸之間的生分,還有剛剛回家路上宋育金臉色隱隱的心虛和糾結。
宋知玉嘎嘣一下捏碎了一顆核桃。
“是宋學亮做的?”
宋知書驚訝地抬頭看了她一眼,沉默幾秒後才應了一聲。
他姐隻是看了一眼就明白過來,而他爸在他百般解釋,甚至賭咒發誓,拿出了一堆證據來之後,還是半信半疑。
究竟是真的不相信還是因為別的原因不能信他,這點他和他姐都和明鏡一樣。
“這兩年外麵發展大,村裏的這個高中因為規模太小,已經決定拆除。附近的七八個村子還有幾個廠子,外加上政府插手,一起開辦了新的高中,我這批就是我們這邊小學最後的學生……”
宋知書簡單解釋了一下發生了什麽事。
造學校不是那麽簡單就能弄好的事情,費時間也費錢,現在那邊一共也才造好了一棟小樓和後麵的食堂。學校把高一高二搬過去了,卻把高三的學生都留在這邊。一是因為能夠讀到高三,有念頭要去考試的人不是很多,二就是覺得搬來搬去打擾他們複習。
這種情況也是多方考慮,根本沒有什麽問題。
可誰曾想,竟然有人利用這件事鑽空子。
宋學亮是他們弟弟,後媽王麗光生的,就比宋知書小兩歲。比起他們兩人的好相貌,他和他親妹子宋學露就要差上不少,不能說醜,隻能說是平平常常,放到人群裏就會淹沒。
明明在家過得比他們倆都好,到了學校卻連半點都比不上他們。不管是同學還是老師,都要更喜歡宋知玉他們姐弟倆。
以前他們就老為了這種事情吵嚷,非說是他們兩個在學校裏不肯帶他們,所以他們才學習差之類的。
宋知玉每回聽了都隻想冷笑,學習這種事情還要別人帶的嗎?
你自己都不學,怎麽可能會有好成績?
而這一次,是因為宋知書的一個沒寫完的本子丟了,被高一的一個小姑娘撿到。羞答答的寫了一封情書在上麵,托他弟弟宋學亮送去。
誰知道這小子不僅沒給,還自己偽裝成宋知書,和小姑娘談起了紙上的戀愛。半夜黑漆漆的約人出來牽手散步,幾回下來,還沒等小姑娘發現不對勁,先被學校老師給撞到了現場。
“宋學亮當場跑了,”宋知書低聲陳述當時的事實,“那個和他談戀愛的小姑娘說是我,但我當時在家複習,根本就沒有出去過。”
宋知玉:”爸,知道這件事?“
宋知書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我和他說過,但是他……不信。”
這意思就是裝傻充愣,想直接把這件事安在她弟頭上。畢竟偷用哥哥身份撩撥小姑娘的事出來,宋學亮的名聲都要臭了。
宋知書氣的深吸了好幾口氣。
最後還是沒有忍住,霍地一下站了起來。
“把你那個本子帶上,姐帶你去把這事情給翻過來。”
“姐……都已經這樣了,我還能……”宋知書張了張嘴,接近成年的大小夥子,愣是被逼得眼淚都快冒出來了。
“能,我說能就能。”宋知玉斬釘截鐵,“你沒幹過這種事,我就不會讓人欺負我弟弟。”
第12章
◎姐姐去城裏之後,好像變得厲害了很多◎
收拾東西出門,宋知玉半點不客氣地把自己拎回來的水果吃食直接拿到了弟弟房間裏,分了一半帶走給舅舅他們,臨走前還不忘把自己房間和弟弟房間上鎖,順帶去廚房裏摸了五六個雞蛋。
好多年沒回來過,但這裏畢竟是她家。
從小長大的地方,哪裏會真的生疏。
以前不好意思拿,那是她傻,年輕時候要麵子,到了老了那才知道什麽麵子不麵子的,哪裏有實惠好用。再說了,這是她家,宋育金正兒八經是她親爹,她拿她爸幾個雞蛋怎麽了?
宋知書在他姐從口袋裏掏出兩把金燦燦的小鎖時,就已經目瞪口呆,等再看到她直接進廚房翻東西,半點不客氣地拎雞蛋走人的時候,內心的活動已經無限趨於平穩的一條線。
不是他習慣了,是他一下子不知道該怎麽對於這樣的姐姐該做出怎麽樣的反應來。
總覺得……
姐姐嫁出去一趟之後,變化好大。
是有人欺負她了嗎?
可他們之前在家裏也過得算不上很好,宋知書怎麽都想不通,到底是在外麵遇到了什麽事情,才會把自己原先溫柔體貼的姐姐變成這個現在雷厲風行的樣子,看著隱隱有了幾分村子裏厲害嬸子的潑辣勁兒,不過仔細去看,又不是多麽相似。
宋知書想不通,他舅舅陶九祥更想不通。
嫁出去的外甥女回來看望,還拎著大包小包,看起來氣色紅潤過的非常不錯。他心裏那點子擔憂也順勢放下,還沒來得及和她討論一下頭疼的外甥這回鬧出來的事情,對方直接把東西一放,拉著他就往村委那邊衝。
時代在變化,村長和幫著村裏幹活的那些幹部們,也有了一個專門工作的地方。新造起來的四層小樓,前麵還有個升旗台呢,看起來可威風。
而他外甥女,拉著他們倆進了村長辦公室就開始哭。
這哭的方式還很不一樣,村子裏以往受了委屈的嬸子,那是進門倒地就開始嚎啕,幹打雷不下雨的那種。
宋知玉不,她捂著臉嗚嗚咽咽,哭聲淒涼,一看就是受了大委屈。
村長都懵了,他們三個大男人站在旁邊,勸了半天都沒勸好,最後成功地引來了婦女主任及多個村委班幹部。大多都是女性,可以說,這邊村委裏能頂半邊天的女性同伴們,全都齊刷刷出現在了這裏,成功在一分鍾之內就把本來應該是此次活動中的重要參與人員們給擠到了一旁。
此處特指村長,舅舅和宋知書。
“怎麽了這是?”
“宋家丫頭,怎麽剛回來就哭?”
“受了委屈你就和我們說,隻要是我們能夠幫忙的,絕對會幫你調節處理好。”
……
後麵那句,明顯是知道宋家往事,所以特地強調了一句。
宋知玉鬆開手,露出被她自己揉地通紅的眼眶。‘
“嬸子,我……我這也是沒辦法。”
“我娘走之前,托我一定要照顧好弟弟。我這才剛離家沒多久,結果才回到家裏,就發現家裏出了事……”
說到這裏,她就支支吾吾起來,具體不仔細說是發生了什麽事,隻是哭訴說她就這麽一個親弟弟,從小一起長大的。這馬上就要高三,她弟弟向來就學習成績很不錯,連老師都說發揮的好,指不定能考上大學,要是被毀了,她以後還怎麽到九泉之下去見她媽。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
宋家姐弟這七八年來的生存基礎就是靠著學習好以及長得好,在學校受歡迎,獲取更多的資源,在家也能拿得出手,將後媽王麗光那兩個孩子對比地黯然失色。
不然,有了後媽就有後爹,紙筆這些小錢他們還能靠自己賺來。換成學費這種大項支出,那是必然要宋育金來支出的。
如果不是他們倆讀書好,外頭人都說他們倆未來是有可能考上大學,讓祖墳冒青煙的苗子,那宋育金哪裏會咬牙一直供他們倆上學。
這不是指責宋育金不愛他們倆孩子,而是家庭情況如此,社會情況也是這樣。村子裏輟學賺錢,照顧家庭的人多了去,這個時候可不是以後大學生都不值錢的時候,現在就算是高中生,那都???算是有學問的人。
宋知玉一提,其他人也想起來宋家這兩個孩子記得確實是學習成績很不錯的。
老大是個女孩子,為了嫁人所以沒有繼續考大學,那說得過去。但老二可是個男娃,怎麽就被弄得連高三都要讀不好了呢?
疑惑的目光頓時被投到了站在牆邊沉默無語的男人們身上,宋知書到底年輕,再加上確實是被這些事最近折騰地心灰意冷,兩眼一抹,頓時就和他姐一樣,眼眶泛紅。
這簡直就是在他們身上刻著一行大字。
我們遇到了委屈的事情,幫幫我們。
成天忙著疏通東家長西家短故事的婦聯成員立刻就精神起來,進入了工作狀態,拉著宋家姐弟倆坐下,一人塞了杯熱水,還有人給他們倆遞果子,讓他們倆坐下緩解心情,好好給他們解釋一下這事情的前因後果。
順帶著還把兩個站著沒有什麽用,看起來還容易讓兩個年輕人不敢說真話的男人給請了出去。
舅舅和村長:“……”
行吧。
那他們倆出去自己喝茶也行。
宋知玉被勸了一圈,又捧著熱水喝了一杯,做足了被驚嚇到的無助小媳婦樣後,這才囁喏著小聲開口。
當然,說肯定是不會像宋知書那樣,把個本地遞過來給她看。這在她看來叫坦誠,在別人看來就叫不會說話,這前麵的字也是你寫的,後麵和你的字又那麽像,會不會是你剛開始就算好了要去騙人家小姑娘,所以才故意留了這種疏漏在?
還有那個小姑娘,聽說都和宋學亮那家夥半夜出去好幾回了,怎麽連他長什麽樣子都沒看見呢?
她弟弟那張俊臉,但凡是長點眼睛的,怎麽會把他和宋學亮給認錯?
宋知玉心裏犯愁,臉上更愁,急的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告訴在座的諸位,不知道是誰,騙了人家小姑娘,還假借了她弟弟的名義,現在小姑娘家裏那邊知道了這件事,惱得不得了。她爸也生氣,但到底我們是男方家,所以急匆匆地就要置辦婚禮。
她沒說就算是這件事半公開被撞破,那小姑娘家裏也沒有要上門找他們商量的意思,擺明了是看不上宋知書,更沒提她爸被後娘攛掇,想提前給她弟找個對象結婚,掩飾掉宋學亮拿他名頭騙小姑娘的事情。
她把這兩件事湊起來,含糊地一說,頓時就把這件事情變成了兩家因為誤會要不顧宋知書這個成績好的少年郎意願,強行給他娶老婆。
那這事可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