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是怎麽回事?”
“之前不是說的好好的嗎?”
“怎麽現在又不讓動你這裏的布置了?人家是要租了你的房子去開店的,又不是要開飯店,怎麽可能不改動裏麵的東西。“
老房子隔音不怎麽樣,就算她們倆已經走上去,並努力壓製音量,但宋知玉照樣能聽的比較清楚。
這可不是她故意偷聽。
宋知玉往外走了兩步,想著避開一些,結果她們樓上的聲音也變大起來。
“我看你就是和她們一起來唬我的,我都找人問過了,我家這個鋪子地段好,朝向好,就算不改動,找了人來再做飯店,那也肯定是有人願意接手的。”
“你下去和她說,願意做飯店我就租給她,租金八千,愛租不租。”
“不高興租,我就再去找其他人。”
她扯著嗓子嚷嚷起來,其中的內容不乏是一些,別人家租了多少怎麽怎麽樣。宋知玉一聽就知道,怕是她來之前聽了誰的話,又中途變卦不願意就這麽把店鋪租給她了。
這店鋪好歹也是他們老兩口忙碌了那麽多年的心血,有點波折也正常。但臨到頭又反悔還是讓宋知玉覺得有些心累。
她拿了手裏的筆記本出來,暫且把這家店這裏畫了個叉。
意思是,暫時推後,不準備買這邊。
再看看別的店麵吧,實在不行,就再回來談這邊這家。
樓上的聲音逐漸降低,宋知玉以為她們很快就會下來,結果那邊過了五六分鍾人才下來。朱嬸朝她搖了搖頭,幹脆地帶她先離開了這裏。
“那就先這樣吧,嬸子,你自己再想想,這件事還是得按我們之前談的來。”
出了門,朱嬸就和她解釋。
“我和她家是老親,她家的事情我也知道的比較清楚。”
“她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姑娘,因為要忙著店裏的事情,孫子孫女一個都沒帶。以前店裏賺得多,他們能給錢,還壓的下去。”
“現在老頭子出了事,還要兒子兒媳幫襯,他們自己不能出來做生意,再加上家裏壓力大,這不就想著多賺點。“
宋知玉點點頭,知道她的意思。
這不就是說,那家人覺得租出去沒有招人過來繼續做飯店賺的多嘛。所以,估計背後攛掇了人,讓那個嬸子別把店麵給租出去唄。
人心不足蛇吞象,真讓他們自己做,估計又會為了前期要投入進去的錢,還有招人的花銷而埋怨。
這種人她見得不少,倒也沒什麽大錯,但和他們糾纏就等於是浪費時間。
宋知玉歎一聲,也不怪她:“行,那這邊就不看了,我們再換其他店看。之前嬸子你不是說,還有別的地方有幾個鋪子嗎?”實在不行,偏點就偏點,大不了少賺一點,總歸不至於一個客人都沒有,先把店員帶起來再說。
想是這麽想,但有選擇的話,她還是不會去這麽做。
海市那邊是和彭雲合作,這邊的店可是她自己獨門的生意,少賺的最後都是算在她自己的賬上。能更好的處理,找個更合適的地方,還是需要找一下的。
心裏想著事,她就走的快了點,沒注意朱嬸在後頭沒跟上來。
等發現的時候,她走已經走出去好幾十米了。
“朱嬸?”
“宋丫頭,不是我要摻和別的事情啊,你也知道我做這行,就是靠著親戚們信我,覺得我不會坑他們,所以才能做得起來生意。”朱嬸為難地搓著衣角,小聲道:“剛剛她和我說……說你發達了要租店麵,都不肯托親戚的,肯定是有點別的問題在,所以她不肯租給你。”
聽起來挺扯淡的。
但萬一真有什麽問題呢?
那她介紹出去,豈不是砸了她自己的飯碗。
朱嬸猶豫半天,還是開口問了。
宋知玉挑起眉,沒發火反而笑了:“親戚?我有哪門子的親戚在城裏開店呢?我自己怎麽不知道?”
“既然都說到咱們跟前了,就勞煩嬸子回頭再去問問,看看是我哪個好親戚在後麵說這些話。”
“我嫁過來擺酒的時候,可就隻有鄉下的親戚來了,城裏的親戚一個都沒有。怎麽?我這邊剛賺了點,就有人敢開口了?”
她看著對麵的朱嬸臉色變得更加難看起來,她也沒停,繼續道:“既然信不過我,這單生意咱們也就沒必要繼續做了。我回頭再找別人就是,放心嬸子,你陪我跑了兩天,錢我還是會給你一部分的。等你問出來之後,再來我這裏結就是。”
一點依據都沒有的事情,就敢直接問出口。
這嬸子也不是個腦子清楚的人。
還是換個人找店鋪更好。
作者有話說:
這兩天有點事,請個假,大約三天後會更新
第86章 ◇
◎價格戰◎
小縣城藏不住大秘密, 那些人在背後傳的話,也就隻是仗著她和他們不熟悉,又不是在同一塊地方生活, 所以才會暫時不知道。
宋知玉都不用借由那個朱嬸的口,隻需要和最近知道她在找鋪子租, 主動上門來的中介們聊上幾句, 就能知道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
問題出在她那個後媽,王麗光身上。
“我們也是不知道,那家人說是你舅家,說你結了婚也有半年了,就一直都沒想著上門去看看他們, 這也就算了。現在做生意賺了錢, 要往外租房子都不願意先往親戚家裏走, 生怕親戚坑了你的錢。”
說話的人悄悄打量兩眼宋知玉, 見她冷著臉一刀把西瓜給剁開, 聲音先是降低,然後又大聲起來。
“他敢這麽說, 大家也都以為他說的是真的。”
“這不才有了顧忌。”
“要不是我平時見你不是那種性格, 覺得有貓膩,我還真就信了他們的鬼話!”
這話裏是真是假,宋知玉也懶得追究。
她本來以為這會兒各種中介公司都沒開起來呢, 就連房產中介這種活都少見,都是私人接單,得找親戚托一托才行。可等她回來暫時推了朱嬸, 又找了旁邊五金店裏的老板娘幫忙放出風聲, 說她這邊想找個店鋪租之後, 上門的人一茬接一茬。
都是私人的中介。
消息那麽靈通, 她不信她之前的動靜沒讓他們注意到。沒上門來,估計一是聽到了流言,二是看她找了人,後麵也就沒再多推銷自己。
總???之,雖然她看不上,但這流言實打實讓她多跑了兩天。
“舅家?我舅舅他們還在鄉下種田呢,怎麽到這裏來?還能出來和人說我不照顧他們,我怎麽不知道我還有一個在城裏的舅舅?”
“這年頭,難道胡亂說點什麽,就有人信的嗎?“
“要是這樣的話,我還說馬上會有冤大頭來送我兩套店鋪呢。我不想要還不行,非要送給我的那種,你們信嗎?”
宋知玉冷笑,嘴上完全把這件事給撇開,說自己根本沒有舅舅在城裏。
實際上,他們一開口,她就知道是誰在鬧幺蛾子。
她正經的舅家當然是不會冒出來的,他們和她之間也沒有什麽矛盾,她之前能好好地讀到高中,都是靠著他們幫忙說項,不然恐怕要和一些小姑娘一樣,初中剛畢業就得被嫁掉。親密無間倒也說不上,畢竟舅舅們都是有家的人,需要先顧著自己家裏的人。
宋知玉這時候是不知道的,但她上輩子知道。
真算起來,她還真有個“舅舅”在城裏。
那人是王麗光的弟弟。
當年和城裏姑娘結了婚,所以就一直定居在城裏。
當然,他沒有那麽大的本事,能夠衝破城裏和鄉下之間的壁障,成功抱到一個城裏能買到店鋪的“白富美”回去。
他雖然讀書還成,讀到了高中。
在那個時代算是很出息的讀書苗子,但憑他自己的努力,還不太夠。所以他付出了另外的一點東西,他是個上門女婿。
這會兒的上門女婿可不像以後那樣,說是上門,但過年過節兩口子還是會回去看看,你爸媽照樣是我爸媽,兩家頂多就是並做了一家,並沒有太明顯的高下之分。
某些特例除外。
當年的上門,可是正兒八經的男方並入女方家裏。
戶口,稱呼,家裏的地位,連辦酒席,都是女方這邊辦理。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冠著女方的名字,喊女方的父母爺爺奶奶,至於男方那邊,頂多是過年的時候過去兩趟。要是女方家比較寬厚點,別的節日也會允許他們帶著禮物回去看看,別的是肯定沒有。
王麗光的弟弟,就是這麽一個上門女婿。
他自從“出嫁”以後,就基本沒有再回過家。
也不知道是他結婚的女方家裏不讓他回,還是他自己也不願意回鄉下,又或者,是怕家裏朝他要錢。
王麗光家裏可不富裕,宋家聽起來就已經算是不富裕了,可王家那才是真正的精窮。上一代生了四五個,後麵又生,單王麗光那家就生了四個男孩,兩個女孩,家裏能養得活他們就不錯了,還提什麽別的。
要不然,王麗光說實話長得也不算醜,又是頭婚,找什麽人不好找宋知玉她爸,一個死了老婆還有倆娃的老男人。
難不成還能是圖他長得不算醜嗎?
還是圖自己過來就能無痛當媽?
就是一個字,窮。
宋知玉和王麗光不親近,後娘不克扣他們倆的口糧,勉強餓不死就算好的,哪裏還會聊這些親近的話題。
所以她也不知道她和她這位弟弟的關係怎麽樣,按她平常有點什麽都要在口裏吹噓幾回,但卻從來沒提過她弟的情況來看,兩個人的關係應該不怎麽好。
上輩子,她知道這個人,還是因為她家鄉下的房子要拆遷。
宋知玉出嫁的是,是嫁到城裏,農村戶口轉城鎮沒那麽好轉,本來是說生了孩子到時候想辦法再轉,結果出了事,就一直擱置下來。
沒想到等後來家裏房子拆遷,倒還要算上她一份。
回想起那些從王麗光那邊過來的親戚,那些嘴臉……嘖,宋知玉皺了皺眉,真是想想就覺得心煩。當年她爸生了病那麽求他們,都說沒錢不肯出錢,還是她最後把那些該給她的份額弄出來,又自己額外加了錢送他去看的病。
再後來嘛……
多活了幾年,不過到底還是沒撐住。
宋知玉本來有心自己去管,但晚晚不讓她插手。
“出錢就夠了,還要跟著出力,到時候出力都不討好。您有那個空,不如好好在家裏做作業,今天老師給你們留的課堂作業,你做的怎麽樣了?”
宋知玉:“……”
也不知道晚晚是不是料到她還能遇到重生這種離奇事情。
總之……
“之前不是說的好好的嗎?”
“怎麽現在又不讓動你這裏的布置了?人家是要租了你的房子去開店的,又不是要開飯店,怎麽可能不改動裏麵的東西。“
老房子隔音不怎麽樣,就算她們倆已經走上去,並努力壓製音量,但宋知玉照樣能聽的比較清楚。
這可不是她故意偷聽。
宋知玉往外走了兩步,想著避開一些,結果她們樓上的聲音也變大起來。
“我看你就是和她們一起來唬我的,我都找人問過了,我家這個鋪子地段好,朝向好,就算不改動,找了人來再做飯店,那也肯定是有人願意接手的。”
“你下去和她說,願意做飯店我就租給她,租金八千,愛租不租。”
“不高興租,我就再去找其他人。”
她扯著嗓子嚷嚷起來,其中的內容不乏是一些,別人家租了多少怎麽怎麽樣。宋知玉一聽就知道,怕是她來之前聽了誰的話,又中途變卦不願意就這麽把店鋪租給她了。
這店鋪好歹也是他們老兩口忙碌了那麽多年的心血,有點波折也正常。但臨到頭又反悔還是讓宋知玉覺得有些心累。
她拿了手裏的筆記本出來,暫且把這家店這裏畫了個叉。
意思是,暫時推後,不準備買這邊。
再看看別的店麵吧,實在不行,就再回來談這邊這家。
樓上的聲音逐漸降低,宋知玉以為她們很快就會下來,結果那邊過了五六分鍾人才下來。朱嬸朝她搖了搖頭,幹脆地帶她先離開了這裏。
“那就先這樣吧,嬸子,你自己再想想,這件事還是得按我們之前談的來。”
出了門,朱嬸就和她解釋。
“我和她家是老親,她家的事情我也知道的比較清楚。”
“她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姑娘,因為要忙著店裏的事情,孫子孫女一個都沒帶。以前店裏賺得多,他們能給錢,還壓的下去。”
“現在老頭子出了事,還要兒子兒媳幫襯,他們自己不能出來做生意,再加上家裏壓力大,這不就想著多賺點。“
宋知玉點點頭,知道她的意思。
這不就是說,那家人覺得租出去沒有招人過來繼續做飯店賺的多嘛。所以,估計背後攛掇了人,讓那個嬸子別把店麵給租出去唄。
人心不足蛇吞象,真讓他們自己做,估計又會為了前期要投入進去的錢,還有招人的花銷而埋怨。
這種人她見得不少,倒也沒什麽大錯,但和他們糾纏就等於是浪費時間。
宋知玉歎一聲,也不怪她:“行,那這邊就不看了,我們再換其他店看。之前嬸子你不是說,還有別的地方有幾個鋪子嗎?”實在不行,偏點就偏點,大不了少賺一點,總歸不至於一個客人都沒有,先把店員帶起來再說。
想是這麽想,但有選擇的話,她還是不會去這麽做。
海市那邊是和彭雲合作,這邊的店可是她自己獨門的生意,少賺的最後都是算在她自己的賬上。能更好的處理,找個更合適的地方,還是需要找一下的。
心裏想著事,她就走的快了點,沒注意朱嬸在後頭沒跟上來。
等發現的時候,她走已經走出去好幾十米了。
“朱嬸?”
“宋丫頭,不是我要摻和別的事情啊,你也知道我做這行,就是靠著親戚們信我,覺得我不會坑他們,所以才能做得起來生意。”朱嬸為難地搓著衣角,小聲道:“剛剛她和我說……說你發達了要租店麵,都不肯托親戚的,肯定是有點別的問題在,所以她不肯租給你。”
聽起來挺扯淡的。
但萬一真有什麽問題呢?
那她介紹出去,豈不是砸了她自己的飯碗。
朱嬸猶豫半天,還是開口問了。
宋知玉挑起眉,沒發火反而笑了:“親戚?我有哪門子的親戚在城裏開店呢?我自己怎麽不知道?”
“既然都說到咱們跟前了,就勞煩嬸子回頭再去問問,看看是我哪個好親戚在後麵說這些話。”
“我嫁過來擺酒的時候,可就隻有鄉下的親戚來了,城裏的親戚一個都沒有。怎麽?我這邊剛賺了點,就有人敢開口了?”
她看著對麵的朱嬸臉色變得更加難看起來,她也沒停,繼續道:“既然信不過我,這單生意咱們也就沒必要繼續做了。我回頭再找別人就是,放心嬸子,你陪我跑了兩天,錢我還是會給你一部分的。等你問出來之後,再來我這裏結就是。”
一點依據都沒有的事情,就敢直接問出口。
這嬸子也不是個腦子清楚的人。
還是換個人找店鋪更好。
作者有話說:
這兩天有點事,請個假,大約三天後會更新
第86章 ◇
◎價格戰◎
小縣城藏不住大秘密, 那些人在背後傳的話,也就隻是仗著她和他們不熟悉,又不是在同一塊地方生活, 所以才會暫時不知道。
宋知玉都不用借由那個朱嬸的口,隻需要和最近知道她在找鋪子租, 主動上門來的中介們聊上幾句, 就能知道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麽。
問題出在她那個後媽,王麗光身上。
“我們也是不知道,那家人說是你舅家,說你結了婚也有半年了,就一直都沒想著上門去看看他們, 這也就算了。現在做生意賺了錢, 要往外租房子都不願意先往親戚家裏走, 生怕親戚坑了你的錢。”
說話的人悄悄打量兩眼宋知玉, 見她冷著臉一刀把西瓜給剁開, 聲音先是降低,然後又大聲起來。
“他敢這麽說, 大家也都以為他說的是真的。”
“這不才有了顧忌。”
“要不是我平時見你不是那種性格, 覺得有貓膩,我還真就信了他們的鬼話!”
這話裏是真是假,宋知玉也懶得追究。
她本來以為這會兒各種中介公司都沒開起來呢, 就連房產中介這種活都少見,都是私人接單,得找親戚托一托才行。可等她回來暫時推了朱嬸, 又找了旁邊五金店裏的老板娘幫忙放出風聲, 說她這邊想找個店鋪租之後, 上門的人一茬接一茬。
都是私人的中介。
消息那麽靈通, 她不信她之前的動靜沒讓他們注意到。沒上門來,估計一是聽到了流言,二是看她找了人,後麵也就沒再多推銷自己。
總???之,雖然她看不上,但這流言實打實讓她多跑了兩天。
“舅家?我舅舅他們還在鄉下種田呢,怎麽到這裏來?還能出來和人說我不照顧他們,我怎麽不知道我還有一個在城裏的舅舅?”
“這年頭,難道胡亂說點什麽,就有人信的嗎?“
“要是這樣的話,我還說馬上會有冤大頭來送我兩套店鋪呢。我不想要還不行,非要送給我的那種,你們信嗎?”
宋知玉冷笑,嘴上完全把這件事給撇開,說自己根本沒有舅舅在城裏。
實際上,他們一開口,她就知道是誰在鬧幺蛾子。
她正經的舅家當然是不會冒出來的,他們和她之間也沒有什麽矛盾,她之前能好好地讀到高中,都是靠著他們幫忙說項,不然恐怕要和一些小姑娘一樣,初中剛畢業就得被嫁掉。親密無間倒也說不上,畢竟舅舅們都是有家的人,需要先顧著自己家裏的人。
宋知玉這時候是不知道的,但她上輩子知道。
真算起來,她還真有個“舅舅”在城裏。
那人是王麗光的弟弟。
當年和城裏姑娘結了婚,所以就一直定居在城裏。
當然,他沒有那麽大的本事,能夠衝破城裏和鄉下之間的壁障,成功抱到一個城裏能買到店鋪的“白富美”回去。
他雖然讀書還成,讀到了高中。
在那個時代算是很出息的讀書苗子,但憑他自己的努力,還不太夠。所以他付出了另外的一點東西,他是個上門女婿。
這會兒的上門女婿可不像以後那樣,說是上門,但過年過節兩口子還是會回去看看,你爸媽照樣是我爸媽,兩家頂多就是並做了一家,並沒有太明顯的高下之分。
某些特例除外。
當年的上門,可是正兒八經的男方並入女方家裏。
戶口,稱呼,家裏的地位,連辦酒席,都是女方這邊辦理。生下來的孩子,也是冠著女方的名字,喊女方的父母爺爺奶奶,至於男方那邊,頂多是過年的時候過去兩趟。要是女方家比較寬厚點,別的節日也會允許他們帶著禮物回去看看,別的是肯定沒有。
王麗光的弟弟,就是這麽一個上門女婿。
他自從“出嫁”以後,就基本沒有再回過家。
也不知道是他結婚的女方家裏不讓他回,還是他自己也不願意回鄉下,又或者,是怕家裏朝他要錢。
王麗光家裏可不富裕,宋家聽起來就已經算是不富裕了,可王家那才是真正的精窮。上一代生了四五個,後麵又生,單王麗光那家就生了四個男孩,兩個女孩,家裏能養得活他們就不錯了,還提什麽別的。
要不然,王麗光說實話長得也不算醜,又是頭婚,找什麽人不好找宋知玉她爸,一個死了老婆還有倆娃的老男人。
難不成還能是圖他長得不算醜嗎?
還是圖自己過來就能無痛當媽?
就是一個字,窮。
宋知玉和王麗光不親近,後娘不克扣他們倆的口糧,勉強餓不死就算好的,哪裏還會聊這些親近的話題。
所以她也不知道她和她這位弟弟的關係怎麽樣,按她平常有點什麽都要在口裏吹噓幾回,但卻從來沒提過她弟的情況來看,兩個人的關係應該不怎麽好。
上輩子,她知道這個人,還是因為她家鄉下的房子要拆遷。
宋知玉出嫁的是,是嫁到城裏,農村戶口轉城鎮沒那麽好轉,本來是說生了孩子到時候想辦法再轉,結果出了事,就一直擱置下來。
沒想到等後來家裏房子拆遷,倒還要算上她一份。
回想起那些從王麗光那邊過來的親戚,那些嘴臉……嘖,宋知玉皺了皺眉,真是想想就覺得心煩。當年她爸生了病那麽求他們,都說沒錢不肯出錢,還是她最後把那些該給她的份額弄出來,又自己額外加了錢送他去看的病。
再後來嘛……
多活了幾年,不過到底還是沒撐住。
宋知玉本來有心自己去管,但晚晚不讓她插手。
“出錢就夠了,還要跟著出力,到時候出力都不討好。您有那個空,不如好好在家裏做作業,今天老師給你們留的課堂作業,你做的怎麽樣了?”
宋知玉:“……”
也不知道晚晚是不是料到她還能遇到重生這種離奇事情。
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