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清楚。這幾年,我賺的錢都是她在拿著,家裏的開銷也都是從她那裏走。除開花銷,我也不清楚還剩多少錢。”
文與蘭一陣氣結,隨後忍著氣道:“平時花銷大體還是有個上限,加上家裏置辦大件的錢,你把這些都刨開,算算大概還剩多少。”
“她拿走了也沒事,終歸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她老家不也在東平鎮嗎?你算個大概的數出來,媽到時候去給你要。”
“錢這個事不著急。東升,媽前段時間給你說,城裏待不下去的話,咱們就回老家去。你當時說要再試試,現在怎麽樣了?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梁東升一個人撐了這麽久,今晚又被王曉琴打擊得體無完膚,他一下子像是想通了,不再硬撐著。
“媽,情況不太好。我這個年齡,又沒有其他的技術傍身,沒有什麽合適的工作可以做。送外賣和開網約車這兩種倒是沒什麽限製,但是工資太低,養不活一個家的。”
文與蘭道:“那既然這樣,咱們幹脆收拾收拾回鄉下去吧?鄉下咱家有房子,地裏也種著莊稼,不用樣樣都花錢買。”
梁東升卻是不太願意:“回鄉下去我幹什麽呢?鎮上老師那個工作丟了,我總不能回去種地吧?這麽多年沒做,我都忘了這地怎麽種了。”
“欸,”文與蘭擺擺手,“誰說要你回去種地了?就那點地,都不夠你爸一個人種的,哪有你的份兒?你可以回去做點小生意啊。東平鎮不是要建風景區嗎?到時候遊客肯定多。咱們合計合計,看看到時候賣點什麽。”
這倒也不失為一條出路,梁東升點點頭,心裏生出點希望。
“行了,很晚了,你早點休息吧。既然已經決定了,明天就早點起來收拾,把房退了,我們早點回鄉下去。”
文與蘭見勸好了兒子,也不多留,起身回了自己房間。
第二天,文與蘭留在家裏收拾東西,梁東升去學校給梁遠辦理退園手續。
辦完手續回來,文與蘭指著幾大包東西對梁東升說:“我就收拾了我們三個人的,她的東西不知道怎麽辦,你看這怎麽弄?”
梁東升道:“媽,你不用管,我來處理。”
文與蘭便沒插手。
梁東升在臥室的床下麵找到一個大編織口袋,把王曉琴的東西一股腦塞進去。裝滿一口袋,就扛起口袋去樓下,扔進垃圾桶裏。
來來去去走了好幾趟,才把王曉琴的東西清理完。
文與蘭見他進進出出的,本想勸他別都扔了,先清理一下,看看哪些能賣哪些能留著自己用。
第162章 第162碗麵
但一想到要是能借著這個機會讓兒子跟這個狐狸精斷幹淨了,那這點東西就不值當什麽了。讓他都給扔幹淨,免得他到時候看到東西又想起這個人。
等把房間收拾幹淨,梁東升約來房東談退房的事。
合同上約定的租住期限還沒到,但梁東升跟房東說了自己突然失業的境況,房東也不好強求。
最後,兩方各讓一步,梁東升沒有要已經交付的租金,房東退還了押金。
梁東升把行李搬到車上,載著婆孫倆回鄉下。
最近這段時間,東平鎮上三姑六婆們的嘴一直沒得空閑。
拆遷消息出來那會兒,這家要分多少錢,那家要分多少錢;這家因為賠償款的問題兄弟反目,那家又因為賠償款的問題夫妻和好……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可讓大家說道了好一陣子。
這幾天也有新鮮事兒。
那個前幾年跟著梁家二小子梁東升私奔,被全鎮人唾罵的王曉琴回來了。王曉琴回來不稀奇,之前她也回來了好幾趟。每次都來去匆匆的,也沒多少人見著。
稀奇的是她這次回來就住下了,也沒有要走的意思。還每天出來溜達一下,跟人打打招呼。
有人八卦心重,就問到王曉琴臉上去,旁敲側擊的:回娘家呢?準備待多久啊?
這問得也不算出格,因為別家女兒回娘家,周圍人也喜歡隨口問這種問題。但問到王曉琴這兒嘛,言下之意自然大有不同,本身她的情況也跟別人不一樣。
王曉琴大大方方的,像看不見對方眼底閃爍的八卦小火苗似的:“沒定呢,我爭取多待幾天,陪一陪我爸媽。”
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省親,一般都待不了多久。畢竟嫁了人就不再像做姑娘時那麽自在,自己的小家也有一堆事等著打理。
所以一般這種閑聊,問的人都會提一句嫁出去的姑娘:“留著多待幾天嘛,你爸媽想你。”
結果王曉琴主動說了這個話,來打聽的人就不知道該說什麽了。聽這語氣,像是待不長,可話也沒說死。
這是問了個寂寞啊。
有好事的就跑去梁家莊找張秋燕,說王家村那個狐狸精回來了,待好幾天了,也沒見走。你不過去看看什麽情況?
以前,張秋燕可是不止一次鬧到王家門上去過,叉著腰堵在門口,從王家的祖宗十八代罵到五服近親。
陳淑雲被罵得受不住,想出去跟這個潑婦廝打的。結果被王文濤死死按住,說你這身板子,出去不是直接給人送菜嗎?
王文濤倒是長得高大,但他不好出手打人。因為鄉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除非是兩口子,不然兩方幹仗,一般都是女的跟女的撕,男的跟男的打。
你要是不講武德,男的跑去打女的,那就別怪周圍人罵你了。
他也不可能跟張秋燕互罵。滿嘴生殖器的潑婦人設,王文濤覺得自己扮演起來有點難度,詞匯量也不夠豐富。
但他有自己的辦法。
第163章 第163碗麵
王文濤去自家糞坑提了大半桶糞水,拎著就往張秋燕潑過去。
張秋燕躲得快,沒被潑個正著,但衣服、褲子都被濺了不少,鞋子上更是遭了殃,都泡透了。
周邊圍觀的人身上也免不了被濺到一些。
這可是經過長時間發酵而成的人和豬的糞水混合物,正宗農家肥,迎風能臭十裏路絕對不開玩笑。
張秋燕差點沒給熏吐了,也顧不上再罵,趕緊鳴金收兵,回家洗澡換衣服。
王文濤一戰成名。從此隻要張秋燕上門罵人,他就拿糞水伺候。
張秋燕也是個倔的主兒,依舊上門罵。見王文濤提糞水過來,她就趕緊躲。等他放下了,再湊近了罵。
影響還是有的,不但張秋燕的威力大打折扣。周圍想看戲的人也不敢湊近了,隻敢遠遠的看。
奇怪的是,不論想看戲的人這次怎麽挑撥,張秋燕都不願意去了。
要知道,以前王曉琴不在的時候,張秋燕都去罵得這麽起勁。怎麽這次正主回來了,張秋燕反倒偃旗息鼓了呢?
是終於放下奪夫之恨、一泯恩仇了?
還沒等大家夥兒合計出個所以然來,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梁家二小子梁東升也回鄉下來了。回來了竟然也不去找王曉琴,連王家的門都沒登過。
我滴個乖乖,這倆人如今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是怎麽個意思?是要掰嗎?
有人跑去問文與蘭。
文與蘭說:“是呀,他倆分手有一段日子了。”
問的人大吃一驚:“他倆為啥分呀?”
文與蘭搖搖頭:“誰知道他們年輕人是怎麽想的。唉,都是冤孽。”
王曉琴和梁東升掰了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眾人嘩然,好多都表示不理解:當初愛得要死要活的,兩邊連家都不要了。弄到一起才幾年時間?這就分了?那當初鬧出那麽大陣勢是為了啥?
有人就嘲說,這就叫天理昭彰,報應不爽。一個給老公戴綠帽子,一個拋妻棄子。還以為這倆爛玩意兒湊到一起能天長地久呢。結果你們看,這麽快就一拍兩散了,簡直就是現世報。
對於兩人掰了的事情,鎮上大部分人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在吃瓜,其中主要都在笑話王曉琴。
這種情況也是老傳統了,但凡涉及桃色事件,大部分都是女的挨罵比較多。更何況,之前又有王曉琴霸著錢不讓梁東升寄回家養孩子的傳聞。
說風涼話的特別多。
“之前看她不顧頭不顧腚的那個樣子,還以為她找了個對她多好的。結果怎麽樣嘛,還不是玩幾年就被人拋棄了。”
“嗐,男人嘛,就是賤皮子。俗話說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你要是攔著不讓他偷,他天天心癢癢的惦記著。你真讓他偷著了,要不了多久他就膩了。”
“是這個理兒。家花哪有野花香?等他把你摘回去放家裏,他就又惦記上別的野花了。反正啊,出軌的男人,靠不住。他既然能出軌找你,將來也會出軌找別人。”
第164章 第164碗麵
“你們看這個梁老二多聰明。當初王曉琴倒是痛痛快快跟嚴鋒離了,可是他呢?這都幾年時間了,他跟張秋燕都還沒扯離婚證呢。”
“不對呀,我聽說的是梁老二巴不得離,是張秋燕和他們家老太太拖著不準離啊。”
“嗐,她倆是不讓離,之前不是還鬧過嘛。可後來我看梁老二也沒多想離,不然怎麽可能拖這麽久?”
“現在結果你們看見了。梁東升要是回頭,一切還是原樣。張秋燕也沒走,兒子也養這麽大了。王曉琴有什麽?嚴鋒那邊離了,孩子也沒有一個。又帶著這麽個名聲,以後還怎麽嫁人?”
在大家的意識裏,一定是梁東升甩了王曉琴,根本沒想過事情的真相完全相反。
但即便是覺得她被拋棄了,鎮上的人也少有同情她的。有女兒的人家反而還拿她當反麵教材警示自家姑娘:看看,這就是不好好過日子,跑去跟外麵的野男人混的下場。
過了一段時間,鎮上突然開始有人傳,說王曉琴要跟嚴鋒複婚了。
這話是誰傳出來的呢?不是別人,正是陳淑雲的妯娌,王曉琴的二嬸楊金花。
都說妯娌天生就是敵人。不得不說,這話頗有幾分道理。
陳淑雲和楊金花這對妯娌雖然麵子上勉強過得去,但早年沒少暗地裏較勁別苗頭。後來王曉琴出了那麽一檔子事兒,陳淑雲的心氣兒才弱了下來。
而楊金花是個有名的大嘴巴,大伯子家有點風吹草動,她永遠拿著喇叭衝在傳播的第一線。但凡有點醜事兒,高低給他傳得盡人皆知。
大伯子家出了王曉琴這麽一號人,簡直就像建了一個八卦消息孵化基地。上次梁東升送王文濤厚禮的事兒就是被她傳出去的,這才有了文與蘭帶著梁遠去省城的後續。
前段時間王曉琴頻繁回娘家走動,別人可能沒注意到,楊金花卻是看進了眼裏,隻是不知道這個侄女在搞什麽名堂。
這次王曉琴回娘家之後,不再像往常那樣來去匆匆,反而悠然自得的住下了。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她就上了心,眼珠子天天盯著隔壁院子。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本來王文濤就天天拉著王曉琴做思想工作,從怎麽與嚴鋒和好,到和好後要怎麽跟嚴鋒母子相處,可說是事無巨細,恨不得替女兒把每一步都規劃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這一不小心,就被楊金花聽了去。轉頭,楊金花就把這事兒給他傳揚了出去。
有人就嗤笑:“這是被梁老二甩了,又回頭找前夫接盤?你大伯子和大侄女怕是大白天沒睡醒,做白日夢呢吧?莫說嚴鋒現在手裏有的是錢,就是沒錢,也不可能同意啊。”
有人附和道:“就是,哪個男人受得了這種羞辱?簡直不把人當人嘛,人家嚴鋒又不是垃圾桶。”
楊金花想了想,說道:“聽我那大伯子的意思,這事兒是十拿九穩呢。他還讓我那大侄女改改脾氣,說複婚後先抓緊生個孩子。”
文與蘭一陣氣結,隨後忍著氣道:“平時花銷大體還是有個上限,加上家裏置辦大件的錢,你把這些都刨開,算算大概還剩多少。”
“她拿走了也沒事,終歸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她老家不也在東平鎮嗎?你算個大概的數出來,媽到時候去給你要。”
“錢這個事不著急。東升,媽前段時間給你說,城裏待不下去的話,咱們就回老家去。你當時說要再試試,現在怎麽樣了?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梁東升一個人撐了這麽久,今晚又被王曉琴打擊得體無完膚,他一下子像是想通了,不再硬撐著。
“媽,情況不太好。我這個年齡,又沒有其他的技術傍身,沒有什麽合適的工作可以做。送外賣和開網約車這兩種倒是沒什麽限製,但是工資太低,養不活一個家的。”
文與蘭道:“那既然這樣,咱們幹脆收拾收拾回鄉下去吧?鄉下咱家有房子,地裏也種著莊稼,不用樣樣都花錢買。”
梁東升卻是不太願意:“回鄉下去我幹什麽呢?鎮上老師那個工作丟了,我總不能回去種地吧?這麽多年沒做,我都忘了這地怎麽種了。”
“欸,”文與蘭擺擺手,“誰說要你回去種地了?就那點地,都不夠你爸一個人種的,哪有你的份兒?你可以回去做點小生意啊。東平鎮不是要建風景區嗎?到時候遊客肯定多。咱們合計合計,看看到時候賣點什麽。”
這倒也不失為一條出路,梁東升點點頭,心裏生出點希望。
“行了,很晚了,你早點休息吧。既然已經決定了,明天就早點起來收拾,把房退了,我們早點回鄉下去。”
文與蘭見勸好了兒子,也不多留,起身回了自己房間。
第二天,文與蘭留在家裏收拾東西,梁東升去學校給梁遠辦理退園手續。
辦完手續回來,文與蘭指著幾大包東西對梁東升說:“我就收拾了我們三個人的,她的東西不知道怎麽辦,你看這怎麽弄?”
梁東升道:“媽,你不用管,我來處理。”
文與蘭便沒插手。
梁東升在臥室的床下麵找到一個大編織口袋,把王曉琴的東西一股腦塞進去。裝滿一口袋,就扛起口袋去樓下,扔進垃圾桶裏。
來來去去走了好幾趟,才把王曉琴的東西清理完。
文與蘭見他進進出出的,本想勸他別都扔了,先清理一下,看看哪些能賣哪些能留著自己用。
第162章 第162碗麵
但一想到要是能借著這個機會讓兒子跟這個狐狸精斷幹淨了,那這點東西就不值當什麽了。讓他都給扔幹淨,免得他到時候看到東西又想起這個人。
等把房間收拾幹淨,梁東升約來房東談退房的事。
合同上約定的租住期限還沒到,但梁東升跟房東說了自己突然失業的境況,房東也不好強求。
最後,兩方各讓一步,梁東升沒有要已經交付的租金,房東退還了押金。
梁東升把行李搬到車上,載著婆孫倆回鄉下。
最近這段時間,東平鎮上三姑六婆們的嘴一直沒得空閑。
拆遷消息出來那會兒,這家要分多少錢,那家要分多少錢;這家因為賠償款的問題兄弟反目,那家又因為賠償款的問題夫妻和好……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可讓大家說道了好一陣子。
這幾天也有新鮮事兒。
那個前幾年跟著梁家二小子梁東升私奔,被全鎮人唾罵的王曉琴回來了。王曉琴回來不稀奇,之前她也回來了好幾趟。每次都來去匆匆的,也沒多少人見著。
稀奇的是她這次回來就住下了,也沒有要走的意思。還每天出來溜達一下,跟人打打招呼。
有人八卦心重,就問到王曉琴臉上去,旁敲側擊的:回娘家呢?準備待多久啊?
這問得也不算出格,因為別家女兒回娘家,周圍人也喜歡隨口問這種問題。但問到王曉琴這兒嘛,言下之意自然大有不同,本身她的情況也跟別人不一樣。
王曉琴大大方方的,像看不見對方眼底閃爍的八卦小火苗似的:“沒定呢,我爭取多待幾天,陪一陪我爸媽。”
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省親,一般都待不了多久。畢竟嫁了人就不再像做姑娘時那麽自在,自己的小家也有一堆事等著打理。
所以一般這種閑聊,問的人都會提一句嫁出去的姑娘:“留著多待幾天嘛,你爸媽想你。”
結果王曉琴主動說了這個話,來打聽的人就不知道該說什麽了。聽這語氣,像是待不長,可話也沒說死。
這是問了個寂寞啊。
有好事的就跑去梁家莊找張秋燕,說王家村那個狐狸精回來了,待好幾天了,也沒見走。你不過去看看什麽情況?
以前,張秋燕可是不止一次鬧到王家門上去過,叉著腰堵在門口,從王家的祖宗十八代罵到五服近親。
陳淑雲被罵得受不住,想出去跟這個潑婦廝打的。結果被王文濤死死按住,說你這身板子,出去不是直接給人送菜嗎?
王文濤倒是長得高大,但他不好出手打人。因為鄉下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除非是兩口子,不然兩方幹仗,一般都是女的跟女的撕,男的跟男的打。
你要是不講武德,男的跑去打女的,那就別怪周圍人罵你了。
他也不可能跟張秋燕互罵。滿嘴生殖器的潑婦人設,王文濤覺得自己扮演起來有點難度,詞匯量也不夠豐富。
但他有自己的辦法。
第163章 第163碗麵
王文濤去自家糞坑提了大半桶糞水,拎著就往張秋燕潑過去。
張秋燕躲得快,沒被潑個正著,但衣服、褲子都被濺了不少,鞋子上更是遭了殃,都泡透了。
周邊圍觀的人身上也免不了被濺到一些。
這可是經過長時間發酵而成的人和豬的糞水混合物,正宗農家肥,迎風能臭十裏路絕對不開玩笑。
張秋燕差點沒給熏吐了,也顧不上再罵,趕緊鳴金收兵,回家洗澡換衣服。
王文濤一戰成名。從此隻要張秋燕上門罵人,他就拿糞水伺候。
張秋燕也是個倔的主兒,依舊上門罵。見王文濤提糞水過來,她就趕緊躲。等他放下了,再湊近了罵。
影響還是有的,不但張秋燕的威力大打折扣。周圍想看戲的人也不敢湊近了,隻敢遠遠的看。
奇怪的是,不論想看戲的人這次怎麽挑撥,張秋燕都不願意去了。
要知道,以前王曉琴不在的時候,張秋燕都去罵得這麽起勁。怎麽這次正主回來了,張秋燕反倒偃旗息鼓了呢?
是終於放下奪夫之恨、一泯恩仇了?
還沒等大家夥兒合計出個所以然來,更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
梁家二小子梁東升也回鄉下來了。回來了竟然也不去找王曉琴,連王家的門都沒登過。
我滴個乖乖,這倆人如今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是怎麽個意思?是要掰嗎?
有人跑去問文與蘭。
文與蘭說:“是呀,他倆分手有一段日子了。”
問的人大吃一驚:“他倆為啥分呀?”
文與蘭搖搖頭:“誰知道他們年輕人是怎麽想的。唉,都是冤孽。”
王曉琴和梁東升掰了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眾人嘩然,好多都表示不理解:當初愛得要死要活的,兩邊連家都不要了。弄到一起才幾年時間?這就分了?那當初鬧出那麽大陣勢是為了啥?
有人就嘲說,這就叫天理昭彰,報應不爽。一個給老公戴綠帽子,一個拋妻棄子。還以為這倆爛玩意兒湊到一起能天長地久呢。結果你們看,這麽快就一拍兩散了,簡直就是現世報。
對於兩人掰了的事情,鎮上大部分人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在吃瓜,其中主要都在笑話王曉琴。
這種情況也是老傳統了,但凡涉及桃色事件,大部分都是女的挨罵比較多。更何況,之前又有王曉琴霸著錢不讓梁東升寄回家養孩子的傳聞。
說風涼話的特別多。
“之前看她不顧頭不顧腚的那個樣子,還以為她找了個對她多好的。結果怎麽樣嘛,還不是玩幾年就被人拋棄了。”
“嗐,男人嘛,就是賤皮子。俗話說得好,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你要是攔著不讓他偷,他天天心癢癢的惦記著。你真讓他偷著了,要不了多久他就膩了。”
“是這個理兒。家花哪有野花香?等他把你摘回去放家裏,他就又惦記上別的野花了。反正啊,出軌的男人,靠不住。他既然能出軌找你,將來也會出軌找別人。”
第164章 第164碗麵
“你們看這個梁老二多聰明。當初王曉琴倒是痛痛快快跟嚴鋒離了,可是他呢?這都幾年時間了,他跟張秋燕都還沒扯離婚證呢。”
“不對呀,我聽說的是梁老二巴不得離,是張秋燕和他們家老太太拖著不準離啊。”
“嗐,她倆是不讓離,之前不是還鬧過嘛。可後來我看梁老二也沒多想離,不然怎麽可能拖這麽久?”
“現在結果你們看見了。梁東升要是回頭,一切還是原樣。張秋燕也沒走,兒子也養這麽大了。王曉琴有什麽?嚴鋒那邊離了,孩子也沒有一個。又帶著這麽個名聲,以後還怎麽嫁人?”
在大家的意識裏,一定是梁東升甩了王曉琴,根本沒想過事情的真相完全相反。
但即便是覺得她被拋棄了,鎮上的人也少有同情她的。有女兒的人家反而還拿她當反麵教材警示自家姑娘:看看,這就是不好好過日子,跑去跟外麵的野男人混的下場。
過了一段時間,鎮上突然開始有人傳,說王曉琴要跟嚴鋒複婚了。
這話是誰傳出來的呢?不是別人,正是陳淑雲的妯娌,王曉琴的二嬸楊金花。
都說妯娌天生就是敵人。不得不說,這話頗有幾分道理。
陳淑雲和楊金花這對妯娌雖然麵子上勉強過得去,但早年沒少暗地裏較勁別苗頭。後來王曉琴出了那麽一檔子事兒,陳淑雲的心氣兒才弱了下來。
而楊金花是個有名的大嘴巴,大伯子家有點風吹草動,她永遠拿著喇叭衝在傳播的第一線。但凡有點醜事兒,高低給他傳得盡人皆知。
大伯子家出了王曉琴這麽一號人,簡直就像建了一個八卦消息孵化基地。上次梁東升送王文濤厚禮的事兒就是被她傳出去的,這才有了文與蘭帶著梁遠去省城的後續。
前段時間王曉琴頻繁回娘家走動,別人可能沒注意到,楊金花卻是看進了眼裏,隻是不知道這個侄女在搞什麽名堂。
這次王曉琴回娘家之後,不再像往常那樣來去匆匆,反而悠然自得的住下了。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她就上了心,眼珠子天天盯著隔壁院子。
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本來王文濤就天天拉著王曉琴做思想工作,從怎麽與嚴鋒和好,到和好後要怎麽跟嚴鋒母子相處,可說是事無巨細,恨不得替女兒把每一步都規劃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這一不小心,就被楊金花聽了去。轉頭,楊金花就把這事兒給他傳揚了出去。
有人就嗤笑:“這是被梁老二甩了,又回頭找前夫接盤?你大伯子和大侄女怕是大白天沒睡醒,做白日夢呢吧?莫說嚴鋒現在手裏有的是錢,就是沒錢,也不可能同意啊。”
有人附和道:“就是,哪個男人受得了這種羞辱?簡直不把人當人嘛,人家嚴鋒又不是垃圾桶。”
楊金花想了想,說道:“聽我那大伯子的意思,這事兒是十拿九穩呢。他還讓我那大侄女改改脾氣,說複婚後先抓緊生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