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珠幾人失望極了,就是林碧清也失望得很,她也想美美地上報紙呢,不過心裏也慶幸不已,得虧她今天沒偷懶,洗臉梳頭了。
說好了,孫記者很快就進入了工作模式,他先采訪林碧清,他指著院子裏的菠蘿葉子問,“這滿院子的菠蘿葉子是用來幹什麽的?”
林碧清笑了笑,“這題我就不回答了,胡嫂子她們都知道,讓她們說吧。”
孫記者又問胡細妹她們,胡細妹幾人知道林碧清這是給她們露臉的機會,捏了捏衣角,再用手理了理頭發,先由李珍珠回答,“這些菠蘿葉我們是用來做衣服和皮革的。”
孫記者驚訝了,“菠蘿葉子的纖維織布還可以理解,它還能做皮革,這事得到證實了嗎?”
胡細妹理了理頭發,說道:“我們不清楚,這得問小清,也就是林碧清同誌。”
孫記者又看向林碧清,林碧清組織了下語言道:“菠蘿葉子的纖維強度高,柔韌性好,幾十片的菠蘿葉提取的纖維就能拉動一輛汽車,這麽好的纖維隻做衣服未免太浪費了,應該考慮更多的可能性,至於能不能製成皮革,不如孫記者在島上多留幾天拭目以待,如何?”
孫記者看她信誓旦旦的樣子,他有種直覺菠蘿葉肯定能做成皮革,他有種想要見證奇跡的衝動,問道:“這需要多長時間?”
林碧清故意思考了兩秒鍾後,回道:“最遲後天就能有成果。”
這時間不長,孫記者一口答應了下來,“那我等著奇跡的出現。”
揭過這個問題,孫記者下麵的問題就有些犀利了,“這四位同誌是你雇傭的工人嗎?”
吳美娟和李華英的臉色立刻變了,雇傭工人那是資本家和地主老財才會做的事,她們趕緊給林碧清使眼色,這問題回答不好,林碧清這輩子就完了。
而林碧清如何不知道這個問題有坑,她看孫記者的目光冷了起來,不愧是記者啊,挖坑都不帶遮掩的。
她挑了挑眉,淡淡地說道:“這個問題還是讓幾個嫂子來回答吧。”
孫記者沒有勉強她,轉頭問胡細妹她們,“你們和林碧清同誌是雇傭關係嗎?”
李珍珠四人這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這問題回不好,不僅林碧清有麻煩,她們也不會好過。
李珍珠先回答,“怎麽可能?雇傭關係總得雇主給錢吧,可林碧清同誌不僅沒有給我們錢,我們還得倒貼給她準備吃的,我們來幹活一方麵是她身體不好,愛人出任務沒在家,我們過來照顧她,另外就是看她懷孕都不忘給農民創收,我們也想出份力。”
胡細妹三人立刻點頭附和,“對,就是這麽回事。”
“孫記者吧,你好,歡迎你來南舟島,我是王秀雲,是南舟島這邊的婦聯主任,我能證明李珍珠幾人的話是真的。”
王秀雲匆匆過來,一進門就幫林碧清解釋,而且她還說了另外一件事,“林碧清同誌之所以得臥床養胎,也是工作疲勞過度造成的,她為了祖國的科研事業廢寢忘食,就是臥床養胎,也不忘給人民群眾研究創收項目,林碧清同誌絕對是一位心懷祖國和人民的好同誌!”
而她的這番話讓孫記者對林碧清肅然起敬,把王秀雲幾人誇林碧清的話全部寫到了采訪本上。
李華英和吳美娟見危機解決,均長長地鬆了口氣,沒事就好,吳美娟還瞪了眼自己閨女,都臥床養胎了,還不忘折騰。
李珍珠幾人也鬆了口氣,早知道記者采訪不安好心,她們就不答應接受采訪了。
而問過了最敏感的話題,接下來就是采訪香蕉樹纖維衛生巾的事了,孫記者笑著跟他們說了一個好消息,“大領導稱讚這項發明是變廢為寶,還說像這樣變廢為寶的技術可以多多研究。”
林碧清傻了,她,她竟然被大領導誇獎了,何德何能啊!
李華英和吳美娟短暫的怔愣之後,均高興地笑沒了眼睛,兒媳婦(閨女)被大領導誇獎,光宗耀祖了啊。
李珍珠她們激動地眼睛都紅了,她們語無倫次地跟林碧清道喜,“小清,恭喜你!”
林碧清還有些不可置信,不確定地問:“真的嗎?大領導真的誇我了?”
孫記者理解她的激動,笑著道:“雖然沒有提你的名字,但誇了香蕉樹纖維衛生巾,就是等於誇了你。”
林碧清很讚同這句話,“對,你說的對!”
誇她的技術四舍五入就是誇她這個人,她此刻突然有了個不能宣之於口的理想,她想大領導點名道姓地誇她一句,她又有奮鬥的動力了。
孫記者繼續提問:“林碧清同誌,當初你研究香蕉樹纖維衛生巾的初衷是什麽?”
林碧清從床上坐起,雙手在胸前交叉侃侃而談:“從古至今,女人的例假都是人們避諱的話題,在封建社會更是被當作晦氣的代名詞,更別說研究女性衛生用品了,偏偏生理期是女同誌最脆弱的時候,如果不護理好,很多病菌就會趁虛而入,從而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
從婦科疾病,再到經濟條件等等,林碧清詳細地敘述了華國女性的不易,以及對婦科衛生的忽視。
孫記者記錄的手都酸了,這些可都是新聞點呢。
而旁觀的人裏李華英看著兒媳婦滿臉的驕傲和自豪,其他人看林碧清的目光充滿了佩服,她們都震驚於林碧清的學識。
隻有吳美娟心情複雜,她的閨女啥時候這麽厲害了,她怎麽感覺眼跟前的閨女那麽陌生呢。
“謝謝幾位同誌的配合,能再配合我拍幾張照片嗎?”
采訪過後,就是拍照,孫記者掏出公文包裏的照相機後,除了林碧清和李華英,其他的幾個人包括王秀雲都緊張了。
現在照相技術不發達,照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人民幾乎都是去照相館照相,去之前還要穿上最好的衣裳,打扮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
這孫記者說照相就照相,還不讓她們去換衣裳洗臉梳頭,拍出來的照片不好看,咋辦?
可惜人家孫記者不是說了嗎,要的就是真實,最後忐忑地大家一起照了合照,還給林碧清單獨照了一張照片。
“記者同誌,這報紙啥時候能出來?”
王秀雲按耐著激動問道,她也是上了《華國日報》的人了,她家老薑再能耐,他能上《華國日報》?
孫記者笑著回道:“這得等幾天了,我還得在島上等菠蘿葉奇跡,另外回京城路上也得幾天,回到報社還得審稿排版等等,所以我也不清楚新聞什麽時候能上報。”
幾人心裏一陣失望,她們還以為馬上就能上《華國日報》。
林碧清嗔她們一眼,道:“好飯不怕晚,咱們趕緊把菠蘿葉處理好,讓孫記者能早點完成采訪任務。”
李珍珠她們都笑了,隻要能上《華國日報》,多等幾天又怎樣。
而她們在這裏接受采訪的時候,關於京城的大記者來采訪林碧清的消息在島上傳來了。
“聽說是《華國日報》的記者呢,嘖嘖嘖,這次林同誌能在全國出名了。”
“當初還說人家嬌氣,來了島上沒幾天就會跑呢,現在怎麽樣,人家不僅沒跑,還幹了大事業!”
這句話大家都認同,這次建廠解決了不少人的工作呢,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李桂花,大家都記恩。
林碧清也因此,在南舟島上開始有了威望。
而李桂花就在林碧清家隔壁,聽著牆那邊的歡聲笑語,聽著林碧清侃侃而談,嫉妒得眼睛都紅了。
“得意就猖狂,有你栽跟頭的時候。”
她冷哼一聲,拿起一把荷葉扇扇了起來,可怎麽也扇不走她的心火。
“你們說咱們用菠蘿葉纖維給幾位領導做兩身衣裳咋樣?”
孫記者被王秀雲帶著去了招待所後,林碧清把李珍珠四個人叫一起小聲地商量。
李珍珠幾人很心動,但她們也有顧及,“菠蘿葉做的衣服給大領導會不會太沒檔次了?”
林碧清:“咱們送的是心意,心意是無價的。”
李珍珠幾人最終沒有抵擋住給大領導做衣服的誘惑答應了下來,她們還提建議,“咱們不僅要做菠蘿葉布料衣服,還要菠蘿葉皮革衣服。”
林碧清拍板,“都做。”
吳美娟用手戳了戳閨女的腦袋,“都臥床養胎了,還不安生。”
林碧清吐了吐舌頭,摟住老媽的一直胳膊蹭了蹭,說道:“您跟娘來了,我才有這個折騰的底氣呢。”
吳美娟白了她一眼,沒再說她,和李華英一起打開行李,拿出從老家拿來的土特產給李珍珠幾人,“都是老家的特產,你們拿回去嚐嚐鮮。”
李珍珠幾人推辭不要,“嬸子,使不得,你們從老家背了這麽老遠過來也不容易,留給小清補身子吧。”
她們不要,李華英和吳美娟就硬塞,“你們照顧小清這麽長時間,拿點東西咋了,你們不要,是要我們送你們家嗎?”
李珍珠等人最後不得不收下,她們這次真是沾了林碧清大光了,工作的事另說,就上《華國日報》這件事就夠她們感激了。
不提南舟島了,就是他們老家整一個縣都找不出一個上過《華國日報》的人呢。
等她們離開後,李華英作為醫生詳細地問了林碧清的懷孕情況,得知她臥床養胎的這幾天沒有再難受後,長長地鬆了口氣。
不過很快她就想起另外一件事,“你孕初期在研究所實驗室,有沒有接觸輻射嚴重的實驗儀器,或者毒性嚴重的實驗室藥品等等?”
林碧清知道李華英在擔心什麽,趕緊搖了搖頭,“沒有呢,我算了算那段時間我正好跟著鄧教授他們四處出海取樣,就是在實驗室的那幾天也沒有接觸有強輻射的實驗儀器,以及毒性強的實驗藥品。”
李華英鬆了口氣,“這就好,這就好。”
他們醫院就接生過一個畸形兒,那孩子的母親就是科研人員,懷孕期間沒注意,整天泡在實驗室,最後導致孩子嚴重畸形,竟然有三條腿。
吳美娟不懂這事就沒有問,她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小清,什麽衛生巾,什麽菠蘿葉衣裳和皮革,你都跟誰學的啊?”
林碧清心裏“咯噔”一下,要不她當初不願意留在中州市呢,原主最親近的家人也最了解她,她這個冒牌貨再是頂著原主的皮囊,但內裏畢竟是倆人,她心虛啊,就怕她的小馬甲被人給扒了。
隻是沒想到老媽一來,就發現了問題,她硬著頭皮解釋,“我不是跟您還有我爸說過我當初一直有跟錢老師學習,錢老師是國外名牌大學畢業,家裏又是紡織世家,他對我可是傾囊相授呢。”
吳美娟恍然大悟,“我記得你上高中的時候,就經常找錢老師補課,原來就是學的這個啊。”
林碧清狠狠點頭,“就是學的這個。”
接著她就神情低落,“可惜這麽長時間了,我都沒辦法給老師平反。”
“你不用自責了。”
吳美娟笑著道:“最近咱們家來了幾個革委會的人詢問錢老師的情況,聽那意思是要給他平反呢。”
林碧清驚喜地問:“真的嗎?”
吳美娟扭過臉不搭理她了,林碧清就知道這事兒是真的了,她心裏對錢老師的愧疚總算少了很多。
“小清,慕傑出任務多久了?”
李華英在一旁從行李包裏掏了一遝舊棉布衣裳後問道。
林碧清:“也沒多久,也就四五天的時間。”
她邊說邊拿起那一遝舊棉布衣裳,看上麵都有破洞了,而且不僅婆婆,就是老媽也拿來了不少舊棉布衣裳,她不解地問:“你們拿這麽多舊衣裳幹啥?”
“給孩子做尿布。”
吳美娟把舊棉布衣裳拿出來後,又從行李包裏拿出幾件小孩衣裳,繼續說道:“小孩子皮膚嫩,這穿舊了的衣裳做尿片子正好,還有這些是你仨侄子小時候穿過的衣裳,都是沒有補丁的囫圇衣裳,孩子穿正好。”
李華英忙拿過來看,笑著誇道:“這衣裳好,孩子出生後穿上不磨肉皮。”
林碧清看著兩位老娘掏出來的一堆舊衣裳,摸了摸肚子,她也該替孩子準備新衣服了,這個時候她才想起,她準備給慕傑的驚喜,香蕉樹纖維t恤,這麽久了,連布都還沒有織好呢。
她汗顏,這個也得準備起來了,她好像沒有給過慕傑禮物呢,這可不行呢。
“小清,晚上想吃啥?”
幾人收拾了一通,晚飯時間也到了,李華英起身準備去做飯。
林碧清看到了老媽那包裏的豆沫粉,眼睛一亮,說道:“我想喝豆沫,還想吃油饃。”
李華英挽袖子,“我去做。”
吳美娟忙拉住她,“我來做,親家你陪著小清說說話。”
李華英想到吳美娟是大廚,便沒跟她爭,回來拉著林碧清的手,愧疚道:“你出了這麽大的事,慕傑也不在身邊,真是難為你了,等他回來,我罵死他。”
說好了,孫記者很快就進入了工作模式,他先采訪林碧清,他指著院子裏的菠蘿葉子問,“這滿院子的菠蘿葉子是用來幹什麽的?”
林碧清笑了笑,“這題我就不回答了,胡嫂子她們都知道,讓她們說吧。”
孫記者又問胡細妹她們,胡細妹幾人知道林碧清這是給她們露臉的機會,捏了捏衣角,再用手理了理頭發,先由李珍珠回答,“這些菠蘿葉我們是用來做衣服和皮革的。”
孫記者驚訝了,“菠蘿葉子的纖維織布還可以理解,它還能做皮革,這事得到證實了嗎?”
胡細妹理了理頭發,說道:“我們不清楚,這得問小清,也就是林碧清同誌。”
孫記者又看向林碧清,林碧清組織了下語言道:“菠蘿葉子的纖維強度高,柔韌性好,幾十片的菠蘿葉提取的纖維就能拉動一輛汽車,這麽好的纖維隻做衣服未免太浪費了,應該考慮更多的可能性,至於能不能製成皮革,不如孫記者在島上多留幾天拭目以待,如何?”
孫記者看她信誓旦旦的樣子,他有種直覺菠蘿葉肯定能做成皮革,他有種想要見證奇跡的衝動,問道:“這需要多長時間?”
林碧清故意思考了兩秒鍾後,回道:“最遲後天就能有成果。”
這時間不長,孫記者一口答應了下來,“那我等著奇跡的出現。”
揭過這個問題,孫記者下麵的問題就有些犀利了,“這四位同誌是你雇傭的工人嗎?”
吳美娟和李華英的臉色立刻變了,雇傭工人那是資本家和地主老財才會做的事,她們趕緊給林碧清使眼色,這問題回答不好,林碧清這輩子就完了。
而林碧清如何不知道這個問題有坑,她看孫記者的目光冷了起來,不愧是記者啊,挖坑都不帶遮掩的。
她挑了挑眉,淡淡地說道:“這個問題還是讓幾個嫂子來回答吧。”
孫記者沒有勉強她,轉頭問胡細妹她們,“你們和林碧清同誌是雇傭關係嗎?”
李珍珠四人這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這問題回不好,不僅林碧清有麻煩,她們也不會好過。
李珍珠先回答,“怎麽可能?雇傭關係總得雇主給錢吧,可林碧清同誌不僅沒有給我們錢,我們還得倒貼給她準備吃的,我們來幹活一方麵是她身體不好,愛人出任務沒在家,我們過來照顧她,另外就是看她懷孕都不忘給農民創收,我們也想出份力。”
胡細妹三人立刻點頭附和,“對,就是這麽回事。”
“孫記者吧,你好,歡迎你來南舟島,我是王秀雲,是南舟島這邊的婦聯主任,我能證明李珍珠幾人的話是真的。”
王秀雲匆匆過來,一進門就幫林碧清解釋,而且她還說了另外一件事,“林碧清同誌之所以得臥床養胎,也是工作疲勞過度造成的,她為了祖國的科研事業廢寢忘食,就是臥床養胎,也不忘給人民群眾研究創收項目,林碧清同誌絕對是一位心懷祖國和人民的好同誌!”
而她的這番話讓孫記者對林碧清肅然起敬,把王秀雲幾人誇林碧清的話全部寫到了采訪本上。
李華英和吳美娟見危機解決,均長長地鬆了口氣,沒事就好,吳美娟還瞪了眼自己閨女,都臥床養胎了,還不忘折騰。
李珍珠幾人也鬆了口氣,早知道記者采訪不安好心,她們就不答應接受采訪了。
而問過了最敏感的話題,接下來就是采訪香蕉樹纖維衛生巾的事了,孫記者笑著跟他們說了一個好消息,“大領導稱讚這項發明是變廢為寶,還說像這樣變廢為寶的技術可以多多研究。”
林碧清傻了,她,她竟然被大領導誇獎了,何德何能啊!
李華英和吳美娟短暫的怔愣之後,均高興地笑沒了眼睛,兒媳婦(閨女)被大領導誇獎,光宗耀祖了啊。
李珍珠她們激動地眼睛都紅了,她們語無倫次地跟林碧清道喜,“小清,恭喜你!”
林碧清還有些不可置信,不確定地問:“真的嗎?大領導真的誇我了?”
孫記者理解她的激動,笑著道:“雖然沒有提你的名字,但誇了香蕉樹纖維衛生巾,就是等於誇了你。”
林碧清很讚同這句話,“對,你說的對!”
誇她的技術四舍五入就是誇她這個人,她此刻突然有了個不能宣之於口的理想,她想大領導點名道姓地誇她一句,她又有奮鬥的動力了。
孫記者繼續提問:“林碧清同誌,當初你研究香蕉樹纖維衛生巾的初衷是什麽?”
林碧清從床上坐起,雙手在胸前交叉侃侃而談:“從古至今,女人的例假都是人們避諱的話題,在封建社會更是被當作晦氣的代名詞,更別說研究女性衛生用品了,偏偏生理期是女同誌最脆弱的時候,如果不護理好,很多病菌就會趁虛而入,從而導致婦科疾病的發生……”
從婦科疾病,再到經濟條件等等,林碧清詳細地敘述了華國女性的不易,以及對婦科衛生的忽視。
孫記者記錄的手都酸了,這些可都是新聞點呢。
而旁觀的人裏李華英看著兒媳婦滿臉的驕傲和自豪,其他人看林碧清的目光充滿了佩服,她們都震驚於林碧清的學識。
隻有吳美娟心情複雜,她的閨女啥時候這麽厲害了,她怎麽感覺眼跟前的閨女那麽陌生呢。
“謝謝幾位同誌的配合,能再配合我拍幾張照片嗎?”
采訪過後,就是拍照,孫記者掏出公文包裏的照相機後,除了林碧清和李華英,其他的幾個人包括王秀雲都緊張了。
現在照相技術不發達,照相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人民幾乎都是去照相館照相,去之前還要穿上最好的衣裳,打扮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的。
這孫記者說照相就照相,還不讓她們去換衣裳洗臉梳頭,拍出來的照片不好看,咋辦?
可惜人家孫記者不是說了嗎,要的就是真實,最後忐忑地大家一起照了合照,還給林碧清單獨照了一張照片。
“記者同誌,這報紙啥時候能出來?”
王秀雲按耐著激動問道,她也是上了《華國日報》的人了,她家老薑再能耐,他能上《華國日報》?
孫記者笑著回道:“這得等幾天了,我還得在島上等菠蘿葉奇跡,另外回京城路上也得幾天,回到報社還得審稿排版等等,所以我也不清楚新聞什麽時候能上報。”
幾人心裏一陣失望,她們還以為馬上就能上《華國日報》。
林碧清嗔她們一眼,道:“好飯不怕晚,咱們趕緊把菠蘿葉處理好,讓孫記者能早點完成采訪任務。”
李珍珠她們都笑了,隻要能上《華國日報》,多等幾天又怎樣。
而她們在這裏接受采訪的時候,關於京城的大記者來采訪林碧清的消息在島上傳來了。
“聽說是《華國日報》的記者呢,嘖嘖嘖,這次林同誌能在全國出名了。”
“當初還說人家嬌氣,來了島上沒幾天就會跑呢,現在怎麽樣,人家不僅沒跑,還幹了大事業!”
這句話大家都認同,這次建廠解決了不少人的工作呢,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李桂花,大家都記恩。
林碧清也因此,在南舟島上開始有了威望。
而李桂花就在林碧清家隔壁,聽著牆那邊的歡聲笑語,聽著林碧清侃侃而談,嫉妒得眼睛都紅了。
“得意就猖狂,有你栽跟頭的時候。”
她冷哼一聲,拿起一把荷葉扇扇了起來,可怎麽也扇不走她的心火。
“你們說咱們用菠蘿葉纖維給幾位領導做兩身衣裳咋樣?”
孫記者被王秀雲帶著去了招待所後,林碧清把李珍珠四個人叫一起小聲地商量。
李珍珠幾人很心動,但她們也有顧及,“菠蘿葉做的衣服給大領導會不會太沒檔次了?”
林碧清:“咱們送的是心意,心意是無價的。”
李珍珠幾人最終沒有抵擋住給大領導做衣服的誘惑答應了下來,她們還提建議,“咱們不僅要做菠蘿葉布料衣服,還要菠蘿葉皮革衣服。”
林碧清拍板,“都做。”
吳美娟用手戳了戳閨女的腦袋,“都臥床養胎了,還不安生。”
林碧清吐了吐舌頭,摟住老媽的一直胳膊蹭了蹭,說道:“您跟娘來了,我才有這個折騰的底氣呢。”
吳美娟白了她一眼,沒再說她,和李華英一起打開行李,拿出從老家拿來的土特產給李珍珠幾人,“都是老家的特產,你們拿回去嚐嚐鮮。”
李珍珠幾人推辭不要,“嬸子,使不得,你們從老家背了這麽老遠過來也不容易,留給小清補身子吧。”
她們不要,李華英和吳美娟就硬塞,“你們照顧小清這麽長時間,拿點東西咋了,你們不要,是要我們送你們家嗎?”
李珍珠等人最後不得不收下,她們這次真是沾了林碧清大光了,工作的事另說,就上《華國日報》這件事就夠她們感激了。
不提南舟島了,就是他們老家整一個縣都找不出一個上過《華國日報》的人呢。
等她們離開後,李華英作為醫生詳細地問了林碧清的懷孕情況,得知她臥床養胎的這幾天沒有再難受後,長長地鬆了口氣。
不過很快她就想起另外一件事,“你孕初期在研究所實驗室,有沒有接觸輻射嚴重的實驗儀器,或者毒性嚴重的實驗室藥品等等?”
林碧清知道李華英在擔心什麽,趕緊搖了搖頭,“沒有呢,我算了算那段時間我正好跟著鄧教授他們四處出海取樣,就是在實驗室的那幾天也沒有接觸有強輻射的實驗儀器,以及毒性強的實驗藥品。”
李華英鬆了口氣,“這就好,這就好。”
他們醫院就接生過一個畸形兒,那孩子的母親就是科研人員,懷孕期間沒注意,整天泡在實驗室,最後導致孩子嚴重畸形,竟然有三條腿。
吳美娟不懂這事就沒有問,她關心的是另外一件事,“小清,什麽衛生巾,什麽菠蘿葉衣裳和皮革,你都跟誰學的啊?”
林碧清心裏“咯噔”一下,要不她當初不願意留在中州市呢,原主最親近的家人也最了解她,她這個冒牌貨再是頂著原主的皮囊,但內裏畢竟是倆人,她心虛啊,就怕她的小馬甲被人給扒了。
隻是沒想到老媽一來,就發現了問題,她硬著頭皮解釋,“我不是跟您還有我爸說過我當初一直有跟錢老師學習,錢老師是國外名牌大學畢業,家裏又是紡織世家,他對我可是傾囊相授呢。”
吳美娟恍然大悟,“我記得你上高中的時候,就經常找錢老師補課,原來就是學的這個啊。”
林碧清狠狠點頭,“就是學的這個。”
接著她就神情低落,“可惜這麽長時間了,我都沒辦法給老師平反。”
“你不用自責了。”
吳美娟笑著道:“最近咱們家來了幾個革委會的人詢問錢老師的情況,聽那意思是要給他平反呢。”
林碧清驚喜地問:“真的嗎?”
吳美娟扭過臉不搭理她了,林碧清就知道這事兒是真的了,她心裏對錢老師的愧疚總算少了很多。
“小清,慕傑出任務多久了?”
李華英在一旁從行李包裏掏了一遝舊棉布衣裳後問道。
林碧清:“也沒多久,也就四五天的時間。”
她邊說邊拿起那一遝舊棉布衣裳,看上麵都有破洞了,而且不僅婆婆,就是老媽也拿來了不少舊棉布衣裳,她不解地問:“你們拿這麽多舊衣裳幹啥?”
“給孩子做尿布。”
吳美娟把舊棉布衣裳拿出來後,又從行李包裏拿出幾件小孩衣裳,繼續說道:“小孩子皮膚嫩,這穿舊了的衣裳做尿片子正好,還有這些是你仨侄子小時候穿過的衣裳,都是沒有補丁的囫圇衣裳,孩子穿正好。”
李華英忙拿過來看,笑著誇道:“這衣裳好,孩子出生後穿上不磨肉皮。”
林碧清看著兩位老娘掏出來的一堆舊衣裳,摸了摸肚子,她也該替孩子準備新衣服了,這個時候她才想起,她準備給慕傑的驚喜,香蕉樹纖維t恤,這麽久了,連布都還沒有織好呢。
她汗顏,這個也得準備起來了,她好像沒有給過慕傑禮物呢,這可不行呢。
“小清,晚上想吃啥?”
幾人收拾了一通,晚飯時間也到了,李華英起身準備去做飯。
林碧清看到了老媽那包裏的豆沫粉,眼睛一亮,說道:“我想喝豆沫,還想吃油饃。”
李華英挽袖子,“我去做。”
吳美娟忙拉住她,“我來做,親家你陪著小清說說話。”
李華英想到吳美娟是大廚,便沒跟她爭,回來拉著林碧清的手,愧疚道:“你出了這麽大的事,慕傑也不在身邊,真是難為你了,等他回來,我罵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