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清不哭了,又拿起報紙看,然後看到了李珍珠她們的照片,她心一緊,趕緊推了推慕傑,“《華國日報》上還有珍珠和秀雲嫂子她們的照片,季軍強和薑旅長肯定也要搜集《華國日報》,你趕緊去,去晚了,可就被他們搶光了。”
慕傑臉色一變,“我這就去。”
他看到報紙就隻顧著跟媳婦兒分享好消息了,怎麽就把搜集《華國日報》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呢。
而等他離開,李華英和吳美娟就回來了,她們也聽說了她們上了《華國日報》的事,吳美娟一進門就激動大聲問:“小慕,你拿回來了《華國日報》了嗎?”
李華英的聲音也不小,“慕傑,趕緊把《華國日報》給我看看!”
林碧清趕緊回道:“慕傑他回部隊找《華國日報》了。”
李華英生氣了,“快三十當爹的人了,做事還這麽不靠譜,哎喲,我去隔壁找細妹看報紙。”
說著腳步就往外走,嘴裏還埋怨,“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也不知道怎麽當上團長的?”
吳美娟這次沒站出來維護女婿,她也覺得慕傑不靠譜,這次上《華國日報》她們家人最多,他應該最上心才是,誰知道卻掉鏈子了,該罵!
“咱們家也有報紙。”
林碧清趕緊喊住兩位母上大人,手裏拿著《華國日報》揚了揚。
吳美娟扭身瞪了她一眼,“你不早說。”
林碧清冤枉,她倒是想說,可她們給她機會說了嗎?
李華英也打住腳轉身回來,接過《華國日報》看,首先就是看她們自己的照片,照片是黑白的,場景是她們倆和章玲芳一起處理皮革,三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李華英:“我頭發有點亂,當時就該堅持梳頭的。”
吳美娟:“我臉上是不是有個黑點啊,當時就該堅持洗臉的。”
雖然如此說,但倆人臉上全是笑容,眉目間全是驕傲呢,大領導不僅僅穿了她們親手製的衣裳,還給她們回禮,還誇了她們,這件事夠她們吹一輩子了。
“報紙上咋有濕點兒?”
吳美娟看過自己的照片後,就發現了報紙上的淚跡。
林碧清趕緊回道:“那濕點兒是我激動的眼淚,那兩句話是大領導誇我的,我高興地掉眼淚,然後……”
說了最後倆字,林碧清苦笑了下,就這也沒有換來老媽的溫柔,而是挨了一眼刀子,“沒出息。”
李華英倒是理解兒媳婦的激動,她不過是順帶著沾光上了報紙,還能收到大領導的禮物,都激動得要暈過去了,兒媳婦作為當事人,怎麽激動都不為過?
接著她一拍額頭,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小清,你有沒有跟慕傑說讓他能收集多少《華國日報》就收集多少?這報紙咱們可是能當傳家寶的。”
吳美娟也看向閨女,急切地問:“你說了沒有?”
林碧清點了點頭,“說了,不過你們不要抱太大希望,秀雲嫂子也在報紙上,薑旅長肯定也要收集報紙,還有季政委,毛參謀長等人,慕傑再能搶,能搶到多少?”
李華英和吳美娟對視一眼,這話有道理,部隊訂的報紙就那麽多,而這次上報紙的人又多,慕傑再能搶能搶到兩份就不錯了。
最後李華英決定放棄部隊這邊的報紙,“老慕他們單位可沒有人上報紙,而且中州市單位多,訂的報紙也多,讓他去收集,我這就去給老慕打電話。”
吳美娟也道:“我也去給我家老頭子打電話。”
倆人匆匆離開,殊不知中州市的慕智勇早就把單位裏所有的《華國日報》摟手裏頭了,當了除了報欄上供人學習的那份,而且就這他還不滿足,打電話給親近的朋友,讓他們幫他收集《華國日報》。
不僅僅如此,他還專門把報紙撐開,把有自己愛人和兒媳婦照片的一麵特地露出來。
隻要有人來找他匯報工作,他就狀似無意地問:“今天的報紙看了嗎?學習和關心國家大事是公職人員的基本素養。”
有人看過報紙了,自然理解慕局長為什麽這麽問,免不了吹彩虹屁,“林同誌可是大領導誇過的勞動人民的科學家呢,就是嫂子也上《華國日報》了,慕局,您家的家風真好,都是能幹人。”
慕智勇這時候就一陣正經地謙虛道:“小林還年輕,還需要學習和成長,我愛人隻不過沾光上了報紙而已。”
有沒有看過報紙的,出來辦公室就疑惑地問:“局長今天怎麽有閑心問我有沒有看報紙?”
然後就有人跟他解惑,“今天報紙上的頭版頭條就是慕局的愛人和兒媳婦,大領導還誇慕局的兒媳婦是勞動人民的科學家呢,這麽光榮耀祖的事,咱們慕局夠低調了,要我,我恨不得敲鑼打鼓地讓全世界都知道。”
大家心有同感地點頭,別說敲鑼打鼓了,他們還會放鞭炮慶祝呢。
而慕楠除了收集《華國日報》之外,她還破天荒地翹班了,她要去百貨大樓給老娘和大嫂買慶賀的禮物。
而慕智勇的炫耀還沒完,他現在走哪兒都要帶《華國日報》,別人問了,他就謙虛地炫耀,別人不問,他就把話題往報紙上帶,然後再低調地炫耀。
比如和公安局的副局長一起坐,他就故意拿著饅頭自言自語,“菠蘿葉子都能做皮革,那樹葉子能不能?”
副局長的耳朵被他荼毒了一上午了,聞言趕緊往一邊挪了挪,心裏咬牙,他自己孩子的腦袋是沒法救,當不了科學家了,慕家的事給他提了醒,可以讓兒子娶聰明的兒媳婦,讓閨女嫁聰明的女婿,甭管哪個,隻要能出頭,他就扳回一局。
比起慕智勇的低調,林大軍的炫耀就豪放了,收集報紙那是基本操作,他更是報紙不離手,走哪兒都揣著,逢人便炫耀,“林碧清是我閨女,大領導誇她是勞動人民的科學家,她的聰明勁兒隨我。”
汽車配件廠的人的耳朵都快被他這句話給磨出繭子來了,而林大軍卻覺得不過癮,這事要是放古代,他非得辦三天三夜的流水席不可。
而且他還不忘把自己家仨孫子叫來,板著臉教育,“要向你們小姑姑學習,長大了也要當科學家。”
中州市的林碧清不知曉,她現在也沒心思顧及,她這會兒正拿著酒精棉球,給慕傑臉上的傷消毒呢,邊塗抹,邊說道:“不就是一份報紙嗎?部隊沒有了,咱們還可以去其他地方找,至於為這個打架嗎?”
慕傑哼了一聲,“那是我想打架嗎?還不是薑旅長為了保護他的報紙,故意挑撥我和季軍強他們打架。”
心裏則冷哼,薑旅長和季軍強他們趁機“報複”他呢,雖然他們的媳婦兒上了《華國日報》,他們也高興,但如果這份高興是他們的家庭地位的降級換來的呢。
以前的老婆把他們當大爺伺候,端茶倒水溫聲細語,現在呢,一言不合就甩臉子給他們。
造成這一切的林碧清,他們不好跟她計較,但妻債夫嚐,慕傑別想逃。
林碧清聽了打架背後的官司,一臉的無語,這些男人怎麽這麽“小心眼”。
而隨著慕傑幾人的打架,林碧清和李珍珠幾人上了《華國日報》,林碧清還被大領導誇獎是勞動人民的科學家的事,也傳遍了南舟島。
南舟島上的人對於林碧清的能耐基本上都習慣了,她上報紙,被大領導誇獎,他們雖然震驚,但也能接受。
他們不能接受的是李珍珠幾個人也上了《華國日報》,雖然當初孫記者來島上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李珍珠她們要上報紙了,雖然也眼紅,可沒有現在這麽具體,李珍珠她們何德何能?
“不就是會巴結人嗎?”
有人酸溜溜地說道。
有人則垂足頓胸,“當初林同誌剛來島上,咱們跟她搞好關係,咱們也能上《華國日報》了。”
《華國日報》那是什麽地位?大領導,以及國家領導人經常上的報紙,但凡能上這報紙的人哪個不是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的。
他們悔啊,特別是郭秀美等人,就因為愛東家長西家短地碎嘴,不僅不能進廠工作,還丟了上《華國日報》光宗耀祖的機會,現在他們腸子都悔青了。
至此林碧清再一次成了南舟島的香餑餑,大家通過李珍珠她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跟著林碧清有肉吃。
而有那行動派,已經抬腳去了林碧清家,比如李桂花,本來就和林碧清家是鄰居,她抬抬腳就能到,提著一籃子西紅柿和茄子,推門就進去了,“林同誌在家嗎?”
李華英迎了出來,看到她,客氣地笑道:“李同誌,小清在房間休息,你有什麽事跟我說也一樣。”
兒媳婦懷著孩子,最好不要見任何讓她心情不愉快的人,特別是這個李桂花,她也覺得不正常,先開始那麽敵視小清,卻突然間轉變態度,不管什麽原因,他們家都要和她保持距離。
“這樣啊。”
李桂花笑著道:“孕婦精神頭短很正常,我家菜園子裏的西紅柿和茄子熟了,送來給你們嚐嚐。”
李華英看了眼那水靈靈的菜,婉拒了,“細妹和珍珠她們送過來不少,我們都吃不完,這些你留著給孩子吃吧。”
李桂花眼睛閃了閃,提籃子的手緊了緊,臉上還是帶著笑容道:“忘了恭喜林同誌得了大領導的誇讚。”
李華英謙虛道:“那是大領導抬舉她,她還年輕,哪裏能跟那些真正的科學家比,她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李桂花:“林同誌這麽年輕就發明了這麽多東西,已經夠了不起了。”
李華英少不得又謙虛了兩句,就是不提讓她進屋的事,李桂花也覺得無趣,又說了兩句話之後,便準備告辭離開。
“這次她拿的菜有沒有蟲子吃的窟窿眼兒?”
李華英進來後,林碧清笑著問道。
李華英已經從聽說了林碧清來島上,李桂花送她全是窟窿眼的長豆角的事了,聞言笑道:“她這次乖覺,送的菜水靈得很。”
吳美娟心眼比較實在,說道:“那個李桂花要是真心變好,咱們這麽做,是不是不妥當?”
林碧清願意相信有真心變好的人,也不排除李桂花也是突然頓悟想變好的,可她總覺得不踏實,於是說道:“她真心變好自然好,不過不管咋樣,我都不想和她交朋友,大概就是不合眼緣吧。”
李華英同意兒媳婦的觀點,“這人和人交往也講眼緣的,小清不喜歡李桂花,咱們不跟她交往就是了。”
閨女還懷著孩子呢,吳美娟也不想為了別人讓閨女心情不好,便不再提李桂花的事。
說了李桂花的事,林碧清想起了明天要去大學報道的事,問:“我明天要去羊城大學報道?你們去嗎?”
李華英拍手,“去,寶寶的小衣裳還不夠,得再買點兒。”
吳美娟附和,“是啊,小被子和小褥子也才做了兩床。”
接著倆人又商量起了給孩子準備哪些東西來,林碧清想起她們倆從老家提過來的兩大兜舊衣裳,問道:“你們拿的那麽多衣裳,還不夠孩子穿嗎?”
吳美娟:“等孩子生了,你就知道多費衣裳了,一會兒拉了,一會兒尿了,那是一天三四身衣裳都不夠造的。”
林碧清無法想象一天換三四身衣裳的繁瑣,不過她有個優點,不懂就聽懂的。
說了明天的安排,今天的大喜事還沒有慶祝呢,李華英大手一揮,“咱們上《華國日報》的事還沒有慶祝呢,我出錢買肉慶祝。”
吳美娟笑嗬嗬,“算我一份。”
而她們出去買肉的時候,遇到了李珍珠她們,她們也是來供銷社買肉慶祝的,她們一看見林碧清就過來打招呼,“你們也來買肉啊。”
林碧清笑著反問:“咱們華國的傳統慶賀就是吃頓好的,不買肉喜氣總覺得會少點什麽。”
李珍珠等人大笑,“可不就是這個,不吃肉,怎麽叫慶祝。”
笑過之後,大家又紛紛說了家裏的奇葩事,李珍珠說道:“我家老季非要把報紙用玻璃框裱起來掛牆上。”
胡細妹、章玲芳和陳翠花紛紛笑了,“我家的也是。”
接著她們又問:“慕團長啥反應?”
林碧清:“他倒是沒說用玻璃框裱起來,不過卻專門做了一個木頭箱子,要把所有能收集到的報紙都收藏起來。”
其實本來慕傑也要用玻璃框的,還是她說就用用玻璃框也會被氧化變黃,他思來想去就想出了買木頭箱子密封保存的辦法。
他還說:“將來咱們的每個孩子,甚至每個孫子,或者重孫子,都要給他們一份傳家寶,不能厚此薄彼。”
他這幼稚的行為,林碧清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
“林同誌,買肉啊,咱們這還有塊五花肉。”
供銷社的售貨員看到林碧清,笑得別提多熱情了,不僅僅把給自家留的最好的五花肉拿了出來,態度還殷勤得很。
回去的路上,李珍珠打趣道:“現在南舟島上誰不知道跟著林同誌有肉吃啊。”
說著她的眼睛還盯著林碧清手裏的五花肉。
林碧清斜了她一眼,抬腳跟著李華英她們走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現實,你有實力了,那麽你身邊的好人就會多了起來。
他們在慶祝的時候,南舟島的項目組研究的種植藍紅藻有了進展,已經證實藍紅藻是無性孢子繁殖,華國人工養殖孢子繁殖的海藻技術還比較成熟,這個倒不是什麽難題。
慕傑臉色一變,“我這就去。”
他看到報紙就隻顧著跟媳婦兒分享好消息了,怎麽就把搜集《華國日報》這麽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呢。
而等他離開,李華英和吳美娟就回來了,她們也聽說了她們上了《華國日報》的事,吳美娟一進門就激動大聲問:“小慕,你拿回來了《華國日報》了嗎?”
李華英的聲音也不小,“慕傑,趕緊把《華國日報》給我看看!”
林碧清趕緊回道:“慕傑他回部隊找《華國日報》了。”
李華英生氣了,“快三十當爹的人了,做事還這麽不靠譜,哎喲,我去隔壁找細妹看報紙。”
說著腳步就往外走,嘴裏還埋怨,“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也不知道怎麽當上團長的?”
吳美娟這次沒站出來維護女婿,她也覺得慕傑不靠譜,這次上《華國日報》她們家人最多,他應該最上心才是,誰知道卻掉鏈子了,該罵!
“咱們家也有報紙。”
林碧清趕緊喊住兩位母上大人,手裏拿著《華國日報》揚了揚。
吳美娟扭身瞪了她一眼,“你不早說。”
林碧清冤枉,她倒是想說,可她們給她機會說了嗎?
李華英也打住腳轉身回來,接過《華國日報》看,首先就是看她們自己的照片,照片是黑白的,場景是她們倆和章玲芳一起處理皮革,三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李華英:“我頭發有點亂,當時就該堅持梳頭的。”
吳美娟:“我臉上是不是有個黑點啊,當時就該堅持洗臉的。”
雖然如此說,但倆人臉上全是笑容,眉目間全是驕傲呢,大領導不僅僅穿了她們親手製的衣裳,還給她們回禮,還誇了她們,這件事夠她們吹一輩子了。
“報紙上咋有濕點兒?”
吳美娟看過自己的照片後,就發現了報紙上的淚跡。
林碧清趕緊回道:“那濕點兒是我激動的眼淚,那兩句話是大領導誇我的,我高興地掉眼淚,然後……”
說了最後倆字,林碧清苦笑了下,就這也沒有換來老媽的溫柔,而是挨了一眼刀子,“沒出息。”
李華英倒是理解兒媳婦的激動,她不過是順帶著沾光上了報紙,還能收到大領導的禮物,都激動得要暈過去了,兒媳婦作為當事人,怎麽激動都不為過?
接著她一拍額頭,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小清,你有沒有跟慕傑說讓他能收集多少《華國日報》就收集多少?這報紙咱們可是能當傳家寶的。”
吳美娟也看向閨女,急切地問:“你說了沒有?”
林碧清點了點頭,“說了,不過你們不要抱太大希望,秀雲嫂子也在報紙上,薑旅長肯定也要收集報紙,還有季政委,毛參謀長等人,慕傑再能搶,能搶到多少?”
李華英和吳美娟對視一眼,這話有道理,部隊訂的報紙就那麽多,而這次上報紙的人又多,慕傑再能搶能搶到兩份就不錯了。
最後李華英決定放棄部隊這邊的報紙,“老慕他們單位可沒有人上報紙,而且中州市單位多,訂的報紙也多,讓他去收集,我這就去給老慕打電話。”
吳美娟也道:“我也去給我家老頭子打電話。”
倆人匆匆離開,殊不知中州市的慕智勇早就把單位裏所有的《華國日報》摟手裏頭了,當了除了報欄上供人學習的那份,而且就這他還不滿足,打電話給親近的朋友,讓他們幫他收集《華國日報》。
不僅僅如此,他還專門把報紙撐開,把有自己愛人和兒媳婦照片的一麵特地露出來。
隻要有人來找他匯報工作,他就狀似無意地問:“今天的報紙看了嗎?學習和關心國家大事是公職人員的基本素養。”
有人看過報紙了,自然理解慕局長為什麽這麽問,免不了吹彩虹屁,“林同誌可是大領導誇過的勞動人民的科學家呢,就是嫂子也上《華國日報》了,慕局,您家的家風真好,都是能幹人。”
慕智勇這時候就一陣正經地謙虛道:“小林還年輕,還需要學習和成長,我愛人隻不過沾光上了報紙而已。”
有沒有看過報紙的,出來辦公室就疑惑地問:“局長今天怎麽有閑心問我有沒有看報紙?”
然後就有人跟他解惑,“今天報紙上的頭版頭條就是慕局的愛人和兒媳婦,大領導還誇慕局的兒媳婦是勞動人民的科學家呢,這麽光榮耀祖的事,咱們慕局夠低調了,要我,我恨不得敲鑼打鼓地讓全世界都知道。”
大家心有同感地點頭,別說敲鑼打鼓了,他們還會放鞭炮慶祝呢。
而慕楠除了收集《華國日報》之外,她還破天荒地翹班了,她要去百貨大樓給老娘和大嫂買慶賀的禮物。
而慕智勇的炫耀還沒完,他現在走哪兒都要帶《華國日報》,別人問了,他就謙虛地炫耀,別人不問,他就把話題往報紙上帶,然後再低調地炫耀。
比如和公安局的副局長一起坐,他就故意拿著饅頭自言自語,“菠蘿葉子都能做皮革,那樹葉子能不能?”
副局長的耳朵被他荼毒了一上午了,聞言趕緊往一邊挪了挪,心裏咬牙,他自己孩子的腦袋是沒法救,當不了科學家了,慕家的事給他提了醒,可以讓兒子娶聰明的兒媳婦,讓閨女嫁聰明的女婿,甭管哪個,隻要能出頭,他就扳回一局。
比起慕智勇的低調,林大軍的炫耀就豪放了,收集報紙那是基本操作,他更是報紙不離手,走哪兒都揣著,逢人便炫耀,“林碧清是我閨女,大領導誇她是勞動人民的科學家,她的聰明勁兒隨我。”
汽車配件廠的人的耳朵都快被他這句話給磨出繭子來了,而林大軍卻覺得不過癮,這事要是放古代,他非得辦三天三夜的流水席不可。
而且他還不忘把自己家仨孫子叫來,板著臉教育,“要向你們小姑姑學習,長大了也要當科學家。”
中州市的林碧清不知曉,她現在也沒心思顧及,她這會兒正拿著酒精棉球,給慕傑臉上的傷消毒呢,邊塗抹,邊說道:“不就是一份報紙嗎?部隊沒有了,咱們還可以去其他地方找,至於為這個打架嗎?”
慕傑哼了一聲,“那是我想打架嗎?還不是薑旅長為了保護他的報紙,故意挑撥我和季軍強他們打架。”
心裏則冷哼,薑旅長和季軍強他們趁機“報複”他呢,雖然他們的媳婦兒上了《華國日報》,他們也高興,但如果這份高興是他們的家庭地位的降級換來的呢。
以前的老婆把他們當大爺伺候,端茶倒水溫聲細語,現在呢,一言不合就甩臉子給他們。
造成這一切的林碧清,他們不好跟她計較,但妻債夫嚐,慕傑別想逃。
林碧清聽了打架背後的官司,一臉的無語,這些男人怎麽這麽“小心眼”。
而隨著慕傑幾人的打架,林碧清和李珍珠幾人上了《華國日報》,林碧清還被大領導誇獎是勞動人民的科學家的事,也傳遍了南舟島。
南舟島上的人對於林碧清的能耐基本上都習慣了,她上報紙,被大領導誇獎,他們雖然震驚,但也能接受。
他們不能接受的是李珍珠幾個人也上了《華國日報》,雖然當初孫記者來島上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李珍珠她們要上報紙了,雖然也眼紅,可沒有現在這麽具體,李珍珠她們何德何能?
“不就是會巴結人嗎?”
有人酸溜溜地說道。
有人則垂足頓胸,“當初林同誌剛來島上,咱們跟她搞好關係,咱們也能上《華國日報》了。”
《華國日報》那是什麽地位?大領導,以及國家領導人經常上的報紙,但凡能上這報紙的人哪個不是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的。
他們悔啊,特別是郭秀美等人,就因為愛東家長西家短地碎嘴,不僅不能進廠工作,還丟了上《華國日報》光宗耀祖的機會,現在他們腸子都悔青了。
至此林碧清再一次成了南舟島的香餑餑,大家通過李珍珠她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跟著林碧清有肉吃。
而有那行動派,已經抬腳去了林碧清家,比如李桂花,本來就和林碧清家是鄰居,她抬抬腳就能到,提著一籃子西紅柿和茄子,推門就進去了,“林同誌在家嗎?”
李華英迎了出來,看到她,客氣地笑道:“李同誌,小清在房間休息,你有什麽事跟我說也一樣。”
兒媳婦懷著孩子,最好不要見任何讓她心情不愉快的人,特別是這個李桂花,她也覺得不正常,先開始那麽敵視小清,卻突然間轉變態度,不管什麽原因,他們家都要和她保持距離。
“這樣啊。”
李桂花笑著道:“孕婦精神頭短很正常,我家菜園子裏的西紅柿和茄子熟了,送來給你們嚐嚐。”
李華英看了眼那水靈靈的菜,婉拒了,“細妹和珍珠她們送過來不少,我們都吃不完,這些你留著給孩子吃吧。”
李桂花眼睛閃了閃,提籃子的手緊了緊,臉上還是帶著笑容道:“忘了恭喜林同誌得了大領導的誇讚。”
李華英謙虛道:“那是大領導抬舉她,她還年輕,哪裏能跟那些真正的科學家比,她需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
李桂花:“林同誌這麽年輕就發明了這麽多東西,已經夠了不起了。”
李華英少不得又謙虛了兩句,就是不提讓她進屋的事,李桂花也覺得無趣,又說了兩句話之後,便準備告辭離開。
“這次她拿的菜有沒有蟲子吃的窟窿眼兒?”
李華英進來後,林碧清笑著問道。
李華英已經從聽說了林碧清來島上,李桂花送她全是窟窿眼的長豆角的事了,聞言笑道:“她這次乖覺,送的菜水靈得很。”
吳美娟心眼比較實在,說道:“那個李桂花要是真心變好,咱們這麽做,是不是不妥當?”
林碧清願意相信有真心變好的人,也不排除李桂花也是突然頓悟想變好的,可她總覺得不踏實,於是說道:“她真心變好自然好,不過不管咋樣,我都不想和她交朋友,大概就是不合眼緣吧。”
李華英同意兒媳婦的觀點,“這人和人交往也講眼緣的,小清不喜歡李桂花,咱們不跟她交往就是了。”
閨女還懷著孩子呢,吳美娟也不想為了別人讓閨女心情不好,便不再提李桂花的事。
說了李桂花的事,林碧清想起了明天要去大學報道的事,問:“我明天要去羊城大學報道?你們去嗎?”
李華英拍手,“去,寶寶的小衣裳還不夠,得再買點兒。”
吳美娟附和,“是啊,小被子和小褥子也才做了兩床。”
接著倆人又商量起了給孩子準備哪些東西來,林碧清想起她們倆從老家提過來的兩大兜舊衣裳,問道:“你們拿的那麽多衣裳,還不夠孩子穿嗎?”
吳美娟:“等孩子生了,你就知道多費衣裳了,一會兒拉了,一會兒尿了,那是一天三四身衣裳都不夠造的。”
林碧清無法想象一天換三四身衣裳的繁瑣,不過她有個優點,不懂就聽懂的。
說了明天的安排,今天的大喜事還沒有慶祝呢,李華英大手一揮,“咱們上《華國日報》的事還沒有慶祝呢,我出錢買肉慶祝。”
吳美娟笑嗬嗬,“算我一份。”
而她們出去買肉的時候,遇到了李珍珠她們,她們也是來供銷社買肉慶祝的,她們一看見林碧清就過來打招呼,“你們也來買肉啊。”
林碧清笑著反問:“咱們華國的傳統慶賀就是吃頓好的,不買肉喜氣總覺得會少點什麽。”
李珍珠等人大笑,“可不就是這個,不吃肉,怎麽叫慶祝。”
笑過之後,大家又紛紛說了家裏的奇葩事,李珍珠說道:“我家老季非要把報紙用玻璃框裱起來掛牆上。”
胡細妹、章玲芳和陳翠花紛紛笑了,“我家的也是。”
接著她們又問:“慕團長啥反應?”
林碧清:“他倒是沒說用玻璃框裱起來,不過卻專門做了一個木頭箱子,要把所有能收集到的報紙都收藏起來。”
其實本來慕傑也要用玻璃框的,還是她說就用用玻璃框也會被氧化變黃,他思來想去就想出了買木頭箱子密封保存的辦法。
他還說:“將來咱們的每個孩子,甚至每個孫子,或者重孫子,都要給他們一份傳家寶,不能厚此薄彼。”
他這幼稚的行為,林碧清都不好意思跟別人說,
“林同誌,買肉啊,咱們這還有塊五花肉。”
供銷社的售貨員看到林碧清,笑得別提多熱情了,不僅僅把給自家留的最好的五花肉拿了出來,態度還殷勤得很。
回去的路上,李珍珠打趣道:“現在南舟島上誰不知道跟著林同誌有肉吃啊。”
說著她的眼睛還盯著林碧清手裏的五花肉。
林碧清斜了她一眼,抬腳跟著李華英她們走了,這個世界就是如此現實,你有實力了,那麽你身邊的好人就會多了起來。
他們在慶祝的時候,南舟島的項目組研究的種植藍紅藻有了進展,已經證實藍紅藻是無性孢子繁殖,華國人工養殖孢子繁殖的海藻技術還比較成熟,這個倒不是什麽難題。